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千米级水深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研究

千米级水深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研究

千米级水深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研究
千米级水深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研究

C W T 中国水运 2019·02 51

千米级水深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研究

郑家林2,李怀亮1,陈永訢1,周楠1,王峰2

(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2.能威(天津)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392)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石油201铺管船在千米级水深铺管工况下的船体强度校核及托管架铰支座改造设计方案。为适应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作业的使用要求,遂对正常铺管工况(空管)、极端铺管工况(管道进水)和生存/待命工况下的船体及托管架铰支座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其结果显示在船体与托管架铰支座连接处的结构存在应力超值的情况,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需对托管架铰支座及附近的船体结构进行加强改造设计,使船体及铰支座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满足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千米级;铺管船;托管架铰支座;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2-0051-03

DOI 编码:10.13646/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2701323.html,ki.42-1395/u.2019.02.018

1 引言

从目前世界上的油气地质资源勘探情况来看,海洋里的石油储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全球六大海上石油作业区域中,现在主要开采水深是在1000米以内,大部分作业区域将来的开发前景是逐步进入2000米水深开采。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指引下,海洋石油开发水深也不断加大,深水海底管道铺设、PLET 安装等业务量饱满,这使得海洋石油201船有了广阔的作业空间和市场保证。海洋石油201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该船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随着海底管道铺设技术逐步向深水发展,深水大管径海管铺设项目越来越多,海洋石油201在诸多国内外深水项目技术论证中已略显疲态,主要受制于深水大管径海管铺设、深水海管水下结构物安装及海管应急工况能力,作为深水铺管船其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满足生产需要,对海洋石油201船的托管架进行了升级改造,托管架由原来的3节增加到4节。

本文使用18寸和48寸大管径海管铺设时的铰支座处支反力,对其船体及铰支座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校核结果对铰支座及其附近的结构进行改造设计,这对满足千米级深水铺管生产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2 托管架铰支座结构形式

图1 托管架与船体连接示意图

图1中显示了海洋石油201船铺管作业时,船体、吊机底座、A 字架、托管架及海底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考船体结构图纸,使用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船体、吊机底座及铰支座的三维结构模型,见图

2。

图2 船体及铰支座三维结构模型

3 船体结构强度校核

3.1 基本工况载荷3.1.1结构自重(BLC1)

船体、吊机底座及铰支座结构钢材的重量,由ANSYS 有限元软件自动计算,其材料密度为7.85t/m 3,重力加速度取9.81 m/s 2。

3.1.2吊机重量(BLC2)

吊机自重为3833.172吨,以均布载荷的形式施加到吊机底座顶端。

3.1.3船体外板水压力(BLC3)

18寸和48寸管径海底管道铺设时,船舶平均吃水选取为9.5米。水线面以下的船体外板受到的水压力,通过ANSYS 软件以阶梯分布的形式自动计算施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ρw *g*H (N/mm 2)

式中,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范SH3011-2011 4 管廊的布置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4.1.1 管廊的形式宜根据设备平面布置的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 a)设备较少的装置可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 b)设备较多的装置可根据需要采用“L”型、“T”型或“Π”型等形式的管廊; c)联合装置可采用主管廊和支管廊组合的结构形式。 4.1.2 装置内管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纵梁式;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管廊、钢管管廊和组合管廊。 4.1.3 管廊在装置中应处于能联系主要设备的位置。 4.1.4 管廊应布置在装置的适中位置,宜平行于装置的长边。 4.1.5 管廊的布置应缩短管廊的长度,且有效利用管廊空间。 4.1.6 管廊的布置应满足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电缆沟、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间距要求,并应避开设备的检修场地。 管廊的布置要求 4.2.1 管廊上方可布置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下方可布置泵(或泵房)、换热器或其他小型设备,但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第条、第条和第条的规定。 4.2.2 管廊下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至地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4.5m。 4.2.3管廊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多层,最下一层的净空应按管廊下设备高度、设备连接管道的高度和操作、检修通道要求的高度确定。 4.2.4 当管廊有桁架时,管廊的净高应按桁架底高计算。 4.2.5 管廊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的数量、管径及其间距: b) 架空敷设的仪表电缆和电气电缆的槽架所需的宽度; c) 预留管道所需的宽度; d)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空冷器构架支柱的尺寸; e) 管廊下布置泵时,泵底盘尺寸及泵所需要操作和检验通道的宽度。 4.2.6管廊的柱距应满足大多数管道的跨距要求,宜为6m~9m。 4.2.7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廊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m~2.4m;对于大型装置上下层间距可为2.5m~3m。当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成直角相交时,管廊应错层布置,错层的高差宜为0.6m~1.2m;对于大型装置可为1.25m~1.5m。 4.2.8 混凝土管廊的梁顶应设通长预埋件,预埋件的型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H/T35的要求。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模板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 规范 1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范SH3011- 4 管廊的布置 4.1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4.1.1 管廊的形式宜根据设备平面布置的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 a)设备较少的装置可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 b)设备较多的装置可根据需要采用“L”型、“T”型或“Π”型等形式的管廊; c)联合装置可采用主管廊和支管廊组合的结构形式。 4.1.2 装置内管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纵梁式;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管廊、钢管管廊和组合管廊。 4.1.3 管廊在装置中应处于能联系主要设备的位置。 4.1.4 管廊应布置在装置的适中位置,宜平行于装置的长边。 4.1.5 管廊的布置应缩短管廊的长度,且有效利用管廊空间。 4.1.6 管廊的布置应满足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电缆沟、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间距要求,并应避开设备的检修场地。 4.2 管廊的布置要求 4.2.1 管廊上方可布置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下方可布置泵(或泵房)、换热器或其它小型设备,但应符合本规范第 5.3.6条、第5.5.3条、第5.9.7条和第5.9.8条的规定。 4.2.2 管廊下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至地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4.5m。 4.2.3管廊能够布置成单层或多层,最下一层的净空应按管廊下设备高度、设备连接管道的高度和操作、检修通道要求的高度确定。

4.2.4 当管廊有桁架时,管廊的净高应按桁架底高计算。 4.2.5 管廊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的数量、管径及其间距: b) 架空敷设的仪表电缆和电气电缆的槽架所需的宽度; c) 预留管道所需的宽度; d)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空冷器构架支柱的尺寸; e) 管廊下布置泵时,泵底盘尺寸及泵所需要操作和检验通道的宽度。 4.2.6管廊的柱距应满足大多数管道的跨距要求,宜为6m~9m。 4.2.7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廊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m~2.4m;对于大型装置上下层间距可为2.5m~3m。当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成直角相交时,管廊应错层布置,错层的高差宜为0.6m~1.2m;对于大型装置可为1.25m~1.5m。 4.2.8 混凝土管廊的梁顶应设通长预埋件,预埋件的型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H/T35的要求。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局设计标准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图及竖向布局应依据工厂地貌、厂区建筑平面图、设备(单元)的需水量和排放量、冻土层深层、水文地质状况和管道材质明确。 二、生产制造与生活给水管网布局应考虑供水安全、经济发展有效等要求,可选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布局应合乎现行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 三、厂区内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建筑给排水主干管,宜挨近需水量及排放量很大的设备(单元)布局。 四、户外建筑给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运输易堆积物质、有危害物质及其腐蚀物质的管道不适合埋地敷设,当不可以防止埋地时,应采用防腐蚀、防渗对策。建筑给排水管道不可与运输易燃性、易燃或有危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五、建筑给排水管道不适合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各自相对性

集中化布局在道路一边或两边人行横道下和绿化带下;带有易燃液体的生产制造污水干管不可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和加工工艺管廊下。 六、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挨近道路布局。 七、户外埋地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筑物的最少净距应考虑管道工程施工、安装、维修的要求,并宜合乎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给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物的最少净距(m) 八、埋地管道接口法兰、卡箍及紧固件应安装在检查井或管沟内,当直埋在土壤层中时应做防腐蚀解决。 九、日常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运输有危害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在交接处3m范畴内不可有管道接头。当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布局在下面时,应采用防污染对策。 十、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成陡坡处,其管径可依据水力计算减少,但不可超出2级,并不可低于相对物质的最少管径。 十一、管道的埋设深层,应依据管材特性、外界载荷、冰冻状况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标准[详]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SH3011-2011 4 管廊的布置 4.1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4.1.1 管廊的形式宜根据设备平面布置的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 a)设备较少的装置可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 b)设备较多的装置可根据需要采用“L”型、“T”型或“Π”型等形式的管廊; c)联合装置可采用主管廊和支管廊组合的结构形式。 4.1.2 装置管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纵梁式;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管廊、钢管管廊和组合管廊。 4.1.3 管廊在装置中应处于能联系主要设备的位置。 4.1.4 管廊应布置在装置的适中位置,宜平行于装置的长边。 4.1.5 管廊的布置应缩短管廊的长度,且有效利用管廊空间。 4.1.6 管廊的布置应满足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电缆沟、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间距要求,并应避开设备的检修场地。 4.2 管廊的布置要求 4.2.1 管廊上方可布置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下方可布置泵(或泵房)、换热器或其他小型设备,但应符合本规第 5.3.6条、第5.5.3条、第5.9.7条和第5.9.8条的规定。 4.2.2 管廊下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至地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4.5m。 4.2.3管廊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多层,最下一层的净空应按管廊下设备高度、设备连接管道的高度和操作、检修通道要求的高度确定。 4.2.4 当管廊有桁架时,管廊的净高应按桁架底高计算。 4.2.5 管廊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的数量、管径及其间距: b) 架空敷设的仪表电缆和电气电缆的槽架所需的宽度; c) 预留管道所需的宽度; d)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空冷器构架支柱的尺寸; e) 管廊下布置泵时,泵底盘尺寸及泵所需要操作和检验通道的宽度。 4.2.6管廊的柱距应满足大多数管道的跨距要求,宜为6m~9m。 4.2.7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廊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m~2.4m;对于大型装置上下层间距可为2.5m~3m。当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成直角相交时,管廊应错层布置,错层的高差宜为0.6m~1.2m;对于大型装置可为1.25m~1.5m。 4.2.8 混凝土管廊的梁顶应设通长预埋件,预埋件的型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H/T35的要求。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 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 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 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9.在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0.全厂性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 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 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J39 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 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撑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 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地支撑,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撑件脱离、管道扭曲、 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 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 管道及仪表流出图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情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者其他可拆卸的场合; 1)因检修、清洗、吹哨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者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位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秒懂 小编导语: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管廊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的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进 入了高速发展期。 本篇文章以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 城综合管廊工程为例,总结了城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法,提 出了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通道以及综合管廊之间单舱-单舱、单 舱-多舱、多舱-多舱十字形节点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 及附属设施,并设投料口、进风排风井、人员出入口、通风、监控等附 属系统。 住建部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了最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对2012版规范做了诸多修订完善,使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更加规范。 综合管廊的一些节点(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综合管廊之间 的丁字形及十字形节点)是综合管廊的重要部分,也是综合管廊设计 中的难点。 最新版规范(及之前版本)只是对上述节点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因此,这些节点的形式、位置及具体设计方法仍值得探讨,以下结合南京浦 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的 设计及施工配合情况,对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加以总结。 工程实例: 1南京浦-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 本工程新建综合管廊长约10.2 km,为环网状布置。目前,工程已进 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15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此综合管廊断面分为 3种(见图1~图3),收纳给水管、江水源空调供回水管、电力及电

信线缆(见表1)。

2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 该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地区,新建4条综合管廊,呈井字形布局,全长约4.2 km。目前该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施工,预计2015年年底前全面竣工。管廊断面主要有2种,均为双舱断面(见图4、图5)。分为水信舱和热力舱,水信舱收纳给水管、再生水、电信线缆;热力舱内为热力供回水管(见表2)。

管道布置设计要点

管道布置设计要点 目次 1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2 单体设备的管道布置要点 2.1 管廊上的管道设计 2.2 塔和容器的管道设计 2.3 反应器的管道设计 2.4 冷换设备的管道设计 2.5 加热炉的管道设计 2.6 泵的管道设计 2.7 压缩机的管道设计 3 几种特殊管道的设计要点(略) 3.1 高压管道 3.2 真空管道 3.3 低温管道 3.4 气力输送管道 3.5 高压氧气管道 3.6 食品级物流输送管道 4 管道的其它设计要求 4.1 管道的放空与排液 4.2 采样系统管道设计 4.3 伴热系统管道设计 4.4 阀门的安装要求 4.5 仪表的安装要求 5 管道支吊架设计(略) 5.1 管道支吊架的型式选用 5.2 管道支吊架的位置选择 5.3 管道支吊架的结构要点 5.4 可变弹簧支吊架和恒力弹簧支吊架 6 管道的防腐保温 6.1 管道的隔热设计 6.2 管道的防腐设计 1 管道布置原则 1)符合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的要求。应特别注意诸如汽蚀、液封、采样、对称布置、隔热范围等要求。举例:压力脉动工况下的管道系统,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减压塔 塔底泵管道系统。等等; 2)满足施工、操作和维修等方面要求。例如,反应器催化剂的装卸,空冷器的吊装,人孔的打开,就地仪表盘的打开,换热器的抽芯,过滤器的过滤网抽芯,热电偶的

抽出空间,液位计的观察,高架阀门的操作,机泵部件的维修,等等; 3)通过良好的空间走向和合理的支撑,满足自身的力学要求,同时满足相连设备的附加力/和弯矩的要求。这里的力学要求包括一次应力、位移应力、疲劳、振动等可能 出现的所有持续载荷和瞬时载荷引起的力学要求; 4)应符合有关的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包括消防要求、安全要求等。举例:软管站设置,密闭建筑的灭火蒸汽设置,洗眼器和事故淋浴器的设置,围堰的设置,火 灾安全间距的要求,消防通道的要求。等等; 5)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举例:集中布置便于支撑和操作,纵向和横向分层布置,充分利用固定支架、导向支架、可调支架、弹簧支架, 等等; 6)应同时考虑经济性。举例:反应流出物的管道布置,高压空冷的管道布置。 2 单体设备的管道布置 2.1 管廊上的管道设计 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举例:火炬管道,循环水管道, 等等; 2)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宜布 置在下层,与泵连接的管道宜布置在下层。低温管道和液化石油气管道,不应靠近 热管道布置; 3)需设置“∏”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附图2.1-1),固定支架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结构专业设置十字撑。举例:“∏” 型补偿器的典型结构; 4)进出装置的管道,应设操作平台,热管道应设固定支架。举例:典型的进出装置的管道布置(附图2.1-2); 5)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宜设检修平台,管道布置应不妨碍槽架的检修; 6)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予留10~20%余量。 7)管件应用注意事项举例:变径采用偏小大小头,小直径管道应用管箍,尽量不布置法兰、阀门、孔板等。 8)支吊架应用注意事项举例:管托垫板长度,光管的垫板应用,高度调节功能; 9)其它(举例):钢结构的防火要求,软管站的覆盖要求,调节阀、仪表箱及人行通道。

化工工艺装置及管廊的布置要求

1 装置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2)工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3)应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4)应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装置主管廊和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及有关装置、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的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6)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在管廊两侧按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处理腐蚀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设备宜按物性分别紧凑布置; (7)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8)设备基础标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标高,应结合装置的坚向布置设计确定; (9)在确定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时,应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础不超出装置边界线; (10)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应在设备布置设计时统筹规划。 2 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l)管廊的宽度: l)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主管廊管架应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虑其荷重。同时要考虑管廊下设备和通道以及管廊上空冷设备等结构的影响。如果要求敷设仪表电缆槽架和电力电缆槽架,还应考虑其所需的宽度。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双层,必要时也可布置三层。管廊的宽度一般不宜大于10m; 2)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支柱跨距宜与空冷器的间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与空冷器支柱中心线对齐; 3)管廊下布置泵时,应考虑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检修通道的宽度。如果泵的驱动机用电缆为地下敷设时,还应考虑电缆沟所需宽度。此外,还要考虑泵用冷却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干管所需宽度; 4)由于整个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数量较少。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减小首尾段管廊的宽度或将双层管廊变单层管廊。(2)管廊的跨度: 管廊的柱距和省廊的跨距是由敷设遮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载所产生的允许弯曲挠度决定的,通常为6-9m。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道较多时,可在两根支柱之间设置副梁使管道的跨距缩小。另外,管廊立柱的间距,宜与设备构架支柱的间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过。如果是混凝土管架,横梁顶

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

答:(1)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有;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5)管道应架空或地上缴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O %-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2).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4)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惰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其他可拆卸连接: l)因检修、清洗、吹扫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3)气体支管宜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4)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有毒介质管道应有明显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管道,有毒介质管道不应埋地撤设。 (5)布置固体物料或含固体物料的管道时,应使管道尽可能短。少拐弯和不出现死角:l)固体物料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应顺介质流向斜接,夹角不宜大于45°; 2)固体物料管道上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6倍; 3)含有大量固体物料的浆液管道和高粘度液体管道应有坡度。 (6)需要热补偿的管道,应从管道的起点至终点则”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热补偿方案。 (7)敷设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可采用调整管托高度。在管托上加型钢或钢板垫枕的办法来实现。对于放空气体总管(或去火炬总管)宜布置在管廊立柱的项部,以便于调整标高。 (8)布置与转动机械设备连接的管道时,应使管系具有足够的柔性,以满足设备管口的允许受力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附图管廊的管道布置 装置边界处的管廊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实施日期:2001-01-1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新建或扩建装置内的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1.0.2条管廊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第1.0.3条管廊的布置参见《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的有关章节。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一节管廊的宽度和高度 第2.1.1条管廊的宽度由下列因素决定 一、管廊上面和下面不布置设备时,其宽度由管道的多少来决定。 二、管廊下面布置泵、换热器类或上面布置空冷器时,其宽度不但要满足管道布置要求,而且还要满足设备布置和安装的要求。 第2.1.2条装置内的管廊宽度一般在6~9m之间,如果宽度大于9m时,应采用二层管廊。不宜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管廊。 第2.1.3条管廊宽度的估算 式中:W-管廊的近似宽度(m); N-设计初期阶段估算的管道数量(根); T-预计的管廊层数(层); 0.5-系数。 当管廊上的管道直径平均为DN=150时,上式考虑了下列情况: 平均管间距为300mm; 管道数量和尺寸调整后会增加25%的宽度; 预留25%的宽度作扩建用; 也考虑了仪表和电气的汇线槽位置。 由公式确定的宽度只是估算,管廊的最终宽度应通过配管研究来确定。 二、当管廊上面布置空冷器时,管廊的宽度按下式估算 W=L空-0.6m (1) 或W=0.75L空(2) 式中: W-管廊的近似宽度(m); L空-空冷器的长度(m); 0.6、0.75-系数。 三、当在廊下面布置一排泵时,管廊的宽度为泵长加上2.4~3m通道,则管廊宽为0.75~7m;若布置二排泵,管廊宽约8.5~9m。 第2.1.4条装置内的管廊宽度应留有10~30%的预留位置,以备扩建使用。 第2.1.5条双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2m。 第2.1.6条对于L型管廊,在拐弯处如果管道排列顺序不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不需改变。若管道排列顺序改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应根据最大管径的大小而相应改变,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