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第一轮复习——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中考第一轮复习——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中考第一轮复习——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中考第一轮复习——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年级初三学科自然科学版本浙江版

内容标题中考第一轮复习——波、物质间的循环也转化

编稿老师韩任柳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中考专题——波、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二、考点清单

1、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2、理解光波、电磁波的有关知识。

3、认识理解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4、理解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5、理解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和眼球折光系统。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常见的化学反应:

【理一理——查漏补缺】

1、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例如:S+O2点燃SO2(硫被氧化)

2CuO+C高温2Cu+CO2↑(碳被氧化)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叫还原反应。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CuO+H2 Cu+H2O(氧化铜被还原)

(2)在化学反应中

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2、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3、化学反应中放热、吸热现象

化学反应总是伴有能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

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

5、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①与空气(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可燃物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①隔绝空气(氧气);②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③隔离可燃物

灭火自救的有效措施①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②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③找到窗户,在窗前呼救。

6、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氢气一氧化碳

可燃性方程式2H

2

+O2点燃2H2O 2CO+O2点燃2CO2

实验现

平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

焰,生成水雾,放出热量。

平静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还原性方程式H

2

+CuO△Cu+H2O CO+CuO △Cu+CO2

实验现

黑色粉末变亮红色,试管

口有水珠生成

黑色粉末变亮红色,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7、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典型例题】

例1.汽车尾气中的NO和NO2是大气污染物,产生这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N2+O2电2NO;2NO+ O2=2NO2 ,这两个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反应物均为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可知这两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答案:C

例2.钢铁是现代生产和生活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铁匠师傅常采用将红热的铁水浸入水中急速冷却的方法来增加铁器的硬度,此法被称为“淬火”。红热的铁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3Fe +4H2O Fe3O4+4H2,该反应类型是反应,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解析:分析题给反应:3Fe +4H2O Fe3O4+4H2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Fe 和H2O)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与另外一种化合物(Fe3O4和H2),因此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在该反应中Fe是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置换Fe

例3.针对近一时期来部分地区发生的多起燃气事故和我市的几起燃气泄漏险情,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市煤气总公司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联合推出了安全使用燃气宣传周活动(5月28日-6月3日),倡导市民“关爱生命,安全使用燃气”。假如你在家中发现燃气(煤气或液化气等)泄漏,你首先应该做的是()

A.立即关严门窗,隔绝外界空气B.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断绝火源C.立即在家中拨打电话通知煤气管理所D.用明火查找漏气部位

解析:该考题来源于生活实际,需综合考虑灭火的三个原理并合理选择,燃气是可燃性气体,在室内达到爆炸极限遇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开窗通风,可降低其含量,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断绝火源。

答案:B

例4.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

解析: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从对比实验中分析得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是根据燃烧的条件而采取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等,只须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答案:(1)可燃物;氧气(或O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理一理——查漏补缺】

1、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定律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参加反应”是基础。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③“质量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包括生成的沉淀和逸出的气体。

④“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3)定律的宏观、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2、化学方程式

(1)书写注意:①“写”: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时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写,方程等号两边不能有相同的化学式);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应取最简单整数比;③“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沉淀物用“↓”。“↑”、“↓”是表示生成物状态的符号,只能标在生成物中,不能标在反应物中。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生成物中的气体一般不标“↑”。若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生成物中的固体化学式右边用“↓”表示;④“等”:将箭头线改为等号,意味着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其要点是根据化学式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系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还有奇数配偶法、观察法、氧化还原法等可综合使用。

(3)意义: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解题步骤:设未知数x→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知量→列出量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的答案。

(2)注意:①方程式必须配平;②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时式量要乘以前面的系数;③单位必须统一;④如果是不纯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代入计算。

(3)常见计算类型:①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②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③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典型例题】

例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而A说的是物理变化,A不确切;质量守恒定律涉及的是质量不是体积,B错;C中未指明“参加反应”及“总和”,说法不正确;只有D的理解是正确的。

答案:D

例2.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

学反应:C+H 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解析:本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物质的总质量都没有变化,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因此物质的种类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

方法启示: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对化学变化过程可总结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物质总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一定不变,物质种类及分子种类一定变化,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答案:B

例3.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③的化学方程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的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迁移题,通过获取题给信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对反应条件进行分析。方法①需要加热;方法②需要消耗电能;方法③能在常温下将人呼出的CO2转化为O2。

方法启示:解答信息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紧密联系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

(2)③;将人呼出的CO2转化为O2,该反应既简便易行,又节约能源。

例4.“神舟”五号宇宙载人飞船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运送“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可能是肼(x)和H2O2,当它们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x+2H2O2=N2+4 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上述推断肼(x)的化学式为。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后有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已知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差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则推出x应为N2H4。

答案:N2H4

例5.为了对海水的氯化物(假设以NaCl计算)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g)100 50 50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g)50 50 75

反应后所得沉淀物的质量(g) 1.435 1.435 1.435

①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的实验。

②请计算海水中的氯化物(以氯化钠计算)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甲、乙、丙三位同学实验后所得沉淀物的质量相等,则说明三位同学所取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至少有一种所取质量正确,全部参加了反应,海水样品乙、丙两位同学取质量相同,则说明甲同学取多了。AgNO3溶液的质量甲、乙同学所取相同,则说明丙同学取多了。所以所取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乙同学。

答案:①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乙同学的实验。

②设50g海水样品中所含NaCl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克

氯化物的质量分数

答:①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乙同学的实验。②海水中氯化物的质量分数为1.17%。

【知识点3】波:

【理一理——查漏补缺】

1、光传播的特点。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

2、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

(2)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4)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

3、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

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4.凸透镜和凹透镜。

形状作用生活中的应用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老花镜;放大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

5、焦点和焦距。

(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

(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凸透

镜有2个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6)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情况

倒立或正立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或虚像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放映机、光学投影仪u=f 不成像

u<f 不研究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6、人类的视觉限制。

(1)近视: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

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3)保护眼睛:近视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用眼不科学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7、信息技术:

(1)信息的含义与重要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人类总是根据所

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方式。

(2)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与技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储存等都有许多办法。通过

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借助各种工具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间接信息。用

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3)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除了在信

息传播中广泛应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4)光也是电磁波中的一员。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T”形a′b′c′是abc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 D

解析: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关键在于根据像与物逐点对称的方法,找出物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bc的像a′b′c′应逐点与a、b、c对称,且a′a的连线应与镜面垂直,a′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a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以上特点,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答案:C

例2.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角,角________是折射角,界面的________侧是空气.

解析:这道题综合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解决问题:(1)先找出两个相等的角(如图∠2和∠3),则角的平分线一定是法线(PQ).另一和它垂直的线就是界面(MN).(2)依据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一侧的一定是入射光线(AO),则OB,是反射光线.(3)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角小的一侧对应的是介质,另一侧是空气.

答案:MN是界面,AO是入射光线,∠3是反射角,∠6是折射角,右侧是空气.

例3.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

解析:对照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之间的关系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情况

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

u>2f f<v<2f 缩小倒立实像

u=2f v=2f 相等倒立实像

f<u<2f v>2f 放大倒立实像

u=f 不成像

u<f 不研究放大正立虚像我们可以发现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需物距f<u<2f,像距v>2f。保持镜的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后,则物距为u>2f,像距为f<v<2f ,所以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知识点4】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理一理——查漏补缺】

1、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1)概述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植物光合作用。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

(2)概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有机物,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①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CO2

②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

③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遗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

④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遗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CO2

2、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1)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图(俗称“八圈图”)。

(2)发掘“八圈图”的内涵。

①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

②表示15个基本反应规律(9条连线和6个箭头);

③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应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余类推);

④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个反应中至少有10个与盐有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

(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①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图并非无所不含,有以下一些规律未能体现:H 2、C 、CO 还原CuO 或Fe 2O 3;CuSO 4转化为胆矾晶体;碳酸氢盐的分解;酸式盐与正盐的转换规律等。

②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条件限制——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③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限制——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 前面;酸不可用硝酸、浓硫酸。 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溶性盐”。 (4)常见的相互反应的离子。 C l A g -

+

—(A gCl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

S O B a 4

22-+

—(BaSO 4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

()??

??

?????????

?++++++

+-

+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蓝色沉淀)—(

白色沉淀)、、、—4322322222223

NH Al Zn Mg Fe Cu )O H (H OH

Ag Ba Ca CO O H H CO

【典型例题】

例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 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 .植物的呼吸作用

B .含碳燃料的燃烧

C .发展利用氢燃料

D .人和动物的呼吸

解析:A 处发生的物质转化是:氧气→二氧化碳。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燃烧都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只有C 中的氢燃料燃烧产物是水,不能实现氧气→二氧化碳的转化。

答案:C

例2.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8

种物质中选出4种,使得下图中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反应生成难溶物。将选出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写在下图相应的方框中,并写出(2)、(3)的化学方程式。

(1)① ② ③ 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给出的图示是“八圈图”的最后部分,这一区域内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发生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和水三者之一,反应物除酸能跟一些不溶性物质反应外,其余一般均要求可溶。题目要求反应时均有难溶物生成(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在题给的2种酸、3种碱、3种盐这8种物质的溶液中,酸的种类最少,应从酸突破,而后逐一尝试,不难发现硫酸与Ba (OH )2、BaCl 2反应,生成物中均有沉淀出现,进而推得Ba (OH )2、BaCl 2与Na 2CO 3反应均有沉淀生成。

答案:(1)①Ba (OH )2 ②H 2SO 4 ③BaCl 2 ④Na 2CO 3 (2)NaOH 2BaCO

CO Na )OH (Ba 3

3

22+↓=+

(3)HCl 2BaSO BaCl

SO H 4

2

4

2+↓=+

例3.某固体混合物由N a S O N a C O C a C l C u S O N a C l 242324、、、、中的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 (2)取部分此溶液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

由此可以推断: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如果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取(1)得到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来检验。

解析:由实验(1)知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CuSO 4。由实验(2)知原混合物中含有N a S O 24

或N a C O 23或两者均有,则肯定没有CaCl 2(如有,N a C O 23或N a S O 24会与CaCl 2反应产生沉淀,与实验(1)不符)。由实验(3)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可进一步确定原混合物中肯定有N a C O 23,肯定没有N a S O 24。对N a C l ,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为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取实验(1)得到的溶液少许滴加过量稀硝酸(让N a C O 23

先反应掉,以免干扰C l -

的检验。也不能加盐酸,会引入C l -

),再滴加A gN O 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N a C l ,反之则无。

答案:N a C O 23;CuSO 4、CaCl 2、N a S O 24;N a C l ;稀HNO 3和A gN O 3

例4.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 2溶液;②Cu (NO 3)2溶液;

③K 2SO 4溶液;④NaOH

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本题的四种溶液,只有Cu(NO3)2溶液为蓝色,其它溶液均无色,可通过观察颜色,先将Cu(NO3)2鉴别出来。分别取少量未鉴别的溶液,加入Cu(NO3)2,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分别再取少量未鉴别的溶液,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第三步把MgCl2鉴别出来。最后剩余溶液为K2SO4。

方法启示:不用其它试剂要将几种溶液一一鉴别,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特性(颜色、气味等)物质存在,这类题可先将特征物质检出,然后再用该物质做试剂,逐一对其它待检物质进行检验。第二类是没有特征物质存在,一般采用两两混合法,辅助加热法等。都是固体粉末的也可采用水溶法。

答案:D

四、应考锦囊

本讲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常见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光波、电磁波的有关知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眼球折光系统。其中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中考热点,在计算题中肯定会出现,同学们要重点掌握。其它知识点则一般分散于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中,一般难度不会很大,同学们只要能掌握好老师课中所讲的要点,相信同学们肯定能得满分。

五、本讲小结

1、明确常见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明确光波、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3、认识理解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4、理解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会用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5、理解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和眼球折光系统,学会利用这些知识点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中考专题——能与能源

复习要点:

1、理解能的多种形式与机械能?

2、理解机械功、功率、杠杆和滑轮的有关知识?

3、认识理解内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有关知识?

4、理解实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5、理解核能的利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能源的利用?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A、B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为可溶性碱,B为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物

D.若C、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如下图所示,硅芯片是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高温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化合反应

4.左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纸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质量一定和所用纸的质量相等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1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和O2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它们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

..的是()

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3CO+Fe2O3高温2Fe+3CO2B.Cu+AgNO3=Cu(NO3)2+Ag

C.Cu+H2SO4=CuSO4+H2 ↑ D.CuCl2+K2SO4=CuSO4+2KCl

8.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9.如图所示为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光线沿路径PO入射至平面镜上的O点,那么,反射光线沿下列哪条路径射出? ()

A.OA B.OB C.OC D.OD

10.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右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11.如图是丽水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漫反射

12.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 Ba(OH)2HCl B.NaOH HCl NaCl

C.NaOH HC1 HNO3 D.H2SO4NaCl Na2SO4

13.某同学设计的以下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C.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D.用酸碱指示剂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14.探究小组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组合滴管中烧瓶中

A Ca(OH)2 HCl(气)

B HCl Zn(固)

C NaOH H2(气)

D H2SO4(浓)H2O(液)

*15.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甲+K2SO4溶液②乙+KCl溶液③丙+KOH溶液

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中都有KNO3生成。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是()

A. HNO3AgNO3 NaNO3

B. Ba(OH)2NaNO3HNO3

C. Ba(NO3)2HNO3AgNO3

D. Ba(NO3)2AgNO3HNO3

二、填空与探究题

*1.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浓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写出此幕布能够防火的两点原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与酒精灯有关的问题:(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2)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3. 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他们到实验室想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他们先使天平平衡,称出烧杯、小试管、药品的总质量。然后将小试管里的药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其总质量。

小强的实验小峰的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小强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小峰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这两个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强的实验_________;小峰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小峰根据各自的实验现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实验相似,为什么结论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仍用上述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帮小峰重新选取一组药品进行实验,以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这一组药品可以是(注:上述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____________。

4.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选填:“丙”或“丁”)。

*5.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的影响所致。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形成的(填“实”或“虚”)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现象中,除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6.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请你对两瓶白色固体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试剂是(任选两种)、。

(2)简述其中一种鉴别的方法:

步骤是;

现象是;

结论是。

*7.“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

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有。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

*8.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1)〖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2)〖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5)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三、分析计算题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B 6、C 7、A 8、C 9、C

10、C

11、B

12、B

13、D

14、A

15、D

解析:通过写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准确地得出答案。

二、填空与探究题: 1、(1)氯化铵分解需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到幕布着火点以下。

(2)氯化铵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不支持燃烧,使幕布与空气隔绝 2、(1)隔绝空气(或氧气); (2)用湿抹布盖灭等

3、(1)有白色沉淀产生 天平仍平衡 有气体生成 天平不再平衡或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2)↓+=+42422BaSO NaCl BaCl SO Na

↑++=+2

23

222CO

O H NaCl CO

Na HCl

(3)小峰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逸出了 (4)NaCl 溶液和3AgNO 溶液(4

CuSO 溶液和NaOH 溶液等)。

4、甲,丁。

5、(1)声波(音响)

(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虚

(3)不变

(4)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6、(1)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步骤:用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适量两种白色固体,分别加适量稀盐酸 现象:一支试管中有气体产生,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结论: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钠,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 7、(1)白色沉淀产生;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 ; (2)AgNO 3溶液;白色沉淀产生;

(3)乙小组合理,甲小组在实验中没有证明不含氯化钠(或乙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既证明了含有硫酸钠,又证明了含有氯化钠) 8、(2)碳酸钙 (3)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取样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取加热后生成固体少许,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有气泡生成

(5)Ca (HCO 3)2

CaCO 3↓+ H 2O + CO 2↑

三、分析计算题:

解:设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 + 2H 2O 80 98 142

x 98g×10% y 80/x= 98/9.8g x=9.8g×80/98=8g 142/y=98/9.8g y=9.8g×142/98=14.2g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0%100g 10g 8g 1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100g

98g 10g 2.14g 8g 10=?++-

答:略

高中地理_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并对照图示作相应表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岩石分类及其形成过程及其相互转换关系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能力 本部分内容很难让学生通过实践感知,特别是对三大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高中地理知识繁琐复杂,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改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本节讲述的是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教材首先介绍二者的相互关系,即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一、选择题 1.花岗岩是一种() A、沉积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2.下列岩石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有() A、花岗岩 B、页岩 C、板岩 D、大理岩 3、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4、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6.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B、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冷凝形成沉积岩 C、沉积岩中的岩层和化石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D、岩石是构成地貌,但不是为人类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7.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成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第七讲 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 +O 2=====点燃__SO 2__,C +O 2=====点燃__CO 2__,C +2S=====△__CS 2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O===__H 2CO 3__ SO 2+H 2O===__H 2SO 3__ SO 3+H 2O===__H 2SO 4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__H 2O +CO 2↑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 .燃烧更旺 B .发出白光 C .放出大量的热 D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 故选D .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 、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反思 彭惠莲“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新教材必修3第五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总体上来说,这节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 1、教材处理的比较合理,如生态系统的类型等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大胆放手了,而对于概念反复强调关键点,对于组成成分注重分析相互关系,对于食物链注重区分消费级和营养级,对于食物网注重分析等;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给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时间,自主完成学案,教材和学案中有的尽量让学生背着答,争取发挥学案的最大作用。而对于有些难度、需要点拨的师生共同分析。 3、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调整,是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课堂活而有序。 4、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在角色扮演中,全体同学都积极动脑,展示自己所长,学习兴趣被激发,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表达展示能力都得到发展。 5、引课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体现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但是这堂课还存在以下缺点: 1、引课:用动画片中的片断引课,课件中多次出现动画,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也存在学习隐患,那就是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动画片的某个情境中,以至于在开课后的五至十分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状态。那么,要怎样引课既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助于学习接下来的内容而且不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呢?在反复斟酌之后,决定教师自制生态瓶,并用它来引出本节重点,这样,不仅解决了刚才提到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本课的情感目标服务,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通过事实证明,这一改进是行之有效的。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CO、CO2 ↗SO2H2SO4 H2O2→O2→P2O5+ Mg Al Zn Fe→H2→H2O ↘MgO HCl KClO3↗↓↘Al2O3 Fe3O4 % 2、碳与碳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Na2SO4 →BaSO4↓(白) NaOH →Na2CO3 →CaCO3↓(白) (变质)↘NaCl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CO2↙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BaSO4↓(白) BaO →Ba(OH)2↗ ↘+ CuS O4 ,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CO2 ↙↘Ca(HCO3)2 →CaCO3→CaO →CuSO4→Cu ↘H2O

↗Na2CO3↗NH3 → NaHCO3 →CO2NH4HCO3→H2O … ↘H2O →H2CO3↘CO2 →H2CO3 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 ↗ZnSO4↖↗AlCl3↖ Zn →ZnO Al →Al2O3 ↘ZnCl2↙↘Al2(SO4)3↙ Fe Al ↗MgCl2↖↙﹉﹉﹉﹉↗CuCl2↘↖. Mg →MgO Cu←→CuO Cu(OH)2↘MgSO4↙↖____↘CuSO4↗↙ Fe Al ↙FeCl3↖ C CO H2Mg Al↗FeSO4 Fe(OH)3 Fe2O3←――――→Fe ↖Fe2(SO4)3↙O2H2O ↘FeCl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CO2 CO C或O2 O2H2O H2O2 Al2O3AlCl3 Al CuO CuSO4 ; Cu ⑴⑵⑶⑷ MgO MgSO4 & Mg Cu H2 Fe CaO Ca(OH)2 CaCO3 CaCl2Ca(OH) 2 CaCO3《 CaCO3Na2CO3 CO2 · CO2 NaOH Na2CO3 CO2O H2O NaOH NH4Cl NH3 ⑼⑽⑾⑿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不乱扔垃圾》及教学反思教案及反思_0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不乱扔垃圾》及教 学反思教案及反思 大班健康领域教案《不乱扔垃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不乱扔垃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 1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幼儿每人一颗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音游《汽车开来了》。 活动反思: 首先,我觉得的本次活动时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种有表演的活动大部分幼儿是很喜欢,也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的。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从中让幼儿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我们要给小朋友去适应环境和培养环保意识的时间和过程,在老师、家长的提醒下他们会做的很好,我们要相信小朋友,他们会做的很好的。 幼儿百科: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我在高二(3)班上的一节过关课。本节课重难点是碳循环模型的构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从教学效果来看,能较好达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也做得比较好,课堂效度较高。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学过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以能量流动的三个题目引入本节课,自然过渡到物质循环。不少学生会认为:与消耗能量一样,生物也在不断地消耗着物质,本节的问题探讨便是针对学生这一认识提出的。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存在认知冲突:煤炭、石油等资源难道不能被消耗尽吗?利用课堂中捕捉到这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煤炭、石油等是人类从事现代工业活动的物质资源,而非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源;(2)煤炭、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消耗它们所需要的时间却要短得多,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物质循环的存在。 碳循环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所以课前先发了一个导学案,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引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以引导,结合课本上碳循环图解进行分析,一步一步展开对碳循环过程核心内容的学习,接下来由学生自己总结并画出碳循环模式图,不少学生都能画出了一个正方形的碳循环模式图,多数箭头也能画出来,但是不全面,比如生产者和消费者指向化石燃料,有些学生都忘记画了。把部分学生的结果用投影仪打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结果发现,在分析中,由于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学生听的都很认真。给予了评价后我及时提出另一种三角形模式图,让学生分析:这样构建的模式图是否合理?学生讨论后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碳循环模式,要求学生记到课本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突破重点和难点。 温室效应的问题是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学生并不陌生,对于温室效应的原因、后果和对策都有所了解,而且也切身感受到了温室效应的存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非常高,很多平时不是很活跃的学生也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列表比较来学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在教材处理方面,先带领学生总结出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同时注意强调以下几点:(1)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3)碳循环具有全球性;(4)通过碳循环的实例,提示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然后应用物质循环去解决两道思考题,及时评价和纠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案例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碳循环过程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形式等内容,并且与能量流动作比较探究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加入了温室效应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缓解,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探讨”引入,而后讲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形式和过程、物质循环概念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本节的教学内容不但本身联系非常密切,而且与其它各部分的知识联系也非常密切,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及时回顾原有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部分知识,并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启发引导联系事例,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 (1)全球性。(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碳循环 (1)过程 填写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或过程: 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植物,④动物。 (2)循环形式 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 ②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的正误。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循环(×) (3)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就能完成物质循环(×) 临考视窗物质循环常与能量流量、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结合在一起综合 命题,单独命题较少,以示意图、模式图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2013·山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量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形式输入该生态系统,也可通过热能的形式输出D.图中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自主解答]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图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输入该生态系统,进入生态系统的大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D 1.碳循环过程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完整版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 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七讲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O 2===== 点燃 __SO 2 __,C+O 2 ===== 点燃 __CO 2 __,C+2S===== △ __CS 2 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 O===__H 2 CO 3 __ SO 2 +H 2 O===__H 2 SO 3 __ SO 3 +H 2 O===__H 2 SO 4 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 ===== △ __H 2 O+CO 2 ↑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燃烧更旺 B.发出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 应.故选D.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 ①氧气②水③碳酸 (2)若X为CaCO 3 ,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O→CO 2 :__ ; ②CaCO 3→CO 2 :__ _或__ _。

《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关于九年级《生态系统》复习课的反思 庆云县中丁中学耿作艳 生态系统是初中生物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是联系比较紧密的。如我国连续两年的大旱不同程度的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到了我们现实的生活。所以说关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以及学习对于学生了解现实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现实的例子去掌握新知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1、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通过小老师的提问总结,从而使学生真正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有两大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和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也可说物质和能量。 通过对池塘成分的分析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明确各自的作用。 3、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所谓营养关系实际上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举例食物链,让学生探究的是什么是食物链,还有就是在食物网中人一种生物的消失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答案,最后总结。 4、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两个方面: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通过讲解能量流动的过程,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一切生命都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流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物质从周围的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循环。 5、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型,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初三化学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 一.经典回顾: 1(2015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X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2. (2016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 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 .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 .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二.提高训练 1 .(荆州)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Na 2CO 3→NaCl→NaNO 3→NaOH B .C→CO→CO 2→Na 2CO 3 C .Cu→CuO→CuSO 4→Cu(OH) 2 D .CaCO 3→CaO→Ca(OH) 2→NaOH 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 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双选题).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 五种物质.存在如图 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问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X 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 一定是稀盐酸 C .N 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 .X 、Y 、M 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6.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 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资,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 当甲为氯化铵时,X 可以为氢氧化钾 B.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 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 当X 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 当X 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7.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 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 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 、NaOH 、CO 2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当乙为NaOH 时,它可由Ca(OH)2与Na 2CO 3反应生成 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8.已知A 、B 、C 、D 、E 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 一种金属 元素,其中A 是单质,B 、C 含有两种元素,D 、E 含有三种元素,反 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 .E 是碳酸钙 B .反应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反应③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 D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9. 如图五个圆圈代表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 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M Y 铁 N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

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碳循环过程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形式等内容,并且与能量流动作比较探究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加入了温室效应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缓解,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活动过程 1.用导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和其他动物每天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每天也要饮水,但是为什么氧气和水一直都没有被我们消耗完呢?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实这就牵扯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描述定义 让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中有物质交流,这个物质交流是循环的过程,描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定义。 3.思考与讨论 (1)C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CO2、碳酸盐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一节生物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生物课的教学反思 在准备《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就拿制作课件来说,发现原来鼠标可以变成画笔这一功能,使师生之间能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互动,学会在幻灯片内插入动画,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法方面更是受益非浅,具体有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不要追求模式化,可以灵活编排,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例如:本节课以新授内容开头,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前两天老师做了个实验,用甲、乙两个广口瓶,里面放有大小相同的苹果,将甲放在无菌条件下,乙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甲乙两瓶中苹果的变化,5班同学看过实验后,觉得不好,他们说应该先将甲进行灭菌处理,于是我用高压灭菌锅对甲进行灭菌,然后将甲放在无菌条件下,乙还是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后来我们生物组的老师又建议我用另一种方案,她们说应该将甲、乙都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将甲放在无菌条件下,乙呢应该人为的接种细菌和真菌,于是我用接种环将腐烂苹果上的汁液放到乙瓶的苹果上,然后将乙放到无菌条件下和甲放在一起。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学生通过复习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偶然性(多做几组实验、实验对象数目多)、对照实验,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会了评价实验方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再通过前后相关的几个问题,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虽然开头这一过程用时很长,为10分钟,但它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

于模式化的5分钟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当学生遇到难题无法解答时,设计出几个让学生翘翘脚就能钩得着的问题,来分解难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既能充分展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打开师生对视的尴尬局面。例如:老师提出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呢?如果学生默然没有头绪,老师可以给学生两个答案进行选择,促进作用和参与作用。通过思考对比分析,学生会选择出正确答案参与作用,问题迎刃而解。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再如:教师出示并讲述四种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现象后,让学生思考这些细菌和真菌分别是从哪儿获得有机物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不能从腐生和寄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时,教师进行引导,提出问题:蘑菇是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得有机物的吗?(从腐烂的生物体上),链球菌是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得有机物的吗?(是的),那么其它两种菌呢?学生立刻认识到了它们获取有机物的不同之处,并能准确的描述出腐生和寄生的概念。 3、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旧知,这种穿插式复习比单独的复习,教学效果好很多。例如:在分析寄生菌引起疾病这一环节时,提出问题:以上两种病症分别是由链球菌和黑粉菌引起的,观察这两种菌,是细菌,还是真菌?学生只有根据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既让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达到了复习和巩固的目的。 4、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七讲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O 2===== 点燃 __SO 2 __,C+O 2 ===== 点燃 __CO 2 __,C+2S===== △ __CS 2 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 O===__H 2 CO 3 __ SO 2 +H 2 O===__H 2 SO 3 __ SO 3 +H 2 O===__H 2 SO 4 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 ===== △ __H 2 O+CO 2 ↑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燃烧更旺 B.发出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 应.故选D.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 ①氧气②水③碳酸 (2)若X为CaCO 3 ,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O→CO 2 :__ ; ②CaCO 3→CO 2 :__ _或__ _。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碳循环过程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形式等内容,并且与能量流动作比较探究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加入了温室效应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缓解,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初三化学物质转化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其中部分【金属碱性氧化物】和部分【非金属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如CaCO3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 现象:燃烧 4P+5O2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 ====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 ====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氢: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反思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反思 神岗山学校夏秀娟 食物和食物链是我这次讲课的课题,本节课知识内容较多,且难易度难把握,其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特别注意难度的把握讲解,而且这节课非常容易学生按部就班得获得知识,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学习的兴趣势必要受到影响,因此,我采取的高校课堂模式教学策略,把本课各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个小的探究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我采取了一些方法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动画导入,草原上的动态捕食,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换到课堂的学习内容中来,然后为了检验大家课堂预习的情况,课堂设计了一个知识小接力赛,检验大家预习情况的同时也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了三大块进行学习,包括一、食物链和食物网二物质循环三能量流动。其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重点。同时设计的探究环节也同一进行,整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总结知识点等步骤。学生经历了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拓展与思考,这样的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课堂中,我觉得师生互动情况较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本节课可以看到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倾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知道了探究的全过程,也初步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另外本科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目标教育,使学生体验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本课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不够,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题目的讨论中来,前部分食物链部分的讲解还可以更加详细点,最好做到由浅人深的探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鼓励了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探究题目当中,后面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点讲的深入了点。总的一堂课还需更深入的斟酌,如果再让学生试着说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或其他方面的食物网,是学生不拘于水田、草原的食物链,拓展学生思维,效果会更好。另外,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还是需要加强,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随机应变,应付自如,使课堂更加精彩。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等知识,因此,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等埋下了一个伏笔。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 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属理解水平,即学生能判断什么是生态系统,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并能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既能: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为教学重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及其关系;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设计思路 1、通过一段有趣的动画来引出新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本课,同时,举一反三,在简单的生态系统中找出生态系统的共性,即生态系统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举例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归纳能力。 2、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则由自制的生态瓶分析探究入手,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环境,最后再引回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3、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阐述,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依然采取多媒体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能进一步去感知,并获得认同。 4、角色扮演是课堂上给学生随机分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把主题设定为“我最重要”,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容易蜻蜓点水般的学习。因此,在这里,就要求教师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中考专题---物质转化

中考物质转化专题 20.(7分)(2014?鞍山)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为红色固体,C 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e ;C HCl .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 3CO+Fe 2O 3 2Fe+3CO 2 ;② Ca (OH ) 2+2HCl=CaCl 2+2H 2O . (3)C 与B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5分)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分别是Mg 、MgSO 4、Mg(OH)2、MgO 、MgCl 2中的一种,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 、C 的化学式 、 ; (2)E A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的 ; ( 3 ) 写 出 D E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11.(3分)(2014?巴中)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K NO 3→HCl B . A l →Al 2O 3 C . M gCl 2→Mg D . B aCl 2→BaSO 4 .6.在2422423H SO O H O NaOH Fe FeSO Fe(OH)Fe(OH)?????→??????→?????→、稀溶液 的各步转化 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3分)(2014?鞍山)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C O 2→CaCO 3 B . C O →CO 2 C . H 2O 2→O 2 D . C u →Cu (OH )2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CO CO 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 .Al 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 碱 C .实现C CO 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 .实现H 2O O 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 2和碳酸盐的形式形式存在 B.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C.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CO 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D.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形式有CO 2、碳酸盐和单质碳等,但主要以CO 2和碳酸盐的形式形式存在,A 项正确;物质循环的途径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B 项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 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而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 项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线粒体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 项正确。 2.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 ~D 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 是生产者,碳在B 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B.图中③是光合作用,②和⑤是呼吸作用 C.温室效应与大气中D 的增多有关 D.图中C 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图中A 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C 是消费者,D 是CO 2,碳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A 项正确;①、⑥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及排出物,③是光合作用,②、⑤是呼吸作用,④是消费者的摄食,⑦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 项正确;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的CO 2增加,C 项正确;图中C 是消费者,B 是分解者,D 项错误。 3.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分不开的 B.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单向进行的 D.生物体内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物质是循环的。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主要是绿色植物,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碳在丙与丁之间以CO 2形式循环 D.无机环境中的CO 2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B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CO 2与生产者之间存在双向箭头,甲应为绿色植物,丁为分解者,所含的能量不一定最少,A 项错误;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 项正确;碳在丙与丁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 项错误;无机环境中的CO 2来自细胞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D 项错误。 5.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 、B 、C 、D 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 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