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林颂-动态视频版

山林颂-动态视频版

山林颂-动态视频版

京胡演奏口诀

京胡伴奏口诀 (一) 坐椅坐半边,直腰松两肩,头正身不晃,侧身目视前。琴身须直立,琴筒放膝前,琴担有角度,稍斜过左肩。拇指盘千斤,握担要自然,虎口需稳定,指掌要灵便。指肚按琴弦,位置不偏前,按弦实不死,手形鼔而圆。持弓似握笔,运弓稳平直,马尾贴担筒,平行力贯通。京胡音高尖,初练响当先,切忌飘虚荡,苦练解燥烦。慢速长弓始,空弦反复练,音阶是基础,音程关系严。外弦有推力,内弦需张力,臂腕结合好,行弓求规范。二黄和西皮,正反循序练,基础音找准,再把装饰添。左手有技巧,音准头一条,弹打加滑揉,依垫泛虎有。须用保留指,这点很重要,不但利换音,力度音色好。弹音似发箭,打音珠落盘,揉弦似波纹,滚压有区分。滑音无障碍,准确还需圆,幅度大与小,贴准节奏找。依垫指上下,泛音水磨沙,虎音若出好,双手结合妙。 (二) 右手掌弓法,单连带抖颤,顿挫亦常用,变化掌握严。初学循规律,弓序不可乱。推拉交替行,正反意识添。快弓似奔马,慢弓稳健行,火爆如炸雷,绵绵似流水。换弦有角度,大小掌握严,换弓多圆润,需要亦变化。弓速快与慢,用弓长与短,与腔相关联,节奏约束严。若想伴奏好,方法要记牢,随带包垫衬,对比不缺少。唱腔多熟悉,曲谱装脑里,全心拉人物,情感来关注。抑扬加顿挫,流畅第一条,速度和力度,浮点也重要。技巧如何用,一定看需要,不可多卖弄,伴字要记牢。花过固然妙,滥用不讨俏,结合剧情使,观众才买账。行当不相同,流派众纷纭,基本伴法外,特色有区分。声腔力速畅,旦行柔中刚,老旦力度显,花脸金钟撞。梅派呈大气,张派添华丽,程派缠绵多,荀派巧顽皮。谭派酣畅妙,余派重味道,马派尤潇洒,言奚似洞箫。琴师若当好,综合素质高,学练伴终身,方显妙绝伦。

学拉京胡

近朱者里赤,近墨者黑,话说的一点不错。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高中毕业曾在本村小学当了近两年“民办教师”,学校有一李姓老师善拉二胡,课前或课后,常拉上一曲;一王姓老师会拉京胡,除在校拉,逢年过节,经常被村中的戏班子请去帮忙。王老师是个仔细人,胡琴不用了就锁进橱子内。李老师则不同,过足琴瘾后往墙上一挂,来人一看,便知是个拉家,其实,李老师并非有意显示自己多才多艺,只是个人习惯不同。 当时学校有老师七八人,唯我是单身汉,所以一进校门校长就让我住在学校里,星期日无事也在校死守。时间一久,一人就觉得烦闷,一烦闷便想寻乐子,这时李老师挂在墙上的那把二胡便引起我的注意。一日,我从墙上将胡琴取下,便试着摆弄。拉胡琴这玩意儿看似轻松易学,其实真操作起来并非易事。更可笑的是自己根本不是那种无师自通的料儿,一连数日,无论怎么摆弄总是找不着调儿(不会给胡琴定调)。一日,我终于憋不住对李老师说了,没想到李老师不仅没有说啥,倒满腔热情的教我。教我如何持弓、把位,如何定调等等。那时,李老师的指教虽说仅是皮毛(主要是自己无心真学,只是想玩玩而已),但要论起来他要算我学胡琴的启蒙老师了。后来我学拉京胡,与二胡并非同类,但二者毕竟同宗,说自己无师自通不免有吹牛之嫌,但从技法演奏方面确无名人指点也是事实。 最初学拉二胡时,记得我是从最普通、最简单的曲子《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学起的。后来,我又用二胡学拉样板戏的唱段,半载之后,看着唱本竟能拉出调来,真叫人有点激动。一九七四年我到烟台上学,学校乐器俱全,文艺人才济济,节假日经常搞些文艺演出,我之所以没有参加,一是觉得自己技艺差,拿不出门;二是学习紧张,怕误了学业。有几次文艺演出我虽参与,也纯粹是滥竽充数。一九七六年我毕业分配到德州工作,平时由于工作很忙,加之所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都不重视文艺活动,一去二十年再没摸过胡琴儿。 其实,我不仅是“五音不全”,骨子里也无什么音乐细胞。上小学、中学时,我最讨厌的就是音乐课,那些粉脂味极浓的女音乐老师一走进教室我就头疼。当年我摆弄胡琴纯粹是一时新鲜取乐而已,内心并无浓厚兴趣。 我喜欢京戏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京剧的普及,我渐渐爱听起京戏,觉得这曲儿入耳、入心,与听流行歌曲的感觉大不一样。按理说歌曲与戏剧都属于曲,以类而论,其同源同宗,人对它的感受应趋同或趋近,而我却是恰恰相反,对两者的感觉却是水火不溶。这就怪了。 到了不惑之年,随着电视事业的广泛普及和生活的现代化:电视变大了,效果变好了,频道变多了,特别是中央戏曲频道的开播和各省市戏曲节目的增多,京剧对我来说变得愈来愈具感染力、诱惑力了。这时,我听京戏的感觉不仅是入耳、入心,而是入血、入骨、入细胞了。由此,我曾深思细想,京戏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除与人的习性、品性有关外,京戏的魅力在于它有一套洗炼了数百年、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身心的曲牌!而优美的曲牌靠的是一把好京胡来盖顶和引领。快弓如疾风骤雨,慢弓如力拨千斤;或清脆挺拔,或深沉苍凉,或委婉悠长,其节奏感,其穿透力,都具有摄人魂魄的魅力!------有人说京腔如陈年老酒,京韵如百鸟欢歌,是的。京戏的曲调与中华民族的身心骨血相通相融,与中国人的心灵和颤共鸣,所以,她传统了数百年,所以,她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国粹!难道说不是如此? 我非常相信与赞赏“缘份”这个词。我觉得有些事情确如“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所言。 十年前我在一旧书摊觅书,在买下一套齐鲁出版社出版的《醒世姻缘传》后,一本《京剧传统曲牌选》的旧书突然跳入我的眼帘。这是一本关于京剧曲牌如何演奏的乐谱书,载各种曲牌三百余篇,类分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及大唢呐、笛膜曲牌等,是一本很专业的书。我问过卖价,翻看着,放下又捡起,觉得有用又无。摊主见我犹豫,就说这么厚一本书才两块钱,值得如此掂量吗?我一想也是,便掏钱要了。之后几年,我在一些旧书摊上看到

京胡保养与维修

京胡保养与维修 一、京胡噪音与解决办法 有些京胡爱好者拉琴时,都会遇到噪音问题。 现在,主要谈一下由于京胡乐器本身所造成的噪音问题,乐器如同手中的武器,它质地好坏及制作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京胡的演奏效果。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京胡演奏者,更需要重视京胡乐器本身的出音质量。 下面,我们例举京胡易出现噪音的几个原因和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噪音的出现,我们首先从筒子后口观之前口,观察乐器制作师在蒙皮时是否会有多余的胶溢出口外,是否沾附于蛇皮的四周,胶过多或过稠时,这种悬浮于皮面周围上的胶按行话说属于大膘,它是产生噪音的一个原因。因此,挑选京胡时要挑选“缩口膘”适度的为好。 减少噪音,还应注意在蒙皮时乐器制作师要按实际调门来进行蒙皮。尤其在筒担材料上要做到因琴而择皮,因调而择皮。因演奏者运弓“功力”而择皮。在蒙制蛇皮当中,横竖拉力是否严格按照京胡所要求的调门进行“上劲”这一关很重要,其次在揉化“皮板儿”时且不可急,“脆板儿”皮、厚皮则需要加倍的时间揉之。这些过程处理好了,噪音就会大大减少。 蒙皮时,京胡调门可按京胡实际调门高半个调或1/4调进行蒙皮,蒙好后自己进行“调整”处理,可安装底盘稍大的琴码,做五度定弦并高于原调半个调的定弦办法来紧压蛇皮,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京胡皮面形成较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过程,实际就是琴担与琴筒和蛇皮主要系统做一静态下的磨合过程。因担子长短不一,筒子大小各异。所以这种静止磨合状态都是依据京胡本身琴体的“弦长”条件来进行的。经过大约一个多星期的“紧弦处理”自然磨

合,蛇皮弹性就会适应了这个自身“弦长”条件的张力和拉力了。经过这样的“松解”处理,蛇皮会降到自己所需要的半个或1/4调,达到真正所要京胡调门的高度,这时将大码撤掉,换上小码,继续试琴调音,当调门及音色,音量达到令人满意状态时,就可以不再天天紧压皮子了。条件允许的话,可用环氧树脂胶加乙二胺进行固化作用,并以1/5或1/6的比例调匀,待调好后用三氯乙稀稀释剂进行稀释成水状,而后薄薄均匀地涂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并形成一层保护膜,环氧树脂属干化学制剂,是不溶于水的,也就是说,当气候变化时,有纤维一面的皮子不上树脂胶时 , 这种生物物质会随气候的变化随时吸收水份和排放水分。外界气候干燥时, 含纤维一面水分外溢,蛇皮发干产生噪音:气候潮湿时,蛇皮又吸收了水分,使京胡产生闷音。这就是外界气候的影响造成了京胡声音的不稳定。所以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环氧树脂保护膜,不仅阻止了水分的施放与吸收,相对保持了蛇皮水份的稳定。笔者用此方法使用了多年,效果很好。它既不影响京胡原有的音色,同时又可延长蛇皮的使用寿命。 琴弦的选择:鉴别出一付好琴弦则要看它是否容易振动和灵敏度如何,京胡内外弦粗细比例是否合适。里弦细了声音发抖发飘,易出“贼”音,过粗拉的费力易出噪音和泛音。一般外弦粗细程度,如从听觉角度来说,音的好坏不易听出,只有在亲自演奏时,里外弦不“谐”合的感觉,才会明显体验出来。 码子的选择:琴码竹子的紧密度,竹质的优劣,底盘的大小,槽的深浅宽窄,琴码坡度及制作的形态、高矮等均对京胡发音产生一定影响。一般,一把京胡至少配备四至五个型号不同的琴码,这样才能根据京胡的自身条件找到一个适应这个自身条件的琴码,在安装琴码时,码子坡度面较大的一侧要

京胡定弦与指位

京胡定弦与指位(一) 张素英 一、音阶 京胡以自然大音阶为基础音阶。它的音程结构是 五个全音(大二度)、两个半音(小二度)。两个半音在 3—4之间和7一1之间。一个全音相当两个半音。 这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音阶。 京胡是单音演奏的旋律乐器,故采用“首调,,记 谱法。所谓首调,京胡是以自然大音阶的首音。“1” 为准。初学京胡的人,应以自然大音阶为依据,调 整按弦的指距。简言之,“全音”的指距较大,“半音” 的指距较小(半音即3→4,7→i)。 二、定音与调名 京胡的里外弦应是按纯五度定音的。由于演员“调 门”不同,还由于西皮、二黄、反二黄各种调式的“1”位音高也不同,因此,京胡的定弦不是固定的。过去,某些琴师把外弦定得偏高,谓之“宽五度”,俗称“阴阳弦”。这是不正确的定弦方法,目前已不采用了。 在京剧界,关于调名,有它自己传统的叫法。为了便于了解过去,我们把传统调名和现代通行的调名列出一表: 现代: D bE F G A bB C 传统:小工调凡字调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上字调尺字调 三、指序与把位 左手按弦由四个指头(不算拇指)组成。指序由大写的数字表示,即:食指(一)、中指(二)、无名指(三)、小指(四)。 以上指序是目前各种拉弦乐器的通用标指法,至于小指,在传统京胡演奏的按指中,一般不用或少用。小指指位常以无名指代替,这大概是由于京胡弦硬,而小指无力,按音不实之;还有,京胡比二胡,板胡等弓弦乐的弦距较短,以无名指代替比较方便实用。作者认为,忽视了小指的运用毕竟有可用而弃之的遗憾,在演奏传统京剧唱腔或曲牌时还是可以的,但演奏比较现代的、七声音阶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手指不够用的情况。特别是在独奏大型京剧音乐时则更嫌不足。作者以为还是兼用小指为好。 京胡演奏,一般是以第一把位为主,兼用第二把位,第三把位极少用或不用,这是京胡音域特色所决定的。左上角是京胡的二黄、反二黄、西皮等三种把位图示,以供锐意改革和不断精进的朋友们参考。 京胡高把位极少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伴奏京剧唱腔为主。伴奏与唱腔的关系,常常是你高我低,你低我高,你繁我简,你简我繁。这正是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的原则。 京胡换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夹担的左手,虎口要放松。手腕先行下垂,同时带动手指,在换把的瞬间压住琴身。 2.以腕提手指,随虎口急速而坚定地移向把位。此时,按指的指压应尽量适度减轻,如滑雪般移向新把位,一旦到位立即停止滑动,中间不露痕迹。 3.不移虎口的换把,必须是换把手指迅速而准。这种换把适于手指较长的人

京胡伴奏中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

京胡伴奏中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 李明正 京胡伴奏中的定调问题,有诸多说法,如:曾以笛子定调,称为几个“眼”的弦;以工尺谱定调的,如凡字调、小工调、六字调、五字调(正宫调)等;以艺人约定俗成的说法:如爬子调、软六、硬六等;以简谱C、D、E、G等定胡琴调高等等,使广大京剧爱好者感到非常困惑,为演唱和演奏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况,有其历史成因。 一、京 剧,是在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徽秦合流”、“徽汉合流”,即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交流、汇合的一个复杂的声腔衍变过程,而形成的。其间伴奏 乐器的统一,则是重要的艺术因素。当时的秦腔,就是西皮调的前身。据《燕兰小谱》所记“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 琴副之。工尺伊唔如话。”二黄腔曾以笛或唢呐伴奏,二黄改用胡琴等弦乐伴奏后,才有条件与西皮腔在伴奏上统一协调起来,而汇合为一个腔系。 二黄用胡琴伴奏在乾隆时已有记载,道光年间《汉皋竹枝词》所记汉口演戏的情况,“急是西皮缓二簧”,并提及使用“月琴弦子与胡琴”伴奏,出现 “三样和成绝妙音”的欣赏效果。在北京,二黄改用胡琴伴奏,曾有过反复变动的复杂情况。清乾隆末,徽、秦两腔合作时,曾废笛改用胡琴伴奏。嘉庆时,因帝王 避讳,清廷严禁以胡琴伴奏乱弹、梆子腔、二黄调,曾把京胡从戏曲中废除,恢复以笛伴奏。同治年间,皮黄戏更为盛行,乐师沈六(星培)又改用胡琴伴奏,连同 文场的月琴、三弦并用,时人称之为“九根弦”。并出现了李四、樊三等著名琴师,胡琴又再次崛起,替代笛子。 二、用工尺谱、简谱或五线谱记录唱腔的乐谱,传统叫“宫谱”。中国传统戏曲宫谱多为工尺谱,近代始用简谱和五线谱。 戏曲音乐的民间性特征,是没有曲谱,只靠口头传唱,即如李调元在《剧话》中所说的“向无曲谱,只沿土俗”的特点。而昆山腔,却走了一条由民间到宫廷的发展 道路,文人雅士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从明天启初年到清代,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乾隆年间,清宫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的旧例,设花、雅两 部。奉昆曲为雅乐正声,花部又称“乱弹”。昆曲剧目,保留了四百多出折子戏,很多经典名剧,都有记录全谱或近全本的工尺谱。京剧的乐谱,受昆曲影响,首先 使用工尺谱,后用简谱和五线谱。“五四”时期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是用五线谱记录京剧唱腔的第一人,即《梅兰芳歌曲谱》。 我国古代乐谱,应为文人音乐中的古琴谱。早期的古琴谱是文字谱,是用文句详细叙述每音左右手的弹奏指法,形式比较繁琐。到了隋唐时期,曹柔新创了减字谱的 记谱法。而工尺谱的早期形式,在此时也已出现。敦煌出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所写的唐代乐谱,就属于工尺谱体系。到了宋代,称这种工尺谱为“燕乐半字谱”, 是当时教坊中间通用的一种记谱符号。工尺谱的大量涌现并成为通用的记谱符号,应归功于宋代教坊曲的提倡和民间俗乐的运用。 三、戏曲工尺谱出现在清乾隆初年以后,一般 有立柱式、斜列式、横排式三种代表样式,主要用于昆曲。京剧承袭昆曲的记谱方法,但不像昆曲乐谱那样规范。这是由于,京剧是在花部即“乱弹”的基础上形成 的,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师徒相承”,乐谱的流传居次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专业性技巧的日益提高,口传 心授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有曲谱加以记录和规范。以至形成了工尺谱、俗称、简谱并存的现象,给京胡伴奏时的定调造成难以规范的情况。 工尺,是一种记谱符号,采用特定的汉字来标记音乐。南北曲所用的工尺字谱,主要有七个:上、尺、工、凡、六、五、乙。实际上是传统律学中五音二变(宫、 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简化符号,与简谱中的自然音阶相同。古代戏曲所用的七字工尺谱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是以曲笛音为标准的,共有七个调名: 上字调()、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六字调(F)、五字调或正宫调(G)、乙字调(A)。 京胡曾以笛子的音高定调,倪秋平所著的《京剧胡琴研究》就有论述:“胡琴的音高是以笛 子为根据的。……定二黄和反二黄是这样的,小工调(D调)笛孔全按对胡琴里弦;凡字调(调)俗称扒字调,放笛子一个孔对里弦;六字调(F调)放两个孔对里弦;五字调又名正宫调(G调)放三个孔对里弦;乙字调(A调)放四个孔对里弦;上字调(调)放五个孔对里弦。西皮只要比二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