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辩证法考试 参考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 参考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 参考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 参考内容

题型:概念(选择),辨析(判断),简答,论述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对象,内容,性质

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始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

?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选的对象

?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

?中介——科学技术

研究对象则是: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选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性质: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在认识过程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通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通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2.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创立过程与标志)

答案一: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时间: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

产生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开始酝酿与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2)1873年5月,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

(3)1876年恩格斯在发表的《反杜林论》著作中充分运用了他为《自然辩证法》所准备的材料,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思想。

(4)1925年困苦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日、中、巩版相继问世,这本著作以各种文字公开出版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习与传播,从而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答案二:

(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经过了半个世纪,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已经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2)1873年5月,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3)1876年5月,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轮廓,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思想。(4)19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前,恩格斯为完成《自然辩证法》倾注了全部精力,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未完成,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建立起来了,马克思和

恩格斯确立和发展了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自然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论述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明确地提出了以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科学观。

(5)1925年,《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习与传播,从而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这期间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他概括了物理学的新发现特别是电子的发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3.自然辩证法的现状

在自然观方面:过去是以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为中心,当然已转移到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于是人工自然系统的性质、存在方式、演化形式等便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过去是以对某学科的方法论进行微观研究为中心当代则转移到以对整个科学体系的方法论进行宏观研究为中心;过去是以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为主,当代则转移到以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研究并重的状况。

在科学技术方面,过去是把科学观与技术观分别加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整体化,现在已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综合对象加以研究,于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4.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根本区别。

答案一:

实践原则是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自然哲学直接对自然界做出判断,所依靠的手段是直观和猜想、虚构、思辨的方法,不是依靠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无视“实证科学”。

而自然辩证法是运用辩证法对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技术理论进行总结概括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构建的原理——实践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同时运用“辩证思维”和“实证科学”两个方面。

答案二:

实践原则是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传统自然哲学直接对自然界作出判断,所依靠的手段是直观,或者是猜想、虚构和思辨的方法,不是依靠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既不是直接猜测的结果,也不是抽象思辨的产物。它是在对实践的实证考察即实证科学的成果上,运用辩证思维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构建的原理——实践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

按实践原则构建自然辩证法必须同时运用“辩证思维”和“实证科学”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传统自然科学无视了“实证科学”,是不科学的。

5.自然界的存在方式,高层次物质系统与低层次物质系统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系统由具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组成,要素间具有一定结构,系统在环境中发挥功能。这就是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2)物质联系的层次方式。层次指若干系统间经相互作用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

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大系统,是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的统一体。

高层次物质系统与低层次物质系统:

(1)关系

上向因果:低层次物质是高层次物质的基础与载体,低层次物质是高层次物质的基础与载体,低层次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高层次物质,并从一个方面说明高层次物质的属性和功能。

下向因果:高层次物质包含低层次物质,出现低层次物质所没有的功能,并对低层次物质起制约、选择

作用。

(2)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所显示的规律性变化

·随着层次由低到高,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便显出更多的主动性,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增强。

·随着层次升高,环境的作用增大,系统逐步由孤立和封闭转为开放。

·随着层次升高,系统的结构由固定不变到流动变化。

·随着层次升高,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发生变化。

总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物质系统的主动性增强,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结构趋于更为有序。

6.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

答案一:

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理论吸取养分,并进而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输送;另一方面,自然辨证法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理论本身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指导,在一定意义上是后者的应用,但在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性质方面二者又是一致的。当然,这种一致仅就作用性质而言,实际应用中使用自然辩证法范畴会显得带有特色和具体一些。

答案二:

(1)自然辩证法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离自然科学更近,对自然科学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反映要及时得多,由自然辩证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输送理论养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时适应实践与科学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反映时代精神,充实和丰富自身,就不可缺少自然辩证法这一重要理论源泉。(2)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理论吸取养分,并进而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输送;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又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3)自然辩证法居于特殊的学科层次,这就使得它有条件在两个方面上发生作用:一方面,它把理论引向普遍性更大,抽象性更高;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理论具体化,以便于和实际发生联系。

7.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作用

答案一:

首先,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认识原则。

其次,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作出原则性说明,并为创造和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提供指导。

第三,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理论提供准则。

第四,自然辩证法可以启发科学家作出大胆而合理的预见,以推动知识的进步。

第五,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新方式的有效运行提供指导。

答案二:

(1)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认识原则。认识原则是指从认识论的高度提出的有关科学认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的一般准则,它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原则,有助于科学研究者自觉调整研究思路,寻找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做出了原则性说明,并为创造和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提供指导。

(3)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理论提供准则,同时还为科研工作者在多种理论面前进行选择时提供准则。(4)自然辩证法可以启发科学家提出大胆而合理的预见,以推动知识进步。

(5)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新方式的有效运用提供指导。

总之,自然辩证法不仅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发生影响,还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理论内容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发展提供帮助,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研究新方式的有效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8.自然界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

演化过程:宇宙起源与基本粒子的生成、恒星演变与核素生成、地球演变与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与人脑起源,在最后这个阶段末期出现了人类。

演化规律:

(1)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循环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过程。每一循环都是先发生沿着一个或几个物质层次向上的演化,逐一生成较高层次的物质系统;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大部分物质发生沿层次下降的演化,但少部分进入新的循环;先前的循环的最高点成为后续循环的起点。

(2)自然界演化的基本特点:①进化与退化:进化是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从低级到高级推进的过程,退化是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从高级到低级的下降过程,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互为对方发生的条件。正是退化与进化结合才能组成循环,使演化能够进行,因此退化并不是消极被动退步的东西。可以认为,进化在退化的基础上进行,进化以退化为条件或代价。②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吸引与排斥在微观与天体系统中作用,同化与异化在生物体系中起主导作用。③高级循环与低级循环:首先,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各个循环可区分为有高级循环和低级循环,低级循环的顶点是高级循环的起点,高级循环之上又有更高级的循环,每个循环的开放性保证了自然界的演化不断向前推进,形成新的物质层次和新的运动形式。其次,在自然界的演化中,在达到形成高级循环后,低级循环并不消失,而是作为高级循环的基础继续存在着,不断为高级循环提供原料。第三,随着自然界的演化从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的递进,孕育了更多变化发展的可能性。第四,随着自然界由低级循环向高级循环演化,循环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空间尺度越来越小,参加循环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少。最后,自然界的螺旋式演化在由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的推进中,自然系统由自身被“淹没”到逐步维持自身的存在,进而显示出越来越强的自主性,一直到人类。总而言之,低级循环是高级循环的基础和载体,由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时空区域缩小,物质的量减少,各种演化途径的可能性增加,有序程度增加,演化追逐步显现,最终诞生了能够反过来认识并改造宇宙的人。(③高级循环与低级循环:低级循环是高级循环的基础与载体。由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时空区域缩小,物质量减少,各种演化途径的可能性增加,有序程度增加,演化主体逐步显现,最终诞生了能够发过来认识并改造宇宙的人。)

9.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从古至今,人类的自然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近代机械的、天人分离的自然观,以及现代辩证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起点,又是现代自然观复归的目标,因而在自然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始基变化说。古代自然观在本质上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古代自然观具有基于感觉的直观、思辨和猜测性的特点。

近代科学革命是对古代自然观的否定,提出了机械自然观。世界是死寂的、孤立的、机械决定论的,这就是近代的机械自然观。

现代辩证自然观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是对古代自然观辩证的复归,同时也是向更高目标前进的起点。20世纪科学革命揭开了现代自然观的序幕。随着分析愈渐深入,个别的、零碎的之知识间开始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和联系愈演愈烈,形成当代自然科学一体化的趋势。分析辩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科学重新走上综合。这已不再是古代那种原始的综合,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是掌握了各个局部之后的综合,是对自然界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从近代的分析到现代的综合,由与自然史相反到一致,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标志人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10.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与内容

答案一:

古代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起点,又是现代自然观复归的目标,因而在自然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始基变化说。万物的始基和本原是什么?它们又如何演化成万物?这就是古人向自己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

古代自然观在本质上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古代自然观具有基于感觉的直观、思辨和猜测性的特点。由于直观,尽管古人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但只是把自然界归结为某些具体的物质,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多样性的统一性;具有思辨性,用思辨将极其有限的事实编织成包罗万象的体系;由于猜测性,尽管古人提出许多天才的预见,但也夹杂了不少荒谬的东西,带有不少神秘色彩。

虽然古代自然观有种种缺陷,然而作为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开端,提出了对后人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答案二:

古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古代自然观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画面,把自然界理解成一个其中各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古代自然观本质上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主要回答了万物的始基和本源是什么,物质间的变化与联系等问题。

特点是:古代自然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基于感觉的直观;具有思辨性,用思辨将极其有限的事实编织成包罗万象的体系;古代自然观还具有猜测性,夹杂了许多荒谬和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东

11.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答案一:

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宇宙如同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观;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世界是孤立的、禁止的、机械决定论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为理论基础。

由原始的综合到分析,由与自然史原始的一致到与自然史相反,是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否定,标志着人类认识的进步,也是尔后全面深入及历史的认识自然的必由之路。近代机械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过程中的否定阶段。

12.人工自然的概念,演化过程及规律

(1)概念:人类和自然相互用的产物和相互作用的中介。

(2)演化过程:

a、自远古到中世纪人工自然主要是动植物等生物制品和一些化工产品,此时也伴随着简单的机械制品;

b、在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有了动力的支撑,机械、热机和电机取代生物制品,成为人工自然的主要部分;

c、本世纪以来,一方面机械产品和热机、电机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化工产品以及新型材料相继上市,在人工自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d、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品将成为人工自然的主流。

(3)规律

a、人工自然的演化大致由生物制品、化工产品、到机械、热机、电机,然后再经由化工产品到生物制品。这是一条由复杂运动形式到简单运动形式,再由简单运动形式到复杂运动形式的发展路线。

b、人工自然的第二条演化规律体现在人工自然物彼此的组合关系上。从工作机、动力机和控制机的关系方面来讲,人工自然经过了工作机经工作机加动力机到三者的结合;从个性化与标准化的角度来讲,人工自然物彼此间组合关系由个性化经标准化再到新的个性化的发展过程

13.人工自然演化对自然界的影响

在人工自然进化过程中自然界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1)资源枯竭,包括能源枯竭和能源以外的其他资源枯竭(用于制造各种材料的能源枯竭),人工自然从能源中吸取了负熵换来了自身的进化,资源枯竭的关键是能源的枯竭;

(2)人工自然的进化在自然界一方造成的代价还在于各种具有污染的排放。废物、废气的排放破坏了生态链,造成了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

总之,人工自然的进化酿成了各种危机,包括资源、生态危机,在其进化中没有形成与之耦合的退化过程,从而制约了人工自然的继续进化,也破坏了自然界的演化。

14.人工自然的演化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的关系。

人工自然的演化是以人类认识自然为基础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由原始的综合到最简单的机械,在转折之后再由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生命运动的过程,在转折前,原始的综合并无对细节的分析为基础,转折后,认识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基于对相对简单的运动的理解;同样的,人工自然的演化也是一条由

复杂运动形式到简单运动形式,再由简单运动形式到复杂运动形式的发展路线,在转折点前,人工自然的运动形式并未以相对简单的运动形式为基础,而转折点后,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由先前的成果,即以相对简单运动形式作为依据的人工自然作为基础。

15.为什么说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人化的过程?

人工自然发展的两条规律,即人工自然与运动形式关系的规律,以及人工自然物彼此间关系的规律。这两条规律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工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人化的过程。(1)人工自然的进化过程从总体上再现了人类由自然界逐步生成的过程,在人工自然的进化中越来越多地贯注了人的意志,人的思想,人的需要和目的,由此使人工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3)人,可以视为工作机、动力机以及控制学习机的复合。人工自然同样的发展过程是向人的生成过程,因而也就是人化的过程。人工自然由标准化而排斥人性到强调人性与个性的进化过程,同样体现了人工自然的人化过程。

16.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之间的联系

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同时也处于演化之中,存在和演化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演化着的自然界与存在着的自然界在宇宙时零秒时完全合为一体。在这一时刻,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展现,在空间上没有展开。此刻的自然界既是演化的源头,又是全部的存在。将演化与存在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演化的最高阶段即现存自然界的最高层次。层次既是演化着的自然界的各个关节点,优势存在着的自然界的“网上的纽结”。每一个层次就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演化的出发点。

(2)演化着的自然界与存在着的自然界还体现了连续性与间断性的一致。存在着的自然界则是自然界演化所达到的某一阶段,体现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的阶段性。

(3)自然演变机制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存在着的自然界如何不断地突破自己的“界”,演化生成新的自然界,从而在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之间架起桥梁。

17.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的“天人合一”:①从认识论的角度:古代人站在自然之中,观察这个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古人的心灵沉浸在自然之中。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受到自然的制约)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一”的“一”是原始的、抽象的、自在的自然。

2)近代的“天人分离”:①从认识论的角度:近代人站在自然之外观察不包含人本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相分离。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类体现出膨胀的能动性,给自然越来越深地打上人类的印记;而忽略受动性的影响。③从本体论的角度:自然机械化,人机械化。“天人”合于机械。(人以机械理解自然,人本身也机械化)

3)现代复归于“天人合一”: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现代人在自然之中观察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已不断由“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的人化。②从实践论的角度:在受动性基础上发挥能动性,以能动性改善受动性,人与自然达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和谐统一。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于“人”。原始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

18.科学认识及其特点

定义:从认识论角度看,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和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从科学研究过程看,科学认识是从研究科学问题入手,经过观察试验搜集经验材料,科学抽象和理性分析整理感性材料,提出假设并进而上升为科学理论,以达到探求自然规律的目的。

特点:

(1)实证性:提供具体确定的认识,结论比较明确,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

(2)深刻性:在对事物表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出其背后的本质,阐明内在机理;

(3)创造性: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建新概念、新理论并指导实践。

19.科学问题的本质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科学问题是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知识的进展,甚至构成科学中的发现,因此真正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科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怎样提出问题。

本质:(1)科学问题是与科学背景知识发生直接的联系,并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问题;

(2)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问题。

地位: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是科学研究前进的动力。科学研究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并选定科学问题又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只有提出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研究。

20.科学观察的概念与本质(类型与原则)

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借以获得经验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记载、测定或摄影,以了解其变化过程的方法。

科学观察的本质在于:(1)科学观察是一种感性直观活动;(2)科学观察的本质表现在观察之中渗透理论成分;(3)观察过程的展开受制于一定的理论;(4)对观察结果的陈述渗透着理论。总之,观察之中渗透着理论成分,观察的感性直观性和理论渗透性是辩证统一的。

类型:(1)直接观察:①特点:简易便行;②局限性:人的感官使观察范围、精度和速度受到局限,单凭人体器官直接观察还容易受到条件影响而产生错觉。(2)间接观察:①意义:从直接观察到仪器观察的发展,是观察方法的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根本改变;②局限性:观察仪器的运用可能导致错误的观察结果,在观察范围内无论使用何种仪器,都无法改变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这样对象的许多属性就不能为人们所认识。

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如实记录,在记录时将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分开;(2)全面性原则:全面的、多角度的观察;(3)系统性原则:力求系统、完整,不能随意中断、支离破碎;(4)辩证性原则:以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

21.科学实验的概念及其与科学观察、理论思维的关系

科学实验是人们有目的地利用物质手段,人为地变革和控制客观对象,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的关系:

(1)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都是科学认识中的感性直观方法,它们都以认识自然为直接目的。

(2)科学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而科学实验则是在人为控制和变革对象的条件下考察自然过程,获取感性资料。

(3)与科学观察相比,科学实验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经验材料,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可以加速和延缓自然现象。

因此,从观察方法到实验方法的发展,标志着经验认识方法的进步和科学认识水平的提高。

科学实验与理论思维的关系:

(1)科学实验作为一种感性物质的活动,作为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不同于科学抽象、综合分析等理性思维活动,因为后者是纯粹理性的,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2)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的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关系。科学实验固然是一种感性活动,但却更具有理性活动的特点,它借助于仪器设备把抽象的理性活动物化为感性形态参与认识过程,因而是一种物化了的理性活动。科学实验同时具有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优点,还具有二者高度结合的特殊优点;科学试验中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理论的成分。

22.科学抽象的成果形式,形象与直觉思维方法的特点

科学抽象是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法。

科学抽象的成果主要有科学概念、科学符号和思想模型三种形式:

(1)科学概念是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理性思维建构的基本单元,是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就是通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认识的新结果最终要凝结在科学概念中。其内涵是概念中所思考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特征的总和,外延是概念所涉及的类的总和。科学概念具有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变动性的特点。

(2)科学符号是人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科学实践与科学抽象的产物,又是推动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与手段,具有物质性、可感知性、单义性、无歧义性和明确性等特性。

(3)思维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确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是科学抽象的产物,是科学理论与显示原型之间的必要的中介,把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过程以最纯粹的形式甚至于以某种极限的状态呈现出来。

23.数学方法的功能,数学模型(什么是数学模型方法?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答案一:

定义:数学方法就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质的特点,分别地或综合地运用各个数学分支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结构方面的描述、计算和推导,然后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功能:数学方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工具,为科学数学模型就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过程,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其中包括这些过程中的因素之间的数量依赖关系。

什么是数学模型方法?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已有的数学或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出需要而且能够表示的基本量,确定这些基本量的关系;其次,要善于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性质,找出主要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善于依据所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加以简化,以形成数学问题。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工具。

答案二:

数学方法的功能:

(1)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时,总是暂时撇开具体对象的一切特质的特征,而只抽取出它们的数量关系,数学方法的这一特殊功能是自然语言所无法办到的;(2)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分析和准确计算,可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工具: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可以使人们做出科学预见,把握超出感性经验以外的客观世界,这是由数学的严密逻辑性决定的。

数学模型:就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过程,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其中包括这些过程的因素之间的数量依赖关系。通常包括确定型数学模型,随机型数学模型,模糊型数学模型以及突变型数学模型。

24.假说方法的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一:

定义:假说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的问题所做的一种假设性推测与说明。

基本特征:(1)科学性。假说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根据,二是假说需要接受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2)猜测性:假说只是一种尚待检验的感性认识,其中包括某些猜测性成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被修正甚至被完全证伪。

作用: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在科学认识中

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假说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经环节,是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学术繁荣。

答案二:

假说方法的特点有:

(1)科学性:表现在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根据,并且需要接受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2)猜测性:假说之不同于理论就在于它还只是一种尚待检验的或然性认识,其中包括某些猜测性成分,假说因其根据不足,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被不断修正,甚至被完全证伪的情形是时常发生的。

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假说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经环节:从科学认识发展进程看,假说是通向理论的中介,是理论的过渡形态,而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其逻辑终点;

(2)假说是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科学研究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探索活动,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假说的提出与运用是增强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提高科研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3)不同的假说的争论有利于学术繁荣:假说可以唤起众说,促进不同学说、观点的争论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科学的发展。通过争论,可以使事物的不同侧面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可使研究者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最终形成更高层次的统一理论。

25.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答案一:

工程技术活动就是人类为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求,运用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工程技术方法是在工程技术活动中产生的、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社会规律为导向、变换物质、人物结合,从而实现人的意志与目的的手段、途径与行为,是包含在这些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

特点:工程技术方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更强的社会性、更强的综合性、创造性、效益性和可行性。(1)更强的实践性。工程技术方法的思路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回到时间,从精神向物质飞跃,它的最终成果是物质形态的东西;(2)更强的社会性。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必须重视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技术发展的方向,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3)更强的综合性。不仅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还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心理学和美学所阐明的原理和方法。(4)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它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创造出自然界尚不存在的物质对象。(5)特别强调效益性和可行性。工程技术方法的运用必须解决好技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以实现最高的总效益。

原则: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工程技术活动一方面必须满足科学性的需要,遵循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自然规律,这是技术创造的科学根据和理论前提;另一方面,工程技术活动必须满足社会性要求,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以及与工程技术有关的政策法规。

(2)需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任何技术开发项目或课题,都有着明确的技术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由直、间接或潜在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

(3)经济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工程技术活动中要把经济性和适应性统一起来,做到既经济又适用。

答案二:

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有:

(1)实践性:工程技术活动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回到实践,从精神向物质飞跃,它的最终成果是物质形态的东西;

(2)社会性:技术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某种工程技术能够实施,不仅与它的技术性能有关,而且与当时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的状况等等密切相关,后者常常是决定技术发明能否发展转化为社会产品的条件,工程技术活动要从自然和社会两者的和谐统一的美的规律来建造人工自然物,它不能不考虑到社会的和心理的种种因素;

(3)综合性: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具体的人工自然物,它必须把原先被科学研究舍弃掉的因素和关系一一恢复起来,对各种要求和约束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4)创造性:工程技术活动的目标在于不断的创造出自然界尚不存在的物质对象。

原则: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必须满足科学性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必须满足社会性要求,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以及与工程技术有关的政策法规;

(2)需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任何技术开发项目都有着明确的技术目的性,同时都必须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可行的;

(3)经济性和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经济性要求考虑技术开发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考虑规模生产化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适用性要求既不能忽视技术开发可能带来的危及生态环境的社会后果,又要考虑到整个民族、国家乃至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环境条件等各种状况。

26.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类型

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基于创新的重要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四种类型:(1)渐进型,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2)质变型,是由研究和发展部门精心研究的结果,常伴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在一定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3)技术系统变革型,这类创新将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影响经济的几个部门,伴随新兴产业的出现;(4)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型,又称为技术革命,伴随着许多质变型创新群和技术系统的变革,几乎影响经济的每一部门,导致技术与经济系统总体格局的变化。

27.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类型

内涵:(1)发明;(2)技术革新;(3)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4)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根源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1)节约劳动型,即技术创新之后,在单位产品中,劳动要素投入比资本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较大;(2)节约资本型,即技术创新之后,在单位产品中,资本要素投入比劳动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较大;(3)中性创造型,即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相等。

28.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

定义: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自组织理论,把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技术科学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达到辩证综合的新阶段。

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把研究对象看为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考察事物,能够辩证地处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联系,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普遍性、优化性和先进性。

29.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与特征(什么是现代科学革命?什么是现代技术革命?)

(1)什么是现代科学革命(内容和特征)

现代科学革命是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迄今仍在发展着的十分广泛和深入的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件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

内容:(1)现代物理学革命;(2)现代宇宙学的发展;(3)生命科学的革命;(4)系统科学的兴起与系统时代的到来。

特征:(1)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和专业化;(2)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学化;(4)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2)什么是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和特征)

定义:现代技术革命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基础,以现代社会生产的需求和支持为动力,以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北京,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内容:信息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前导,新能源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支柱,新材料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生物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前景,空间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外向延伸,海洋技术——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向拓展。

基本特征:(1)技术科学化:科学对技术起主导作用;(2)技术群体化:学科的群体化和科学人才的群体化;(3)技术智能化:控制机引入生产,智能教育第一,将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结合;(4)技术产业化:高技术改造产业部门,技术迅速投入生产;(5)高技术化:技术扩散迅速,技术研究全球化。

30.高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定义:高技术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突破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

内容:6大技术领域和12项标志技术:生物技术——高技术的先导(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新材料技术——高技术的基础(材料设计或分子设计和超导材料),新能源技术——高技术的支柱(核能剧变和太阳能),海洋技术——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空间技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战)特征:(1)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技术;(2)是搞风险、搞经济效益的技术;(3)是高战略价值的技术;(4)是高情感、强调人的需求的技术。

31.高技术开发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关系。

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而经验与技艺的成分越来越少,新技术的发展直接与科学的进展有关,全面体现了科学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科学革命走在技术革命前面,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成果渗透到技术各个领域,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使得技术科学化。同时,科学技术的程度也在加强,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2.高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哪些影响?

(1)高技术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技术革命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具有了自由人联合体的萌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

(2)高技术与当代资本主义管理模式:高技术革命促使国家介入劳资纠纷,在一定时期和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经济矛盾,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模式,客观上提高了工人物质生活水平并稳定了社会治安。

(3)高技术与资本国际化:高技术革命促使生产力国际化,并引发资本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出现区域合作协定,采用非暴力手段解决国家间的矛盾,顺应了和平发展的主题,也促进了各国和国际科技、经济的发展。

33.高技术的发展对价值观念的变革有何影响?

高技术主要影响以下观念:(1)人才观念,高级科技人员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其社会作用更加提高了,同时一大批实干家是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是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头等重要条件。(2)信息观念,信息不再是生产的辅助性因素,而自身就是一种商品,一种社会财富,出现在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信息,重视信息,并主动获取信息。(3)资源观念,我们要扩大资源观念,包括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4)创新观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不仅要在尖端科技与高技术领域勇于创新,还要面向世界,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消化创新。(5)时间观念,对时间价值理解的观念深化了,注重未来的观念加强了,促使人们珍惜时间,提高生活节奏和生产效率。(6)空间观念,活动场所扩大,空间尺度缩小,静态与绝对的空间观念让位与动态与相对的空间观念,产生远近兼顾,融为一体的感觉。(7)教育观念,一次性教育观念不再适用,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扭转把教育作为谋求职业的敲门砖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一次性投资,造就终身培育和不断接受教育的新风气。(8)就业观念,改变过去的世袭和门阀观念,

消除职业间高低贵贱的人为阶梯,并淡化不同职业间的差异,改变传统社会的封闭就业观念,鼓励人们勇于进入新职业领域去寻求自身价值的突破。

34.高技术产业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高技术商品产业化指高技术商品在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和应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份额,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比较晚上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体系,形成一大批名牌企业和名牌商品。

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指高技术产业全面进入国际经济、技术体系,在研究、开发、生产、金融、贸易、法律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建立一批海外高技术企业并逐步形成一批跨国公司。

高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层层递进、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如果说高技术商品产业化是高技术产业的主导阶段,那么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则是高技术产业的自身显现阶段,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是高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前提和必要条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向导。高技术产业国际化为高技术商品产业化提供导向和必要条件,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推动。

35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具体内涵

(1)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同时在分化和综合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新科学理论。在数量上,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成倍增长;在学科性质上,出现了一系列中间学科和综合学科,最明显的是边缘学科,这是科学整体化趋势的表现,它极大的提高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认识。

(2)科学整体化的同时,技术也迅速整体化,技术在向专门化发展的基础上,日益成为一个更加严密的体系。当前的新技术革命是以信息化为中心的技术体系,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与核心,组成了现代复杂的技术体系。现代科学革命与现代技术革命,使得科学转化为生产力过程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即科学、技术和生产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周期缩短,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整体化的过程,使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融合为一个整体。

36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一:

结构是系统中要素间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功能是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结构决定功能,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不由单一结构决定;(2)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仅不是单值的,而且也不是单向的。这种反作用因系统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答案二:

结构是物质系统中要素间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能量关系等,这些表现形式往往由深层的相互制约关系所决定。功能是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决定功能。首先,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值的,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不唯一地决定于一种结构。其次,这种非单值性要求我们通过系统的多种功能,从多个角度去揭示其结构。最后,既然一种功能并不唯一地决定于一种结构,那么在实践上为了获得这种功能就可以设计种种结构,并进而有优化的可能。

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第二方面是,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仅不是单值的,而且也不是单向的。这种反作用因系统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微观系统中的物质系统会因为执行功能而破坏原有结构,而生物体系则会通过执行功能而调整内部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

37物质联系的下向因果关系。(上向因果关系)

下向因果关系指的是:高层次物质包含低层次物质,出现低层次物质所没有的功能,并对低层次物质起制约选择作用。

(1)低层次物质一旦作为系统中的要素进入高层次物质中,即被后者包含在内,所表现出来的惟有系统整体及其功能。低层次物质及其属性虽然是理解高层次物质功能的基础,但后者绝不等于前者之和,我们也不可能以低层次物质的实行逻辑地推知高层次物质的功能。换言之,高层次物质所具有的功能不能归结为低层次物质及其属性。

(2)高层次物质系统还对作为其要素的低层次物质及其属性进行制约和选择。

(3)高层次物质的功能不仅不能被还原为低层次物质及其属性,而且高层次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认识低层次物质的属性及其结构。

上向因果关系指的是:低层次物质是高层次物质的基础与载体,低层次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高层次物质,并从一个方面说明高层次物质的属性或功能。

38物质系统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所显示的规律性变化的具体内容。

答案一:

(1)随着层次由低到高,在各层次上物质系统的功能呈现出两个变化: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增强。

(2)随着层次升高,环境的作用增大,系统逐步由孤立和封闭到开放。

(3)随着层次升高,系统的结构由固定不变到流动变化。

(4)随着层次的升高,与组织化程度增加同步发生的是,系统结构的流动与变化。

(5)随着层次的升高,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系统对要素的束缚减少,选择增多,而要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性下降,对系统的依赖性增强。

总之,随着层次的升高,物质系统的主动性增强,对环境的依赖性提高,结构趋于更为有序。

答案二:

物质系统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所表现出的有规律的变化主要在以下方面:功能、环境、结构,以及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随着层次由低到高,在各层次上物质系统的功能呈现出两个变化:其一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其二是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增强。

(2)随着层次升高,环境的作用增大,系统逐步由孤立和封闭转为开放。随着层次升高,系统逐步参与到环境之中,同时环境也逐步参与到系统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之中。系统与环境彼此参与,乃至融合。

(3)随着层次升高,系统的结构由固定不变到流动变化。在微观层次上的物质系统,其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称,层次越高,对称性越破缺,而对称性越破缺,系统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流动性也越大。

(4)随着层次的升高,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系统对要素的束缚减少,选择增多。其次是要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性下降,对系统的依赖性增强。

39形象思维的一般形式(地位)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的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意象始对同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的反映;联想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想象始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

地位: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高度的纯化和简化,以利于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40什么是直觉思维?它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过程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和逻辑规则的束缚,从而做出突破性创造。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创造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在科学研究中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地位)

41什么是功能模拟?为什么说功能模拟是控制论方法的突破点?

定义:以功能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塑造一个模型来代替原型,先在模型上做实验,提取与研究原型所需的有关的信息,摸清有关的原理和规律,然后再把这些推广到原型上去应用,如果合适的话,则研究成功,这种以功能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通过模型研究原型,以代替和执行原型的功能的研究方式称为功能模拟。

特点:

(1)功能模拟突破了模拟的禁区,扩大了模拟的范围,一举打破了两种界限;

(2)功能模拟揭示了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并在二者之间架起了桥梁;

(3)功能模拟使人的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发展到辩证逻辑;

(4)功能模拟不仅可以塑造出代替和执行原型功能的模型,甚至可以造出比原型在某些方面能够更好地履行其功能的装置,这样就使模型由单纯的认识手段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直接手段,因而能够显示人的自觉能动性、行为目的性和时间本质性的特征。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阐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道路这个最关键问题的科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核心的核心,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就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就广义而言,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研究对象: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学科性质: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是单一的政治科学,是以政治为先导,从总体上综合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①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②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③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④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⑤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②世界联系中国③成就联系挫折④现实联系历史⑤现在联系未来

3、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及其意义。

(1)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完成。(2)社会主义理想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3)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出现。

意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形态在历史上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螺旋式的逐步上升的进程。这符合人们思想认识的辩证法,也是符合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的。自有社会主义以来,确实存在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深刻认识这三个飞跃,有助于我们如实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助于克服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同时又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修正主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素养和加快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有益的。

4、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产生过程:

14到15世纪,西欧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出现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手工工场。到16至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猛烈地发展起来。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到19世纪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基本上在西欧确立起来。而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及其各种矛盾也就逐渐地显现出来,空想社会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到19世纪初出现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时期:即16世纪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发展过程: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16-17世纪,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是资本阶级开始形成的时期。与此相应,出现了正在形成中的无产者反抗早期资产者的斗争,其理论表现形态便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之初,城乡无产者便试图将这一斗争推向彻底,直接引向实现本阶级愿望的轨道,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便是于这种斗争相适应而产生的。

第二阶段: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英法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伴随这资产阶级的成长,无产阶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

争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结果深感失望,他们希望把革命继续引向深入,于是便有了作为现代无产阶级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先驱者的独立运动,以及与这些运动相应的理论表现形态。在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中,一股反应无产者利益与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涌现了出来。

第三阶段: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及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问题的大量涌现与社会危机的空前加剧。同时,现代产业工人的队伍也迅速地壮大起来了,而与之伴随的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现了。

5、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合理成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同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5)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6)空想社会主义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7)空想社会主义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8)空想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

6、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1)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使之建立在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而空想社会主义或者是看不到这种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或者是即使看到有某种规律,而不能上升到唯物史观的高度,在理论上陷入唯心史观。(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途径,即无产阶级革命,而空想社会主义向往美好的社会制度,主张通过社会改良或教育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

(3)科学社会主义正确地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主体力量是广大无产阶级,而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主张依靠个人,特别是杰出的个人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另一种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者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空想社会主义坚持唯心史观,不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国家实质,拒绝一切政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理论性和天才史观的思想束缚,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看做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是各个阶级都能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科学社会主义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资本主义大工业较充分发展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要求推翻

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望和要求,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无产阶级要达到争得解放的目的,必须有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未能给无产阶级指明正确的方向,而且日益走向反面,游离于工人运动之外,甚至指责工人运动越轨。因此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迫切任务。(3)当时德、英、法三国形成的理论环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德国的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地租、利润和利息作了详细的探讨,为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素材,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另一种答案:

(1)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明显的暴露出的社会内在矛盾和辩证运动,为人们实现历史观的变革,创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提供了客观物质前提;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显示出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使人们有可能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2)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交汇在一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3)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前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物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以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的古典哲学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马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特别是唯物史观,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2)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资源,马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3)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那些天才的、充满创见的猜想,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点的思想资源。

9、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2)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3)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的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10、《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展开)(老师今年未给出此题)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

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11、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及其评价。

理想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德三国取得胜利。落后国家要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必须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才有可能;不发达国家要经过一些过渡阶段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同时不能按别人设计的方法搞社会主义,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本国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

现实模式:列宁分析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策略:社会主义不可能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经济不很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了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取得胜利。

评价:(1)马克思、恩格斯所在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期,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还没有完全显现,各资本主义通过联合来掘取平均利润,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联合起来,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进行斗争,方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2)列宁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阶段,形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体系内部冲突加深,帝国主义战争使一些原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弱国陷入冲突之中,社会矛盾激化,但民族资产阶段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民族民主革命不可以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成功。在这种形势下,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同盟军,在经过革命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就会成为可能。

12、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及原因。

在曾经存在和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中,都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来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就国内方面而言,有两种矛盾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①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在不发达国家,封建主义的影响依然很大,这种影响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从经济角度看,封建主义的经济以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为特征,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影响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从政治角度看,封建政治所具有的专制、特权、终身制、等级制等,都与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相矛盾。从文化角度看,反映封建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特征的文化也与社会主义的文化相矛盾。这些矛盾都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有着不发达资本主义的存在,资本主义的各种影响依然存在,从经济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私有制,这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要求要矛盾,从政治角度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私有制服务的,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有着原则的区别,从文化角度看,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资本主义文化,也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念相矛盾,这些都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就国际方面而言,也存在着多方的关系或矛盾,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会制约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些矛盾也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①社会主义面临的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与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共存,既要防止其武力侵略,也要防止其和平演变或文化侵略,还要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方法。②面临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既要防止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大国沙文主义,又要防止自身出现民族主义倾向。③面临着那些正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国家独立的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既在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又在尊重他国的经验。

(3)社会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全新的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本国的实际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过程中,必然经历不同程度的失误、曲折、甚至倒退。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暂时的挫折并不能否认科学社会主义的消失。

另一种答案:

(1)在国内,普遍面临封建主义在各方面的影响。在经济上,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在政治上,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在文化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流毒深远。由此形成了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发展状况的矛盾、代表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人阶级和个体小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本性与落后的封闭的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以及高度民主的要求同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之间的矛盾。同时,不发达国家还面临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在国际上,面临特殊环境和特殊矛盾。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其的全面包围,面临如何防备侵略干涉、交流联系和和平竞争的问题;二是面临如何支持民族独立国家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问题;三是面临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3)会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全新的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本国的实际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情。

13、列宁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老师今年未给出此题)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政权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新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其晚年着重探索和回答的基本问题。

(1)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上的新观点:①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但可以首先实现社会主义,而且可以建设社会主义。②十月革命胜利后,现在的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实质——从革命向建设转变。③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国家支配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和极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保证。④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对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新认识: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什么形式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问题。

(3)探索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①实现国家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物质经济基础。列宁的基本思路:在实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后,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②发展商品经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③改造党和国家机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④进行文化革命,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⑤促进民族平等,实现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首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之先河,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角。

1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特点与弊端。

历史成就:(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2)社会主义理论第二次飞跃的伟大意义(理论与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社会主义时代,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3)①经济上,建立了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取得了轰动世界的成果;②军事上,在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压力曾经是有效模式;③文化上,采取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曾被当作后起而又成功地走向现代化的典范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样板而广泛产生影响;④体制上,计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西方国家走向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特征:(1)经济上①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②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③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④以行政为手段管理经济;⑤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政治上①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③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④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⑤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3)文化上①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②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③舆论一致;

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高度集权。在经济方面: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及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重要的经济特征;在政治上,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苏共独掌政权;在文化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类文化机构由国家开办,文化学术是由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人裁决。

弊端: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15、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影响及其评价。

影响:(1)在国内,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保证了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人力物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束缚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个人崇拜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2)在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缺少独立的经验,出现了一个学习苏联模式的热潮,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几乎都搬用了苏联的一套理论和模式,而忽视了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这就给以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埋下了阴影。

评价:(1)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是苏共和苏联人民结合自己国情,勇于探索的结果,另一方面受封建历史因素的影响,因为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2)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本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也有教条主义的因素,还有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和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一次伟大探索,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运用和理论飞跃。

16、苏联、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东欧剧变原因:(1)历史原因:东欧处于苏联和西欧之间,均属于中小国家,在二战后,属于苏联势力范围。苏联对其的控制,客观上阻碍了东欧各国的自身发展,当苏联势力衰弱后,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内部原因:①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发展缓慢是东欧各国社会内部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进而诱发民族矛盾,这是东欧剧变中的普遍现象。②从政治角度看,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各国党和政府严重脱离群众。③从民族角度看,民族矛盾的激化是东欧剧变的催化剂。民族问题导致国家政局的动荡甚至国家的分裂,反对也利用人民的民族情绪,进行推翻苏联庇护的政府的活动。(3)苏联因素:①苏联把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强加于东欧国家,使他们不能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苏联出于自己的利益,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并力图通过党的系统、国家关系、军事联盟和经济集团牢牢控制住东欧国家。③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东欧国家“松绑”,为东欧剧变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4)西方国家因素:①西方经济发展的吸引力。②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有一定的吸引力。

③西方国家借助其经济优势,以贸易、科技为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他们向西方靠拢,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教训: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经济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上;⑵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广泛、更充分的民主上⑶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解决好民族问题⑷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⑸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①改革要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②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③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国国情,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④要警惕右的,主要纠正“左”的错误⑤改革的首要关键是执政的共产党自身的改革

苏联解体原因:(1)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2)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3)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

教训:①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②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③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另一种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方法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方法: (1)科学问题的提出 (2)(2)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3)科学假说的形成 (4)科学理论的创立 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①分析与综合②归纳与概括③类比与联想④思想模型 2.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来的画面。 3.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参考答案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一)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二)主要内容 四个方面,即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总之,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三)相关解释 世界有三大组成部分,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顾名思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哲学学科。 科学的灵魂是发现,对自然界研究和认识的理论成果,表现为自然科学或狭义的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发明,在科学发现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技术。因此,自然辩证法也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事实上,自然科学与自然界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而一致性和差异性,都与人类的认识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自然辩证法也研究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研究自然界辩证运动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因此,阐述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归宿。 (四)具体而言 第一,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哲学系统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总体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三大并列的哲学——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哲学(辩证思维逻辑)。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与总体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第二,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第三,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辩证法相近的学科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五)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它不研究自然界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因此它具有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般方法,它不研究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特殊方法,因此它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而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层次。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它具有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性质。 自然辩证法即科学性质: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A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追随者们几代人共同来完成的理论形态。B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看法”(自然观),是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包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完善的。 C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人从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它具有直观性、辩证性、思辨性的特点,是古人对自然界及本身的一种不成熟的局限性的认识。D第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具有实证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E它们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并对自然界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到16-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再到19世纪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

科技与理性 科技的工具理性 及科技的价值理性作为科技理性的两个层面,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科技的工具理性作为科技的价值理性存在的基础,它是以科技的价值理性为导向,科技的价值理性是科技理性的核心,它作为科技的工具理性的依托,指引着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科技的价值理性作为一种目的理性和建构理性,“人本质上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强调是人类关于未来价值活动的一种观念模型,是人们它是以目的、意识和价值的合理性为其基本理念。科技的价值理性是人类以理论理性知识为基础,从人类主体的自身需要和自身意志出发进行价值活动的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和一种规范原则。价值理性内在的属性要求科学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 理性作为人自觉意识能力,体现着人类认知和把握世界创造的主体能动力量,也是 人的本质的重要特征。人与世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或界限,就在于前者有理性而后者没有。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动物”,帕斯卡尔把人称为“会思 想的芦苇”。科技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逻辑上合理,形式上完善,操作上可行。 科技理性是一种以自然为对象的人的理性。它是科学技术与人的理性相结合的产 物。 科技理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科技理性具有精确性,它具有用数字符号定量化地 阐释自然的特点。第二,科技理性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主体、客体再分的思维方式。第三,科技理性具有无限扩张性,具体表现为科技理性的无限性与科学技术知识的有限性的矛盾。 科学家的伦理责任 价值是对主体及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的描述,它代表了客体在主体化过程 中的性质与程度。”①马克思说:“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①。它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改造世界并使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或者按照人的尺度及要求来认识并改造我们的世界,这包括人和社会本身。可以说是人赋予这个世界以“价值”。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一旦把客体事实被价值化之后,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功能之间就自然而然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价值也就这样产生了。在通常情况下,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统治着工具理性。科学家的道德素养,活动意图,活动目标以及道德水平等都制约着对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由此决定了科学家对社会具有不可回避的伦理责任。科学家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的内容 1、尊重生命,维护人的尊严 过去,由于科学需要人类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因为探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我们提倡科学家不受任何阻碍地探索一切自然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命医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活动一直都没有受到阻碍,这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人格与尊严。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而永远不能只看成是手段。这告诉人类的生存和人的生命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自然辩证法考点重点

★★★★★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 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3.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定义: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论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观点:自然界的本质是一种物质或某几种抽象的东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生物是进化的,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特征:整体和直观、思辨性臆测性、自发和不彻底性。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 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 (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 (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观 (二)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编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概念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古代素朴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当代系统自然观 第一讲古代自然观 一、古中国自然观 二、古希腊自然观 三、古印度自然观 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一、古中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 1.元气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3.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时: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气:风、暑、湿、燥、寒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二、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1、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观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观 3、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二)主要内容: 1、自然观 2、科学技术观 3、科学技术方法论 四、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1.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 答:科学问题指的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包括问题指向、求解目标、应答域(求解范围和方法),具有时代性和悬而未决性。 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发现科学问题的基本条件是:(1)时代需要;(2)科学主体具备掌握当时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耍途径是:(1)

发现社会需要与科研成果不足的矛冒:(2):发现已知和未知的矛盾,(3)发观已有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4)发现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5)发现同一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 2.科研选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各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各原则如何把握? 答:四个原则——①需要性原则:课题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②创造性原则: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③科学性原则: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显示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探讨的问题:④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选择课题应遵循上述原则,但由于课题的性质不同,选题的原则也各有侧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①需要性原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科研的目的性,是必须普遍遵循的;②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别人已解决的或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取得进展的,不应作为目标选择;③要遵循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而对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④不论出于哪种对可行性原则的思考,都应该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可行的工作做起。 第三章 3.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以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说明,使其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的事实。(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应满足如下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视: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科学事实在认识过程中有以下作用:①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②科学事实是对科学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

1.何谓创新思维?束缚人类创新思维定势表现极其如何克服? 创新思维指的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创新思维俗称“点子”,往往可以救活一个单位或一家企业。 思维定势: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时,人们会不假思索地采用自己习惯的特定思维 框架进行处理。 思维定势的表现: (1)从众定势:为维持群体的相对稳定,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内化为普遍的个人思维准则。(2)经验定势:经验的狭隘性:时间、空间、条件。 (3)理性定势(唯书本定势):过于理想化,容易脱离实际;过于专业化,造成人的片面化,机械化。 (4)权威定势:对权威的尊敬甚至崇拜,不敢逾越权威半步,不敢怀疑权威的理论和观点。 一味“听话”、总是“服从”、外在泛化 如何克服:一、跳出从众定势:从众心理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都随大流的心理状态,不许标新立异。 二、跳出经验定势:经验的狭隘性:时间、空间、条件。 三、破除权威定势:对权威的尊敬甚至崇拜,不敢逾越权威半步,不敢怀疑权威的理论和观点;权威定势的三大表现:一味“听话”;总是“服从”;外在泛化。 四、破除书本定势:破除书本定势的集中训练:读书正反合;团队思索;独木桥边的两人游戏。 2.何谓思维视角,思维视角的主 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人的思维活动不仅有方向,有次序,还有起点。在起点上,就有切入的角度,称为思维视角。 主要表现形式:1、肯定视角、否定视角;存疑视角 2、过去视角、现在视角、未来视角 3、自我视角、他人视角、群体视角 4、无序视角、有序视角、可行3.谈谈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 维? 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至少 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 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 几个环节。如果一种研究方法不 包括概念操作化与实证检验这 两个环节,这种方法就不是严格 意义上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要 保证研究过程与结论都可公开 检验,因此科学方法要求以共同 规则确定标准,而没有相同标准 就无法做任何检验。 此外,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相关因素之间的关 系;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事物的变化程度;科学研究 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预测的 准确率。 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 纠正不良的学风。 使用科学方法有助于防止制造 含义不清的新词,有助于防止无 明确逻辑关系的因果解释, 有助于防止不在乎结果的形势 预测。 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开放 性,认为自身是不完善的和需要 改进的,因此采取科学的研究方 法还可以有助于培养研究人员 承认错误的品德和改正错误的 勇气。 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创 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发挥人的自主 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 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 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面 对越来越复杂的工程技术和人 类遇到的各类复杂的新问题,如 航天载人计划、生态问题、社会 和谐发展等问题,都要求科学工 作者运用创新思维,并且要有意 识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 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 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 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其基本方 面不外乎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思维形式,比较与分类、分析与 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等逻辑方法。具体可归纳为下面 三种方法: 1)系统思维法。 2)发散思维法。 3)逆向思维法。 4.谈谈现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特 点. 发展态势:(1)信息科技占 主导地位: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 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 先导技术:基因工程的发展及应 用;细胞工程的发展及应用 (3)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纳米科学技术取得长足发展;新 能源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核 能、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 新材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 信息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符 合材料、纳米材料);海洋开发 与空间开发成为新的热点;环境 科学技术引起高度重视(环境监 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废物 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特点:(1)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加速化:科学技术成果加速增 长。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与应 用的周期愈来愈短,新技术、新 产品过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2)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 与综合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 于综合----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 的科学化,科学与技术发展各自 呈现综合的统一性。 (3)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5.谈谈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 社会影响. 特点:(1)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加速化:科学技术成果加速增 长。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与应 用的周期愈来愈短,新技术、新 产品过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2)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 与综合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 于综合----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 的科学化,科学与技术发展各自 呈现综合的统一性。 (3)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社会影响:(1)形成新的生产方 式:全数字的先进制造方式与先 进服务方式的结合(竞争内涵的 变化);全球化的开发、生产、 销售模式(物流全球畅通)。 (2)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知识与信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资源(知识创造财富);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力(创新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灵 魂)。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一、人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答: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交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1)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2)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二、试分析近代机械自然观? 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 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三、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的特点表现在哪里? 答: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