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重大突破盘点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重大突破盘点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苹果CEO乔布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等都因胰腺癌过世。胰腺癌的高致命性在于其位置隐蔽,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是晚期。仅2018年,位列全球第7大癌症的胰腺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95%)就已导致超过43万人死亡。 不过,近日《柳叶刀》子刊发表了一篇胰腺癌当前及未来疗法盘点的文章。研究者认为,未来5-10年胰腺癌治疗将迎来重大突破。以下治疗方法和重大突破值得关注。 现有标准疗法有望改善 目前,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主要手段是细胞毒性化疗。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IRIN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以及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 去年1月,一项临床试验(RESOLVE)评估了伊布替尼(Ibrutinib)联合化疗药紫杉醇和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性。遗憾的是,与安慰剂+化疗组相比,伊布替尼+化疗组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或总生存期(OS)方面并无显著改善。 去年6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推荐mFOLFIRINOX辅助化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备选方案是吉西他滨单药或与卡培他滨联用。 GATA6基因检测有望作为胰腺癌一线化疗药物选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经典型胰腺导管癌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的比例高于基底样型组,说明不同分子分型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可作为一线化疗用药指导。 另外,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被认为是改善现有标准疗法的重要方向。在一项包含17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让3名患者获得部分缓解。研究人员也在积极进行试验,评估多种治疗方案。 聚焦胰腺癌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 胰腺癌通常源于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通过不断积累基因突变,最终导致癌变。基因突变主要聚集在4个关键性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上:KRAS、TP53、SMAD4和CDKN2A。 此前《JCO》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KRAS基因突变与胰腺癌生长有关。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疗法提供了潜在靶标。 不过,在有KRAS突变的胰腺癌中,95%当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致力于寻找药物来抑制KRAS或KRAS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

胰腺癌科普知识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

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5), 638-64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734615.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4734615.html,/10.12677/acm.2019.95096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Junpu Wang1, Hui Zhang1,2, Jun Yan1,2, Wence Zhou1,2* 1The First Clinic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2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Apr. 25th, 2019; accepted: May 13th, 2019; published: May 20th, 2019 Abstract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its glob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mainly includes surgical resection,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and combina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Due to the concealed disease of pancreatic cancer, the disease progresses rapidly, and the degree of malignancy is high. Once the patient is found to b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cancer, the operation is lost. Opportunities lead to a 5-year survival rate of less than 6%. In order to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actively exploring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pancreatic canc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has ranged from conventional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o alkaloid drug therapy, gene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s for pancreatic can-cer. Keywords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 Review 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君璞1,张辉1,2,严俊1,2,周文策1,2 * 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 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兰州 收稿日期:2019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20日 *通讯作者。

晚期胰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ASCO2016]Evofosfamide+吉西他滨改善晚期胰腺癌PFS和ORR 2016年6月3-7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在芝加哥举办。6月6日上午的消化系统(非结直肠)肿瘤口头报告专场上,一项摘要号为4007的随机双盲III期MAESTRO试验,在之前未接受治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将evofosfamide(Evo)联合吉西他滨(Gem)进行研究。 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缺氧会带来疾病进展和较差预后。Evofosfamide(Evo)是一种Br-IPM缺氧-活化前药,在缺氧条件下优先激活。在一项晚期PDAC的随机II期试验中,Evo 加入Gem会显著改善PFS(NCT01144455)。 主要内容 MAESTRO是一项国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该试验在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PDAC患者中将Evo/Gem与安慰剂(Pbo)/Gem进行比较(NCT01746979)。 Evo 340mg/m2或者相匹配的Pbo和Gem 1000mg/m2在第1,8和15天IV给药,28天一个周期。关键合格标准包括ECOG PS 0/1。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660例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获得了508例事件(死亡)以保证90%P值来检出OS的0.75风险比(HR),双侧α为0.05。次要终点包括PFS和客观缓解率(ORR)。 主要结果 2013年1月到2014年11月,693例患者被随机分配(346例Evo/Gem,347例Pbo/Gem)。基线特征均衡。 中位OS分别为:Evo/Gem组8.7个月,Pbo/Gem组7.6个月;HR=0.84(95% CI:0.71-1.01,P=0.059)。 中位PFS分别为:Evo/Gem组5.5个月,Pbo/Gem组3.7个月;HR=0.77(95% CI:0.65-0.92,P=0.004)。 Evo/Gem组最佳ORR是20%,Pbo/Gem最佳ORR是16%;比值比(OR)=1.32(95% CI:0.88-1.97,P=0.17)。 Evo/Gem组经证实的ORR是15%,Pbo/Gem组经证实的ORR是9%;OR=1.90(95% CI:1.16-3.12,P=0.009)。 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s在各组相似:恶心(47%),食欲下降(35%)和呕吐(33%)。血液学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在Evo/Gem组较为常见。 AEs导致的死亡在Evo/Gem组有9%,Pbo/Gem组有11%发生。AEs导致的治疗停止在17.9%接受Evo/Gem治疗的患者和15.6%接受Pbo/Gem治疗的患者中发生。 结论 该项试验主要终点未满足OS的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Evo/Gem组显示抗肿瘤活性迹象,出现较长的PFS和较高的ORR。安全性与之前报道的类似。临床试验信息:NCT01746979。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得到普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

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糖类抗原CA19-9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① 血清CA19-9 > 37 U/ml作为阳性指标,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8.2%和82.8%9。 ② 约10%胰腺癌病人呈Lewis抗原阴性,CA19-9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如CA125和/或癌胚抗原(CEA)等协助诊断。 ③ 发现CA19-9升高者,排除胆道梗阻或胆系感染等因素后则高度怀疑胰腺癌。 (2)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 ① 老年、低体重指数、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新发糖尿病者,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② 既往长期罹患糖尿病,短期出现血糖波动且难以控制者,亦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③ 前瞻性研究显示空腹血糖每升高0.56 mmol/L,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14%。 (3)其它诸多生物靶标如外周血内microRNA、ctDNA、外泌体内Glypican-1等也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尚待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证实。 1.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技术诊断胰腺癌的基本原则为:①完整(显示整个胰腺);②精细(层厚1~3 mm 的薄层扫描) ;③动态(动态增强、定期随访) ;④立体(多轴面重建,全面了解毗邻关系)。(1)增强三维动态CT薄层扫描是目前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手段,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并依此判断肿瘤与血管(必要时采用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指导术前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FUSCC胰腺癌诊治指南(2009)

胰腺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胰综合治疗组 1、诊断和诊断流程 病史和体格检查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史等。 对于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的10%)、不明原因上腹痛或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肠道常规检查正常、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者、突发无法解释的腹泻、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等表现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CA19-9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较高,CA242的特异性优于CA19-9。 必须检查项目:CEA、CA19-9、CA50、CA242。 特殊检查 B超是胰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对于B超发现有异常者或者显示不清者应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有无胰管和(或)胆管扩张、病灶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伴有肝转移。对于CT/MRI诊断不能明确的可考虑行ERCP。 病理学诊断 主要包括 (1)US、CT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 (2)EUS; (3)腹腔镜及术中活检; (4)胰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 (5)腹腔冲洗液及腹水。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在放化疗前必须取得病理学诊断

诊断流程图 诊断流程图 上腹痛、黄疸、体重减轻 B超+CA19-9、CA242检测 CT/MRI 异常无异常 胰腺癌初步确立随访 穿刺/术中取组织 病理诊断成立病理诊断不成立 再次取病检随访2、临床分期 采用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胰腺癌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3 肿瘤超出胰腺,未累及腹腔轴或肠系膜上动脉 T4肿瘤累及腹腔轴或肠系膜上动脉(原发肿瘤不能切除)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胰腺癌新药基因治疗新进展

胰腺癌高度恶性,是威胁人类健康与死亡的主要敌人。在美国已成为第二大消化道肿瘤的死因,在西方国家中列第四位;在上海发病率20年内增加了4倍。尽管胰腺癌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有了提高,可是预后并没有显着改善。国际胰腺癌协会(IARC)2000年的一项报告表明:2000年新发胰腺癌病例217000人,其中当年死亡213000人。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0.4%。当今,我们已进入“分子时代”,人们寄希望于依据胰腺癌的分子和基因异常发展的新治疗方法——基因治疗,能够带给胰腺癌病人 光明的明天。 在对胰腺癌进行基因治疗的过程中,由载体将目的基因高效、特异、安全的转染至靶细胞是基因治疗的关键,目前多采用病毒[5]及脂质体方法。不完全复制及选择性复制腺病毒载体现已应用于胰腺癌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途径也由最初的瘤内注射、局部给药发展到近来经静脉注射[9]、动脉注射和经腹膜注射。现在,已经证明腺病毒载体PRI/ING201和Ci-1042(Onyx-015)用于胰腺癌进行基因治疗有效。 PRI/INGN201是带有巨细胞病毒启动子(Ad5CMV-p53)的第一代不完全复制腺病毒载体,已用于携带人抑癌基因p53治疗胰腺癌,到目前为止已应用于450项基因传递的试验,最初每天给予数量超过2.5×1012病毒颗粒,多经瘤体内注射。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病毒进行水平传递的证据。选择性复制腺病毒载体Ci-1042经动脉给药目前正用于结肠癌肝转移I期、II期临床观察。 解决基因转染低效的方法,目前已开始采用胰腺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如midkine(MKp)及环氧和酶2(Cox2p)启动子[13]。Ohashietal[14]利用带有胰腺癌细胞内部启动子CEA腺病毒载体,提高靶基因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TK)基因的精确调控,腺病毒介导HSV-TK基因和CEA启动子转导可特异性的提高产CEA胰腺癌细胞对丙氧鸟苷(GCV)的敏感性,对胰腺癌特别是高产CEA的胰腺癌细胞有特殊的治疗意义。 基因导向的酶解药物前体治疗(GDEPT),是利用正常与恶性细胞转录水平表达非哺乳类“自杀基因”的差异进行基因转染,通过特异性选择到达肿瘤所在位置,将无毒的前药转化为高化学毒性药物,此方法的优点在于高度的特异性治疗,同系统给药相比有着极低的毒副作用。到目前已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腺嘧啶核苷激酶(VZV-TK)与6-甲氧嘌呤阿糖核苷系统、大肠杆菌gtp基因与6-硫黄嘌呤系统、大肠杆菌Deo基因与6-甲基嘌呤脱氧核苷系统、融合自杀基因、其它自杀基因前药激活治疗。 融合自杀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自杀基因和另一种基因连接在一起,以增强自杀基因治疗肿瘤的效果。胞嘧啶脱氨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CD-TK)融合基因应用较多。目前,有一种新颖的酶激活前药治疗正在开展,该治疗使用克隆自绿脓假单胞菌的蛋氨酸酶基因(MET),联合二硫化硒蛋氨酸(SeMET)作为前药,并作用带有CMV-5启动子(rAd-MET)编码蛋氨酸酶基因的腺病毒作为载体。MET基因转染联合二硫化硒蛋氨酸将生理性化合物二硫化硒蛋氨酸转化为高度毒性的甲基二硫化硒而起肿瘤杀伤作用。转染rAd-MET的胰腺癌细胞对二硫化硒蛋氨酸的IC50较未转染rAd-MET、转染腺病毒载体的癌细胞低1000多倍。包括腺癌细胞在内的所有被检测癌细胞都能被rAd-MET联合SeMET所抑制。在仅含有3%rAd-MET转染的癌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二硫化

《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徐皓 前言 随着普通外科的发展,胰腺癌的外科治疗越来越被重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在各级医院得到开展,然而疗效并不满意,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为规范手术方式,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疗效,便于交流和总结,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7年7月制定了《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希望为我国胰腺癌治疗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阅读《胰腺癌的指南》 NCCN共识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的证据,NCCN达成共识,认为该建议是合适的。 2A类:基于包括临床经验在内的低水平证据,NCCN达成共识,认为该建议是合适的。 2B类:基于包括临床经验在内的低水平证据,NCCN在该建议的适宜性意见不一致,但无较大分歧。 3类:NCCN对该建议的适宜性存在较大分歧,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共识。 一、概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09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2470例,死亡病例数为35240例,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五年生存率小于5%。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2003年北京协和陆星华报告1991年-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人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提示胰腺癌的死亡率由1991年的1.83%增至2000年2.26%,呈逐年上升性趋势,其在肿瘤死因中的位次波动于第7-8位,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东北和华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高于农村,这是我们比较完整的胰腺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核心,也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目前胰腺癌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15%~25%。近年来,大医疗中心接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死亡率已<5%,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Ⅰ.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Elli等报告早期症状体重下降79%, 腹痛56%,厌食28%,黄疸25%,乏力23%。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年龄>60岁,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 (4)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为长期吸烟、酗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Ⅱ.现有诊断方法的选择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恶心、体重减轻、黄疸、脂肪泻、疼痛、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占全世界新发癌症的3%。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和化疗,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相比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可切除的胰腺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到20%。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采取化疗治疗方法,1年生存率不到20%。对于晚期不可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病程发展阶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对此进行论述。 标签: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恶性度较高,早期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死亡率高达84.4%,总体生存期小于1年,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受到病因和诊断技术的限制,早期诊断胰腺癌非常困难,早期诊断并适合手术切除治疗的仅有15%左右。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出现远处转移。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通常采取姑息性化学疗法,即化疗。通常的化疗方案为含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或标准剂量(1000mg/m2)单药化疗,相对于氟尿嘧啶化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总体生存期可达到8个月,1年生存率可超过20%。如果患者化疗采用多药联合,并不能延长患者的1年生存率。但临床实践表明,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厄洛替尼,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FOLFIRINOX)方案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生存时间。因此,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可直接采用多药联合化疗。但是对于不耐受全身化疗的晚期患者,还需要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姑息治疗。 1 全身化疗 1.1术后辅助性化疗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相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且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国外胰腺癌研究人员指出,在患者手术后实行辅助性化疗可有效减少胰腺癌复发和全身性转移。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在此后进行研究论证,表明手术后展开辅助性化疗可明显提高无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以及5年总生存期。日本的胰腺癌辅助治疗小组认为III期临床研究吉西他滨治疗总生存期达到25个月[1]。这种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相类似[2]。与此同时,患者采用替吉奥治疗,2年总生存率可以达到70%。该数据明显高于吉西他滨治疗。也就是说,在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可将替吉奥作为辅助性治疗的措施。与此同时,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口服药物,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 1.2单药全身化疗根据用药指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评价多药联合化療的时候,0~1分表示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评分超过2分的表示患者对毒物的耐受程度[4]。如果患者采用全身化疗,应当使用吉西他滨单药姑息化疗。当前临床单药吉西他滨、FOLFIRINOX、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常用化疗方案。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对比单药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用于晚期胰腺癌全身化疗的临床研究显示,单药标准剂

名医解读:胰腺癌诊治3大新进展

名医解读:胰腺癌诊治3大新进展 专家简介 彭承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肝胆胰肿瘤的诊治,以及肝脏移植。 特约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提起胰腺癌,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因罹患胰腺癌而不幸去世的香港喜剧明星“肥肥”、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不容易被发现、手术效果差、生存期短、病人痛苦不堪……”这或许是胰腺癌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似乎一旦罹患胰腺癌,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胰腺癌为什么那么可怕,疗效如此之差?近年来医学界在胰腺肿瘤的诊疗方面有哪些新进展?一旦发现胰腺肿块,该怎么办,是否都需要开刀?为解答这些疑惑,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瑞金医院普外科彭承宏主任。彭主任表示,

由于胰腺癌普遍发现较晚,且比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更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故其疗效一直不能令人感到满意,平均5年生存率只有5%~10%。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使胰腺癌的诊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病人带来了福音。 新趋势:早期检出率有所提高 胰腺肿瘤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当病人出现消化道梗阻、黄疸、腹痛等不适症状时,肿瘤已届中晚期,且往往已经发生了扩散和转移。因此,胰腺肿瘤的预后一直较差,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3~15个月,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医学诊断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胰腺肿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出现,使许多过去被无法发现的早期胰腺肿瘤可以被检出。而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帮助下,医生还可以对胰腺肿瘤进行直接定位。 与肝癌、胃癌、肾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胰腺癌体积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与此同时,当肿瘤合并炎症时,还会导致身体抗肿瘤能力下降,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胰腺癌病人非常关键。目前,部分胰腺癌病人是在出现症状去医院就诊时被发现的,也有一些部分病人是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胰腺

健康四季大家谈:胰腺癌的诊治进展(虞先浚)

胰腺癌诊治进展1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PCA],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美国近十年发病率升高了3倍,占美国恶性肿瘤第十位,癌症死亡的第4位。2002年国内评价:胰腺癌位于我国10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总一年的生存率约19%、5年生存率仅4%,经各国专家多年努力,疗效没有明显提高。其原因是胰腺癌旱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当典型症状出现时,已属于晚期。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如何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也是消化科、胰腺外科等临床医师们面临的艰难的课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攻克之。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一胰腺的解剖组织学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胰腺长10—15cm,宽4—5cm,厚1.5—2.5cm,重约60——100克,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区深部腹膜后间隙中,紧贴脊柱,表面由网膜囊后壁的腹膜所覆盖,是腹膜后器官,它从十二指肠的降部左侧起,水平或稍向左上走向,横跨1—2腰椎前方至脾门。胰腺分为头、颈、体和尾部,但无明显分界标志。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胰腺头部膨大形扁,被十二指肠框所围,胰头后下端向左下方伸出钩状突,越至肠系膜上血管之后。胰头上方和胃窦部和十二指肠上部紧邻,前面为幽门和横结肠,右侧毗邻十二指肠降部,后面为腹腔大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肾静脉和胆总管,胰头肿瘤或炎症肿大时,可压迫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引起腹水和下支水肿,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梗阻。见图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1、吸烟: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约为非吸烟者2倍,危险性随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和累积包数而显著升高,吸烟指标最高组的胰腺癌相对危险度约为非吸烟者的3—6倍。结合相关因素分析:男性约25%胰腺癌病例可归因于吸烟,吸烟引起胰腺癌的可能机制(1)吸烟促使致癌物质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胆管,随后反流入胰管;(2)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作用可随血流入胰腺;(3)吸烟增加血脂,促发胰腺癌。Stolzenberg等的实验证实,保持足够叶酸和吡哆醛可减少与吸烟相关的胰腺癌危险性。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2、饮酒:不同种族饮洒后其胰腺癌发病率均有不同的机制(1)增加了腺泡细胞对CCK 诱导的未成熟酶原的激活;(2)增强了CCK对转录因子、核因子kB及AP-1的激活作用;(3)产生了有毒性的代谢物如乙酸和脂肪酸乙烷基脂;(4)增强了胰腺对柯萨奇病毒B3的毒性作用;通过乙醛及氧化作用激活了胰腺的卫星细胞而增加了胶原和其他基质蛋白的产生。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3、糖尿病: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高浓度胰岛素能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活化,结果产生包括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的生长促进效应。美国报道,从1982年开始对无肿瘤病史的467922名男性及588321名女性进行16年随访显示糖尿病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初步结论:糖尿病可能既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也是一个病因因素。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4、慢性胰腺炎:胰腺的慢性炎症逐渐破坏和损伤胰腺的正常生物屏障,长期刺激可诱发胰腺癌。Brat等1998年报道了3例分别于经胰腺手术证实为不典型增生后17个月、9年和10年发生浸润性胰腺癌病例,病理学也已经观察到从正常胰腺组织逐渐增生,最后发展为胰腺癌的组织学证据。------但仍然需要寻找更多的研究证据来揭示二者关系。fe7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