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

王财贵教授“回到孔子,莎士比亚”演讲全文

一、开场福气

今天我能够提供给各位…提供给各位什么呢?提供给各位幸福,提供给各位福气。

今天来听讲的人,是有福气的,这个福气不只是您的福气,您的孩子的福气,您的子子孙孙的福气、我们国家社会的福气。

为什么说呢?因为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立国之本,不只是立国之本,是修身之本、齐家之本、平天下之本;所有人才来自教育,有了人才才有希望。所以今天是要讲教育的问题。有许多朋友大概也听过,甚至是已经在实施这种教育。所谓的“儿童读经教育”。

有些人或许第一次刚听到,不过都没有关系。如果听过的人,希望再听一次,可以增强您的信念。而且教学的更为积极,让孩子受到更多的教导、享受更多的福气。

如果第一次听到的人,请你今天能够以你的智慧之心,来应合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也就是说,请你务必要立即相信它、立即实践它。老子说,“上士闻道是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是若存若亡,下士闻道是大笑之,不笑就不足以闻道。”

二、教育,不要迷信“权威”

为什么我说要相信呢?如果听了一场演讲然后就相信了,于是就开始做为教育的指导方针,然后你就努力的实践。有些时候还是危险的,因为如果你只是一种迷信,你只是一种敢时髦、追时尚了。假如这个道理是错误呢?这个道理不够全面性呢?那你是把你的孩子当作实验的白老鼠。所以今天说请你相信我,并不是叫你迷信,而是叫你真正的了解。从真正的了解、彻底了解而相信。如果从真正的彻底的了解而相信,就不是相信我,而是相信你自己。

那么一个人如何相信别人或相信他自己呢?我们说,要从了解、彻底地了解。那么一个人怎么彻底的了解呢?接下的道理一方面说来是复杂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说来是简单的。因为道理有多重地层次,所以它是复杂的、是不容易讲清楚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能从各种道理中分清层次,只要把层次分清楚,让所有道理各归其位、各正其性、各得其所。那么这些繁杂的道理就归于融会贯通,归于融会贯通之后,你就可以安排这个道理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去追循,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个在哲学上说,这种追求真理的方法叫“融贯理论”。

以教育来讲,教育有许多的理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你到底听信哪一种理论呢?你是不是依照现时代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你这么做呢?假如这样,你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那你是不是只听新的,而忘了旧的呢?你是不是只信外国人而放弃自己的呢?,如果这样,多是一个偏见的人。所以我今天所要贡献给各位地其实不是什么新的理论、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跟各位一起来反省、,一起来检讨一下。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他?有各种的教育学说,我们应该如何来安排他?你是人,你就应该知道一个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你所教导的对象是人,其

实你很容易把他教成你理想的样子。但是如果不明教育的根本,你在细枝末节这里用功,就好像治病。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知道固本培元。那么这个病,医了东边,它从西边出问题。那教育的根本之道在哪里?我说不一定要有学问,不一定要是专家,这是人生很现实的事情,是在你心中就能够明白的事情,这就奇怪了。我们一方面说,教育的问题是这么样的繁杂,来自于整个世界,教育改革并不一定得到良好的成果;我们一方面要说,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本质所在。所以一般人知道教育的本质所在,那些教育专家也应该知道。但是不管是谁,既然知道了本质问题,应该解决而却故意的忽略。于是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等到教育产生问题了,走不下去了,大家才来怪罪,大家才来摇头叹息。教育是这么样的复杂,教育这么样的难办,人才是这么样的难以培养。

三、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说教育问题非常简单,人人都了解。这也不是我自己这时候这么说,而是真实如此。我们以下来且举几个教育的基本问题,来讨论一下。假如这个教育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教育怎么可能走上顺当的路呢?

1、教育的时机

教育有哪些基本问题?我认为第一点,至少我们应该注意教育的时机。什么叫做教育的时机?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大家也都知道教育是在越早期的时候越重要,是奠定基础的时候的。而越早期的人生,它的心志变化的最快,每一个年段有它必须完成的教育工作,就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教育的时机就要注意两个小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个项目就是教育开始的时候,你要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请问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各位你或许有孩子,或许你是教育工作者,请问有没有想过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想过在人生的初期,大概就是幼稚期——十三岁之前,这种教育打基础的时候,你应该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如果一个家长没有想过,他就耽误了他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社会不好好注意这个问题,这个社会虽然花了很多的精神去做教育。但是往往因为错过时期而使教育变成事倍而功半。所以教育的时期务必要把握,现在整个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好好的去想这个问题。假如你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的去思考了。

2、教材

第二项基本问题是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材。我们要教给他什么东西,才能够使他有良好的收获,才能够对他人生有重大的影响,才能够引导他成为一个你理想中的人才。

所谓理想中的人才只不过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才华卓越;一方面是品德高尚。

各位你曾经去看过你的孩子在学些什么吗?老师在学校里面教你的孩子哪些东西吗?如果你不曾经注意,今天开始你就要注意了。你回去应该打开你幼儿园孩子的书包,打开你小学孩子的书包,看看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如果他们现在所学的东西,现在可以用,,那将来呢?是不是我们人生所学的东西现在用,幼儿园就学幼儿园的东西,将来再说;小学学小学的东西,以后再讲。如果这样子,你的教育就浪费了。所以就形成现在教育界的情况:大学教授一遇到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就摇头叹息,就问他说,“你们高中老师是怎么教的?”

高中老师说你初中老师有教吗?初中老师说你小学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小学老师说你幼儿园老师到底在做什么?那幼儿园老师说你们家长到底是不是把你当作孩子呀?所以一层怪罪一层。为什么一层怪罪一层呢?因为每一个时段自己都认为说我把这个时段教好就好了,将来等到将来再说。如果你的孩子所学的课程居然是这种课程,那你的孩子人生越走越艰难。因为他将来所面对的人生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他从来没有准备过,所以教材一定要好好的去注意了。我所知道的世界上各国的教育改革,并不注意教材的问题。所以教育改革一定不成功。

3、教法

第三件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学的方法,叫做教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教学要有方法。教学的方法要怎样来拿捏呢?第一点要针对他的学习的特色、学习的年龄,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一种科目又要用不同的方法。各位有没有想过你怎么教你的孩子?我们是往往用大人的眼光来教我们的孩子,比如说,我们教大学研究所的学生,要他们能够讨论、要他们能够批判、要他们能够发明创作。现在我们把这一套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园跟小学,也要他们能够讨论、要他们能够批判、要他们能够发明创作。叫做创造性教学法。请问这合理吗?我们教他“数学”,教他“自然科学”,是要他们能够了解才好,一步一步了解,按部就班,由浅到深这样教。这是“科学”必须要做的教学法,但是人生有很多的科目不属于科学,请问不属于科学的要不要也用科学的办法教?也就是说你在教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每一种学问都要让他非常的了解?一定要讲的清楚,他听的明白。假如,非科学的科目并不一定要这样教,而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教,请问这合理吗?所以我们应该把各种的问题要分清层面:一方面是他往哪边走;一方面是它有多少的层次。我们把他分清层跟面,然后我们来安排这些教学的内容,以适当的方法,然后教在他恰当的年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解决教育的问题,所以今天我提出这三项教育的基本问题,这都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4、教育基本问题解决之道

但是我今天不只是提出问题,如果只提问题那就是发扰骚。本来我们都已经对教育有所烦恼了,现在还来发一次扰骚,这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所提的问题都要解决,而且这个解决都是非常容易、非常简单、人人可做、当下可为、立即有效,为什么呢?因为问题虽然复杂,但是你把握到最基本的问题,就只减遇繁。所以今天我们尝试来解决这三个教育基本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顺理成章,他就步向康庄大道。

我们再回头过来说,教育的时机、教材与教法,这三项问题要配合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就有成效。现在我们一步一步的来问。

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请问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就是说在你的意识当中,什么时候你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你开始有意识的要去教他,你开始想培养他成为一个人才。纵使不是人才,你想要让这个生命不要在你的手上被耽误,能够完成他应该有的人生的内涵。请问你心中认为是从哪一个时段开始?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误区:6岁以后才开始?3岁才开始?

近一两百年来,全世界都受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国家所安排的教育开始年龄是6岁,所以很多家长大概以为一个小孩子6岁才开始接受教育。6岁之前呢,就是让他土生土长,让他自生自灭。这都无所谓的。现在我们遇到这个问题了,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要真正把握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有一个回答方法,就是教育应该从可以教育的时候就要开始了,这种没有错,那你问什么时候子可以教育。刚才说,国家是以6岁为标准,为什么国家要以6岁为标准呢?因为西方人在所谓的学校的教育里面主要的是教他知识,一个孩子大概在6岁的时候才比较容易用知识的方法教他,这叫做“教育预备说”。其实“教育的预备理论”,只是在知识的教育上说教育。每一个人都知道教育不是从6岁才开始,那么请问几岁?有的人会说3岁,因为上了幼儿园。

胎儿时期就可以教育了

我们问三岁吗?马上就会警觉到好像不是三岁,一出生就好像开始在接受我们的教育了。不管你有没有教他,他总是在接受你的教育,所以出生就是教育的是时机了。再问:难道出生才开始有教育的效果吗?请问各位是不是出生才开始教育?各位说呢,是不是呢?什么时候?胎儿?现在说胎儿就给他教育的人都没有良心。你如果知道胎儿就应该给他教育,如果你的孩子真得从胎儿就接受胎教了。那我恭喜你,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但是有没有呢?如果没有,你要有无穷的后悔。而且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人生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其实在越早的时候。越早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的时候,你要建一百层的高楼,至少要打一二十层的地下室。你在打地下基础的时候是看不见的。但是那是最重要的时刻。所以今天在座各位如果你还没结婚,或是你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是你现在正在怀孕中,我很恭喜你。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做王财贵。

五、关于胎教

中国古人一直提倡胎教,一直到最近我们说:中国人讲的话都不可信。如果中国古人讲的话都不可信,那么现在好了,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的脑神经医学非常发达,从脑神经医学也可以证明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那你总该相信了吧。西方的生理学是从科学的角度,从脑神经发展的角度,来说明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在开始发达,开始接受我们的教育。东方,尤其是中国,他们是从心灵的角度以直觉的方式来建立我们要给胎儿做良好的性情品德的教育。所以东西方这些胎教的理论合起来,就可以让一个人头脑聪明、性情平和、理想高远、才华卓越。要从最可能的地方做起,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做起。你每错过一步,你将来就麻烦多一分。

胎教的方法

那么胎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用哪些教材呢?要用哪一种教法呢?我们认为天下的事都很简单,如果太困难,我们不做也不会对不起我们的孩子。所以假如胎教是很困难的,你就不要做。假如他是很简单的,你就应该做。

1、信息刺激

比如有人告诉你,一个母亲如果性情平和一点,对孩子应该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嘛。好,要一个母亲性情平和,其实不大容易,所以你可以不必做。为什么,因为这个母亲在

少女时代脾气暴躁,结婚后天天吵架,她突然间让她改成性情平和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呀,所以就算了。有人说一个母亲如果喜欢读书,这个孩子应该会比较聪明一点,渺渺茫茫怎么知道呢?但是至少没有坏处呀,你就可以做一做呀。但是要母亲读书也不大容易,根据世界的统计,日本人是喜欢读书的国民,他们每人每年平均读70本书。台湾的国民其实也不错,每人每年平均读0.7本书,刚好相差一百倍。大陆这边我不知道,可能比较好一点吧。那么一个母亲在学校里面不喜欢读书,毕业之后从不拿书,要他怀孕的时候突然开始读书,那是登天之难啦,所以也算了吧。我们做可以做的吧,那么什么可以做的呢?至少依照西方脑神经医学的研究,这个人类的脑神经细胞大概有140亿个,每个脑神经细胞是各个独立的。但是他在接受到世界的信息的时候,这个细胞会长树突,就像树木长树枝一样的突出来。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虽然独立但是距离很近,所以隔壁如果也长树突就会变成突触,就是树突相接触,突触就变成将来信息沟通的管道。而且如果这个讯息反复刺激,刺激二十遍到三十遍以上。这个管道就建构的非常巩固乃至于一辈子都可以用。所以你的信息刺激如果少,他突触就少。讯息刺激如果反复的次数不够,它就比较虚弱。而如果完全不刺激,他就完全不长,或是长的、少的,将来他就容易被淘汰,所以只有长得多以及非常巩固的。这些路线可以留下来作为一生你思考运作的基础,就是聪明的基础。有的脑神经细胞长一两根突触,刺激丰富的可以长到两万根到三万根突触,长两根跟长两万根的这个头脑将来他们的聪明就相差一万倍。那我们怎么给他长这个树突呢?就是讯息的刺激。

2、胎教主要方法:语音刺激

一个胎儿怎么得到讯息呢?我们人类得到信息的管道只有五种:眼耳鼻舌身。眼睛在胎儿当中是没有什么教育作用的,看不到光线。鼻子闻不到气味,嘴巴尝不到食物。这个身体,皮肤接触不到外界的物体。所以“眼鼻舌身”大概比较难以教育,现在剩下一个耳朵声音的教育。所以胎儿在三到五个月就有了听觉,有了听觉你就可以从声音给他教育,要用什么声音给他教育呢?这个教材是什么呢?我们要考虑了,丰富的声音总是比粗浅的声音好,因为丰富的声音刺激他丰富的成长,还有优雅的声音总是比污染的声音好,因为可以调和他的性情,这是东西方胎教总和起来可以判断出来丰富而优雅的声音(比较有益的)。

3、经典音乐教育

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首先是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无限的神秘、无限的丰富。但是我们已经渐渐的远离自然,还好有人为的智慧的声音,这个人为的智慧的声音,就是天才的音乐作品。什么叫做天才,西方人说上帝在一个人心中发出声音,这个人把上帝的声音记录下来。这就是流传不朽的音乐经典之作,因为人性是一样的,而他是从人性的深处发出来的天地之声,这种声音就是天才的声音。中国古人也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

一个胎儿刚从天地而来,他其实是最接近而且是最能够领受这个天才之声,每一个孩子应该都是天才,或者说我们应该要给予每一个孩子天才的教育。让他在天才的环境中长大,就比较容易成为天才,他不成为天才都很难。假如你用蠢才的方式教他,他要成为天

才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应该用最好的东西给他,在这么小的时候你怎么给他。非常简单,因为声音只不过空气的音波振动,音波振动只不过你放出声音来,现在科技非常的发达,你可以选择古今中外所有好的音乐作品了,什么叫做好的音乐作品呢?就是那些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必定能流传千古成为古典。所以古典不是只有古老的意思,古老只是古董不是古典。因此你的胎儿应该接受古典的音乐教育,既丰富又优雅,让这个孩子头脑既聪明性情又平和,从孩子到世界来你已经给他一种一辈子幸福的基础了。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了,请你也不要太过当心,0到3岁他还有60%到80%的机会,我们人类的头脑发展就好像水泥一样,水泥刚泡好的时候,是柔软的,你怎么捏它,它就成什么形状,你留下记号他就抹灭不掉。但是这个水泥会越来越艰硬,等到他完全艰硬以后,你捏也捏不动,你要留下记号,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应该在他越小的时候给他越良好的教育,让他留下良好的印像,给他良好的刺激,所以0岁到3岁是人类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给他听尽世界名曲,古今中外都可以,我们让他听音乐的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音乐都可以听,什么时候都可以听。所谓这个教学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按下CD的“播放”,再按下CD的“重复”,从早听到晚,从晚听到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都是可以听的。因为这么小的时候他其实睡觉跟不睡觉都差不多,在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的接受力是最强大的,我们大人如果跟他一起听,我们可以有一个方法,把声音调小一点,大声的时候听的到,小声的时候几乎听不到,你不要认为听不到就没有效果。因为所有的音波都在刺激一个孩子的脑神经,而且依照台湾高雄有一个陈功雄博士的研究,人类普通在工作读书的时候是用左脑,而这个音乐的刺激可以开发右脑,所以你也可以作为你读书工作的背景音乐,会让你左右脑同时平衡的开发,工作比较不会疲惫,效果比较大。

4、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音感”

所以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从今以后听古典音乐,尤其有小孩子的家庭,千万拜托你把这个流行歌的CD全部收起来,帮你的孩子听音乐,你忍心受苦也都要听。为什么呢?为什么说你忍心受苦呢?因为我们大人如果从前没有受过这种教育,你认为流行歌比较好听,你认为这些古典音乐比较难听,你勿以美为丑,勿以丑为美,所以我要说是忍心受苦为得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才再把你这些流行歌拿出来,反正你听也没有关系,你已经没救了。

我们小孩子还有救,0-3岁是人类听觉奠定良好基础的时候,所有音乐家都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人的绝对音感要在3岁之内,什么叫做绝对音感,空气中的任何的音波振动的频度,他一听就能够分辩出来他的高低标准音,而且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他可以分辨十个音符,清清楚楚,七八种乐器一起演奏,他可以听辩七八种乐器各别的声音,它位置强弱大小全部非常的明白,像这样子的耳朵叫做绝对音感,我们大人都以为我们还听到声音,其实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非常的混淆不清,那你要培养这种强大的听力,在三岁之内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假如你在三岁之内没有的好好培养,大概很难有这种听力了,这是人生的大不幸了,日本有一个音乐家叫做铃木镇一先生,他注意到日本有许多的大人欧依桑、欧巴桑唱卡拉OK唱的不标准,叫做“音痴、音盲”的人他唱的特别的大声,

他就觉得很奇怪这些人明明唱得这么难听,为什么还唱得那么大声,那么勇敢呢?他根据考查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嘴巴唱不标准,而是他们耳朵就听不标准。他们自以为他们唱得跟刘德华一样标准,所以就唱得非常的尽兴,非常的大声。他又去深入考查调查,为什么这些人声音会听不标准呢?哦,原来是他们在三岁之前是听老祖母唱不标准的儿歌长大的,所以一辈子…一辈子的耳朵就坏掉了。那有没有改善的方法了?据说有,就拿每一个标准的音,让他听一千遍到三千遍,这个大人大概就可以稍微的纠正过来。你在他耳朵神经发展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最良好的声音来教他?为什么等到长大以后才用一千遍到两千遍的这种纠正、这种方式?谁还有这些精神谁还有这些力气呢,所以好教的时候尽快教,不要等不好教的时候你才来受苦你才来尽力,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假如你孩子超过三岁了呢,也不要太担心,三岁到六岁还有20%的机会,幼儿园一定要天天用古典音乐来做学习的背景,一般人说幼儿园怎么听得懂古典音乐呢。这么高深的音乐,其实幼儿园他们自己唱歌跳舞是用儿歌,因为这是属于技术,人类的技术发展是慢慢的由浅到深的,但是人类听声音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现在很多教育的学者他混淆了这两种教育的理论层次,一种是供他用的,这叫做实用主义下的教育理论,他现在能够了解什么他现在要用什么,这是越小的时候用的越简单,但是并不代表他所听到的声音都要听简单的,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应该给他听卡通,应该给他听非常浅陋的音乐,你就混淆了两种理论,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理论的层次,该简单的地方简单,你不可以教一个三岁小孩唱歌剧,你不可能的,但是他一定可以听歌剧,他还可以听交响乐,所以千万不要糊涂了,那你的孩子如果超过六岁了呢,还有机会,6岁到13岁人类的脑神经还有10%发展的机会,而且照中国人来讲,三岁虽然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大家都知道1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心灵比较纯净的,或者说他的接受力是比较强的,6岁到13岁还有最后的10%的机会,那你一定会非常遗憾,如果你孩子在小学,你说10%那我的孩子不是完了吗,人类的脑神经只要开发5%以上就是天才,据说爱因斯坦的头脑只开发了7%。所以你如果能够把这10%全部开发出来,那你的孩子就是两个爱因斯坦的聪明,但是你的孩子如果超过13岁了呢,我看就算吧,人生从此就走向了艰难的地步了。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就好像我们开高速公路一样,你先要把高速公路给开好,将来你去思考运作,你去算数学,你去研究物理化学,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跑车子,假如你的脑神经只开出羊肠小道,那你将来只好用脚踏车,用摩托车去交通去运作,你所载得货量就不多。那么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小孩子,你并没有从根本做起,没有赶快建立他丰富的够用的脑神经系统。你却用很多的数学让他算,就好像在羊肠小道上你用很多的货柜车,连接车,然后强行让他跑,你想要用连接车,货柜车跑出道路来,那是跑不出道路的,建构道路有另外的方法,你去跑动汽车有另外的方法,所以这也像建构一个电脑硬体一样,电脑硬体的CPU跟它机体先要建构好,然后你再去运作程序。如果你的电脑只是286,那你下去跑现在这个复杂的城市,他就滞工,跑的很慢,跑得不能动的时候呢,他就“档机”,他就不跑了。

5、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小孩上了小学五六年级,上了初中高中,他一拿到书就头痛,他一看到数学就紧张,从今以后我们家长跟老师不要再责备你的孩子了,不要再骂他你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会回答,他会有两个回答的话,第一个回答的话,我笨我是谁生的你知道吗,第二个回答是,我笨,是谁把我教成这么笨的你知道吗,所以我们的青少年是很可怜的,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的聪明不够用,甚至他如果从小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所谓靡靡之音,其中富有很强烈的暴戾之气,你说我的孩子还很可爱还很天真,其实这些污染已经深深的占据了他的心灵,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十七八岁他就发作出来了,等到他要发作的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因为那是在潜意识,下意识里面的东西,那是他人格整体的背景,所以这个发作是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叫做非理性,所以一个青少年如果非理性,如果叛逆,甚至如果是犯罪,请你不要再责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那谁要负责任呢,就是他的父母以及他的老师,这就是教育。

所以教育不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再去弥补,教育是在一个人可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要给他最好的东西,用什么方法,用自然的用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教育的时机越早越好,教育的内容越高深越有智慧越好,教育的方法越简单越自然越好,你不必把一个孩子抓来说你好好给我的听音乐,不需要的,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在睡觉他通通可以听,他通通在接受天才的教育,你说他这样子怎么听的进去呢,请不要以你大人的眼光看孩子。你感觉孩子恍恍惚惚的时候其实他都注意到了。他不像大人明明很注意,都恍惚去了。所以我们大人的学习能力已经非常的薄弱了,请你不要用这个方式来衡量你的孩子。

六、视觉教育

不要低估我们儿童的能力,尤其是他吸收的能力,世界上任何的信息他是全盘吸收,你给他好的丰富的就构成他心灵好的丰富的背景,你给他初浅的污染的你就耽误他一辈子,刚才讲听觉的教育,耳朵的教育。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感观也很敏锐,必须注意就是眼睛。至从出生以后有了光线,他的眼睛就开始接受教育了。有心理学家曾经把一只猫刚出生以后就把他的眼睛蒙上,一直等到它的视觉神经建构的时期过了,就是几个礼拜之后才把这个蒙的布打开,这只猫就是一只瞎猫,瞎了眼睛的猫,而且是一辈子永远的瞎掉了。

1、经典美术教育

因为我们人类各种神经的发展都有一个特定的时期,依照我们人类期就是13岁,而越早越小的时候发展越迅速,所以一个孩子的眼睛你要给他教育,用什么给他教育呢,我建议0岁到3岁看尽世界名画。那些最丰富的色彩,最和谐的构图,他只要看两遍三遍终身不忘,世界名画总共就几十几百副,几年就全部看完,就养成他一辈子美术鉴赏的能力,尤其是眼光非常的锐力,0-3岁来不及,3-6岁来不及,6-13你一定要把他的眼睛训练起来,把他的艺术鉴赏高度能力建构起来,超过13岁就很困难了,如果耳朵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叫做耳聪,眼睛受过良好的教育就叫做目明,耳聪加目明叫做“聪明”。

2、先建构“体”还是先发展“用”

所以要培养聪明的孩子还不简单吗,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就省下了多少学习的力气,你

省下多少教育的烦恼呢,但是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不在建构他聪明上着手,而是在用聪明处着手,中国人说“体用体用,先有体再有用”,就好像是电脑先有硬体然后再有去运作软体,你在13岁之前是建构他体的时候,13之后才是显示用的时候,你一定不可以在建构体的时候偏偏给他用,他就用的非常的辛苦,而体没有建构起来,将一辈子不能用,所以要开发聪明有开发聪明的办法,并不是用聪明,你去使用聪明,不能够开发聪明。

什么叫用聪明,就是给他算很深的数学,什么事情都要讲的很清楚,请得很明白,还要叫他表现,还要叫他讨论,还要叫他批判,这都是在用你的聪明,而不是建构你的聪明,所以在13岁之前最主要的是给他吸收,而不是叫他表现,他固然能够表现,但是他表现还不是恰当时期,他能表现多少就让他表现多少,他能了解多少你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赶快给他吸收非常丰富而良好的资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你不要怕将来不能了解将来不能表现,因为人类的理解能力越长大他发挥的越好,这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所以有关于理解的教育,请你慢慢来,你要用你的智能请你慢慢来,所以这一种教育放在科学上是合理的,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现在能了解的很好,现在不能了解的没关系,因为以后来了解还来得及,这个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对于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我们应该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再教更好教,你可以省下很多的麻烦,所以所有科学教育请你不要太紧张。

3、西方“科学类科目教育”的启示

西方科学先进的国家,他们的国民之所以有科学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出现好思考的国民,就是他们的科学教育非常的自然简单,轻松愉快,他们的孩子数学算不好,家长和老师是不紧张的,只是鼓励他而不是逼迫他,为什么,因为现在算不好,明年会算得更好,这叫做“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以后再教就更简单,你可以省下很多的精神力气。

4、性情、气质、品德、美感、智慧的教育

另外一种学习呢是“学习能力递减原则”,就是我们人类先去学习另外一些东西,另外一些东西就是有关于你的性情、你的气质、你的品德、你的美感、你的智慧,像这些学习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乃至于更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大概都是学习能力递减,就是越早期学得能力越大,越晚你的学习能力就越薄弱,所以你应该从早期就把他学完,这种学习的模式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来自于不懂的时候就要赶快教,等到懂就来不及了,这两种能力同时俱备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当中,同时都必须要好好的开发,能够把这两种能力都开发出来的人叫“人文与科技”平行,这叫做完整的人格。

我再讲一遍,凡是属于思考的科目,科技的科目,都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教更简单,有另外的科目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可以用,乃至于不懂的时候一定要赶快教,等到懂再教就来不及了。而且一辈子后悔无穷,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教育有这两个面向,把他安排妥当,十三岁之前是建构的时候,13之后才是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要太早,太早也没有什么用,你只要把这个基础建构好,将来不怕没有用。

七、语文教育

以上是用艺术的教育,音乐跟美术,来做一个比喻来作一个验证,验证什么呢,验证我们教育的问题要追求到他的时机,教材与教法,有一些教育时机是越早越好,有些教育是时机越晚越好,教材,有些教材是越早的时候要用越高深的教材,有些教育是越早的时候用越粗浅的教材,教学的方法通通是要按照人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假如你要教这些音乐美术,就非常自然,只要给他听、给他看,根本不需要去理解,然后如果是数学呢,就要一步一步的理解,而且不理解也没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处理问题,人生就没有教育的烦恼了,那我刚才讲的艺术教育还不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还不是建构他的所谓的聪明的主体,最好的方式,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教育,叫做语文教育。

1、分析语文教育

因为语文是比音乐美术更复杂的东西,而语文教育的恰当时机也在13岁之内,尤其人类在越早期的时候,语文学习能力越好,所以也属于一种学习能力递减的原则的学习,我们怎么做语文教育呢,现在我们可以先反省,目前我们是怎么教我们孩子语文?

2、语言的学习(多语种同时进行)

首先我们教他讲话语,语已经是大家没有烦恼的啦,人类的语在自然中就学会。人类在三岁之前有完全的语言天才,这个时候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叫做母语,不过我要建议各位,既然我们在厦门这个地方或者在闽南这个地方,我们本来有闽南的方言,现在全国有所谓的统一的普通话,有很多家长自己认为自己是现代化,所以既然大家要用普通话,全国要用普通话,那么我的孩子呢,就只学普通话就够了,其实他就浪费了他的孩子这个原来应该有的聪明,有些家长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就专门学普通话,学两种语言就互相混淆,其实这是你自己长大以后你的语言学习能力丧失了,混淆了,一个三岁小孩绝不混淆,那么如果一个人有两种以上的发音,能够使他的脑神经发展的更加的细腻,所以多种语言是提升一个人聪明的最好的方式。

但是多种语言务必要在三岁之内教完,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里一定要讲两种话,一种是闽南语方言,一种是普通话,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两种语言都能够操纵,假如你能够听我的建议,他还可以在三岁之内学更多种的语言,所以我曾经就建议,假如你肯听的话就这要做,家里两个夫妻一个讲方言,一个讲普通话,再请孩子的阿姨来跟孩子讲英语,请他的爷爷来跟他讲俄语,然后再请一个德国司机一个西班牙女佣,这样子三岁之后,这个孩子就会讲六种语言,将来很容易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人物。

3、语言能力对于数理能力的影响

而且这多种语言对他脑神经的开发更加的完密,这个脑神经开发以后,他可以供其它的思维所用,所以他的数理能力都会比较好,因为聪明的人思考能力好,思考能力好的人,数理能力,所以很多人在烦恼他孩子的数学,学不好,我们遇到问题就要好好静下来想一想,怎么让一个孩子数学能力好,有人说老师认真教,我们说老师已经很认真了,还不好,家长很关心了,家长很关心了也还不好,孩子用功一点比较好,孩子已经很用功了,还不好,其实要数学能力好,很简单,只有一个道理就是让他聪明起来。

4、学习高度的文

那如何让他聪明起来呢,就是给他大量的信息刺激,人生最大量的信息刺激来自于语文的学习,我们先学语,然后再学文,文的变化更多,文更艰难,但是老天爷安排我们人生有良好的语学习天份,人人如此,不过你要在恰当的时机学完,在13岁之内。

而如果你要学文,与其学简单的文,不如学高度的文,用高度的文来涵盖低度的文,什么叫做高度的文,什么叫做低度的文,低度的文就是这些文章接近日常语言,为什么叫他低度呢,日常语言在三岁就学完了,一般生活都在用这些语言,既然你写文章,你的文章接近这种语言,只要会认字就会读,只要会写字就会写,这样子的文章其不是低度的表现吗。

那这种低度的表现的白话文,正是在我们语文教育的主题,所以现在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而人人都在感叹我们国民语文能力不足,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我们这么尽力的学语文而语文能力还不足呢。我们就要检讨一下了,首先我们是不是合乎教育的时机,大体上还是合乎的,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都知道,13岁之内要把语文基础奠定,所以每一个国家在幼稚园跟小学排了大量的语文课程,所以在时机上大体是有把握的,但是在教材方面我们中国是以美国为标准美国是以使用主义的教育理论来安排他所有的课程,连语文课程都按照使用主义的方法,什么叫实用主义,就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语文上也这样学习,所以他们的孩子是学日常的语文,一个美国小孩三岁的时候就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他的小孩上了小学已经六岁了,六岁到13岁这六年之间,他们所读的文章也就是他们三岁以前会的语言,所以美国的孩子就等于没有受过语文教育的人,他成为青少年以后,他的语文程度就不及格了,美国的科学教育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从小就用很自然很轻松愉快的方式学科学,所以他们的国民有思考能力,美国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因为在语文发展的重要时期打基础的重要时机他们通通不打深厚的基础,只教三岁小孩的东西。

我们中国人学美国人偏偏不学他的科学教育,我们的科学教育不自然,我们的科学教育不轻松不愉快,我们偏偏学他的语文教育,所以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就从此失败了,失败了八十几年,因为胡适之在1920年把美国那套语文教育搬到中国来,要我们中国的孩子从白话文学起,那白话文要怎么学呢,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学起,所以小学一年级就学“小猫叫小狗跳”,二年级就学“小猴子跟小老鼠”,学到四五六年级才学“小华小明跟小英”的故事,这样子学了六年就一无所有了。语文程度的低弱,一方面影响到了他脑神经的不得良好的开发,因为所学的东西太简单了,他的头脑就等于停止发展,语文程度的低落就等于他们不能读高度的作品。

5、经史子集代表高度的语文

所谓高度的作品就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智慧所谓经史子集,他们就不能读,不能读经史子集的人,他就忘了中国人的基本的智能,忘了中国人基本智能的人,只有脸长得像中国人,皮肤是黄的,头发是黑的,但是他的心灵没有中国人的智慧,没有中国人智慧的中国人还算是中国人吗,所以八十几年的教育就是真正的去中国化,使中国人不在是中国人,

中国人都要变成西方人,而且你也没有真正的变成西方人,所以现在的中国人是非常可怜。还好这次我到大陆来,我看到了有一份教育部以及党中央宣传部联合发表的七号文件,他里面强调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迎接中华民族的大复兴;又有国务院的八号文件,它强调我们要抓紧未成年人品德素质教育,而未成年人品德素质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让我们青少年接触熟悉中华传统美德,而中华传统美德都是在这些非常高度的语文作品当中,所以我们现在来提倡所谓的儿童的高度的语文教育,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不只是为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传统,而现在也是我们整个国家中央教育的政策,我们应该朝野一心开始来反省我们八十年来失败的语文教育了。

八、如何实施“语文教育”

首先我们说语文教育也跟其它教育一样,第一,要把握时机,越早越好,第二点要把握教材,越高深越好,第三点把握教法,越简单自然越好,

1、高度的会了低度的自然就会

我们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已经学到我们日常的语言,然后我们还要教他更高层次的语言,就是文章的语言,文章的语言是语言的提升,是思想的高度表现,这种文章的语言简称文言,一个会文言的人一定会白话,所以在教育的设计当中,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谁学白话文谁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不必学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学呢,而且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时间来学呢,你只要把高度的语文学会了,低度的语文自然就会,就好像是流行歌是不用教的,我们不一定要打倒流行歌,但是流行歌是不需要教的,你只要让一个孩子会听古典乐就一定会听流行歌,卡通漫画是不用教的,一个孩子只要会看世界名画,一定会懂得卡通画。

2、白话文与文言文

我们只要会懂得文言文就一定会白话文,而中华五千年文化都靠文言文传下来,文言文是高度的语文艺术表现,文言文当中又有许多的才智之士,圣贤之人,他作了许多永垂不朽的作品,我们如果能够从这些最高度的作品,号称经典之作开始学,高度的学会了,低度的就会了,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密秘”。八十年来我们把这个忘记了,现在我们并不是复古,而是我们思考教育的基本原理,假如古人作对了我们就要继承,继承古人好的东西不叫做复古,我们也不是否定现代,因为现代的理论有他应用的范围。所以我们以后考虑问题就是要兼容并蓄,是要把它排在恰当的位置,甚至语言的学习文章的学习,我们这样看,语言放在日常生活中,既然学文章就不必学语言式的文章,要学真正文章的文章,所以教材就是经典之作。教法呢,很简单,就按照语文的恰当教法,语文的恰当教法是什么呢,就是让他接触让他反复让他熟悉,甚至让他滚瓜烂熟,所有的资讯放在他心中,生命是活的,能够自己酝酿,然后融会贯通,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不是懂了才教乃是教了才懂。

3、语言的学习,为什么说孩子感觉困难

很早以前我记得有一件事情,我有一次带我的孩子上街,迎面来一个美国人带着他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大概是只有两三岁,他们父女两个一路走就一路讲话,跟我们擦肩而过,我那个孩子就转头过去,看了他们这一对父女看了好久以后,然后就跟我说,爸爸那个小女孩子好厉害哦,他这么小就会讲英语哦,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小孩学英语学得很痛苦很困难,

这么小的小孩子讲英语她当然羡慕了,但是请问为什么他这么小就会讲英语呢,他是先懂得英语文法才会讲英语吗,他是父母亲每一句都教他这是什么意思她才会懂得英语的吗,其实不是,她是听多了,自然他就对这个语言熟悉,就自然就能够运作。

我们中国人学我们的文言文并不比英语困难,那我们大人为什么觉得文言文困难,现在觉得文言文困难的人你要想一想,到底是文言文本生困难,还是你自己认为他困难,这个就难说难讲了,我们想想有没有人他觉得文言文简单了呢,当然有,哪些人觉得文言文简单了呢,凡是受过中国古文教育的人,都觉得文言文简单,像看报纸一样简单,杜甫李白韩愈柳宗元都觉得文言文简单,甚至我们的胡适之,徐志摩,朱自清都觉得文言文简单。我们的鲁迅老舍,钱钟书,沈从文,他们读文言文跟我们读白话文一样,难道是他们聪明吗,不是,难道他们用功吗,不是,我们的孩子一样聪明一样用功,但是我们的孩子长大为什么觉得文言文困难呢,

4、学习的内容影响思想的成长

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教材走错了路,我们用白话文教他,他的语文就停止成长,而刚才所说的这些人他们从小都读经典长大,用最高深的文章教他,刚才说学多了就会,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所以从今以后你想要培养你孩子聪明的头脑,请你用高深的讯息给他,而高深的讯息当中又有高度的文学艺术,所以你要增进语文能力请你用经典教他,而这些经典之中大部分都是圣贤之教,你要培养未成年青少年的品德素质,请你从小就给他这种熏陶。让他在潜移默化当中内化为自己性情的背景,使他俱备有开阔的心胸,高远的理想,将来是个有大志气,大智慧的人物,你如果都用这些小里小气的,小猫小狗教他,将来十七八岁二十来岁他的性格就像小老鼠小猴子一样,因为他从小就这样培养长大的,以下我要跟各位安排一下,一个人理想的成长方式,你要教孩子从胎儿开始,从可以教的地方教,从简单的方法着手,你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家里准备两架CD机,一架就放古典音乐,一架呢,就放经典的诵读,所谓经典就是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庄子易经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这些永垂不朽的著作,我刚才所念的是越开头念的是越重要,从最高深的教起,将来那些次等的,三流的不教也就会了,所以你一定要从论语跟老子开始,其它的慢慢再拓展出去,所以,一架就放古典音乐,一架呢,就放经典诵读的CD,假如你有空的时候父母亲就念给你的胎儿听,有许多家庭已经知道用这种方式做胎教,用这种方式做胎教的孩子,一出生下来相貌就不凡,而且好养,好教,有许多父母已经跟我说,他的孩子出生以后从不哭不闹,不是笨到不会哭不会闹,是聪明到不需要哭不需要闹。

5、经典教育培养的孩子(例子)

前几天我在长沙,有一个父亲他觉得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刚好那时候是100天,他就很高兴的跟大家讲,他的孩子在胎儿当中就做这种胎教,孩子出生以后真得是与众不同,在作月子一个月之内,没有听过孩子哭过一声,而且一个月之后他们父母两个就不必再洗尿布片,这个孩子自然会通知家长,每个晚上只醒来一次,醒来不是哭,是两脚踢一踢,家长就知道,哦,要给他吃奶了,现在一百天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已经六个月了是不是,所以家长是那么样的高兴,尤其是不只是现在这么好养,而且这个孩子将一辈子

都好养,这个家长在他孩子一百天的时候已经没有教育的烦恼了,所以胎教开始非常容易,你的孩子两三岁也要这样做,一边放古典音乐一边给他听经典的作品,或是你念给他听,如果他渐渐长大,会拿书的时候就让他看书,指着书给他看,一次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通通没有关系。看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你反复的让他听,听到他熟悉甚至会背,你又指着字给他看,他很快就会认字,所以认字基本上是不用教的,我们的国家为了教我们下一代的孩子认字,用了六年的小学时间,只认了二千五百到三千个中国字,要认得二千五到三千个中国字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孩子大概在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认完了,因为认字是人类的基本能力。

6、识字的关键期

但是家长如果不给他认,他就永远不能够识字,所以有很多人叫做文盲,到了六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其实人类的认字能力已经降低了几乎一半了,六岁才开始认字是一个错误的教育,而认字依照科学家去研究,一年级的孩子能够认几个字,我们就用几个字来写课本,这更是错误的想法,一个人认字不是依照日常认识这样慢慢来认的,乃是开放一切的字,随便让他认,从糊里糊涂模模糊糊中认出来,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什么字都会认了,所以认字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认,认字要在自然情况中随便让他认,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教他论语,第一天教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一章教他三四十遍,第二天又教他“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天又教他“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第四天教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第五天再教他“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样子教他五天他至少会认两个字,(听众应:“子曰”)你也知道,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不知道这件事。

所以认字是要越早越好,两三岁就把中国字认完,如果你的孩子幼儿园毕业了,还没有认完小学到初中的所有中国字,就是说他还不能读小学和初中的书,你的孩子就被你障碍了,而且这个损害是一辈子的遗憾,能够认字就可以读书读什么书,我们要感谢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现在有很多白话文作品,所有白话文就可以让你孩子看,一天看三本书,一年就看一千本书,所以一个孩子大概两岁可以看书,看到他五岁六岁,看到幼儿园毕业后他已经看过三千本到四千本书,大概他的知识量超过高中跟大学生,这个孩子就不需要你再教他了,所以一个孩子教到五到六岁就可以不要老师了,他自己就知道怎么学习,叫做自学。

7、早阅读早识字早开启智慧

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给他聪明,第二个是给他自学的兴趣,一个孩子读书是越读越喜欢读,越读书知识量越丰富理解能力越好,一个人本来就有理解的能力,我们称为思维的能力,这个思维的能力首先是表现在人生,是表现在具体思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具体思维的大中表现是在语文,所以语文当中也有逻辑,我们的语法就是逻辑的一种表现,还有他的语文的表达能力好,他就能够贯穿他的思路,这叫做思维的具体表现,所以语文能力好的人其实是在表达他思维能力高,这种思维的能力到越长大的时候他就越能够转换成抽象的思维,我们的数学就是逻辑的在数字方面的表现,几何就是逻辑在图形方面的表现,所以一个有具体思维能力的人,长大以后很容易转成抽象的思维,简单一句来说,一个语文能力好的人数理能力比较好,有许多数学教育专家已经发现,很多孩子的数学不好就是因为他的语文不好,数学要学会计算是不太困难的,但是要了解这些曲曲折折的说明,

是比较困难的,要了解应用问题题目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这你要听懂老师讲的说明,你要看懂应用题的用义,这都是要靠你的语文而不是要靠你的数学,所以数学的基础在语文。

8、阅读与作文

我们怎么提升他语文能力,首先要让他认字,第二个让他读书。博览群书,博览群书以后知识量增多,思维能力强,他各方面的学习都变得简单,所以任何人都知道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语文在13岁之内要奠定高度的能力,有了这样高度的能力,将来要学什么就像什么,这是全面性的开发,请你要注意这一点,那么博览群书之后,越长大他有思考能力人生经验丰富了,他就能够作文,所以作文是不需要紧张的,作文是不需要教的,一个人作文要是好,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有学问,有学问的方法不是叫他去练习作文,而是让他多读书,所以只要你的孩子从早开始读书,自己喜欢读书,你就不要怕作文做不好,那么一年看一千本字,大家认为很困难,小孩子很喜欢读书,你认为不可思议,其实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教育,现在接受读经教育的孩子正是如此,而且人人如此。

9、多动症幼儿的静定和朗诵疗法

还有纵使有一些天生智能有障碍的孩子,有一些性情比较乖脾的孩子,最简单的就是那些多动症的孩子,他接受的经典教育大概在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最多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治疗好他的多动症,如果他天生头脑有障碍,你也不要那么早放弃他,因为他的脑神经正在成长,我们要用良好的方式刺激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语文的治疗,在台湾高雄地区有一个母亲发现他的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行动很奇怪,走路常常碰到东西,很容易跌倒,不能上楼梯,手眼不协调,他明明看到杯子,手伸过去拿不到杯子,因为手跟眼睛的神经不协调,这个孩子学习能力当然比较差,而且不能够自己生活,这个母亲非常的烦恼,于是他就开始到各处去学所谓的特殊教育,学了几年之后,他也成为一个特殊教育的老师,一个小小专家,但是这些的方法都还不能够把他的孩子治疗好,吃药也好像没有用,所以这个母亲烦恼这个孩子将来怎么办,后来在五岁的时候知道了读经教育,就是从语文着手,从高度的语文着手,于是就教他的孩子读经,为了教孩子读经,他就招一批邻居左右的孩子来一起读,他开始教的第一本书叫做大学,其它的孩子大概在两个月就把大学的一千五百多个字都背完了,他的孩子学习特别慢,学到六个月的时候才把大学背完,当孩子把大学背完的时候,他的脑神经系统已经就串联的非常的丰富了,他的天生的障碍就日渐改善,后来就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有许多相关的报告,有一些是语言能力天生的障碍,几乎不讲话或是不会讲话,只要他不是因为耳聋不会讲话,而是他语言那个头脑的地区发展的不好,很多人都用读经的方式治疗好了,只要背一篇大学一千五百多个字,就可以使一个孩子脱胎换骨,这个手眼不协调的孩子五岁治疗好以后上了小学,一直成绩很好品学兼优,都当模范生,到了初中不补习还是成绩很好,上了高中以后不必考就保送了,保送的那一天家长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谢王教授,我的孩子如果没有读经,现在没有这个成果,所以他说从今以后我发誓一辈子要推广读经。

九、当我们全面、客观了解读经之后……

所以现在包括台湾东南亚世界各地华侨,尤其是中国大陆,各地都有人非常热心的推广读经,为什么因为他们明明看到这种教育的成果,所以我说我们思考问题一定首先要深

入的透彻的了解这种理论,不要迷信不要盲从,今天我们所讲的读经教育理论假如你自己思考过后,认为合理,你就应该努力实践,还有第二点我们对于一个理论,也要有相当的验证,我们才真正的去相信他,现在读经教育推广十年了,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千万个小孩子在接受这种教育,我告诉各位我从没有听过一件失败的例子,但是你相信的越透彻你就做的越积极,假如你打折扣,你打五折,还有五折的效果,你打一折有一折的效果,我们今天的报告会讲完以后就看你的福气了,就看你孩子的福气,你是越有福气的人就越能替你孩子造福,那你怎么造福呢,请你透彻的了解,请你积极的实践,什么叫做积极的实践。

1、“三百”读经法

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你看看你是到底是不是积极的,每天进度一百个字,假如你家的孩子每天读经的进度不到100,那你就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第二点让他念一百遍,如果达不到一百遍,他是强记,将来就容易忘记,所以要变速多,一百遍,给他一百分,这就是你的教育的态度,他能够背诵,就达到教育效果,给他一百分,他背不起来,只要念一百遍,也给他一百分,因为他已经受到你的教育的效果了,他的心已经在提升了,所以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要有同样的目标,但是一个人必须尽自己的能力,所以读经教育是一种非常公平教育,勤能补拙,一个笨孩子他只要读一百遍,也日见提升他的聪明,经过一两个月之后你就看到他的长进效果了,一百个字念一百遍,给他一百分,这是一般的标准,假如你的孩子能够发多一点时间学了,那他的进度会更快,他提升他能力的效果会更好,所以现在已经有许多的家长让他的孩子几乎全天侯的读经。

2、物有本末

什么叫全天侯,是以读经教育为主,其它教育为辅,并不是放弃其它的学习,现在我们国家有规定孩子有基本功课,这些基本功课在读经的孩子看来,都是很简单的,不是不要学,而是用很轻松的方式就可以学好,所以真正的积极的读经的孩子,每天读经六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概一两个小时让他读课外书,大概一天就可以看三本书,什么意思,就是像他语文课本这样的书看三本,或是把一本看三遍,这样一天读三本书,这样一年就可以读一千本书,然后剩下少量的时间做功课。所以每天只要做半个小时的功课,就不只可以应付学校的学习,而且还可以超越学校的进度,所以读经的孩子他的功课学习是简单的,乃至于是不需要教通通都自己学,连数学都自己算,其实最好的数学教育是让他自己算,因为数学几乎是不能教的,假如数学是被教会的,那不是他真正的了解,所以数学最好的教育是给他自己做,他会做就往前做,千万不要障碍一个聪明的孩子,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的孩子数学已经会了,还要做老师给他的作业,那叫做重复,而且是没有意义的重复,所以你家孩子如果是已经自己能够读,你就给他提供进一步的材料,让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做到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然后让一个跟不上进度的孩子降低他的水准,你千万不要去责骂他,不要讥笑他,每一个人都从自己位置的开始往前走,这就是数学教育应该走的路。

所以我们读经的孩子就是走的最正确的数学学习之路,让他的语文用大量的时间来读,在13岁之前就奠定好非常高度的语文基础,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他聪明,艺术以及智慧的基础,教一句话就可以用一辈子,学一分钟就受用一生。

只有这样子的教育才值得你去做,其它的教育都把归为外围把他看成是简单游戏,你就可以节省许多无聊的学习,来做经典的、而深度的长进,所以以读经为主的教育现在渐渐形成风气,你的孩子不管是聪明让他读读更聪明,不聪明也可以使他聪明起来,甚至他有天生的障碍都可以因为语文而治疗,所以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都应该做的教育,而且他是这么样的简单,只要让他反复练习到会背诵,而这种背诵的教育又能够提升一个人记忆的能力。

3、“死背”将来才能“活用”

有人常常讥笑这种教育叫做死背的教育,死背有什么用,说死背会影响他的思考创造的能力,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什么叫做死背,其实就是应用我们的记忆力把一些资料存放在我们的心中,凡是记忆都是死的,没有人是活背的,所以背都是死背,没有错,但是人类的心智发展在13岁之前就是吸收的时候,都是死背的时候,假如死背的多,这个人是活的,他将来就能够活用,所以死背的越多活用的越方便,我们现在长大了以后,遇到一些情景,你有所感受也讲不出来,像这个时候,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你以前死背的不多,现在就不能够活用了,而且死背提升他的记忆力,提升了记忆力可以用一辈子,一个人的记忆力只在13岁之前发展,请你在13岁之前把一个人的记忆力提升到高度的高度的进界上,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你看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记忆力超人级等的人,你要去考北大清华其实不只是理解力好,原来是记忆力好,你要学医科记忆力要好,你要学律师记忆力要好,你要考政治记忆力要好,你要学音乐记忆力要好,你要去下围棋要好,乃至于你要打麻将记忆力一定要好,要不然你会输掉,所以不要因为要提升理解力的教育,你就来否定记忆力。

近八十年代的教育思想就是一刀切,为了要迎头赶上西方的科学,你认为理解力非常重要,但是理解力重要,我们应该把理解力放在培养理解力的基础上,理解力是在13岁之后才渐渐发达的,而且理解力要以记忆力为基础的,或者我们可以说理解力是用的能力,你一定要建构他的体,记忆力是建构他的脑神经最好的方式,所以在这个记忆力发展的时候,我们要用记忆的方法给他训练,所以从今以后不要再受骗了,不要再因为一些知识分子救国心切,所教导我们的那些偏颇的教育思想,“五四”时代的人要救国,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他们心切,什么叫心切。就是他们偏激,他们偏激的方式就是一刀切,他们认为我们要学西方,要学西方是对的,但是学西方一定要打倒中国,这就不一定对了,他们认为我们要现代化,现代化是对的,他们认为现代化一定要打倒传统,就不一定对的,他们认为白话文非常重要,可以流传于世,这是对的,但是要我们学白话文就一定要打倒古文,这就不一定对了,不只是不对,他反而是走了相反的路,所以现在我们面对的二十一世纪,大家一直期待着中国要复兴呀。

4、文化精神的本位

大家又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将要领导世界,请问你怎么领导世界,我们应该从下一代教起,让他们有开阔的心胸,高度的能力,才华卓越品德高尚,要这样做我们要知道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基础是在13岁之前,13岁之前最重要的教育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方法是用高度的语文来涵盖低度的语文,所以把高度的语文能力培养出来了,其它能力就跟着长进,教育就变得非常容易,假如你是一个公利思想很重的人,你培养你的孩子希望他将来应付考

试,将来能够考上高考重点学校,那我也请你注意这种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正是使你的孩子能力提升的最好的方法,不过这种公利的家长,为了公利而教他孩子读经,将来这个孩子读了经以后,也不会像他的家长那么公利,所以你用公利方法教我也欢迎,你如果纯粹站在你爱孩子,,希望孩子的生命能够得到最好的开发,

你如果站在文化的立场知道人类的文化不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被断送,你如果站在这种立场我非常的尊敬你,而文化要传承,必定要从语文教育开始,以语文教育为基础,所以现在读经的孩子他们会有哪些展现呢:

第一点他的语文能力好,语文几乎不用教,超过程度;他的社会科好,因为他看很多书,历史地理等等社会知识,他自己学就会了,超过程度;自然科假如他所看的书其中有10-20%是科普读物,1000本书里面就有200本是科普读物,那他在小学的时候自然科的知识已经到达初中高中以上。自然科是不用老师教的,数学因为他聪明,所以数学不用教;他去学音乐比较容易,比较深入,他去学美术比较有创意,他去学舞蹈姿势比较正确,比较认真学习,他去学游泳比较不会沉下去,因为他的头脑发达四肢就灵活,我们一般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或许是,但是头脑发达四肢不会简单,一个头脑发达的人也带动五脏六腑的协调,所以你看,聪明的人大概身体都比较健康,比较不会衰老,因为他整个内脏都健康,一些智能不足的孩子,往往体弱多病,而且寿命不长,所以要你的孩子长命百岁,你也应该叫他及早读就是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读中国的古典的经典。

十、吸收世界一切文化经典

其实不然,我们的理论是涵盖一切的,所以读经的观念是选择最有价值的教材,在他恰当的年龄用自然的方法教他,而所谓的最有价值的教材,包括人类一切的智慧成就,所以中国有他的经典之作,西方也有经典之作。

英文读经

尤其现在我们整个中国正在英语热,你要学好外文你也应该有恰当的方法,所以我们如果从意义上面来讲,西方有西方的经典之作,如果从语文上面来讲,我们要学好语文最好也能够用这样的方式,用高度的语文来涵盖低度的语文,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外文读经,在学英文上面叫做英文读经。

英文读经有三个要领,第一个,越早越好,最好早到胎儿,所以你的胎儿就可以开始听英文了,他从胎儿开始听,将来他听到英文他学起英文,就好像土生土长那么方便,而且他的发音比较标准,比较不会排斥比较不会紧张,所以胎儿就应该给他这个环境,就是给他一个文化的故乡,不管是学自己文化,学别人文化,都是以这种模式,那越早越好,第二点,他的教材,与其学语言绘画,不如学文章,因为文章念出来就是语言,文章的文法就是语法,我们要学语言绘画非常的麻烦,因为必须在那个环境中,我们没有在英国美国的环境里面,所以老师必须要创造环境,有些人把孩子送到美语学校,这些都是很繁杂的工作,我们不要费那么多的力气,我们就用文章来学语言,所以以文涵盖语,那么要学文,我们学高度的文来涵盖低度的文,所谓高度的文就是经典文字,因此我们的教材就是英文当中的经典著作,像柏拉图,西腊罗马神话,颂经,像莎士比亚作品,乃至于其它的诗人文学

家的作品,还有各种的著名的演说,华盛顿的,林肯的,丘吉尔的,这些对于人类正面的精神智慧有所开发的,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让孩子从小就学起来,也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知道中国人有良心的,西方人也有良心,中国人追求真善美,西方人也一样追求真善美,所以我们吸收别人的文化一定要从他的根源智慧来吸收,中国号称吸收西方文化一百年,其实我们都还在外围的技术的层面上,这种在外围技术层面上吸收,你就不能够真正了解西方人之所以有这些技术成就的根本道理,所以,我们如果要吸收西方文化,从他们的经典开始,这个两种智慧才能够融会贯通,而创造出更新的文明,传给我们的子孙,贡献给世界,所以我们现在要学西方的文化,请你从他们的经典开始,语文也从他们的经典开始,我们称为英文读经,所以教材是经典。

多听多熟悉(把英语当音乐一样听)

教法呢?非常简单,按照语文的学习方法就是反复让他听,听到他熟悉,熟悉跟着念,念到会背诵,一辈子不忘,这样子就可以奠定他语文的高度基础,那么我们怎么教他呢,假如是中文,假如是中文我们就可以亲自教他,我们就说小朋友跟我念,他就跟你念,或者他看拼音自己念,但是如果是英文呢,我们就说“小朋友跟它念”,跟什么念,跟CD来念,CD 是发音最标准的老师,比任何一个老外还要好,所以我们就不要发那么多钱去请外国老师,你有外国老师,你有英语CBA的老师最好,但是不要以他们为主,而是以CD为主,他们只是作辅佐,作稍微的提醒,假如没有人辅佐提醒也没有关系,一个孩子只要听的正确,将来他就说的正确,所以最先开始学习的时候发音不标准没有关系,但是他读多了就渐渐标准。

英文文法的学习

我们现在的英语教育是走的相反的路,每一个字都要发音很清楚,每一句话都要分析他的文法,其实这是违反了语言的学习模式,美国孩子学英语并不从发音开始学,也不从文法开始学,而是糊里糊涂的整天到晚听着英语,将来他就讲的标准,而且文法就不会错,我们外国人学他们的语言也要按照这种模式,但是你不在语言当中,你只要用文章来学,文章读多了,文章背多了,自然会酝酿出他的文法的敏感度,自然会纠正自然的发音,但是一定要在13岁之内学好,要不然你的耳朵也坏了,你所听得声音已经不标准了,还有人类的语言能力在13岁之前学好,所以13岁之前所背下的东西,生命中自然能够酝酿,你就不要发那么多力气再教他这些外文。

十一、中西文化读经的内容安排原则

现在全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开始在接受英文读经教育,如果你家的孩子要教他英文,请你要把握一个原则,以中文为主,外文为辅,假如有六个小时读经,四个小时读中文两个小时读英文,如果四个小时,大概就三个小时读中文,一个小时读英文,因为语文的学习能力是可以相通的,所以把中文学好了,英文也比较容易,你千万不要学英文的时间超过中文,因为这样子的话他将来就变成国际的游魂,他的生命没有根,所以我们所推广的教育是涵盖一切的,是层次分明的,不仅是英文要学,现在我们正在编日文读经的教材,德文读经,法文读经,拉丁文读经,西腊文读经,

你的孩子假如想要成为国际性的人才,不要说什么国际性的人才,你的孩子如果在这个

他心志正在开发的时候,给他最好的开发,最丰富的开发,你都多多少少必须去学这些经典,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且中国的经典用中国话来读,任何其它民族的经典用他们的语言来读,一方面学好语言,一方面提升这个聪明程度,一方面有文化的高度教养,所以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教育。

不过你的孩子要学这么多,你必须打算打算了,所以现在已经有许多的地方有全天侯读经的幼儿园。我希望厦门这个地方也赶快成立,而且成立不只是一所两所,厦门这个地方至少要成立一千所这样的幼儿园,而还没有送到这些幼儿园的婴儿家长也要开始注意。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了,你可以劝导你的左右邻居,你假如是个老师,校长,你可以负责这个地区家庭的父母成长教育,一定要去宣导这种观念,那你的孩子如果是上了小学,你可以想想办法,怎么办,或许是由学校老师来做,昨天我接到东北沈阳,沈阳的附近有一个地方叫做盘锦市,盘锦市的教育局长叫做魏书生先生,他很有教育的实验精神,他答应在他们的盘锦市开读经的实验班跟实验学校。我们这里也可以仿照这种方法。

(备注:以上除编者整理的小标题外,为王财贵教授演讲的全文。)

孔子故事

第一个故事: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她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瞧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瞧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就是因瞧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就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就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就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就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第二个故事: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她上前一问,才知道就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就是二十三,您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 「这位大哥,三八就是二十四,怎么会就是二十三呢?就是您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 「谁请您出来评理的?您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她说了算!走,咱找她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您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您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 「三八就就是二十三哪!颜回,您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她听孔子评她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她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她的假。 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当时孔子与她的弟子们就是鲁国人,就就是现在的

孔子的弟子颜回品质_颜回的优秀品质

孔子的弟子颜回品质_颜回的优秀品质 颜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那孔子颜回品质如何呢?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的弟子颜回品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和“贤”归于颜回,可以说评价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颜回也得到了历代的统治者的推崇,颜回虽然是生前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死后却是荣宠万千,让人慨叹。 颜回首先是一个仁德的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但是无论是仁德还是贤德都是比较大的一个词语,可以根据一些小事来看其具体的表现,来总结其品质。首先是知错就改,颜回输冠就讲述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误会,但是知道自己错了之后,颜回立即对孔子跪拜认错,可见其知错能改,同时孔子评价颜回“不贰过”也说明了颜回知错能改。 另外颜回还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见其对孔子是尊重的,对知识的学习是刻苦的。 颜回死后孔子大哭,说,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的学生了,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并且孔子还评价颜回说,讲学的时候颜回总是沉默寡

言,以为他很愚笨,但是后来发现颜回不仅仅能够理解孔子的精神,还能够发挥运用。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天赋。 评价颜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现在经常还在人们的口头上传播的就是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生活清贫,但是却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不会因为贫困而烦恼,而不愉快。 颜回优秀品质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这样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正是由于颜回的聪慧,所以对于孔子的思想能够非常迅速的领略,并且能够将孔子的思想记在心中,实践在自己的行为中。孔子讲学,颜回总是沉默寡言,别的学生都有很多的问题问孔子,而颜回总是顺承老师,不曾提出一点疑问,开始的时候孔子也认为颜回有点愚笨,但是后来观察,看到颜回可以将儒家的思想贯穿在行为中,不禁感叹“贤哉回也!” 颜回是忠诚的,颜回的忠诚源自对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的推崇,颜回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可见,颜回是孔子忠诚的拥护者,在孔子四处宣扬自己的思想不能够得到应用,陷于荒野,食粮不继的时候,包括子路、子贡在内的很多学生都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坚定的相信孔子的思想。' 颜回也是生不逢时的,如果颜回生活在一个盛世,那么其思想就可以实现。但是不幸的是颜回生长在春秋的末期,那个时期是一个崇

从颜回说起——观电影《孔子》有感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天资聪慧、乐观豁达、尊师敬道、却不幸早逝,实属遗憾,也让孔子痛心疾首了好些光景。看了电影《孔子》中颜回死的那一幕,不禁感慨万分。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颜回一个猛子栽进了冰裂的深湖中。识水性的颜回本可拾得一条命,只是他不稀罕。他稀罕的是那些沉于水中的书简。他一次次地将书简扔出水面,又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冷冽的湖水中。那一刻,天地间静谧了。上帝开始向颜回伸出了手。他缓缓上升,终不省人事。正是验证了那句,站起来是榜样,倒下去是丰碑。一张年轻俊秀的脸煞白煞白的,却呈现的是祥和的微笑。是的,他感到满足了。他拯救了孔子的书,拯救了知识、思想。 什么样的人有这般出色的弟子?对,他就是孔子。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孔子更注重的却是人格的塑造。除了颜回,子路、子贡、曾点、冉有等都非常优秀。子路战死于卫国,倒下去之前不忘正正地戴好冠帽,因为孔子曾教诲有言君子死当正冠。子路死也不忘师训;冉求重用于鲁国,终日不忘夫子之恩情,一心想迎孔子回国;子贡宁愿自己饿也不愿喝最后一碗马肉汤,最后以师生一人一口告终......孔子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的弟子,人性的光辉开始得以传承。 说完了弟子,再说说其他人。鲁国原国相后任司徒的季氏是一个有趣的人。初始因不满孔子“隳三都”、废旧制

等做法,加上嫉妒心作祟,以一个玉珏谐音之“绝”将孔子赶上背井离乡之路。然时光易逝,国势渐衰,老迈年高的季氏搞不定了,又遗上一玉环将孔子迎回。倘若孔子无才无能无德,值得人大司徒这般折腾?可见孔子是有真本事的。 而又不能忽略的便是孔子在卫国的艳遇了。卫国君夫人南子可谓风流妩媚。她召见孔子,语气里无尽挑逗。但孔子纹丝不动,正面回答问题,以“君子无邪念”标榜自己的立场。可这君夫人仍娇娆作态,咄咄逼人,却终被孔子一句:“从未见好德如好色之人”打回原形。南子性来轻浮行事,却被孔子一语击中内心。她行跪礼,莫大的尊重,顿时让孔子本人也肃然起敬。她说:“世人都懂夫子痛苦,却不会真正体味夫子所体味的痛苦。”一语拉拢了夫子和南子的心的距离,震人心魄。可孔子是圣人啊!他终毅然离开卫国,继续颠沛流离。 最终孔子得以回归故土。他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同时,他将中国的思想学术推向了高潮,可谓贡献极大。他更是最早推行计划生育的典范,一儿一女他已足矣。但他却教育了千千万万的弟子。 孔子,圣人也!

由孔子怪颜回得到的启示

由孔子怪颜回得到的启示 孔子错怪颜回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由于受到小人的陷害,孔子被困在去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这地方荒芜偏僻,没有人烟,孔子师徒数人连野菜场也喝不上,7天未进一粒米,饿得实在没办法,只好在一间没人住的破屋子里睡大觉。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出门,走了好远,才讨了一点米回来煮饭给孔子吃。等到饭刚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翻身,恰好看见颜回从锅里抓起一把饭来吃了。孔子假装睡着了没有看见,过了一会儿.颜回端着饭送给孔子吃,孔子有些不悦,说:“今天我梦见我死去的父亲了,饭要是干净的话,我想用来祭奠他。”老实的颜回不知孔子的话里有话,便照直说:“不行,刚才有草灰掉进锅里,粘在米上,我觉得扔掉可惜,就把它连饭一起抓来吃了,这饭不干净。”

孔子听了,沉思良久。他感叹地说:“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也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我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也还不足以完全依赖。弟子们要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知人不易”正如孔子所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知人固不易矣!”颜回是孔子最称赞、最倚重的弟子,孔子曾寄望颜回能继承他的志业,这样深获信任的弟子,仍然会因为眼睛的“误导”而起疑心,难怪孔子会说“目犹不可信”。 通常对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许多纷争的起点,其实都源于自恃“眼见为实”,因此,判断他人的得失前要谨慎,并需长时间客观细腻地观察,不要轻易下定论,因为究竟是君子或是小人,可能答案还没上桌,就暴露出自己个人的价值观了。连孔子都慨叹“知人不易”,我们岂可以自己眼见的两三事,随意去评断人、事、物?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领导者们会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呢?“我看到XX如何如何”的信息传递方式,甚至利用这种所谓的“亲眼所见”去打击、诋毁他人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如何处理这种信息,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如果主观地作出判断,不信任也就由此产生。而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管理者就成了“疑邻盗斧”中的“亡斧者”,在不断的自我印证中,不信任得到强化,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毁灭性力量。 同样,孔子的做法告诉我们,建立信任是长期的工作,而破坏信任则很简单——只要一次怀疑就够了。不要让未经调查的信息干扰甚至破坏这种信任,其要点:第一,信任要建立在长期考察的基础之上。正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那些所谓的“一见钟情”式的信任,不仅草率,而且也是缺乏诚意的表现。第二,找出真相,有效地反击和遏制流言,使受信任者免受伤害。人都是有欲望、有缺点的,这很正常,关键是看组织有没有及时发现偏差、纠正错误的机制和能力。信任是有原则的,绝不意味着放纵,严格地执行纠错制度,才是对人最好的保护。其三,了解真相要有策略。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如果孔子上来就声色俱厉地对颜回说:有人看到你偷吃,是真的吗?那颜回的解释就会给人一种狡辩的感觉——虽然说辞一样,但却未必能让人信服,还有可能引起弟子之间的矛盾。孔子的做法,不仅让颜回“乖乖地”说出了真相,还再一次验证了颜回的诚实,让子贡等人心服口服,这种高超的技巧是令人佩服的。 总而言之,面对组织中的各种“信息”,领导者要有准确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这既有观念、心态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足够的策略和技巧。 那么,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故事。“校人烹鱼”的故事,见于《孟子》。有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叫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放到池里去。小吏把鱼煎着吃了,却回报子产说:“才放到水里的时候,鱼还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过一会儿就活跃起来游走了。”子产听了高兴地说:“可给鱼找到适当的地方了!” 子产为什么受小吏所欺?子产觉得鱼初放到水里时,局促不安,之后就活跃起来,这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因没有亲自去看一看,结果上当受骗。 说这个故事,是有感于在现实生活中,犯有子产、孔子一类主观、轻信毛病的领导者,确实不乏其人。有的领导者身居高楼,有眼不到群众中去看看,有腿不到基层去走走,办事光听别人说,靠自己想当然,以致常被那些巧嘴卖乖的下级所欺,甚至对他们大为赏识。有

孔子赞扬颜回的故事_孔子对颜回的赞扬

孔子赞扬颜回的故事_孔子对颜回的赞扬 颜回是是孔子的学生中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说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是最喜欢颜回的,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赞扬颜回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对颜回也是非常信赖的,《吕氏春秋》记载的《颜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说明了孔子对颜回的信赖,孔子见到颜回从甑里面取食,但是还是相信了颜回的说法,相信是由于炭灰弄脏了米饭,所以颜回才拿出来吃了。从这里可以见到颜回的品德,也可以见到孔子对颜回高度的信赖。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月不违仁”,称其“贤哉回也”,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说再也没有颜回那样的好学生了。 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国没落的旧贵族,到了其父亲颜路一代已经是徒有虚名,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可以说其一生都在追随孔子,与孔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从其十三岁入学到其三十八岁自己开堂讲学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说孔子对其是非常了解的,其对孔子也是非常了解的。不仅仅孔子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对孔子也是非常

的崇拜,即使是在孔子学说不能被所有的国家接受作为施政纲领的时候颜回还是坚定的相信自己老师的思想,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可见颜回是孔子坚定的信徒。 孔子对颜回的赞扬首先最著名的对颜回的评价就是孔子的那句“贤哉回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颜回贤德啊!孔子作为一代宗师,门生三千,独独对没有任何政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的颜回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其观点是与我们今天的很多世俗看法非常不同。孔子评价颜回的再一句就是颜回死后孔子痛哭失声,并且做出了对颜回的评价“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别人,一个错误不会犯第二次,这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优点,但是真正要想做出来,并且长期坚持是非常难的。 另外,孔子还评价颜回“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颜回可以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不会犯任何违反“仁”的行为,这也就是孔子将“仁”归于颜回的证据,想想我们能够在一天之内所行所说不会违反“仁”的要求吗?在孔子被困于陈国语蔡国之间,与弟子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的状况下,孔子自己都觉得郁闷了,问子路、子贡和颜回自己为什么会到了如此境地,只有颜回表示出了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坚定拥护,孔子喟然长叹:“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说,有这样的学生值得满意了,颜回如果有财富的话,自己愿意给他当管家。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 颜回 从论语和其他有关材料可知,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从所见到的材料看,孔子对颜回从未有丝毫的批评。之所以如此,我看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颜回特别虚心,学习领悟孔子思想最到位。如对于仁的理解即是如此,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二是颜回安贫乐道的行为最符合孔子的要求,成为孔子为其他弟子树立的楷模。三是颜回学习刻苦,最理解孔子的思想。下面我们从一些具体事情来看一看。 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就住在曲阜。曲阜今日尚有颜回井,可以作为颜回当年住所的座标。颜回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谓如果人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恢复到礼治的要求,恪守各种典章制度,那么,天下的百姓便都会归向仁爱了。这是孔子对其政治思想最简明扼要的解释,也是他一生到处奔波所追求的理想目标。颜回所提问的问题均是有关人生与社会政治的关键问题,都是孔子所关注的,不像樊迟那样问些种地的琐事。 颜回 颜回道德修养好,能够净心求学而不旁思别骛,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安贫乐道。孔子曾高度评价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偏僻的胡同,大概就是现代的所谓贫民窟,非常贫穷,什么家具都没有,只有一个竹筒盛饭吃,一个水瓢舀水喝。别人都难以忍受这种贫苦,可是颜回依然不改他的乐观态度,依然跟从孔子学习。 对于这一点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不慕名利,“无诱于势利”,能够坐得住冷板凳的坚韧态度是干成大事业人所必须的,这一点对于后世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不懂理家,连社会中等水平都不能达到,连温饱都有问题,还空言什么大道理,则显得迂腐甚至有些愚蠢。这对于后世一些读书人一旦科场失意,便穷困潦倒,成为孔乙己似的人物,消极影响也很大。 颜回沉默寡言,乍看好像有些愚笨,孔子就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版第7册2187页)看来孔子也曾怀疑过颜回的智力,觉得他有些愚笨。但讲完课回去一琢磨颜回私下里问的问题,亦有许多足以启发自己思考的地方,因此才肯定地说,颜回并不愚笨。孔子还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可见颜回非常勤奋用功,这样的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喜欢。 颜回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情怀最符合孔子的心理,故孔子曾深有感触地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意谓国君重用我,我

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

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 颜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孔子的学生,深得孔子喜欢,那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什么品质,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和“贤”归于颜回,可以说评价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颜回也得到了历代的统治者的推崇,颜回虽然是生前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死后却是荣宠万千,让人慨叹。 颜回首先是一个仁德的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但是无论是仁德还是贤德都是比较大的一个词语,可以根据一些小事来看其具体的表现,来总结其品质。首先是知错就改,颜回输冠就讲述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误会,但是知道自己错了之后,颜回立即对孔子跪拜认错,可见其知错能改,同时孔子评价颜回“不贰过”也说明了颜回知错能改。 另外颜回还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见其对孔子是尊重的,对知识的学习是刻苦的。 颜回死后孔子大哭,说,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的学生了,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并且孔子还评价颜回说,讲学的时候颜回总是沉默寡言,以为他很愚笨,但是后来发现颜回不仅仅能够理解孔子的精神,

还能够发挥运用。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天赋。 评价颜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现在经常还在人们的口头上传播的就是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生活清贫,但是却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不会因为贫困而烦恼,而不愉快。 颜回简介颜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也是孔子手下的七十二贤之首,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不只是聪明好学也很有古之仁人的风范,所以受到了很多后世读书人的敬重。如果说子路是对于孔子最忠心的“大弟子”,那么颜回就是继承了孔子思想精华的“真传弟子”,颜回一直恪守着孔子仁义礼教的思想,一言一行都合乎于礼,所以常常受到孔子的称赞。 纵观颜回的一生,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跟着孔子东西游走,游走在列国之间,他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唯一留下的一些言语都收录在了《论语》等书上,他基本上全盘接受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的人尊称为“复圣”。遍览诸多提到颜回的文献,会发现颜回非常欣赏舜帝的无为而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孔子没有战争人人仁义的理想社会。可见颜回不只是有着高尚的个人品德,也有着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怀。 颜回一生没有做官,在那个礼崩乐坏、儒家思想被不被认可的年代,颜回一直安于平淡,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一箪食,一瓢饮”就能够让他乐在其中,这种坚守本心,不改其志的作为深受后来人的敬

对孔子一位学生的看法——颜回

说到孔子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而在这么多人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颜回了,因为他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在孔子看来,似乎颜回的所思所想,无一不是值得表示赞赏的。在短短一部《论语》中,记载的关于孔子对颜回的夸奖,就有十几处之多。那么,颜回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受到孔子如此的厚爱,让孔子对其赞不绝口呢? 孔子曾很有感慨的评价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得禄,真于持身。”由此看来,正是颜回的苦学勤奋以及慎思、为孝品德,才使得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颜回。在这里,孔子主要对颜回全身心投入又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了赞赏性评价。但全然如此吗?要知道,在孔子的学生中,比颜回有才能的还有很多。孔子门下最出色的弟子,甚至可以说青出于蓝的弟子——子贡。子贡本来与颜回一样,非常贫困,甚至比颜回还要贫困,可是他不接受命运的安排,通过经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他的事迹被司马迁写入了《货殖列传》。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纵横家和外交家,即使是孔子在这方面也要甘拜下风。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家,他在从政后升至齐国大夫的高位。即使在论语一书当中,子贡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他也是除孔子之外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然而,孔子却并没有中意子贡,甚至对子贡多有贬斥之意。所以孔子对颜回的偏爱,必然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当时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 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好学,被孔子称为“仁人”。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很高兴。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

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回之乐是什么颜回一生都没有做过官,其一生可以说都在孔子的身边度过的,一生之中从十三岁入学,到38岁离开孔子自己办学,可以说两个人在一起长达25年,可以说彼此是非常了解的,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颜回的物质条件是这样的贫瘠,可以说甚至是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颜回还在乐什么呢?个人认为颜回是乐在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颜回喜欢什么呢?我觉得颜回是喜欢追随孔子,因为追随孔子可以让其每天都可以有所收获。史书记载,颜回入学六年的时候学业已经基本完成,那么再追随着老师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孔子的思想体系是博大精深的,颜回是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的,颜回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说孔子的学问是博大精深的,自己越是研究就越是着迷,越是觉得不能追上自己的老师。可见颜回对孔子思想体系的痴迷程度。 一个人总是要有一个喜好的,颜回喜好的就是研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像是现在的很多人痴迷于网络游戏一样,即使是不吃不喝甚至

孔子周润发电影观后感

孔子周润发电影观后感 本文为孔子周润发电影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己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后来,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

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后来,孔子和弟子们,接受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同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同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 昨天晚上去看了今年的贺岁片《孔子》,总体感觉还不

颜回死,为什么孔子痛哭流涕

公元前481年,一位标准的“六好学生”颜回在贫困中生病死了。 消息传到孔子草堂,老师孔老夫子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嚎,在鲁城西南郊阙里街贫民区的上空久久回荡,年近七旬的老男人的哭声中夹杂着他老人家男低音的妇人般断断续续的絮叨:“老天爷呀,你这不是要我的老命啊!老天爷呀,你这不是要我的老命啊……”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农历庚辰年),属相大龙,病死于公元前481年,年仅41岁,可谓英年早逝。 在孔夫子的三千弟子当中,颜回是孔老夫子最最欣赏的好学生。正如现在的学校每学年都要评“三好学生”,孔子当年讲学传授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弟子们如若评优,这“六好学生”非颜回莫属。孔老夫子称赞他“其心三月不违仁”,说他是“仁人也”,“回之仁贤于丘也”,被推举为首屈一指的高足弟子,列为“德行”科之首。当听到颜回的死讯时,孔夫子伤心得老泪纵横,失声痛哭,“天丧予!天丧予!”其他人劝慰他节哀时,他老人家哭着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的结发夫人死时,他没有这么哭过,儿子孔鲤死时,他也没有这么哭过。如今弟子颜回死了,老夫子哭得昏天黑地,让人费解。 认真算起来,其实颜回应该算是孔子的孙子辈的学生。颜回十岁时就随着他爹颜路同入孔门拜师学艺,跟着孔夫子学习“六艺”的时间长达三十年。古人用“十年寒窗”来形容一个人求学的艰辛历程,学得满腹经纶,然后是金榜题名,入仕做官。现代人求学,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熬到拿了博士学位,就火急火燎地去做官、经商、当professor,挣钱养家糊口去了。颜回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闻一知十,尊师尚仁,重道笃行,品格高尚。可能是颜回学习用脑过度的原因,二十多岁头发就全白了,是个典型的“少白头”。当哀公向夫子询问其众弟子们学习成绩的优劣时,孔夫子答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四十岁的颜回并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文字遗产,更没有著作传世。我们所了解的关于颜回的一些资料,如“颜回拾尘”、“颜回输冠”、“农山言志”等,大多散见于《论语》、《史记》、《孔子家语》等。知道他爹颜路早年跟着孔子学习民间料理红白理事方面的一些礼仪,他家有几十亩山岭薄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老师孔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颜回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后人对颜回的才学人品无可厚非,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人才资源严重匮乏的春秋时代,这么一位饱学诗书的优秀人才,为什么却一生贫困潦倒?为什么四十多岁了还不去入仕为官?为什么不去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挣钱养家糊口? 颜回答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谭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颜回的回答引来夫子的喝彩。与其说颜回是在吐露自己的心声,倒不如说是代老师言志。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夫子与颜回既是师徒,也是人生知己。两个伟大的人彼此欣赏着对方,相互温暖着对方的心灵。从颜回的许多话语里,我们读出了他那永远生活在老师高大背影下的“影子”命运。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颜回不英年早逝,他也只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好学生”,而不可能成长为一位经天纬地的人才。 君子忧道不忧贫。安贫乐道的颜回至死不逾,却因祸得福。

关于孔子的经典故事

关于孔子的经典故事 1.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2.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 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 头准了他的假。 3.树德与树怨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 刑。 卫国君臣发生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 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 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 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 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 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 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 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4.有法律却用不到才好 鲁国有父子两人打官司,季康子说:“杀掉他们。” 孔子说:“不可杀。民众不知道儿子状告父亲不是好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是上级 官员的过错啊。如果上级官员有道义,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有了。” 季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本,现在杀掉一人而惩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吗?”

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

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 丁启阵 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逢人便夸颜回好学,有德行,颜回的所思所想,孔子几乎无一不表示赞赏的。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记载孔子夸赞颜回的,就有十几处之多。 鲁哀公问孔子哪个弟子最好学,孔子告诉他,颜回最好学,自从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好学的弟子了(《雍也》)。回答季康子同样问题时,也有类似的回答(《先进》)。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说自己不敢跟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自己只是闻一知二。孔子听后,表示认同子贡所说(《公冶长》)。 孔子搞过门下弟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三个排行榜,颜回名列德行榜榜首(《先进》)。 那么,颜回究竟有哪些优点,让孔子如此地赏识,赞不绝口呢? 根据孔子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信息,我将其概括为如下七点: 第一,喜欢并善于学习。孔子认为,弟子中,颜回是最喜欢学习的。他曾说,自己只看见颜回在不断进步,从未看见他停步不前;弟子中,听自己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子罕》)。他同意子贡对颜回学习上能“闻一知十”的评价(《公冶长》)。 第二,处事理性有原则。自己做错事,或者心情不好,他不会迁怒于人(《雍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得到任用时,能好好干,没得到任用时,也可以过隐居生活。孔子认为,这一点,只有自己和颜回做得到(《述而》)。 第三,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他不会犯第二次(《雍也》)。 第四,追求道德完善,精神充实,不注重物质享受。孔子评价颜回,说他的心可以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只是短时期内偶尔想起仁德(《雍也》);他可以过贫寒生活而感到快乐,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第五,能够对孔子有所启发。孔子曾说,跟颜回说一整天的话,他也不会有半句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但是,回头想一想,又发现颜回的话对自己还是有所启发的,颜回其实并不愚笨(《为政》)。 第六,十分尊敬老师,遵循老师教诲。孔子说,颜回对他讲的话,没有不喜欢的,还说他对自己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先进》)。颜回请教仁的含义,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颜回问具体要求,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表示,自己要努力奉行老师的说法(《颜渊》)。 第七,有幽默感。孔子在匡国被围困,颜回最后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老师还活着,颜回怎敢先死?”(《先进》) 以上七点,几乎就是整套的圣贤标准。符合这些标准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代,大约都是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类型。 但是,《论语》和《史记》中的两段文字,不禁使人想到这样一点:孔门弟子中,颜回是最善于拍孔子马屁的一位。 《论语·子罕》记载,颜回这样赞叹他的孔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吾欲从之,末由也已。”颜回话里,孔子是泰山北斗,是世间最博学、最有耐心、最循循善诱、无所不在、须臾不可离开的伟大导师。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被围困在旷野之中,粮尽人病,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孔子本人,还在那里继续讲课、弹琴、唱歌。但是,子路、子贡等弟子却都非常不满,纷纷跑去质问孔子,他的学说是否错了。换言之,他们对孔子那一套儒家理论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这个时候,只有颜回一个人,依然表示,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在回答孔子“我的学说错了吗”“我们为什么被困在旷野中”两个问题时,颜回是这样说的:“您的学说太伟大了,所以天下没有容纳得下的。尽管如此,您还是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学说,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呢?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学说不够完善,是我们的耻辱。学说已经完善而得不到采用,那是君主们的耻辱。容纳不下有什么关系,容纳不下才证明您是君子!”这一番宽心话,说得孔子烦恼顿消,心花怒放,一反常态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得太好了,老颜家的儿子!倘若你是富豪,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孔子误会了颜回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夫妻非常恩爱,丈夫外出经商,妻子守候在家。数月后,丈夫十分想念妻子,回家探望。当月上柳梢头时,风尘仆仆的他终于赶到了村口,家中那令人感到温馨的灯光促使他加紧了归家的步伐,当他快到自家屋舍时,却看到了使他十分痛心的一幕——窗口里映出了他日思暮想的妻子与一个陌生男子正在吃饭,这时妻子还微笑着挟了一块菜喂到男人的口里,样子十分亲热。他立刻想到这肯定是妻子对自己的背叛,再不愿向前走一步了。愤怒之心使他毅然调头就走,从此再没有回来。当他白发苍苍之时,想到自己来日已不多,趁在有生之年要解开那个令他永远心疼并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于是他又回到了当年的家。看到了他当年的妻也已是满头白发,却孤独的一个人生活着,他不解地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么多年一直在默默等候着他,问他为什么一走了之,直到现在才回?他说出了当年的疑问。妻子坦诚的告诉他说那个男人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只是来此地看望她一下而已…… 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由此可见,耳听固然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凡事如果总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静心的分析与思考,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有时则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即使是亲眼所见也很难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人世间的许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体察得到,当放下自我观念的时候,识别真假的智慧就会自然而出。

孔子的弟子颜回(下)

孔子的弟子颜回(下) 3、君臣协调、天下安宁的理想社会。 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和子路、子贡、颜回师徒四人,一同游于景山,登高四望,顿时精神开朗。孔子便叫弟子各言其志。颜回说:“愿得小国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内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咦尚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致。进贤使能,各任其事。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最后孔子极力称赞颜回的志向,说:“圣士载!大人出,小人匿。圣者起,贤者伏。回与执政,则由、赐焉施其能哉。”这段材料可以看出他的社会政治观:第一,他追求的社会理想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衣食富足,老少健康,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社会;第二,他提出对君主用“道制”,对大臣用“德化”,对下层则是“施仁”,总之是以“教化”来达到他的目标;第三,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来进行教化呢?在这里他提出了道、德、义、礼、仁等规范为教化的内容。 4、顺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因素。 一谈到“自然无为”思想,人们自然想到老、庄道家学说。因为他是以“自然无为”为出发点,同时又把它当成归宿点。是“自然”第一,“无为至上”,是无为主义。当然老、庄道家的“无为”思想,表现的最为突出。但是长时间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好像只有道家才讲它。其实不然,仔细一研究,便会发现,在儒家、法家的思想体系中,“无为”思想也都有存在的余地。如法家著作《韩非子》中,不但有专门解释道家思想的《解老》、《喻老》两篇,而且在《扬权》、《大体》等文中,也大讲“自然无为”思想。当然他是在承认“法”的前提下讲“无为”的,而且把“无为”当成了君主驾驭群臣、推行法令的手段。虽然如此,但是法家确实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也在讲“自然无为”。 在孔子思想中同样是这样,他虽然强调用仁、义、礼、智等教化办法来达到安定天下的目的,但是在这个前提下,也讲点“自然无为”。孔子提出了好几个途径来实现“无为而治”:第一,要“为政以德”;第二,是以身作则;第三,是任用贤才。总之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无为”的思想因素的。 我们再回到颜回的研究上来。孔子的众多弟子是各有所长和各有特点的,子路、冉求性格直爽,长于武斗,善于政事;子贡、宰我等能言善辩,擅长外交。在他们身上是很少能找到“无为”想的。而颜回与他的这些同学不一样,他性格恬静,长于深思,而以德行出众而著称于世。在颜回身上,却较多的存在这“自然无为”的思想因素的。其主要表现是:第一,他的安贫乐道、于事不争和“不迁怒”的品德中,有着浓厚的“无为”思想因素。因为安贫乐道于世不强求,虽不是不求,但却是想顺其自然,以“瓜熟蒂落”的思想等待着事情的解决和成功。另外,他以身作则安贫乐道,是行“不言之教”,也是想叫别人自然而然的跟着他学。总之,“无为”因素是很明显的。第二,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有“无为而治”的成分。如他曾说: “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又说“愿得小国而相之,……君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这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有不少一致的地方。 在《庄子》一书中,共有是四处谈到颜回,他完全把颜回打扮成一个“避世”、“坐忘”的道家人物。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孔子这么多弟子,庄子为什么偏偏把颜回请出来进行这样的重新塑造呢?这里绝不是毫无道理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存在“无为”这种因素。而这一点也就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弟子的一个特点。 四、颜回的思想评价问题 1、政治思想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