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经济-基于人口_经济_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生态经济-基于人口_经济_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基于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

新型城镇化研究

丁生喜1,王晓鹏2,秦真凤1,诸宁扬1

(1.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2.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关键词: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5)03-074-04

Research on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of Qinghai Based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Ecology and Economy

DING Shengxi 1, WANG Xiaopeng 2, QIN Zhenfeng 1, ZHU Ningyang 1

(1.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16, China; 2.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Through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Qinghai, reveals the urbanization problems, the first aspect is the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the second aspect is that the level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city area; the third aspect i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own system grade is not reasonable; the fourth aspect is that there is bi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s disparate development. At last,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development thoughts to promote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in Qinghai.

Key word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ecology and economy; new type urbanization; Qinghai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MZ-072);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104)

作者简介:丁生喜(1971~ ),女,青海西宁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城市化;王晓鹏(1970~ ),男,青海大通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区域经济体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可以看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已经从单纯注重城镇化速度转向注重城镇化质量、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核心的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1 基于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城市化),是指农业土地非农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的过程。对于城镇化概念的内涵,既有侧重于空间变

迁的“空间城市化”“乡村城市化”观点,也有侧重于人的发展的“人口城市化”观点[1]。我国学者大致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成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包含产业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高、城市文明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 [2~4]。城镇化质量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是考察城市化进程中聚集起来的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结构效应以及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5~6]。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过程应该体现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空间和谐、社会和谐以及环境和谐,建设可持续城市、和谐城市[7~8]。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

延续;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城镇化;三是空间结构布局合理,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9]。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2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与特点

青海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体系在逐步合理,以大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已经形成。2.1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稳定上升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人均GDP由2002年的6424元升至2012年的32 879元,增长5.1倍。(见表1)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2000~2012年间青海省城镇化率由34.76%上升到47.44%,共提高12.68%,年均提高1.06%。这一时期全国城市化率由36.21%上升到52.07%,年均提高1.32%。2007年到2012年是青海城镇化率提高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提高1.47%,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1.43%。

图1 2002~2012年青海省与全国城镇化率比较

2.2 城镇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S型曲线理论,大部分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由低到高将经过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70%左右)和成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最终稳定在80%~90%)。从青海省城镇化水平来看,总体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如果以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K=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增长规模)来衡量,青海省2005年K值为1.24,2012年K值达到1.86,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总人口的增长全部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乡村人口的绝对规模开始由上升转为下降,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通过第三产业大规模发展引致的乡村劳动力转移是将城镇入口增长系数提升超过1的基本动力。

2.3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随着青海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农牧区基层综合改革,城镇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建制镇为49个,城市3座。2013年国务院批准海东撤地设市、玉树撤县设市,青海省形成2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和137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城市首位度也由2008年的16.062下降为1.58,城镇规模结构逐渐合理。与此同时,青海积极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0~2012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6%,第二、第三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2000年青海省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4.6∶43.3∶42.1,2012年为9.4∶57.9∶32.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三次产业人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55.82∶12.61∶31.57,2012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9.4∶23.9∶36.7,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16.4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11.29%和5.13%,这些也促成了青海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3 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在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脆弱的生态经济环境、复杂的民族人口构成、内陆偏僻的区位条件以及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下,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质量不高。

3.1 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

青海省地域辽阔,总人口573.17万人,西宁市和海东市土地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2.8%,人口却占全省总人口的64%,其中省会西宁达224.7万人口,占39.2%,居全省第一位,海东市的户籍人口规模为141.9万人,占24.8%。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口分布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全省城镇密度仅为每万平方公里1.95座城镇。青海省各地区之间2012年城镇化差异比较情况见表2。3.2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

青海省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中省会城市西宁占比达45.2%,工、农业重地海西及海东占比分别为30.2%及14.5%,其余各地区合计占比约为10%,青南地区的黄南、玉树、果洛三地,占比仅为3%、

表1 青海省2002~2012年人均GDP

单位:元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人均GDP64247276860610 04311 75313 836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

人均GDP17 38919 45424 11529 52232 879

资料来源: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

2.5%及1.6%,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三个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的64.22%,第三产业的集中程度更高,2012年三个城市的第三产业附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总量的7

3.75%。青海省的经济高度集中在以西宁为首的三个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

3.3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创新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体系传递的。青海省现有大城市2个,小城市3个,其余均为小城镇,城镇结构上出现中等城市断层。中等城市断层就会导致创新成果在区域扩散的效果,制约腹地创新能力提升。而且青海省城镇总量的1/2集中在总面积不足全省3%的西宁和海东,广大牧区城镇数量很少。这种非均衡分布虽然有利于资金、人才的积累和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但是会影响经济均衡发展和区域公平。因此,迫切需要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城市,优化城镇等级体系。

3.4 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青海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教育方面,据第六次人口普查,黄南、玉树、果洛三地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分别为22.37%、17.85%及11.94%,同期西宁市文盲率为3.44%。医疗卫生方面,农村医疗网点少、水平低、设施差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青海省县域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病床数约20.7张,仅为城市地区人均水平的45.7%;县域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8.2人,为城市地区的48.5%,而乡卫生医疗条件又要明显落后于城镇。从表2可以看出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为2007年,达到3.82∶ 1,随后逐步缩小,目前为3.27∶ 1。黄南藏族自治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为2010年,达到5.07∶ 1,“十二五”期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为4.34∶ 1,高于全省平均差异水平(表3)。

4 推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青海素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之誉,境内有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等11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0.2%。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以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增强全省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4.1 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按照主体功能区来引导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使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第二,青海新型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既要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开发,提高城镇化建设成效,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又要将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使农村居民也可以不同程度享受到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第三,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区,在青海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在充分挖掘各民族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形成的经济结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改造和产业升级,多样化发展,使城镇化有持久的产业支撑,独具文化特色。

4.2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依靠腹地区域提供的原料、能源、食品、劳动力等而发展,城市以工业品、信息、技术、政策等供给和统帅腹地区域。要把腹地区域发展起来,必须把各级中心城市作为不同等级的开发重点。青海省虽然有两座地级市,但是城市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竞争力也不强。因此,需要把握兰-西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增强西宁市、海东市与兰州市的分工与合作,借助兰州新区建设,充分进行产业对接。通过开展相邻城市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升青海省中心城市竞争力。

4.3 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

青海广大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综合考虑民族地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尊重主体功能

表2 青海省各地区之间2012年城镇化差异比较

地区面积(万

平方公里

总人口

(万人)

人口密

度(Pop.

per km2)

建制镇数

(座)

城镇密度

(座/万

平方公

里)

城镇化率

(%)

西宁0.783224.72872734.4846.34海东 1.316141.9 107.83526.5911.86海南 4.57945.0 9.816 3.4922.48海西31.9640.31 1.26180.5661.05海北 4.49528.9 6.410 2.2223.97玉树19.77939.2 1.98110.5614.53黄南 1.7926.1 14.588 4.4720.08果洛 7.57518.6 2.468 1.0619.48资料来源: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计算整理。

表3 青海省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城乡收入水平差异

年份黄南藏族自治州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

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02 4.23∶ 1 3.62∶ 1 2003 4.30∶ 1 3.71∶ 1 2004 4.06∶ 1 3.65∶ 1 2005 4.08∶ 1 3.72∶ 1 2006 4.32∶ 1 3.82∶ 1 2007 4.27∶ 1 3.82∶ 1 2008 4.57∶ 1 3.80∶ 1 2009 5.04∶ 1 3.79∶ 1 2010 5.07∶ 1 3.58∶ 1 2011 4.54∶ 1 3.39∶ 1 2012 4.34∶ 1 3.27∶ 1资料来源:《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

区规划的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应将城镇化与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力来看,青海民族地区应当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并通过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地区收入水平,增加非农就业岗位。第二产业发展方面,要改变目前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的传统工业化,提高技术水平发展优势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应当结合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4.4 重视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就地城镇化

城镇化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结合生态保护的长远要求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最适宜的选择应是走健康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0]。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片面追求人口城镇化率,要强化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发展城镇文明,降低入城门槛,吸引农牧民就近迁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改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水平,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只有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够有效地将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在少数生态极上,通过就地城镇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转化,收入水平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避免人口远距离迁移给地区经济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使城乡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共同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4.5 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缩

小城乡区域差距

青海省应当强化对农民工的技能训练和职业教育,提供廉价、平等、丰富多样的再培训机会。从上到下建立顾及全体农民工利益的平等参与的群众协会,为农民工与低收入者提供心理服务与生涯设计。[11]建立在全省范围内可流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工带着社保流动。如果片面追求土地城镇化,势必出现失地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公共服务差异日益扩大,影响社会和谐,也有悖于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因此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生活

富裕的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陈一筠. 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2]高佩义.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叶裕民. 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4]丁生喜. 区域经济学[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

[5]吴颖婕.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生态经济,2012

(12):52~56.

[6]沈正平. 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

[J]. 城市发展研究,2013(5):20~23

[7]王玲杰. 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及难点辨析[J]. 生态经济,

2014(5):49~52.

[8]联合国人居署. 和谐城市:2008/2009世界城市状况报告[M].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

报,2013(1):33~37.

[10]丁生喜.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研究[M]. 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12.

[11]仇保兴. 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 行政管理改革,2012

(11):11~18.

(责任编辑:朱莉丽)

[11]Chow J C, Watson J G, Lowenthal D H, et al. Sources and chemistry

of PM

10

aerosol in Santa Barbara Country, CA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6, 30(9): 1489-1499.

[12]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

及污染特征[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8):735~738. [13]Harrison R M, Deacon A R, Jones M R, et al. Sources and processes

affecting concentrations of PM

10 and PM

2.5

particulate matter in

Birmingham (U.K.)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7, 31(24): 4103-4117.

[14]Querol X, Alastuey A, Rodriguez S, et al. PM

10 and PM

2.5

source

apportionment in the Barcelona Metropolitan area, Catalonia, Spain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1, 35(7):6407-6419.[15]Querol X, Alastuey A, Rodriguez S, et al. Monitoring of PM

10

and

PM

2.5

around primary particulate anthropogenic emission sources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1, 35(5): 845-858.

[16]宋宇,唐孝炎,张远航,等. 北京市大气能见度规律及下降原因

[J]. 环境科学研究,2003,16(2):10~12.

[17]张菊,苗鸿,欧阳志云,等.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

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886~1892.

[18]戴伟,高佳琪,曹罡,等. 深圳市郊区大气中PM

2.5

的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2012,33(6):1952~1957.

(责任编辑:张海艳)

(上接6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