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2、儿童对某些特定的反应最容易形成的时期,称为()

A、敏感期

B、最近发展期

C、关键期

D、最佳期

3、儿童想像的萌芽阶段是()

A、刚出生

B、1-3岁

C、1.5-2岁

D、3-6岁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听觉

5、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记忆是()

A、语词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6、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

A、1岁左右

B、4岁左右

C、3岁左右

D、2岁左右

7、学前儿童对科学概念的掌握()

A、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B、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

C、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

D、以上都对

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思维主要依靠()

A、符号

B、动作

C、表象

D、形象

9、幼儿语音发展顺序中,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A、元音在前,辅音在后

B、辅音在前,元音在后

C、同时出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华生认为天生的情绪不包括()

A、怕

B、爱

C、怒

D、喜

11、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情感是()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尊感

12、儿童动作发展发展的规律不包括()

A、首尾规律

B、前后规律

C、大小规律

D、主次规律

13、18. 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A、规律型

B、容易型

C、迟缓型

D、困难型

14、儿童在陌生的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这类儿童的依恋模式是()

A、安全型

B、矛盾型

C、回避型

D、混乱型

15、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

A、学习

B、劳动

C、交往

D、游戏

二、名称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注意的广度

17、时间知觉

18、无意想象

19、移情

20、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简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2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23、简述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

24、简述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回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题评分。共12分)

25、试述造成口吃的原因及应对法方法。

26、试述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7、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

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2)联系实际说明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B

7、A

8、B

9、C 10、D

11、A 12、D 13、B 14、C 15、D

二、名词解释

16、注意的广度:指的是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注意到的刺激和数量,也指将注意力保持在特定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17、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8、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预定目的想象。

19、移情:指在人际交往中,当感知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因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20、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对某种情结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三、简答题

21、答:(1)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价值

(2)研究和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实践意义

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

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

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22、答:(1)在理解内容上,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在理解依据上,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来说明理解;

(3)在理解程度上,从对事物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在理解的客观性上,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在理解的相对性上,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23、答:(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24、答:(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四、论述题

25、答:口吃是言语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

原因:

(1)生理原因:2-4岁儿童言语调节机制还未发育完善,容易造成发音困难。

(2)心理原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的语言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脱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词语去继续表达。这都是儿童过度激动和紧张,使得发音系统受到抑制,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以后,形成条件反射,造成口吃。此外,幼儿处于好奇心和模仿心理,觉得口吃“好玩”,模仿别人口吃,结果不自觉地形成了口吃的习惯。

对策:矫正口吃的重要性原则是解除紧张。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对自己的言语行动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如果经常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纠正,则会加剧紧张情绪,会导致口吃严重或孩子不愿说话。所以,成人应和颜悦色提醒幼儿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对生活在集体中的幼儿,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不能嘲笑口吃幼儿,更不能模仿。

26、答:儿童的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度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具体如下: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继续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主要表现在: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表现在:儿童的有意记忆是在成人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表现在: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表现在: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它们的差别逐渐缩小。

(4)幼儿识记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绳头及相互接近,都反应了幼儿记忆过程中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中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

五、案例分析题

27、参考答案详见教材p169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一)什么是心理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 1、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 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是有哪几个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平衡性 (1)加速期:6岁之前第一个加速期,6岁到青年期前为第二加速期P7 (2)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Lorenz)提出 (3)危机期: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Do tenor)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 (3)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规律? (二)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 第二节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 一、研究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任务 (一)提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中种心理发展的总趋和年龄特征)。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机制。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纵向研究 (二)横断研究 (三)整体研究 (四)专题研究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 (二)幼儿教师研究的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参与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教育实验法、作品分析法、家庭访问法) 小结: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的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0岁-6、7岁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学习外国经验,总结本国实践经验,开拓和丰富我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宝库。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也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研究方法也更加综合化,应根据不同研究课题和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一)身体特点:1、软弱、娇嫩;2、头大、身长、四肢短 (二)神经系统特点:1、脑的基本结构初具雏型;2、脑功能很不完善

2018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发展试卷及答案-(11794)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试卷 ( 课程代码l2340) 本试卷共3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在胎儿期有一个特大的头颅,头的部分约占身长的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八分之一 2.几个月的婴儿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这种原始反射叫 A .行走反射 B .游泳反射 C .巴宾斯基反射 D .手掌抓握反射 3.让婴儿减少哭泣,并能让他们发笑和咂嘴的味道是 A .酸味 B .苦味 C .成味 D .甜味 4.王老师边熟练弹琴边教小朋友唱歌。王老师的注意活动表现出较好的 A .分配性 B .稳定性 C .转移性 D .选择性 5.一般来说,学前) 乙童在某个年龄段记忆不能永久保持,称之为“幼儿健忘”。这个年龄段是 A .3 岁前 B .3~4 岁 C .4~5 岁 D .5~6 岁 6.幼儿对古诗词的含义难以理解,往往采用简单的、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记忆属于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机械记忆 D .意义记忆 7.幼儿把珠子放在玩具小狗的嘴里,说“小狗吃药”。这种心理现象主要是 A .知觉 B .记忆 C .想象 D .感觉 8.大班小朋友暖暖在做“3+4”算术题时,依靠头脑中的实物表象( 如,3 个苹果和 4 个苹果) 得出答案“7”。这说明暖暖的思维特点具有 A .形象性 B .拟人性 C .抽象性 D .逻辑性 9.一岁半的幼儿果果有不同需求时,常只会缠着妈妈叫个不停“妈妈,妈妈”。妈妈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或抱他,或给他吃东西,或给他拿玩具玩。果果的这种言 语表达形式属于 A .简单句 B .复合句 C .电报句 D .单词句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模拟试题与答案三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模拟试题与 答案(三) 一、填空。 1、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 年10 月15 日发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 ,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 小学 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2、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3、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4、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 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 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5、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6、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7、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8、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9、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 10、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选择 1、保证幼儿每天睡( C ),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 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A、8?10小时 B、10?11小时 C、11?12小时 D、12小时以上 2、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ABCD ) A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B、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C、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D、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3、以下哪项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ABC ) A、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岀榜样 B、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C、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D、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 4、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岀表率。如:(ABCD ) A、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B、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C、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D、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5、如何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AB ) A、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 环境。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 (一)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 1、学前儿童的概念 1、婴儿的概念 3岁前 2、幼儿的概念 3-6岁又可分为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进行量 变与质变的过程,也是学前儿童生理成熟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变化的 复杂过程。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从胎儿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任务在于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学前儿童的行为。 (一)研究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二)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特征如何发生和发展 (三)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四)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发展理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谈话法

(三)作品分析法 (四)问卷法 (五)测验法 (六)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考题再现 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A 访谈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作品分析法 解析:C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生理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史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遗传 特性也叫遗传素质。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1、儿童的生理成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 本的前提。 3、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服从一定规律。 4、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 关键期: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 0-2岁:亲子依恋形成关键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图表、_______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______、排除法、_______、_______。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________之间或者_________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_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____________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题(1)

全真模拟演练(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冯德D。皮亚杰 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 D.班杜拉 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环境B。教育C.生理基础 D.社会条件 4。通过“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 A.遗传因素B.饮食习惯C.环境影响 D.生理成熟 5.儿童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手指的抓握,属于【】 A.动作能B.应人能C,语言能D应物能 6.华生认为,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例如浏览一段熟悉的诗歌,这种思维应用属于【】A.习惯的思维B.无声的思维 C.计划性思维D.动作性思维 7.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操作B.强化C,增强D.守恒, 8.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霍妮D.华生 9.力比多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叫做【】 A.暴增B。退化C.升华D.转化 10.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 A.本我B.自我C。升华D。超我 11.“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 A.盲点作用B.合理化作用 C.自以为是 D.犬儒主义 12.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 A.挫败感B.进步感C.勤奋感D。自卑感 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发展的早期是【】 A.生理敏感阶段B。无意识阶段 C.感知一运动阶段 D.认知阶段 14.儿童早期的动作,最终会内化为【】 A,表象和运算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直观经验 15.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科技研究B.历史研究 C。人类遗传研究D.人类生理研究 16.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心理机能的起源B.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机能的范围 D.心理机能的概念

附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复习卷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B ) A.受表扬 B.好奇心 C.学本领 D.活动身体 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B ) A 2-3 B 3-4 C 4-5 D 5-6 3.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 A 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B 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 C 他在自然角观察了20分钟 D 他今天带来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 4.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 D ) A 儿童学到科学知识 B 儿童探索中的发现 C 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 D 儿童在科学探索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发展 5.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观察的是(B ) A 观察彩虹 B 观察春蚕 C 观察水果 D 观察石头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 ) A 2-3 B 3-4 C 4-5 D 5-6 7.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B ) A 科学教育的依据 B 科学教育的方向 C 科学教育的任务 D 科学教育的结果 8.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 A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9.“关心、爱护动植物好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B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1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A) A 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 科学回答的“是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 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 D 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

11.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活动的是(B) A 植物的生长 B 摩擦起电 C 生命现象 D 水的流动 12.认识“太阳、月亮、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问题(A) A天文现象 B 自然生态 C 物理现象 D 气候现象 不属于 ...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 )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 14.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13..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14.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B )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 15.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 D ) A.个别物体的观察 B.个别现象的观察 C.比较观察 D.长期系统观察 17.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D ) A.“你发现了什么?” B.“它是什么样的?” C.“你有什么办法?” D.“它们一样吗?” 16.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D ) A.沙、石 B.土 C.水 D.空气 1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 ...是( B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 分)时间:90分钟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V)、错误打(X)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 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 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 日记法 B 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 格塞尔 B 华生C霍尔D皮亚杰 3、1-3 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 新生儿 B 乳儿C婴儿D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 剩余能量理论 B 放松理论C训练或前练习理论D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 B 高尔顿C皮亚杰D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 7、3 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 上下 B 前后C左右D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 婴儿 B 幼儿C乳儿D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 岁 B 2 岁 C 3岁 D 4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 从抽象到具体 B 从主动到被动C从简单到复杂D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 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计20 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A 喜欢模仿 ( 正确答案 ) B 喜欢合作 C 协调能力差 D 角色意识弱 答案解析: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与自己亲近的人,如老师、家长或伙伴。他们在模仿中学习、成长。游戏时,他们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往往出现同一个“娃娃家”中有许多“妈妈”在烧饭的情形。因此,题干中体现的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喜欢模仿。 2. 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 () A 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 C 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目标 ( 正确答案 ) D 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答案解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以下简称《指南》 )“说明”部分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

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 为保护幼儿的脊柱,成人应该() A 推荐幼儿用单肩背包 B 鼓励幼儿睡硬床 ( 正确答案 ) C 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 要求幼儿长时间拾头挺胸站立 答案解析:脊柱生理性弯曲一般要到 16~17 岁才基本定型。所以,在学前期,应注意幼儿坐、立行等正确姿势的训练,避免幼儿单肩负重、睡过软的床等。幼儿的髋骨未完全骨化,从高处往低处跳,会使幼儿的骨盆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位,从而影响其骨盆发育。幼儿足弓的骨化尚未完成,足底肌肉、肌腱、韧带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站立或负重过度,都可导致其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4. 婴儿出生 6-10 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 生理性微笑 B 自然微笑 C 社会性微笑 ( 正确答案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参考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 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成人的心理或者学前儿童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包括三层意思: (一)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 (二)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一指人周围存在的一切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也包括人自身内部的生理状态。 (三)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 能动性一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 并作用于现实。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发展一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例如:儿童语言发展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例如:孩子学走路,有段时间要扶着走,从扶着

走到放开手独立迈几步,再发展到跌跌撞撞地走,最后才到完全独立自如地走路(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谈到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涉及儿童心理学中两个常见概念:关键期和危险期。 1.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2.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例如,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已开始出现,到10 来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2 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会说话。 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指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自考12340学前儿童发展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 学前儿童发展试卷 (课程代码 123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从中分析儿童发展特点的方法被称为( ) A.观察法 B.分析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2. 可能造成胎儿生长迟滞,动作失调的因素为 ( ) A.孕妇大量服用反应停 B.孕妇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C.孕妇大量服用布洛芬 C.孕妇遭受辐射 3. 小班幼儿旺旺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做不到全面细致;大班幼儿观察时就较为细致,往往能从事物的 形状、颜色、数量和空间位置等各个方面来观察,不再遗漏主要部分。这体现了 ( ) A.学前儿童观察有意性的发展 B.学前儿童观察顺序性的发展 C.学前儿童观察细致性的发展 D.学前儿童观察理解性的发展 4.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 )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对象的稳定性 C.对象的活动性 D.主体状态 5. 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婴幼儿的这种记忆属于 (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 元记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这是 ( ) A.皮亚杰 B.弗拉维尔 C.斯金纳 D.伊扎德 7. 儿童读了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脑子里便呈现出小女孩的样子,圣诞节的景象等。儿童的这种认知活 动属于 (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8.婴儿的学话萌芽阶段是在 ( ) A.0至3个月 B.3至6个月 C.4至8个月 D.9至12个月 9. 林传鼎认为,新生婴儿已经具备的两种完全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是 ( ) A.喜悦和悲伤 B.喜悦和愤怒 C.愉快和不愉快 D.害怕和愉悦 10. 幼儿理智感的特殊表现形式是 ( ) A.产生自我认知 B.产生同情心 C.好奇、好问 D.好学 11. 儿童自我评价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在 ( ) A.0至1岁 B.1至2岁 C.2至3岁 D.3至4岁 12. 学前儿童气质的特点不包括 ( ) A.天赋型 B.遗传性 C.多变性 D.稳定性 13. 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是 ( ) A.亲近 B.爱意 C.依恋 D.依赖 14. 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 ) A.个性特征 B.家庭教育条件 C.行为特征 D.身体吸引力 15. 对儿童非常疼爱,基本没有要求和限制,儿童的自主性非常高,但同时父母给予儿童的指导也比较少这 种父母的教养方式属于 ( ) A.权威性教养方式 B.专制型教养方式 C.容许性教养方式 D.忽视型教养方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作品分析法 17.无意注意 18.运动记忆 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试题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 2、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停滞(固结):在里必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到下个阶段。 4、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5、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 a.8个 b. 6个 c.5个 d.4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 )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 )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 )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 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 )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 ) a.退化 b.矫正 c.消亡 d.遗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B ,C) A、习惯行为 B、非习得行为 C、习得行为 D、非习惯行为 E、去习惯行为 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A ,B) A、同化 B、顺化 C、主体 D、客体 E、相互作用

2018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发展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试卷 (课程代码l2340)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在胎儿期有一个特大的头颅,头的部分约占身长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八分之一 2.几个月的婴儿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这种原始反射叫 A.行走反射 B.游泳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 D.手掌抓握反射 3.让婴儿减少哭泣,并能让他们发笑和咂嘴的味道是 A.酸味 B.苦味 C.成味 D.甜味 4.王老师边熟练弹琴边教小朋友唱歌。王老师的注意活动表现出较好的 A.分配性 B.稳定性 C.转移性 D.选择性 5.一般来说,学前)乙童在某个年龄段记忆不能永久保持,称之为“幼儿健忘”。这个年龄段是 A.3岁前 B.3~4岁 C.4~5岁 D.5~6岁 6.幼儿对古诗词的含义难以理解,往往采用简单的、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7.幼儿把珠子放在玩具小狗的嘴里,说“小狗吃药”。这种心理现象主要是 A.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感觉 8.大班小朋友暖暖在做“3+4”算术题时,依靠头脑中的实物表象(如,3个苹果和 4个苹果)得出答案“7”。这说明暖暖的思维特点具有 A.形象性 B.拟人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9.一岁半的幼儿果果有不同需求时,常只会缠着妈妈叫个不停“妈妈,妈妈”。妈妈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或抱他,或给他吃东西,或给他拿玩具玩。果果的这种言 语表达形式属于 A.简单句 B.复合句 C.电报句 D.单词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练习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练习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1章至第13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动机 2、亲子交往 3、能力 4、弹性儿童 5、兴趣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强度也增加了。() 2、幼儿的兴趣绝大多数是间接兴趣。() 3、某幼儿性情温和,脾气好,说明他属于粘液质。() 4、7-9个月的儿童开始产生怯生。() 5、儿童情绪的发展是从外显到内隐。() 6、儿童并非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会产生怯生。() 7、好奇好问是婴儿理智感的特殊表现。() 8、儿童智力的发展先慢后快。() 9、3-4岁为幼儿气质发展的关键期。() 10、幼儿开始形成道德感,开始把自己的或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规则相比较,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 11、幼儿的需要在质上的发展上有层次越来越高的趋势,在量上的发展上有范围越来越大的趋势。() 12、评价具体行为是婴儿自我发展的特点之一。() 13、儿童自发的微笑是由内部刺激引起的。() 14、早期依恋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 15、女孩的攻击主要是身体形式,男孩主要是谩骂。()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早期依恋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是() A 不可逆的 B 短暂的 C 长久的 D 以上都是 2、什么类型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A 专制型 B 放任型 C 溺爱型 D 民主型 3、美感与道德感常常联系在一起,以道德感代替美感,这是哪个年龄阶段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 A 新生儿 B 乳儿 C 婴儿 D 幼儿 4、几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A 5岁 B 8岁 C 10岁 D 15岁 5、“早慧、大器晚成”指的是能力哪方面的差异() A 能力表现早晚 B 能力发展水平 C 能力类型 D 能力结构 6、安静稳重、自制忍耐,注意稳定,反应不灵敏等是哪种气质类型儿童的特点()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7、下列关于幼儿兴趣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 兴趣比较广泛 B 兴趣比较狭窄 C 绝大多数是间接兴趣 D 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化 8、婴儿对其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称() A 依恋 B 怯生 C 移情 D 害怕 9、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是掌握代词我,这发生在哪个年龄() A 2-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10、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易受暗示、喜欢交往,这是哪个年龄阶段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A 新生儿 B 乳儿 C 婴儿 D幼儿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如何培养和提高学前儿童的能力? 2、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3、简述学前儿童道德感的发展过程。 4、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5、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20分) 1、学前儿童理智感是如何发展的,如何培养其理智感?

儿童发展心理模拟试题集锦---特教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编总论 一、选择题 1.403以下哪个人物不是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 A、皮亚杰 B、沃纳 C、格赛尔 D、瓦龙 2、40 3、406格赛尔认为的支配发展因素是哪两个? A、遗传、练习 B、成熟、学习 C、遗传、环境 D、学习、环境 3、403胎儿生长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大概是哪几周 A、1—7周 B、2—8周 C、4—10周 D、3—11周 4、40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交叉研究 D、跨文化研究 5、403发展心理学最初的研究兴趣是 A、学校儿童 B、学前儿童 C、青年 D、中老年人 6(大二、404—2).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发展中的争论,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为: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决定论,请问相互决定论中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A:高尔顿B:华生C:格赛尔D:皮亚杰 7.504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中的共同决定论者鲁克森伯格对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生长不同时期的作用的观点是()P8 A遗传作用逐渐减弱,环境作用逐渐增强B遗传作用逐渐增强,环境作用逐渐减弱 C两者作用一直不变D他的观点未提及 8.504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的()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P14 A《儿童心理学》B《实验儿童心理学》C《儿童心理》D《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9.504在不同时期儿童心理学家们研究的课题都是不同的,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西欧的心理学家们主要强调()对发展的影响P16 A成熟B环境C遗传D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0.504心理学家们对于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P51 A心理成熟B生理成熟C教养的方式D环境的影响 11.504.在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研究能更好地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况对行为的影响P2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