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泰师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08年11月3日

泰师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08年11月3日

泰师附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08年11月3日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

..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绿.色/绿.林好汉堵塞./边塞.吭.声/引吭.高歌

B.枕藉./杯盘狼藉.矿藏./隐藏.曝.光/曝.背谈天

C.坎坷./百舸.争流猝.然/仓促.无奈./按捺.不住

D.苍.茫/沧.海一粟沉湎./缅.怀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

..

非议

..、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丫上翘,新芽竞长,生龙活虎

....。

C.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

D.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

....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些学生如果每天晚上在宿舍聊天聊得很晚,影响他人休息,那么学校就应该及时向他提出警告甚至意见。

B.10月18日,泰师附中举行了第五届校运动会。通过这次运动会,使运动员们认识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C.高一暑期军训能否让学生脱胎换骨,关键在于学生态度要端正,教官严格要求、认真训练。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月是故乡明”这组散文以深沉、优美的故园情思感染了我们。从表达方式看,这类散文有自己的特点: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高明的作家常常将叙议结合得水乳交融,这一专题的散文就具有这一特点。

5、仿照画线句子,写出三个句子与它构成排比句式。(6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

,;,;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

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7、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作者“宴游西山之乐”的一项是()

(1)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5)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6)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1)(4)(5)

B、(2)(4)(6)

C、(2)(5)(6)

D、(1)(3)(5)

8、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本文,一个看似简单的“始”字,在篇中不可或缺。

B、文章多次使用“始”字,表达了对西山宴游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以往所游山水的贬低和否定。以西山的“怪特”之美,来映衬自己虽受挫折却孤高傲视,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

C、为了表现“西山”的美好可爱,作者在描写“西山”时,综合运用了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如作者以“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来反衬“西山”的高大挺拔。

D、这段文字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美。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分)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4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5)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以前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

12.第②节在全文起了哪些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作出具体分析。(4分)

答:

13.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1)第④节画线内容

(2)第⑤节画线内容

14.请结合具体例子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4分)

15.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从人物形象、线索等方面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八卦研究”别亵渎了学术

原以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会是个特例,却没想到远非如此:“司马相如骗钱、骗色、骗婚,还包二奶”;“徐霞客风流遍于足下”;“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南京明城墙外廓是朱元璋的脸”;“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如此等等,去年以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而这几天又有人宣称:“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也有才,但好赌、好酒、好色。”看来,很有必要对如此“学术”来一声棒喝。

人们常把追逐明星隐私、热衷名人琐事的报道者称为“狗仔队”,称呼中充满了不屑。而研究历史人物不去关心人家的成就、思想和贡献,不去关心那些尚待研究和厘清的重大问题,却对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兴味盎然,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放弃学术品格、同样让人不屑的行为。学术研究只关心“八卦”、“花边”,折射的是学者学术品位的下滑、学术趣味的低级。这样的“研究成果”多了,是学术界的尴尬和不幸。对于把“八卦”当学术来“钻研”的学者,人们不禁要奉劝一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适逢社会转轨之际,需要也值得学者们去研究并解决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多如牛毛,研究点什么不比研究这些好?

退而求其次。也许人各有志,也许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接纳学者去追逐古人的“边角八卦”,不强求所有学者都去研究重大问题。即便如此,既然冠名“学术”,就该拿出个学术的样子,遵循学术的准则:仅凭李白好酒、好斗、好武,就断言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仅凭李清照爱打麻将就断言她是赌棍,写了26首涉酒诗就推定她是酒鬼,写了一句“今夜纱厨枕簟凉”,就认定她是色鬼;仅凭瑶姬给大禹送过“红宝书”(丹玉之书)就说大禹有婚外情,这种结论下得是否也太过武断?按这

种思维,中华历史将新增多少古惑仔、赌棍、色鬼、酒鬼及婚外情?纵观“八卦学术”,“也许”、“可能”、“大概”充斥其中,“戏说”、“大话”、“恶搞”极尽其能,又哪有学术研究科学、严肃、严谨的影子?如果这类“八卦学术”也能位列学术,岂不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

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学者的思想、操守和道德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当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学者的呐喊和力挽狂澜是社会走出泥淖的希望。遗憾的是,一些学者非但没有树立标杆,反而一味媚俗,迎合大众对八卦隐私的“低级趣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追逐名利,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大肆炒作,大抖“包袱”,“八卦研究”透出的浮躁、铜臭、名利熏心,别说为正直学者所不耻,即便是普通公众,也羞于为之。这种学者越多,人们对学者的印象就越打折扣,这种“学术”影响越大,对学术的清誉破坏就越重。对于这种学者,应该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学术的尊严,才能保护学者的形象,还学者和学术一个本来的面貌。

(选自2008年4月15日《新华日报》,右删节)

16.下列对“八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八卦研究”兴趣盎然地关注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等。

B.“八卦研究”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和品格,让人不屑的行为。

C.“八卦研究”中充斥着“也许”“可能”“大概”这样的词,这不是学术研究应有的态度。

D.“八卦研究”为了迎合大众,哗众取宠,完全使整个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

17.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这样的研究只是个特例,那么对如此“学术”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B.如果将只关心古人的“八卦”“花边”的研究位列学术,就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有损学术的清誉。。

C.这些“八卦研究”虽然冠名学术,但毫无意义且会导致政治、经济、文化这些重大问题完全无人问津。

D.去除功利思想,维护学术尊严,保护学者形象,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之道。

18.根据文意,概括有必要对“八卦研究”进行棒喝得原因。(6分)

19.作者认为学者和学术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怎样的?(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篇。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

“相如之徒,敷典{离文,乃从荀法。”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楚文学土壤。

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

16.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象而逼真的描写。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多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1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赋兴盛于汉代,汉赋受《诗经》、《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B.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物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荀子创造的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

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18.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6分)

答:

19.荀子文学创新的文化之源有哪些?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20.请以“我和同桌”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套作。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 A

2、 B

3、D(A、语序不当,“一些学生”要放到“如果”后面。“警告“与”意见“要对调。B、缺少主语,

删去“通过”或者“使”。C、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4、表达方式夹叙夹议水乳交融

5、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色;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雄鹰,就搏

击万里长空;

6、B(则,连词,那么)

7、C((1)(3)为发现西山之前游玩的乐趣。)

8、B(错在“同时也暗含着对以往所游山水的贬低和否定”这句上。)

9、(1)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所学习的收获大。(得分点:尝,须臾,所学)

(2)老师,是用来(或者翻译成“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得分点:所以,受业,判断句)

(3)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得分点:渔樵,状语后置句,侣、友)

10、

(1)晚:归艘,钟声(2分)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2分)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老鹤”人的动作,(1分)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2分)

11、(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岂因祸福避趋之

12.答: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2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2分)

13.答:(1)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3分)

(2)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3分)

14.动作描写。“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细腻地描写了姥姥对儿孙辈的疼爱。外貌描写。“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写出了姥姥了年轻时的美丽。想象。第九段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答对两点得4分)

15.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答对两点得6分)

甲、论述类文本

16.D(“使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错)

17.C(“无人问津”绝对化)

18.①“八卦研究”学术品位低下,学术趣味低级;②不遵循学术的准则,缺乏科学、严肃、严谨的研究态度;③浮躁媚俗,哗众取宠,不择手段,追逐名利,失去了学术的尊严。(每点2分)19.①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术研究应遵循科学、严肃、严谨的准则;②学者应该有高洁的操守、高尚的学术品格以及高级的学术趣味;③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点2分,若只答“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只得2分。)乙、实用类文本

16.C(张冠李戴,所说内容应是《成相篇》的特点)

17.D(A项错在“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的创作思想”;B项错在“发端和起源”;C项错在“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

18.(1)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赋篇》是他最早的以“赋”命名的著作。

(2)荀子在内容、形式、句式和手法上创制了赋作的范式。或“他是体物赋的创始者”。

(3)他在弹唱文学方面有重大创新,创作了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成相篇》。(每点2分)19.(1)①荀子的文学创新源于肥沃的齐楚文学的土壤;②源于齐楚两国的隐语风习。(每点3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