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

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

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
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

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

蔡建武

在和一些乡村干部接触中,经常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会对我说:现在国家对农民太好了!表现出疑惑和不大理解。我总会简要地向他们作些解释。主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并讲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现在,不统筹城乡发展,不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落后状态,不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贫富差别,那么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就无法继续推进,社会就可能动荡。因此,国家对农民无论多么好都是不为过的。以及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开辟农村市场也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道理。

一、对建立新中国所作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8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顾28年的战斗历程,农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一是我们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在旧中国,农民遭受?三座大山?的残酷压榨,他们渴望有自己的土地,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

的政治口号,使他们认定中国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的党,只有跟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因此中国农民在战争年代,源源不断地补充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江西兴国这个仅有20来万人的小县就有8万儿郎当红军,工农红军从江西苏区开始长征时是30万大军,到达陕北时仅余3万人,这中间途经各省时还有不少穷苦农民加入到红军中来,毫不夸张地说,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官兵在30万人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建国后全国各级登记有姓名的革命烈士共有176万人,其中建国后登记有姓名的革命烈士兴国县就有二万五千人,整个江西省则有二十五万多人。还有无数无姓名的革命先烈,这些先烈我认为至少有90%是农民,可以说没有千百万革命前辈和无数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有新中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二是农民不仅是参军参战,而且积极拥军支前。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胜利是山东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山东沂蒙山区的红嫂用乳汁喂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我这里讲一个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西北战场的令人落泪的真实故事:1947年3月18日晚8时,毛泽东主席率中共首脑机关主动撤离了延安。19日,国民党胡宗南部占领了延安。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野战军决定在沙家店伏击国民党军整编36师。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陕北的贫苦农民倾其全力支援我军作战。民兵封锁道路、埋设地雷、组织担架队,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把家里能吃的南瓜土豆都拿了出来。担架队有个叫金有发的青年农民,

父亲是陕北的老红军,1935年红军东征时战死在黄河边,弟弟刚刚参军,几天前攻击榆林时牺牲在了城墙下。金有发参加担架队上前线,他的妻子把家中藏在山里的十几斤谷子挖出来,连夜推碾子磨米。小米碾好的时候,发现背上的孩子已经饿死了。女人把孩子的尸体埋在草丛中,背着小米循着枪声找到了部队。彭德怀知道后热泪盈眶:?没有老百姓,哪有中国革命?边区人民对我们恩重如山,咱们要惜民命,再也不能增加人民的负担了!哪怕是杀马杀骡子吃,也要坚决打好这一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中国人征服中国》一书中写道:?当我(在延安)问毛泽东对最后胜利是否有任何怀疑时,他的回答甚至连军队也没有提,只是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的好不好.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1947年7月17日,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开幕,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草案经毛泽东修订后,于同年10月10日颁布。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根据《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的1亿多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土改将农民的革命热情象火山爆发一样释放出来,当时解放区流行一段顺口溜:?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充分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顺应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从而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共产党才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二、对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巨大贡献

建国初,我国工业基本上是一穷二白。为了迅速增强国力,使年青的人民共和国能够站稳脚跟,我们党和政府向苏联学习,采取了通过剥夺农业、农村、农民来聚集资金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由于对列宁关于?小生产每日每时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段话的误解和教条化,使我们党在对待农民问题上,混淆了革命的对象与革命的动力之间的是非界限,把农民当做每日每时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要在农村这个最广阔的土地上,根绝资本主义的来源。他认为土地改革后,只破坏了封建所有制,没有破坏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农业合作化便是最后地消灭资本主义。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他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看成是一埸阶级斗争,认为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也都带着对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性质。这样农民不仅是改造的对象,而且成了无产阶级的专政对象。农民在集体所有制下,不仅剥夺了经济权利,也被剥夺了民主权利,一切只能依附于集体,依附于各级干部,失去了生产的主动权,也失去了经营的主动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统统都没有了。1958年制定的城乡户籍制度,又进一步剥夺了农民的迁移权,逐步形成了我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社会,使农民沦为二等公民。国家在50年代中期,为了保证国家建设和城市供应,以及出口需要制定的统购统派制度,又使农民没有发展商品生产的空间。它是以损害农民利益、牺牲农民利益为前提的,它不仅粗暴地剥夺了几亿农民的产品处臵权,阻断了中国农业向

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而且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使我国农民没有一点发展商品生产的空间。特别是确定统购统派农副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强制性的,很少考虑农民和农村的需要,收购价往往低于成本,一年到头白辛苦不说,有的甚至不得不花高价买来产品再低价卖给国家去完成?派购?任务。截止1984年,国家向农民实行统购的有粮食、棉花、油料、木材4种,实行派购的农副产品、水产品和中药材达132种之多,基本包括了所有的农副土特产品。还有?合同定购?粮食制度,也是一种剥夺农民的制度。农民基本没有发言权,根本体现不出合同的公平协商与互惠性。国家定购粮价一般都低于市场价,而这个差价部分都被国家拿走了,被农民称为?暗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分配政策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才是社员的。到年终结算时,辛辛苦苦干一年,末了还欠集体的钱。我1968年到1979年期间在山东省的新泰县空军部队服役,有农民在山上打石头,到营房向我讨水喝,我问他一天能赚多少工分,他告诉我,一天能赚10个工分,但只值人民币8分钱。他说,?我辛辛苦苦干一天,还赚不到一包勤俭烟!?勤俭牌的香烟是当时山东省最便宜的香烟,每包九分钱。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民种点自留地、养个猪、鸡等家庭副业,都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我这里有个数据,1990-2000年,只有10年时间,我国从农民征收的各种税收总额就由87.9亿元增加到465.3亿元,增加了4.5倍。农民人均税赋高达14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税赋只有37元。在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已是农民实际收入的六倍情况下,农民缴纳的税反而是城镇居民的4倍。建国后,虽然农民遭受了这么

多的不公平待遇,但纯朴的中国农民仍然相信毛主席、相信共产党、相信人民政府,没有起来造反,而是默默承受着苦难。

由于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导致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化。2006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一文中指出,目前,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农民收入。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据予测,如果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状况在?十一五?时期不能够加以遏制和改变的话,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可能要扩大到4:1,甚至更大(国际通常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是1.5:1)。其次是基础设施落后。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生活质量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城镇的居民,在交通、供电、供水、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是国家财政拿钱修的。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国家投入很少,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民自已积累,自已拿钱。我们现在一年8万亿元的投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至少有2万多亿元,而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多少呢?一年也就是两三百亿元。第三是公共服务落后。主要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落后。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

三、对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承包经营集体土地的制度,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78年11月。

一天晚上,小岗村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一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促使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粮食产量不足,需要依赖进口粮食的问题。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基本满足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需要。

农村经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还带动了城市经济改革开放,从此,我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四、对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巨大贡献

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明确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列为我国的政治体制范畴,深刻论述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本质和核心、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亿万农民的创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当时的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农民在获得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也使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政社合一?的以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成为无本之木,无法再继续存在下去

了。为此,农民积极寻找符合他们利益需求和适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新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就是这场发生在农村经济领域里的革命,迫使农民在新旧体制磨擦的夹缝中寻求新的制度安排的结果,成为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工作的新的方式。

这种基层民主制度就是果作村的6位生产队长和85户村民找到的村民自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民主选举,由农民选择自己信任的人主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现对村级经济、资源、村级事务、公益事业等,尤其是对村财收入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对村委会工作及村委会干部进行民主监督。

198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现为宜州市)三岔公社合寨大队(现为屏南乡合寨村委会)的果作村等6个生产队的85户农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果作村村民委员会。当时的合寨大队下辖12个生产小队,由果作、果地等12个自然村组成。韦焕能当时任果作生产小队的队长,是他提出建立村民委员会动议的。他把邻近5位生产队长邀到一块,商议建立村委会的事情。他说?土地承包到户后,生产队不存在了,大队的人连村里的那一片林子都忙得看守不过来,哪有空管咱们这里的事呢?为了防盗,老乡把牛拉进屋子同住一屋,总不是长久之计吧?春耕在即,伙着用的渠道总该理一理吧?人畜也不能每天趟过村

前这条小溪吧?这些事,没有人管只能自己管。但要管这些事总得有一个组织,有个名义,有人牵头去办。那么这个组织叫什么呢?大队叫管委会,我们就叫村委会,城里人叫居民,村里人不就是村民吗,村民委员会这个名字既符合村里的实际,又符合我们的身份。?韦焕能的这席话得到了其他5位队长的认同。余下的问题就是怎样产生这个组织,怎样确定管事的人。最后他们6人商定:生产队长是大队任命的,现在没人任命了,那就让村民来选。果作村村委会选举产生后,经过6个生产队125户中到会的85户农民讨论同意,按上手印或个人名戳,制定了?村规民约?和?村山公约?,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组织村民修了两座小桥,开辟了一条机耕路,实现了村民的自我服务。在这里已经显示出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的也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

五、对发展乡镇企业的巨大贡献

实行?分田到户?后,释放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闲臵劳动力往哪里去?这是关乎民生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又是农民在原来的社队企业基础上,使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8412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8%;出口商品交货值35092亿元;实缴国家税金8765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4.29%,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

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有了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减小了农民涌入城市的压力,减弱了给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到2008年,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达1583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66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99%,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到200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545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34%,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集聚,形成了小城镇。在很多地方,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的乡镇企业,依托专业市场和规模企业,集中建设乡镇企业园区,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乡镇企业把工业文明导入农村,提高了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了一代新型农民,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企业家,现代理念、

市场观念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在农村兴办了各种公共福利事业,并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福利费用。乡镇企业还带动了乡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展,丰富了农民的文化体育生活。

六、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巨大贡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推进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在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各地一方面抓招商引资和引进技术来加快发展,同时,不少地方还采取了?经营城市?和?发展房地产?的方法来积累资金,加快发展。而?经营城市?和?发展房地产?的实质就是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理由,将城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低价征收,然后高价卖给企业和开发商,其中差价部分就成了地方政府的巨额利润。据有关资料显示,出卖农民土地的收入已占2009年全国地方财政收放入的21%。有的地方,如北京市的一些区已高达财政收入的40-50%。这也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居高难下的重要原因,因为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形成为利益共同体。

七、对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巨大贡献

乡镇企业有了发展,但也不能吸纳太多的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或没有发展起来。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到哪里去?就剩下外出打工一条路

了。从80年代的后期开始形成了?打工潮?,实质上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了出路的反映。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邓鸿勋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农民有过三次伟大的创造。第一个创造是提出了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创造是发展了乡镇企业,第三次创造就是大量的中国农民工主动进入城市。这三次创造,实际是中国农民自己解放自己。路是农民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国家叫他们去搞联产承包的,不是国家叫他们办乡镇企业的,也不是国家叫他们进城的。农民自己创造,自己解放自己。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打破了工农界限,打破了城乡界限,对实现城乡一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历史有很大的推动。

千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湖北、山西、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乘火车、汽车向潮水一样涌向北京、上海和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约2亿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或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这些城市和地区打工,拿着几百块、最多千余元钱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干的却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们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牺牲也是巨大的,如由于城里无法为他们提供必须的生存条件,他们很多人很难和妻儿团聚;对那些夫妻同时外出打工,

留守子女的教育培养又成了一大问题;由于没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出了工伤事故他们求助无门;到人老体衰后,也只能返回农村苦熬余生。

打工潮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推动了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顺应潮流,中央1992年提出发展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和有序转移。从2000年开始,中央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的制度改革确定了方向。2002年,中央提出对进城的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了一个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就业务工管理的通知,通知取消了对农民进城的诸多限制,不应对农民进城歧视,保护就业,保护劳动收益,改善劳动条件,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共服务。2003年9月,国务院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了文件,对农民的转移培训发了文件。2004年中央发了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重中之重,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指出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强转移培训。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又发出国办发(2008)130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

尽管中央大声疾呼,但直到现在,农民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

八、对?中国制造?打入国际市场的巨大贡献

近来本田罢工和富士康?跳楼门?事件,引发了不少地方政府上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今年2月,江苏省率先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上海也将月工资最低960元上调至1120元,时薪也从原来的8元提高到9元,涨幅达到了16.7%。目前调整幅度最高的是湖北省,达到了28.9%,最低的是天津市,涨幅也有12.2%。2010年7月1日起江西省也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五个区域:一类区域720元/月、6.8元/小时;二类区域660元/月、6.2元/小时;三类区域600元/月、5.7元/小时;四类区域550元/月、5.2元/小时;五类区域500元/月、4.7元/小时,一至五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和原来比较,分别增加了140元、140元、120元、100元、80元。涨幅为23。6%。从这个新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长期以来国内,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与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其创造的价值相比,明显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记得前几年有一位美国人写了一本书,说,美国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给美国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她曾试图在日常生活中不用中国制造的产品,结果感觉无法做到。由于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都很便宜且实用,已经融入了美国人的生活中了。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低廉的价格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中国制造产品低廉的价格,是中国工人,主要是农民工低廉的工资使其成本降低所带来的。

九、对维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巨大贡献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外来加工企业

和外贸出口企业大量停产关闭,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这些企业的停产关闭,导致有二千多万农民工失业。二千多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口总和。这事要是发生在欧美国家,将是罢工、游行示威、社会动荡。而中国这二千多万农民工却默默承受着失业之痛,没有找政府找社会的麻烦,整理行装回乡务农或回乡创业,使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没有出现社会动荡,为我国战胜金融危机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十、对中国战胜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贡献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史所罕见。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外贸出口和国外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系,支撑了全球经济体系。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为全球经济提供服务。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00多亿美元,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头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扩大到1988年的1028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5年后的1993年发展到近2000亿美元,8年后的2001年增加到5097亿美元,2002年以来,进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连续6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在2004年超

过1万亿美元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万亿到2万亿的突破。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6.7%。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提高57.1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与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而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等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外贸产品实行贸易壁垒,大搞所谓的?反倾销?,使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危害。

另外,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华投资也出现大幅度下降。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下降了26.59%,美国对华投资下降了8.25%,德国对华投资下降了63.69%,荷兰对华投资下降了30.62%。

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三大因素:一是投资,二是外贸出口,三是消费。在投资和出口都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内需、依靠消费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1%左右,农村是一个广大的市场。在城市居民消费相对处于饱和状态下,开辟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消费才能真正起到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民参与消费,消费拉动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而要农民积极参与消费,必须具备三个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到通路、通电、通自来水,使工业产品能运得进去,能有条件使用(这本身也在拉动消费);二是农民口袋里要有钱,购买得起工业产品,甚至能进城购买住房;三是要建立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敢花钱。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有效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备的农村市场,推动农民消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央关注?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完善这三个基本条件还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大约为40%。更为具体的测算数字尤其令人振奋:2009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臵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从90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元;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村内需4000多亿元。所以国家

推行?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开辟农村市场的重大举措确实有了明显效果。据测算,连续四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我们看到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仍高达11.9%,这充分显示出农民加入消费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高达11.9%的增长率,其中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投资所带来的。有关资料显示,消费所创造的效益仅占整个效益的27%左右,比重是偏低的。要完善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消费还要继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投入,积极帮助农民增收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

从农民对新中国的十大贡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主线,即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什么时候顺应了农民的利益,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反之,就倒退或停滞不前,甚至要丧失政权。当前,我们尤其需要明白,现在的农民,已经不是过去守着一块土地,没有见过世面,没有多少文化,老实巴交害怕见官的农民。现在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随着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他们的眼光看见的世界已不再仅是脚下的土地,他们要求改变现状和要求与城里人一样平等地享有权利、尊严的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是过去那样容易满足、那样训服顺从的?农民?啦。我们必须顺应这个变化,坚

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否则就会出乱子,这绝不是杞人忧天!

作者系当代基层民主促进中心首席研究员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摘要]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来看,唯物史观 自产生以来不是不变的,这其中就包括恩格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通过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之中,将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地贯彻到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深化和完善已经创立起来的唯物史观。 [关键词]恩格斯;唯物史观;贡献 唯物史观的发现不仅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实现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创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即用于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则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不断完善唯物史观的基本科学内涵,使唯物史观达到了结构完整严谨、内容充实丰富的高度。可以说被后人誉为“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得力的助手和最亲密的战友,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一样伟大。 一、恩格斯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在1845年春,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 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由马克思独立创作完成的,其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另外“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 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2],这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但此时马克思仅仅只是通过总结的形式表述其思想架构,没有能够进一步地充分展开和具体阐述。直到紧随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初步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这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和唯物史观真正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最显著的形成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合作完成的,这种以实 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 统一的同时,还将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地贯彻到了历史领域,这也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基石。而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学说的发现,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特别是唯物史观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中国近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科学技术创新要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新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攻方向在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近十年来的科技创新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一,抓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以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符合低碳、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化体系,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高效益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大力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技术等转化应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合理、安全、清洁的方向发展。 第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区域(全球)性自然环境重大问题和科学规律,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在治沙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成效显着;积极推进生态治理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1、人民大会堂 特点: 人民大会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北部有可 容纳5000人坐席的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 礼堂,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办公楼。建筑 平面呈山字形,整个建筑庄严雄伟、朴素 大方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风格特征: 典型古罗马建筑风格。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特点: 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改扩建完成后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厅 总面积达6.5万平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筑面积 最大的博物馆。 风格特征: 博物馆的西、南、北三面整体保留,进行加固改 造和维修。新馆部分镶嵌在老馆中间并向东扩建。建筑风格与老馆保持一致,建筑体量比现在老馆略高。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由文物保管区、展陈区、社教区、学术研究区、公共活动区、休闲服务区、行政业务办公区等部分组成,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和现代化。无论从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从人员组合上都达到了与其相配的规模和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博物馆。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特点: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 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 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 端的圆塔,托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 徽,它直径达6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500两

黄金,采用鎏金工艺制成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风格特征: 平面呈山字型,东西两翼各为四层,中央七层。七层顶上有塔座,托着金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自底层至军徽通高94.7米。总建筑面积60557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4、中国农业展览馆 特点: 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整个建筑的工程主体设计将综合馆、南北农作物馆、青年馆和妇女馆组成一个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体,群体两侧分别布置畜牧馆、畜牧棚、优良品种展览场以及水产馆、气象馆等。总体布局以综合馆为主题,形成较严谨的不对称中轴线,并以中国建筑传统风格为主,琉璃瓦屋顶、重檐、亭阁、柱廊、栏杆等宫殿和庭园处理手法巧妙地结合了展览建筑空间大和体量大的特点,形成融中国建筑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于一体的民族风格新建筑。 风格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展览馆,馆区树木成荫,繁花似锦,湖波荡漾,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式大型展览馆。凡来馆办过展览的客商一致认为,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举办大型展览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5、北京火车站 特点: 使用方便,功能分区明显 北京火车站的设计,首先考虑广大旅客的使用 方便。对人、货、车的流线组织,采取了进站 人流通过中央大厅上至高架厅而下到各站台 上车。出站通过地道接到出口大厅疏散,同时 由地道直接与规划的地铁连接。此外,北京火

恩格斯的三大贡献

恩格斯的三大贡献 作者:王东赵玉兰《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14版)恩格斯是马克思毕生的革命伙伴与忠实战友,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事业,献给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2015年是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我们努力依据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等新文献、新成果,来梳理这位科学共产主义共同创立者的伟大贡献,以此作为对他的致敬和纪念。 与马克思共同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自从1844年8月在巴黎会面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便踏上了共同合作、共同奋斗40年的革命征程。1845年初,他们的第一部合著作品《神圣家族》问世。在这部论战性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批判的批判”,即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在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以精神性的自我意识作为绝对的支配力量从而否定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了正反两方面的具体分析与评价,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包括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都作了基本的阐发。另外,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后,《神圣家族》再次详细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结晶——《神圣家族》已距离唯物史观的创立只有一步之遥。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二部著作便是标志唯物史观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尤其对这部著作作了详细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德意志意识形态》未能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出版,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却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完整地、详细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自然存在的先在性、现实的人的前提性、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等等。可以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的理论成果。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三部著作《共产党宣言》出版。这篇震撼世界的宣言书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在这部重要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强调自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只有通过共产主义革命,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进而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可以说,

“三提五统”:国家、集体与农民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三提五统”:国家、集体与农民 学位申请人姓名: 戴欢欢 申请学位专业方向: 政府经济学 指导教师姓名: 刘金海

San ti Wu tong : Country, Group and Peasantry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Degree in Government Economic s By Dai Huanhuan Postgraduate program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Liu Jinhai Academic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Signature________ Approved May, 2010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允许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将本人论文以电子、网络、镜像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 作者签名: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恩格斯重要贡献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1895年8月5日),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还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奠基人。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一棉纺厂主家庭。 1834年10月入爱北斐特中学读书。 1837年 9月受父命中途辍学,到商行当练习生。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役,同时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1842年 4月开始为《莱茵报》撰稿(K.马克思当时在该报社工作)。同年11月到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棉纺厂”的办事处工作。在这里他经常深入工厂,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这次赴英途中,他在科隆与马克思第一次会面。 1844年 8月在巴黎与马克思再次会面,从此开始了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极为亲密的合作和始终不渝的友谊。 1845年出版了他同马克思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他同马克思一起不仅致力于创立革命理论,而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1847年他们改组正义者同盟,使之成为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翌年 2月出版了他们受同盟委托撰写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新的世界观并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 月受同盟委托组织出版革命运动的战斗机关报《新莱茵报》。 1849年 5月德国西部和南部为保卫帝国宪法举行了武装起义。恩格斯赴爱北斐特领导该地起义人民的防御工事构筑,在巴登 -普法尔茨起义期间,参加志愿部队的战斗。事后,他撰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探讨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他深深体会到军事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意义,开始长期、系统地研究军事。他阅读历代军事家浩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史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讨军事问题,对当时的重大军事行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1850年11月至1869年6月,恩格斯完成了许多重要军事著作。他撰写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论证了军事组织和作战方法的发展决定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并预言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他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1852)一书中,总结历史经验,提出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动力,起义是一种艺术。他为纽约《美国新百科全书》写了《军队》、《步兵》、《炮兵》等59个条目,涉及到军队建设、装备发展、作战指挥、筑城、炮兵、海军等范围十分广泛的问题。他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新奥德报》、《新闻报》、《曼彻斯特卫报》和《派尔-麦尔新闻》等多种报纸上发表了关于克里木战争、意大利战争、美国内战、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等的评论文章和其他军事论文。他摆脱经商活动后,迁居伦敦。 1870年10月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直接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可化为十大阶层。这十个社会阶层是: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2、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

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有重要的影响力。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在二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并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 5、办事人员阶层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这一阶层是社会阶层流动链中的重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转发评论 2011-11-27 17:33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1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品牌)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领导品牌) 3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品牌) 4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5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 .1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品牌)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领导品牌) 3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品牌) 4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5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6 湖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7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8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知名品牌) 9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10 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知名品牌) 排名企业名称总承包营业额1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166108182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1 49368003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26832044中国交jibb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09543585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87492006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50210007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23718298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425489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1179 1210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6485711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8950012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161730813上海城建(集团)公司146218814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146096915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8125416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133029217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128712718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12585191 9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5766220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22942521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112351022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11649323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102136024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101389625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100218926大庆油田建设集团91090127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0240428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8623829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88261930青岛建设集团公司84253331浙江宝业建设集团chuwei1有限公司80399432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79308633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7 6800334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76586635证太集团有限公司72733636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68123337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5629538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62167339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627740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60520841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59299942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59102043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5 8961544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8237845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3000046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129347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82484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531049金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50391850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8023151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46696052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655953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44150554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3183855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2363656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630657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5406258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34600059中国水利电力2011wuyifangjia对外公司32582 760上海宝钢工程建设总公司 ?小四之鲁豫有约 ?浙江卫视《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的十大败笔 ?我们的童年回忆视频集

德鲁克三大核心贡献

众多分析人士皆认为,在过去的60年间,虽然管理理论风起云涌,管理学家也是英雄辈出,但几乎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可以在视野和框架上超越德鲁克思想的理论,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位超越德鲁克本人的管理学家。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德鲁克的逝世,使得管理学界自此进入了一个只有偶像没有大师的时代。 而这不能不说,对管理学界是一个重大损失。但是正如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之一孙景华先生所言,他的逝世,将会使人更加怀念他留给我们的那些精辟的理论。 作为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开创者,德鲁克的思想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分析、劳工关系等等。 综合德鲁克的思想,业界一致认为,德鲁克对人类管理学界最核心的贡献还在于以下三点: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 “我创建了管理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这些都是德鲁克在其自传体《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中给自己下的一个定性结论。 而使之成为一个结论的关键则是德鲁克于1946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传播管理。 而在之前,在人们的意识当中,管理似乎只是天才们才能做的事情,凡人是无法做的。德鲁克的《管理实践》的出版,打破了这一传统,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用独特的类比阐述道:“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管理是一门学科的含义之一是,有些专门的管理技巧适用于管理学而不适用于其他任何学科。这些技巧之一是组织内的沟通。另一种技巧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还有一种特殊的企业家的技巧:战略规划。 管理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和特别关心的领域。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低能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 管理是一种实用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学科。从这点讲,它可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它所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成就。而且,它并不单纯是普通常识、领导方法,更不是财务技巧的应用。它的实践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 对于自己预见到的MBA教育的兴起,德鲁克也是一直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认为MBA教育几乎完全抛弃了他所理解的管理学精髓,沦为一门综合技能培训。MBA所强调的操作规范性和案例经验积累,几乎无视管理直觉的培养,而过分的商业沟通培训,使得MBA的学生大多陷入商业手腕的鸡零狗碎之中,迟钝于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 缺乏创新精神、没有长远的前瞻能力、难以应付突发事件、历史感淡漠,这是70%左右的MBA学生的通病。这些现代MBA教育难以涵盖的内容,恰恰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也正是基于此,德鲁克始终对MBA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且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忽视政

国家与农民关键在于权利

国家与农民:关键在于权利 物权法第四、五次审议稿中原本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条款。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最终还是把这个条款删除了 改革30年以来,中国农民的境况有了明显可观察到的改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元;农民衣食住行的变化随处可见,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也较之过去有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农民的精神状态也有所提振。 但是,我们也为真实世界的另一面而感到担忧。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1978年二者差距为200元左右,2008年已经超过10000元,一些农民还没有脱贫,生活还很艰难;农民因征地而导致利益被侵害,甚至变成无地无业无岗的“三无”人员;农村低保标准偏低,有时还不能瞄准对象;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迟迟不能建立,一些老农的处境令人忧虑;一些地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自然古朴的生活里完全没有文化的新意,等等。 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权利。尽管30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总体上在逐步好转,农民获得了一组过去所没有的权利,但对农民赋权还远远不够。农民的世界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但是没有变化的他们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他们仍然是弱势群体,还不能平等地分享改革的成果;他们的权利还不完整,权益被侵犯的事情还屡见不鲜。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第一,土地应该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但是农村改革迈出承包制的第一步后,就再没有实质性的第二步,以致农民的土地产权至今没有达到相对的完整,土地权益被经常分割,甚至侵犯。近些年来,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征地而引发的冲突甚至群体性事件不绝如缕,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农民缺乏完整的土地权利,在集体所有下没有充分的排他权利。西谚云“穷人的寒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意指穷人自己所有的寒舍,不经同意,连国王也无权随便进入,充分体现了所有权的重要性。抛开充满争议的所有权不说,中国农民连法律上的土地的抵押权也没有。物权法第四、五次审议稿中原本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条款。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最终还是把这个条款删除了,并在其中的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这显然是对作为产权的核心——处分权完整性的分割,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限制,实际上也意味着,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除了农作和自居,再没有其他用途。因而,必然会影响到土地的资产属性和流动性,农民就不可能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获得就业转移和产业扩张的信贷资金;同时,也会影响到农民的社会保障,如果某位农民不幸得了大病,需要做手术,他丝毫指望不上他的承包地和宅基地。 第二,农民得到了市场带来的好处,也深受市场波峰浪谷的冲击折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果实并不直接等于通用财富,有时多收了三五斗,倒成了农民的负担,农耕社会“丰收的喜悦”不再是必然的逻辑。对于高度分散的小农而言,社会化的大市场是一种难以驾驭的力量,以致谷贱伤农的现象屡见不鲜。 农民的这个遭遇,显然与政府调控和保护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从机制上讲,政府是否要保护农民的市场利益,似乎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态度和反应,而不是农民的诉求。比如,2007年猪肉价格大涨时,市民反应强烈,政府为之担忧,以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生猪问题,农业部的有关领导甚至一年开了近100个有关猪的会议,并采取了很多措施平抑猪肉价格。但2006年,还有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养猪收益大减,但政府关心的程度和支持力度显然与2007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再如,三鹿事件后,奶业受到沉重打击,奶农损失惨重。在某奶业大县,奶农把牛奶倒入一个大坑,竟然淹死了一头猪。但是,快一年时间过去了,政府在保护奶农利益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 第三,农民可以流动,进城打工,权益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仍不能在城市落地。政府只是在统计中,把(在城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算作了市民,而并没有让他们真正变成市民。按照这样的统计,就有了一个自欺欺人的数据,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6%,农民只剩了7亿多一点。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在城市的处境仍然是“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排斥”,他们在城市辛勤地劳动,但并不是城市的主人。他们可能劳动2年,才能挣到自己亲手盖的一平米房子。这种状况必须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2017-03-23 23:13 来源:图情范儿快递/农业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作者张林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实践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快的15年,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剧的15年。如何客观分析、及时掌握社会阶层变化情况,正确判断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根据变化的国情、社情适时调整社会政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往往取决于多个指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资源,分别是以权力方式体现的组织资源、以财富方式体现的经济资源、以教育文化科技等方式体现的文化资源、以人际关系体现的关系资源。这几种资源的多寡,综合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职业之所以是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标志,因为其往往与一个人所占有的资源品种和数量关联度高。2002年,由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1999年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为依据,以各阶层所占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原则,对社会群体进行大的聚类分层,划分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 现在看,1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阶层的人数增加了,一些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变化了,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有所变化,但是,十个社会阶层的分类仍然是能够站住脚的。因为,十个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十个阶层的排列位序也仍然成立,符合现实条件下人们的普遍感受。下面对各社会阶层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

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的互动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10.4 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反思及其当代启示 —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互动的视角 —— 党晓虹1,2樊志民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资源管理系,Parkville,vic.3010) 【摘要】乡规民约是乡村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乡规民约是在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三方力量博弈和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乡村精英阶层是乡规民约的倡导者、制定者和执行者,国家政权是乡规民约的监督者和制度保障者,而广大农民则是乡规民约的主要施受对象,是决定乡规民约能否顺利贯彻实施的主要力量。只有保证它们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正确的角色分配,特别是确保农民阶层在乡规民约制定、实施过程中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实现,才能保证当代乡规民约良性发展和有效实施。 【关键词】传统乡规民约;国家政权;乡村精英;农民 【中图分类号】S-09;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10)04-0100-06 The Historical Reflection and Modern Inspi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elites,state and peasants —— DANG Xiao-Hong1,2FAN Zhi-min1 (1.College of Humanities,Northwest Agriculture&Forestry University,Yang ling712100; 2.Department of Resources M anagement and Geography,the University of M elbourne,Victoria3010,Australi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way of village control,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evolved and developed continually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llage elites,governments and peasants.Within this sys-tem,these three powers played different roles.Village elites were advocators,constitutors and executants of these rules,the governments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were supervisors and supporters of them,and the peasants determined whether or not these tradition rules were successful.So,we should ensure smooth relationship and correct allocation of rules between them,especially ensure the peasants’right of speak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villager regulations and rules in order to ensure a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xecution of modern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Key words: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government;village elites;peasants 在传统乡规民约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浮现出国家政权、乡村精英阶层以及农民阶层三方力量的身影,他们之间的博弈和互动,直接影响到传统乡规民约的发展路径和乡村“自我管理”的具体成效。相较于古代农村社会,当代农村社会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乡村精英阶层、国家 [收稿日期]2010-07-01 [作者简介]党晓虹(1975-),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樊志民(1957-),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与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 100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 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 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 阶级服务的。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 主义者的重要标志。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

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7年1月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新纲领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宣言》总结了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伟大学说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接受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法兰西内战》宣言全面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六十年代马

调研报告:当前新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当前新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约有7000余万人,主要包括四类,即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他们思想活跃,流动性大,分散性强,与各社会阶层互动频繁,其中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特点,利益诉求差异较大,且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之中。20XX年8月至20XX年6月,课题组先后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辽宁、湖北等省份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了走访和调研,针对其中的不同群体共发放问卷6541份,访谈座谈近300人,并深入其工作生活的重点场景进行长期研究观察,概括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人口构成上以“新生代”为主体,年龄越大,人数越少。新的社会阶层在年龄结构上以70、80和90后为主,整体呈现出“年龄越大,人数越少”的特点。课题组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课题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在新的社会阶层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数占到新社会阶层总人数的70%左右,全国范围内约有5000

万“新生代”新社会阶层。 经济地位上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但收入分化比较明显。课题组调查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中,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占比为37.6%,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到10.7%;除货币存款外,还保有一定数量的其他财产,如自有住房和家庭汽车等。与此同时,该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有41.3%的受访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 空间分布上呈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辐射状态。课题组调查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津、渝大约集中了该阶层全部人数的7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主要城市也比较集中,如杭州、苏州、南京、大连等地。这样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该阶层的职业选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该阶层虽然以大城市为核心,但其活动范围呈辐射状态,如许多新社会阶层人士十分关心农村问题,经常到农村开展慈善、扶贫、支农等各类活动,有的甚至直接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 职业构成上知识型、技能型特征明显,岗位变动频繁。从职业分布来看,新的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