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论试卷

伤寒论试卷

伤寒论试卷
伤寒论试卷

一、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阳病,发热,汗出,,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者,麻黄汤主之。(35)

3.伤寒,医下之,,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微呕,,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汗自出,不恶寒,也。(182)

7.太阴之为病,,食不下,,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9.凡厥者,,便为厥。厥者,。(337)

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五苓散主之;,理中丸主之。(386)

答案:

1.恶风;脉缓

2.头痛发热;无汗而喘

3.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清便自调者

4.呕不止;心下急

5.支节烦疼;心下支结

6.身热;反恶热

7.腹满而吐;自利益甚

8.里寒外热;手足厥逆

9.阴阳气不相顺接;手足逆冷者是也

10.热多欲饮水者;寒多不用水者

二、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恶寒与否

C.恶风与否

D.汗出与否

E.头痛与否

2.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大柴胡汤

E.十枣汤

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感邪较轻

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邪热内郁,不能外发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的主证?

A.背恶寒,手足寒

B.身体痛,骨节痛

C.口中和

D.脉沉

E.下利

5.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

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6.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

B.大承气汤厚朴用量最重

C.三承气汤中大黄都后下

D.大承气汤枳实用量最多

E.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

7.以下哪一方要求“顿服之”?

A.大陷胸汤

B.抵当丸

C.调胃承气汤

D.牡蛎泽泻散

E.十枣汤

8.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

B.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C.呕者加生姜二两

D.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E.利止脉不出者加猪胆汁半合

9.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

A.黄连、阿胶、黄芩、麦冬、鸡子黄

B.黄连、阿胶、地黄、麦冬、鸡子黄

C.黄连、阿胶、地黄、麻子、鸡子黄

D.黄连、阿胶、白芍、黄芩、鸡子黄

E.黄连、阿胶、白芍、麻子仁、鸡子黄

10“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A.太阴

B.阳明

C.少阴

D.厥阴

E.少阳

答案:

1、D

2、A

3、C

4、E

5、B

6、C

7、C

8、E

9、D 10、A

六、病案题(15分)

陈某某,男,53岁,农民。患咳喘十余载,冬发而夏止。今起病自春及夏,频发无度。背恶寒,无汗,咳吐稀薄痰涎,量多,气喘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浮紧。试分析其病因病机,并拟出相应的治法及方药。

答:病机:外寒内饮;治法:散寒温化水饮;方药:小青龙汤(药物组成略)。

第一章绪论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版权所有电话...

E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

C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C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B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C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B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B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D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B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A.113首

B.112首

C.111首D.397首E.245首

B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二)X型题

ABDE 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C.《内经》的成书年代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

ABCE 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

A.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

B.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与不同的学术流派

C.大量的研究文献与一定数量与水平的研究队伍

D.资金与硬件条件的支持

E.在中医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ABCD 3.《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包括:A.《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汤液经》E.《甲乙经》

ACDE 4.《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A.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CD 5.影响六经病传变的主要因素有:A.正气的盛衰B.发病的季节C.邪气的轻重D.治疗的当否E.感邪的性质

ABDE 6.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八纲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趋势等方面的总的概括

B.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

C.六经辨证来源于八纲辨证

D.八纲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六经辨证体现着八纲

E.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ABE E.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

27.葛根汤的正确处方是

A.葛根、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B.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C.葛根、麻黄、半夏、桂枝、杏仁、甘草

D.葛根、麻黄、黄芩、黄连、甘草

E.以上均不是

28.大青龙汤主治的烦躁是

A.短气躁烦

B.胸满烦惊

C.口燥渴,心烦

D.昼日烦躁不得眠

E.不汗出而烦躁

29.小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

A.风寒束表,阳郁化热,表寒里热

B.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表寒里饮

C.风寒犯表,营卫不和,卫闭营郁

D.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E.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

30.小青龙汤正确组成是

A.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B.麻黄、桂枝、炙甘草、干姜、杏仁、半夏、生姜、五味子

C.麻黄、桂枝、芍药、杏仁、半夏、五味子、炙甘草、厚朴

D.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桂枝、紫菀、冬花、炙甘草

E.麻黄、厚朴、半夏、桂枝、细辛、五味子、炙甘草、干姜

31.“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

A.失血过多,气血两虚

B.热盛伤阴,阴伤火炽

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

D.湿热下注,久则伤阴

E.阳气虚损,营阴不化

32.小青龙汤的作用是:

A.化气行水解表

B.健脾利水解表

C.扶阳发汗解表

D.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E.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33.葛根汤证的治法是:

A.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B.辛温解表,升津止渴

C.辛温解表,清热止利

D.辛温解表,升津舒经

E.辛温解表,温阳柔经

34.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

A.寒邪束于外,阳热郁于内而无从宣泄

B.无形邪热内扰心神

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

D.浊邪上干,犯扰心神

E.少阴阳虚,心神浮越

35.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麻黄汤

B.葛根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E.麻杏甘石汤

36.以下除哪证外均可见喘证

A.麻黄汤证

B.桂枝汤证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小青龙汤证

37.以下哪项应取微似汗

A.麻黄汤

B.桂枝汤

C.葛根汤

D.大青龙汤

E.皆须取微似汗

38.太阳病变证的治疗原则为

A.先解其表,后攻其里

B.表里双解

C.先温里,后解表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39.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应选何方

A.桂枝麻黄各半汤

B.桂枝二麻黄一汤

C.桂枝二越婢一汤

D.小柴胡汤

E.大青龙汤

4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的病机是

A.里虚

B.表阳虚

C.内外俱虚

D.脾阳虚

E.肾阳虚

41.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細的治则

A.扶阳益阴

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C.先补阳,后养阴

D.先养阴,后补阳

E.温补肾阳

42.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是何病的治则

A.表里同病时,里证不急不重,当循先表后里的原则

B.表里同病的治则

C.表里同病时,解表碍于里,治里碍于表的治则

D.表里同病时,里证为重的治则E、表里同病时,表证为重的治则

43.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是何病的治则

A.表里同病时,里证为急为重,先救其里,先里后表的治疗原则

B.表里同病的治则

C.表里同病时,解表碍于里,治里碍于表的治则

D.表里同病时,里证为重的治则

E.表里同病时,表证为重的治则

44.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用何方治疗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麻仁滋脾丸E、以上都不是

45.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理中汤

B.四逆汤

C.五苓散

D.桂枝汤E、以上都不是

4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治宜

A.栀子豉汤B、栀子甘草豉汤 C.栀子生姜豉汤 D.黄连啊胶汤E、以上都不是

47.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治宜

A.栀子豉汤

B.栀子甘草豉汤

C.栀子生姜豉汤

D.黄连啊胶汤

E.以上都不是

48.伤寒下后,心烦腹滿,卧起不安者,治宜

A.栀子豉汤

B.栀子甘草豉汤

C.栀子生姜豉汤D、梔子厚朴湯主之E、以上都不是

49.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

A.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B.上焦有热,下焦有寒

C.肺热脾寒

D.心下有热,下焦有寒

E.以上都不是

50.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

A.阳明热盛

B.邪热壅肺,宣降失司

C.肺与大肠俱热

D.邪热壅肺,热盛肉腐成脓

E.以上都不是

5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的确切病机是

A.表邪化热入阳明

B.服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属阳明,津气两伤

C.阳明气分热盛

D.发汗太过,阴液不足

E.以上都不是

52.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病机是

A.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

B.重在表证未解,外邪内迫肠道而下利

C.太阳少阳合病

D.大肠滑脱不禁

E.以上都不是

53.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脉細數的病机是

A.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

B.胃中虚冷

C.里热盛

D.脾胃气虚

E.以上都不是

54.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的病机是

A.胃实热

B.胃阴虚

C.胃虚热

D.发汗不当,致膈间阳气虚弱,胃阳衰微,中焦失于和降

E.以上都不是

55.兩耳聾無聞的病机是

A.少阳中风

B.湿邪蒙蔽清窍

C.汗后气液大伤,心阳虚损,甚则伤及肾气

D.肝阳上亢

E.以上都不是

56.梔子厚朴汤的药物组成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梔子、厚朴、枳實

B.梔子、厚朴、豆豉

C.梔子豉汤加生姜

D.梔子、豆豉、生姜

E.以上都不是

57.梔子生姜豉汤的药物组成以上哪项说法正确

A.梔子、厚朴、枳實

B.梔子、厚朴、豆豉

C.梔子豉汤合小承气汤,减豆豉、大黄

D.梔子、豆豉、生姜

E.以上都不是

58.梔子干姜湯的药物组成及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豆豉用量是四两

B.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干姜二兩

C.梔子十四个、干姜二兩

D.梔子十四个、豆豉四合、甘草二兩

E.以上都不是

59.梔子豉湯的药物组成及用量以上哪项说法正确

A.梔子十四个豆豉四两

B.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

C.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干姜二兩

D.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甘草二两

E.以上都不是

60.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的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麻黄四兩杏仁五十个甘草二兩石膏半斤

B.麻黄六兩杏仁五十个甘草二兩石膏半斤

C.麻黄四兩杏仁五十个甘草二兩石膏三两D、麻黄四兩杏仁五十个甘草二兩石膏四两E、以上都不是

6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

A.气血损伤惊悸证

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E.以上都不是

6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A.脾虚而饮停中焦

B.胃虚而饮停中焦C.脾虚饮停兼表证D.脾虚心悸而腹痛证E.中风表虚而兼里证

63.太阳病,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治疗方剂是:

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B.桂枝加桂汤C.桂枝汤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E.桂枝甘草汤

64.原文见“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应用:

A.四逆散

B.桂枝甘草汤C.四逆汤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救逆汤

6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的病机是:

A.汗伤心阳,心神浮越

B.心阳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C.发汗过多,内伤心阳,水寒乘虚上逆D.心阳虚损,心神失养E.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阴盛格阳

6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症可见:

A.心下满微通,小便不利,起则头眩,脉浮紧

B.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C.头眩,时时自冒,小便不利,脉沉紧D.心下痞满,脐下悸,头眩,脉沉紧E.小腹硬满,小便不利,心下逆满,脉弦

67.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的目的是:

A.温经通阳,疏风散寒

B.温经散寒止痛C.发汗解表,解肌祛风D.通阳化气以行水E.通心阳而平冲逆

6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A.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伴心悸等

B.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C.心下逆满,气上冲心,心悸头眩,脉沉紧D.惊狂,卧起不安,心悸E.心悸,烦躁,舌淡,苔白69.真武汤证有“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其中“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的病机是:

A.阳虚失于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

B.汗多血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

C.发汗太过,津液受伤,筋肉失养

D.肾阴虚,水不函木,肝风内动

E.阴阳两虚,阴不濡养,阳不温煦7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证:

A.胃肠燥实腹满证

B.热扰胸隔证C脾虚气滞腹账证D脾虚不运,寒湿中阻之腹满证E.中风误下脾虚水停证

71.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应用:

A.大建中汤

B.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C.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D.小建中汤E.桂枝人参汤

72.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是:

A.中阳不足

B.心阴阳不足C.血虚而血不养神D.气虚而肺气不足E.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

73.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A.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

B.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C.茯苓、甘草、生姜、桂枝、附子D.茯苓、干姜、附子、葱白、人参E.茯苓、甘草、干姜、附子74.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其治疗方剂是:

A.干姜附子汤

B.四逆汤C.茯苓四逆汤D.大青龙汤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5.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A.微恶风寒,脚孪急,脉浮

B.心下悸,头眩,脉沉C.恶寒,脚孪急,脉微D.心动悸,脉结代E.脚孪急,经脉挛急

76.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

A.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

B.伤寒脉结代,心动悸C.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D.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E.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

77.真武汤的方药组成:

A.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

B. 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C.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D.茯苓、桂枝、甘草、白术E.茯苓、干姜、附子、葱白、人参78.小建中汤有“心中悸而烦”,其病机是:

A.心阳虚,脾不运化,水气凌心

B.心阳虚,神失所养C.肾阳虚,水气泛滥D.脾虚而气血不足,心神失养E.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

7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A.惊狂,卧起不安,心悸

B.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伴心悸C.心悸,烦躁,舌淡,苔白D.心悸,欲得按E.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80.以下不是炙甘草汤方药组成的是:

A.麻仁、生地黄

B.人参、生姜C.白术、芍药D.阿胶、麦门冬E.甘草、桂枝81.伤寒挟虚误汗见厥逆,咽干,烦躁,吐逆,脚挛急。其正确的治法是:

A.先温中复阳,后酸甘复阴

B.回阳救逆,益气养阴C.先温里,后解表D.温中复阳,回阳救逆E.先酸甘复阴,后温中复阳

82.下列各项症状,不属干姜附子汤证的是:

A.不呕

B.不渴C.脉沉微D.心下悸E.夜而安静

83.“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应辨证为:

A.脾虚心悸而腹痛证

B.中风表虚而兼脾虚证C.脾虚兼表证D.脾虚气滞胀满证E脾虚水停证.

84.由人参、甘草、白术、桂枝、干姜五味药组成的方剂是: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失溲:

2.时瘛(音纵):

3.若火熏之:

4.脉若静:

5.欲作再经:

6.风家:

7.不了了:

8.口父咀:

9.翕翕发热

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D.甘草泻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D.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112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D.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D.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伤寒论》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突然歪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热色:即红色。 3.纯阴结:没有兼夹证的阴结。《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4.四逆辈:辈,类也。指四逆、理中汤一类的方剂。《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注:“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5.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手足厥冷。 6.追虚逐实:损伤不足的正气,增加有余的病邪。 7.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8.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9.合病:初起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发病的,称为“合病”。 10.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二、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3.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7.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9.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三、单项选择题 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D.汗出与否 2.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 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4.下列证候,附子汤的主证?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脉沉 5.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6.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大承气汤厚朴用量最重大承气汤枳实用量最多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 7.以下哪一方要求“顿服之”?C.调胃承气汤 8.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A.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B.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C.呕者加生姜二两D.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9.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 D.黄连、阿胶、白芍、黄芩、鸡子黄 10“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A.太阴 1.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B.小便利与不利D.有无神志症状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4、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法。 5、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11、太阳伤寒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2、根汤为何既能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证,又能治太阳伤寒兼下利证 13、试从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鉴别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4、麻杏石甘汤证与根芩连汤证的证治各如何?请比较太阳病篇中五个喘症的证治。 15、试述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干附子汤证及炙甘草汤证各证的证治。 16、太阳蓄水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试题库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一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选用( )⑴桂枝加葛根汤⑵黄芩汤⑶葛根汤⑷桂枝人参汤 2、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A、白通汤B、四逆汤C、通脉四逆汤D、四逆散 3、桂枝新加汤证得身痛,其病机就是:A、阴阳两虚B、营血不足C、风湿束表D、寒邪外束 4、桂枝人参汤方得组成就是( )⑴桂枝汤方加人参⑵桂枝汤合理中汤 ⑶理中汤加桂枝⑷理中汤加人参 5、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⑴大柴胡汤⑵小柴胡汤⑶小承气汤⑷柴胡加芒硝汤 6、生姜泻心汤证得主症为⑴噫气不除,心下痞⑵干噫食臭,心下痞硬⑶肠鸣下利,心下痞硬⑷呕吐而利,心下痞硬 7、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者,宜选用(⑴四逆汤⑵白通汤⑶通脉四逆汤⑷白通加猪胆汁汤 8、桂枝去芍药汤证得脉象就是:A、脉浮B、脉数C、脉促D、脉滑9、茯苓四逆汤得适应症就是A、昼夜俱烦躁B、昼日烦躁,夜而安静C、头眩,身瞤动D、身不痛,但重 10、头汗出得病机就是:A、郁热上蒸B、虚阳上奔C、营卫失调D、阴阳两虚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背恶寒可见于⑴小青龙汤证⑵白虎汤证⑶附子汤⑷白虎加人参汤证⑸真武汤 2、用蜜得方剂有:A、乌梅丸B、麻子仁丸C、抵当丸D、猪肤汤E、大陷胸丸 3、大陷胸汤主治脉症为⑴项亦强,如柔痉状⑵心下痛,按之石硬⑶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⑷脉沉紧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4、心下痞,可见于⑴大黄黄连泻心汤证⑵旋复代赭汤证⑶五苓散证⑷甘草泻心汤证⑸生姜泻心汤证 5、乌梅丸可治疗⑴厥阴寒证⑵厥阴热证⑶久利⑷蛔厥⑸厥阴上热下寒证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脐下悸,欲作奔豚”者,治以 2、“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者,大青龙汤主之。” 3、“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 , ,不恶寒,反恶热也。” 4、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下止, ,表里不解者, 主之。 5、“厥阴之为病,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6、小柴胡汤得运用原则就是“”。 7、“自利不渴者,属,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 8、坏病就是指。其治则就是“”。 9、“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主之。” 10.“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主之。” 11.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主之。 12、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用方。 1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主之。” 14、“凡厥者, 便为厥,厥者, 就是也。” 15、“阳明病,若能食,名;不能食,名。“ 16、大黄黄连泻心汤得煎服法就是。 17、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人尿得作用就是。 18、栀子豉汤证得病机就是。 19、论中以清酒加水煮取药物得就是与两方。 20、大柴胡汤证得病机就是。 21、桃核承气汤中大黄得作用就是: 。 22、黄连汤中桂枝得作用就是。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A型题: 1.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 温中解表 2.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 3.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 六经辨证 4.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5. 栀子豉汤禁忌:D. 旧微溏 6.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 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 7.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8.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 112方 9.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 火逆发黄 1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11.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 现有的脉证 12.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 小便利否 1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A.大陷胸汤 14.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15.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 桂枝加附子汤 16.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 17.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 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8.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 19.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 20.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C.先复阳,后复阴 2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23.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4.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26.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 27.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 28.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 30.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D.葛根黄芩黄连汤 31.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B. 水热互结 32.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 口渴欲少少饮 33.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 B.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34. 伤寒 35.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36.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作业50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 仲景运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⑴疗效高、收效快。⑵药物少。⑶配伍严。⑷重视药物剂量⑸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⑹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 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 伤 寒 论 》 本 科 试 卷 及 参 考 答 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 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号 得 分 签 字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 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 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 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doc

1.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外感风寒发汗解表,宣恶寒发热,无汗而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伤寒论》表实证肺平喘喘,脉浮紧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外感风寒解肌发表,调发热,恶风,汗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桂枝汤,三勺。 《伤寒论》表虚证和营卫脉浮缓枣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发汗祛湿,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防芷芩芎草地苍, 《此事难知》湿邪,兼有清里热肢体酸楚疼痛口苦白芷、生地、黄芩、甘草细飲九味羌活汤。 里热证微渴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外感风寒,疏散风寒,理恶寒发热,头重无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太平惠民和剂气郁不舒气和中汗,胸闷,苔白腻, 局方》证脉浮 小青龙汤★风寒客表,解表散寒,温恶寒发热,无汗,喘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伤寒论》水饮内停肺化饮咳,痰多而稀,舌苔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桂夏 ( 求饶 ) 证薄白,脉浮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 跪下 ( 求饶 ) 。 止嗽散★风邪犯肺宣肺利气,疏咳嗽咽痒,微有恶风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梗芥前百菀 ( 买) 止嗽草。《医学心语》证风止咳发热,舌苔薄白甘草、陈皮( 百草苑陈桔芥前 ) 陈更借钱百万 ( 买 ) 止嗽草。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发热,微恶风寒,咽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温病条辨》热解毒痛,口渴,脉浮数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牛蒡子 桑菊饮★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咳嗽,发热不甚,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 都《温病条辨》肺止咳渴,脉浮数桔梗、甘草、苇根除掉 ) 。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 都 除掉 ) 。 麻黄杏仁甘草石外感风邪,辛凉宣泻,清发热,喘急,苔薄黄,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膏汤邪热壅肺肺平喘脉数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论》证 柴葛解肌汤★感冒风寒 , 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伤寒六书》郁而化热者,头痛无汗,目疼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证鼻干,心烦不眠,嗌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微洪 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葛根草药汤。 《闫氏小儿方论》透,身热恶风,头痛升麻葛根草药汤。

伤寒论B作业答案修订稿

伤寒论B作业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 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 * 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

内经与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内经与伤寒论》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2、《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3、《素问》之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4、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黄帝内经太素》 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5、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类经》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言行统一,道德高尚 E、天人合一,五脏一

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A、精气论 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E、阴阳论 8、“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A、春三月 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E、四时 9、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寒变 B、痎疟 C 飧泄D、痿厥E、洞泄 10、据《灵枢?天年》篇所述“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之“四脏经脉”是指 A、心脾肺肾及其经脉 B、肝心脾肺及其经脉 C、脾肺肾肝及其经脉 D、肺肾肝心及其经脉 E、肾肝心脾及其经脉 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出下窍”,“浊阴”是指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 E、营血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 A、寒暑 B、喜怒 C、湿邪 D、燥邪 E、劳作 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 A、寒暑 B、喜怒 C、悲 D、恐 E、劳作 1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15、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有所忆谓之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伤寒论》全书主要就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2。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伤寒得涵义就是: [1分]A A、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B.寒就就是邪,伤寒就就是伤邪 C、就是传染病得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就是 *4、栀子豉汤禁忌[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5。葛根汤得药物组成就是: [1分]B A。麻黄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桂合方加葛根 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 6、太阳病变证得治则就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就是 * 7、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就是 * 8、一般情况下,太阳病得自然病程约就是[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就是 *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得“腹胀满”[1分]B A。太阴脾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阳明腑实证 D.寒湿内凝证 E.热实互结证 *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1分]C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葛根黄芩黄连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大青龙汤 E.以上均不就是 *11、“脉阴阳俱紧”中“阴阳”就是指: [1分]B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 12。大陷胸丸得药物组成就是: [1分]E A.大黄、芒硝、甘遂 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 A.少腹硬满 B、如狂或发狂 C.小便不利 D。身黄 E、脉沉结 * 14。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A。调与营卫、解肌祛风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解肌祛风、通下里实 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 15、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1分]B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 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白虎汤 E.栀子厚朴汤 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的治法:A.清热化滞,滋津润燥 B.清热燥湿,坚阴止利 C.泻热和胃,软坚润燥 D.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E.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10.阳明腑证,失下,昏不知人,气喘舌焦,首选方是: A.白虎汤 B.大承气汤 C.四逆汤 D.四逆加人参汤 E.白虎加人参汤 11.治寒湿发黄“于寒湿中求之”是指: A.发散寒湿 B.温下寒湿 C.发散寒邪,淡渗利湿 D.发散寒湿,补脾利湿 E.温阳祛寒,除湿 12.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 A.竹叶石膏汤 B.栀子豉汤 C.白虎汤 D.桂枝汤 E.白虎加人参汤 13.“伤寒吐后腹胀满”宜用: 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B.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 A.黄连汤证 B.十枣汤证 C.半夏泻心汤证 D.桂枝人参汤证 E.大柴胡汤证 *2.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 A.脉滑而疾 B.脉沉迟 C.趺阳脉浮而涩 D.脉浮大 E.脉微涩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 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B.和解泻热,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 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4.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猪苓汤 *5.“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 A.阳明血瘀 B.湿热内蕴 C.伤津不甚 D.热在血分 E.热在阳明气分 *6.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 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 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7.“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 A.茵陈蒿汤 B.葛根芩连汤

C.栀子柏皮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麻黄升麻汤 *8.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 A.腹满 B.谵语 C.呕多 D.便秘 E.心烦 *9.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1分]C A.半夏泻心汤 B.旋复代赭汤 C.黄芩汤 D.大柴胡汤 E.柴胡桂枝干姜汤 *10.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1分]B A.往来寒热 B.口苦咽干 C.胸胁苦满 D.心烦喜呕 E.默默不欲饮食 *11.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D A.小承气汤加麻仁 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 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 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 E.以上均不对 *12.后下大黄的方剂[1分]E A.大黄黄连泻心汤 B.大陷胸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陷胸丸 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3.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分]E A.渴而不呕 B.小便不利 C.但头汗出 D.胸胁满微痛 E.烦躁不得眠 *14.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1分]E A.身黄渐退 B.腹满减轻 C.小便当利 D.尿如皂角汁状 E.身濈然汗出而解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 在上〈少阴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卷的〈伤寒例〉中一些比较整体提纲的条文。 在这之前,要跟同学们讲一下〈少阴篇〉的调性。研究经方的人中有一些流派,是很不赞成“把张仲景说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络的十二经放在一起讲”的。当然,有人是非常赞成“要把张仲景说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络的十二经放在一起讲”。像刘渡舟先生,就大声疾呼“经络理论要跟六经病结合在一起”。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后脑勺僵要用葛根剂,脖子侧边僵要用柴胡剂,这就是经络!不同的方剂会走不同的经络。所以哪里不舒服,哪根脚趾、哪根手指头,都用不同的药方,这也证明了《伤寒论》里面方子跟经络是相关的。 但是,相对刘渡舟这样的论点,胡希恕教授就不喜欢把《伤寒论》跟经络理论放到一起,他比较喜欢“这个证用这个方,不要想太多乱七八糟的”。胡希恕抨击“伤寒论跟经络结合起来的思考”的时候,就会拿少阴病当做一个论证。 因为张仲景的〈少阴篇〉,其实是一个很杂的篇章。〈少阴篇〉里有一些〈太阴篇〉恶化过来的病……基本上,张仲景的三阴病的世界,少阴是个暧昧地带,因为跟其它两阴都是糊掉的。就好像张仲景的〈太阳篇〉,有没有用到少阴药?有啊,真武汤。有没有用到阳明药?有啊,白虎汤、调胃承气都用了。有没有用到柴胡汤?也有,对吧?〈太阳篇〉几乎每一经都挂过去了。 同样的,三阴经的世界里,〈少阴〉就是一个“很糊”的篇章,太阴病恶化了要死了也放在这里。就像“理中、四逆辈”,理中汤证再严重一点,人更虚更寒一点,变成四逆汤证,就放到少阴来了,但其实你要放〈太阴〉也没什么不可以啊。那至于少阴病里头有一些血分寒的病、阴阳格拒,或是手足厥逆的病,其实那些病,你要放〈厥阴〉行不行?也行。 ──所以胡希恕教授会觉得:分出清清楚楚的六条经,对实质的治病没意义。 所以,先跟同学讲一下,少阴病的状况就是这样子,它本身在分类上,有些部分没有分得那么清清楚楚。这是一点;危险误区:少阴与温病的暧昧接轨地带;另外一点,少阴有一 一个人肾阳虚之后,水气就转不上来,水气一转不上来,心阴就会虚,心阴虚,这个人就会发烦躁、失眠,甚至是会产生很多的“发炎”症状。平常肾水上得来,自体中的类固醇很够,心火烧不坏你。肾水上不来的时候,心就给你乱烧,“心肾不交”的分裂本身,已经有点厥阴病的调子开始出来了。你要说是少阴还是厥阴,这都很难说。这个心火乱烧也有可能烧到小肠发炎哦,剧烈腹痛,大便是带血的,黄连阿胶汤就是在治带血的热毒痢。另外,肾水上不来──本来说少阴经不通,扁桃腺就会死掉──那如果水再上不来,上焦燥热,死掉的扁桃腺就好像有人帮它搧风点火一样,烂得还更凶。 所以说〈少阴篇〉乍看之下,以病机来讲,是以阳虚(免疫机能低落)为基础的病,以症状来讲,却会有这里发炎那里发炎的可能。当出现这里发炎那里发炎的状况时,后代的人处理的时候,通常就把它当成温病。而这,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少阴跟温病这种不清不楚的事情呢……其实在《黄帝内经》就已经是不清不楚了。《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说法,而形成“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样的概念:冬天的时候,不好好休息,在那里性滥交,第二年你的免疫机能会很烂,细菌乱感染……那,这个到底要算是“少阴病”还是“温病”?──一直有这个模糊跟暧昧的地方。 当然,以现代临床的实际状况来讲,已经可以很清楚地说:扁桃腺发炎,一律用温病学派常用的寒凉药,是不应该的。因为扁桃腺发炎,往往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通少阴经”,要用附子剂。如果你不用附子剂,你扁桃腺就活不回来。不过,我们台湾一般的业界,遇到

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试卷

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试卷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 题分10 10 10 20 30 10 10 100 得分 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胃中干 2.须臾 3.劳复 4.口中和 5.协热而利 6.日晡所 7.心下支结 8.脾约 9.并病 10.坏病 得分阅卷人 二、原文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太阳之为病,,。(1) 2.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3. 太阳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4.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 6)

5. 太阳病不解,,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 已,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6. 伤寒,,,炙甘草汤主之。(177) 7.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身无汗,剂颈而还,, 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8. 凡厥者,,便为厥。厥者,。(337) 9. 少阴之为病,,。(281) 10. 伤寒解后,,,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得分阅卷人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的打“√”,错误的则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大青龙汤证主证俱备,无论脉浮紧或浮缓,均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2.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虽相同,但其功效却不相同。() 4.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是先煎附子后纳三黄共煎而后取汁服之。() 5. 调胃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 6. 阳明病初起,可能有不发热而恶寒的病证。() 7. 四逆散证的四肢厥冷是由肾阳虚衰所致的。() 8. 桂枝人参汤由桂枝汤加人参组成,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神疲乏力,四肢倦怠。() 9.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0.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得分阅卷人 四、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太阳中风证中汗出的机理是:() 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2. 附子泻心汤证,除“心下痞”外,应有:() A.身痛 B.恶寒无汗 C.恶寒汗出 D.下利 E.厥逆 3.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先解表,后温其里 D.先温里,后解其表 E.解表温里,表里双解 4. 桃核承气汤的治法是:() A.清热化瘀,通下里实 B.清热活血,分消湿热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1.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D.巅顶痛 *2.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D.半夏泻心汤证 *3.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D.茯苓甘草汤证 *4.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5.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6.“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D.牡蛎泽泻散 *7.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E.蒸蒸发热 *8.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10.“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B.胸上有寒 *11.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E.阴阳气不相顺接 *13.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E.炙甘草汤 *14.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D.下利清谷 *15.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C.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16.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17.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D.伤寒脉滑而厥 *18.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19.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E.茯苓甘草汤 *20.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D.栀子柏皮汤 *22.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E.附子泻心汤 *23.寒格吐利的主方是: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24.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25.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D.甘澜水 *26.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27.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28.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29.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1.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C.太阴脾经 *2.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D.行瘀止痛 *3.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4.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 *5.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