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GF_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肝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_张森

TGF_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肝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_张森

TGF_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肝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_张森
TGF_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肝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_张森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的应用 李天一 12级药学四班 2012515101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介了靶向给药系统发展情况并对最新出现的靶向给药技术——磁性药物靶向,纳米生物机器人,纳米药物载体做了大体的介绍。 关键字:靶向给药系统纳米药物纳米机器人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同时新的技术也不断被应用到医药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药物制剂。这些新出现的药物制剂在质量和剂型上相比较以往产品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研究靶向给药系统的趋势大热。靶向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和工艺,是指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 在传统的药物递送系统里,常规化疗药物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口服。药物从被注射的地方或者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运动到心脏再到全身其他区域,对于药物要靶向的小区域来说,这个方法的效率非常低,想达到希望浓度就导致要使用大剂量化疗剂,化疗剂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比如贫血、呕吐、精神萎靡、脱发、溃疡以及白血球数量下降而引发的炎症等,迫使患者停止治疗间。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药物进入并作用到身体的希望靶点。药物靶向递送治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将药物尽可能有选择地运送到靶部位,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药物对全身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效果。 药物靶向递送有多种分类,目前主要采用按靶向作用方式分类: 被动靶向,对靶细胞无识别能力气,但可经血循环到达它们不能通过的毛细血管床,并在该部位释药; 主动靶向,表面经修饰的药物载体可以不被吞噬系统识别,或连接有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物理靶向,应用外加温度或磁场等将药物载体控制靶到特定部位。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都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的沉积来完成的,在靶向精确性、药物浓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用于把药物定向到靶点物理靶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是物理靶向药物递送的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磁性纳米粒子表面涂覆高分子,与药物结合后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在外加磁场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使其移向病变部位,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这就是磁性纳米粒子在药物学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单纯使用身体外部磁场只能对于浅表部位病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靶向给药系统新进展

靶向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摘要] 靶向给药系统是以药物能在疾病靶区浓集为主要特点的一大类制剂的总称,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的数倍乃至数百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达到高效低毒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靶向给药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本文针对近几年靶向给药系统新剂型及其在各脏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靶向给药在各脏器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靶向给药系统;剂型;生物利用度 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又称靶向制剂,是指将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集定位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的新型给药系统。TDDS 可利用载体将药物选择性地聚集于作用不为达到提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治疗浓度而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尤其是细胞毒素药物,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TDDS要求药物作用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要求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便发挥治疗作用,故理想的TDDS应具备3个要素:定位蓄积、控制释药、可生物降解。TDDS已在多种临床疾病的防治中显示出优势,如肝病、胃结肠疾病、皮肤、脑病及眼部疾病等。 1.靶向给药系统的剂型 靶向给药系统可分为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3大类,剂型包括脂质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复乳、脂肪乳)、聚合物纳米粒(PLA、PLGA、壳聚糖、海藻酸等),微球、前体药物、结肠定位技术等。 1.1 脂质体 脂质体是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靶向载体,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课降解性。 随着载体材料的改进和修饰,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脂质体靶向制剂,如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磁性脂质体、pH和热敏感脂质体等.pH、温度敏感脂质体结合抗体、受体介导技术和磁性定位技术,制备兼具生物靶向和物理靶向的复合脂质体,可极大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1,2] 前体脂质体(proliposomes)系将磷脂、药物及附加剂等以适宜方法制成的、不具备完整脂质双分子层囊泡结构的一种液态或固态制剂,经稀释或水化即能转化成脂质体。 根据制剂中磷脂的存在状态,前体脂质体可分为3大类(见表1)。前体脂质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脂质体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等稳定性问题,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生产。另外,前体脂质体不仅可直接给药,在体内自动水化形成脂质体;也可稀释或水化后用于静脉注射或其他途径给药[3-5],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靶向给药载体。 近年来,前体脂质体科研论文及专利申请比重日益上升,被广泛用于紫杉醇、多西他赛、环孢素A、孕酮、克霉唑、鲑降钙素等药物开发。 表1前体脂质体研究近况 类别磷脂状态形态辅料I 技术 混合胶束前体脂质体胶束态液态膜材和药物加入到含表面活 性剂(甘胆酸盐和去氧胆酸盐 等)的溶液中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张少丽 柳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545200 【摘要】随着血栓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关于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也逐渐深入,更进一步对不同抗凝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有详细了解。本文综述目前抗凝药物临床研究文献,探析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 【关键词】抗凝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血栓是因为患者血管腔内,其血液发生凝固或者是血液中有些有形成分发生粘集问题形成的,一般情况下血栓的组成是沉积的血小板、不溶性纤维蛋白、陷入的红细胞或者是集聚的白细胞,属于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作用变化过程。目前血栓疾病已经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血栓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则是抗凝药物。其中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有普通肝素、华法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等等,同时这些药物的临床价值已经被广泛了解。目前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抗凝药物,其在临床应用中各具特点,同时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重点综述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1、肝素类抗凝药物 在人体中肝素钠是由肥大细胞合成,在临床应用最早的也就是肝素类抗凝药物,一开始由动物体内提取而得,之后逐渐出现人工合成。其作用机制则是增加抗凝血酶III和凝血酶的亲和力,以此对内源性凝血通活通路产生阻止作用,起到抗凝效果。其中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均不能够通过胎盘,因此对妊娠妇女和胎儿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1.1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差和抗凝效果稳定性不高的特点。但是其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具有良好效果。其中王瑜等在临床研究中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尿蛋白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同时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和血纤维蛋白原也得到显著改善,早期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不但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王志勇等则在临床研究中对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达到肝素化的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得出年龄大、入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小、合并冠心病、肝素初始剂量大、三酰甘油低、纤维蛋白源低以及不饮酒、不吸烟患者更容易达到肝素化,同时其也是影响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达到肝素化的单因素,年龄和肝素起始剂量对其肝素化具有正性作用,其余因素则对肝素化具有负性作用。 1.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分离得到的,其对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作用明显小于普通肝素,在临床使用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林剑萍等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分别应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最终得出两组患者的透析器凝血和止血时间差异不大,但是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患者,其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高安全性。周曼云等在短暂性脑缺乏发作临床治疗中,对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疗效作了对比性分析,最终得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低分子肝素的出血毒副作用比较低,因此在临床中更值得推广应用。杨光等则在临床对低分子肝素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应用时间对血小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在其术后适当的延长低分子肝素应用时间,能够对血小板消耗适当的减少。 2、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属于是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其主要是对肝脏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素II、VII、X以及IX产生干扰作用,以此对血液凝固实施抑制。其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主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10-09T14:36:05.5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作者:王立君王军军沈婕[导读] 溶栓治疗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性高,是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缺血心肌及时再灌注、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天津市 300193; 2.天津市河西区河西医院天津市 300202; 3.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天津市 300193 摘要:溶栓治疗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性高,是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缺血心肌及时再灌注、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溶栓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治疗效果并减少出血风险,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因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突发病,主要病因为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危害大,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事件[2]。临床主要采用再灌注治疗来开通患者堵塞的血管,挽救心肌,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3-7]。其中药物溶栓治疗简单方便,是临床采用的主要灌注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院前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与院内溶栓相比,院前溶栓治疗的早期死亡率降低 17%,尤其是发病时间小于120分钟的[8]。患者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第一代溶栓药物 1.1 尿激酶 作为第一代溶栓药物的典型代表,尿激酶可以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有效转化为具有活动的纤溶酶,从而促进患者血栓溶解。尿激酶没有致热原性和抗原性,并且价格低廉,因此在临床溶栓治疗中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9]。李颖等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代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有4例患者出现出血性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10]。 1.2 链激酶 链激酶是一种抗原性蛋白质,它不直接激活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二是通过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进行有效结合形成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进行间接激活,促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向纤溶酶进行转化[11]。相比尿激酶来说,链激酶的溶栓效果更加显著。于荣华等以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链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链激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特异性较差,同样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12]。 2 第二代溶栓药物 2.1 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属于无抗原性糖蛋白,可以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进行有效结合来对跟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进行激活,使其转化为纤溶酶,这种作用比激活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更加显著,因此阿替普酶具有比尿激酶和链激酶更显著的疗效。关艳辉以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阿替普酶和重组连接酶的溶栓效果,结果显示在溶栓2h后,重组链激酶的血管再通率为44.2%,阿替普酶的血管再通率为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 2.2 尿激酶原 尿激酶原始尿激酶的前体,其本身对对纤维蛋白没有很强的亲和力,其对纤维蛋白进行选择性溶解的机制为当纤维蛋白与尿激酶原结合时,会去除血液中的尿激酶原抑制因子,激活尿激酶原活性,进而促使跟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转化为纤溶酶。王丽英等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激酶原和尿激酶原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7.5%,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3 第三代溶栓药物 3.1 瑞替普酶 瑞替普酶是阿替普酶的区域缺失性突变体。相比阿替普酶,它降低了与肝脏的清除受体结合力,但是保留了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作用。在应用过程中采用静脉推注给药方式,操作更加方便。李淑娟等分别采用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显示瑞替普酶的血管再通率为83.06%,阿替普酶的血管再通率为82.09%,尿激酶的血管再通率为54.12%,其中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的血管再通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血管再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3.2 替奈普酶 替奈普没是由阿替普酶的三倍体变异而成,相比阿替普酶它对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能力和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溶栓后颅内出血方面没有明显改善。Panduranga等以中东国家65家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链激酶、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的溶栓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链激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6]。 4 结束语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溶栓药物的快速发展保障了溶栓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三代溶栓药物中的典型药物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溶栓药物。但是不同的溶栓药物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凝药物新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心房颤动新进展 一概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整体人群患病率接近1%。根据美国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推算(美国2006年调查结果显示在3亿人口中有房颤患者560万),我国房颤患者估计在1000万人以上。房颤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接近10%。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房颤患者人数也将急剧增大。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均较冠心病更差。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因血栓栓塞而致残致死,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占15%- 25%。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6倍,每年达5%,而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每年脑卒中再发风险为12%。房颤使房颤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增加近两倍,是常见而且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疾病。 预防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是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可使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约2/3。欧美国家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强度应维持在国际标准比值(INR)2.0-3.0,INR高于3.0出血并发症增加,低于2.0则不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降低脑卒中的作用,但最新的荟萃分析显示其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效果不足20%。其他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均不如华法林,指南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以华法林为代表的香豆素类是唯一被批准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氧化型维生素K的还原,从而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化,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发生,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然而华法林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房颤患者抗凝的普及和疗效。首先,华法林的主要缺陷是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其治疗窗窄、起效慢、需频繁的监测来调整剂量以及与多种食物、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如食物、药物均会影响华法林抗栓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从而要求患者必须频繁监测INR,以确保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即有效抗凝时间达到60%以上才会获益。很多患者对于华法林的获益认识不足,而对于出血的风险非常恐惧,再加上监测和调整剂量方面的不便和麻烦,依从性非常不好,自行停药的比例非常高。据欧洲的Garfield注册研究,欧洲房颤患者长期使用华法林的比例不超过50%,而国内房颤抗凝比例更低,不足10%。其次,华法林抗凝在某些特定人群的应用存在争议。如高龄房颤患者,日本的研究认为抗凝强度维持在INR 2.2-3.0时颅内出血的危险显著增加,华法林抗凝治疗强度在INR 1.5-2.1 更为安全。我国香港学者进行的研究以及胡大一教授牵头的房颤抗凝研究,均未证实这一结果。而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抗凝强度范围在INR 2.0-3.0时亚裔房颤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是白人的4倍。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使得我国医生在房颤抗凝治疗强度选择中进退两难,无据可依。 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NOAC)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且无需监测,并且多已完成3期临床试验,获得良好的询证医学证据,被多个国家及地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批准临床应用。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特指新研发上市的口服Ⅱa和Ⅹa因子抑制剂,前者有达比加群,后者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这两类药物都是针对单个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起效快,相对于华法林半衰期较短,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与食物和药物之间很少相互作用,常规使用无需监测,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效果下降或者出血不良反应,且剂量个体差异小只需固定剂量服用,对医生及患者均极为方便。 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介绍及其3期临床试验结果 1. II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效地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通过查阅文献,现从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作用特点、靶向制剂的应用及等方面作一全面客观的综述。 【关键词】靶向制剂;脂质体;乳剂;微球;纳米粒 【中图分类号】 R1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28-01〖HT〗〖KH*2/3〗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系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且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的靶向给药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药剂学研究项目中,靶向制剂项目占了近一半,这充分显示了靶向制剂研究在现代药剂学中的地位[1]。因此,靶向制剂应用于中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的靶向机制、各种靶向制剂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1 被动靶向制剂 这类靶向制剂利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的微粒给药系统。载药微粒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自然倾向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征。不同粒径的微粒在体内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从而具有靶向性。 1.1 纳米粒:Petri等研究表明, 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ADM-PBCA-NP) 能显著提高阿霉素的抗脑肿瘤活性, 同时发现纳米粒 (NP) 表面附有载脂蛋白, 提示载脂蛋白对 NP 进入脑中具有促进作用。 1.2 脂质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薄膜法、逆相蒸发法、乙醇注入法、乙醚注入法、熔融法等。许汉林等[2]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结果表明乙醇注入法制备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最高,达73.5%,且其制备工艺简单,为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 1.3 微球:张艳华等[3]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苦参碱壳聚糖微球,经模拟体内释药实验表明微球几乎不在上消化道释药,而是在结肠靶向释药。相同方法制备的还有大蒜素壳聚糖微球[4]。 2 主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包括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及前体药物两大类。修饰的药物载体有修饰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修饰微乳、修饰微球、修饰纳米球、免疫纳米球等;前体药物包括抗癌物的前体药物、脑部位和结肠部位的前体药物等。 2.1 表面修饰:Ishida等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后, 与未修饰乳剂相比, 半乳糖苷化乳剂 (Gal-乳剂) 很快从血中消除, 并在肝中聚集。Gal-乳剂的肝摄取率比未修饰乳剂高 3.2倍, 其肝实质细胞 (PC) 摄取率要比未修饰乳剂高, 说明 Gal-乳剂是有效的 PC 选择性靶向制剂。 2.2 抗体介导:Seheinbe等[5]制备抗CD33的鼠源单克隆抗体M195(lgG2a)用于治疗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进行I期临床试验,结果单抗M195可快速进人骨髓特异性与白血病细胞结合,而选择性杀灭病变细胞,延长病人存活期。为减小鼠源单抗的免疫性,制备了人源单抗M195(lgG1),I期临床实验表明具特异性骨髓靶向性,且不导致免疫反应,表明单抗M195可作为靶向给药的“载体”。 2.3 受体介导:Schnyder等[6]用这种免疫脂质体搭载柔红霉素将其特异性地运送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进展药剂学课程论文

学校代码: 学号: 陕西省中医药大学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___ 赵公权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张晓蓉老师__________ 二○一六年八月

目录 文题 (3) 署名 (3) 摘要 (3) 关键词 (3) 1 中药剂型与制剂的研究进展 (3) 2 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进展 (8) 3 致谢 (12) 4 参考文献 (12)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赵公权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2014级) 摘要:本文从中药剂型与制剂的研究进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近几十年来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对文献追踪、整理分类、分析归纳。 关键词:中药制剂、缓释制剂、长效制剂、靶向给药体系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科领域之一,在祖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应用的中药,为人类健康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康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魅力,以及中药所产生的特有疗效与作用,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药事业的不断进步,中药生产摆脱了过去的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研究开发了中药新剂型,制备生产新制剂,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药制剂领域的落后面貌,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水平,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疗效与稳定性,为中药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中药剂型与制剂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4980810.html, 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愿超孙雪林胡欣 来源:《中国药房》2019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 R9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9)04-0542-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9.04.22 摘要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银屑病”“生物”“靶向治疗”“Psoriasis” “Biological”“Targeted therapy”等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2018年10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13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目前,银屑病治疗 靶向药物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T细胞靶向治疗药、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此外,随着银屑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很多新的作用靶点,如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抑制剂、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剂等可作用于新的靶点,均可能在银屑病中发挥治疗作用,这些靶点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研究点等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银屑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磷酸二酯酶4;T细胞;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为2%~3%[1],我国发病率为0.47%~0.59%[2]。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病,根据发病特征不同又可分为斑块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等,其中斑块型银屑病在临床最为常见。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有可能发生于同一患者,因病情顽固而常需终身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自觉症状及皮肤损害,尽量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银屑病的传统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阿维A等,但有部分患者使用上 述药物后效果不佳或者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急需新的银屑病治疗药物[3]。 银屑病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多种致病因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引起的以T细胞介导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随着人们对银屑病研究的不 断深入,许多新型银屑病靶向药物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大多数为生物制剂。为此,笔者以“银屑病”“生物”“靶向治疗”“Psoriasis”“Biological”“Targeted therap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2018年10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13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现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对于心房颤动(AF,房颤)和静脉血栓栓塞等的预防和治疗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广泛应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2018年ESC上公布了关于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现简略介绍如下。 一、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抗栓治疗部分更新要点 抗栓治疗作为心肌血运重建围术期的基本治疗策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近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18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公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关于抗栓抗凝首次提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Ⅱa)。 二、有关抗凝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2018年ESC上公布了17项最新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有关抗凝的研究如下:

1、MARINER研究:因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不全、卒中和传染性/炎症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仍有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但出院后延长血栓预防策略的作用仍存在争议。MARI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患者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VT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共在全球36个国家671个中心纳入了12024名VTE风险升高的患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从出院时开始分别接受45天的利伐沙班(10 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主要效益终点为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或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安慰剂组更低(0.83%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18%和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利伐沙班组未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 综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MARINER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但在慢性疾病和重症疾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由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ARINER研究做了积极的探索。研究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更准确地识别血栓形成机制引起的死亡,并关注风险最高且可能从预防性抗凝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_于佳

收稿日期:2009-06-21 作者简介:于佳(1980-),女(汉族),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生,药剂师,主要从事药物调剂工作,T e l .138********,E -ma i l h e l e n y u 0226@163.c o m 。 文章编号:1006-2858(2009)S 0-0071-05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于 佳,范 青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27) 摘要:目的对中药靶向制剂研究进行了综述。方法查阅21篇文献,对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 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别综述。结果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组织,并提高其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但中药靶向制剂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其研究主要是单一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很少。因为目前的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理论适用于单一成分的药物,不适合于成分繁多、理化性质复杂的中药。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结论中药靶向制剂将成为中药制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关键词:中药;靶向制剂;微球;脂质体;乳剂中图分类号:R 96 文献标志码:A 靶向给药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个重要的开发热点。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 h r l i c h p 在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t a r g e t i n g d r u g s y s t e m ,T D S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 a r g e t e d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 ,T D D ),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性地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1] ,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 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 药系统。 靶向制剂最初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在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与持效性、药物类型和临床运用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靶向制剂在西药领域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但在中药领域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本文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行综述。 1 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按作用方式 [2] 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靶向 制剂(p a s s i v e t a r g e t i n g p r e p a r a t i o n )、主动靶向制剂(a c t i v e t a r g e t i n g p r e p a r a t i o n )、物理靶向制剂(p h y s i c a l t a r g e t i n g p r e p a r a t i o n )。被动靶向制剂指载药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使药物在这些器官富集而发挥作用。主动靶向制剂是指在被动 靶向制剂的基础上,用修饰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向区浓集而发挥作用。物理靶向制剂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使药物在某个部位发挥作用。按作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口腔给药系 统、直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给药系统等。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等。 靶向制剂是将药物包裹或嵌入液体、液膜、脂质、类脂蛋白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粒、复合型乳剂、脂质体等各种类型的胶体或混悬系统,通过多种给药方式给药后,这些微粒选择性的聚集于肝、脾、淋巴部位释放而发挥疗效。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适于临床运用。 2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2.1 中药微乳靶向制剂 微乳(m i c r o e m u l s i o n )是由油相、水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在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系统。其作为药物载体可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经皮给药制剂、黏膜给药制剂和注射剂。 第26卷增刊2009年7月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26S u p p l . J u l .2009p .071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6-20T10:49:46.9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作者:黄敏华 [导读] 靶向给药系统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以及科研中起着明显的效果,在治疗肿瘤方面将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 摘要:目的综述及讨论近几年的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以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了万方、维普、知网等知名数据库有关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相关资料。结果选取其中与自己课题研究方向密切的一些论文进行仔细阅读、讨论及总结。结论靶向给药系统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以及科研中起着明显的效果,在治疗肿瘤方面将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靶向给药系统(TDS)指供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1]最初的靶向制剂主要指抗癌制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的研究领域已经不断的拓宽,并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靶向制剂主要分为主动靶向制剂和被动靶向制剂。 1.主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转运系统是指药物能够主动寻找靶区的转运系统。最近一些年来,修饰微粒的表面使微粒表面上带有配体,这些配体与特定细胞具有亲和力,使微粒能够响应环境中的变化定位、定时释放药物。主动靶向的载体有抗体以及转铁蛋白等等.[2] 1.1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 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系统利用一些特殊的受体与配体的专一结合性质,将药物与配体制成了共轭物,将药物导入了特定的靶组织。叶酸受体是一种跨膜单链糖蛋白,它含有3种亚型:α-FR、β-FR 和γ –FR.[3]α-FR 主要在卵巢癌、肺癌、子宫癌和睾丸癌等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4];β-FR 在胎盘、粒单核细胞系中成熟的粒细胞、被激活的单核或巨噬细胞及超过半数以上的髓系白血病细胞中过度表达;而γ -FR 主要在恶性白血病细胞过度表达.[2]从叶酸受体介导的抗肿瘤药物分子的设计上来说,主要需要注重两点:一是叶酸与叶酸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如果亲和力越大,药物的选择性就越高。二是小分子药物与载体在细胞内是否容易分离分离。 1.2修饰的载体系统 药物载体经过修饰后可将疏水表面由亲水表面代替,利于其他的缺少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组织,另外,也可以利用抗体修饰,制作成定向细胞表面抗原的免疫靶向制剂。 1.2.1修饰的脂质体 在过去几十年中,对脂质体进行适当的修饰的目的是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降低正常组织对药物的吸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受介导的脂质体,通过在脂质体分子上连接一种识别分子,配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对应受体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将药物导入到肿瘤部位,以此来实现脂质体的主动靶向,此种受体介导脂质体增加了药物的特异性,减少对非靶组织器管损伤,提高疗效.免疫脂质体优点是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而且载药量大,随着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技术不断成熟,免疫脂质体也在很快的发展。 1.2.2修饰的纳米乳、纳米粒及微球 纳米乳经过修饰后可以增加亲水性,可增加其在循环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同时延长半衰期。对纳米粒而言,普通纳米粒因集中在这些器官但是在血中的循环时间短,到达不了靶器官,长循环纳米粒通过表面修饰改变微粒的表面性质,以达效果无法产生长效作用。 1.3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是活性药物经化学修饰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在体内化学反应或酶反应,从而使活性的母体药物再生来发挥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大部分为小分子药物,具有代谢快,毒性大的特点,因而可将其结合在大分子材料上,以此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另外在同一载体上键合靶向基因,使药物靶向于肿瘤组织。第一个进入 I、II 期临床研究的白蛋白前药是甲氨蝶呤白蛋白共轭物(MTX-HAS),由甲氨蝶呤与白蛋白的赖氨酸残基共轭结合而制成,荷瘤小鼠体内抑瘤率是游离甲氨蝶呤的1.3倍. Mitra将多柔比星与右旋糖酐共价结合得多柔比星右旋糖酐共轭物(DEX –DXR),并将其制备成粒径为(100 ± 10)nm 的水凝胶纳米粒,Balb/c 鼠皮下种植巨噬细胞瘤J774A.1 以评价该纳米粒的抗肿瘤作用,试验显示 DEX – DXR 纳米粒与游离多柔比星比较,既减少了毒副作用又增强了药物的抗肿瘤作用。Hong制备了转铁蛋白修饰的隐形纳米粒(Tf-PEG-NP),包裹 10-羟基喜树碱并与 PEG 以共价键结合得 PEG-羟基喜树碱共轭物(PEG-HCPT),该纳米粒粒径为 110 nm,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分布实验显示,药物在血液及肿瘤中的滞留时间延长,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为 93. 43%。 2.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是指通过减少与非靶器官、组织及细胞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增加靶部位/非靶部位的药物水平比率.由于微粒表面性质和微粒粒径大小不同,靶向性也不同。一些微粒(0. 1~3Lm)可以被动靶向肝脾,较大的一些微粒(7~30Lm)可靶向肺部。被动靶向制剂是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类靶向制剂。 2.1 脂质体 脂质体是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结构,具有细胞亲和性和靶向性、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及缓释等优点,是最有前途和最成熟的载体之一. LS结构与细胞膜的结构相似,是由磷脂双分子定向排列形成的封闭微型泡囊。其被动靶向作用在许多动物模型上进行研究,如小鼠结肠癌、乳腺癌、以及人类癌症模型等等,并验证其体内靶向作用。 2.2乳剂 乳剂与脂质体的组织分布相似,可以选择在肿瘤炎症部位蓄积,乳剂在病变处的药物浓度可以为普通制剂的10~20倍,尤其是在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够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乳剂因其生物利用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所以常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乳剂可以改善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的性能,来增强药物在淋巴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靶向性,从而提高来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2.3 微粒 微粒包括微球和微囊,其特点是缓释长效和靶向作用。微球是以白蛋白或者明胶以及聚脂等为材料制作而成的球形载体给药系统,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