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森林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技术

1.抚育间伐:在未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

生长坏境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2.森林主伐更新:森林培育成熟时对成熟林木采伐利用的同时培育新一代幼林的全部过程。

3.商品林:按照国家森林分类系统划分,以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为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4.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林地实施封禁保护植物

自然繁衍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实施禁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林木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5.生态公益林: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

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森林、林木、林地。

6.生态疏伐:指为使森林形成林冠梯级郁闭,林内大、中、小立木都能直接受光,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而进行的一种综合抚育方法。

2.填空题:

1.在森林分类中,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将森林、林木和林地划分为(5)个林种(22)个亚林种。

2.森林分类中根据(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

3.商品林原则上应在生态脆弱性等级(3,4)级和生态重要性等(4)级的林地上进行分类区划。

4.透光伐在(幼龄林)中,透光伐的作用调整树种组成。

5.生长伐在(中龄林)中进行。

6.封山育林的类型(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竹林型)。

7.封山育林的方式(全封)(半封)(轮封)。

8.森林经营作业设计包括(抚育间伐作业设计)(林分改造作业设计)(主伐更新作业设计)。

9.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文件编制)、(评审报批).

过程是(由内到外、自上而下,再由外到内、自下而上)。

10.低效公益林根据不同形成原因或影响因素分为(原生型)和(经营型)两种。

11.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封育年限(4~7)年。

12.(经营性低效林分为(林相残破型)(林相老化型)(结构简单型)(自然灾害型)。

13.封山育林的对象有(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

14.封山育林地优越性(有利于稳定生态系统形式)(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减少森林病虫害)(省

工、成本低、收效快)(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有利于尽快发挥经济效益.

15.封山育林档案管理以(经营单位的封育区为单元)建立资料档案。

16.生态疏伐的对象(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度)(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防护林).

17.生态疏伐的方法:现将彼此有密切联系的划分成若干(植生组),然后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

郁闭)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和有益木、以及适宜的草本、灌木。

B、简答题。

1.培育速生丰用材林满足的条件?

(a)、具有一定建设规模(b)、培育树种具有速生性和丰产性(c)、优化结构配置,使林分处于最佳状态(d)、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宜发展某一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优质林地,做到适地适树(e)、造林密度以第一时间伐的林木能够达到最低工业原料材标准初植密度为合理的造林密度。

2.一般用材林经营满足的条件?

a.在满足适地适树、适种源的条件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培育当地市场短缺材种的人工用材林

b.树种选择不仅具备丰产性还应具备优质性集约经营,定向培育,果材兼用,追求单位面积最大的林地生产力。

c适时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生长环境。d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实行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菜间作,复合经营,发展林地经济。e以用材为主,兼顾生态效益。

3.封山育林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

a.封育区范围确定封育区面积与四至边界。

b.封育区概况明确封育区自然条件、森林资源和封育区地类与规模等。

c.封育类型根据封育区条件确定封育类型,以小班为单位按封育类型统计封育面积。

d.封育方式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封育条件,以及封育区的生态重要程度确

定封育方式。

e.封育年限根据当地封育条件、封育类型和人工促进手段,因地制宜地确定封育年限。

f.封山育林建设内容包括根据封禁措施设置的标牌、围栏、界桩、检查哨岗、宣传资料等。

g.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包括组织管理单位、组织形式、实施单位和资金、防火、病虫害防治。

h.投资概算及封育效益评价根据封山育林设施建设规模和管护、育林、培育管理工作量进行进行投资概

算,估测项目实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i.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措施、技术保障措施和质量保障措施。

j.作业设计附表包括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封山育林面积按封育类型统计表、封山育林面积按封

育方式和封育措施统计表、封育措施按封育类型统计表、封山育林面积按地类

统计表。

k.附图《封山育林作业设计图》注记主要因子为小班号、小班面积、主要培育树种、封育类型、

方式、年限等。

4.抚育间伐作业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a.基本情况简述作业区或伐区的范围、森林资源状况、所在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b.技术措施分别作业项目,说明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c.作业量分别作业项目说明作业面积、采伐量、出材量,以及作业进度安排。

d.作业设施说明作业期间所需各种设施的数量、规格、设置位置,以及建成日期。

e.劳力安排说明完成作业及各种设施所需要的劳力和运力,并提出解决办法。

f.收支概算及效益估算说明完成作业所需总的经费投资及其计算依据;产品收益及收支盈亏状况。作业设

计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效益。

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

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 实验实训一林种特征调查 一、目的:通过现场参观调查或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实训,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不同林种特征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各类林种的正确识别。 二、材料用具 不同林种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材料;不同林种的林地,小班档案资料等;调查记录表。 三、方法步骤 ㈠录象分析法:观看不同林种教学录象或多媒体课件,并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进行林种特征判别,并填写林种特征调查记录表,分析不同林种的各自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 ㈡现场调查法:实地调查不同林种的现有林地,按照老师课堂所讲解的林种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并记录各林种的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 四、实验实训报告 据实训调查,分析不同林种的特征,并以表格形式整理成实验实训报告。 林种特征分类表

实验实训二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一、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掌握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各项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划分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整套工作。 二、材料用具 以组为单位: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钢铲、锄头、土壤袋等土壤、植被调查用品各1,指示剂、比色板、各种调查记载表、内业整理统计表等若干。 三、方法步骤 ㈠准备工作: 1、资料收集:在调查前对调查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 2、物资的准备:外业所需的物品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㈡外业工作: 1、拟订调查线路,必要时可先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 2、调查的内容 ⑴调查点所在位置,调查记录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等特征。 ⑵地形——所属的大区地形(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部位(山脊、山坡、山洼),坡向(东、南、东南……等),坡度。 ⑶土壤调查:根据土壤调查的记载方法,标准地必须挖标准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剖面的发生层分层,调查记载以下内容: ①厚度——每层厚度 ②颜色 ③湿度——分干、潮、润、湿、极湿。 ④机械组成: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 ⑤石砾含量: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作业 学号姓名单位 一、判断题 1、2-3个因子划分立地的方法叫主导因子法。 ( × ) 2、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 × ) 3、改地适树是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 √ ) 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 ) 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 ) 7、阳性树种多具有抗旱能力。 ( × ) 8、母树林属于经济林。 ( × ) 9、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 10、行间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和主要树种混交。 (× ) 11、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 12、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13、伴生树种的树高不能超过主要树种。 ( × ) 14、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 15、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快,造林密度宜大。 ( × ) 16、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 17、种子园属于特种用途林。 ( √ ) 18、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 ) 19、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 ) 20、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 ) 21、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 22、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 23、沙地造林,最好提前整地。 ( × ) 24、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 25、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 26、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27、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28、合理的结构既能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又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减少成本。(√) 29、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造林密度应大,反之密度应小。(×)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名次解释 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 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 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主要用来调节 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 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 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 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重点综述

1、森林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2、造林是在造林地上新建或育苗森林的生产活动。 3、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是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人工林是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4、人工林的种类:(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 (5)特种用途林。 5、防护林可细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用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6、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的林木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等。 8、影响我国森林现实生产力偏低的原因:(1)气候;(2)土壤;(3)不适地适树;(4)人工林年龄偏低;(5)培育管理措施。 9、某林场计划明年造油茶林60公顷,采用正三角形配置,株与株之间相距3米,需培育多少合格苗? 解:正三角形植苗株数 = 造林地面积 株距2 = 60×10000 3×3 =77000株 10、营造混交林有何意义(优势) (1)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单位面积产量高,不同林学特征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1.155 ×1.155

(2)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地力:经营针叶树纯林,造成林地土壤肥力显著下降,土壤结构变差,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性下降,养分含量减少,而且经营代数越多,状况越差。 (3)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当前生态效益已成为森林的主要功能,而混交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二氧化碳储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效益更为显著。 (4)抗各种灾害能力强: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系统食物链较长,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动物栖息和寄生性菌类繁殖,有众多的物种相互制约,因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发生。 (5)提高造林成效:由于混交林树种之间的相互辅佐和防护作用,一些营造纯林生长差的树种通过混交能获得成功。 11、造林地种类有哪四类?简述每一类的特点。 (1)荒山荒地: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森林植被在多年前遭破坏,已被荒山植被更替,土壤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的造林地称荒山荒地。根据植被的不同荒山荒地又可划分为草坡、灌丛地、竹从地和荒地。 (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 ①农耕地:农耕地是营造农田防护林及林农间作地的造林地。农耕地一般平坦、裸露、土厚、条件较好。但农耕地耕作层下往往存在较为坚实的犁底层,对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易使林木形成浅根系,容易发病及风倒。造林时最好采用深耕及大穴深耕。 ②四旁地:四旁是指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 ③撂荒地:指停止农业用地一定时期的土地。一般植被稀少,草根盘结度不大,有水土流失现象。撂荒多年的造林地,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与荒山荒地相接近,但造林的条件较好。 (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①采伐迹地:指采伐森林(指皆伐)后的林地。新采伐迹地光照充足,土壤中腐殖质较厚,疏松湿润,原有林下植被衰退,而且喜光杂草尚未侵入,此时人工更新条件好,应当争取时间及时清理林地。

XX林业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方案

XX林业公司管理经营规划方案 为适应XX林业公司股本结构、体制结构变化后经营管理的需要,促进XX林业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供公司董事会讨论决策。 一、农场管理经营模式构想 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利用招商、引资、直营等手段,实现“租、种、养、销”一条龙的综合开发示范园。运用经济、适用、长效、集中的种植模式,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园,逐步推进园林农场朝基地化、科技化和园区化方向发展。 (一) 农业 农场的农业种植主要包括谷物种植、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糖料作物种植业、蔬菜、瓜类、和薯类作物种植业及其他种植业。 农业以种植经济农作物为主,占农业经济的80%,进行农田的耕种和美化,引进长效农业产品,形成低成本、高产量的农业经济产业链,创造社会效益,并适当获得经济效益;同时种植“无公害”产品等农作物,占农业经济的20%,用于自产、自给、自销,一是满足农场员工生活用,二是为客户提供绿色环保的农业产品,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 农业采取直营与对外承包经营相结合的方式,直营必须种植经济适用,产出、产量、价值较高的长效经济农作物,公司可投资兴建温室大棚,提供基础设施,以较低价格招募承包商,引进技术支持,纳入规划,统一进行管理。自产农业以按直营模式操作,安排专人负责。

(二)林业 农场的林业种植包括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森林抚育、迹地更新、、天然林场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核桃、花椒等经济型林树种植及其林产品的采集。 1、农场周边种植竹子形成边界,既起到农场安全防护的作用,又美化农场环境,提升品质。 2、分区大量种植、移植适合本地区、低成本、高质量的树木,打造林业经济。 (三)渔业 农场的渔业包括在淡水水域进行的各种水生动物养殖和捕捞。 1、大型鱼塘、池塘对外进行承包,低价或无偿承包给私人,纳入公司统一管理。 2、小型堰塘、池塘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四季蓄水,用于灌溉农林副。 (四)牧业 农场的畜牧业包括猪、鸡的饲养与放牧,鸡类又分家禽和野鸡的饲养。 1、由公司投资兴建养猪场,通过招商招标无偿或低价承包给当地农户或养殖专业户,为农场提供“农业肥”,寻求较大的社会效益。建立养猪场时要求饲养少量粮食猪,用于自用或公共关系。 2、由公司投资兴建养鸡场,建设家禽圈舍和野鸡棚,采取直营与对外承包相结合的模式,如需直营安排2—3人负责家禽和野鸡的饲养,家禽的饲养量为8000只以上;低价位对外招商承包;野鸡圈舍主要在农场内野鸡的集中地,就地建设野鸡棚,实现因地制宜,经济环保。家禽和野鸡部分用于销售,部分用于公共关系。 (五)凡对外承包的均纳入公司统一进行管理,与公司直营项目形成一体化的农林牧副渔产业经济链,实现以林养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八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 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八答案 一、名词解释:10% 1、造林:在无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过人工措施而形成、恢复和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是在造林地上进行的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的总称。 2、森林立地: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3、生态公益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4、造林技术档案:是造林施工的历史记录,一般以小班为单位建立。是掌握情况、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和经营工作的可靠依据。 5、天然林资源保护:狭义地说,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与生产力,并使其资源得以发展。广义地讲,是对天然林与可以恢复天然林的地段进行科学经营,使现有天然林具有更完善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使迹地得以天然更新或按适地适树原则建立较好的天然或人工群落。 二、填空题20%(每空0.5分) 1、人工林中商品林指 用材林 、 经济林 、 薪炭林 ,生态公益林指 防护林 、 特用林 。 2、林业两大体系指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3、行状配置有 长方形 、 正方形 、 正三角形 、 品字形 配置四种类型。 4、防护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是 成活 、 成林 、 具有防护效益 、 具有一定稳定性 。 5、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项目的确立、 方案决策 、 总体规划设计、年度施工设计 和 工程管理。 6、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气候 、 地形、 土壤 、 水文 、 植被 和 人为因子 。 7、混交方法有 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 星状混交 。 8、四旁地指的是路旁 、 村旁 、 宅旁 、 水旁 。 9、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 单轴散生型 、 合轴丛生型 、 混生型 等三种类型。 10、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__30%___(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水源涵养林属 b 。 a 、用材林 b 、防护林 c 、经济林 d 、特用林 2.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d 。 a 、用材林 b 、防护林 c 、经济林 d 、特用林 3、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对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d 。 a. 降水量 b. 土壤理化性质 c. 地质地貌 d. 地形 4、判定地位级的方法是 d 。 a.分析土壤肥力 b.比较林木粗度 c.比较蓄积量 d.比较林木高度 5、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b 。 a.水土保持林 b.水源涵养林 c.防风固沙林 d.农田防护林 6、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 a 。 a 、主导因子法 b 、生活因子法 7、下列混交类型中,抗火灾能力最强的是 b 。 a 、针针混交 b 、阔阔混交 c 、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d 、针叶常绿阔叶混交 8、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a 。 a 、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 、改地适权树 c 、改树适地 d 、a +b +c 9、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_。 a.1-3 b.3-10 c.10-15 d.15-20 10、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 d _。 a.因素之一 b.次要因素 c.较重要的因素 d.决定因素 11、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对处于幼林郁闭前阶段的林分应采用____ d_____管理措施。 a.促进栽植苗木的成活 b.抚育采伐 c.施肥及松土除草 d.以上a 、b 、c 12、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1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___ b _____。 a.4% b.3% c.2% d.1% 13、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___ c_ ____。 a 、整地质量 b 、造林季节的选择 c 、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d 、抚育管理 14、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b 。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15、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_____a__ _ 是最主要的一项工作。 a.松土除草 b.灌溉与排水 c.施肥 d.林农间作 四、判断题10%[在题后()对的打“√”,错的打“×”] 1. 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 × ) 2.林业区划规划的林种是一个大范围的林种框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与主要林种相配合的其他林种。( √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本题 15 分,每小题 3 分) 1. 小班 2. 工艺成熟 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4. 择伐周期 5. 小班经营法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接 填写到每题的括号内(不抄题)。(本题15分,每小题1分) 1.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 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2.()在 1826 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⑵ . Hartig ⑶ Endres ⑷ . Hundeshagen 3. 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 12 万 m 3 ,轮伐期为 100 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⑴ 1200 万 m 3 ⑵ 24 万 m 3 ⑶ 12 万 m 3 ⑷ 120 万 m 3 4. 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 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⑷皆伐、择伐和渐伐 5. 从 1994 年开始,我国进行第 5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五五清查),到 1998 年 全部完成调查任务。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⑴ % ⑵ % ⑶ % ⑷ % 6. 近自然林业起源于()。 1898 年()第一个提出了接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其经营 的目标为()。 ⑴英国, ANW ,同龄林⑵德国, Gayer ,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 ⑶日本,冈奇文彬,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⑷美国, Gayer ,异龄林—复层林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对森林多种功能的研究日趋成熟,主要目的是如何 认识和协调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理解森林既是公益事业又是产业关系和布局,从理论上大体将森林分类经营分为()四派。 ⑴经济派、政治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⑵经济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 ⑶利用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⑷经济派、无公害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2008-10-15 10:9:29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林资字[2006]22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积极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各地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本区域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各地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准则,以本《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确保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各地要选择不同森林类型的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并率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 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纲要》,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

时反馈我局。 附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 国家林业局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试行)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3、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 6、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有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案单位和程序

森林经营管理

森林调整就是为了实现森林永续利用,森林经营应用森林调整理论与技术,对现实森林进行调整,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把现实森林的结构逐步调整成为完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秩序,能够使森林逐步实现永续利用。 完全调整林是森林通过若干次调整以后,形成理想的森林结构,建立起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永续利用结构空间秩序与时间秩序的标准林。完全调整林根据年龄划分为同龄林与异林龄完全调整林两种类型。 完全调整林应具备的条件 ?森林每年或定期收获蓄积、大小和质量大体 相等。 ?各个直径级或龄级的林木保持适当的比例, 能够每年或定期取得数量大致相等,达到期 望大小的收获量。 ?收获量包括野生动物、游憩、美学价值和其 他林产品。 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比较 完全调整林比起法正林较为灵活一些,在做法上力求切合实际,既考虑森林自然规律和现状,又结合林业生产的要求;在形式上,它要求各龄级能呈现一定的比例,而不要求严格的年龄阶序列,它要求以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并且以生长量、蓄积量与林分的立地条件、年龄保持相应一致,能够在一定期间获得数量和质量大致相等的林产品,在边生产边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永续利用的完全调整林。 可见,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相似,但更加灵活、现实,其不同的特点如下: 各龄级面积相等,并不因时间而改变,这是法正林的主要条件。但是完全调整林各龄级希望尽量相等,但不必完全相等。 法正林要求法正生长量,但完全调整林不强调法正生长量,只提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量,可小于法正生长量,生长量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水平。 法正林要求法正蓄积量,而完全调整林不要求法正蓄积量。完全调整林的蓄积量水平决定于经营水平,可小于或大于法正蓄积量,但往往不是最大的。 法正林条件下其蓄积、年伐量是最大的,而完全调整林的年伐量往往不是最大的,只希望在一定的采伐水平上龄级结构保持不变,能够永续利用的森林。 法正林是一个极限概念,它的疏密度最大,同时只适用于同龄林、皆伐作业,而完全调整林可以是同龄林,也可以是异龄林。 检查法的特点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森林经营方法。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检查森林构造、蓄积和生长量的变化。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法,它的基本想法和方法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为了在时间上、空间上,在每一林分中获得持续生产,毕奥莱确定的检查法森林经营原则是: ①尽可能多的持续生产; ②用尽可能少的资料进行生产; ③尽可能生产最好的材种。 持续发展的含义 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增强资源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成为可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发展要素的利用趋于合理化。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1 相关概念 1.1 格局 在生态学中,格局一词早期多用于种群生态学,主要是对种群分布格局的描述,如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离散分布、均匀分布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格局一词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不同类型的缀块可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除水平格局之外,还包括垂直格局,即植物体的垂直配置。格局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组织层次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部分,其格局的描述及研究尚涉及很少,事实上各环境因子在时空上的配置,对生态过程同样有很大影响。 1.2 过程 “生态系统行为”、“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过程”是相同的术语,为了避免同拟人论的含义相混淆,一般不使用“生态系统功能”这个词,多采用“生态系统过程”的说法。与格局不同,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生态学过程包括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传播等等;非生物过程包括:水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干扰等等。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B卷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13级林业技术、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专业 《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题人:许哲审题人:吴世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人工林 2、林种 3、适地适树 4、混交林 5、植苗造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根据森林的起源不同,将森林分为()和()。 2、根据《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 ()、()和()。 3、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 ()。 4、常见的块状整地的方法有()、()、() 和()。 5、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和()。 6、()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7、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主要有()、()、 ()、()。 8、一般两次灌溉间隔期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 以上为宜。 9、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速生的树种()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 2、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 B.气候、地形、土壤 C.气候、地形、植被 D.地形、土壤 3、确定造林密度时()。 A.耐阴树种宜稀 B.喜光树种宜稀 C.慢生树种宜稀 4、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比例应()。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5、我国植苗造林最常用的季节是()。 A.春季 B.雨季 C.秋季 D.冬季

6、()适用于条件较好的造林地。 A.穴状整地 B.块状整地 C.鱼鳞坑整地 D.高台整地 7、红松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为中性的树种。 A.耐阴 B.喜光 C.中性 D.喜阴 8、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 A.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B.整地质量 C.造林季节选择 D.抚育管理 9、针叶林下多为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肥。 A.氮 B. 磷 C. 钾 D. 钙 10、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3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A.4% B.2 % C.3 % D.1% 11、采用株行距为2×3米的正方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1667株 C.2300株 D.3300株 12、下列树种适用于我国北方速生丰产的树种是()。 A. 桉树 B.红松 C.杨树 D.柳树 13、下列方法不能预防不利种间关系发生的是()。 A.混交树种 B. 混交方法 C. 混交比例 D. 整地方法 14、在栽植前对苗木处理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五不离水 B.截干 C.减去苗干高度的1/3—1/2 D.修根 15、关于植苗造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填心土,后表土 B.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2-3厘米 C.植苗造林中,填心土 D.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1-3厘米 16、下列不属于播种造林的方法是()。 A.块播 B.条播 C.穴播 D.沟播17、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适当()。 A.增大 B.减少 C. 增大或减少均可 18、防止主要害风的主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19、不属于北方三大珍贵硬阔的是()。 A.胡桃楸 B.黄菠萝 C.水曲柳 D.蒙古栎 20、北方常用的造林树种是()。 A.兴安落叶松 B.马尾松 C.杉木 D.桉树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造林地清理方法有全面清理、割除清理、烧除清理、堆积清理。() 2、营造混交林最关键的是选好混交比例。() 3、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主导因子法。() 4、根据造林检查,成活率不足50%时重造。() 5、林班是进行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 6、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为人工更新。() 7、草坪草浇灌时间应该以傍晚为宜。() 8、造林区划是林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通过统一的林业区划表达出来。() 9、合理的人工林结构应是既能充分地利用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保证每株树木都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 10、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选树适地。()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小班 2.森林永续利用 3.森林成熟 4.信息 5.法正林 6.森林 7.林种区 8. 森林调整 9.林班 10.森林档案 11.森林区划 12.全龄林 13.轮伐期 14.择伐期 15.采伐限额 16. 标准年伐量 17.法证蓄积量 18.数量成熟 19.森林资源管理信息 20.郁闭度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接填写 到每题的括号内。 1.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 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2.()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 J.C.K. Gayer ⑵ G.L. Hartig ⑶ Endres ⑷ J.C. Hundeshagen 3.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万m3,轮伐期为100年,

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 ⑴ 1200万m 3 ⑵ 24万m 3 ⑶ 12万m 3 ⑷ 120万m 3 4.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 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 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 ⑷皆伐、择伐和渐伐 5.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到2008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 ⑴12.1% ⑵20.36% ⑶16.55% ⑷37.5% 6. 国有林场森林区划的系统是( )。 ⑴ 林场—营林区—林班 ⑵ 林场—营林区—小班 ⑶ 林场—经营区—林班—小班 ⑷ 林场—营林区—小班 7. 法正蓄积量的计算表达式是( )。 ⑴2u Z V u n ?= ⑵Z u V u n ?= ⑶ 2 2Z u Z V u u n - ?= ⑷22Z u Z V u u n +?= 8. 在设计对象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技术力量跟不上或设计对象资料缺少时使用( )。 (1)一阶段设计 (2)两阶段设计 (3)三阶段设计 (4)作业设计 9.某经营单位马尾松大径材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55年,要求当年采伐当年更新,则其轮伐期为( )。 ⑴54年 ⑵55年 ⑶56年 ⑷59年 10.按照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常把森林划分为( )五大林种。 ⑴用材林、公益林、兼用林、特种用途林和水源涵养林 ⑵防护林、商品林、公益林、薪炭林和竹林 ⑶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⑷公益林、商品林、自然保护区、经济林和竹林 11.某小班为慈竹林,经实测郁闭度为0.17,该小班应划分为( )小班。 ⑴疏林地 ⑵有林地 ⑶无林地 ⑷未成林地 12.在森林收获调整中,年伐量的计算方法大约有一百多种,但归纳起来,其计算方法主要有( )。 ⑴面积轮伐法和平均生长量法 ⑵法正蓄积法、数式平分法和区划轮伐法 ⑶较差法、汉茨利克式、兰多利特改正式以及面积轮伐法 ⑷面积控制法、材积控制法、林分经济法和使用计算机以多目标决策为手段计算、分析、确定采伐量的方法。 13.林业用地划分为( )。

森林经营管理

森林经营管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森林经营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促使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森林区划:是林业局内部的区划,是针对调查规划、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进行的。森林经营区划系 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林班:是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林班区划方式有三种: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 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分出不同的地段,即为小班。其特点是:小班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是林场内的基本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划分小班的条件有:土地权属、土地种 类、林种、优势树种、龄级或龄组、郁闭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森林调查:分三大类:一类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间隔期为5 年。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查间隔期

为10年。三类调查,即为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施工前进行的调查。 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国家林业局布置下统一完成。 一类调查以固定样地为主,必要时配置部分临时样地。 小班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方法有: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森林调查常用的专业调查有:生长量调查、消耗量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出材量调查、苗圃调查、抚育间伐调 查。 主要的多资源调查有:经济植物资源调查(食用类调查、药材类资源、工业原料类资源、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步骤:初步设计(提出远景规划,设备及投资概算,要求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定。包括主要设备材料的配置、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控制,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内容:经营方针、经营规模、生产布局、生产顺序、经营措施。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开展模式

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开展模式 发表时间:2019-08-09T16:44:52.5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林丰焕1 黄英文2 [导读] 本文阐述了森林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新模式下的森林经营的策略。 1.汕尾市国有罗经嶂林场; 2.汕尾市国有红岭林场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森林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世界的发展,森林资源不断的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平衡。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很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森林经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能快速发展经济,也破坏了很多森林资源,现在我国的森林资源在不断的减少,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现在国家提倡森林经营,制定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经营是一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本文阐述了森林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新模式下的森林经营的策略。 关键词:森林经营;生态系统;资源保护;管理模式 引言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条件。但是,我国森林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渐匮乏,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变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传统色森林经营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开展新的森林经营模式、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变得十分迫切。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很多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并且在保护森林资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也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林业经营管理机构进行有效改革,希望能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让森林资源更好的服务社会。 1、森林经营的概述 森林经营简单来说就是对森林进行科学的筹划和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森林经营的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森林抚育、森林资源的合理开采、改造森林的生态环境、护林防火、森林副产品的利用、林下动植物,衍生物保护、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的管理等等。森林经营需要根据森林物种的特点做好科学的筹划,比如,人们都知道森林资源保护很重要,但是有些林木不能密集,密集会造成林木的枯死或者生长不良,森林层次不明显,物种多样性受到制约,不利于保护资源,所以要及时的合理开采,才是最大的资源利用和保护资源。再比如,干燥季节容易发生火灾,火灾造成的损伤非常大,林下动植物,衍生物种多样性严重受到破坏,生态体系恢复缓慢,所以森林经营者要做好防范工作,提前预防。 2、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保护森林资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业。人类经营森林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森林更好的服务人类,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好的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森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首先,森林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环境,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动物的生存场所等等。其次,森林给人类提供木材资源和林产品,森林有很多具有价值的木材,提供给人类很多的生活用品都需要用到木材以及药材和动植物,最后,森林促进很多行业的经济发展,比如旅游业等。森林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做好森林经营工作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 第一,更大化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在不断的遭到破坏,森林资源越来越匮乏,森林经营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此外,森林的树木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病虫等,如果没有森林经营,任其发展,森林资源会大面积遭到损害,有了森林经营可以有效的防治一些病虫和人为因素的森林火灾。 第二,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目前,很多地方的森林资源开采都是比较随意,没有最大价值的利用森林资源,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做好森林经营工作,可以有计划的开采森林资源而且不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经济效益。 第三,改造森林的功能。森林经营可以根据森林所在的地区和环境合理抚育不同的植物,同时还可以根据森林的现状,合理的引进一些新的生物物种等,提高森林的多样性。实现林上有鸟啼声,林里有动物跑,林下花果香。 3、我国森林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森林经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森林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森林经营上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森林经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森林经营的新模式的开展。 3.1森林经营意识薄弱 我国森林经营提出的时间已久,得不到很好实施。直到2016年才对森林经营做出了贯彻实施规划。这是因为国人的森林经营意识薄弱,对森林经营不够重视,认为森林是不需要经营的,森林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多年以来,除了人为过度采伐破坏外,我国森林火灾发生不断,就在今年的三月份,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大的森林火灾,不但造成了多人牺牲,同时生态体系危害严重,恢复难。森林经营意识薄弱不仅容易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因为森林经营意识薄弱,我国在森林经营上总是不能持续,还没有见到成效森林经营工作者就放弃了,甚至相关部门也没有做好长远的森林经营规划,导致森林经营的价值看不到。森林经营的价值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体现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森林一旦被破坏需要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得到恢复。以我国塞塞罕坝林场为例,该林场以三代人的坚持,从治荒到现在标杆式森林经营,都充分说明森林经营是一个持久的发展模式。另外,我国在森林经营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所以导致森林经营都是短期的。 3.2森林经营理念、模式不清晰 现阶段,我国森林经营的理念不够清晰,模式多样化,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导致森林经营不能科学的开展。有部分人提倡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也有人提倡森林分类经营,还有部分人提倡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等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经营的结果和方法也不同,森林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还没有搞清楚。我国现在森林经营都是根据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有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木材,有的是为了保护资源,有的是为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3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差、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森林经营起步晚,林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上的短板,我国之前在森林方面的给类投入都比较少,导致现在森林地区的各项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