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第二章第一节1

1第二章第一节1

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现代自然科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现代自然科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本章只介绍自然科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是指那些亘古以来人类就开始探求,而至今仍在不停地探索的自然奥秘;是指那些与人类认识论、自然观等命题密切关联、相互促进、有重大哲学意义的课题。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等等。本章只介绍前三个问题。 第一节物质的微观结构 一、探究物质结构之谜 1.历史的回顾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结构层次上看,有宇观、宏观、微观之分,宇宙之大与粒子之微是物质世界的两个极端,而其中微观世界又是构成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基础。然而,即使在今天,人们借助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甚至是电子显微镜仍无法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那么,微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大千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 古人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带有强烈的猜测和思辨的成分。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阴阳五行说,即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原料构成。《周易》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势”之说。太极即世界的本源,两仪是天地,四象是春、夏、秋、冬四季,八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战国时的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指阴和阳,阴阳合一为“冲气”; “三”者产生万物。公元前7 世纪,印度人提出,水、火、土、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这些观点大多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这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一致的。而古代原子论的提出,则将人们对世界本源的认识跨上了抽象的阶段。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留基伯(Leucipus )和德漠克利特(Democritos ),他们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不可入的永恒的原子构成;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的各个方向上运动,其相互结合、分离以及排列的次序、位置和原子形状的多样性,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古代原子论对物质结构问题的认识,在今天看来,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原子是实物粒子,无限的虚空即“场”,而正是“场”和“实物粒子”,构成了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 真正对物质的构成进行科学的探索和解释,则是近二三百年来的事情。 2.近代物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近代,牛顿以“质点”概念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体系使原子论进入了科学的殿堂,而科学的原子论是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300 年前,英国科学家玻意耳(R . Boyle)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原始的、简单的物质,而且是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实物。100 年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遵循已发现元素的规律,制成了元素周期表,通过该表可以预见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如果说化学使原子论步入了实验科学的领域,那么,19 世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讲义

离子反应 知识要点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教材30页,资料36、37页)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资料36页)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材30页,资料36、38、39页) 四、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资料36页) 五、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教材31~32页,资料39、40页) 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材31~32页) 1、书写注意事项(资料40、41、43页)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资料41页) 3、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资料43页) 七、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即判断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能反应则不共存、资料41页) 八、离子的鉴定与推断(资料42页) 知识详解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或均能够导电的 (、、、、)(提醒:无氧酸——HCl或液态HCl是电解质;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但是自由移动,也不能导电)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的化合物(、、) 两者的区别在于看能导电的离子是否是电离出来的。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而单质与混合物均不说电解质与非电解质,NaCl的水溶液只能说是电解质溶液。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资料36页) 部分电离“ COOH 43 因为它溶解的一点点是完全电离的;Pb(CH3COO)2能溶于水,但是属于弱电解质,因为它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资料36、38、39页)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它不需要通电,是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前提。 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称号或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方程式的右边一定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存在。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NaOH===Na++OH- H2SO4===2H++SO42- Al2(SO4)3===2Al3++3SO42-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 实验说明 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 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 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 水的体积减小;d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体积比%性质用途 氮气78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 反应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 氧气21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活泼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 光技术,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 气球 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其他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步骤现象结论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颜色的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空气中大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小, 二氧化碳含量很大 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基础知识点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兴奋,并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种类: 2、反射: 定义: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应答。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就有的,低级的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完成, 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如: 反射种类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参与完成,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如:3、: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 组成():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功能等归纳为下表: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

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 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 殊结构 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化 为神经的兴奋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有感受器传至神 经中枢 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 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 与综合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 效应器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体等 对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 反应 相互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均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完成反射的条件:、。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2)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所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实现的 突触:包括、、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的 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的,只能是:→ → (上个神经元的→下个神经元的或) (3)兴奋传递过程的信号转化:→ → (4)神经递质的种类:、 (5)神经递质的作用: (6)神经递质的去向:、、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酸:CH 3COOH 、H 2SO 3、NaHCO 3、HF B .碱:Cu 2(OH)2CO 3、NaOH 、Fe(OH)2、Mg(OH)2 C .盐:AgCl 、BaSO 4、NaH 2PO 4、Mg(NO 3)2 D .氧化物:FeO 、N 2O 5、COCl 2、SiO 2 解析:选C 。A 项中NaHCO 3不是酸;B 项中Cu 2(OH)2CO 3不是碱;D 项中COCl 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为:CCl 4+4Na =====700 ℃C +4NaCl ,由此可知 B 、 C 、 D 项都是正确的。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故A 项不正确。 3.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 .KHSO 4 B .NH 4NO 3 C .Ca(H 2PO 4)2 D .Cu 2(OH)2CO 3 解析:选B 。A 、C 项属于酸式盐,D 项属于碱式盐,B 项中NH 4NO 3既不是酸式盐也不是碱式盐。 4.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雾是一种纯净物 B .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 C .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 解析:选C 。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 .胶体有布朗运动 C .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精讲精练

空气 氧气 【核心知识】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用途,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记住反应现象,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 认识氧化反应,知道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剂 【要点精讲】 1.空气 (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和氧气,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氧气约占1/5;空气含有的各种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本实验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此在学习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验,正确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纯净物,如用O 2表示氧气,用NaOH 表示氢氧化钠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纯净物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也没有固定的性质,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种物质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如空气、汽水等。 2.氧气 (1)氧气的工业制法一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氮气 方法导引: 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特别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几乎不变,这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方法导引: 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指的是水蒸气、悬浮杂质(灰 氧气 空气 降温 加压 蒸发 -196℃ 空气 液态空气

【学案】第二章第1节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要点导学] 1.探究目的:利用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特点,根据纸带记录的点研究小车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探究过程: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原理如图2-1-1所示,请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3)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且所有点都在同一直线上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标上O,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小误差,在选好的开始点后面每打五次点取一个点,这个点叫做计数点,并标明1、2、3……(如图2-1-2所示),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就是T=5×0.02s=0.1s。距离分别是x1、x2、x3…… (4)增减所挂的钩码数,重复实验步骤(2)~(3),再做两次实验. 3.数据处理 (1)利用纸带计数点间距离x1、x2、x3……和相对应的时间,根据第一章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1 =(x1+x2)/ 2T、v2 =(x2+x3)/ 2Tt……其中T=0.1s;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由加速度的定义:a =Δv/Δt计算出小车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2)将得到的瞬时速度值分别填入下表: (3)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运用“拟合”描点法画v-t图象:在科学上,为了描述实验中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先将其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一条曲线(包括直线)“拟合”这些点,使画出的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这种描点方法叫拟合描点法。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教案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第一节,因此在教材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不直观,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观看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及突触间的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能设计关于神经传导方向的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用过神经的调节,来体会生命活动调节的准确性,及复杂性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差距,且本节课内容抽象,特别是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很难理解,最好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兴奋产生、传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动画展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把握神经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构成、突触、突触小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多媒体教师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初中化学课件第二章空气

§第二章空气 一.空气: (1)组成:N:78% O: 21% 稀有气体:0.94% CO:0.03% 其它:0.03% 其中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He Ne Ar Kr Rn Dn (2)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N水:HO (2)混合物: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每种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保持各自性质。 如空气:包括N2 O2 CO2(混合物中各物质本身性质不变) 判断下列各项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冰水混合物蔗糖溶液盐酸 二.空气污染与保护大气: 1.空气污染:就是空气中出现了其本身不该有的物质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SO2 CO NO2 O3 以上五项为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可吸入颗粒物与PM2.5:环境科学中,颗粒物特指悬浮在空气当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以下简称直径)小于 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也称PM10。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称为细颗粒物,也称PM2.5。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很长,能积聚在肺部,会影响 人们健康。 2.保护大气: (1)找到污染源——清除:使用清洁能源,更换更好的设备

(2)已经产生污染——治理:安装尾气、废气处理装置,植树造林 三.氧气——O2 1.物理性质: 在标准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为1.429g/L,比空气密度(1.293 g/L)略大 溶解性:1L水中只能溶解30mL——100体积只能溶解3体积。 沸点:-183℃熔点:-218℃ 2.化学性质: (1)在O2中发生的几个反应: ①带火星的木条在O2中能够复燃(在空气中不复燃) C+O2CO2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发出蓝紫色 火焰(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S+O2SO2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空气中只能发生 红热现象) 3Fe+2O2?Fe3O4 通过在空气和氧气中现象的不同,表现出氧气的助燃性 (该性质为化学性质)。 (2)通过以上几个反应,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我们把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令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这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 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它具有氧化性(该性质为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是化 学性质)。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2)

钠及其化合物(2) 核心知识点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O-2 3 +2H+===CO2↑+ H2O HCO- 3 +H+===H2O+CO2↑ 与NaOH反应(离子方程 式) 不反应HCO - 3 +OH-===CO-2 3 +H2O 与足量Ca(OH)2反应(离 子方程式) Ca2++CO-2 3 ===CaCO3↓ Ca2++OH-+HCO- 3 ===CaCO3↓ +H2O 与BaCl2反应(离子方程式) CO-2 3 +Ba2+=== BaCO3↓ 不反应与CO2反应 (离子方程式) CO-2 3 +CO2+ H2O===2HCO- 3 不反应 热稳定性(化学方程式)较稳定 2NaHCO3===== △ Na2CO3+CO2↑+ H2O 相互转化Na2CO3NaHCO3 2. Na2CO3、NaHCO3的鉴别 (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 (2)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 (3)利用阴离子不同 (4)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3. Na2CO3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1)制备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

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 4. Na 2CO 3、NaHCO 3的用途 (1)Na 2CO 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NaHCO 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核心知识点二: 1. 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 铂丝无色 待测物 观察火焰颜色 铂丝 无 色。 洗:用稀盐酸洗铂丝 烧:将用盐酸洗过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目的是除去铂丝上的杂质。 蘸:用灼烧合格的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 灼:将沾在铂丝上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并观察火焰的颜色。 洗:再用盐酸洗净铂丝(或铁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绿色。 (4)注意事项 ①焰色反应实验要求灯焰的颜色浅,如用酒精灯,则要使用外焰,因为焰心的颜色偏黄 ②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最好用铂丝,也可以用钨丝、镍铬丝(电炉丝)等来代替,每次使用金属丝时,必须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免干扰对颜色的观察。 ③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洗净,不能用稀硫酸洗涤,因为金属氯化物灼烧时易气化而挥发,而硫酸盐的熔沸点较高,难以挥发,会对后一个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 ④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因为钾中常混有Na 的杂质,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钠的黄光所造成的干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和动植物在地球上生存,原因之一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空气 B、纯净的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没有质量 D、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尝不出它的味道,但它确实存在 3.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镁带 B、铁丝 C、硫磺 D、木炭 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 6.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2O5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7. 下列对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B、燃烧一定有火焰 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 8. 厨房中,锅里的油着火,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 A、立即用嘴用力吹 B、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 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D、立即用锅盖盖上 9. 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离液态空气 C、电解水 D、分解过氧化氢 10.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C、放出氧气速度慢 D、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反应速度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辅导(二) 第二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 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③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④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神经调节能保持有序性是因为:递质发生效应后, 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⑤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⑥递质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要慢。 (5)信号变化:①突触间: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③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5)传递特征:单向传导。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实质上是感受器把接受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局部电流)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电信号又转变为化学信号(化学递质)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化学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又转变为电信号在传出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效应器接受的神经冲动是电信号。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中脑、脑桥、延髓。 2、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最高级的调节中枢;(2)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3)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4)脑干:呼吸、循环等活动中枢(5)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①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②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患听觉性失语症;③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阅读文字;④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书写文字 五、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声音的产生 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 >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重、难点 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四、知识拓展 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 (当时空气15℃)。

2、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2.(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3、(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4、(2010?哈尔滨)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 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 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 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测试题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年级组长 化学周测试题1.下列物质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物质() A. Na 2CO 3 B. Cu(OH) 2 C .CH 3 CH 2 OH D. Cu(OH) 2 CO 3 2.纳米材料是由纳米粒子(粒子直径 1 nm ~100nm)所组成的材料,它具有奇特的光、热、声、电、磁、力学和化学活泼性等理化性质.下列分散系中不含纳米粒子的是() A、血液B、豆浆 C、无尘无雾含水蒸气的空气D、一定量饱和NaCl(aq)滴入酒精中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 B. 制备Fe(OH) 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 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 色 C. 一束平行光线射人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 3悬浊液>Fe(OH)胶体> FeCl 3 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级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没有 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体做布朗运动 C.胶体带正电荷 D。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6.有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其中的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溶液,能永久的在空气中稳定的存在 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 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

华师大科学七下第二章空气知识点

第二章空气的复习提纲 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课本第42面图 2.1.1:你观察到水平细木条发生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放气的一端上翘。说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2、空气有哪些用途? 答: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形成风、雨、云、雪等天气现象,供物质燃烧,气球 升空,放飞风筝,降落伞降落,飞机飞行,滑翔,帆船运动,吸饮料,钢笔灌墨水等。 3、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 大气压的作用。作用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都有。 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马德堡半球实验。若地球上没有空气,地球将会变得怎样? 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的很大,地球上生物将不能存在。 5、覆杯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压变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酒精棉花的燃烧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溢出,鸡蛋放在瓶口把口封住了,里面的空气因受冷而缩,气压变小,外面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把鸡蛋压入瓶内。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塑料吸盘、离心式水泵、吸饮料、钢笔吸墨水、茶壶倒水等。 5、空气对流的原理: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会变小并上升;而空气受冷会收缩,密度会变大 并下沉。也就是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下部_,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上部。 6、海陆风形成:因为水容纳热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升温快,放出 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降温也快。所以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而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_,形成了海风。晚上刚好相反。 8、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百烟,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有水 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1/5。 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会有约1/5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这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约占1/5。水进入瓶中是因为_氧气消耗了,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量要充足,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要等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若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小;若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 数据偏小;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9、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它们化学性质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惰性气体,但现在发现稀有气体 还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它们有许多用处:例、氦气约为氢气密度的2倍,但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气充填飞艇和气球。当电流通过冲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是,会 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光,霓虹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10、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不同,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来制取氧气和氮气。由于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人们液氧和液氮分别装入蓝色和黑色的钢瓶里。工业制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第2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 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 【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答案】 A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 C.岩浆岩和变质岩D.沉积岩和变质岩 【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岩的一种;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答案】 C (2012·长沙高一检测)地壳中的矿物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能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A.玄武岩B.花岗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4.下列岩石中,其“前身”是页岩的是() A.石英岩B.板岩 C.大理岩D.片麻岩 【解析】第3题,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沉积岩埋藏越深,位于下层,且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因此沉积岩可以反映岩层形成的时间和环境。第4题,由页岩变质而形成的是板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后形成的,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答案】 3.D 4.B

5.在野外鉴别常见矿物的简易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和简单工具识别矿物的下列哪些特征() ①透明度②化学成分③光泽④颜色⑤晶体形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析】在野外鉴别矿物,不仅要看颜色、光泽、透明度、晶体形状,还应结合简易工具如小刀等大致确定矿物硬度。化学成分用肉眼和简单工具不易得出。 【答案】 C 6.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B.板岩 C.玄武岩D.大理岩 【解析】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 【答案】 D 已知下图③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读图,回答7~8题。 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①②表示外力作用,③④表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图中c代表的是岩浆岩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8.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a B.b C.c D.d 【解析】第7题,图中a是变质岩,b是沉积岩,c是岩浆岩,d是岩浆,①表示岩浆上升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①③④属于内力作用。此图表示的是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