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城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对中西部城市如何结合自身优势,避开产业转移的一些主要弊端,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要把握好移入产业的层次,精细策划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项目,做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招商引资。同时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加强自身吸纳与承载能力建设,培育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西部城市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诸多新特点、新趋势。中西部地区经济与国际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梯度差异,不可避免要面临产业转移问题。然而,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能否承接和如何承接都需要政府的宏观决策和正确引导。

1对产业转移的认识

1.1产业转移的内涵与层次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具体可描述为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本的流动以投资、贸易及技术转移等形式来实现。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发行为,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转移产业由低端层次向高端层次延伸。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几次浪潮,可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逐步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温铁军教授将其概括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再上是重化工制造,次高层次是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这五个

层次的划分非常简明扼要。

1.2承接产业转移的利与弊

从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转移是转移国或地区与承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转移地与承接地双方都是获益的,对承接地经济的腾飞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同时,产业转移也是一把双刃剑,是有利有弊的。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的几次浪潮,总结其有利的方面主要有:承接产业转移增加了就业,加大了投资,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了承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了承接地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弊的方面主要有:产业转移的加工工业比重过高,使承接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产业转移中污染产业移入不利于承接地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容易使承接地步入产业跟随型发展路径,永远慢人一步,不利于承接地的技术创新并失去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需要冷静分析和思考,科学而稳妥地选择和承接有利于自身经济长远发展并与自身产业规划和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才能趋利避害,实现跨越式、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逐步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弱势地位。

2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态势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加快了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因此,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全球贸易与投资规模已达到空前规模。当前国际产业转移中仍有大量优质资源、资本和技术在寻找良好市场和投资环境。中西部城市要想吸纳和把握这样的优质投资和合作机遇,必须先认清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2.1国际产业转移的态势

(1)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呈现出高度化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垂直型转移占主导的同时,水平转移也日趋增多。

(2)企业并购浪潮加快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许多企业在竞争全球化的压力下,将生产经营目标调整到立足全球经济,因此,跨越区域、国界的跨国并购比重日益提高。这种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加快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成熟产业,为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也能加速完成本国的工业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其产业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也进一步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纳,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4)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首先,国际产业转移已经由原来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括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其次,国际间接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第三,以证券投资和跨国兼并方式进行的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第四,跨国企业间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5)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发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

2.2国内产业转移的态势

2.2.1国内的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态势

随着加入WTO的深入推进,我国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美、日、欧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不少沿海经济开发区都已提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目标,希望引进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以及投资管理中心等。从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看,最初转移到我国内地的产业,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珠三角地区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转移。近年来,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大量产业需要中西部地区来承接。由于这些原因,我国产业升级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的态势,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2.2.2纺织业和加工贸易是转移的重点

近年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能源和资源也面临短缺,东部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6年以来,我国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国家发改委2006年初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把“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作为未来5年的重要

举措。另外,随着“万商西进”的推进,2006年8月,西安、深圳、武汉、重庆、成都等9个保税区出

口加工区共同签署《东中西部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移战略合作协议》,这次东中西部加工区之间的联手,是在加工贸易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的一个开始,加工贸易在今后也必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重点。2.2.3对东部沿海部分产业转移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市场饱和、工资上涨、投资效率递减等问题,使得东部的部分产业必须顺应发展的趋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提高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沿海从

发达国家和地区承接的是以化工、电镀、冶金、制革、纺织以及玩具制造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这些产业在不断地向下一梯度地区转移中不断地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以不计生态成本为代价获取经济快速增长,如今却要为环境治理付出巨大代价。这种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是不可取的,中西部城市要慎重对待。针对此类问题,根据反梯度推移理论,中西部城市政府要发挥调控作用,打破常规的承接模式和路径,制定严格的环保门槛,不允许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和产业进入;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按高于目前生产力水平进行产业承接和推进,着力引进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33.6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如果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只是承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生产环节的转移,那么就会技术在外、市场在外、资本在外,只有工厂在内,这种转移是典型的生产环节的转移而不是利润中心或赢利中心的转移,只会使我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更不可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差距。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N].湖北日报,2008-04-07

2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产业转移地区路线图[J].领导决策信息,2007(3)

3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钱元熙.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J].经营与管理,2006(2)

5黎金凤.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面临的环境风险[J].经济与管理,2007(11)

6彭一峰.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冷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2)

7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200

7(8)

(责任编辑何丽)

浅谈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形势下的创业机遇

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晓西

随着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

件日趋完善,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在国家宏观调

控的大趋势下,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

需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东中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

中西部地区经济数据全面“优于”东部,这说明产业的梯度转移以及升级

正在加速进行。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4个地区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

22.08%。另外,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中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4个

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东部地区

明显落后。同时,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2.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明显上升,发达地区那些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据调查,当前珠

三角地区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电子信息、家电等也在开始寻求新出路。如深圳的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外迁较多,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佛山市计划将近一半产值的陶瓷企业转移,由陶

瓷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会展、总部基地转变。此外,依托资源进行开发的

产业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

种植及加工等行业,也都需要向外转移。未来一段时期,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转移

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

为主。

3.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希望借助东部地区

产业转移的时机,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都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

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有的城市拥有比邻珠三角、环渤海发达地区的区

位优势,有的城市拥有资源优势,有的城市拥有某些产业集聚优势,中西部地

区还拥有中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势。一些中部地区开发区承接东部产

业转移力度很大、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当地经济快速

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

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

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

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

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

左右完成。因此,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4.企业抱团转移趋势明显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

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

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

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

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

5.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吸引东部企业转移

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整合优势、网络效应、相互学习、创

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因而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具有稳定、持续、不寻常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

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如合肥、铜陵都分别建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工业园,

九牧王、利郎等众多国内知名服装厂家纷纷签约入住,将其研发和生产基地迁

移至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服装加工和产出能力。再比如,中国中西部鞋都璧

山目前已有来自东部、南方和中西部(含本土企业)1300多家相关制鞋产业入住,年产皮鞋6000多万双,产值达到45.7亿元(引自温州外宣网)。

东部产业升级与迁转的障碍与困难

1.转出地障碍

产业转移过程中,对承接地来说,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对产业输出方,看

法就比较复杂。特别是在现行财税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下,尽管

东部沿海地区迫切需要将传统的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转移出去,从而获得产

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但一些地方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对企业外迁却往往并不

鼓励。东部地区对企业外迁、对外投资缺乏积极性,主要源于这样的担心:一

是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二是可能会出现外移产业

“空心化”问题。东部升级换代不仅是因为自身的需要,也是因为一波又一波

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促使产业不断转移和升级,但是如果东部地区产业转出了,却没有将先进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吸引过来,就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正如东部政府所担心的:“我转出去,没人转来”怎么办?“腾笼换鸟,旧鸟

走了新鸟在哪里?”新来的产业在哪里?这确实是要认真考虑的。对东部地区

而言,发展新产业需要高投入和高成本,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而依

靠东部地区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

获得短期的贸易利润,但随着各项成本的上升与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加剧,利润的空间将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没有形成

气候,而旧的主导产业又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之时,东部可能因为产业空心

化而面临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威胁。三是短期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收入。以

民宅出租为例,广东有2000多万人口居住,当地村民或居民的房租收益以及集体的厂房出租收益,是收入的重要内容;换言之,广东有上千万的农民,可能

没有完全融入工业化,产业转移可能一定时期内利益要减少。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东部地方政府就会考虑转移对当地村民利益有什么影响?可能对企业外迁

大多持不积极、不鼓励态度。四是制造业西移会带来结构性失业的难题。由于

历史原因和国家政策导向,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企业和从业人员。一旦产业结

构乘上升级的快车,主导产业向信息化发展,必然产生资本、技术对资源、劳

动力的高替代率,就会造成从业人员的大量过剩。在东部地区高收入的吸引之下,从业人员不愿迁出本省、本地区。因此,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东部地区的

失业问题将十分突出。这不但会影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其实不仅是东部的政府有担心,东部企业也有迷惑:企业在转移当中有什

么好处?企业转移不仅是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会考虑盈利水平和持续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交通运输、环境恶化、水资源不足等困难,因此,东部企业在考虑:是转向中西部还是转向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即使转向

中西部,中西部有18个省区,具体转向哪个省区?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各方行动比预期的要慢。为避免经

济急剧下滑和产业空心化,发达地区均通过土地、税收、资金、项目等方面的

倾斜和扶持,鼓励企业在发达地区内部进行转移。

2.转入地障碍

(1)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在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在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有限

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

本的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

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地区,

才最有可能成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链”

特点突出,电子、机械、玩具、服装等,需要零配件和不同工艺流程的配套。

以电脑生产为例,从零配件来说,需要五金、塑胶、纸箱等配套;从工艺上说,需要模具、电镀、印刷等配套。这种配套原来在东部较为完善,当地有各种零

配件专业市场,有提供各种工艺服务的工厂,但中西部相对落后,有的甚至属

于空白,造成了“两难”:龙头企业要转移到中西部,希望当地有较完善的配套;做配套的小企业要迁移,在龙头企业没走之前自己不敢走。据了解,目前

已经转移的企业中,多数属于“产品自成体系”。生产电源适配器的“冠德科技”2006年从深圳迁往北海市,每年以50%的增长速度扩张,因为其主打产品体积小,零配件内部解决,基本不需其他企业配套。

(2)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缺陷。园区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普遍模式,被认为具有节省土地、管理服务方便的优势,但不少地方设立的园区远

离城镇,偏安于城郊一隅,虽然实现了“五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但企

业落户后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北海市主要的招商平台市工业园距北海城区七

八公里,由于规划滞后,没有相关生活配套设施,入园企业不是招不到工,就

是新的招来老的走掉。一些入园企业负责人形容工业园像是“北大荒”,没有

商业、文化娱乐、医疗、银行,甚至理发也要跑到城里。有的企业为稳定员工,自行建起了图书室、娱乐室、球场,有的还开了网吧,这样做一来增加了较大

成本,二来这些厂区内的配套没有与外界的交流,对员工吸引力不强。相比之下,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基本都分布在各个镇,形成以不同产品为主的特色产

业,如东莞市长安的五金模具、电子业,虎门的服装业,厚街、大岭的家具业,石排的塑料业。这些镇成为企业的天然生活配套区,满足了员工吃、喝、玩、

乐和购物等各种消费需要。

(3)产业转移成本过高。首先从人力成本来看,虽然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考虑到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可用人力资源的易

获得性因素,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并不占绝对优势。西部地区的中低素质劳动

力成本确实较东部低,但在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的条件下,中低素质

劳动力的生产率将大打折扣。在西部地区雇用高级员工的费用比沿海地区还高,而且很难招聘到素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

其次从土地成本来看,西部的工业用地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差不明显,甚至

要高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商业用地甚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重庆、成都、西安的工业用地最低成本为每平方米200元-225元,最高可达420元-450元,而苏州和东莞的土地价格仅为每平方米l25元-150元。

第三从原料成本来看,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是资源存量的优势

并不一定转化为成本优势,而且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将资源作为摇钱树,在原料

上摊派各种费用和高额税负,使原料成本大大高于企业的预期。

第四从物流成本来看,中西部地区交通不如东部地区顺畅,因此物流成本

居高不下。比如,北部湾沿海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较落后,特别是港口码头设

施不全,滞港压货时间长;货船吨位小,稍有风浪就停航,而且数量少,班期

不正常,海关通关不畅,目前从北海市到香港的物流费用,相比东莞至香港每

个货柜高2500元。

(4)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从硬件条件来看,中西部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许多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工业发展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

流通也容易受阻。另一方面,从软环境来看,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近年来,在少数地区,软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抬头。如

重招商轻安商、失信违约、后任不理前任事、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均贫富

心理严重。从东西部企业合作的实践看,西部地区政府的工作效率低及优惠政

策落实难并不鲜见;频繁的、缺乏规范的各类检查则严重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外来企业与当地企业发生纠纷打起官司来,基本上

是输多赢少。这种现象如任其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面临巨大

困难。在一项调查中表明,拟“西迁”的东部企业中有78%反映在中部投资行

政干预过多。所以,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还需要加大改善力度。

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方式与策略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首先是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要增

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自身产业布局、结构调

整和节能环保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中西部要尽快熟悉与适应产业转移的多元化方式。有学者把东部企业参与

西部大开发的产业优势转移和产业对接模式概括为以下10种:市场进入模式、

品牌扩张模式、资金输出模式、管理输出模式、技术转移模式、资源开发模式、配套协作模式、异地生产模式、易货贸易模式、兴办市场模式。在产业转移的

过程中,各地资本跨越行政区划有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也是多种形式。分析与借鉴这些思路是很必要的。

1.中西部应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后的几十年时间内,依托政府政策及资源

优势,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冶金、化工、能源等初加工工业在全国占到一定比重,正是这些产业带动着整个中西部

的经济发展。因此,中西部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时,要考虑到原有产业结构,

注重于本身优势产业的培育。首先,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布局,承

接时不能来者不拒,形成多头转移,导致产业趋同竞争,而应该使之与原有产

业协调统一。其次,考虑中西部原有优势产业状况,接受转移的产业应有利于

加大其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接受一些与原有产业关联度

比较强的产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协同。同时,中西部在优化产业结构时,还

要考虑当地的就业状况。如果不根据当地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和发展规划,只

求一时之利,必然会影响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

2.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

中西部要实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

经济。因为追求集聚经济是企业的天性。大量的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相互集中在

一起,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并有利于相互竞争和协作,

提高管理和办事效能。如在昆山,组成一台手提电脑的800多个部件有780多

个能在区内找到供应商。反之,产业集聚程度的引力不足,可能是东部产业滞

缓西进的重要原因。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构建产业聚集

平台,引导同类企业向园区聚集,利于形成规模,做大做强。因此,中西部地

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

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各经济园区是承接产

业转移的主阵地,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经济园区的优势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

利用土地。应发挥园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

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园

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要着力建

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各产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

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3.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中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东部企业的重要因素,但不少地区缺

乏配套能力,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高出了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成本。为此要有新措施。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快

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

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中西部政府管理方式改革也是重要的,这是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有专家

提出一个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中西部地区

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把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讲信用。中西部

政府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强政务环

境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深入实

施“城乡清洁工程”,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

的合法权益。当然还有很多事要做,如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加大职业技术培训

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

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

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

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节约、环保、高效

之路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要与区域经济发展

结合起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技

术的消化能力低下。温总理说:中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

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产业转移不是污染转移,在承接东部

产业转移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

移的整个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承接要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予

以拒接。

产业转移中政府的作用

中央政府认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中央政府对

产业转移的关心,不仅来自对东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心,也基于对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的关心,对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共富格局形成的关注。当然,东西部

的经济合作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采取国家统调统配方式或者是一平二调

方式,而应主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即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来实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市场化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

鼓励东部地区的企业向西部投资。

1.中央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移

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

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

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在这种

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

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引自温家宝2008年

11月1日发表于《求是》杂志上的文章《论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商务

部曾决定,用几年时间实施“万商西进”工程,即通过投资和贸易促进,推动

上万个境外和东部地区的工业、商贸及服务等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经营协作。2007年4月在第二届中部投资博览会上,曾就中部地区接受产业转

移进行研讨,并确定南昌、合肥、太原、武汉、新乡、焦作等9城市为“加工

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商务部还准备在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建

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在昆山基地揭牌的“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是这个计

划的第一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移,也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的承接。

学者们也赞成产业转移,其理论基础之一是梯度转移论述及的区域性梯度

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产业转移成为现实。区际产业转移使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各获其利,是互补的。

但2006年至2007年有学者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预期中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在

我国并未发生。两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东部地方政府动力不足,东中西部

之间缺乏产业转移的互利共赢机制。二是企业自己转移的动力与选择估计不足。

可以说,在现阶段,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是政府能左右的,而是由市场主体企业

自己决定的。

2.搭建制度平台促进东中西部互动

(1)将优惠措施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企业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地区的协作、兼并、技术转移

与生产环节的分工是产业转移的实现形式。只有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

动起来,把握产业转移中的巨大商机并及时行动,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才

能取得实效。要使投资者对在中西部投资有信心,有必要制定“中西部投资鼓

励法”,用立法的形式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鼓励外商和东部地区的企业到中西

部投资兴业。

对中西部地区开发投资的鼓励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对中西部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开发实行投资补贴。二是对商业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

产业贷款予以贴息。三是设立鼓励创造城镇就业的“就业补贴”基金。就业补

贴也是国外为缩小地区失业差异而采用的一种区域性政策工具,通常是根据企

业在不发达地区创造的就业机会给予企业一定数额的补贴,以降低企业的工资

成本,鼓励企业多雇佣地方工人。

(2)推动东中西合作共建产业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是一个共赢的选择。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实行“利益共享”原则,对园区产生的税收和各种规

费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合作双方按协议分成,从而实现了产业输出地和承接地

的“双赢”。目前,东部地区也在积极探讨与中西部联合建立工业园区,探索

建立共赢机制,如浙江与新疆签订框架协议,欲在新疆已批园区中设立“浙江

工业园”。重庆也与浙江、江苏等省的开发区多次接触,探讨能否在重庆开发

区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园中园”,双方共同招商,利益分成,以达到互利共赢

的目标。但由于涉及财税政策、土地宏观调控等问题,目前各地的探索都还无

法正式启动。

事实上,目前各地在探讨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园中园”等合作模式时,

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分产值、分税收”的问题,涉及到财税体制的调整,需要

国家的统筹支持。国家应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利用资金、管理、人才等优势与

中西部地区开发区进行合作开发,按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分享利益,这样既可以

有计划引导东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又可以节约企业调研费用,以获取经济规

模效益。在这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措施,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和

企业通过租赁、股份经营等方式在中西部地区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设立

“区中区”、“园中园”;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和企业在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

资源富集区、口岸地区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新设立工业园区,国家在用地政

策上给予倾斜等。

(3)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东中西互动。为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顺利转移,国家应加强规划引导,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构建东中西

部互动平台。

由于中西部地区范围大,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距,

除制订总体规划外,应重点制订特殊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区域规划、开发与保护

规划,并确定一批重点经济带(区)、资源和产业综合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区、都市经济区等;制订若干个专项规划,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及自然资源

开发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化发展规划等。这一规划系统是引导东部

企业参与中西部开发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省区政府间的高层会晤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加强沟通、协商和配合。推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

东运等资源协作区域的政府间合作,促进东中西部结对帮扶地区、国内友好城市、开发区及高新区等互助协作区域的政府间合作。同时建立和完善投资贸易

平台,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公共信息平台和专业信息平台,帮助企业科学决策,

引导东西互动健康发展。

总之,政府要支持产业转移,但不能代替企业来做产业转移的决策。是否

转移,向哪里转移,转移什么与如何转移,一定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政府是

为企业转移服务,为企业转移顺利和成功服务的。有专家提出产业转移时不能

形成多头转移,使本来就不发达的西部各地之间形成趋同产业竞争。这类问题

则不应让企业去考虑,政府是可以提供信息和指导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