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化学

卫生化学

卫生化学
卫生化学

一、选择题

1、在样品分析中,下列哪个步骤一般花费时间最多( B )

A 样品采集

B 样品处理

C 试样测定

D 分析数据处理

2、样品预处理时待测物质损失或污染等产生的误差属于( A )

A. 方法误差

B. 仪器与试剂误差

C. 操作误差

D. 随机误差

3、空气样品采集时采样效率偏低可导致哪种误差?( D )

A 随机误差

B 操作误差

C 仪器与试剂误差

D 方法误差

4、试剂、纯水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所导致的误差属于( A )

A. 仪器与试剂误差

B. 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 随机误差

5、所用试剂变质导致的误差属于( B )

A. 随机误差

B. 仪器与试剂误差

C. 操作误差

D. 方法误差

6、由于读取滴定管读数不规范引起的误差属于( B )

A. 仪器与试剂误差

B. 操作误差

C. 过失误差

D. 随机误差

7、实验室环境气温、气流等条件的变化会导致( D. )

A. 仪器与试剂误差

B. 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 随机误差

8、由于器皿不洁净产生的误差属于( A )

A. 过失误差

B. 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 随机误差

9、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的原因是(C )

A. 试样不均匀

B. 使用的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

C. 使用未校正过的容量器皿

D. 有过失操作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用( B. )

A. t检验

B. F检验

C. Q检验

D. u检验

11 欲将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比较,看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A. )

A. t检验

B. F检验

C. Q检验

D. G检验

12 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实验,称为( B.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回收试验

D. 平行试验

13 用已知溶液代替试液,用同样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称为( A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回收试验

D. 平行试验

14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D. )

A.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15下列哪种方法能减少测量中的偶然误差( A.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校准仪器

C. 做对照试验

D. 做空白试验

16 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B )

A.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B.使用腐蚀的砝码进行称量

C.标定EDTA溶液时,所用金属锌不纯

D.所用试剂中含有被测组分

17 滴定分析中,因滴定管刻度未校准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为( A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过失误差

D. 方法误差

19 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 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C.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D. 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

20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1 关于偶然误差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 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22 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A )

A 数值有一定范围

B 数值无规律可循

C 大小误差概率相同

D 正负误差概率相同

23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A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

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

24 做对照试验的目的是( C )

A 提高实验的精密度

B 使标准偏差减小

C 检查系统误差是否存在

D 清除随机误差 25 下列何种方法不能..

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B ) A 对照试验 B 增加测定次数 C 空白试验 D 加入回收试验

2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4位的是( C )

A [H +]=0.0003 mol/L

B pH=10.24

C MnO%=19.96%

D 4.0000

27 下列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D. )

A. [H +]=0.0030 mol/L

B. Mn %=1.4032

C. pH =10.53

D. mol/L 10750.3][OH 4--?=

28、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 (2)饮料 (3)鲜乳 (4)酱油

29、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 (2)强萃取剂 (3)强氧化剂 (4)强吸附剂

30 下列数字修约到三位有效数字、哪个数字修约不正确(A )

A. 0.545498→0.545

B. 0.5455→0.545

C. 0.05439→0.0544

D. 0.54551→0.546

31 0.526+8.20+0.008+0.1050=8.8390,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B )

A. 二位

B. 三位

C. 一位

D. 四位

32 3.24×2.963÷1.00=9.6001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计算结果应修约为( D )

A. 9.6

B. 9.60

C. 9.600

D. 10

33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D )

A 越小越好

B 等于零

C 没有要求

D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34 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91.036×0.2000)得结果为0.136612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B )

A 0.14

B 0.1366

C 0.137

D 0.13661

36 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那种导致系统误差?( D )

A 试样未经充分摇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38 下列有关误差论述中正确的是( C )

A 精密度好误差一定较小

B 随机误差具有方向性

C 准确度可以衡量误差的大小

D 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39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

A.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40 下列情况对分析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1)把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立即稀释至刻度线,其浓度( A. )

(2)配制标准溶液后,溶液未摇匀( D. );

(3)将称好的基准物质倒入湿的锥形瓶中( C. );

A. 正误差

B. 负误差

C. 无影响

D. 结果混乱

41 为下列操作选用合适的仪器

(1) 量取未知浓度的溶液作被测液( B );

(2) 配制K

2Cr

2

O

7

标准溶液(直接法)( C. );

(3) 量取浓盐酸配制盐酸的标准溶液( A );

A.量筒

B.移液管

C.容量瓶

D.试剂瓶

42 定量分析中,做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B. )

A. 检验偶然误差

B.检验系统误差

C. 检验蒸馏水的纯度

D.检验操作的精密度

43 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44 分析中反应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是(A. )

A.准确度B.精密度C.灵敏度D.置信度

45 准确度常用( A )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绝对偏差

D 标准偏差

46 样品测定过程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的原因是( A )

A 评价方法的准确度

B 评价方法的精密度

C 评价方法的灵敏度

D 评价方法的检出限

47、下列样品分析步骤中,能消除样品中干扰物质的是( B )

A 样品采集与保存

B 样品预处理

C 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D 数据处理

48、下列哪项不是密封加压消化法的优点?(D)

A 试剂用量小

B 空白值低

C 可防止挥发性元素的损失

D 不需要消化试剂

49、干灰化法的优点包括( B )

A 挥发性待测物容易收集

B 操作步骤少

C 有机物分解去除完全

D 待测物没有明显变化

50、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除下列哪项外都是采集样品的原则((3))

(1)代表性(2)典型性(3)随意性(4)适时性

二、填空题_

1、在样品分析的几个步骤中,(样品处理)花费的时间一般最多,并且它还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采集样品的原则有(1)(代表性)、(2)(典型性)、(3)(适时性),请分别进行简要解释(1)原则是指(采集样品必须能充分代表被分析总体性质),(2)原则是指(对有些样品的采集,应根据检测的目的,采集能充分说明此目的的典型样品),(3)原则是指(某些样品的采集要有严格的时间概念)

3、空气样品的采样方法一般分为(直接采集)和(浓缩采集)两大类,其中前法适用于(空气中被测组分含量较高或分析方法较灵敏)的情况,后法适用于(空气中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或分析方法灵敏较低)的情况。

4、空气样品采集的浓缩采集法又可分为(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剂阻留法)、(滤纸滤膜阻留法)和(冷阱收集法)。

5、气体采样装置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6、常用的样品保存方法有(密封保存法)、

(冷藏保存法)和(化学保存法)。

7、样品处理时,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游离状态时,可采用(溶解法)法制备样品溶液,而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结合状态时,可采用(分解法)法制备样品溶液。

8、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溶解法制备样品溶液的的方法有(水溶法)、(酸性水溶液)、

(碱)和(有机溶剂)。

9、制备样品溶液时,常用的部分分解法有(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10、顶空分析法是指(是一种将挥发物质从样本基体中分离出来进行测定的方法,又称为气体萃取)。

11,膜分离法的原理是(选择性渗透原理)。

12、样品衍生化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难以检测的组分定量转化为另一种易于检测的化合物)。

13、在卫生分析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测量的因素,使(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值,这个差值称为误差。

14、在卫生分析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测量的因素,使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值,这个差值称为(误差)。

15、分析误差根据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6、系统误差是指(由某些比较确定的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又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其中在化学测量中经常遇到的是(定值)。

17、系统误差中定值系统误差是指(测量过程中数值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wc ),而变值系统误差是指(测量过程中数值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wc )。

18、定值系统误差是指(测量过程中数值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wc ),依据其来源可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

19、随机误差的特点(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抵偿性)。

20、随机误差的对称性是指(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随机误差的单峰性是指(绝对直销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次数多),随机误差的有界性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指(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向于0 )。

21、准确度是指(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决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是指(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决定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

22、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系统误差)来衡量;精密度是(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来衡量。

23、有效数字是指(在测量中能测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24、可疑数据是指(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明显偏离的测量值称为.. )。

25、可疑数据检验和判断的方法有( Q检验)和(G检验)法。

26、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加标回收率 %=加标样品测定值-样品测定值∕家标量×100)。

27、检出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概率下可以从样品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28、将数据2.3457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2.3),将数据15.0251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15.03)。

29、将数据3.1459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3.1),将数据6.0252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6.025)。

30、测得某溶液pH值为6.32,该值具有( 2 )位有效数字,将 3.3235修约为四位( 3.324 ),将0.22251修约为三位(0.222 )。

31、 pH=12.30为(2 )位有效数字,0.015%为( 2 )位有效数字,2.364×3.1×0.06计算结果应取(2)位有效数字。

32、按数字的修约规则(保留三位)4.135修约为( 4.14),4.125修约为( 4.12 ),计算式X=9.25×12.035+1.250的计算结果(X)应取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3 )。

33、已知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应用减量法称取0.1000g样品,引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0.1% )。

34、称取K

2Cr

2

O

7

基准物质时,有少量的K

2

Cr

2

O

7

撒在天平盘上而未被发现,则配得的标准溶

液真实浓度将偏(低)。

35、指出下列情况中,各属于哪类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1)重量分析法中因沉淀的溶解和共沉淀而产生的误差(系统误差);(2)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系统误差);(3)加错试剂(过失误差)。

36、减少偶然误差最常用的方法是(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

37、用某方法测定一样品中铝的含量(mg/L),测量值为10.48、10.38、10.46、10.43、

10.40,则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 10.43 ),平均偏差d=( 0.03 )。

38、多次分析结果的重现性越好,则分析的精密度越(高)。

39、已知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应用减量法称取0.1000g样品,引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0.1% )。

40、测得某溶液pH值为 2.007,该值具有( 4 )位有效数字,将 6.3755修约为四位( 6.376 ),将3.225001修约为三位( 3.22 )。

41、下列数字各为几位有效数字?

(1)135.45( 5 )(2)0.000263 ( 3 )(3)1.28×10-6( 3 )(4)4.95% ( 3 )(5)pH=7.24( 2 )(6)[H+]=4.60×10-3( 3 )

42、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

(1)5.876+0.23—3.0345+10.8=( 13.9 )(2)25.467×0.07894÷0.65 =( 3.1 )

43、准确度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44、精密的表示方法有(绝对偏差)、(相对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45、质量保证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三.名词解释

准确度: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决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精密度: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决定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检出限: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概率下可以从样品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误差:在分析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影响测量的因素,致使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值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来源于分析过程中一系列的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

系统误差:由某些比较确定的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又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绝对误差 ;值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E)与被测量真值(u)之比。

绝对偏差:是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便是各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的接近程度。

平均偏差:各个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放入平均值,表示一组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差与测量平均值之比。

标准偏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标准物质:由国家权威机构发放,并给出其中某些组分含量的标准值(A±U)的物质

可疑数据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一组测量值中某个测量值比其他偏大或偏小,明显偏离的测量值

采样: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操作过程

有效数字:在测量中能测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标准曲线:在选定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待测物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信号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顶空分析法:是一种将挥发物质从样本基体中分离出来进行测定的方法,又称为气体萃取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用回收加标率的方法做的实验就是回收加标实验

样品:从总体中抽出部分个体,作为总体的代表性物质进行分析,这部分个体的集合体为。。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冶金过程

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溶质A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处于平衡状态时,A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与其在水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d表示

分配比:指一定温度下,溶质A在两相中处于平衡状态时,A在有机相中各种形式的总浓度Co与其在水相中各种形式的总浓度Cw之比,以D表示.

空白试验: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和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分析测定,所得测定结果为空白值。

对照试验:用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对标准试样进行测定,然后将分析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系统误差的大小,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四.问答题

1.样品分析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样品的采样和保存,样品的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式样的测定,分析数据的处理和报告分析结果

2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中有何作用?

标准物质种类繁多,要选择与待测样品基体相同,化学组成,物理形态,浓度水平合适的物质,作用主要为:保障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保障产品质量,及用于实验室认证工作。3请简要解释为什么当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时需要进行妥善的保存?

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的作用,样品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样品存放过程中要求被测组分不损失、不被污染如避免被测组分挥发,微生物引起样品分解等,应根据样品性质,项目检测及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

4请简要介绍样品的保存有哪些,并说出样品保存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密封保存法,冷藏保存法,化学保存法要注意存放容器的选择(惰性,金属离子——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有机物-玻璃),容器的清洗(洗涤剂,自来水,蒸馏水)和存放时间

5、样品处理的目的有哪些?

①是被测组分从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出来制成便于测定的溶液形式②除去对分析测定有干扰的物质③如果被测组分浓度太低,要进行浓度富集④如选定方法难以检测,通过样品衍生化处理使其定量的转化成另一种易于检测的物质。

6、样品处理的要求有哪些?

①分解必须完全,不能造成被测组分的损失②样品不能被污染③试剂消耗要尽量少,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对环境和人员污染少

7、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①直接采集法:适用于空气中被测组分含量较高或分析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②浓缩采集法: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低或所用分析方法灵敏度低,不能直接测定含量时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剂阻留法-气态蒸汽态物质;滤纸滤膜阻留法-不易或不能被液体吸收的呈粒状气溶胶

8、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①溶解法(水溶法,酸性水溶液浸出法,碱性水溶液浸出法,有机溶剂浸出法)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游离状态时;②分解法(干灰化法,湿消化法,密封加压消化法,微波溶样法,部分分解法)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结合状态时

9、试比较高温灰化法、低温灰化法和湿消化法的优缺点。

高温灰化法:利用高温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保留无机残渣。

低温灰化法:温度低,减低待测组分的挥发损失,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样品处理率高,不需外试剂,空白值低。

湿消化法:消化速度快,分解效果好,消化温度低,被测组分挥发少;产生有害气体,良好的通风,试剂纯度高,空白值较大。

10、在定量分析中,判断下列情况各属何种类型的误差:试说明消除的方法。

(1)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物质;答:系统误差试剂纯度高

(2)湿法消化时样品溅失;答:过失误差重新做实验

(3)实验室环境参数的微小变动对测定的影响答:偶然误差增加平行次数

(4)样品中共存物干扰测定答:系统误差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加隐蔽剂、或分离消除干扰

(5)称量样品时分析天平砝码未经校正答:系统误差校正砝码

(6)分析测量过程中,某样品管中的一种试剂未加准确答:过失误差重新做实验(7)称量开始时天平零点未调答:系统误差校正砝码实验过程尽量用同一台天平(8)称量吸收了水分的样品答:偶然误差增加平行次数

11、测量过程中定值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特点及消除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①原因:方法误差--找出原因加以改进,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空白试验,仪器与试剂误差--对仪器检验,维修,校正,空白试验扣除试剂误差,操作误差--严格规范化操作②特点: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不服从正态分布,相当于不准确度,可以校正

12、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特点及消除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①原因;测量过程中仪器示值的波动,读数误差,实验室环境中气温,气流,气压,光线等条件,操作人员的视觉误差与取样误差②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③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的方法

13、简述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准确度是指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决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是指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决定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②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消除系统误差之后,高精密度的分析才能获得高准确度的测定结果。

14、简要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严格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实验人员的技术培训

③测定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15、简述实验室内质量评价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验室内质量评价:空白试验与检出限,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分析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的检验

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分析方法,制定允许误差,实验室误差测定

16、简述有证标准物质的概念及用途

是用技术正确的方法检定以一种或几种特定量值,附有可追溯到定值部门所发证书或其他文件的标准物质,用于医药卫生,环保监测,地质矿产,科研和贸易等分析测量工作中,主要用于校准仪器,评定测定方法,产品质量检测等

17、指出下列情况中,各属于哪类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应采用什么办法处理?(1)砝码未经校正;答:系统误差校正砝码

(2)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答:系统误差加强操作练习,达到规范、熟练

(3)滴定时,操作者无意中从锥形瓶中溅失少许试液;答:过失误差重新做实验

(4)蒸馏水含有微量干扰测定的离子;答:系统误差做空白试验,加以校正或换蒸馏水(5)重量分析中,样品中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判断系统误差的大小,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18、回收率测定的目的是什么?它是如何进行的?写出计算公式。

答:目的:评价准确度。将待测方法与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19、标准偏差与随机误差有何不同?标准偏差有何重要作用?

答:标准偏差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标准偏差的大小可通过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倍率关系来衡量。标准偏差作用由于将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平方后,再相加,因此较大地突出了答偏差的作用,能灵敏地反应测量值彼此间的分散程度

随机误差由某些不固定偶然原因造成,使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大小、正负不定,难以找到原因,无法测量。随机误差特点:(1)对称性(2)单峰性(3)有界性④抵偿性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每次测定结果无规律性,多次测量符合统计规律。

20、如何利用质量控制图来控制分析工作的质量?

如果点在中心位置附近上下警戒限制内区域,样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如果点的位置在上下警戒限之外,但仍在上下控制线之间,提示测定工作质量开始变劣,存在时失控倾向,采与措施,此次结果可保留;如果点的位置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表示测定质量失去控制,重新测定样品;如果连续7个点连续上升或下降,表示存在系统误差,找寻原因并纠正

21、简述在分析过程中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答:(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高含量组分用化学分析,低含量组分用仪器分析法测定

(2)减小测量误差,滴定分析体积大于(等于)20ml,重量分析大于(等于)0.2g

(3)增加平衡测定次数,减小偶然误差

(4)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即空白试验,对照试验,仪器校正,方法校正。

精细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精细化学工业。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商品化学品):产量小,经过加工配制,具有专门功能或最终使用性能的产品 ○附加价值:在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税金,设备,厂房的折旧费所剩余部分的价值。它包括工人劳动,利润,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用。 ○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品总值/化工产品总值)×100% ○增塑剂: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塑性增加,使之易于加工的物质。 ○氧指数(OI):试样像蜡烛状持续燃烧时,氮—氧混合气流中所必须的最低氧体积分数,OI = VO2/(VO2+VN2) ○协同效应:助剂并用时,总效应超过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加和。○相抗效应:助剂并用时,总效应小于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加和。○塑化效率: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标准,将其塑化效率定为100,达到同一柔软程度时,其他增塑剂用量与DOP用量的比值。 ○ODP(臭氧损耗)值:表示大气中氯氟碳化物质对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以CFC-11为1。 ○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结构变化,其性能逐渐变坏,以至最后丧失价值的现象。 ○表面活性剂:加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HLB=(亲水基分子量/亲水基分子量+憎水基分子量)×20 ○浊点:表面活性剂溶液升高温度时,透明溶液突然变浑浊时的温度点。(聚乙二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克拉夫特点:表面活性剂溶液升高温度时,溶解度突然增大时的温度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化:形成双电子层表面,防止液滴相互靠近,使原来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保持为准稳定体系。 ○增溶:由于胶束的存在而使物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这些物质溶于胶束的亲油基中、插于胶束的分子之间、黏附于胶束的亲水基上,使溶解度增大。 ○ADI(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mg/kg。 ○LD50(半数致死量):经口服,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mg/kg(体重)。 ○防腐剂: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粘接接头:被粘物通过胶黏剂连接而得到的组件。 ○被粘物:接头中除胶黏剂外的固体材料。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结构胶:能传递较大应力,用于受力结构的连接。 ○骨胶:骨胶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动物类黏结材料。因其外观为珠状也称作珠状骨胶。 ○万能胶:环氧树脂类粘合剂的俗称,胶黏强度高,收缩率小,用途广泛。 ○环氧树脂: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二酚基丙烷和环氧烷碱性条件缩聚而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 ○聚氨酯:主链上含有氨基甲酸酯基(NHCOO—)的胶黏剂。 ○乳液聚合:在水介质中生成的自由基进入由乳化剂或其他方式生成的胶束或乳胶粒中引发其中单体进行聚合的非均相聚合。○热塑性: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加热时树脂固化,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不溶不熔。○涂料:用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物体表面,形成连续性膜,具有一定强度、韧性,美观或特殊功能。 ○氨基漆: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尿素,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与醛类(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 ○调和漆:已经调好的可以直接使用的涂料。 ○清漆:不含颜料的透明涂料。 ○磁漆:漆料中含有较多的树脂,并使用了鲜艳的着色颜料,漆膜坚硬耐磨,光亮,美观,好像瓷器。 ○底漆:作为物面打底用的涂料,是面漆与物面之间的中间涂层。○烘漆:又称烤漆,烘干漆,必须经过一定温度的烘烤,才能干燥成膜的涂料品种。 ○大漆:由天然生漆精制或改性制成的漆类的统称。 ○腻子:加有大量体质颜料的稠厚浆状涂料。 ○碘值: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以克计),判断不饱和性. ○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KOH的毫克数,大小反应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香料:散发出香气香味的原料。 ○香精:调和香料。 ○调香:将多种香料调配成香精的过程称作调香。 ○单离香料: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单一成分)。 ○香气阈值: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 ○化妆品:涂擦、喷洒等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护肤、美容、消除不良气味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香波:以一种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加香产品,用于洗发,英文为“Shampoo”。 ○冷霜:又称香脂,由于使用时水分挥发带走热量是肌肤有凉爽感,故得名。 ○防晒指数SPF:SPF是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缩写。SPF值越高,防护功效越长。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生产特性—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采用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②经济特性—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率高、利润率高③商业特性—独家经营,技术保密;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配有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④产品特性—功能性强 △精细化工目前发展的重点: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 △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更加精细化,系列化,专业化和功能化。△精细化学品的范畴:①农药②染料③涂料④颜料⑤试剂和高纯物⑥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⑦食品和饲料添加剂⑧粘合剂⑨催化剂和各种助剂⑩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①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学品的特点:产品门类多,有不同的品种牌号,商品 性强,生产工艺精细,有些产品的化学反应与工艺步骤复杂, 附加价值高,投资少,利润大,对市场适应性强,服务性强, 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密集性高,适合中小型厂家生产,商品 富裕竞争性,研究经费较高。 ◇精细化学品与通用化学品的区别? 精细化学品:初级产品深加工制成,产量小,用途专。增进或 赋予一种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 度化学品,试剂,染料,化妆品,洗涤剂等。通用化学品:初 级加工得到的大吨位产品,产量大,用途广,硫酸,氨,烧碱, 聚氯乙烯,氯乙烯等。 ◇高分子加工助剂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与树脂的配伍性 —所用助剂必须能长期,稳定,均匀地存在于树脂中,才能发 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机助剂要求与塑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否 则助剂易析出(即喷霜或渗出);无机助剂则要求细小,分散性好 ②耐久性—助剂的损失主要通过挥发,抽出和迁移三个途径。 挥发性大小取决于助剂本身的性能,抽出与迁移性则与助剂和 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度有关③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主要是 耐热性,使之在加工过程中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还要考 虑助剂对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腐蚀性④制品用途对助剂的制约— 选用助剂必须考虑制品的外观,气味,污染性,耐久性,电性 能,热性能,耐候性,毒性,经济性等各种因素⑤协同效应— 要尽量选用助剂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的物质,应避免拮抗作用, 以充分发挥助剂在塑料中的作用。 △增塑剂的作用原理:削弱聚合物分子键的次价键,即范德华 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 晶性,亦即增加聚合物塑性。 ◇间歇法生产DOP工艺过程—酯化工艺:邻苯二甲酸酐 △阻燃剂的作用原理: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 到阻燃目的。①覆盖(保护膜)作用—含磷阻燃剂②抑制链反应— 含卤阻燃剂③协同作用—锑—卤体系(P—卤体系,P—N体系) ④吸热作用—Al(OH)3⑤不燃气体稀释作用—卤化物 △常用阻燃剂的分类和特点:①有机卤系使用范围广,阻燃效 率高、用量少,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热裂及燃烧时生成大量 的烟尘及腐蚀性气体②有机磷系无卤阻燃剂,克服含卤阻燃剂 的缺点,具有阻燃、隔热、隔氧功能,生烟量少,不易形成有 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③无机系低毒、低烟、低腐蚀,价格低廉; 但所需添加量较大,限制了其应用 △抗氧剂的作用原理:捕获活性自由基,生成非活性自由基, 终止链反应 △抗氧剂的主要品种:①胺类防老剂—抗氧能力强,易变色, 用于对制品颜色要求不高的材料中②酚类抗氧剂—不变色,品 种多,受阻酚结构使ArO—有高稳定性③二价硫化物和亚磷酸 酯类—分解过氧化物,辅助抗氧剂 ◇五大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 ◇简述PVC的降解及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PVC热加工时,少 量的分子链断裂释放HCl,HCl是加速链断裂反应的催化剂,导 致聚合物降解变黄变脆;加入碱性物质分解HCl则能达到稳定 的目的(①吸收或中和加工使用过程中脱出的HCl,终止自催化 作用②置换分子中活泼的和不稳定的Cl,抑制脱HCl反应③与 聚烯烃双键加成反应,消除或减缓制品变色④防止聚烯烃结构 氧化,中和和钝化树脂中的杂质,催化剂等) ◇热稳定剂的发展与PVC制品密切相关。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两亲结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①双亲性②表面吸附③界面定向④形成 胶束⑤多功能性。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有:①润湿与渗透:液体迅速浸湿固 体表面②乳化:液—液③分散:固—液④起泡与消泡:气—液 ⑤增溶:提高溶解度⑥洗涤:去油污⑦杀菌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代表品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①羧酸盐②磺酸盐③硫酸酯盐④磷酸酯盐);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①伯胺盐②季胺盐③吡啶盐);两性表面活性剂 (①氨基酸型②甜菜碱型③卵磷脂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①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R-O-(CH2CH2O)nH②烷基酚聚氧乙烯醚R-(C6H4)-O(C2H4O)nH ③聚氧乙烯烷基酰胺R-CONH(C2H4O)nH④多元醇型Span类(脱水 山梨醇脂肪酸酯)及Tween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磺化与硫酸酯化的异同:在碳原子上引入-SO3H的反应为磺 化反应,(得到的磺酸盐比硫酸酯盐稳定,不易水解,加热也不 易分解);通过氧原子架桥在疏水链上引入-SO3H的反应为硫 酸化反应,产物为有机物的酸性硫酸脂。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CMC的影响因素。①无机盐:降低CMC, 对烃类增溶。胶束斥力减少,降低极性物质的溶解量。对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小;>0.1mol/L时,使非离子型浊点降低。 ②有机物:12碳以下的脂肪醇对烃类增溶。短链醇(C1~C6) 可能破坏胶束的形成,不利于增溶。极性有机物(如尿素、N- 甲基乙酰胺、乙二醇)均提高CMC。③水溶性高分子:能吸附 表面活性剂,使CMC升高;胶束形成时,提高增溶性。能与表 面活性剂形成不溶性复合物。④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同类型 等量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介于两者之间,对CMC小的组分影 响大。阴离子型与聚氧乙烯非离子型混合体系,当聚氧乙烯数 增加时,能发生更强的协同作用,但电解质会使协同作用减弱。 △合成洗涤剂的洗涤原理:洗涤过程是表面活性剂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增溶、起泡等多种作用的共同结果。被污物放入 洗涤剂溶液中,先经吸附、充分润湿、浸透,使洗涤剂进入被 污物内部,紧紧吸附着油污的胶团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与基质分 开,然后洗涤剂把脱落下来的污垢乳化,分散于溶液中,经清 水漂洗而去,达到清洗的效果。①阴离子型→极性污垢,非离 子型→油性污垢,阳离子型不宜作洗涤剂②多品种复配性能通 常优于单一品种③软水助剂品种不少(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EDTA),但从价格与综合性能来看,还是三聚磷酸钠最好。④ 高pH值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优于低pH值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亲油基团主要有哪些并排序—亲油: 脂肪族烃基>脂肪族侧链芳烃基>芳烃基>带弱亲水基的烃 基;亲水:-COO-≈—N+(CH3)3<—SO3-≤—OSO3-<<两性 型<<多元醇型≤聚乙二醇型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应用的适用场合?0—石蜡,2~6 —W/O乳化剂,8~10—润湿剂,(12~14—洗涤剂,16~18—增溶 剂)—O/W乳化剂,20—聚乙二醇。 ◇破乳常用的方法?破乳方法可分为机械法(离心分离法),物理 法(电沉降法,超声波法,过滤法)和化学法(加入破乳剂)。 ◇简述肥皂的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皂类产品=皂基(皂化反应)+ 配料(松香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香料)→加工成型。洗衣皂: 动物油;棕榈油、棉籽油;松香等。透明皂:乙醇、糖、甘油 或其它多元醇。香皂:皂基型(Ⅰ型,皂基含量≥83%),复合型 (Ⅱ型,含皂基和其它表面活性剂、功能性添加剂、助剂,皂基 含量≥53%)。药皂:中药,西药。美容皂:蜂蜜,珍珠,花粉,磷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点:①浮选、防锈②杀菌③抗静电、分 散、乳化④去污能力弱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注意: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用,会沉 淀失效;与荧光染料,硝酸盐,蛋白质,生物碱等会发生作用而失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型的亲水性是由含氧基团(醚 键,羟基)产生的。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性溶液的pH值的关系:pH>pI, 呈阴离子性,pH<pI,呈阳离子性。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工艺:磺化试剂有硫酸、发烟硫酸、三 氧化硫、氯磺酸,有时也用到氨基磺酸、亚硫酸盐。各自特点: 用硫酸作磺化剂时反应生成水,磺化反应的速率与水浓度的平 方成反比。SO3磺化不可逆,SO3反应能力最强,不生成水, 不产生(大量)废酸;反应活性高、速度快、设备生产效率高; SO3用量少,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杂质少。用氯磺酸磺化副 反应少、反应温度低、产品纯度很高;氯磺酸价格贵。磺化能 力(反应活性):三氧化硫>氯磺酸>硫酸。脂肪烃上的磺化方法 —烷烃比较稳定,不能直接用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等磺 化剂磺化。需采用特殊方法进行磺化—氯化磺化、氧化磺化、 加成磺化、置换磺化 ◇季铵盐与胺盐表面活性剂的区别?①季铵盐是强碱,无论pH 强弱都能溶解,并离解为阳离子;胺盐为弱碱盐,碱性条件下 游离成不溶于水的胺,而失去表面活性②季铵盐阳离子亲水性 大。足以使表面活性作用所需的疏水端溶入水中③季铵盐正电 荷能牢固地被吸附在带负电荷的表面上。 ◇吐温系列和司盘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如何?Span 类产品为亲油性非离子型乳化剂,HLB值1.8~8.6,可以溶解于 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脂。Tween类产品为亲水性非离子型乳化剂, HLB值9.6~16.7,可以溶解或分散于水、醇等极性有机溶剂。 具有乳化、增溶和稳定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目的(优点)①改善色香味及营养②延长货 架期③方便加工④强化营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分类: (按用途)①保持食品新鲜度:防腐剂、抗氧剂、保鲜剂。②改进 食品感官质量:着色剂、漂白剂、增味剂、增稠剂、乳化剂、 膨松剂。③方便加工操作:消泡剂、凝固剂、脱模剂。特点: ①一种或多种物质②添加量小③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④不 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⑤添加量有严格限制;应用要求:①经 过安全评价②不影响感官味道和营养成分③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④不得用来掩盖食品缺陷⑤未经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 入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主要品种①苯甲酸及其钠盐②山梨酸及其钾盐③对羟 基苯甲酸酯④丙酸及其盐类⑤天然防腐剂;作用原理①使微生 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其生长和繁殖②对微生物细胞壁、 细胞膜产生作用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 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④作用于微生物体 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抗氧化剂主要品种:合成抗氧化剂①没食子酸丙酯(PG)②丁 基羟基茴香醚(BHA)③二丁基羟基甲苯(BHT)④特丁基对苯二 酚(TBHQ);天然抗氧化剂,水溶性:VC (L-抗坏血酸),植酸;油溶 性:VE(生育酚),黄酮化合物,茶多酚.作用原理①清除自由基 (氢、电子供体)②清除活性氧③抑制氧化酶④鳌合金属离子. △增稠剂主要品种①植物来源(海藻胶(酸钠),果胶,卡拉胶,阿拉 伯胶,琼脂)②微生物来源(黄原胶,β-环糊精)③动物来源(明胶, 壳聚糖)④多糖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淀粉)乳化剂主 要品种①蔗糖脂肪酸酯②单甘酯③山梨醇脂肪酸酯④大豆磷酯 △味精(L-谷氨酸钠)的作用: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不影响 任何其他味觉、刺激,改进食品的可口性;提取方法:等电点 沉淀法,离子交换法,锌盐沉淀法。亚硝酸钠的作用:可以保 持肉类食品颜色鲜艳,亮红,肌纤维膨松,保质。苯甲酸钠的 作用:抑制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姜黄色素的作用: 使食品呈现出类似橙和芒果汁的颜色。 △酒石黄对健康的影响:造成人体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儿童 过度活跃,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大豆磷脂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是一种乳化剂。 ◇山梨酸的合成方法:巴豆醛与乙烯酮缩和法制备CH2=CO+ CH3CH=CHCHO→CH3CH=CHCH=CHCOOH;巴豆醛与丙二酸缩和法 制备HOOCCH2COOH+CH3CH=CHCHO→CH3CH=CHCH=CHCOOH ◇比较丙酸、山梨酸、尼泊金酯和苯甲酸的特点:苯甲酸(9-15h 全从尿中排出,不在体内蓄积,防腐最佳pH是2.5~4.0) 尼泊金 酯(对霉菌抑制作用强,对一些细菌抑制作用较弱;适用pH值 4~8,使用量少,毒性低于苯甲酸,水溶性较差,价格高) 山梨 酸(直接参与体内代谢,公认安全的防腐剂;溶解度小,常用其 钾盐,价格较高;抗菌力强,适用于pH<5.5) 丙酸(易溶于水, 无毒,ADI值不加限制,广泛用于面包及糕点) 安全性:丙酸>山 梨酸>尼泊金酯>苯甲酸综合:尼泊金酯>山梨酸>苯甲酸≈丙酸 ◇茶多酚的特点—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 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 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 的潜在毒副作用;也是天然抗菌防腐剂,抗菌性强,安全无毒, 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 △胶黏剂的组成(基料,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稀释剂,填料,偶联 剂,增韧剂等各种助剂);特点(耐温性,轻质性,粘接无破坏性)。 △胶接相关的理论及优缺点①机械结合理论(粘接力是由于胶黏 剂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缝隙或凹陷处,经固化后产生啮合连接, 缺点:对非多孔材料黏结无法解释)②吸附理论(第一阶段:布朗 运动,使极性基团或分子链段互相靠近,第二阶段:吸附力产 生。特点:范德华力和氢键力为主,根据粘接功可计算粘接强 度,润湿影响粘接强度。缺点:粘接力强度大于胶粘剂本身的 强度;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粘接强度降低;水的影响)③扩 散理论(界面消失,产生过渡层,粘接发生在过渡层中。特点: 粘接强度与接触时间,粘接温度,粘接压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分子量越高、侧链越多越不利扩散;相近极性的聚合物之间都 有较高的粘附力。缺点:不能解释高聚物以外的胶粘现象)④静 电理论(粘接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特点:成功解释了粘附 功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缺点: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 其它因素对剥离实验结果的影响)⑤化学键理论(化学键能比分 子间的作用能高且稳定。a配价键,b共价键,c氢键) △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工艺(先合成聚醋酸乙烯乳液,再将乳 液与其他成膜物质,填料,助剂和水混合制备乳胶漆。醋酸乙 烯单体+引发剂:过硫酸铵+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乳液聚合 —搅拌下加入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 1

环境化学重点

环境化学重点 ●大气稳定度 指气层的稳定度,即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 受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共同作用。 ●自由基活性、稳定性 活性:被卤素进攻的相对活性:叔位>仲位>伯位 卤素夺氢的相对活性:F·>Cl·>Br· 夺氢反应的选择性:Br·>Cl·>F· 稳定性:3自由基的稳定性:叔>仲>伯 ●逆温现象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头轻脚重”从而导致大气层结稳定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Aitken核膜、积聚膜、粗粒子膜 ●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 干沉降:重力、布朗运动 湿沉降:雨除、冲刷 ●光化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当激发态分子的能量足够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亦即光子的能量大于化学键能时,才能引起光离解反应。为使分子产生有效的光化学反应,光还必须被所作用的分子吸收,即分子对某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才能产生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第二定律:分子吸收光的过程是单光子过程,该定律的基础是电子激发态分子的寿命很短,≤10-8 s,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辐射强度比较弱的情况下,再吸收第二个光子的几率很小。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及其来源 A. HO ?来源 清洁大气:O3 的光解是清洁大气中HO ?的重要来源 O3 + h→O ?+ O2 O ?+ H2O →2HO ? 污染大气,如存在HNO2,H2O2 HNO2 + h→HO ?+ NO H2O2 + h→2HO ? B、HO2 ?来源 主要来自醛类的光解,尤其是甲醛的光解 H2CO + h→H ?+ HCO ? H ?+ O2 + M →HO2 ?+ M HCO ?+ O2 →HO2 ?+ CO 只要有H ?和HCO ?存在,均可与O2 反应生成HO2 ? 亚硝酸酯和H2O2 光解 CH3ONO + hv →CH3O ?+ NO CH3O ?+O2 →HO2 ?+ H2CO H2O2 + hv →2HO ?

药物化学重点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内容。为了设计、发现和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3) 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巴比妥类 1 异戊巴比妥 H N N H O O O 中等实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体内代谢】巴比妥类药物多在肝脏代谢,代谢反应主要是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环的水解,然后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结合物排出体外。 异戊巴比妥的5位侧链上有支链,具有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氢更易被氧化成羟基,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易溶于水,从肾脏消除,故为中等时效的药物。 【临床应用】本品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的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久用可致依赖性,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苯二氮卓类 1. 地西泮(Diazepam, 安定,苯甲二氮卓) 【结构】

N N O Cl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体内代谢】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 -1去甲基、C -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 1. 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结构】 . HCl N S Cl N 【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氧化代谢,体内代谢复杂,尿中存在20多种代谢物,代谢过程主要有N -氧化、硫原子氧化、苯环羟基化、侧链去N -甲基和侧链的氧化等,氧化产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大剂量时可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和人工冬眠。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等。对产生光化毒反应的病人,在服药期间要避免阳光的过度照射。 第五节 镇痛药 盐酸美沙酮(Methadone Hydrochloride) 【结构】 N O . HCl 开链类氨基酮 【临床应用】本品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于吗啡、杜冷丁,其左旋体的作用=右旋体的20倍。适用于各种剧痛疼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但毒性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小,成瘾性也小,临床上主要

卫生化学知识点

第3章 1、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与联系。 答: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一致的程度,精密度指对同一均匀试样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准确度是反应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精密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定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高精密度的分析结果才有可能获得高准确度。 2、实验室内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空白试验与检出限;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分析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的检验。 第4章 1.紫外-可见光谱为什么是带状光谱?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分子的电子能级差为1~20eV,主要位于紫外可见区。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电子光谱,常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由于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故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包含了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是带状光谱。基本特征:紫外可见光谱是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或透光率T)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吸收光谱由吸收峰、谷、肩峰、末端吸收组成。吸收峰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物质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 2.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答:σ→σ*:波长100-200nm吸收峰位置远紫外区,物质饱和烃类。 n→σ*:波长150-250nm吸收峰位置真空紫外区,物质含有O、S、N、X 等杂原子饱和烃衍生物。π→π*:波长200nm左右,物质不饱和烃和芳烃,吸收峰位置近紫外区。n→π*:吸收峰位置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物质含有n电子和π电子含有双键的化合物。 不同溶剂溶解样品最大吸收波长蓝移是n→π*,红移者是π→π*。 3、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光学因素和化学因素。光学因素有①非单色光引起偏离。 ②一起光学元件的性能缺陷所产生的杂微光的影响;③非平行光或入射光被散射引起偏离。 4.分光光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答: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或记录仪组成。光源的作用是在所需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且应具有足够

卫生化学简答题

1. 简述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一致的程度,精密度指对同一均匀试样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准确度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精密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定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高精密度的分析结果才有可能获得高准确度。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灵敏度降低了。 2.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为什么呈带状光谱?(重要) 答: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为电子光谱,但在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使得分子光谱是带状光谱 3、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有哪几种主要因素可以使谱线变宽? (1)自然变宽,取决于激发态原子的寿命,寿命越短,谱线越宽;(2)Doppler变宽,又称热变宽或者多普勒展宽,温度越高,展宽越严重;(3)碰撞变宽,包括洛伦兹展宽(又称压力展宽)和霍尔兹马克展宽(又称共振展宽)(4)由于电场作用导致谱线分裂的斯塔克展宽(5)由于磁场作用导致谱线分裂的塞曼展宽 但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展宽,都会导致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下降。 4、原子吸收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仪器方面进行比较。 仪器方面 UV-Vis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器 AAS 光源—原子化系统—单色器—检测器—显示系统 荧光分析仪器光源—激发单色器—样品池—发射单色器—检测器—显示系统 5. 电位法测定F-离子时,常在溶液中加TISAB溶液。简述TISAB溶液的组成及作用。(重要)答:组成成分包括NaCl HAc-NaAc 枸橼酸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1)NaCl 用来调节和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2)缓冲溶液HAc-NaAc,用来调节和控制溶液的pH值; (3)掩蔽剂:柠檬酸钠,作用是与溶液中共存的Fe3+、Al3+等离子配合,掩蔽其干扰。 (4)离子强度调节剂还可使液接电位稳定,缩短电极响应时间。 6、用pH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为什么需要用标准缓冲液定位? 答:用pH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的ph值呈线性关系,即E=K+0.059pH。若能求得E和K,即可计算试液的ph值。E值可由仪器测得,但K值常随电极和溶液的组成不同而不同,甚至随电极使用时间的长短而发生微小变动,难以测量,因此,需要用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K值,然后再测定试液的ph值。 7、方法比较 8. 在薄层色谱中,若分离极性组分,应如何选择吸附剂(活性)和洗脱剂。(重要)从试样各组分极性、吸附剂活性和展开剂的极性三方面综合考虑,使其相互适宜。分离极性的组分时,应选用活性级别较高(活性较弱)的吸附剂,极性较强的展开剂。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组分时,选用活性级别较低(活性较强)的吸附剂,极性较弱的展开剂。 9. Van Deemter方程用于HPLC时,B/u项是否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重点) B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流动相为液体,其粘度比气体大得多,分子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比它在气相中的小4~5个数量级;为了加快分析速度,一般流动相的流速不是很小。所以组分的纵向扩散程度很小,它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0、理论塔板数n、相对保留值r21、分离度R这三项色谱参数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反映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色谱图上体现在哪里?理论塔板数n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反映色谱柱的柱效能;相对保留值r21反映色谱柱对组分的选择性;分离度R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果的综合指标。 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理论塔板数n越大,塔板高度H越小,柱效能越高,色谱峰对称性越好,峰越窄。当两相邻组分相对保留值r21≠1时,说明色谱柱对两组分选择性不同,两色谱峰顶部已分离。分离度R越大,两相邻组分色谱峰分离程度越大,通常以R=1.5作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1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答:根据Van Deemter方程式为H=A+Cu,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色谱柱的填充技术及传导阻力。因此,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柱效填充料装填的均匀性;改进固定相粒度(减小粒度,减小粒度范围);选择浅孔道的表面多孔型载体或全多孔微粒型载体;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适当提高柱温。其中,减小粒度是提高柱效的最有效途径。 12、试比较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异同点。 答:气相色谱仪很高效色谱仪都是由五大部分组成,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显示记录系统五个部分,高效液相色谱仪除高压输液系统代替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外,其他的都相同。 13、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的区别 8、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特点:可测多组份试样、混浊试样、而且可作成导数光谱、不需参比液(消除了由于参比池的不同和制备空白溶液等产生的误差)、克服了电源不稳而产生的误差,灵敏度高。9、双光束优点 吸光度的大小不受入射光强度的影响,可以减少或 消除因光源强度不稳定而引入的误差,这正是双光 束分光光度计的优点所在。 10、选择测定波长,一般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 测定波长,为什么? 常,选λmax作为分析波长,灵敏度高(ε值最大), 而且在λmax附近吸光度随波长变化小(ε变化 小,近似为常数),测定误差也小。 11造成荧光熄灭的原因有多种: 答:(1)激发态荧光分子和熄灭剂分子碰撞,将能 量转移到熄灭剂而使荧光熄灭; (2)荧光分子与熄灭剂分子作用生成了本身不发 光的配合物; (3)荧光物质分子中引入重原子后,易发生系间 窜越而转变为三重态; (4)当荧光物质浓度较大时,激发态分子和基态 分子发生碰撞,产生荧光自熄灭现象。溶液浓度越 高,自熄灭现象越严重; (5)溶液中溶解的氧分子能引起几乎所有的荧光 物质产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熄灭。 12、为什么荧光分析仪器的光源与检测器垂直? 答:由光源发射的光经激发单色器(第一单色器) 得到所需的激发光波长,通过样品池后,一部分光 能被荧光物质所吸收,荧光物质被激发后,发射荧 光。可以在溶液的各个方向观察到荧光,但由于激 发光一部分可透过溶液,为了消除入射光和散射光 的影响,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与激发光成直角的方向 上进行。 13、作荧光强度测量时,标准荧光物质的作用是什 么?如何进行测量的? 答:作荧光强度测量时,标准荧光物质的作用是校 正仪器,用标准荧光物质把仪器读数定位到某个 值,以此为标准,测定空白溶液、标准溶液及样品 溶液的(相对)荧光强度,使标准样和样品溶液有 一较好的读数。 14、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比紫外可见光度法高2~ 4个数量级的原因。 答:(1)增大光源强度,可提高荧光测定的灵敏度, 而不能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2)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发射荧光的强度,荧光 强度大,信号强;而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吸收光前 后的强度变化(吸光度),信号弱。 为什么会产生锐线光源? 低压-原子密度低,Lorentz Broadening小;小电 流-温度低Doppler Broadening 小,故产生锐线 光源! 实验室内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空 白试验与检出限;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分析工作 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的检验。 第4章 1.紫外-可见光谱为什么是带状光谱?它 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分子的电子能级差为 1~20eV,主要位于紫外可见区。分子发生电子能级 跃迁时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电子光谱,常称为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由于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同 时总是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故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包含了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 能级的跃迁,因此是带状光谱。基本特征:紫外可 见光谱是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或透光 率T)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吸收光谱由吸收峰、 谷、肩峰、末端吸收组成。吸收峰的形状和最大吸 收波长λmax,是物质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2. 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答:σ→ σ*:波长100-200nm吸收峰位置远紫外区,物质饱 和烃类。n→σ*:波长150-250nm吸收峰位置真 空紫外区,物质含有O、S、N、X等杂原子饱和 烃衍生物。π→π*:波长200nm左右,物质不饱 和烃和芳烃,吸收峰位置近紫外区。n→π*:吸收 峰位置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物质含有n电子和π 电子含有双键的化合物。不同溶剂溶解样品最大 吸收波长蓝移是n→π*,红移者是π→π*。3、 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光学因素和化学因素。光学因素有①非 单色光引起偏离。②一起光学元件的性能缺陷所产 生的杂微光的影响;③非平行光或入射光被散射引 起偏离。4.分光光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的功能如何?答: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光源,单色 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或记录仪组成。光源的 作用是在所需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且应具 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单色器的作用是将 来自光源的连续光谱按波长顺序色散,并选择出所 需的单色光;吸收池用于装溶液;检测器的作用是 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显示或记录仪是将检测器 输出的信号经处理转换成透光度和吸光度显示出 来。第5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AAS)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S)在测定原理和一仪器构造上有什么异同? 答:AAS基本原理: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通过被 测物质的原子蒸气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 收,在一定条件下被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浓度成正 比,从而进行元素定量分析。UVS:是基于物质分 子对紫外-可见光区电磁辐射吸收特征和吸收程度 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①原理:相同:都是基于物 质对光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定量依据是朗伯比 尔定律A=KC. 不同:AAS吸收光的物质状态是基 态原子蒸气,吸收的是其原子的共振辐射,发生原 子外层电子技能的跃迁,为线状光谱。UVS吸收 光的物质状态是分子,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电磁 辐射,发生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为带状光谱 ②仪器结构:相同:都由光源、吸收池(原子化系 统)分光系统(单色器)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不同:AAS光源用锐线光源,单色器通常位于原 子化器之后,这样可分掉火焰的杂散光并防止光电 管疲劳;UVS光源用连续光源,单色器通常位于 光源与吸收池之间,把光源发出的连续色谱色散成 单色光 2.AAS的主要干扰及消除方法 答:主要干扰有基体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 光谱干扰,背景干扰。①基体干扰:又称物理干扰, 消除方法:a配制与试样溶液有相似物理性质的标 准溶液的方法b标准加入法c稀释溶液②化学干扰 消除方法:a加入稀释剂b加入保护剂c加入缓冲 剂d改变火焰温度或火焰的气氛e化学分离③电离 干扰消除方法:a加入过量消电离剂,消电离剂是 比待测元素更易电离的元素,它在火焰中首先电 离,产生大量的自由离子,从而抑制了待测元素的 电离。④光谱干扰法消除方法:a另选分析线b减 小狭缝宽度c预先分离试样中干扰元素⑤背景干扰 消除法a氘灯校正法b仪器零点扣除c空白溶液校 正d塞曼效应校正法e自吸效应校正法。 影响荧光强度测定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上升荧光强度下降②溶剂:溶剂极性 增加,π→π*红移,能量降低,导致荧光增强, 同时荧光峰向长波方向移动③溶液pH:带有酸性 或碱性官能团的大多数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与溶 液pH有关④荧光猝灭: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 或其他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显著下降 的现象叫做荧光猝灭或熄灭,能引起荧光强度降低 的物质称为荧光猝灭剂,荧光物质浓度过大,会发 生自吸收及形成聚合物而产生自身熄灭现象。⑤散 射光:当激发光照射溶液时,部分光子和物质分子 碰撞时,使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散射光, 瑞利散射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相同,对荧光测定没 有干扰;拉曼散射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稍长或稍 短,对测定可能产生干扰。采用较短波长的激发光 进行激发,就可消除拉曼散射光干扰 5、影响荧光效率的因素 答:影响荧光效率的因素包括荧光物质本身的结构 以及外部影响因素。①分子具有共轭双键、刚性平 面结构有利于产生荧光,取代基效应影响荧光效 率;②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有温度、溶剂、溶 液pH值、散射光、荧光熄灭。 第7章电位分析法 1.直接电位法的工作原理。 答:一支离子选择电极与一支参比电极共同组成 一个测量电池,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与离子选择电极 的膜电位有关,此膜电位值与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 度对数值有线性关系,从而求出该离子的浓度,这 就是直接电位法的工作原理。2.离子选择电极分 类 (1)原电极①晶体膜电极:a均相膜电极:氟 离子选择电极b非均相膜电极:碘、溴离子选择电 极②非晶体膜电极:a刚性基质电极:pH玻璃电 极b流动载体电极:带正电荷-No3-电极,中性-K+ 电极,带负电荷Ca2+电极。 (2)敏化离子选择电极①气敏电极-氨气敏电极 ②酶电极-氨基酸酶电极3.标准氢电极 lvPAC规定所用的标准电极为标准氢电极(SCE), 定义: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都等 于零伏。工作条件是:①氢离子活动度为1mol/L; ②氢气压力为1.01325*105Pa,即1个大气压,③ 作为氢电极的铂片上都有铂黑。4.总离子强度调 节缓冲剂的作用(TISAB):为了保持试液pH在 一定范围,离子强度稳定,同时消除Fe3+.Al3+等 离子的干扰哦啊,将惰性电解质。pH缓冲剂,掩 蔽剂混合在一起配成混合溶液,此混合溶液称为 TISAB.主要作用:①维持样品和标准溶液恒定的离 子强度;②保持试液在离子 选择点击合适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的干 扰;③是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5、 电位法中应如何测定电池电动势。答:将离子选 择电极与参比电极一起插入被测试液中,构成原电 池。将此原电池连接于测量电池电动势的装置如电 极电位仪上,离子选择电极将溶液中相应的离子活 动度转换成电信号后,再“零电流”下测量电动势。 第10章液相色谱法1色谱法的原理:共同的基 本特点是具备两个相.固定相和流动相。当流动相 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的性质与 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相互作用的类型 和强弱也有差异,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2简 述色谱法分离的基本原理及其混合物分离的先决 条件。①基本原理:由于试样中各组分物理,化 学性质的差异,他们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 数K或吸附能力不同,与固定相,流动相的作用 力不同,当流动相向前流动时,不同组分的迁移速 度就有所不同。当其流出色谱柱时,各组分便得到 分离。②样品组分分配系数K值得差异是混合组 分分离的先决条件。K值越大,该组分在柱中迁移 速度越慢,在注重保留时间越长,后出柱;K值越 小,……越快,……短,先出柱。组分在色谱柱内 产生的差速迁移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同 时,组分能否完全分离由色谱过程传质和扩散行为 决定,即与色谱过程的吸附等温线类型。①在一定 温度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被吸附达到平衡时,组 分在两相中浓度相对关系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类型。②有三种类型:线形等温线—溜出去纤维正 态曲线,峰形对称;凸形等温线—流出曲线为前缘 陡峭,后部拖尾的“拖尾峰”凹形等温线:流出曲 线为前缘平缓,后缘陡峭的“前伸峰”。③在一定 色谱条件下,控制进样量,使其不超过进样的限度, 可望获得理想的色谱峰。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概要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2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材料化学、涂料化学、助剂化学及工艺等大纲执笔人:FFF 参加人:FGG 审核人:NGN 编写时间: 2011 年7月 编写依据: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 )年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和涉及的理论,同时围绕染料、荧光增白剂、香料、农药、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典型产品的工艺和应用作了重点详细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能从事精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等)方面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培养具备精细化工知识,能够从事精细化工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制备工艺。并对以上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胶体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以上述及的九章内容所涉及的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应用。对工艺生产条件和流程安排不作过多叙述。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