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检测2010-12-29

六年级班组号姓名:

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

它的发生的变化。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确定,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就不同。坐在向前行驶的船上,你会看到岸上的柳树在向运动,这是以为参照物。

4.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的。

5.从宏观上来讲,自然界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绝对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说,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6.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走过的距离长,则速度;走过的距离短,则速度。

7.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

8.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物体具有保持它___________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___________。

9.所有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_。

10.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________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________简单的运动。

12.人或物体沿直线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方式,叫________。

13.滚动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摆动是物体沿着弧线来回做________运动,轨迹是________的一部分。

15.钟表表盘上运动的物体是________,参照物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

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力作用

C.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起向上跃起的人,将()

A.落在原B.落在前面C.落在后面

4.飞机投弹时,()才能命中目标

A.飞到目标的正上方B.提前投弹

5.一列由西到东行驶的列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时,一乘客从窗口放下一小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其()

A.石块正好落在电线杆旁边B.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东边

C.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西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通常,描述河水上涨的参照物是()

A.河堤B.河水

7.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为参照物的。

A.地球B.太阳

8.描述植物的向光生长,是以()为参照物的。

A.植物的生长方向B.植物的根基处

9.认定某一物体或人是否运动,只要确认()就可以了。

A.相对于参照物,物体或人的位置是否有所变化

B.运动距离是否足够长

10.下列三项与运动快慢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时间B.距离C.方向

11.静止的物体()

A.受惯性影响B.没有受惯性影响

12.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A.有惯性B.无惯性

13.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司机只要慢起动、慢刹车,汽车就有会有惯性

B.汽车司机起动汽车和刹车,无论快慢,汽车都会产生惯性

14.火车的运动包含着多种方式,其中之一是()

A.滚动B.摆动

15.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汽车的速度约为(),飞机的速度约为(),子弹的速度约为()。

A .20千米/小时B.1000千米/小时 C .110千米/小时 D .3000千米/小时16.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A .确定的

B .不确定的

三、判断

1.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

2.飞碟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3.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4.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

5.小风车上的各点围绕中心点转动。()

6.把尺子一端用手按在桌上,用另一只手弹拨尺子的一端,这种运动是振动。()7.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8.载客汽车突然起动或刹车,乘客都会受到惯性的影响。()

四、我的想法和做法:

1.【实验目的】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实验步骤】

(1)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如下图)。

(2)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的。橡皮相对于课

桌是的。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的。若以为参照物,则课本是运动的。

2.几个同学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甲认为一切物体都运动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乙说,有许多物体,如高山、森林、房屋等都是不动的,它们在地球上是静止

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3.在行驶的公交车上,两个乘客一个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一个认为自己是运动的,这是怎么回事?

5.物体有哪些基本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答案:

一、填空

1.位置;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参照物、后、船;4、运动、静止;5、运动、静止、运动、静止;6、快、慢;7、静止;8、运动、原来运动(或静止)、惯性;9、惯性;10、移动、转动、滚动、摆动;11、相互联系、多种;12、移动;

13、移动、转动;14、往复、圆;15、表针、表盘;

二、选择

DBABB AABAC BABA 15 A、C、B、D 16 B

三、判断全对

四、问答

1.(2)静止、运动(3)静止、课桌

2.答:甲的观点正确。

A.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B.高山在地球上是静止的,是因为它以地球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又是运动。

3.答:两个乘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以两边的景物为参照物,则乘客是运动的;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则乘客是静止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教案1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重点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情景导入】 师:出示对折后的图形:根据看到的一半的图形,你能猜出完整的图是什么吗?(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圆形、一片树叶、一只蝴蝶) 师:把对折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生:让学生试着画出另一半,然后打开验证。 师:(1)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再图中指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 生: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折痕把左右两边平分,从对折中可以知道两边完全一样。 【新课讲授】 1.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教学例1:出示课本中松树图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沿虚线折叠,会出现什么情况?(两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虚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由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说说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概括轴对称的性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课堂作业】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2018.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 2.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 A.100.5 B.100.55 cm C.100.6 cm D.101 cm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4.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5.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8.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 m/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 A.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 B.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s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 25 cm、13. 27 cm、 13. 02 cm、13. 28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 A.13. 27 cm B.13. 28 cm C.13. 21 cm D.13. 26 cm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教师寄语: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一、填空:发生了变化。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 ,这个被选定的物体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 。叫 不同,物体的运动也不同。坐在向前,3、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确定 为参照物运动,这是以行驶的船上,你会看到柳树在向 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4、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 。置没有改变,则称物体是 的物体是一存,绝对5、从宏观上来讲,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 是相对的。是绝对的,在的。因此可以说,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6的。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作为参照物、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7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8 为参照物的。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运动,这是以9、坐在向前行驶的船上,你会看到岸上的柳树在向 、在唱“月亮走,我也走”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些优美动听的歌10 为参照物时,我是静止的。为参照物时,我是运动的,选择曲时,选择 为参照物,乘客是静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以11、正在行驶的车内,以 止的。测量,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12、通过,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13、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 。14、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经过时间短的小车,走的15、两个速度相同的小车,经过路程长的小车走的时间 。路程 速度快16、运动员从相同的起点、同一时间起跑, ,时间越短,、当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时间越长,经过的距离越17。经过的距离越。、如果从家到学校,10分钟走一千米,共走了5分钟,距离大约是18状态的性质。物体具有保持它原19、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向前倾或向后倒)20、由于惯性,行驶的汽车急刹时,乘客会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单元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一)第28~36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 2.平移和旋转…………………………1课时 3.解决问题:剪一剪…………………1课时 4.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课题: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第82页《轴对称(1)》上课日期 主备人刘喜英●共 4 课时●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3、在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 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自我修改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师: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吗?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北京俸伯中学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3)小球在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来源】湖北洪湖市瞿家湾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0.1 EF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从B到D,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BD间的距离为 4.5cm0.5cm4cm0.04m s=-==; 小球运动的时间20.2s0.4s t=?=;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0.04m =0.1m/s 0.4s s v t ==; (3)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EF的路程最大,所以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四图都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A图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B图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图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图说明物体先减速后加速,所以能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的是C图. 【点睛】 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长度测量、运动性质的判断,注意速度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要统一为主单位再进行计算.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力与运动

第三单元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九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 活动过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 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导 学 过 程 (2)问题2: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怎么画?需要注意什么? 请利用三角板,在桌面上操作,并画在 方格纸上。 (三)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1)动态呈现:菱形旋转、等边三角形 旋转、圆形旋转。 (2)多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 图形。 (四)巩固练习 P31练一练1,2,3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顺、逆)、角度 小旗旋转的相同点: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 旋转90度 导学反思 1.通过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3.反思整节课,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① 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 生:(通过观察回答)图①先向上平移

相应的位置吗?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导学过程 同桌两人先观察,然后互相说自已的想法。(1)可以先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一活动中既利用了平移又运用了旋转把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活动二 课件出示(如图,三角形) 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然后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吗? 同桌的同学合作在学习卡上的方格中,按照要求动手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并尝试把变换的过程描述记录下来。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 师生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P33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P33~34练一练1~5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A卷(含解析)

1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力为反作用力。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因它们的合力等于零而处于平衡状态 C .如果作用力的性质是弹力,则反作用力的性质也一定是弹力 D .成人与小孩手拉手进行拔河比赛,因为成人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成人的力,所以成人胜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的擦痕就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 .出膛的炮弹是靠惯性飞向远处的 C .坚硬的物体有惯性,如投出去的铅球;柔软的物体没有惯性,如掷出的鸡毛 D .只有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3.爱因斯坦曾把物理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 .著名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B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家笛卡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C .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 D .牛顿在反复研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4.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用可承受最大拉力相等的两根细线相连接悬挂在天花板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用手握住B 球逐渐加大向下的拉力,则上面一根细线因线短会先断 B .若用手握住B 球突然用力向下拉,则上面一根细线因多承受一个小球的拉力会先断 C .若用手托着B 球竖直向上抬起一段距离(上面一根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然后突然撤开,则先断的是上面一根细线 D .若用手托着B 球竖直向上抬起一段距离(上面一根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然后突然撤开,则先断的是下面一根细线 5.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 A .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 相同 C .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D .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6.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壁相切于A 点。竖直墙壁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M 点 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 7.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里,一质量为m 的球被一根轻质细线悬挂在车厢后壁上,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车改做匀加速运动,此时悬挂球的细线所受张力一定不变 B .如果车改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球有可能离开车厢后壁 C .如果车改做匀减速运动,此时球有可能对车厢后壁无压力 D .如果车改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悬挂球的细线所受张力一定减小 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个木块a 、b 、c ,质量均为m ,a 、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b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做匀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橡皮泥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 B .若粘在b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 、b 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 C .若粘在a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 、b 间摩擦力不变 D .若粘在c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 、b 间摩擦力都增大 9.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 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备课时间:年月日

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课件演示)【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蜻蜓、蝴蝶、房子……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建筑物、京剧脸谱、雪花、民间剪纸…… (二)操作体验,认识对称。 1.教学例1。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剪出其它图案吗? (1)学生操作活动(2)集体展示评价 2.认识对称轴。 师:你们知道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什么吗?(生说师板)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师板演画对称轴的方法) (1)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2)交流评价。 三、游戏巩固,运用新知。 师:小精灵晶晶要带大家去森林中的数学王国去玩,大家高兴吗? 闯关游戏一:猜猜看“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图案吗?”

( 1 )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闯关游戏二: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闯关游戏三:小魔法师“这些图形少了一块,你能找到吗?”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闯关游戏四:终极挑战──你能帮这些图形找到另一半吗? 小组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题(答案解析)(1)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题(答案解析) (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B. 平移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C. 平移只改变物体的位置 2.下面()选项正确表述了从图1平移到图2的过程。 A. 图1向下平移8个格,再向右平移7个格 B. 图1向右平移7个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 C. 图1向下平移3个格,再向右平移5个格 D. 图1向下平移6个格,再向右平移5个格 3.下列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明 B. 开 C. 旦 4.把一个三角形像下图这样折一折,可以知道()。 A. ∠2=∠3,∠1=∠3,所以∠1=∠2 B. 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C. 这个三角形有两条对称轴 D. 无法判断 5.下列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6.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长方形 B. 圆 C. 等边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7.下面的英文字母,()不是轴对称图形. A. Q B. M C. T 8.这个图案是从( )纸张上剪下来的。

A. B. C. D. 9.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长方形 B. 圆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等腰梯形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B. 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 C.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D. 成成画了一条直线长6厘米 11.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长方形 B. 梯形 C. 等边三角形 12.如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若将图中阴影部分的圆形或月牙形去掉,可以得到一些新图形,则得到的新图形仍然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个. A. 5 B. 6 C. 7 D. 8 二、填空题 13.要画出某一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必须知道________和________ 14.如图中把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向右平移________厘米,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15.轴对称图形沿着________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16.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________,都是________°,等边三角形又叫________三角形,它是________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7.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又叫________三角形。它是特殊的________三角形,也是________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8.在0-9这十个数中,是轴对称图形有________ 19.物体平移后________不变,改变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一只蚂蚁从A点沿阶梯爬到B点,共要走________m。 三、解答题

平抛运动单元测试

平抛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不为零的质点受到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 B .质点受到外力的作用 C .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 .质点受到的外力与加速度有一夹角 2.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 A .它的速度的方向改变,所以无法确定其速度方向 B .只要确定其运动轨迹,就可以确定任意位置的速度方向 C .只要确定其运动轨迹,就可以确定任意时刻的速度 D .它的加速度一定是随时改变的 3.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 A .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 B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C .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不变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不变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物体才做直线运动 D .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5.某人以一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河水的流速恒定时,关于他过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的位移跟水速的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速越小,位移越小,时间也越短 B .水速越大,位移越大,时间越短 C .水速越大,位移越大,时间不变 D .位移、时间都与水速无关 6.从高H 处同时以相同的速率抛出三个小球,A 球竖直向上抛出,B 球水平抛出,C 球竖直向下抛出,比较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A s 、B s 和C s 的大小:( ) A .C B A s s s << B . C B A s s s == C .C B A s s s >> D .不知初速度的大小,无法比较 7.在距一堵竖直高墙前s 远处的高台上水平抛出A 、B 两球,若两球抛出的初速度B A v v >,A 、B 两球分别打到高墙上a 、b 两点,则有:( ) A .a 点在b 点的上方 B .a 点在b 点的下方 C .A 球打到a 点的速率一定大于B 球打到b 点的速率 D .A 球打到a 点的速率一定小于B 球打到b 点的速率 8.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1v ,摩托艇在静水中航速为2v .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知识点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知识点 一、轴对称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轴对称是指2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指1个图形的两部分。 4、在轴对称图形的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5、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②然后根据各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③最后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序连接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有图形的另一半 6、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把这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看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能够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不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7、会画已知图形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8、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二、平移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现象,例如:缆车、观光梯、推拉门等) 2.性质 (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 (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找出构成图形的对应点 (3)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对应点 (4)连接所作的各个对应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36) 1、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边的树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25.90cm.这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粉笔 B.物理课本 C.课桌 D.黑板 4、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5、2005年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上海举行,我国选手包揽了全部五项冠军。他们在比赛中使用的“大球”较以前的“小球”直径增加了 ( ) A.2 dm B.2 cm C.2 mm D.2μm 6、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7、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3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 在甲前面0.6米处 D 在甲前面1.2米处 9、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米/秒。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米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30米C.乌龟每小时爬行2米左右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米栏 10、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人教版 东部)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三) 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全国东部(教师用卷)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力为反作用力。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因它们的合力等于 零而处于平衡状态 C.如果作用力的性质是弹力,则反作用力的性质也一定是弹力 D.成人与小孩手拉手进行拔河比赛,因为成人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成人的力,所以成人胜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分先后,选项A错误、C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不能合成,选项B错误;成人与小孩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造成成人胜利的原因是成人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小孩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选项D错误。 答案:C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的擦痕就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出膛的炮弹是靠惯性飞向远处的 C.坚硬的物体有惯性,如投出去的铅球;柔软的物体没有惯性,如掷出的鸡毛 D.只有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解析:物体的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唯一物理量,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形态和是否运动无关,选项A、C、D错误;由于惯性,炮弹离开炮筒后继续向前飞行,选项B正确。 答案:B 3.爱因斯坦曾把物理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著名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B.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家笛卡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C.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 D.牛顿在反复研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 2.平移和旋转1课时…………………1课时 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 4.练习七………………………………1课时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和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单元教学安排: 《轴对称》 2课时 《平移》 1课时 《利用平移解决问题》 1课时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轴对称(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3、在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师: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吗? 学生完成后反馈。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①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 ②画一画,连接每组对应点,看看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 反馈小结: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板书)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发散 完成练习二十第3、5题。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互动后总结: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轴对称,知道了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五)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1题。

2020新亮剑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义: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3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3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见《自学听讲》P41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超重的特点: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失重的特点: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状态。 (2)完全失重的特点: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1.(2018宁夏银川开学检测)关于失重与超重,下列实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2.(2018安徽合肥一模)合肥市滨湖游乐场里有一种大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先由升降机送上70多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由静止无动力落下,落到离地30米高的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若舱中某乘客重力为500 N。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座舱落到离地面45米高的位置时,该乘客对座位的压力为0 B.当座舱落到离地面45米高的位置时,座位对该乘客有支持力 C.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米高的位置时,该乘客对座位的压力为0 D.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米高的位置时,座位对该乘客的支持力小于500 N A 1.(2018浙江4月选考,8)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象能反应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下蹲的过程可以分成两段: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 ,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C 2.(2018全国卷Ⅲ,19)(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