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祝县移民进展情况汇报

天祝县移民进展情况汇报

天祝藏族自治县移民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扶贫办

(2011年6月)

移民搬迁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我县又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大县,抓移民、保生态是扶贫开发的双重任务,也是双赢目标。近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和驻疆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县通过政府引导和鼓励支持,采取集中搬迁、插花安臵、先劳务后移民、封山育林和退牧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尤其是加大生态功能区、脆弱区群众搬迁力度,移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地缓解了生态压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

一、近年来移民工作成效及采取的措施

面对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县始终把移民搬迁作为改善贫困人口生存条件、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迁输结合、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政府计划组织、乡镇联系、移民户引介、能人带动、个人投亲靠友等途径,积极开展开发式移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移民4060户16555人,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9.8%,其中省内1082户5943人,省外2978户10610人,移民退出耕地近8.4万亩、草原455万亩。主要移向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和河西张掖、酒泉等省内地区,这些移民基本上达到了“一年迁出、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五年走向致富”的目标。他们的迁出不但缓解了当地生态压力,

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有效缓解了人地、草畜矛盾,而且从根本上为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找到了一条路子。为了抓好生态移民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县上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移民工作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督办和落实移民工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不同工作重点和区域,先后设立了县移民办公室、新疆移民工作站、景电移民指挥部等科级单位,专设机构、专人专抓移民联络及安臵工作,使移民搬迁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轨道。

二是及时研究制定规划,加强对移民工作的指导。从我县移民搬迁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迁入地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及时制定出台了《天祝县“十一五”移民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移民搬迁工作的意见》,《天祝县新疆移民工作意见》、《天祝县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移民规划》等政策措施,确立了分年度分期分批迁移的具体计划,保持了移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是认真落实移民补助政策,加大移民搬迁支持力度。结合省上有关精神,县上及时研究出台提高移民补助标准相关政策,对迁往省外的人均补助800元,迁往省内的人均补助600元,对整村整组搬迁的人均一次性补助1000元。针对河西、内蒙古、景电灌区等几个我县移民搬迁集中安臵点,县上特事特办,从县财政、民政、发改等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补助标准,并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异地脱贫的积极性。县、乡两级政府和扶贫、移民部门,采取典型引导、算账对比、实地考察、发放宣传材料、播发移民专题片等不同形式,加强宣

传发动工作,注重移民带头人现身说教的作用,树立了骆元文、田国昌、朱志兰、马建国等一批移民带头人,并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先后组织带动了1300多户4000多人迁往新疆、河西、青海、内蒙等地,使搬迁群众在两三年之内实现了异地脱贫的目标。

五是积极排扰解难,切实解决移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了保证能移得出去、稳得下来,在联系新的移民安臵点的同时,经常性深入移民落户点,跟踪调查了解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与迁移地政府、企业和建设兵团积极协调解决移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土地承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做好稳定工作。

二、今年移民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生态安全战略,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生态保护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高海拔区农牧民群众贫困问题,在县委、政府的部署下,在做好大量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天祝县高海拔区生态移民方案》,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进一步明确搬迁重点。为全面推进生态安全战略,我县决定对处于石羊河流域源头的祁连、旦马、哈溪、大红沟、毛藏、安远、朵什、西大滩、东大滩9乡镇和其他乡镇“一高四区”内的农牧民群众进行生态移民。为全面摸清我县“一高四区”(“一高”即居住在2800米以上高海拔区,“四区”即毛藏水库库区、祁连旦马矿区、炭山岭塌陷区、生态核心区))移民搬迁区人口基本情况,今年4月份两次抽调组织人员,对全县19个乡镇176个村784个组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据摸底统计,这些区域内需搬迁人口有10161户41370人,占全

县农业人口的5.9%,其中: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需要搬迁的有6023户24803人,2500-2800米之间需要搬迁的有3940户15775人,2500以下需要搬迁的有198户792人。目前,急需实施移民搬迁的有2927户1.2万人,这些群众因长期居住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结构单一、居住零星分散,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突出,贫困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到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和谐稳定。

二是认真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加快生态移民进程。针对县外移民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在不放松县外劳务移民的基础上,把生态移民搬迁的突破口放在了充分利用和挖掘县域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县内集中安臵上,计划从今年起,采取向川区集中、城镇定居、景区发展、沿路沿线安臵和县外劳务移民等方式,利用3年时间,力争将居住在高海拔区的2927户1.2万人,分期分批实施生态移民,每年争取搬迁生态移民4000人。同时对县内移民搬迁、城镇安臵、县外移民安臵、土地户籍、项目资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配套政策措施。

三是集中抓好华藏寺镇黄草川移民新村示范点建设。该示范点作为我县第一个全县性县内移民安臵点,按照“科学规划、产业优先、基础先行、分步实施、整合项目、聚集要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县上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建成黄草川生态移民暨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该示范点距县城10公里,位于我县华藏寺镇周家窑村、栗家庄村和黄草村三村交界处,示范园区占地3036亩;项目总投资7889.17万元,其中:国投资金6286.17万元,群众自筹1603万元。示范点规划搬迁安臵祁连、旦马、大

红沟、东大滩、西大滩、安远、华藏高海拔区群众200户1069人,建成住宅200套,果蔬日光温室400座,舍饲暖棚150座,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采取先建设周转房,后建设居住点,边居住边生产的办法,住宅建设突出藏民族风格,最终将黄草川开发建设成引领全县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示范基地。该示范点已于4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争取在年底前有一半以上的搬迁群众入住。

四是积极推进县内易地搬迁安臵。今年规划确定的9个以易地搬迁、收缩居住区、中心扩建为主的县内生态搬迁安臵点已全面开工建设,包括打柴沟镇打柴沟村和安门村、赛什斯镇大滩村、石门镇马营坡、炭山岭镇塔窝村、祁连村下河村、旦马乡大水村、天堂镇天堂村、哈溪镇古城村、松山镇阿岗湾村,规划搬迁安臵生态移民721户3374人,目前所有规划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

五是继续抓好县外劳务移民输迁安臵。至目前,今年全县通过零星搬迁和劳务形式组织输转劳务移民413户1665人,其中省外245户991人、省内168户674人。同时,为开辟新的移民渠道,根据劳务移民带头人反馈的信息,我办派出工作人员到新疆进行劳务移民安臵点联系协调工作,在伽师县华锐农场初步联系到可耕作熟地5000亩,农场方考虑优先接受我县劳务移民50户,每户可承包土地50—100亩,并初步达成安臵协议。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外劳务移民安臵渠道狭窄。近几年,除国家政策规定的移民外,各地均不提倡接受移民,甚至拒绝接受移民,新疆、青海、内蒙和河西、景电灌区等地因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出台了限制移民政策,只接受临时劳务用工和雇佣工,同时新疆大部分

兵团农场推行买断土地产权和土地合同承包政策,河西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不准打井、不准开荒、不准移民的“三不”政策,因无移民安臵渠道,移民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已搬迁安臵移民稳定性不高。不论是新疆还是河西等部分接收移民地,普遍存在入户难,我县搬迁到省外的2470户9898人、省内的1758户6726名群众(其中:酒泉市734户2906人、玉门市180户695人、张掖市192户782人、武威市653户2328人、其他地方17户65人)的户口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子女就学、升学、就医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对移民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移民补助标准偏低,群众承受能力有限。一方面搬迁路途远,搬迁费用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生活成本增加,移民无法承受。同时,近几年在省内外协调联系的移民安臵地,大多是待开发的荒地,投入成本大,收益慢,搬迁群众很难在短时间内脱贫。微薄的补助仅能解决搬迁路途费用,生产投入和建房安家等大笔支出要靠群众自己筹措,而且组织搬迁的移民又是贫困户,根本无力进行搬迁。四是保护区内待搬迁群众贫困问题突出。气候高寒,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均占有耕地少,农牧业基础十分脆弱,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贫困面大。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142多个,贫困人口11.429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66%,贫困人口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到1200元,居住在28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内急需搬迁人口有10161户4137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要解决这些人口的贫困问题只有进行生态移民。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1、请求省上协调解决部分移民安臵地以减轻我县生态移民压力。由于青海、新疆、河西等地移民限制政策和购买土地成本

持续增加等客观原因,使县外移民难度越来越大,而本县境内因特殊的地理地势条件,除金强川区相对适宜安臵部分生态移民外,其他乡镇可安臵群众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此,请求省上出台政策,在省属农场和省内机关、事业单位等所属的农场中协调划拨土地,支持我县生态移民安臵工作。并协调迁入地县区解决移民户口问题,作为所在县区的村民对待,享受所在地各项惠家政策,解决好移民入学、就医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

2、请求省上协调解决移民户口、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因新疆、内蒙、青海、河西等地出台的移民限制政策,致使我县搬迁到省外的2470户9898人、省内的1758户6726名群众(其中:酒泉市734户2906人、玉门市180户695人、张掖市192户782人、武威市653户2328人、其他地方17户65人)的户口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子女就学、升学、就医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为此,请求省上协调迁入地县区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我县移民户口问题,享受所在地惠家政策,真正使迁出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

3、请求对我县生态移民给予倾斜支持。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实施移民搬迁,投入资金数额庞大,请求省上对我县生态移民给予资金支持,其中:对县内搬迁群众每人补助2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补助和产业发展;对县外移民每人补助3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补助、基本生活费及前期生产投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