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巩固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认识

2、强化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对复分解反应中特殊沉淀和气体加深认识

4、掌握物质的鉴定、鉴别、除杂质、离子共存、推断题的解法

能力目标:煅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会运用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完成相关的鉴别、鉴定、除杂质、离子共存、推断题的解答教学准备:1、已完成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关系的复习

2、已完成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复习

3、已完成对常见酸、碱、盐溶解性的复习

[板书]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

实战操练:

1、鉴定

2、检验

3、鉴别

4、除杂质

5、离子共存

6、推断

[10分钟巩固练习]

1.旺旺雪饼中有一包标明成份为生石灰的干燥剂。此干燥剂久置后还可能出现的新成份有:A:________B:_______。若要证明其中已不含有CaO,则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向干燥剂中先加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现象;再加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其中有A、B两种成份。

2.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铁,若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则应选择:。

若可以使用两种试剂,则应选择和。

3.有一包固体粉末,是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为了鉴定其成份,实验如下: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液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化学式)

复分解反应中的八大沉淀和两大气体(专项练习)

[基础过关]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与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镁与胃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鉴定下列离子可用的物质和现象。

CO32-先加入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有________现象;

NH4+ 先加入__________,有________产生,再将_____________放于容器口,_________变成______色。

SO42- 先加入__________,有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现象。

Ba2+ 先加入__________,有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现象。

Cl- 先加入__________,有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现象。

Ag+ 先加入__________,有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现象。

H+ 若加入NaHCO3溶液Na2CO3溶液有________现象,加入石蕊试液,有________现象;

加入Zn有________现象;加入CuO有________现象产生,加入Cu(OH)2,有_______现象。OH-干若加入氯化铵溶液,有__________现象;若加入酚酞溶液,有________现象;若加入Cu(NO3)2溶液)有_________现象。

[实战操练]

实战操练一:鉴定

1.草木灰中有一种可溶液性盐,已经通过焰色反应测知其阳离子是K+离子,若要证明其为碳酸钾,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证明一种氮肥是铵盐氮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操练二:检验

1.某烧碱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气体而变质成为_______,此时加入_________,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其已经变质了。

实战操练三:鉴别

1.不用其它任何试剂,下列物质①MgSO4②NaOH③CuCl2④KCl ⑤Ba(NO3)2 被鉴别出来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④⑤①D.④③①②⑤

2.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区别NaOH溶液和Ca(OH)2 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3.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l)BaCl2NaCl K2CO3(2)NaNO3MgCl2(NH4)2SO4

(3)CaCl2NaNO3H2SO4(4)NaCl H2SO4Ca(OH)2

实战操练四:除杂质

1.请写出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

NaNO3溶液中混有NaCl________________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________________

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________________ NaCl中混有CaCO3_______________

实战操练五:离子共存

1.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一组物质是()

A.KCl和AgNO3 B.CuSO4和NaOH

C.Ca(OH)2和HCl D.NaCl和ZnSO4

2.下列各组离子在pH值为14的某溶液中能大量

..共存的是()

A Ba2+,、K +,、SO42-、NO3–B、Ca2+、Al3+、Cl-、NO3-

C K+、Na+、SO42-、CO32-

D NH4+、Na+、SO42-、NO3-

3.在甲、乙两瓶溶液中共有H+、Cu2+、Na+、OH-、SO42-、CO32-六种离子,已知甲溶液的PH大于7,则乙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符号是。

实战操练六:推断

1.有一包固体粉末,是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硝酸.

(3)取上层清液,滴加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2.为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将其任

①写出有关的化学式:C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 ;

②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钟巩固提高]

1.旺旺雪饼中有一包标明成份为生石灰的干燥剂。此干燥剂久置后还可能出现的新成份有:A:________ B:_______。若要证明其中已经不含有CaO,则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向干燥剂中先加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现象;再加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其中有A、B两种成份。

2.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铁,若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则应选择:。若可以使用两种试剂,则应选择和。

3.有一包固体粉末,是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为了鉴定其成份,实验如下: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液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

____________。(化学式)

化学有机化学机理题Word版

有机化学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机理题 ( 共44题 288分 ) 1. 8 分 (2701) 2701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邻苯二甲酰亚胺用Br2-NaOH处理获得邻氨基苯甲酸。 2. 8 分 (2702) 2702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2,4-二硝基氟苯(A)及2,4-二硝基溴苯(B)分别用C2H5NH2处理,都获得N-乙基-2,4-二硝基苯胺,但A比B速率快。 3. 8 分 (2703) 2703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异丙苯过氧化氢用酸处理,获得苯酚和丙酮(石油化工生产)。 4. 8 分 (2704) 2704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用14C标记的2-甲基-6-烯丙基苯酚的烯丙醚(A)加热发生Claisen重排反应,生成的2-甲基-4,6-二烯丙基苯酚中有一半以上含14C的烯丙基在对位。

5. 6 分 (2705) 2705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邻位和对位的羟基苯甲酸容易失羧,而间位异构体无此特征。 6. 6 分 (2706) 2706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旋光的苯基二级丁基酮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外消旋化;这个酮失去旋光性的速率正好和它在碱性条件下溴化的速率相等。 7. 6 分 (2707) 2707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旋光的扁桃酸乙酯[C6H5CH(OH)CO2C2H5]在碱性条件下易外消旋化。 8. 6 分 (2708) 2708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旋光的扁桃酸[C6H5CH(OH)CO2H]在碱中的外消旋化比其酯慢得多。 9. 6 分 (2709) 2709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苯基二级丁基酮进行酸催化的外消旋化与其碘代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 6 分 (2710) 2710 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醇醛缩合(aldol)反应亦可酸催化,如乙醛在酸催化下可生成-羟基丁醛。

(完整word版)有关复分解反应的专题练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复分解反应专题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NaCl+KNO 3=NaNO 3+KCl B 、 BaCl 2+Ca(NO 3)2=Ba(NO 3)2 +CaCl 2 C 、CuSO 4 +Ba(OH) =BaSO ↓ +Cu(OH) ↓ D 、 AlCl +3NaNO 3 =Al(NO 3 ) +3NaCl 2 4 2 3 3 2、下列物质一般跟其他物质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硝酸钠 B 、硝酸银 C 、氯化铁 D 、硫酸镁 3、下列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 、三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 A 、 HCl + AgNO 3 B 、 H 2SO 4 + NaOH C 、 Ca(OH) 2 + Na 2CO 3 D 、NaCl + KNO 3 5、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碳酸钙和稀盐酸 B 、氯化铜和稀硫酸 C 、硝酸钾和氯化钠 D 、硝酸银和稀盐酸 6、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ZnCl 2 KNO 3 MgSO 4 B 、NaOH KNO 3 H SO 4 C 、BaCl 2 Na SO K CO 3 D 、AgNO 3 ZnCl 2 HNO 3 2 2 4 2 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 、 纯碱和稀盐酸 B 、氯化铁和苛性钠 C 、生石灰和稀盐酸 D 、硫酸锌和氯化钡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依次混合后,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 A 、BaCl 2 Na CO 3 HCl B 、BaCl 2 H SO HNO 3 C 、AgNO 3 HCl HNO 3 D 、Ba(NO ) Na CO 3 H SO 4 2 2 4 3 2 2 2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均有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的是( ) A 、 NaCl + AgNO 3 B 、 CuSO 4 + Ba(OH) 2 C 、 Na 2CO 3 + Ba(OH) 2 D 、 FeCl 3 + NaOH 10、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都是沉淀的是( ) A 、 Ba(OH) 2 + CuSO 4 B 、 Ca(OH)2 + Na 2 CO 3 C 、 AgNO 3 + NaCl D 、 NaOH + FeCl 3 1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得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A 、FeCl 3 KOH HCl B 、Na CO 3 CaCl 2 HCl C 、AgNO 3 HNO 3 HCl D 、CuSO 4 Fe NaCl 2 12、下列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 、 KCl AgNO 3 B 、 H 2SO 4 BaCl 2 C 、HClCa(OH) 2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a 2+ Cl - Na + CO 32- B 、 H + K + NO 3- OH - C 、 H + Na +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D 、 KOH NaNO 3 SO 42- CO 32- D 、 K + Na + NO 3- SO 42- A 、Cu 2+ - + OH - B 、OH - Na + 2- H + + K + 2- Cl - 2- OH - K + NH 4 + NO 3 Na CO 3 C 、Na CO 3 D 、 SO 4 15、下列同组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NaOH KNO 3 2 4 2 NaCl 2 4 2 CO 3 KCl HCl D 、BaCl 2 KOH NaNO 3 H SO B 、Ba(OH) K SO C 、K 16、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共存的是( )。 A 、NaOH CuSO 4 HCl B 、 NaCl HCl KOH C 、AgNO 3KCl NaNO 3 D 、KNO 3 NaCl HCl 17、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 、NaOH NaNO 3 K 2SO 4 B 、CuSO 4 MgSO 4 KCl C 、Ba(OH) 2 H 2SO 4 NaCl D 、 NaCl AgNO 3 HNO 3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H + Ag + Cl - NO 3- B 、Na + Fe 3+ Cl - NO 3- C 、H + Na + Cl - CO 32-- D 、H + Na + Cl - NO 3- 19、下列离子能在 pH=2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2- 3+ + OH - B 、K + 2- Cu 2+ - C 、Cl - K + 2- Na + D 、 K + OH - A 、SO 4 Fe Na SO 4 NO 3 SO 4 2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Na SO 4 BaCl 2 AgNO 3 B 、CuCl 2 FeCl 3 HCl C 、 Na CO 3 HCl H SO 4 D 、 CaCO NaOH 2 2 2 3 21、有一瓶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实 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CO 3 2-- Na + Mg(OH) 2 A 、过滤后加稀硝酸 B 、先过滤,后小心蒸发 C 、加适量的盐酸,过渡 D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整理版)

1.A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2.Baeyer----Villiger 反应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例 还原 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

第八章酸碱盐复分解反应重要方程式归纳

总复习教案 第八章酸碱盐复分解反应重要方程式归纳 第八章规律较多,让许多同学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抓住每一类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八章尤其是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书写甚至于比第一学期的方程式还要简单。当然,前提是你的化合价及化学式的书写已经过关。下面,归纳本章最重要的一类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以方便大家复习。 概述: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初中主要指酸碱盐)相互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字母表达式为:AB+C D→AD+CB 。反应是否能够发生的最基本判断依据是: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 ..、气体 ..或者水.的至少一种。由于酸与酸、碱与碱不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在初中主要学习以下4小类: 1、酸+碱→盐+水 (又称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特殊的一类)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注:由于酸与碱必定有水生成,所以此类反应一定发生。 2、酸+盐→新酸+新盐 CaCO 3 +2HCl====CaCl2+H2O+CO2↑ 2NaHCO 3+H 2 SO 4 ====Na2SO4+2H2O+CO2↑ AgNO 3+HCl====AgCl↓+HNO 3 BaCl 2+H 2 SO 4 ==== BaSO 4 ↓+2HCl

注:许多不溶于水的盐都能与酸反应,除了AgCl、BaSO 4 两种盐。 3、碱+盐→新碱+新盐 CuSO 4+2NaOH====Cu(OH)2↓+Na 2 SO 4 FeCl 3 +3NaOH====Fe(OH)3↓+3NaCl Na 2CO 3 +Ca(OH) 2 ====CaCO3↓+2NaOH NH 4NO 3 +NaOH====NaNO3+NH3↑+H2O 4、盐+盐→两种新盐 AgNO 3+NaCl==== AgCl↓+NaNO 3 BaCl 2+K 2 SO 4 ==== BaSO 4 ↓+2KCl Na 2CO 3 +BaCl 2 ====BaCO3↓+2NaCl K 2CO 3 +CaCl 2 ====CaCO3↓+2KCl 注 A:3、4两类反应中,碱与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否则反应不发生 B:NaNO3、KNO3两种物质由于和其它化合物反应均不会满足复分解的基本条件,故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C:牢记三碱四盐七种常见沉淀:Cu(OH)2、Fe(OH)3、Mg(OH)2、CaCO3、BaCO3、AgCl、BaSO4。同时记住:钾、钠、铵、硝酸盐及酸均溶于水,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

【中考复习】人教版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及习题(无答案)

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九年级课时数:3课时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复分解反应 教学目的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的条件; 能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能够正确地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7年4月1日10:00-12:00 教学内容什么是酸,举例说明 什么是碱,举例说明 什么是中和反应,实质是什么 什么是盐,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一、课前导入 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CaCO 3 + HCl Na 2CO 3 + HCl NaHCO 3 + HCl Na 2CO 3 + CaCl 2 Na 2CO 3 + Ca(OH) 2 问题: 碳酸钠溶液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能否与其他的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呢? 二、本节知识点讲解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回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结合课前导入,归纳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有气体、沉淀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 (3)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4)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5)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 NaOH NaCl K2CO3Ba(NO3)2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稀硫酸 判断依据 总结: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有“三看”: 1.一看成分:一般反应物如有相同的离子成分,则该反应不能发生. 2.二看产物: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固体)、水(液体)或气体生成.只需有其中一种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3.三看反应物的溶解性: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另外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需溶于酸,反应才能发生.无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均需溶于水,反应才可能发生. 口诀:复分解,两头顾,先顾头,后顾尾,顾头要看溶解性,顾尾气体沉淀水,有酸参加可不溶,无酸参加都要溶. 巩固概念: 1.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可以不必考虑的是( ) A.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 B.生成物中是否有水 C.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混合,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BaCl2和Na2SO4 B.HCl和NaHCO3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教案常见的盐

常见的盐 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酸、碱的学习思路之上学习盐的组成特点、分类及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反应、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并由此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又是高中继续学习重要预备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盐:NaCI、Na2CO3、CaCO3 NaHCO3 的用途; 2、初步理解盐的组成特点; 3、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记住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的条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In ter net 资源学习几种常见盐(NaCI、Na2CO3、CaC03 NaHC03)的用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有用资料的预筛选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化学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相关的、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常见的盐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哪些调味品?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I。 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CQ,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 (NaHCO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Q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Q 等。 二、新课学习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 (一).氯化钠 指导阅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身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 1氯化钠的组成 2.氯化钠的用 3.氯化钠的分布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复习总结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3.酸: 4.碱: 5.盐: 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反应先后顺序

反应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题1:向NaOH、NaAlO 2、Na 2 S 2 O 3 的混合溶液中 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 2SO 4 = Na 2 SO 4 +Al(OH) 3 ↓ 2NaAlO 2 + H 2 SO 4 + 2H 2 O =Na 2 SO 4 +2Al (OH) 3 ↓ Na 2S 2 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 + SO 2 +H 2 O 2Al(OH) 3 +3H 2 SO 4 =Al 2 (SO 4 ) 3 + 6H 2 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 2通入KOH和Ca(OH) 2 混合溶液中, 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2KOH + CO 2= K 2 CO 3 + H2O K2CO 3 +CO 2 +H 2 O = 2KHCO 3 CaCO 3+CO 2 + H 2 O = Ca(HCO 3 ) 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盐及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盐及复分解反应 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 .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 .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 .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化学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规律,认识物质时要抓住“结构相似,性质相似”。铵盐是一类含NH4+ 的盐,下列有关铵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都易溶于水 B.受热都易分解 C.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D.铵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都会升高 碳酸钠(Na 2CO 3)和碳酸氢钠(NaHCO 3)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对应的酸都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钠常用作食用碱,水溶液pH ______(填“﹥”“﹦”或“﹤”)7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员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 、Na 2CO 3中的一种。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配成溶液,通过以下操作即可判断: (1)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只出现白色沉淀,则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稀盐酸,如有_____________产生,则是 ______________。 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银和稀盐酸 B .铁和硫酸锌溶液 C .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D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4.上海医疗器械厂的科研人员研制成的不用电的化学冰箱,其原理是将一种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作用作冷源,达到降温目的。这种物质可能是 (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石灰石 D.硝酸铵 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 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某园林工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 4·5H 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然后 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使用铁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常会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 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 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纯碱 C.白酒 D.白糖 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代谢。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 是枸椽酸钾(C6H7K3O8)。下列有关对枸椽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B.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7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复分解反应(讲义习题随堂练习作业及答案)

复分解反应(讲义) 知识点睛 1.定义 发生在溶液中,由________________互相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2.通式 AB+CD AD+CB 如HCl+NaOH NaCl+H2O FeCl3+3NaOH3NaCl+Fe(OH)3↓ 2HCl+Na2CO32NaCl+H2O+CO2↑ 可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 3.发生条件 (1)反应物条件 能溶于______(有酸参与反应时能溶于_______)。 注:如果反应物中没酸,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必须都能溶于水; 如果反应物中有酸,另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酸。 (2)生成物条件 有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生成。 【拓展1】常见的沉淀 ①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蓝色沉淀:____________; ③红褐色沉淀:__________。 【拓展2】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 酸类易溶除硅酸,碱溶钾钠钡钙铵; 可溶盐:钾、钠、铵;硝酸盐,全盘端;盐酸盐,银靠边;硫酸盐,除钡餐。(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碳酸盐,可溶的只有钾钠铵,其余不溶水,均能溶于酸。 4.书写 (1)步骤 ①判断反应物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②两种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 ③判断生成物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④能反应的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标注。 (2)举例 ①稀盐酸和NaOH溶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上是HCl在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NaOH在 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因为____和____结合生成 了H2O,所以该反应能发生。 ②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上是HCl在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Na2CO3 在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因为____和____结合生 成了H2CO3(H2CO3进一步分解为H2O和CO2), 所以该反应能发生。 ③CuCl2溶液和NaOH溶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上是 CuCl2在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NaOH在水中解离 出____和____,因为____和____结合生成了 Cu(OH)2,所以该反应能发生。 ④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上是 CuSO4在水中解离出____和____,Ba(OH)2在水中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画法剖析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弯箭头代表一对电子的转移,弯钩意味着一个电子的转移,后者适用于自由基反应

1 有机反应机理入门 1.1 画路易斯结构式 先画出分子的骨架,环和pi键应准确无误,然后用氢原子完成其余的化学键。对于有机分子,骨架有时以简化形式给出。 画出孤对电子,使每个原子核外满足充满电子的结构:氢2个;硼、铝和镓6个;其它原子8个。最后结构式中的每个原子总的成键电子数可以通过数其核外的成键电子获得(包括共享电子)。 提示:画路易斯结构式可参考以下结构特征:?(1) 氢原子永远在构的外围,因为它只能成一个共价键; (2) 碳、氮和氧有特定的键合模式。?在以下的示例中R代表氢、烷基、芳基或它们的组合,这种变化并不影响成键模式。 ①中性的碳原子为4键。这4个键可以都是sigma键,也可以是sigma键与pi键的组合(如双键和三键)。?②带有单个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碳有3个键。 ③中性的氮原子(氮烯除外)有3个键和一对未成对电子。?④正电荷的氮成4键,带有一个正电荷。 ⑤负电荷的氮成2键,带有一个负电荷和2对未成键电子。

⑥中性的氧原子成2键,带有2对孤对电子。 ⑦带正电荷的氧成3键,带有1对孤对电子。 (3) 有时磷原子和硫原子可有10个成键电子,这是因为磷和硫具有d轨道,可以扩展而容纳10个电子。 Lewis结构式是价键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反应机理的基础。 1.2 电负性 多数有机反应依赖于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分子与带有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在中性有机分子中,部分电荷的产生依赖于电负性的差异。?电负性的数值最初由LinusPauling在1960年确定。其数值越大,表明其吸电子能力越强,所以氟是吸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见表: 成键后,电负性大的元素的原子拥有部分负电荷,而且,双键结构的部分电荷比单键结构的部分电荷密度更大,这是因为双键上的pi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小,更易于流动。 电负性是很基础的知识,但很有用,很重要。通过电负性,可以解释为什么硼烷加成到烷基取代的不对称烯烃上不服从Markovnikov规则,为什么含活泼氢的羰基化合物去质子后主要以烯醇式存在... 1.3共振结构?当分子中成键电子的分布不能用一个路易斯结构充分表达时,可由若干个仅仅在电子的位置上有差别的路易斯结构的组合来表达。 这种仅仅在电子的位置上有差别的路易斯结构称为共振结构。共振结构表达了分子中电子的离域。 画共振结构?对于给定的分子或中间体,画共振结构的简单方法是先画出一个 路易斯结构,然后用箭头表示电子的流动,画出一个仅仅是电子分布不同的结构。

最新中考化学-酸碱盐和氧化物-复分解反应-反应条件

(18吉林)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 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实验解析结论实验一 _____①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 2CO 3+H 2SO 4=K 2SO 4+H 2O+CO 2↑ 实验二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 2++SO 42-=BaSO 4↓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 ___④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 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 中逐滴滴加K 2CO 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 中的溶质是___⑤___。 【拓展与应用】 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 溶液Na 2CO 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襄阳)4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BaCl 2溶液呈中性,Na 2CO 3溶液呈碱性。)

祺祺:向试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II和I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 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___________。 (18娄底)19.(8分)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

【新知识学习】 (一)、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5种):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2、红色固体:铜——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 3、蓝色晶体: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4、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5、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6、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7、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氧化钙,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 8、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二)、液体的颜色 10、无色液体: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 11、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3、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5、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推断题常用的沉淀及特性 沉淀↓加入硝酸 CaCO3 白色 沉淀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AgCl 不溶解 BaSO4 不溶解 BaCO3 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Cu(OH)2 蓝色絮状沉淀沉淀溶解 Fe(OH)3 红褐色沉淀沉淀溶解 Mg(OH)2 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四)、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溶于酸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4+加入碱,能生成刺激性气体,气体能使湿润石蕊 试纸变蓝 H+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 2.和金属反应,生成气体H2 ,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OH--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Ag+加入Cl—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不溶解Ba2+加入SO42 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不溶解Ca2+通入CO2或加入Na2CO3能生成白色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 Mg2+加入碱,生成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Cu2+加入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Fe3+加入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O32—加入H+,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酸物 1.加入氢氧化钙,生成沉淀。 2.加入酸,沉淀溶解,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1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范例+原理

1.A 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2.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反应实例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整理版)

1.A rndt-Eister反应 令狐采学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2.Baeyer----Villiger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反应实例 4.Birch还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