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名词解释2

中医学名词解释2

1.气血津液学说 2.气机调畅 3.气机 4.气化 5.气海 6.气
7.血 8.元气 9.宗气 10.营气 11.卫气 12.荣气
13.营血 14.营阴 15.卫阳 16.息道 17.气街 18.虚里
19.膻中 20.津液 21.血府 22.气交 23.五气 24.外气
25.动气 26.内气 27.谷气 28.中气 29.气逆 30.气陷
31.气滞 32.气结 33.气郁 34.气闭 35.气脱 36.脏腑经络之气
37.水谷悍气 38.津血同源 39.汗血同源 40.气主煦之 41.血主濡之 42.气为血之帅
43.血为气之母 44.夺血者无汗 45.夺汗者无血 46.精 47.神 48.精血同源
-----------------------------------------
1.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2.是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
3.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4.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
5.指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又称膻中。
6.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极精微物质。
7.行于脉中的具有丰富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8.由肾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又称原气、真气。
9.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有推动血行和促进呼吸等作用,又称动气、大气。
10.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气,又称荣气、营阴。
11.是运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气,又称卫阳。
12.即营气,因其富有营养,能使机体荣润、光泽,故称。
13.因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14.即营气,因营气清柔和顺,主内守,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称。
15.即卫气,因卫气慓悍滑疾,主卫外,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
16.指呼吸的通道,是宗气所过之处。
17.①气冲穴别名;②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③指腹股沟动脉处。
18.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在此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19.①指两乳中间的部位,是宗气所聚之处,又称气海;②指心包;③穴位名,在任脉上,两乳头正中。
20.津液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津和液两部分。
21.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称。
22.指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互相交汇的地方。
23.指天之气,因其随时令的变化而表现为风、暑、湿、燥、寒,故称五气。又指五脏之气。
24.指天地之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25

,指宗气,具有行气血、助呼吸、助语声等作用。
26.指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7.指水谷精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28.即中焦之气,因脾胃位居中焦,故中气主要指脾胃之气。
29.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0.指气的下降运动太过或上升运动不及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1.指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一局部淤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32.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结。
33.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郁。
34.指气的外出运动受阻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35.指气的外出运动太过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36.是人身之气在形成了脏腑经络等形体结构之后,便藏于其中,变为各脏腑经络之气。其是构成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7.指卫气,因其来源于水谷,其性慓悍滑疾,故称。
38.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称。
39.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汗血亦同源。汗出过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汗血同源”。
40.说明了气的温煦功能。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故称。
41.说明了血的功能。血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
42.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43.是血对气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血能载气、养气两个方面。
44.指对于失血或血虚的患者,不宜采用汗法治疗。
45.指对于汗多津伤的患者,不宜采用破血、逐血之峻剂。
46.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47.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48.精与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来源相同;彼此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即藏于脏腑中的精可融入血脉中而为血,血脉中的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精与血之间的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
1.经络 2.经络学说 3.十二经脉 4.奇经八脉
5.浮络 6.孙络 7.别络 8.经别
9.经筋 10.皮部 11.属络 12.一源三歧
13.任主胞胎 14.血海 15.阳脉之海 16.阴脉之海
17.十二经脉之海 18.头为诸阳之会 19.得气 20.经气
21.六合

22.感应传导
---------------------------------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
3.十二经脉,是经脉中的主要部分,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共十二条。十二经脉又称为正经。
4.奇,异也。指有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与脏腑无属络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
5.指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6.指络脉中最细小者,又称“孙脉”。
7.为络脉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十二正经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胃之大络,共有十六别络。
8.即别行的正经,它们是从十二正经别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又称为“十二经别”。
9.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0.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又称“十二皮部”。
11.属,指经脉与其所隶属的脏或腑的联系。络,指属脏的经脉与其相合的腑或属腑的经脉与其结合的脏的联络。通过十二经脉的相互属络,使相表里的脏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相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12.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故称此脉为“一源三歧”。
13.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妊养胎儿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故曰“任主胞胎”。
14.一指冲脉。冲脉起于胞中,前后上下贯穿全身,能容纳十二经脉之血。与女子月经密切相关,故称为“血海”。一指肝脏。肝藏血以调节全身血量,为女子经血之源,故也称为“血海”。
15.指督脉。督脉行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对全身阳经气血起总督和调节作用,故称“阳脉之海”。
16.指任脉。任脉行腹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17.指冲脉。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要冲。而且,上行者

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18.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19.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20.又称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经气循经运行,发挥感应传导各种信息以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以及抗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21.①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②指上下四方。
22.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1.体质学说 2.体质 3.体表形态 4.体格 5.体型
6.病势 7.质势 8.从化 9.健康
------------------------------------
1.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2.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3.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等。
4.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5.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
6.是指具有不同病变特点的致病因素致病后病理演变的趋势。
7.是指不同的体质类型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8.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又称为质化。
9.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
---------------------------------------
1.病因 2.辨证求因 3.六气 4.六淫 5.少火 6.壮火 7.疠气
8.七情 9.痰饮 10.瘀血 11.虚邪 12.贼风
-------------------------------------------
1.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
2.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称为辨证求因。
3.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
4.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5.指正常的、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
6.指阳热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病理之火。
7.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

邪。又称疫疠、疫气、疫毒、戾气、异气、乖戾之气等。
8.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平时属于正常精神活动范围。但若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则成为致病因素。因病由内生,故称“七情内伤”。属精神致病因素。
9.是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痰饮泛指一切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痰和饮两大类。狭义的痰饮属于饮证中的一种,即与悬饮、支饮、溢饮并列为 “四饮”的痰饮。
10.又称为蓄血、恶血、败血、?衃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1.虚邪的含义有二:①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②五邪之一(五邪:虚邪、贼邪、实邪、微邪、正邪)。
12.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因其乘虚而人,具有贼害性质,故称。
-----------------------------------------
1.正气 2.邪气 3.药复 4.食复 5.合病 6.并病 7.复病 8.伏而后发
9.劳复 10.继发 11.徐发 12.感邪即发 13.重感致复
-----------------------------------------
1.相对于邪气而言,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2.泛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自然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痰饮、瘀血、情志内伤等。
3.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
4.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者。
5.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6.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7.重新发作的疾病,称为“复病”。
8.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9.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发者。
10.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
11.即徐缓发病。是指起病缓慢,与卒发相对而言。它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12.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前人又称为“卒发”或“顿发”。可概括为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剧变,毒物所伤、外伤。
13.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疾病初愈,邪气未尽,病理病程未完全结束,机体抵抗力低下,是其根据。
------------------------------------------
1.病机 2.病机学说 3.邪正盛衰 4.虚 5.实 6.虚实错杂
7.虚中夹实 8.实中夹虚 9.虚实真假 10.两感 11.直中 12.内陷
13.格阳 14.格阴 15.亡阳 16.亡阴 17.气虚 18.血虚
19.血瘀 20.血热 21.传变 22.病势 23.病

位 24.病位传变
25.经脉传变 26.病邪出入 27.脏腑传变 28.不问脏传变 29.间脏传 30.从化
31.邪结 32.上气不足 33.气机失调 34.精虚 35.精瘀 36.出血
37.内生“五邪” 38.风气内动 39.寒从中生 40.湿浊中生 41.少火
42.壮火 43.内燥 44.内生五气
-------------------------------------------
1.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2.即是研究和探讨病机变化规律的学说。
3.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4.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5.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6.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以邪盛为主的,称实中加虚;以正虚为主的,称虚中加实。
7.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8.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9.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则可出现某些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的病理状态(或真实假虚,或真虚假实)。
10.指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为病。
11.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12.指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的轻浅阶段得以透解,因而迅速深入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
13.又称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14.又称阳盛格阴,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15.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6.是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7.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18.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状态。
19.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20.是指热入于血脉之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
21.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
22.在疾病的病位传变中,其病邪可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表明疾病加重或向愈的趋势,称为病势。
23.疾病发生的部位及场所。
24.指疾病发展变化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传移的病理过程。
25.指疾病的

病位在经脉和经脉之间的相对传移。
26.又称“病势出入”,即表里之间病邪出入之趋向,包括表邪人里和里病出表。
27.疾病的病位在形体脏腑表里相传和脏腑间互传的病理过程。
28.又称乘侮传变,指脏腑病变发生相克太过或反克关系的病位传移。
29.又称母子传变,是脏腑病变发生在相生两脏之间的病位传移。
30.又称从类化,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31.又称邪留,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相持,势均力敌,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而邪气稽留于一定部位,既不能消散,也不能深入传化的一种病理状态。
32.指脾气虚损,升清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奉,头目失养的病理变化。
33.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34.主要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及各种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如生长发育不良、不孕、不育、未老先衰等表现。
35.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状态。
36.指血液流出脉外的一种病理变化。
37.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38.即风气内动,是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39.即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弱,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散的病理变化。
40.是由于脾不运化,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饮停聚的病理变化。
41.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温煦脏腑之组织作用,称之为“少火”。
42.人身之阳气过盛所化生的病理之火,称为“壮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43.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44.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
1.养生 2.治则 3.治法 4.中医养生学 5.顺应自然 6.早期诊治
7.治病求本 8.正治 9.反治 10.寒者热之 11.热者寒之 12.虚则补之
13.实则泻之 14.寒因寒用 15.热因热用 16.通因通用 17.塞因塞因 18.扶正
19.祛邪 20.调整阴阳 21.因时制宜 22.因地制宜 23.因人

制宜
-----------------------------------
1.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调摄保养生命之义。
2.指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法则。
3.指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
4.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5.指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6.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深入传变或危变。
7.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8.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一种治则。
9.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它所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
10.指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11.指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12.指虚损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功用的方药来治疗。
13.指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
14.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症证,又称以寒治寒。适用于真热假寒证。
15.指用温热性质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以热治热。适用于真寒假热证。
16.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又简称为以通治通。
17.指用补益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又简称为以补开塞。
18.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及康复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19.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20.系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21.指根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的治疗原则。
22.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等的治疗原则。
23.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的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