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

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西欧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FaGuo,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

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3)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

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经济扩展主要体现在农业产量的提高、封建人身束缚的减弱、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黑死病的创伤已经痊愈,长期的战争也告一段落,西欧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的发展和农民得到人身自由为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松散的社会和易流动的人群。而技术的发展成为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技术和海军装备等方面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使欧洲人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世界各大洋的主人。伴随技术进步,商业事务新技术被发明与改进,标准货币、银行、合股公司等的出现使金融、投资等活动活跃起来。这一切使15世纪以后西欧开始了蒸蒸日上的时代,使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兴起在物质基础上确立了对欧亚大陆其他部分的优势。另外,新兴的民族国家渴望着海外殖民利益,新教徒由于受到交汇的****也向往一个新的自由世界。在这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地理大发现开始了。

在宗教的热情鼓舞和巨大财富的吸引下,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出欧洲。1498年葡萄牙的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首先发展和增强了欧洲的商业精神,许多西欧国家都力图在世界抢夺一块商业市场;重商主义成为欧洲最流行的学说,是许多西欧国家的基本国策,商业精神几乎弥漫了整个西欧大地。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霸权时代的开始。第二,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发展的历史即将结束,全球时代逐渐来临。第三,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暴露了扩张的野心和攫取的贪欲,开始了殖民帝国的扩张。第四,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文明横向比较更为容易。总之,欧洲人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制度,展开了最早的商业战争,缔造了最早的殖民帝国,使海外利益第一次成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出现、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正是凭借这些因素逐渐地确立了它在全球性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尼德兰革命及其影响

尼德兰处于欧洲的西北,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继承,后由腓力二世继承归西班牙统治,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商业比较发达,因而对西班牙独占海外贸易不满。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利益,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加之在民族感情上尼德兰视腓力二世为外国人,对大量驻扎的西班牙军队十分反感。当时新教传入尼德兰,为西班牙所不容,它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惩治新教徒。尼德兰各省害怕宗教裁判所的设立会威胁到它们的自治和自由,由一群贵族上书腓力二世,要求关闭宗教裁判所。以此为导火线,在1566年8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被称为“破坏圣象运动”,新教徒劫掠教堂,破坏圣象,各阶层也都参加了起义。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前去镇压。阿尔瓦达斯屠杀起义者,征收新税,没收了一批贵族的地产。恐怖政策使大量技术工人逃到国外,尼德兰繁荣的商业遭到摧残。尼德兰各省联合起来,在奥伦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向西班牙展开了海战,进行了独立斗争,并得到了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很大帮助。

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西班牙实行分化政策,尼德兰南部10省又回到西班牙统治下,北方7省则坚决抵抗,并于1581年正式宣布独立,称为尼德兰联合省(荷兰共和国),随后英国军队开赴荷兰。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向英国,遭到毁灭性打击。腓力二世去世后,双方于1609年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到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许多信仰新教的富商和新教徒纷纷来到荷兰以享受宗教自由。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大都会和西欧的金融中心。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开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过程。17世纪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黄金世纪”。

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独立后,西班牙更加衰落了,它开始逐渐沦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它的海上贸易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所取代。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15-16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

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如现代民族过家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等等。即将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欧洲人,要向全世界发起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冲击。与欧洲不同的是,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东方各封建大国,尽管规模庞大、组织有序,但却囿于停滞保守的怪圈难以自拔,变革竭蹶,更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全球变局。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开拓,为国际交往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也使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步入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后,先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后来的荷兰、英国、FaGuo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至此,曾经遥远的、彼此相对孤立分散的世界终于被联系在一起,开始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交织着战争与和平、混乱与秩序、革命与反动、争霸与反霸、贫穷与富裕、东方与西方、殖民与独立、发达与不发达和多极与单极等人类社会的悲喜剧。

掷出窗外事件

(1)背景: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2)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3)“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三十年战争

(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FaGuo阶段(1635-1648)

(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FaGuo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七年战争

(1)时间:1756-1763年

(2)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英法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德意志的领导权上。

(3)英法、普奥德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英国与普鲁士结成联盟,法奥也签订条约结盟,不久,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同盟。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

(4)1756年5月,双方开战,战争持续了七年,被称为“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

地战场两条战线。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FaGuo最终战败。1763年,法、西语英国签订《巴黎和约》,FaGuo失去了北美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法、奥也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确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等于确认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

(5)评价:

①不仅在欧洲进行,也在美洲和印度进行,因而是一场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欧洲战争。

②是一次属于英法争霸性质的战争,其他参战各国虽抱有各自的目的,但都受到了英法争霸的制约。

③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与此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逐渐成为美洲和印度的主宰,它通过对殖民地的巧取豪夺,进一步增强了七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FaGuo 则损失惨重,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主地位,一步步衰落下去。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实力大大削弱,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先地位。普鲁士虽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但毕竟得到了西里西亚,加入了列强行列。俄国借此时机扩张了实力,成为主宰东北欧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一员。

④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FaGuo对战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复仇,英法尖锐对抗的状态没有大的改观;奥地利收回失去的西里西亚的愿望与普鲁士争霸德意志的计划水火难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年10月24日签订。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主要内容)

(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①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②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③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④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⑤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⑥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乌得勒支条约》

(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FaGuo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FaGuo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航海条例》

(1)背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特别是吞并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把

矛头指向海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到17世纪中叶,英荷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转入了大规模军事斗争。

(2)当时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如果不能结成坚固的联盟,那么两国就兵戎相见,直至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权。根据这一政策的基本思想,1651年英国提出《航海条例》。

(3)《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背景: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的遗产。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

(2)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成两大阵营。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3)《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FaGuo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FaGuo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这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1973年9月3日,英美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美国独立后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依旧很严峻,它的北面、西面被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着,边界(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问题)、密西西比河航运、纽芬兰捕鱼权、贸易特惠等问题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问题。因此,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政策。

《第二次巴黎和约》

(1)背景:1815年3月拿破仑“百日政变”,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

(2)1815年战胜国与FaGuo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提出了比以前严苛得多的条件,使FaGuo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盟国的占领军也给FaGuo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最后议定书》

(1)1815年6月9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3)评价: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神圣同盟

(1)1815年9月20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2)目的: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

(3)中心内容: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4)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俄罗斯和奥地利。

(5)评价:神圣同盟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则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安全。它实际上在大国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至于在自相争斗中毁灭。这一想法可以称之为“保守和评论”,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回带来灾难。然而,这一和平以****和压制进步力量为基础,必将招致更大的毁灭。

四国同盟

(1)1815年11月20日,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2)主要是针对FaGuo,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FaGuo的统治,反对FaGuo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3)四国同盟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

东方问题

(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其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1822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拉问题时使用的。

(2)问题的由来: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到18世纪,强邻进逼,国势日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19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1827年英、法、俄与土耳其开展并于1829年签订《伦敦议定书》、《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腊因此独立。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新的冲突在酝酿着。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路易?波拿巴

(1)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 Napoleon Bonaparte,1808-1873),拿破仑的侄子

(2)在1814年12月2日的总统选举中利用拿破仑在FaGuo人民中的影响,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他上台后,企图效法伯父,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帝国。他首先加强FaGuo队周边国家的影响,并准备在不远的将来废除1815年维也纳条约。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基础上,企图利用欧洲列强之间尤其是普奥间的矛盾与冲突,扩大FaGuo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并伺机扩张FaGuo的边界。

(3)1852年称帝,即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拿破仑三世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后,开始与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1)背景: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FaGuo、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2)导火线: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3)战争过程:1853年,俄全歼土舰队,英法与土结盟对俄宣战,1855年撒丁王国也加入英法同盟与俄作战——1854年普奥签订反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多瑙河两公国边并得到普鲁士的响应与支持,奥又同土签订条约,迫使土答应奥占据多瑙河两公国——俄军撤出,奥地利随后进占两公国,但英法并未就此罢手,俄土战争已演变为一场欧洲大战——1854年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向俄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系列战役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之后俄军败局已定,奥地利趁火打劫,俄被迫接受议和——1856年2月交战双方在巴黎召开和会,奥地利、普鲁士也参与进来,3月30日各国签订《巴黎和约》,后通过《海洋国际法原则宣言》

(4)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欧洲列强间的争夺。《巴黎和约》使俄国失去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优势,多瑙河两公国则继续享受原有的特权和豁免权,黑海实现中立化。单从近东来看,该合约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战争的后果看来是“混乱不清和令人失望的”,但它在国际关系史上却有重大意义。列强间的这场战争使得一切协调机制包括俄、普、奥残余的同盟关系都烟消云散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法角度看,土耳其被容许加入欧洲国际法体系,国际法迈出了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黑海中立化,扩大了永久中立的观念,被适用于个别特殊地区;多瑙河向世界各国开放,并设两个国际委员会管理;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组成两大公国,是民族自决原则的第一次应用。

(5)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俄国的国际地位于战前相比判若云壤,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遏制下,俄国西进之路受阻,其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FaGuo洗刷了1814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下并取而代之;同时FaGuo又能与英俄都保持较和谐的关系,可是说是FaGuo外交的胜利。英国获益匪浅,通过遏制俄国使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扩张形式更为有利。奥地利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其唯利是图的外交作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还引起了英法的不满,在外交舞台上陷于孤立之中。奥斯曼土耳其作为战胜国,得到的惟一战果是“维持现状”。同时,它对其在欧洲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撒丁王国、普鲁士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1)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

(2)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圣地保护权是指在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从16世纪起天主教徒就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特权。但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居民中,东正教图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从18世纪起,东正教徒就握有这两处宗教圣地的管辖权,支配和占有朝圣的收入。随着欧洲列强的逐渐渗入,列强之间的冲突和争夺使东正教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出现了圣地保护权问题。(3)1850年,FaGuo要求土耳其政府将圣地管辖权交给天主教会并得到应允,俄国对此大为光火,对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俄土双方争执不下。路易?波拿巴乘机充分利用圣地保护权问题挑拨离间英奥和俄国的关系。圣地保护权问题则成为俄国进一步插手土耳其事务的借口。到了1853年春,圣地保护权问题更加尖锐化。由于土耳其在英国的怂恿和支持下拒绝签订关于俄国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保护权的条约,俄国与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的安全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国。1853年10月4日,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铁血政策”

(1)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大大增强了普鲁士王室和容克地主的势力。他认为当今的重大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因此被称为“铁血宰相”。他在内外政策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势头,但又不超越危险的界限,为体面的退却和改组留有选择余地。(2)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铁与血”的方式于1871年1月18日同一德国。

安政五国条约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力图把日本纳入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50年代欧洲列强开始迫使日本签订一系列条约以谋取在日本的特权,打开日本的大门。

(2)时间:1858年(日本安政5年)

(3)内容:荷兰、俄国、英国、FaGuo分别同日本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些条约统称安政五国条约。

(4)影响:从此日本人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这也使日本国内封建制度

的危机大大加深了。在内外危机日益加深之际,日本于1868年进行了摆脱危机的明治维新,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次美英战争

1812-1814年爆发了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的第二次美英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复杂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和英国的反封锁政策对美国的贸易打击极大,尤其是应该的反封锁政策使美国遭受了重大的商业损失,英国劫掠美国船只和强征美国籍水手服役,大大伤害了美国的民族自尊。美英两国经过反复斗争和协商,矛盾并没有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两国终于兵戎相见。

第二次英美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812年9月,沙皇俄国出面调停。经过艰苦的谈判,美英两国于1814年12月24日签订了《根特条约》。条约解决了两国诸多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根特条约》签订后,美国终于得以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国家的独立得以巩固。战后美国政治上的殖民地意识开始迅速消失,经济上开始从殖民地经济向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同时,第二次美英战争摧毁了因反美尔联英的印第安人部落联盟,为美国向西部扩张创造了条件。

“门罗宣言”

(1)背景: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恢复了正统秩序,英国的海上霸权如日中天。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解放运动,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欧洲列强趁机向美洲地区渗透扩张。面对沙皇俄国在北美地区的南下政策、欧洲神圣同盟1823年冬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涉、英国向拉美渗透的逼人气势,“门罗主义”应运而生。

(2)英国既要防止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扩张损害英国利益,又要阻止神圣同盟对拉美地区的武装干涉。182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英美对拉美事务采取共同立场的建议,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激烈争论,美国还收到了俄国不承认拉美独立国家和指责共和制度的两份照会。同时,英国政府得到了FaGuo不对拉美进行武装干涉的保证,不再需要美国的合作。面对紧迫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给欧洲列强,尤其是英俄两国以警告。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门罗主义”)。

(3)“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

①“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在限制和约束欧洲国家在美洲扩张的同时,保留了美国在美洲扩张的权利。

②“不干涉”原则:包含着不干涉和干涉两个方面:不干涉欧洲事务时美国既定的原则方针,但对涉及到美国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南北美洲事务,美国不能制止不理。即美国反对欧洲各国干涉美洲事务,但美国却有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

③“美洲体系”原则:宣扬美洲的共和主义,把共和制的美洲与君主专制的欧洲截然分开,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核心和潜台词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4)评价:

①尽管“门罗宣言”的三个基本原则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阻碍了英法俄等欧洲列强对拉美的野心,是年轻的、实力尚未强大的美国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但它实际上也等于宣布了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实力范围。“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具有防御和进攻的双重性质。

②受到了新独立的拉美国家的普遍赞同,但神圣同盟各国表示坚决反对。

③是美国对外政策史上一个著名的政策口号。随着美国国立的增强,美国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对“门罗宣言”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的核心都是为美国在西半球侵略和扩张服务的。美国以后的美洲政策基本上是以“门罗宣言”为蓝本和底色的。

(5)“门罗宣言”出台后,特别是伴随着19世纪4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加上有力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部扩张活动。到内战爆发前,美国在北美大陆通过掠夺、兼并和廉价购买的方式,已使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的狭长地带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阿拉斯加购买

(1)美国内战结束后,购买阿拉斯加时美国这一时期外交史上的一大杰作。

(2)背景: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与俄国东西伯利亚隔海相望的阿拉斯加于1799年正式成为俄国的属地。由于俄国认为这块寒冷的“冰地”对俄国并没有多大价值,决定把它出卖。且俄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执行联美抗英的外交政策。

(3)奉行扩张主义信条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一心想把美国的疆域扩展到北极圈,对购买阿拉斯加持有巨大热情,向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做了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1967年3月30日,美国以700万美元购买了阿拉斯加。这在当时被讥讽为“西沃德的浪费”的购买行为后来被证明是一笔精明的交易。

简评FaGuo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1789年爆发的FaGuo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君主秘密外交”,革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外交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有:

“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对“朕即国家”和“王朝利益至上”思想的否定。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在权利上人人生而平等,因而主权就不属于某一王室或个人,而是归属于全体国民。

“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FaGuo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对封建专制君主为了王朝利益不顾人民的苦难、连接发动战争的否定。

“不干涉原则”: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延伸,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原则体现了国际法的思想和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截然不同于欧洲列强在相互关系中奉行的那种短视的、缺乏道义的、血腥残暴的行事原则。尽管这些原则不无理想主义成分,且因种种原因未能将之付诸实践,但它们毕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试析大陆封锁体系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一项政策战略上的成功需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实施的战术的保障和支撑。拿破仑拥有大陆,这使他有可能以整个大陆的资源同英国对抗,但是推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前提就是大陆的绝对统一,因为不完全的封锁等于没有封锁。因此,拿破仑所建立的“大陆封锁体系”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也预示了其失败命运。

首先,大陆的工商业在封锁初期的确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英国的反封锁使大陆的对外贸断绝,工业缺乏原料,商品找不到市场,大陆工商业逐渐萎缩。相反,英国起初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它毕竟占有着巨大的海外市场,只要扩大与美洲、澳洲、非洲和南亚的贸易,就可以弥补在欧洲的损失。

其次,运输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人们一向依靠的近海运输被英国人封锁了,欧洲不得不重新求助于古老的陆上通道。陆上运输在古代尚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却难以支持一个巨大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

第三,FaGuo经济落后于英国,没有能力生产出大量和英国商品一样物美价廉的商品占领欧洲大陆市场,从而使大陆封锁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单靠军事手段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英国商品走私渗进欧洲大陆。

FaGuo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反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陆联盟体系。

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1)背景:德国长期陷于***,有两件事对德国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FaGuo大革命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其次,在1848年革命中,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付诸实践。(法兰克福议会)

(2)过程:王朝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

(3)历史影响(见P.126)

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1)内战前(1861年前):从美国独立一直到内战爆发前夕,巩固国家独立与安全,争取扩大国外市场,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这一时期美国外交史的主要内容是:

①美国的早期扩张

②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

③1823年门罗宣言

④向西部大规模扩张领土

(2)内战后(1865后):美国开始踏上从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的新旅程。

①在拉丁美洲的扩张

②购买阿拉斯加

③在远东进行一系列扩张活动

三皇同盟(Three Emperor’s League)

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

(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

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FaGuo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鼓励FaGuo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

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书。

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地中海协定》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2)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FaGuo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

《再保险条约》(Reinsurance Treaty)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德国为博取沙皇好感,提议用德俄双边协定或条约代替三皇同盟条约。

(2)1887年6月18日德俄签订条约。

(3)德俄条约是德国以牺牲别人利益来迎合俄国,换取俄国在德法冲突中保持中立。

(4)如果俄国真要占领黑海海峡或君士坦丁堡,必将遭到英、奥两国反对,因而该条约有德国开给俄国空头支票之嫌。

(5)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该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德国获取了双保险,所以,这个条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巴格达铁路问题

(1)巴格达铁路问题是19世纪德国扩张政策的产物,其内容是在土耳其境内修筑一条连接欧洲、穿越小亚细亚半岛、经巴格达抵达波斯湾的铁路。由于它沟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三地,故又名“三B铁路”。

(2)背景: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德国资本家和金融家们开始

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德国资本在土耳其进行活动的重要领域是铁路事业。同时,90年代中后期,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取代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德国开始了夺取殖民地,建立全球霸权的历程,而向欧亚大陆的东方推进成为德国的一项重要扩张战略。

(3)1888年,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竣工后,德国开始制定《巴格达铁路方案》,对土耳其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899年威廉二世第二次出访土耳其,1903年签订最后租让条约。

(4)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便可给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阔的经济扩张场所,同时,对控制土耳其以及削弱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利益也大有裨益。

(5)德国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租让权,不可避免地与在近东有着巨大利益的英法俄三国发生冲突。围绕巴格达铁路问题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4年。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格达铁路问题便不了了之。

普法战争后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1)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为反对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的出现,维持欧洲均势存在,FaGuo 向普鲁士宣战。FaGuo战败,德法于1871年5月10日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这是一个掠夺性条约,以FaGuo割地和军事占领为主要内容,因而普法战争在德法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法德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2)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1871年5月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不仅结束了普法战争,而且在曾经充当欧洲政治“缓冲地带”的四分五裂、邦国林立的中欧崛起了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欧洲的政治地图、列强的力量对比和各国的国际地位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欧洲方面,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力资源、工业潜力、军事能力等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欧洲各国怀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关注着德国巨大潜力的转化和对外政策的取向,它们处心积虑地在外交上谋求自身的安全保障。尽管冲突和战争远未到来,各国却时常在体味着德国威胁的气息。

普法战争使FaGuo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欧洲的霸权优势,法德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加上割地赔款的奴役性条约给FaGuo所造成的巨大耻辱,使德法两国积怨至深,关系难以调和。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法矛盾都是欧洲政治焦点之一。

在德国方面,俾斯麦在欧洲大陆奉行维持欧洲现状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大国联盟体系”,打算同除FaGuo外的欧洲所有大国结盟,彻底孤立FaGuo,以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稳定。

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

为了巩固德国统一的成果,防止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俾斯麦处心积虑营造起“大陆联盟体系”,建立起欧洲新秩序。

在1878年柏林会议后的5年时间内,俾斯麦通过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以及德奥罗同盟、奥塞同盟,建立起一个以德国为核心,包括奥、俄、罗、塞等国在内的密如蛛网、复杂异常的联盟体系。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初步形成。俾斯麦的主要目的是孤立FaGuo。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俾斯麦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通过《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俾斯麦基本上完成了对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俾斯麦的大陆联盟体系最终形成。直至1894年法俄同盟后解体。

试述德国19世纪末90年代外交政策的转变。

(1)背景:由于俾斯麦的超人才华、盖世功名以及大权独揽的作风,加之政见不和,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嫉妒和憎恨。经过较量,俾斯麦被迫于1890年3月下野。威廉二世独揽德意志帝国大权后,德国的外交策略开始发生渐进式的转变。威廉二世在1897年以前的外交战略基本上沿袭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但在具体的外交策略上偏重于反俄联英和逐渐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加之随着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扩张的欲望逐渐强烈,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欧洲强国和维持一个欧陆霸权。

(2)政策的转变:为了满足德国容克集团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欲望,1897年威廉二世改组了政府,抛弃了俾斯麦相对温和的“大陆政策”,逐渐推行野心勃勃的全球争霸的“世界政策”。

(3)影响:欧洲局势渐变,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导致了欧洲军备竞赛的加剧和相互敌对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最终导致了多极均势的解体。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

(1)从建立过程来看:通过与除FaGuo以外的各欧洲大国建立一系列的同盟关系。

(2)从核心思想来看:反法,维持欧洲现状

(3)从具体外交战略来看:在均势原则的指导下

(4)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凭借的是俾斯麦个人高超的外交手段,本质上是脆弱的,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俄、德、法、日各国都在中国抢占了港口,划分了势力范围,而美国则是个迟到者。但美国并不甘于无所作为,面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决定利用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同各国在中国展开竞争。

(2)1899年9月至12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英、俄、德、法、日、意六国的美国大使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六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三个原则。该照会是以承认和维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为前提的,美国要求的是在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中国境内享有与列强相同贸易地位。各国均先后给予美国不同程度的答复。1900年7月3日,海约翰再一次向各国提交照会,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公正平等的贸易原则。这两次照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门户开放”政策。

(3)“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提出的独立的对华政策,在不再追随英国对华政策的同时,该政策体现了美国积极向远东渗透和扩张势力的战略意图。该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认可,是因为当时谁都无法独占中国,打破它们在华势力相对均衡的局面。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取了巨大利益,并声称该政策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通告这次外交活动的对象中国,也没有向中国作出解释。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主权严重而粗暴的侵犯。“大棒政策”

(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2)“大棒政策”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称老罗斯福,1901-1909在任)提出的。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发挥和解释。“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美国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军事经济实力,向拉美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老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再后来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

(3)“大棒政策”提出后,美国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古巴、巴拿马、多米尼亚,美加关于阿拉斯加边界问题的讨论、1905年法德之间的摩洛哥纠纷

“金元外交”

(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2)“金元外交”是威廉?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1909-1913)提出并实行的,旨在鼓励金融资本向海外投资以实现海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就是“以金元代替枪弹”的外交政策。然而,在美国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中,实行了一种将金元与武力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对外政策。拉丁美洲是“金元外交”所指向的主要地区,中国也是推行该政策的重要场所。

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1)是英国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所奉行的外交政策。

(2)源于:1896年1月,G.E.福斯特

(3)指在和平时期,英国不与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以保持充分自由行动,免收束缚。

(4)实行该政策的缘由与条件。

美西战争

(1)指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

(2)背景:西班牙羸弱不堪,美国海外扩张初期。

(3)各国态度:除英国,都认为美国是侵略行为。

(4)结果:西班牙战败,1898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

(5)评价: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英布战争

(1)1899-1902年爆发,是英国与荷兰人在南非移民的后裔布尔人(Boer)之间为争夺南非而进行的战争。(2)背景:布尔人于19世纪30-50年代在南非建立了三个共和国,英国已吞并一个(纳塔尔共和国)。为建立非洲殖民地国,占领那的金矿,意欲夺取另外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邦)。为排除外交阻力,英国与德国、葡萄牙签订了条约。

(3)1899年秋,英国以德兰士瓦拒绝降低非荷兰移民取得公民资格的居住年限为由,派兵到其边境。在要求英军撤退未果后,10月11日战争爆发,1902年布尔人战败议和,签订《费雷尼欣条约》。

(4)欧洲列强乘英国陷入英布战争之机,纷纷向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挑战。列强在大捞殖民利益的同时,彼此间的矛盾也激化起来。

(5)评价:英布战争一度使英国精疲力竭,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事务无暇多顾。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几乎整个欧洲都在谴责英国在战争中的表现,英国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英国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开始调整它奉行已久的“光辉孤立”对外政策,转而走上结盟的道路。

日俄战争

(1)背景:日本队三国干涉还辽的德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俄关系日益紧张。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英日同盟)

(2)1904年2月7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了。日本得到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国际斗争的角逐场。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政府软弱无力,自称“局外中立”,中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后来美国出面调解战争。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3)是垄断资本要求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波斯尼亚危机

(1)背景: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年革命削弱了俄国的力量,奥匈帝国利用俄国出现的颓势,加紧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其目的是想先正式兼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两省,继而吞并整个塞尔维亚。俄国不想让奥匈独霸巴尔干,主张维持该地区现状。波斯尼亚成为多重矛盾的焦点。

(2)过程:1908年9月,奥俄口头协议:俄同意奥匈的兼并,奥匈同意黑海海峡向我开放;10月奥匈正式宣布兼并两省。俄试图在开放黑海海峡问题上得到各国支持无果,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并支持塞尔维亚反奥。1909年奥土达成协议,土耳其放弃波黑获得赔偿;德国也支持奥匈反对俄国干涉。面对德奥战争同盟的威胁,俄国退却了。接着,拉塞维亚也屈服了。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平息下来。

(3)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俄与德奥关系恶化到无法缓和的地步;其次,塞尔维亚对奥匈的痛恨达到了极点,买下萨拉热窝事件的祸根;更为重要但却非常隐蔽的是,由于阻碍了意大利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大利对奥匈改变巴尔干的均均势十分不满。对此怀恨在心的意大利语俄国秘密缔结《拉匡尼基协定》,表明意大利因巴尔干问题与奥匈逐渐疏远,三国同盟的离心使未来战争中德奥的处境更加孤立。

意土战争

(1)1911年9月,意大利乘英、法、德三国为摩洛哥剑拔弩张、无暇顾他之机,发动了旨在吞并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战争前,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条约协调了与欧洲其他大国的关系,使土耳其陷于孤立状态之中。在意大利装备优良的部队面前,土军土崩瓦解,迅速溃败。意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兼并了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恢复其旧称利比亚。1912年,土耳其因巴尔干战争爆发,国内危机严重,急于结束战争。土意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承认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归属意大利。

(2)在这次战争中,意军首次使用了飞机,使传统战争的二维空间向三维扩展,战争的形式发生革命性变革。

(3)外交插曲:“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俄国打算利用战争机会,再次试图使黑海海峡向俄国海军开放。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1911年,塞尔维亚成立“黑手会”,旨在“实现民族理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许多热

血青年投身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中。奥匈帝国十分恐慌,决定通过摧毁塞尔维亚来消除这一心腹之患,其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主持对塞作战计划,并得到德国帮助。

(2)起因:1914年,斐迪南决定在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并肌肤挑衅性地选定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那一天到萨拉热窝巡视。这一带有侮辱性的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黑手会拟订了行刺斐迪南大公的计划。塞尔维亚政府察觉后向奥匈作了通报,但斐迪南一意孤行。

(3)1911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被普林西波射中,命丧萨拉热窝。

(4)萨拉热窝事件在原本就紧张异常的国际背景下立即造成一次新的战争危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到7月28日的“七月危机”外交中,各国都在争取盟国,紧张备战,都打算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先发制人。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试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德奥同盟国集团: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反对俄、法这一共同立场下,结成同盟国集团。

(2)英法俄协约国集团:20世纪初期,英、法、俄三国为了与同盟国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受各自利益的驱使,结成协约国集团与之抗衡。(英德同盟谈判的破裂使英国转而与俄法协调了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争夺和冲突,并于1904年和1907年相继签订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在欧洲形成两极军事对峙的局面。)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人力、物力耗资之巨,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世界人民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

(1)深刻地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一齐****,苏维埃俄国成立,欧洲新产生9个共和国。

(2)从世界范围看,战前所形成的英、法、美、俄、德、日六国争霸格局变成元协约国与美、日的争夺。全世界的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在变化的国际关系。

(3)彻底打破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性强国以不同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的整体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相互需要彼此。——休战二十年。

简述两次巴尔干战争。

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矛盾交汇点的巴尔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领土矛盾);意土战争,土耳其衰弱,巴尔干人民乘机展开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但由于列强的插手,巴尔干局势趋向复杂。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1912年,门的内哥罗、保塞两国、希腊相继对土宣战;土耳其求和,1913年签订《伦敦和约》。

(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巴尔干各国因所得领土不均争吵,列强对巴尔干国家的政策则加剧了巴尔干的紧张局势,1913年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宣战,保加利亚战败求和,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君士坦丁堡条约》。

这次战争使巴尔干国家***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线:俄国控制下的塞、希、罗、门等国和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保加利亚因战败而心怀不满,土耳其则因进一步靠拢德国,两国最终倒向同盟国集团一方,巴尔干各小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大国争霸的漩涡。巴尔干态势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一个缩影,巴尔干半岛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898—1922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到90年代初,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扩张。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缓和国内矛盾,美国开始步入海外扩张时期。(1)1898年美西战争

(2)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

(3)20世纪初“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4)1917年美国参战

(5)1918年“十四点计划”

(6)1922年华盛顿体系

集体安全(collect security)

集体安全是一种以集体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和原则。它与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产生背景:18-19世纪,国际社会普遍遵循中立和孤立主义政策,战争仅仅被看作一场参战双方之间的斗争。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世界走向一体化,发生在仍和地方的冲突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局部冲突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事情。一战接近尾声时,关于集体安全的思想在国际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国联的建立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

思想和原则:要求一致努力,运用综合的和平途径;认为国际上的侵略行径应受法律制裁和道义谴责;提出国际组织应普遍关注破坏和平行为的观点;主张共同一致,抗击潜在侵略者等。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世纪30年代苏联对筹建集体安全体系的积极努力。

睦邻政策(Good Neighbour Policy)

(1)背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法西斯势力的威胁,罗斯福政府进行了寻求集体安全的努力,调整了对外政策。

(2)形成过程: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经济上:1934年罗斯福签署互惠贸易协定法;政治上的措施(1933年第七届泛美会议)

(3)评价:睦邻政策是20世纪30代美国非军事干涉政策的一部分,是非军事干涉在拉丁美洲的特殊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但并没有表明美国真正放弃了帝国主义政策。其现实意义是在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伸向拉美时,为美国建立拉美集体安全奠定基础。

三国轴心

(1)指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形成过程:1933年英法《霍尔-赖伐尔协定》,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罗马-柏林轴心形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产国际协定》,日德意关系调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3)严重后果:在英、法、美的纵容下,德、意、日“轴心”同盟形成,法西斯武装力量一天天壮大,世界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深渊。

慕尼黑阴谋

(1)指张伯伦与希特勒于1938年9月30日炮制《慕尼黑协定》,之后希特勒就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地区。标志着德国的侵略计划进入了征服整个欧洲大陆的新阶段。

(2)背景:“五月危机”后,希特勒继续推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计划,捷政府把命运压在英法身上,但英法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换取希特勒的谅解。1938年张伯伦与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谈,炮制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

(3)评价:《慕尼黑协定》实际上宣判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死刑。它大大增强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提高和巩固了希特勒个人独*的权力和威望;使英法本身受到沉重打击,加剧了那些本来依附于英法的欧洲小国对英法的离心倾向;给苏联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战略以致命一击,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猜疑和分歧,不得不修正30年代长期谋求的集体安全战略,制定新的外交政策。《慕尼黑协定》是希特勒“不流血的征服”方针和张伯伦对德绥靖政策结合的产物,是英德双方一种特殊的妥协。然而,德国是表面的暂时性让步,英国则是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让步。

(4)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表明(P.295)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背景:慕尼黑事件后,苏联的危机感和孤立感,敦促英法,准备同德等所有国家改善关系;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决定暂时调整鱼苏联的关系。谈判。

(2)1939年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评价:苏联外交的一个胜利;反法西斯阵营的混乱;狭隘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改善德国战略处境

试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列强亟须决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力解决德国问题与裁军问题,加上美国退出凡尔赛体系,使得该体系从一开始便充满了矛盾与不稳定。

①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1919):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德国疆界与赔款问题、阜姆问题、中国山东问题、“俄罗斯问题”——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建立国际联盟——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华盛顿体系(1922):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尖锐:美日英海军军备竞赛、美日争夺远东霸权等——拆散英日同盟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1921年8月21日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总结

①凡尔赛体系:是孕育帝国主义间新的冲突的起点,存在主要问题有:新秩序带来的少数民族问题、FaGuo 的安全问题及德国对和约的不满问题等。《凡尔赛和约》深深印有美国痕迹,但美国国内最终最终却拒绝了这个和约。这不仅结束了威尔逊的政治生命,也使凡尔赛体系在建立伊始便遭重创。

②华盛顿体系:美国虽然退出了凡尔赛体系,却没有放弃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并通过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华盛顿体系加强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华盛顿体系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也代表的是一战中战胜国的利益,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也是根据战后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力量对比的新变化而重新调整并固定下来的国际关系体系,其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一个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建立起来。华盛顿体系建立后,日本扩张的野心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因而日本不断寻求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英国欲保持现状同日本的继续扩张发生冲突,英日矛盾也在不断加剧。英美同日本的矛盾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特殊转化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一齐登场,精心设计的国际体系失去效力,严格来讲没有形成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事实上,它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该体系的目标之一是防止德国和世界大战的再起,但它根本没有也无法达到这个目的。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就严重动摇了该体系得根基。有学者把从一战到二战未能阻止大战再起的整个历史阶段形象地冠以“20年危机”。

试述洛加诺会议结束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1)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英国操纵,目的是扶德、抑法、反苏。签订《洛迦诺公约》。(2)欧洲政局的变化:

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恢复了与英法平起平坐的地位,打破英法对国联的控制,取得了在欧洲问题上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从而动摇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FaGuo在外交上的主动权进一步丧失,一方面不得不加深对英国的依赖,另一方面为了抗衡英国,FaGuo 走上了与德国接近的道路。

英国在表面上达到了其外交目标。

苏德两国关系发展。

大萧条的特点。

(1)1929-1933年起源于美国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使国际关系中原有的重重矛盾迅速激化。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社会危机,不同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2)大萧条具有的前所未有的特点:

①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袭击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②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产物,并伴随着其他因素的作用(大战、政策调整)。

③引起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最严重的是大规模失业问题。

④所带来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法西斯主义泛滥并最终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斗争加剧从而加深了它们间的矛盾,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作法导致了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⑤帝国主义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和资源战。

简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国,一直想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希特勒通过冒险甚至是敲诈的手段在西方的“宽容”态度下明目张胆地建立起来。

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反抗斗争迅猛发展。

②1930-1934年希特勒独*统治的确立:经济危机给纳粹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和裁军会议:摆脱了国际条约的束缚,由秘密扩军转向公开扩军。

④摆脱英法的束缚:瓦解FaGuo对德同盟体系,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打开欧洲安全体系的缺口;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破坏《凡尔赛和约》,使德国重新武装合法化;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

⑤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使欧洲战略态势发生重大变化,战争策源地在欧洲形成。

(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经济危机,法西斯团体成立,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东北,英法美等国对日本侵华采取纵容和妥协的政策,使日本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战争。

②1932年美国的“不承认主义”:对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次大规模的重新确认,未使美国承担对日本采取任何行动的义务。

③1932年李顿调查团,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

④1932年日本侵略华北:国联和美国的援华政策,空洞的声明

⑤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独*统治的确立:“五相会议”体制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苏联为筹建集体安全体系做了哪些努力?

(1)集体安全

(2)苏联的努力:

①1933年12月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②对侵略定义的确定;

③加入国联。

试述20年代末期的不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态势。

(1)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

(2)经济大萧条对3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29-1939年的经济大危机对3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1)大萧条

(2)影响:

①各国为摆脱危机的不同道路。在民主传统比较浓厚的国家,如美、英、法,坚持在民主体制下通过对内调整政策,对外进行经济竞争、剥削殖民地的方式;民主传统比较薄弱的国家,如德、意、日,其法西斯势力伺机篡夺了国家政权,走上了对内建立专制独*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苏联则进行了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实行“五年计划”,成功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转变。有些国家开始仿效苏联实。行自己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

②德国赔款和战债问题的终结。

③国联范围内的裁军失败,西方国家军备竞赛的加剧。

④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从而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

⑤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做法导致了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⑥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大加剧了国际紧张形势。英法和德意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集团在地中海、巴尔干和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争乌云密布。

⑦帝国主义国家对外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和资源战,其规模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奇怪战争

(1)背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2)英法与德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海上,而在欧洲大陆上,英法军队却躲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工事后面,坐视波兰的灭亡。在法德边境上,双方各自安守阵地长达七八个月之久,史称“奇怪战争”。

东方战线

(1)背景:二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2)建立过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出兵波兰,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

(3)主要目的:保证自身安全。

(4)评价:对于后来延缓德军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侵犯了一些小国的独立和主权,突出地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并使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德国事实上的盟友。

《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

(1)背景:二战,法西斯国家猖狂,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同舟共济,组成联盟。

(2)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3)主要内容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

(1)背景:1940年,由于英国国内严重的财政困难,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要求美国全面援助,加速了《租借法案》的诞生。之后罗斯福通过努力促使《租借法案》于1941年1月正式生效。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日益加深,其适用范围扩大到40多个国家。

(2)意义:《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终结,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英美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对世界反法西斯各国提供了物资、财政援助,对于二战的胜利器了重要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干预部分受援国家的内政,加强了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实力。

珍珠港事件

(1)背景:日本在全面侵华的同时,积极策划新的扩张,其南进战略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日本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同日本达成妥协的努力。1941年日美进行了谈判,由于日美矛盾不可调和,谈判陷入僵局,成为战争的掩护(东条英机,《帝国国策实施要领》,《赫尔备忘录》)

(2)1941年12月7日下午7时50分,日军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大海军基地和战略枢纽珍珠港(Pearl Harbour)发动了突然袭击。日军以微小的损失为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随后向美英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3)影响: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美国的参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并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东方慕尼黑阴谋

背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内容:英美纵容日本侵略,准备牺牲中国

斯大林格勒战役

(1)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德两国展开了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

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的对日作战,并带有一些条件。该文件有损中国的主权利益,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1)背景: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2)1944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有关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问题。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其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

(3)该体系是美国一手建立的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为美国建立世界性霸权奠定了基础。

试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

(1)背景: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形成过程:逐步形成(苏德战争,美英支援;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苏、美、英召开莫斯科会议,《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3)意义

试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及作用

(1)形成过程: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的苏、美、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联合国宣言》。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联合宣言》,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1943年二战形势扭转后,在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首脑对新组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罗斯福是建立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1944年8月在敦巴顿橡树会议公布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正式建议新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提出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建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召开旧金山制宪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

(2)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3)作用:联合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和广泛原则的国际组织。它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为宗旨,制定了平等、善意、和平、非暴力、协作、世界、不干涉内政等七大原则,第一次以国际公法的形式赋予中小国家和大国同等的发展权利。但是,联合国的组织和章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比较浓厚,联合国及其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结合二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大国首脑会议,试述同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1943年,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P.322),德黑兰会议(P.323)——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P.33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P.333)——1945年,雅尔塔会议(P.333),波茨坦会议(P.335)

遏制战略

(1)背景:二战后,美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尖锐,杜鲁门就任总统之后,美苏围绕德国、波兰等问题冲突不断。1946年2月,美国政府致电美国驻莫斯科使馆,要求搞清楚苏联不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真实意图。代办乔治?凯南着手起草电报,并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1947年7月,乔治?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对遏制政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2)内容:

①对苏联共产党的路线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基本矛盾是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本身所产生的矛盾,其内部的竞争不一定引起战争;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互利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苏联对世界事务的敏感看法源于俄国人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②认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统治和过去沙皇的独*统治一样,只不过披上了马克思主义这块遮羞布而已。斯大林对外扩张的目的是出于俄国统治者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强调意识形态分歧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政府合法化,使其对国内的镇压和向国外的扩张具有理论依据;苏联人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但在遇到强大阻力时却可以轻易地退却。

③提出了美国应采取的战略,即保持自己社会的健康和活力,为其他国家指明更为积极、更具建设性的美国人希望看到的世界图景。

(3)凯南提出的遏制理论为美国政府在美苏关系从合作到敌对的转折时期,选择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即不触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又能对苏联的“侵略”行为组织有效的对抗。这一理论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遏制战略是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项重大举动,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马歇尔计划

(1)背景: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美苏而言,控制了欧洲就意味着赢得了世界的领导权。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另外,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可通过援助欧洲来缓解危机。而西欧作为二战的主战场,在战后初期几乎是废墟一片,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动荡不安,西欧许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需速发展、共产党力量普遍增强,这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恐慌。为了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西欧必须依赖美国的保护和援助。马歇尔计划就是美国援助和控制欧洲的第一步。

(2)1947年6月,乔治?马歇尔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即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对该计划反应强烈,在经过诸多的争论、怀疑以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后,英国、FaGuo等16个国家向美国提出了援助要求,美国很快做出了回应。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并于第二天正式实施。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向西欧提供了以粮食和消费品为主的大量援助,且多为赠予。

(3)评价:

①对于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西欧经济逐步恢复,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此外,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客观上为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对于美国: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回报。在经济上,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美国通过该计划迫使欧洲国家极其殖民地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大大有利于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输出。在政治上,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也进一步深入。

杜鲁门主义

(1)背景: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为统一政府内部的思想和争取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政府起草《美国与苏联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设想;1947年的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之后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咨文并通过了法案,杜鲁门主义出台。

(2)评价:是一种新的世界范围的门罗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克什米尔问题

(1)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2)根源:1946年,即印巴分治的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君。英国在1947年的《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尔科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的地位。

(3)产生和发展:1947年,穆斯林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宣布进行法对印度教王公的圣战,克什米尔土王逃到印度,获得印度的军事支援,印度出动军队进驻克什米尔,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停火线,印占领2/3的地区和3/4的人口。1953年印巴发表联合公报,赞成克什米尔人民投票解决争端,但1954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同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此后,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放在外交工作的首位。1949年12月毛**访苏,与斯大林进行了会谈,逐步打消了斯大林担心与中国结盟会引起美英等国的不满,从而危及苏联的既得利益的疑虑。

(2)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3)内容:

①军事方面:保证共同制止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的行动。

②政治方面:对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分享

先自我介绍一下啦~我是广东的一个普通二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初试考了395 ,最后总成绩第二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录取了,经历了大半年的考研,深知考研不易。在备考期间也得到师兄的很多帮助,所以现在也想尽自己所能分享自己的一些备考经验供师弟师妹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我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总分最大化的原则,不会在某一科死磕花大量的时间而忽略其他科,专业课300分>公共课200分,所以从9月开始我的重点就偏向专业课,越到后期专业课越重要!因此,我的四科分数相对比较平均,政治英语都71+两门专业课都125+,但是每个人的基础和领悟力有别,经验仅供参考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英语 英语一是很应试的一门考试科目,很讲究做题技巧,特别是阅读,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我的整个备考过程基本以研究真题阅读为主,完型新题型基本没怎么管。我的英语底子虽然还可以,但是听到很多人说英语底子好的人往往考研英语都考的不太好,所以也挺重视的。我从3月份开始背单词,每天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一直坚持到11月,后期因为要冲刺英语的时间就没给太多),在6月之前花在英语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有时候一天能学5个小时英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尽早开始英语的复习,而且不能断,每天都要坚持学一下保持语感。 下面大概说下我复习英语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资料 ①背单词(贯穿考研的全过程):只用何凯文的1575,重点背1575个高频单词,其他的单词也会背,但是主要是1575个重点词,把里面的熟词僻义背熟,然后后期刷真题的时候把不会的真题和短语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来,反复看熟,后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苏美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 (美:本土远离战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国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斯大林\ 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构想不同 杜鲁门/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 (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止……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复习贴!超详细!

2019年北大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贴 简单分享一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的一些想法,大概从复习目标、参考书目和复习方法这三个大方面来说。 一、初试复习方法 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 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 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 二、关于参考书目 在通行书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考研经历稍微细分了一下,希望能使复习更有层次和节奏。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为什么呢? 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 “天下观念”: “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 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朝贡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课程结构安排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四讲维也纳体系 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然辨证法课后重点

自然辨证法的性质、学科地位。 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地位:他在哲学认识的层面上,处于马哲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爱因斯坦:它是“全部科学之母”。 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和范围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 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水;阿那克西米尼—气;赫拉克利特—火;恩培多柯勒“四元素说,火土气”;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原子论的基本思想:原子是最小不可分、运动不停息的物质微粒;原子在性质上相同,在大小和形状上是多种多样的;原子在无限虚空中彼此吸引和排斥、分离和结合,构成了自然界的多种对象和万物的运动。 近代:道尔顿化学原子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恩培多克勒《论自然》,写宇宙 (3)“自然”的含义 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的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猜测:生命起源于泥潭;人是鱼变的;心脏是人体中心;脑室思想和感觉的器官。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特点: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自然界的一起东西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对自然界作直观的考察。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具有较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是巨大的进步。 局限性: (1)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把一切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力。恩格斯批判:“滥用力的概念。” (2)形而上学性:与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密切相关。 (3)不彻底性: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陷入神学目的论。 林耐:动植物物种和人是上帝创造的;牛顿:上帝是“第一推动力。”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理论科学地主要成就:牛顿,机械自然观;康德 ①天体演化的“星云说”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假说。1796年,法国的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良心整理,打印版)

题目索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名词解释: 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尼德兰革命 简答题: 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名词解释: “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乌得勒支条约》《航海条例》 简答题: 1、简述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3、试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5、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 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4、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 名词解释: 《提尔西特条约》大陆封锁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二次巴黎和约》《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东方问题路易·波拿巴克里米亚战争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铁血政策”安政五国条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宣言”阿拉斯加购买“门户开放”政策“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简答题: 1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2试析大陆封锁制度失败的原因。 3试析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4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5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思考题: 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2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那些?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 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 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在机械论方面: 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二、外因论,力学,力是使物体状态改变的的原因,所有物体的变化都是外力作用的。 三、机械决定论 虽然它在坚持唯物论方面比古代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其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却是人类对自然界总体认识上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并没有如实地反映自然界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把唯物论坚持到底。 18-19世纪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自然图景: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并不是如形而上学者所宣扬的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从而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

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 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 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 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 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

教诸侯支持。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 (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 (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 (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一、名词解释 1.东亚封贡体系 答: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在东亚封贡体系中,通商与朝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中国封建王朝所关心的道义上的价值,另一面是藩属国和朝贡国所关心的商业价值。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最后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2.穆斯林世界 答: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

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3.欧洲秩序 答: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此时的欧洲秩序还是尚未稳定的国际秩序。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二、复习题 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 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 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 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 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3)系统的特点:①开放性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②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不断运动,任何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③整体性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因此,系统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④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 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其表现为: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规划,国关院、北大、人大国关考研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攻略

国关院战后国关史教案 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 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1991年版。 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年版。 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绪论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 .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 .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5星) (8)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 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上届考察) (13) 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 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 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 17 -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答案

《国际关系史》(高教版,刘德斌)课后题答案 - 1 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 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西欧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分裂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