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7课时人口与人种复习作业手册

中考地理七上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第7课时人口与人种复习作业手册

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选择题

1.[原创题]读世界人口增长图,1900年以后,世界人口在增长速度和数量方面的特点是( )

A.速度慢,数量少 B.速度快,数量多

C.速度慢,数量多 D.速度快,数量少

2.[2017·德州]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017·长沙]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9

3.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4.甲处人口稠密,该处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5.[2017·庆阳]有关世界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因为富裕,人口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人口增长慢

C.人口增长越慢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D.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经济发展

[2017·济宁]读漫画,完成6~7题。

“苦难的母亲”

图7-10

6.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社会养老负担重

7.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2017·衡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4月4日对欧洲西部的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请问当地居民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9.改编题某外籍教师来自非洲,皮肤和眼睛呈黑色,头发卷曲,嘴唇厚,体毛较少。他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二、综合题

10.读“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1)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①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_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________(语言)。

(3)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

1.B[解析] 对照横纵坐标可以发现,190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数量逐渐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1900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数量多,增长快。

2.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A 4.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第3题,从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第4题,分析甲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宜人类生存。

5.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点。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人口的增长与富裕、贫穷关系不大;人口增长越慢,劳动力资源缺乏,对经济无利;人口增长过快,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会出现资源短缺、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

6.B 7.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第6题,读漫画可知,由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地球上的资源短缺,环境不断恶化,母亲(地球)不堪重负,愁眉苦脸。第7题,从全球范围看,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8.A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人种的分布,欧洲西部主要分布着白种人。

9.B

10.(1)沿海地区(2)白色英语

(3)这里是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4)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等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黔之驴

黔之驴 课内文段 05上海市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C组4、唐朝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2006广西贺州市(课) (二)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恶,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慭慭然,莫相.知( 互相) B、益习.其声(熟悉,习惯)

C、终不敢搏.(击,扑)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 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便舍船.,从口入 B、技止.此耳/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C、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益.习其声/曾益.其所不能 1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悄悄地出来接近它。 B、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老虎)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C、驴不胜怒,蹄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D、技止此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1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则寓言叙写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貌似强大的对手其实并不可怕。 B、文章对驴的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借助对老虎外形、神态和心理描写从侧面表现驴愚不可及的形象。 C、“一鸣”、“一蹄”,貌似强大的驴,本领仅此而已。驴的形象,正是对现实中外强中干之人的写照。 D、这则寓言启示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9、A 10、C 11、A 12、B 随州市2007 (一)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 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liàng):跳跃。⑧ (hǎn):虎怒吼。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人种和人口》练习题

3、1 人种和人口 一、单选题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干旱的沙漠区 B、地势高的高原山地 C、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热带雨林地区 2.你(蒙古族)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就业困难 C、国防兵力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4.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亚洲东部 B、澳大利亚中部 C、欧洲东部 D、南美洲东部 5.漫画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男女比例失调 B、人口老龄化 C、城市人口较少 D、家庭生育观念改变 6.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人种中主要 分布白色人种的是()

A、亚洲东部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亚洲东南部 7.下列平原中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恒河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8.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 A、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 B、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 C、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D、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 9.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 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0.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列11-12题。

11.下列哪个不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A、亚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东部 12.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A、地处中低纬度 B、平原为主的地形 C、位于内陆地区 D、气候温暖湿润 二、综合题 13.读下面“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南、北半球看,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黔之驴历年中考题

黔之驴历年中考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06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龠(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 14.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文: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译文: 16.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 2007湖北省随州市 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 黔之驴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②悯(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liàng):跳跃。⑧(hǎn):虎怒吼。

七年级上册地理 5.1人口和人种 同步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 5.1人口和人种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黑人分布最多的大洲是() A.B. C.D. 2 . 读图,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3 .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一个人种的是 A.蒙古人B.阿拉伯人 C.日本人D.因纽特人 4 . 属于太平洋上的岛国是 A.澳大利亚B.新西兰C.夏威夷D.冰岛

5 .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是() A.社会发展快B.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减轻C.就业困难D.劳动力短缺 6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个。 A.6B.5C.8D.9 7 . 中东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8 . 有关西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B.这里是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大的地区 C.这里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D.这片广大地区被称为“阿拉伯世界” 二、填空题 9 .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________ 减去_______。 10 . 根据人类________的不同,世界居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人种。 11 .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说现象: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______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 篇一:《雁门太守行》中考试题汇编 《雁门太守行》中考试题汇编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 -24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情况,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2分) 24.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3.(2分)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24.(4分)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一个“压”字把敌军的的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3、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就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如归的英雄气概。

4、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5、颈联中“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的刺客荆轲的《易水歌》。 6、尾联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的燕昭王所筑,引用这个典故,作用是既与战争的地 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7、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 “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 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了。 (三)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勾勒出将士们勇雄形象。 2.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下列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 B孤城将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趁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趁夜而至

人教初中地理七上《人口与人种》教案_11

人口与人种

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活动3]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师生总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1)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 好,农业发展早。 (2)欧洲、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三、人口问题 [教师提问]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按一年365.25天,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各增加多少人?一节课45分钟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 启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当的补充有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方面的资料,启发学生从世界粮食问题、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方面去展开讨论。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略。 [质疑]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带来了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人口增长是不是越慢越好呢?请你说说对与不对的理由。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的减少都不[学生]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好,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等。 [师生归纳总结] 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此外,还应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四、不同的人种 [活动4] 看课本P75页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图片。小组讨论、交流对世界三大人种的认识。 [师生归纳总结]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探讨的四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总数:1999年60亿; 2、化特点: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什么是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稀疏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三、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 2、人口问题带来的问题 3、正确的人口观 4、人口政策 四、不同的人种

2007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上)

2007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上)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潺亭实验中学邓强 1. 2007 年陕西省试验区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19题。(14分) 【甲】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乙】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已《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只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姑置.之( )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16.下列加点字与“皎然暗书.一‘中’……”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②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18.【乙】段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2分) 19.【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2分) 参考答案: 15.(1)放置,放下 (2)给……看,让……看 (3)洗,洗涤 (4)离开 16.C 17.(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人有狂奔回来。 18.“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至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19.甲:作诗要反复修改。 乙:作诗炼字很重要。 2.2007年福建省漳州市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4题。(16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选自《四知》) 【乙】公仪休①相鲁②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⑤夫恃人⑥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分) 1.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2.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在下列哪个国家可能会有较大的市场() A.俄罗斯 B.中国 C.南非 D.美国 3.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A.白人 B.黑人 C.华人 D.印第安人 4.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5.读非洲气候图,回答27-30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90%以上是黑种人 B.盛产黑芝麻等黑色食品 C.土地肥沃,呈黑色 D.人们喜爱黑色 6.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在() A.欧洲西部 B.北非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亚洲西部 7.关于南美洲人种特点,正确的是() A.该洲白种人主要来自亚洲 B.该洲黑种人来自大洋洲 C.该洲黄种人来自欧洲 D.混血种人数量众多 8.疫情爆发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9.关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住房紧张 B.就业困难 C.植被破坏 D.生活水平提高 10.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两河流域 C.恒河平原 D.西欧平原 11.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缺乏 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 13.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13-14题. 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北部 14.2014年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区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认为不可信的是()A.甲:我到了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C.丙:我去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D.丁:我游览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 15.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16.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种人 17.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8.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19.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和苔原带、亚寒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分) 20.______ 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 洲以及______ 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答案】 1. C 2. C 3. D 4. A 5. A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B 13. B 14. D 15. D

雁门太守行中考题

(一)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市房山区)完成第9—10题。(共6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这首诗构思奇特,丰想象富。诗的首联作者仅用一个“①”字,便把守军处境艰难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颈联中的“霜重鼓寒”则写出了战争的②;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③的情感。(3分) 10.陆游曾评价李贺的诗“五色炫耀,光彩夺目,使人不敢熟视”。请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3分) 答: (一)答案: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第9—10题。(共6分) 9.答案示例:①压/摧②艰难/悲壮/环境恶劣③誓死报国/爱国 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第二、三空意思对即可得分。 10. 答案示例:诗中用“黑”字写出了敌军黑压压一片,又用“金”字写出了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的情景,用表色彩的词语写出了敌军的来势凶猛,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场面。 评分:本题共3分。选对表现色彩的词语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出表达效果1分。 (二)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4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2 分)

【解析】“角声”从声音即听觉;“燕脂凝夜紫”写颜色,从视觉。 10.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2分) A.“雁冂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圧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祥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扱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解析】C.诗中“不起”指的是鼓因霜重“声不起”,而战士们依然是斗志昂扬。 (三)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完成12-13题。(4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12.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黔之驴中考试题及答案

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题。(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ǎ,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 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分) ()蔽林间窥之()()稍近益 狎() ()驴不胜怒,蹄之()()扪烛而得其形() .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 是(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分)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 文: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译 文: .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分) 答: 湖北省随州市 阅读《黔之驴》,完成~题。(分) 黔之驴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á):地名。②慭慭(ìì)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ù):逃走。④噬(ì):咬。⑤狎(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à):跳跃。⑧(ǎ):虎怒吼。

《人口与人种》同步练习(第2课时)

第2课时人口问题与不同的人种 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能有( D )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绿地面积扩大④失业率增加 ⑤供水不足⑥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2.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下面所述与人口老龄化没有关系的是( A ) A.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担子加重 D.劳动力短缺 3.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D )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 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不同的人种 4.在世界大家庭成员中,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某民族,身材比较矮小,眼睛细长,鼻子宽大,脸庞扁平较宽,头发黑而直,属于( B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其他人种 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C )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C.非洲中部和南部 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6.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的是( A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 1.20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D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 (2017济宁改编)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回答2~4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B )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3.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C )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为了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D ) A.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口出生率

【语文】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6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1分)(2)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3),似曾相识燕归。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 (4)何处望神州?。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2分) (5)虽有嘉肴,弗食,;虽有至道,弗学,。(《礼记·学记》)(2分) (6)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2分) (8)《爱莲说》中用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的句子是“,”。(2分)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2)甲光向日金鳞开(3)无可奈何花落去(4)满眼风光北固楼不尽长江滚滚流(5)不知其旨也不知其善也(6)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语言运用(23分)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右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 【答案】(1)(2分)要点与评分:有称呼,使用礼貌用语1分,符合情境1分。示例1:

(王)阿姨,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示例2:(王)阿姨,您贴春联,需要(我)帮忙吗?(2)(2分)要点与评分:只分出上下联的仅得1分,能根据提示讲清理由的,可得2分。示例:(王阿姨),根据对联的规则,B的末字“绿”字读第四声,所以B是上联;A的末字“红”字读第二声,所以A是下联。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小题。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热闹欣喜。我何其幸运,。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黑暗的。 (1)请将语段中的词语“何其幸运”,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出。(3分) (2)以下四组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幻多姿.hī低回宛.wǎng转B.花团锦簇.cù义愤填膺.yīng C.风尘苦旅.lǔ幽.yoū游自在D.根生蒂.dì固麟次栉.chì比 (3)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3分) 【答案】 (1)(3分)略 (2)(2分)B (3)(3分)要点与评分:能从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入手,前后语意连贯,得1分。句式正确,得1分,表达1分。示例1:我何其幸运,可以尝到美的滋味,尝到浓烈酒香里的苦涩甘甜,尝到淡淡的春茶里的一清如水。示例2:我何其幸运,可以触摸到美的事物,触摸一片树叶如此细密的纹理,触摸一片退潮后的沙滩温润柔软。示例3:我何其幸运,可以闻到美的香气,闻到清晨野花沁人心脾,闻到雨后泥土清新四溢。 4.综合性学习。(11分) 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梅氏风华】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分)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文言文阅读题)《黔之驴》阅读附答案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 之驴》,完成小题。(16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 (3)驴不胜怒,蹄之()(4)断其喉,尽其肉,乃。()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小题4】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2分)【小题5】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1】C 【小题1】略 【小题1】以为神技止此耳 【小题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启示:示例①: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虚词的运用能力。A中“之”的意思为“代词”,B中“之”的意思为“代词”,C中“之”的意思为“结构助词”,D中“之” 的意思为“代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D.青藏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 2. 下面这幅漫画||,有利于解决我国带来的问题()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数量多 D.人口分布不均 3. 关于城市人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较低 B.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发展越快 C.城市人口过多会带来住房拥挤、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噪音等问题 D.城市人口过多会产生大量占用耕地、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4. 亚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5. 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 ) A.欧洲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大洋洲 6. 对各地区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以黄种人为主||,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B.日本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中华文化是其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C.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D.欧洲西部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法国巴黎吴哥窟博物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7. 下列关于世界人种与语言.宗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B.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8. 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A.黑色人种拉丁美洲 B.白色人种非洲南部 C.混血人种欧洲 D.黄色人种亚洲东部 9. 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属于()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10.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印度 11. 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 ) A.2个 B.5个 C.11个 D.15个 12. 世界上人口数量位居前两位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 B.中国、美国 C.中国、印尼 D.中国、巴基斯坦 13. 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第1页/共5页

雁门太守行赏析练习题

《雁门太守行》赏析练习题 一、默写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二、选择题。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三、简答题。 9、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1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雁门太守行

2、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5. 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近。“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9、“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 试作简要分析。 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1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画面描述: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1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临易水”的作用:“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人才和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称颂。 14.“易水”“黄金台”各是什么典故?表现了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1人口与人种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1人口与人种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 2.某乡人口5万人,【最新】人口出生率为1.2%,人口死亡率为0.6%。则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A.900人 B.1500人 C.300人 D.1600人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B.医疗落后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4.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拉丁美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 5.下表中所示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 ) A.加拿大B.俄罗斯 C.美国D.中国 6.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7.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 B.高纬度地区人口稠密

C.气候温暖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D.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全部在东半球 8.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就业困难B.土地面积减小C.社会经济发展加快 D.人口老龄化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9.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城市化太高 10.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大洋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 11.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城市化太高 12.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大洋洲B.非洲 C.欧洲D.北美洲 13.世界人种是依据以下哪些方面特征来划分的( ) A.肤色、眼色特征B.毛发、头型特征 C.脸型、头型特征D.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14.有关世界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赤道穿过的非洲部分全是黑色人种 C.西欧是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的混居地区 D.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15.下列四个地区中,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