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有机阻垢缓蚀剂在炼油厂的应用

全有机阻垢缓蚀剂在炼油厂的应用

全有机阻垢缓蚀剂在炼油厂的应用
全有机阻垢缓蚀剂在炼油厂的应用

ZT系列全有机高效阻垢缓蚀剂

在炼油厂的应用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炼油企业生产的重要公用工程,良好的循环冷却系统是企业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提高水处理技术水平,实现节水、节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装置运行周期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炼油行业的一些水系统目前使用的是较为传统的配方和低效药剂。为了摆脱这一现状,炼油厂供排水车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了湖北中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从目前现场使用情况来看,该药剂缓蚀、阻垢效果显著。

1 循环水冷却系统概况及补充水水质状况

炼油厂二循系统负责向Ⅱ催化、铂重整、加氢、芳烃抽提、石蜡成型及二火炬生产装置供水,换热器主要材质为碳钢,其系统的运行参数见表1,补充水水质分析数据见表2。炼油厂根据二循实际情况选用了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并对此进行了性能试验。

表1 二循系统运行参数

表2 补充水分析数据

2 试验部分(1)

2.1旋转挂片试验

2.1.1试验条件

(1) 试片:20#优质碳素钢

(2) 试验用水:浓缩倍数N=1(即新水)

(3) 物理参数:

旋转速度:80~85r/min;试验温度:50±1℃;试验时间:72h 2.1.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3

试表3 旋转挂片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这种水质条件下,如不加缓蚀阻垢剂处理,腐蚀及结垢严重,而加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处理,腐蚀率仅为0.021mm/a,远远小于腐蚀率为0.07mm/a的试验指标,显示出优异的缓蚀和阻垢性能。

2.2静态阻垢试验

静态阻垢试验着重评价ZT-311药剂的阻垢性能,试验方法按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冷却水分析和试验方法中的静态阻垢评定试验方法。

2.2.1试验条件

(1) 多孔恒温水浴锅,满足80±1℃的要求

(2) 刻度烧杯:1000mL

(3) 配制水水质:用蒸馏水配制,配水水质为Ca2+(以CaCO3计)浓度280.10mg/L,HCO3-(以CaCO3计)碱度273.75mg/L。

(4) 浓缩倍数:N=1.5。

2.2.2试验结果

表4 静态阻垢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在易结垢的水质情况下,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的阻垢率可高达92.12%,说明ZT-311具有优异的阻垢效果。

2.3动态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在有传热面条件下,全面考察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的缓蚀阻垢性能。

试验条件及结果试验条件及结果见表5

表5 动态模拟试验条件及结果

从动态模拟试验可得到如下结果:

(1) ZT-311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挂片表面清洁,无点蚀和锈蚀,试管腐蚀速度0.029 mm/a,达到很好级别。(国家标准:S5001-83:很好0~0.037mm/a,好0.037~0.07 0mm/a,可以允许0.070~0.093mm/a)

(2) ZT-311阻垢性能强,在现场水条件,浓缩倍数4.5~5.5,其粘附速度4.32mcm,达到很好级别。(国家标准:很好0~10mcm,好10~20mcm,可以允许20~30mcm。)

3 生产使用效果

炼油厂二循系统于2001年12月开始投用,不改变原生产工艺,不增加新材料,用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替代原有配方。循环水质数据始终保持在表6中的数据范围内运行。

在正常运行中,循环水清澈,水面下无明显菌藻滋生,凉水塔布水孔无堵塞现象,散热良好。同时,我们在循环水场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见表7。

表6 运行中系统水水质指标

表7 2002年和2003年现场监测数据

注:2002年6月~2003年6月因监测换热器维修、系统清洗预膜和药剂短期更换等原因没有采到相应的现场监测数据。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得以下结论:

⑴ZT-311缓蚀阻垢剂在我厂运用近一年来,各项运行指标和监测数据均达到并优于国标GBJ50-83、中石化总公司生产部有关规定的要求。2002年8月份大修期间,设备鉴定检查,水相管束及封头均无明显的锈蚀、污垢发生,检查的水冷器状况明显优于国内同类装置同期检修水平。

⑵ZT-311缓蚀阻垢剂在较恶劣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性能,使用这种药剂处理后的水所形成的污垢极其疏松,这样既不影响传热,而且便于清洗。

4 机理分析

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配方中起阻垢作用的主要是有机膦酸盐和有机膦酸酯,它们通过晶格畸变、螯合作用、分散作用和低剂量效应达到阻垢的目的。碳酸钙是结晶体,它的成长是按照严格顺序,由带正电荷的Ca2+与带负电荷的CO32—相撞才能彼此结合,并按一定的方向成长。在水中加入有机膦酸盐和有机膦酸酯后,它们会吸附到碳酸钙晶体的活性增长点上与Ca2+螯合,抑制晶格向一定的方向成长,因此使晶格歪曲而长不大,也就是说晶格被有机膦酸等表面去活剂的分子包围而失去活性。这也是产生临界效应的机理,同样,这种效应也可以阻止其它晶体的沉淀。另外,部分吸附在晶格上的化合物,随着晶体增长被卷入晶格中,使碳酸钙晶格发生错位,在垢层中形成一些空洞,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少,使硬垢变软而易于消除,从而达到阻垢的目的。

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配方中起缓蚀作用的主要是Zn2+,当腐蚀发生时,阴极区高pH值区域,Zn2+迅速沉积成膜达到缓蚀的目的。同时它与有机膦酸盐、有机膦酸酯和磺酸共聚物之间存在“协同效应”。磺酸共聚物有中的稳锌能力,而有机膦酸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沉积、吸附则起到补膜的作用,因此形成配方优良的缓蚀性能。

全有机高效缓蚀阻垢剂ZT-311配方中多元共聚物为丙烯酸/磺酸盐共聚物具有独特性能,能与各组份协同作用,提高配方的缓蚀、阻垢性能。它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非常高的“钙容忍度”;

(2)对磷酸钙垢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良好的抗粘泥能力;

(4)对腐蚀产物氧化铁具有好的分散能力;

(5)很强的稳锌能力,使碱性介质中Zn2+浓度大大提高,增强了配方的缓蚀性能。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现状,能说出有机化学发展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个科学家及其成就。2.知道有机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理解有机物的一般特点及与无机物的联系与区别。 1.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有机化学所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1)下列三种有机物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说明它们的主要来源:①甲烷:天然气;②乙烯:石油裂解;③苯:煤的干馏。 (2)乙醇是酒类的主要成分。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反应进行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 2===CH 2+H 2O ――→催化剂 △ CH 3CH 2OH ,该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有下列有机物:①乙酸乙酯、②聚乙烯、③乙醇、④醋酸、⑤甲苯、⑥油脂、⑦淀粉、⑧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②⑦⑧;

(2)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⑥⑦⑧; (3)⑤的结构简式是,其有机物类别是芳香烃; (4)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的是③④; (5)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是①⑥⑦⑧; (6)既能与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的是④。 探究点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我国早期的化学实践活动 (1)3 000多年前已经用煤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掌握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技术。 (3)1 000多年前学会了从植物中提取染料、药物和香料等。 2.近代有机化学的形成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在实验室用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打破了早期科学家提出的“生命力论”。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法和早期的“基团理论”。 (4)1848年~1874年间,关于碳的价键、碳原子的空间结构等理论逐渐趋于完善,之后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体系,使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3.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 (1)关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使人们对有机反应有了新的掌控能力。 (2)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和X射线衍射(XRD)等物理方法的引入,使有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 在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全部生产中,化学过程的工业占高比例,以美国为例占到30%。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自从1828年合成尿素以来,有机化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两个世纪来,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链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分子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分子;它又为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材料。有机化学是一系列相关工业的基础,在能源、信息、材料、人口与健康、环境、国防计划的实施中,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努力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 此外有机化学还是一门极具创新性的学科。在有机化学的发展中,它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物理化学基础上的物理有机化学,在定量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指导着有机合成化学,而且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有机合成化学在高选择性反应的研究,特别是不对称催化方法的发展,使得更多具有高生理活性、结构新颖分子的合成成为可能。金属有机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为有机合成化学提供了高选择性的反应试剂和催化剂,以

及各种特殊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机化学以它特有的分离、结构测定、合成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非凡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有机化学在结构测定、分子设计和合成设计上如虎添翼,发展得更为迅速。同时,组合化学的发展不仅为有机合成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内容,而且也使高通量的自动化合成有机化合物成为现实。 在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有机化学本身的发展及新的分析技术、物理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的不断涌现,人类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反应以及合成方面将有更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新的要求,都给有机化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有机化学将在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分析和计算化学,农药化学,药物化学,有机材料化学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物理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有机化学问题的科学,是一门指导有机化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学科。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机化学反应如何发生和为什么发生,从中找出规律,指导设计、合成新的物种,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现代光谱、波谱和显微技术的发展为表征分子结构提供了基础。它对原有的各种反应机理和活泼中间体(协同反应、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卡宾反应、激发态反应、电子转移反应等)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五 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5.2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教案 苏教版选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5.2 化肥的生 产与合理利用教案苏教版选修2 [课标要求] 2.知道常用化学肥料的组成、性质特点、生产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化学肥料 的发展方向。 3.通过实例认识常用化学农药的组成、性质特点,使用方法,了解农药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4.认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的意义。 5.会测定土壤的酸碱度,知道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 [活动和探究建议] 4.参观化工厂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片,考察企业的选址情况,收集产品的生产原理、原 料利用率、能耗、投资和成本核算等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5.调查当地农村使用的化学肥料的情况(或收集我国化肥料工业发展的有关资料),写成调 查报告,与同学交流、讨论。 6.交流讨论:农药DDT的合成、使用与禁用。 [教学内容增减建议] 1.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互换位置。 2.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作为自学内容即可 [课时建议] 1.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1 2.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2 3.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0.5 4.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0.5 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 [知识回顾] 1工业上如何合成氨? 2物质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3双水解与离子共存。 [知识学习] 1化肥的分类: 2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 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 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 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物料、稀土元素等。 主要肥料: (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2) 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 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3) 氨水、等。 (4)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5) 包括普通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 钙(重钙,(6) 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7)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8) 目前施用不(9) 多,(10) 主要 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等。 (11) 复(12) 、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13) 、混

有机食品生产的肥料

有机食品生产的肥料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合理的植物营养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根本保证。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是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的理想费力。一、有机肥料与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采取免耕少耕,合理轮作换茬,种植绿肥作物,实行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实施生物防治为主,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种植方式,生产有机食品。 (一)有机肥料种类及性质 传统有机肥料来源广,品种多,适于有机食品的有机肥料主要有: 1、粪尿肥 粪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施用的一类有机肥料,粪尿肥不仅提供了养分,而且有利于农村卫生和环境保护。人畜粪尿还田,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粪尿肥一般含氮0.6%、全磷(P2O5)0.1%~0.3%、全钾(K2O2)0.3%~0.6%,经贮存、腐熟等无害化处理后,可作基肥、追肥施用。粪尿与作物秸秆、绿肥等物料混合堆沤发酵后作基肥效果明显。 2、厩肥 厩肥是农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亦称圈肥。一般厩肥平均含有有机质25%、氮0.5%、全磷(P2O5)0.25%、全钾(K2O2)0.6%。新鲜厩肥中的养分主要为有机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化合物,C/N比值大,必须经过堆积腐熟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厩肥用量一般为3000~7000kg/hm2,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苗床土和营养土的配料。 3、堆(沤)肥 堆(沤)肥是以秸秆、落叶、杂草等物料,添加一定量的人粪尿、细土等堆积(沤制)而成。堆(沤)肥中有机质含量丰富,C/N比值低,养分多为速效态,富含钾,是一种补充钾源的良好有机肥料。堆(沤)肥用量一般1500~22500kg/hm2,多采用撒施、沟施或穴施。在气温高、雨水多的季节或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土壤上以施用半腐熟的堆肥为好;相反,低温、干旱、黏重土壤上应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施用堆肥应符合堆肥腐熟度的鉴别指标,注意不要用腐熟的堆肥作育秧的盖种肥,以免养分损失。 4、沼液 将作物秸秆、人畜粪尿、杂草等各种有机物料,在密闭的沼气池内经嫌气发酵制取沼气后所剩残渣和肥液,即为沼肥。沼肥养分含量的高低,取决于配料的比例、酸碱度、发酵温度、密封程度、水分及沼气细菌的接种等因素。沼肥是矿质化和腐殖化比较充分的肥料,速效、迟效养分兼备,腐殖质含量较高和富含激素、维生素类物质。 5、饼肥 我国的饼肥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棉籽饼、茶籽饼等。饼肥富含有机质和蛋白质,有机质含量在75%~85%左右,氮的含量最高可达7%,所以,农民常将饼肥当作氮肥施用。饼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养分完全,肥效持久,一般用量为1500~2250kg/hm2,可作基肥、追肥。 6、秸秆类肥料 将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作基肥,具有培肥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多重作用。施用秸秆类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性。目前我国秸秆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i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19世纪初,许多化学家相信,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台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

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教案设计

第三节 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 教学重点: ◆有机肥料的概念及作用。 ◆主要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
◆ 有机肥料的积制。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 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它对土壤和作物有多种良好作用: (一)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 (二)改善土壤结构 (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四)刺激植物生长发育 (五)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二、主要类型有机肥料与施用 (一)粪尿肥 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粪等。 1.人粪尿 成分: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氨基酸等;灰分主要是硅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等。人 尿中有机物少,含尿素较多,还含有少量的尿酸、马尿酸;还含有无机盐,以食盐较多,其次是磷酸盐、 铵盐和微量元素等。b5E2RGbCAP 贮存: 在我国南方常将人粪尿制成水粪贮存,采用加盖粪缸或三格化粪池等方式。我国北方则采用人粪 拌土堆积,或用堆肥、厩肥、草炭制成土粪、或单独积存人尿,也可用干细土垫厕所保存人粪尿中养分。
p1EanqFDPw
施用:人粪尿适用于多种土壤和作物。人粪尿主要用作追肥,但菜田可作基肥,南方习惯泼浇水粪,北方 习惯随水灌施,效果均好。人尿也可浸种。DXDiTa9E3d 2.畜禽粪尿 (1)牛粪 粪质细密,含水量高,通气性差,故腐熟缓慢,肥效迟缓,发酵温度低,俗称“冷性肥料” 。 一般作底肥施用。RTCrpUDGiT (2)猪粪 养分含量较丰富,质地较细,氨化细菌多,易分解,肥效快但柔和,后劲足,俗称“温性肥料” 。 适宜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5PCzVD7HxA (3)马粪 粪中纤维素含量高,粪质粗、疏松多孔,水分易蒸发,含水量少,腐熟快,堆积过程中,发 热量大,俗称“热性肥料” 。可作为高温堆肥和温床的酿热物, 并对改良质地黏重土壤有良好效果。jLBHrnAILg (4)羊粪 质地细密干燥,肥分浓厚,为热性肥料,羊粪适用于各种土壤。 (5)禽粪 鸡、鸭、鹅等家禽的排泄物和海鸟粪统称禽粪。由于它们属杂食性动物,饮水少,故禽粪有 机质含量高,水分少。禽粪中氮素以尿酸为主,分解过程也易产生高温,属热性肥料。可作基肥,也可作 追肥。xHAQX74J0X 3.厩肥 厩肥的积制方法有圈内积肥法和圈外积肥法,也有二者兼用。 (1)圈内积肥法 主要适用于猪的积肥,常用的方式有两种:垫圈法、冲圈法。 (2)圈外积肥法 多为牛、马、骡、驴等大牲畜所采用的积肥方式。 厩肥常作基肥深施,每 667M2 用量 1500~3000 千克。施用数量大时,全田撒施耕翻入土;施肥量不大时, 可开沟集中施在播种行间或栽植垄上。厩肥作基肥时,应配合化学氮、磷肥施用,更好发发挥厩肥肥效。

正确合理使用肥料

正确合理使用肥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正确合理使用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民为了节省人工,常常将不同的肥料“混搭”施用,但是,有些肥料可以混施,而有些肥料是不能混施的,不要将肥料任意搭配施用,否则将会影响施用效果,甚至会产生肥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肥料混施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对之处,欢迎大家留言,相互交流,批评指正。 一、那些有机肥和化肥可以混施 1、厩肥、堆肥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厩肥、堆肥、沤肥、混杂堆沤后施用,不但减少磷肥与泥土的接触面,避免磷酸根离子被泥土固定,而且有机肥料分解生成的各种有机酸,能促使被泥土固定的磷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肥效可提高三分之一。 2、厩肥、堆肥与碳铵和尿素混施。在厩肥、堆肥中加入0。5—1%的碳铵(或酸)和人粪尿,有利于微生物滋生和活动,增进有机肥的腐熟和各种养分释放,为作物供给丰盛的营养元素。 3、人粪尿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腐熟的人粪尿中碳酸铵含量过多,单施容易挥发丧失,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经过化学反应可形成性质巩固的磷酸二氢铵,既减少了人粪尿素中氮素丧失,又增长了磷素营养。以磷保氮,肥效大增。

4、人粪尿与硫酸亚铁混施。在人粪尿中加入0。5%的硫酸亚铁,可使人粪尿中极易挥发的碳酸铵转化成性质巩固的硫酸铵,起到保肥除臭,避免氮素挥发散失的作用。 二、那些肥料不宜混施 1、草木灰不能与厩肥、堆肥。草木灰通常被当作钾肥施用,呈碱性,若与厩肥、堆肥,会加速氮素以氨气情势挥发丧失。 2、草木灰不能与氮素化肥混施。草木灰是碱性肥料,若与氨态氮、硝态氮等酸性氮素化肥混施,则会发生中和分解反应,释放出氨气挥发,造成氮素丧失,下降肥效。 3、草木灰不能与过磷酸钙混施。草木灰含钙较多,若与过磷酸钙混杂,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使磷素被固定,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4、未腐熟的农家肥不能与硝态氮肥混施。若混施,农家肥中的反硝化细菌会使硝态氮肥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亚硝酸盐,引起氮素丧失,下降作物品质。 三、肥料、农药能混用吗 农药和肥料也不是随意混合的。农药与化肥混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混合后不减低肥效和药效。例如过磷酸钙与扑草净施入土壤前直接混合,不改变其除草活性。但如预先配制并长期保存(2-3个月),则会失去药效。因此,只能随混随用。多数有机

白芍生产肥料使用管理制度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FC-BS-SC-MP-14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 (共 7 页)

肥料使用管理制度 1. 目的:建立白芍生产中肥料使用管理制度,防止禁用肥料和不合格肥料 进入白芍生产流程,保证白芍产品质量。 2. 范围:逢春制药中江白芍生产基地所使用的所有肥料。 3. 责任人: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物控管理部,QA人员。 4. 内容: 4.1 白芍生产用肥应严格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使用肥料准则”中肥料 使用原则使用。 4.2 禁止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未经腐熟的人畜粪便。 4.3 白芍生产中使用的商品肥料必须是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登记,具 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 4.4 购买、使用的商品肥料必须有明确的养分含量指标和生产厂家。不合 格、无质量指标的肥料不得购进、不得在生产中使用。 4.5 肥料的购进、入库、出库由物控管理部负责;肥料的发放、施用、销 毁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质量管理部QA人员现场监控以上各个环节,并做好相应记录。 4.6 肥料贮藏应有专用场地,场地温、湿度符合肥料贮藏要求。 4.7 肥料在贮藏过程中应该有明显的状态标示牌。 4.8 使用农家肥必须按照“农家肥无害化处理规范”进行处理,并达到相

应的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 4.9 生产技术部、物控管理部必须按生产指令领用、发放肥料。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496-2002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守伦、赵宏奎、马常宝、郑义、赵梦霞、易玉林、杜森、杨帆。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肥料合理使用的基本原理及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各种物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274-1997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浅谈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浅谈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大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催化、超分子器件及超分子材料等方面。其中分子识别功能是其余超分子功能的基础。超分子学科的应用主要是围绕它的主要功能-识别、催化和传输来进行开发研究。 1987年,莱恩(Lehn J. M.)、克拉姆(Cram D. J.)和彼得森(Perterson C. J.)三位化学家以其对发展和应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莱恩在获奖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同时克拉姆创立和提出了主—客体化学理论,彼得森则发展和合成出大批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冠醚。至此,以“超分子化学”为名称的新的化学学科蓬勃地发展起来,并以其新奇的特性吸引了全世界化学家的关注和热衷。近年来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杂志的创立说明超分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化学家的普遍认同。 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不仅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又与物理学、信息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紧密相关。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子科学。超分子科学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化学(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而且还涉及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由于超分子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非常活跃。涉及的应用包括:在化学药物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光化学上的应用,在压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识别作用(酶和受体选择性的根基)的应用,在有机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富勒烯中的应用,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等等。 超分子化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药物分子和其它有机分子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药物超分子化合物,可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性质,成为药物制剂的一个新选择。超分子药物化学是超分子化学在药学领域的新发展。该领域发展迅速,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正在逐渐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迄今已有许多超分子化学药物应用于临床,其效果良好。更多的超分子体系正在作为候选药物进行临床研究开发。超分子化学药物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低毒性、不良反应少、高生物利用度、消除药物异味、克服多药耐药、药物靶向性强、多药耐

凹凸棒有机肥的应用将掀起一场肥料新革命

凹凸棒有机肥的应用将掀起一场肥料新革命 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低,农产品化学残留和金属残留超标、品质下降,生态环境污染等,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消除化肥的负作用,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社会的渴望,更是政府、科研力量、企业义不容辞的大事要事急事。 一、凹凸棒生态有机肥功效独具,特点鲜明,将揭开肥料的新革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大量使用化肥,掀开了肥料革命:化肥能激化传统有机农业耕种形成的沃土,促使农业显著增产,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特别是保障了近十年间中国粮食的连续增长。但是,化肥的大量使用具有严峻的负面作用: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被大量消耗,土壤生态系统加速萎缩、各类养分比例加速失调、有机质和矿物元素加速减少、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加速破坏,进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田生态环境污染、舌尖上的安全缺乏保障、民生健康受到威胁。 “欣庆”以“矿物微量元素+有机质+微生物种群”三维理论为思路,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凹凸棒、微生物和有机质

的综合作用,发明了新型肥料——凹凸棒生态土壤改良有机肥。凹凸棒生态土壤改良有机肥是以具有强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和催化作用特性的凹凸棒为原料,以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为有机配料,以高科技微生物种群进行发酵,以先进设备深度加工生产出来的全营养有机肥。它是公认的修复土壤生态系统的“营养配餐肥”,在国内外是一个重大创举,专利技术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权(专利号:ZL 2010 1 0554887〃0)。 凹凸棒生态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和改良产品品质,具有“八大”独特功效: 一是因为凹凸棒具有强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和催化性,凹凸棒生态有机肥产品具有非金属矿独特的物化性质,对于补充有益微量元素、有机养分、水分,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功效明显。 二是凹凸棒的多孔道纳米结构具有强大的吸附性,可以控制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具有保肥保水和缓释能力,可长期有效发挥肥效,能减少营养元素损耗,平衡调节土壤养分,对提高肥料利用率,能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和贫瘠化。与化肥混合使用,能防止氮、磷、钾等的渗漏流失、蒸发或被固化,使肥料均衡释放功效,延长肥效期120天以上,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使氮肥从30%提高到60%、磷肥从15%提高到40%、钾肥从40%提高到55%,相应也能减少化肥的用量30%。在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料详解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料详解 在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中,原料的选择可以是各种畜禽粪便及各种废弃物,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基本配方因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微生态理论:接种大量优势有益微生物与农作物根际可能起到调节生态平衡的综合作用;PGPR(植物促生根际细菌)的作用:该理论认为接种大量有益菌于作物根部,之所以能促进生长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固氮、解磷、解钾、抑制病原菌或刺激生长的单一作用。

(5)、堆制步骤 1、配料:根据基本(参考)配方或自选配方,并将各成分粉(切)碎后混匀,调节含水量; 2、接种:将菌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混合物料上; 3、发酵:将接种后的物料堆放在发酵棚里,堆宽2米左右,堆高80厘米左右(以操作方便为宜),长度不限;发酵时间10~15天(视环境温度而定)。当料温达到50度到60 度后维持几天时间,以彻底杀灭杂菌和虫卵。如果只需做到普通的有机肥,保持好氧发酵,直到发酵完成;建议进一步做到生物有机肥,在除虫杀菌完成后改为厌氧发酵,堆温控制在35度,会逐渐产生酒曲香味,发酵完成后质量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附加值也将大大提高。 (6)、调控技术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中影响发酵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C/N。在工厂化发酵中,通过人为调控,促进发酵的快速进行。 A、温度 温度是显示发酵中微生物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适宜的温度能保证发酵过程运转良好。 B、水分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中水分是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发酵工艺中,物料含水过高过低都影响微生物活动,发酵前应进行水分调节。含水量根据不同情况,一般在30%~70%。 C、碳氮比C/N C/N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营养条件。通常微生物繁殖要求的适宜C/N为20~30。猪粪 C/N平均为14,鸡粪为8。单纯粪肥不利于发酵,需要掺合高C/N比的物料进行调节。掺合

2019年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复习提纲

2019年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复习提纲 1、肥料的科学加工及合理施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保证农民提高作物产量的 关键;二是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三是稳定和提高耕地质量,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四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2、农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指以测土施肥为中心,以指导农民科学 施肥,发展工农业生产为目的,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农业化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混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及使用,予以科学的组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服务形式。 3、自然界中分子氮的固定途径:闪电和生物固定 4、合成氨的原料气为:氢气和氮气 5、氨合成工艺的概略工艺流程:氨的合成、氨的分离、未反应气体的补充、.惰性气体的放 空增压和循环。 6、合成氨工艺流程的设计关键 (1)设计中压氨合成工艺流程,由于压力高,氨合成率高,氨易于冷凝分离。中压范围一般为20-32MPa。 (2)设置油水分离器预分离掉新鲜气中一部分大颗粒的油水。为了使新鲜气中油水分分离干净,出油水分离器后的新鲜气必须补入氨冷器前后,由0~-5℃的低温液氨洗涤。 (3)设置水和液氨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换热器。由于采用中压法合成氨,水冷后的循环气中含有8%-10%左右的氨,因此通过氨冷进一步冷却,将气体中的大部分氨冷凝,以控制合成塔进口氨含量在3%左右。

(4)设置合成余热回收设备。由合成氮反应热可知,每生产1t氨可以放出3.2×106kJ的热量,回收这些合成热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方法之一,若回收率达75%左右,吨氨可副产800kg蒸汽。回收余热的能位和利用价值,随流程的不同而异。 (5)设置冷交换器回收冷量。由于循环气经氨冷分氨后气体温度较低,为了将这部分冷量回收,设置冷交换器以降低进氨冷器前气体温度。 (6)设置循环机以保持气体循环。由于合成塔出口气有相当一部分氢氮气未参加反应,通过循环机将分离后的未反应气体增压,从而使气体循环。 (7)设置排放阀以保持惰性气体浓度不积累。为减少排放惰性气体时造成原料气的损失,排放气一般选择在惰性气体含量高,氨浓度较低并在新鲜气补入之前放空,通常是设置在氨分离之后作为排放点。排放出来的弛放气可通过水洗法等回收其中的氨,废气则供作燃料。 7、合成氨的最佳工艺条件主要包括:操作压力、温度、空速和气体组成等。 8、尿素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尿素合成部分、未反应物分离和回收部分、蒸发造粒 部分 9、尿素合成采用高温高压的原因:尿素合成反应只有在140 ℃以上,反应速度才较快而具 有工业生产意义,而获得较高的CO2转化率;另外NH3和CO2生成的甲铵(第二步反应)甲铵脱水反应只有在液相中能进行,甲氨的熔点温度为156℃,为使之保持液相,就必须使尿素合成温度高于甲铵的熔点,即尿素合成采用高温160~210℃。高温下甲铵易分解,为防止甲铵分解、保持物系处于液相,尿素合成反应压力必须大于甲铵分解压力,在高压(高温下的甲铵分解压力亦高)下进行反应。故尿素合成过程采用较高的压力13-24MPa 。 10、造粒塔造粒:是将温度约140℃的尿素浓度达99.7%的高浓溶液(称尿素融体)送往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学习任务】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并能通过计算求得有机物的分子式。 2、了解利用基团理论、光谱分析等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学习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你能说出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吗?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学习思考】 一、有机物的概述 1.概念:含有________的化合物。 2.组成元素:除碳外,通常还有氢、_____、_____,_____、_____及卤素等。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有机化学 (1)3 000多年前已经用煤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就掌握了_____和_____的开采技术。 (3)从植物中提取_____ 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_____ 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_____ ”,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 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合成了第一种有机物尿素,冲破了“生命力 论”学说的束缚,打破了_____ 的界限。 3.现代有机化学 (1)_____ 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2)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了、以及等多个新型学科。 (3)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_____ ,标 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三、有机化学的应用 糖类油脂蛋白质 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 2.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利用药物(大多数是有机物)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思考讨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 提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氢)盐、KSCN、

有机肥料制作与使用

羅秋雄 一、前言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高溫多濕,加上高度密集耕作的利用土壤,致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加速分解消耗,依据本省土壤調查資料顯示土壤有機質缺乏(3%以下)之耕地面積約佔70%。耕地土壤由於有機質缺乏使生產力降低,農民為維持作物之高產,勢必增加化學肥料之施用量,而造成肥料浪費,甚至在無法提高土壤生產力下,使作物品質降低,也間接造成病害增加及環境污染。因此要長期維持土壤生產力及肥效,以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就必須維持土壤有機質之適當含量,而施用有機肥料是增加土壤有機質最有效也最為直接的方式。 二、有機肥料的功效 1. 改善土壤構造:有機的顆粒或斷片使土壤變鬆,有機質可增加微生物產物,促進土壤團粒化作用,使土壤構造變好。 2. 增進土壤通氣性:土壤構造變好,可增加土壤的通氣量,同時使根系間之氧化碳易於擴散出去。 3. 增加土壤保水力:有機肥料本身具有很強的吸水性,直接幫助水分的保持,或間接來自土壤構造的改善而提升土壤保水力。 4. 增加土壤溫度:有機肥料之顏色較深,能吸收較多的熱量,而提高土壤溫度。 5. 供應作物營養及能量:有機物分解時,產生無機營養(如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及有機營養(如氨基酸.醣類等),並放出二氧化碳,部分可供作物光合作用的應用基質。 6. 增加土壤貯存營養分:土壤中之營養元素在有機質表面貯存,形成可交換性的形式,尤其對含粘粒少之土壤更為重要。 7. 有機物質之分解產物促使無機營養轉移及增加其有效性。 8. 提供微生物的營養及能量:大量之有機物質進入土壤中,可促進微生物之活動,也加速有機物質之分解,間接提供作物所需之營養元素。 9. 對土壤有益菌有增進時,可達到制衡有害菌之作用。 三、有機質肥料的製造 任何有機物質均可作為製造有機質肥料的材料,惟已遭受重金屬污染的材料應避免

正确合理使用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民为了节省人工,常常将不同的肥料“混搭”施用,但是,有些肥料可以混施,而有些肥料是不能混施的,不要将肥料任意搭配施用,否则将会影响施用效果,甚至会产生肥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肥料混施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对之处,欢迎大家留言,相互交流, 批评指正。 一、那些有机肥和化肥可以混施? 1、厩肥、堆肥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过磷酸钙和 钙镁磷肥与厩肥、堆肥、沤肥、混杂堆沤后施用,不但减少磷 肥与泥土的接触面,避免磷酸根离子被泥土固定,而且有机肥料分解生成的各种有机酸,能促使被泥土固定的磷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肥效可提高三分之一。 2、厩肥、堆肥与碳铵和尿素混施。在厩肥、堆肥中加入0。5—1%的碳铵(或酸)和人粪尿,有利于微生物滋生和活动,增 进有机肥的腐熟和各种养分释放,为作物供给丰盛的营养元素。 3、人粪尿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腐熟的人粪尿中 碳酸铵含量过多,单施容易挥发丧失,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经过化学反应可形成性质巩固的磷酸二氢铵,既减少了人粪尿素中氮素丧失,又增长了磷素营养。以磷保氮,肥效大 增。

4、人粪尿与硫酸亚铁混施。在人粪尿中加入0。5%的硫酸亚铁,可使人粪尿中极易挥发的碳酸铵转化成性质巩固的硫酸铵,起到保肥除臭,避免氮素挥发散失的作用。 二、那些肥料不宜混施? 1、草木灰不能与厩肥、堆肥。草木灰通常被当作钾肥施用,呈碱性,若与厩肥、堆肥,会加速氮素以氨气情势挥发丧 失。 2、草木灰不能与氮素化肥混施。草木灰是碱性肥料,若与氨态氮、硝态氮等酸性氮素化肥混施,则会发生中和分解反应,释放出氨气挥发,造成氮素丧失,下降肥效。 3、草木灰不能与过磷酸钙混施。草木灰含钙较多,若与过磷酸钙混杂,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使磷素被固定,作物 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4、未腐熟的农家肥不能与硝态氮肥混施。若混施,农家肥中的反硝化细菌会使硝态氮肥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亚硝酸盐,引起氮素丧失,下降作物品质。 三、肥料、农药能混用吗? 农药和肥料也不是随意混合的。农药与化肥混用时应遵循 以下原则: 1、混合后不减低肥效和药效。例如过磷酸钙与扑草净施入土壤前直接混合,不改变其除草活性。但如预先配制并长期保存(2-3个月),则会失去药效。因此,只能随混随用。多

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里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认识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人们多年的谜团。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才解开了这个不解的谜团,这一时期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能与一个别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氢就选作价的单位。一种元素的价数就是能够与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个数。凯库勒还提出,在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结合这一重要的概念。 1848年巴斯德分离到两种酒石酸结晶,一种半面晶向左,一种半面晶向右。前者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左旋转,后者则使之向右旋转,角度相同。在对乳酸的研究中也遇到类似现象。为此,1874年法国化学家勒贝尔和荷兰化学家范托夫分别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同分异构体,圆满地解释了这种异构现象。

1.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D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现状,能说出有机化学发展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个科学家及其成就。2.知道有机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理解有机物的一般特点及与无机物的联系与区别。 1.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有机化学所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1)下列三种有机物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说明它们的主要来源:①甲烷:天然气;②乙烯:石油裂解;③苯:煤的干馏。 (2)乙醇是酒类的主要成分。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反应进行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 CH3CH2OH,该反应类型是加成反+H2O――→ 催化剂 △ 应。 2.有下列有机物:①乙酸乙酯、②聚乙烯、③乙醇、④醋酸、⑤甲苯、⑥油脂、⑦淀粉、⑧蛋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法和早期的“基团理论”。 (4)1848年~1874年间,关于碳的价键、碳原子的空间结构等理论逐渐趋于完善,之后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体系,使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3.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 (1)关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使人们对有机反应有了新的掌控能力。 (2)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和X射线衍射(XRD)等物理方法的引入,使有机分析达到了微量、高效、准确的程度。 (3)逆推法合成设计思想的诞生,使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实现了程序化并进入计算机设计时代,大大提高了新化合物的合成速度。 (4)有机化学还能破译并合成蛋白质,认识并改造遗传分子,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的奥秘。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利用无机物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有机化学的应用 (1)人类衣食住行用到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2)合成的有机物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苏教版有机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通过对有机化学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等结合较紧密的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是许多新诞生领域的研究基础。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对有机化学与有机物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 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从植物中提取染料和香料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现代有机化学: 21世纪的今天,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机化学已经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型学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 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NH4CNO CO(NH2)2 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二、有机化学的应用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2、具有特殊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细胞中存在的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有机物。 4、药物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课堂小结: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