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io_Oss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应用效果的观察_邱立新

Bio_Oss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应用效果的观察_邱立新

Bio_Oss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应用效果的观察_邱立新
Bio_Oss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应用效果的观察_邱立新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中心(邱立新、林野、王兴),口腔病理科(孙开华);Univers ity of Vienna Dental School, Austria(Georg Watz ek)·论著·

Bio-Oss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

应用效果的观察

邱立新 林野 王兴 Georg Watzek 孙开华

【摘要】 目的 通过组织学观察Bio-Oss作为骨移植材料同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联合应用治疗牙槽骨局部骨缺损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6例牙槽骨局部缺损患者的6处骨再生区取少量骨组织,采取Donath硬组织切片磨片技术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组织学显示淡红色新生骨同淡黄色的Bio-Oss颗粒区别明显,Bio-Oss颗粒表面有新骨形成,并与之紧密结合。未见纤维结缔组织长入包裹Bio-Oss颗粒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Bio-Oss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作为骨移植材料同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联合应用的效果是可靠的。

【关键词】 骨代用品; 骨移植; 骨再生

A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of Bio-Oss in combination with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 embrane technique QIU Lixin*,LIN Ye,WA NG Xing,G eorg Wat zek,SUN Kaihua.*Center of Implantation,Peking University Scho ol of Sto matolo gy,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Bio-Oss particles as bone grafts in combination with membrane-techniq ue.Methods 6s mall biopsy specimens were retrieved without causing iatrogenic damage in6 patients(implant sites).The Donath′s hard tissue section and micro grinding techniq ue was adopted,and Leval Laczko staining method was used.Results The histological results showed Bio-Oss particles were easily distinguis hed from the newly formed bone,but new bone was formed among different particles of Bio-Oss,no connective tissue was found.Intimate contact between newly formed bone and particles of the graft was present. Conclusions Bio-Oss appears to be highly biocompatible and osteoconductive.It can be used success fully as a bone substitute in combination with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embrane technique.

【Key words】 Bone substitutes; Bone transplantation; Bone regeneration

骨代用品同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联合应用,治疗牙种植局部牙槽突骨量不足或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种植外科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但何种骨代用品在种植临床中应用效果好,目前尚无定论。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硬组织学切片磨片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Bio-Oss骨作为骨代用品在种植临床应用效果的可靠性。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6例(7颗种植体)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5~46岁。2例为种植术前治疗局部牙槽骨缺损、2例为治疗种植术中种植体唇侧裂开性骨缺损、2例为治疗种植术中种植体根方穿孔性骨缺损。所有的骨缺损均单独应用Bio-Oss骨充填,然后覆盖Bio-Gide生物膜或纯钛膜。术后6~10个月行种植I期或II期手术中,在不影响种植效果的前提下(骨再生区种植体植入I期术中,把制备种植窝洞需磨除的移植骨,用直径2mm中空钻取出直径2mm,高5~10mm小骨柱;种植II期术中,从膜下骨再生区远离种植体处取出直径3 mm、厚3~4mm骨柱),行非脱钙硬组织切片观察(图1,2)。

2.Bio-Oss骨代用品:瑞士生产(Geistlich, W olhuse),从牛骨提取出的无机骨,即完全除去其有机成分,保持多孔结构类似天然骨结构。

3.引导组织再生膜:Bio-Gide生物胶原膜,瑞士生产(Geistlich,Wolhuse,Switzerland),纯钛膜中国西安中帮公司生产。

4.种植系统:德国公司Friadent(Mannheim)提供的Frialit-2台阶锥状种植体及IMZ圆柱状种植体,

图1 Bio -Os s 植骨及钛膜覆盖10个月后的口内

情况图2 种植术中,采用直径3mm 中空钻取3mm 厚骨柱进行活检种植体表面均为钛离子喷涂的粗糙表面结构。5.德国Donath 硬组织切片磨片技术:活检骨组织固定位于10%的甲醛缓冲溶液中,经过乙醇系列脱水,光固化塑料包埋后,采用(E xakt -cutting machine )切片机把组织标本制成150~200μm 的切片,最后,用精细磨片机(Micro grinding machine )磨成80~100μm 厚度,采用Leval Laczko 法染色(浸入10%H 2O 25min ,冲洗干燥,然后放入由亚甲蓝和硝酸钠配制而成的L ?sung A 液20min ,水洗后,碱性品红中染色15s ):新生骨染成淡红色,陈旧骨及骨代用品染成淡黄色,血管及结缔组织染成蓝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临床观察:种植I 期或II 期术中见膜下移植Bio -Oss 颗粒骨愈合良好,Bio -Oss 颗粒可见,坚固,无移位及骨吸收。1例钛膜下Bio -Oss 骨愈合10个月后,Bio -Oss 骨颗粒仍可见,在制备种植窝洞时,钻头的感觉如同正常骨,血运丰富。而Bio -Oss 骨愈合6个月者,骨颗粒明显,钻孔时,感觉骨质稍软。2.组织学观察结果:6例标本的硬组织学切片在光镜下观察,低倍镜下,淡红色新生骨同淡黄色的

Bio -Oss 颗粒区别明显,Bio -Oss 颗粒表面有新骨形

成,并与之紧密结合。有的新生骨充满Bio -Oss 颗粒

之间的间隙,并连接成桥,有的Bio -Oss 颗粒表面的

新骨生成量少些,这与取材的部位及愈合时间有直

接关系,未见到纤维结缔组织长入包裹Bio -Oss 颗

粒。高倍镜下,沉积到Bio -Oss 颗粒表面上的新生骨

为已矿化的成熟骨,有些区域可见新生的类骨沉积

于新骨表面或B io -Oss 颗粒表面。大多数Bio -Oss 颗

粒上的骨陷窝内充满着骨细胞,个别区域可见小毛细血管。有的Bio -Oss 颗粒边缘不规则呈现锯齿状

的“蚕蚀现象”,表明曾发生过吸收,但未见到明显吸

收现象和破骨细胞的存在。在颗粒周围及界面均无

炎症细胞浸润(图3~6)。

讨论

1.组织切片磨片技术优点:1982年Donath 和

Breuner [1]首先提出了未脱钙组织的切片磨片技术,

现已成为与种植体有关的组织学研究的常规方法。

未脱钙骨-种植体切片可用于研究种植体与骨结合

的界面,可取得脱钙切片无法获得的信息。对于骨

移植材料的研究,脱钙切片不能判定骨移植材料的

吸收是属生理性吸收或脱钙过程造成的。所以,此

技术是观察膜下再生的组织是否是骨组织,以及膜

下移植的骨代用品是否转化为正常骨组织的最佳方

法。

2.Bio -Oss 特征及临床应用:Bio -Oss 骨是经特殊

处理,除去蛋白和其他有机成分,高纯度并保持多孔

天然骨无机结构与人体骨的结构几乎相同的异种

骨[2,3]。本项研究及其他学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

实,Bio -Oss 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符合骨引导

材料的标准[4-6]。

正确应用Bio -Oss 骨是保证其成骨效果的关键,

Bio -Oss 同引导骨再生膜联合应用有效地防止其移

位,同时有支撑作用,Bio -Oss 与膜两者间有协同作

用。

3.Bio -Oss 颗粒的吸收:本组6例愈合6~10个

月后的硬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发现,Bio -Oss 颗粒存

在,大多数骨颗粒表面有新生骨生成,并与其紧密结

合,新生骨量的不同可能与取活检的部位有直接关

系。4例从骨再生区表面的骨组织取材,尤其种植

体愈合帽上方的骨组织,远离骨床,血运稍差。2例

深层取骨的组织切片,新生骨充满Bio -Oss 骨颗粒之

间间隙并连接成桥。个别区域Bio -Oss 骨颗粒边缘

有吸收现象,但未见到多核巨细胞存在,这同一些学者研究结果一致。Skoglund等[7]动物实验观察44个月;Piattelli等[8]观察组织学切片4年,Bio-Oss骨颗粒仍存在于植骨区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Bio-Oss 骨颗粒的数量逐渐减少,推测Bio-Oss骨是缓慢降解而不是被吸收,其降解速率尚需进一步观察。

4.Bio-Oss颗粒同种植体接触:关于Bio-Oss颗粒同种植体表面如何接触,有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Bio-Oss颗粒不与种植体表面直接接触,它们间有约0.5mm宽的正常矿化骨,组织学定量及定性观察,在Bio-Oss植骨区植入的种植体与对照正常骨区植入的种植体,其两者的骨结合完全一样[4]。

Bio-Oss骨代用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引导骨生成的能力,同生物膜联合应用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是可靠的,但需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

(本文图3~6见插图6-1页)

参考文献

1Donath K,Breuner G.A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undecalcified bones and

teeth with attached soft tiss ues.The sage-schl iff(s awing and grinding) technique.J Oral Pathol,1982,11:318-326.

2Jensen SS,Aaboe M,Pinholt EM,et al.Tiss ue reaction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bone substitutes.Int J Oral Maxill ofac Implants, 1996,11:55-66.

3Klinge B,Alberius P,Isakss on S,et al.Osseous response to impanted natural bone mineral and s ynt hetic hydroxylapatite cera mic in the repair of experi mental s kull bone defects.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2,50: 241-249.

4Berglundh T,Lindhe J.Healing around i mpl ants pl aced in bone defects treated with Bio-Os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dog.Cl in Oral Implants Res,1997,8:117-124.

5Pinholt E M,Bang G,Haanaes HR.Alveolar ridge augmentation in rats by Bio-Oss.Scand J Dent R es,1991,99:154-161.

6Denissen HW,de Groot K,Makkes PC,et al.Tiss ue respons e to dens e apatite i mplants in rats.J Biomed Mater Res,1980,14:713-721.

7Skoglund A,Hising P,Young C.A clinical and histologic examination in humans of the oss eous response to implanted natural bone mineral.Int J Oral Maxill ofac Implants,1997,12:194-199.

8Piattelli M,Favero GA,Scarano A,et al.Bone reaction to anorganic bovine bone(Bio-Oss)used in sinus augmentation procedures:a his tologic l ong-term report of20cas es in humans.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1999,14:835-840.

(收稿日期:2001-04-25)

(本文编辑:李季)

作者单位: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病例报告·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下颌骨棕色瘤尚政军 陈新明 李祖兵 李金荣

棕色瘤(brown tumor,BT)是原发或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 yperparathyroidism,HP)的一种巨细胞病损。该病常为多囊性、膨胀性、溶骨性病损,多见于颌骨、肋骨、骨盆及股骨。我们报告1例下颌骨棕色瘤如下。

患者女性,45岁。半年前发现下颌骨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近期中切牙松动、无痛、无麻木和其他不适。下颌骨正中处可触及1.5cm×1cm×1cm包块,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波动感及乒乓感。2112 Ⅰ~Ⅱ度松动,但无移位和叩痛。口腔粘膜完整,活动自由。曲面断层片显示下颌骨中线区呈圆形膨胀性透光暗影(图1)。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为ALP514IU/L,血钙13.0mg/L,血磷2.50mg/L。患者曾有20年尿路结石病史。1年前体检时发现第7胸椎及骨盆呈囊性改变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骨嗜酸性肉芽肿”。局麻下行“下颌骨囊性病变刮治术”,同时拔除11,22行根管治疗后予以保留。术中见病变位于粘膜下,周围有纤维囊被包裹,囊性病变易于从周围骨质分离。

组织病理:外观呈灰白色的不规则球形硬质包块,部分区域呈囊性,大小约1.5cm×1cm×1cm。光镜下如图2。甲状旁腺功能检查提示PTH水平显著升高。扫描发现左侧甲状腺偏左处可见4cm×1.5cm×1cm肿瘤性包块,病检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

免疫组化染色:大多数巨细胞角蛋白呈强阳性染色,部分单核细胞呈中等强度阳性染色(图3);S-100在所有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靠近正常骨组织处的破骨细胞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巨细胞一致。

(本文图1~3见插图6-1页)

(收稿日期:2001-10-30)

(本文编辑:李季)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目的:研究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 1月-2017年1月本院牙种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没有出现麻木、剧烈疼痛、不适感,没有种植体暴露、创口裂开、出血等,X线显示愈后较好。结论:对于牙种植患者,使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术中骨组织不足的症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種植牙主要是指在缺牙位置的牙槽骨里面采取措施植入种植体,等到种植体和骨组织整合后,可以把它作为支持,从而对缺牙进行完整的修复,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1]。据不完全统计,种植牙的效果较好,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但是也有患者在种植的时候需要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进行修复,该技术对于种植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3]。为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1月本院牙种植患者80例,把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种植牙的修复,同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配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牙种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2)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本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即告知患者种植牙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1)护理评估:首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有禁忌证的患者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牙周疾病等,再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看是否吸烟喝酒,以及是否有咬坚硬物的习惯[4-5]。(2)心理护理:术前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症状,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或者是较大的患者来说更加明显。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和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并告知其种植牙的过程、注意事项、时间、植骨的要求,住院花费等,以便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6-7]。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告诉护理人员,

8.引导骨再生(一)硬组织处理引导骨再生技术(一)

引导骨再生技术(一) 讲师:Dr. Lim Sang-Chul 硬组织处理 微创手术 ?某些骨增量技术是由于解剖或生理条件限制而提出的。然而因为带来多次手术、额外费用和更长的治疗时间,造成许多病人难以接受。 用于后牙区的短种植体 ?近年来,短种植体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短种植体减少了骨增量操作 ?还可减少类如上颌窦穿孔和下唇麻木等种植风险 Nobel Shorty Dentium Superline Branemark Shorty 使用短种植体时的考虑要点 ?是否能获得很好的初期稳定性?避免单端桥Five ‐yea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hort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posterior are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Survival rates: 99.2%(Anitua et al., J Periodontol 2008) ?尽量消除侧向力 ?分散夹板带来的压迫力量 Straumann短种植体

又粗又短的种植体 Dentium Superline FX7008SW 窄颈种植体 ?窄颈种植体有很高的成功率和留存率(99.4%), 与常规直径种植体相近 ?未检查到种植体折裂 ?不同窄颈种植体类型未发现明显差异 (Degidi et al., J periodontol2008)

术后26个月Narrow ridge 窄牙槽嵴 空间填充 某些病例,既可以做GBR,也可以单纯填充缺失空间

种植体侧穿做松弛切口 骨移植材料必须填于缺损部位和骨膜之间 引导骨再生(GBR) ?骨量不足,不管是局部不足还是整体不足,都是种植治疗中的巨大挑战。目前已有充分研究证实,引导组织再生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重建。 ?屏障膜的目的是隔离出骨新生的空间,诱导骨组织在未完全埋入的种植体表面生长(Dahlin and Senner by1991) 。 ?牙槽嵴增宽效果与具体手术步骤和术者经验有很大关系,而种植体的留存率则与种植体周的骨组织有关,与骨移植材料关系不大。 GBR成功要点 ? 1.使用合适的屏障膜 2. 软组织初期关闭 3. 维持空间 4. 骨粉和屏障膜位置要稳定 5. 足够的愈合时间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5-23T15:41:12.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樊牡丹 [导读] 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 (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 201101) 【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技术;上前牙;种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083-02 从临床上分析,种植修复上前牙缺失的过程中,比较强调的内容在于修复的效果。可是,很多患者在最初的干预上,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以至于牙槽骨出现了吸收萎缩的情况,在相应的软组织表现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退缩现象,针对种植修复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因此,研究有效的修复技术,对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文章针对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本组患者总计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最小患者20岁,年龄最大患者5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7±2.8岁。对照组:本组患者总计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最小患者22岁,年龄最大患者5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4.7±2.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引导骨再生技术如下:当患者的种植体表现为初期稳定以后,需要在患者的骨缺损位置周围的骨皮质上,有效开展钻孔处理,钻到患者的松质骨[2]。在患者骨缺损的区域当中,将新鲜的血液,有效的融合人工骨粉进行植入干预,同时需要进行压实处理,要促进患者缺损区域牙槽骨形态的健全。最终保证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能够得到丰满处理的效果,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胶原膜进行良好的覆盖,而后才能将粘骨膜进行分离处理,由此来对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松懈干预[3]。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媛,冮卫东,熊贵忠,余美芳,韩晶.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区种植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03):171-173. [2]贺刚,陈治清,王培志,夏露,许小会.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术+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J].口腔医学,2013,(11):739-742. [3]沈宁,唐增斌,李军,蒋榕林,陈伟.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09):1433-1435. 樊牡丹,女,汉族,1982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牙齿种植方面的研究,所在科室:口腔科

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c2742644.html, 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探究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例牙周炎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其行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和术后2周的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结果:术后2周拆线可见,患者牙龈红肿症状消失,软组织愈合良好,且未见引导性组织再生膜外露,X线片检查显示骨袋底部钙化增加明显,已达根中1/3,术后3月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复诊,原骨缺损处生出大量新生骨,远中面探针深度颊舌侧为3mm;术后2周,患者骨缺损高度(1.34±0.78)mm、牙周袋深(2.71±0.23)mm及出血指数(0.63±0.11)均显著低于术前(4.15±1.22)mm、(5.16±0.85)mm、(1.48±0.52),患者牙槽骨密度(725.13±10.82)HU顯著高于术前(610.78±9.45)HU,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植骨术;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牙周炎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127-01 牙周炎骨缺损是一种由牙周炎发展而来的口腔疾病,指的是牙周炎发展至中晚期引发患者牙槽骨缺损和形成深的牙周袋[1]。其不仅会对患者口腔的外在美观性和牙齿咀嚼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易导致其牙齿松动、脱落等,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和预后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2]。以往,临床多采用植骨术对患者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有待加强,我院在植骨术的基础增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对1例牙周炎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开发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欢迎参加我的毕业答辩。 我的汇报分为以下5个方面,首先是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肿瘤、感染、外伤、手术等均可导致骨缺损。如果缺损小于临界骨缺损,则其可以自行愈合,而当缺损大于临界值,则需要一定的治疗手段辅助其愈合。自体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是由于供骨量有限,且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使其在应用中受到极大制约。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引导组织再生膜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GTR膜覆盖于缺损区域,主要是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生长速度较快的纤维结缔组织长入,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空间,从而使骨生成细胞从邻近的骨缺损边缘或骨髓组织迁移入缺损区域,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骨再生 以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为例,如果牙槽脊萎缩等情况造成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直接缝合皮瓣,会造成纤维样修复,导致种植体松动从而失败。如果在缺损处覆盖GTR膜,则可以形成物理屏障,阻止软组织侵入,为骨组织生长提供空间,最终缺损形成新骨。GTR膜可以和骨组织工程支架一起使用,在阻止软组织长入的同时,防止骨粉的外溢。 鉴于GTR膜的使用目的,要求----良好地生物相容性, 合适的支撑强度, 在体内保持一定时间。目前,市场上的GTR膜分为可吸收和非可吸收,每种膜片都有其优缺点。 非可吸收膜以聚四氟乙烯膜为代表,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良好,能较好地维持空间形态,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但是给其不能降解,所以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可吸收膜以盖氏公司的胶原膜为代表,其为双层不对称膜片,上层致密可阻止软组织的长入,下层疏松,可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支架。可吸收膜往往降解过快,机械强度较差,易发生塌陷。 所以理想的GTR膜片应当具备良好地生物相容性、适当的降解速度、降解产物无毒性,可阻止上皮细胞的长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地可操作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地生物相容性、抗菌、可降解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本研究欲筛选出一种壳聚糖衍生物,调控其降解速度,探究合适的方法来构建一种组织引导再生膜。 第一部分实验,进行了材料的筛选和膜片的制备 实验中选择了对骨修复有促进作用的四种材料----。首先提取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MTT法检测了四种材料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糖的浓度为200μg/ml 时对细胞的影响最为明显。由图片可知,除了磺酸化壳聚糖对细胞的影响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其他三种糖均对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构建膜片。 但是以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为原材料构建的膜片机械性能较差,且呈现弱酸性,这可能会导致膜片支撑强度不足,引起炎症反应,所以我们在膜片中添加一定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是天然骨的主要的无机成分,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能力,且呈弱碱性,可以提高膜片机械强度中和膜片中酸性物质。将含有不同比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膜片制出浸提液,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来选择合适的比例。结果显示含有--- 综合膜片的细胞毒性和机械强度,最终选择添加10%纳米羟基磷灰石。 确定了原材料后,进行了膜片的制备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纳米羟基磷灰石、Nacl、DMSO配制成溶液,流延法铺膜,表面加入DMSO后放入-80度中冷冻,然后用CaCl2和1,4-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进行交联,交联完成后清洗记得到我们需要的膜片。经测量,膜片的厚度为0.03mm,机械性能良好,左图为膜片的纵截面,上表面较为致密,下表面疏松多孔,下表面的横截面如右图所示,孔径约为50-200μm。 第一部分实验所得出结论如下, 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以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原料,所构建的膜片为双面不对称膜片,膜片具有良好地机械性能 然后,在第二部分实验对膜片的生物安全性和降解性能进行了验证

壳聚糖在引导骨再生膜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4-0813- 04[收稿日期] 2012-03- 13[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Y2110260 )[作者简介] 平飞云(1954-) ,女,浙江省杭州市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肿瘤及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畸形整复的研究。 [通信作者] 董 研(Tel:0571-87784619,E-mail:wenqing_ 66@yahoo.com.cn)壳聚糖在引导骨再生膜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in g 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embranes平飞云1,苗卓伟1,王新木2,董 研3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浙江杭州310009;2.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浙江杭州310006;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矫形科,浙江杭州310009 )[摘 要] 壳聚糖(又称几丁糖)是几丁质脱乙酰基的产物,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大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作者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壳聚糖可吸收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应用的文献,总结其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壳聚糖的生物特性,使其在制备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在生物体内降解周期长是壳聚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在可吸收生物膜领域开拓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胶原、生长因子等材料结合是壳聚糖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壳聚糖;引导骨再生;生物膜;生长因子;牙种植[中图分类号] R318.08;R681.3 [文献标志码] A 采用种植技术进行牙修复,缺损区牙槽骨质与量直接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种植体长期稳定性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愈合速度。意外创伤、长时期牙缺失及重度牙周炎等因素导致的牙缺失可造成牙槽骨进行性吸收,使牙槽嵴高度下降、宽度缩窄,影响种植体植入后的骨结合质量,同时有碍种植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以往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常采用自体髂骨、腓骨移植技术,但这种方式导致供骨区 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可能诱发感染等并发症[ 1] ,引导骨再生(g 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2-4]是已被实验及临床证实可以有效解决牙种植术中遇到的骨量不足问题。GBR技术是在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 eneration,GTR)技术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Karring [5] 提出了GTR技术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完成外科手术后的愈合过程中,隔膜所创造的空间被合适的或正确的组织重新充填。此后,针对骨组织的隔膜再生技术被定义为 GBR技术。Dahlin等[6]用聚四氟乙烯膜进行小鼠下颌角骨 缺损愈合实验,发现有膜覆盖侧可见完全骨组织再生,而无膜覆盖侧几乎未见骨组织再生,可见GBR膜是此技术关键,膜在骨组织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GBR技术出现至今,已经有20余种膜被研究和应用,本文作者对壳聚糖膜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一论述。1 GBR膜分类 按照膜在体内能否被吸收,GBR膜分为不可吸收膜和可吸收膜[ 7- 8]。不可吸收膜又称生物不可降解膜,主要有钛膜、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膜、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纤维素膜及微孔滤膜等。其中钛膜和e-PTFE膜是实验研究较多并证明在引导骨再生方面有肯定效果的,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很广泛。钛膜机械强度高,可维持骨再生需要的空间。聚四氟乙烯膜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使用时易于成形,不可吸收膜可根据骨缺损愈合的具体情况决定膜在体内的留置时间。但是不可吸收膜的组织亲和性较差,常导致创口感染开裂,膜早期暴露影响骨再生质量。骨缺损修复后膜在体内不可降解,需进行二次手术,对已修复牙龈组织造成损伤,且增加感染的风险。膜的取出过程延长了治疗时间,患者需承担更多的疼痛和更高的治疗费用。 可吸收膜又称生物降解膜,主要有胶原膜、聚乳酸膜、壳聚糖膜及异体冻干骨膜等。其中异体冻干骨膜由于来源有限易引起免疫反应等因素已很少使用。胶原膜和壳聚糖膜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可吸收膜的生物相容性好,抗原性低,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性。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降解。胶原膜和壳聚糖膜呈纤维网架结构,利于有骨再生潜能的细胞附着。但是可吸收膜的机械强度低,不能长时间保持骨再生所需空间。各种来源的材料因制备方式不同导致膜降解速度不同。另外,降解过程中会引起轻度炎症反 3 18第38卷 第4期2012年7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Vol.38No.4  Jul.2012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 第十六章引导骨再生膜技术 膜技术的原理及技术 膜的分类及用途 骨缺损GBR膜植入术(以不可吸收Gore-Tex膜为例) 膜技术的原理及作用 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 technique)最早始于牙周病学领域,称为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 technique)。根据各类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即上皮细胞、纤维组织细胞比形成牙骨质、牙周韧带及骨组织的细胞快,采用生物材料人工制成一种带微孔的生物膜,起屏障作用,以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这些细胞与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产生竞争抑制,保护血块的稳定,维持血块充填的间隙,使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缓慢进入骨缺损区,修复骨缺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页首 膜的分类及用途 GBR膜有不可吸收(生物不降解)及可吸收(生物降解)两类。不可吸收

膜以聚四氟乙烯膜(expended polytetrafuorethylene-ePTFE,又称 Gore-Tex膜)临床应用最多,它又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中间硬,边缘柔软,微孔为0.45um,孔大允许结缔组织长入;另一种为膜中加钛网支架或聚丙烯网架,以保持骨缺损间隙。可吸收膜目前尚不成熟,有聚乳酸膜、聚乙烯酯膜、共聚物膜及胶原膜等,但因其降解速度与成骨速度的控制尚不理想,临床应用受到限制。GBR膜技术应用于种植外科始于80年代末 90年代初,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页首 骨缺损GBR膜植入术(以不可吸收Gore-Tex膜为例) 【适应证】 ⑴术前增加种植区因失牙后或外伤缺损之骨量; ⑵拔牙后即刻种植种植体颈部骨缺损; ⑶种植手术中造成的骨裂开或骨旁穿; ⑷由种植体周围炎造成的骨吸收。 【术前准备】 ⑴全身情况、口腔检查及X检查,同一般种植手术。 ⑵准备生物膜:根据骨缺损准备好适当大小的生物膜(ePTFE,Gore-Tex 膜)及固定钛螺钉; ⑶备好植骨材料:如取自体骨,应先选定取骨部位及骨科手术器械。 【麻醉及体位】 同拔牙麻醉。患者取平卧位,手术者在头顶或右侧。

最新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指体外构建人工骨组织或者利用生物装置、植人生物材料来刺激骨原细胞或干细胞分化,维持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以重建缺损的骨组织。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依赖于多个因素,主要包括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支架和稳定的机械环境。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移植可满足以上要求,但两者均存在不足之处:自体骨骨量极为有限,并且增加了手术部位和伤口愈合期并发症心1;同种异体骨移植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甚至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骨移植修复术的不足促进了人工骨修复生物材料的发展。譬如,已对羟基磷灰石(HA)、A.W玻璃陶瓷、壳聚糖、胶原以及复合材料等已在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研究‘3川。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称为聚N.乙酰葡萄糖胺,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及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是世界上第二丰富的天然生聚合物”“1。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衍生物,又名几丁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大量研究已证实,壳聚糖还具有抗菌‘71、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引、促进骨再生‘的生物学效应,也可与胶原、HA、二氧化硅等复合制备成为薄膜、海绵、可注射型水凝胶形式,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 但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之处在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差,对成骨细胞刺激效应以及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相关生长因达的效应低¨“。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纳米材料应用于骨损伤修复领域。纳米材料指某一维有1~100nm尺寸的材料,具有高表面积体积在骨损伤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基前壳聚糖纳米材料在骨损伤修复中的广泛研取得的相关成果,下面就壳聚糖以及所涉及的纤维支架、纳米粒子和纳米复合支架材料的制法以及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综述。 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4|、自组装法¨副和热诱导相分离法¨引等,其中静电纺丝法的应用较多。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联法、聚电解质复合法、乳化交联法、乳化液滴聚集法、乳化溶剂扩散法、反向微乳法等。 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 磷酸钙是一类包括天然骨组织细胞外无机矿物基质主要成分在内的无机化合物,其最稳定的一种形式是HA,骨骼中的无机矿物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HA)。人们已经发现,不少磷酸钙均可作为骨移植材料植入骨缺损区,逐渐被新形成的骨组织所取代,具有良好的骨引导性。 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生物支架的性能至关重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高孔隙率、具有一定的机械稳定性和骨引导性等,是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支架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旧8|。壳聚糖生物支架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可被溶菌酶等降解为无毒的低聚糖,被人体吸收利用;生物支架具有大孔径及高的孔隙率,可引导组织中的细胞在其表面及支架内部黏附生长增殖,并利于血管形成及骨基质矿化物的形成。但其机械强度相对较低,本身不具有骨诱导性,对细胞生物活性较低。随着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发现纳米纤维支架和纳米复合生物支架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作为外源基因的递送载体壳聚糖带正电荷氨基可以和带负电荷DNA分子通过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成纳米粒子,作为外源基因的递送载体,通过转染到体内细胞经基因表达 而发挥其生物性能,是骨再生医学基因治疗中的有效载体。 组织工程学是研究和开发对人体病损组织或器官结构、功能进行修复和改善的生物活性替代物的一门科学。组织工程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细胞、支架和生长信息。支架是对细胞外基质(ECM)的结构功能的仿生,在组织工程中起到结构支撑和模板作用,为细胞提供寄宿、

【CN109847108A】一种锌基合金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2566.1 (22)申请日 2019.03.13 (71)申请人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22号 申请人 北京大学 (72)发明人 刘云松 郑玉峰 夏丹丹 郭辉  王思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88 代理人 张可可 (51)Int.Cl. A61L 27/50(2006.01) A61L 27/04(2006.01) A61L 27/28(2006.01) A61L 27/32(2006.01)A61L 27/34(2006.01)A61L 27/5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锌基合金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所述 材料是纯锌或锌合金。锌基合金屏障膜的力学性 能和降解性能均优于传统的GTR/GBR膜,可以避 免骨缺损区域膜塌陷带来的屏障作用消失;其性 能及价格均优于目前临床采用的GTR/GBR膜,无 免疫原性,锌基合金屏障膜在植入一段时间内能 维持良好的力学支撑,同时具有可降解性,释放 的锌离子又能促进骨再生,提高骨再生的质量和 速度,本发明制备的锌基合金屏障膜具备良好的 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09847108 A 2019.06.07 C N 10984710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47108 A 1.一种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膜是具有一定厚度的锌基合金屏障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锌基合金为纯锌或锌合金,所述锌合金中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3%,合金中的微量元素包括锶、钙、硅、磷、锂、银、锡和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锌基合金屏障膜的厚度为1~30μm,膜无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锌基合金屏障膜的厚度为1~30μm,膜上具有10μm~1000μm孔径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锌基合金屏障膜上可涂覆有可降解高分子涂层、陶瓷涂层或药物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涂层的制备材料可为下述1)和2)中至少一种: 1)聚己酸内酯(PCL)、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L-聚乳酸(PLLA)、聚氰基丙烯酸酯(PACA)、聚酸酐、聚膦腈、聚对二氧杂环己烷酮、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戊酸酯和壳聚糖中任一种; 2)聚乳酸(PLA)、聚己酸内酯(PCL)、聚羟基乙酸(PGA)、L-聚乳酸(PLLA)、聚氰基丙烯酸酯(PACA)和聚对二氧杂环己烷酮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涂层的制备材料为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或磷酸氧四钙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为匹伐他汀、硫酸软骨素、阿仑膦酸钠、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涂层、紫杉醇涂层、依维莫司涂层、西罗莫司涂层、丝裂霉素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原始锌基合金制成30μm厚的屏障膜; 2)步骤1)膜材料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5℃下干燥; 3)不打孔或在步骤2)处理后的锌基合金屏障膜材料上激光打孔制备出10μm~1000μm 孔径的孔。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性骨组织再生膜在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应用。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