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美学期末考试重点

大学美学期末考试重点

大学美学期末考试重点
大学美学期末考试重点

《大学美学》讲义

第一讲:导论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很早,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近代的事。最早使用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的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1714—1762,Baumgarten)。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缺陷,即缺乏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于是提出以美学这一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的感性认识。他于1750年出版了《美学》,阐述了自己的感性认识理论,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二、美学发展的历史

1、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1)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到16世纪)

集中思考一种独立的“美”,将之视为一切审美现象的根源。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奴斯、普罗丁、奥古斯汀等。

(2)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

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称为认识论美学。包括: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有博克等;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有笛卡儿、鲍姆嘉登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等。

(3)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

语言论美学思考的焦点是语言或形式。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

存在主义等美学流派。

(4)文化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化论美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

2、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从历史时期来看,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五个时期,不同的时期变化又伴随着“情志”、“言意”、“形神”、“生活”、“心性”等主题的变奏,其中,“中和”、“气韵”、“意境”等范畴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与西方美学思想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与发展的痕迹,且更有伦理化、人生论的特征,更加玄妙、超越。

3、中国现当代美学简况

(1)最早介绍和运用西方美学思想的中国学者是王国维。

(2)最有代表性的中国著名美学家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1、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指集中体现于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的美。

2、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

3、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4、主张美学就是研究审美心理。

5、主张美学研究的是人们审美沟通,即研究人如何通过对符号形式和活的形象的体验而发现的人生意义。

6、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科学。

四、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美学与哲学

美学曾隶属于哲学,它包容在哲学之中,作为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2、美学与文艺学

大量的艺术论著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艺术是文艺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中的学科

理论中的理论

第二讲美的本质

一、美是难的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大希庇阿斯篇》

狄德罗的《论美》

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主要原因:

1、客观存在的美的普遍性、多样性

法国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审美主体的差异性、美感的复杂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情人眼里出西施”。

3、“美”字含义的宽泛性

(1)拉丁语(belus)有三类解释:一类是好、美、愉快、可爱;一类是幸福、舒适、善良;一类是漂亮、礼貌、效用。

(2)汉语“美”字:〈说文解字〉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意思是“羊,大而肥为美”。康殷在〈文字源流浅释〉中认为,甲骨文的“美”字像人头上戴着类似雉尾羽毛饰物的一个舞人形状,有装饰美观的意思。〈论语〉中主要把美解释为“善”。现在的“美”可以解释为一种感官的快适,美餐、凉快等;一种伦理赞赏,美德、美誉等。

二、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1、“美在形式”说

认为美的本质外在于事物可见可感的形式特征方面。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迦兹、克莱夫·贝尔等。

2、“美在理念”说

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事物的“理式”,美本身是最高的绝对的真实。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等。

3、“美在典型”说

认为美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代表性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孟德斯鸠等。

4、“美在主观”说

认为美是由人的心灵主观决定的。代表人物:康德、克罗齐、立普斯、布洛等。

5、“美在关系”说

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或说组成美的就是关系。代表人物:狄德罗。

6、“美是生活”说

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任何东西凡是显

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

7、小结

(1)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索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性特征和属性。如美在形式、美在关系、美是生活等观点。

(2)从精神世界出发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绝对的观念,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如美在理念、美在主观等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主要论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劳动创造了美

(1)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

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劳动是有

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可以按照自己的预想意图进行创造。

美的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哪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创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他所属的哪个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能用内在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

(2)劳动创造了审美客体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表现在人的劳动实践的结果上,被称作“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包括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结果的美等。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的有机结合;“对象化”,就是把人的意志、品格、力量借助劳动结果表现出来。

2、人化的自然

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使人同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并在自然中打上人类创造性标记的被改造了的自然和情感化了的自然。

四、中国古代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1、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伍举论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墨子论美——“万民之利”为美

孔子论美——“里仁为美”

孟子论美——“充实之为美”

荀子论美——“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2、结合艺术研究美

(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

我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中诗人和画家善于通过客观的描写,来表达主观情感,使主客观交相统一、融会贯通,形成意蕴丰富的艺术世界。

(2)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研究美

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表现作用,二者有机结合。

(3)从风格上研究美

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洗练: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3、结合现实研究美

(1)在自然万物中寻求美

刘勰:“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地理之形;此盖道之文业。”

叶燮:“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

(2)在人物品藻中展示美

刘劭的《人物志》:“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

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述关于人物的品评,来展示人物形象的美。

五、我国当代美学家的美学观

1、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美是典型。

2、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美产生于美感。

3、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一半在物,一半在心。

4、以李泽厚为代表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谈美》《诗论》

《谈美书简》

六、美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客观事物本身的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相对性—美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多样性—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美的多样性。

4、形象性—美是可以直接感受的。

5、感染性—美是有内容的,也是有感性形式的。

第三讲自然美

一、什么是自然美

自然美是美的一种呈现形态、一种类型,它一般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的美,主要是指自然景物和动植物的美。

二、西方对自然美看法的分歧

1、自然美是客观的。把自然美归结为自然物的形式因素。

2、自然美是主观的。认为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

3、自然美是对人的生活的暗示。动物界的美表现着人类关于清新刚健的生活概念;对于植物,我们欢喜色彩的新鲜、茂盛和形式的多样。

4、自然美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三、自然美的范围

1、没有任何人类生产痕迹、可以情感观照的自然物。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等。

象征意义的自然景物。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具有人类生产痕迹的自然物。劈山引水、沧海桑田、园林花圃等。

3、人类生产的具有自然特征的事物。建筑物、工艺品等。

四、自然美的特征

1、自然美的自然性。

自然美对自然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它的自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

自然美中形式美占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内容相对隐约、模糊。

3、自然美的多面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也使自然物具有美的多样性;自然美具有美丑二重性。

五、自然美的美育价值

1、人类可亲的自然美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黄山、万里长城等。

2、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美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寄托人们的美好理想。梅、兰、竹、菊等。

3、优美壮丽的自然美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

4、自然美的移情作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

第四讲社会美

第五讲艺术美

一、什么是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即艺术创造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媒介、载体等)来表现的物态化产品的美,或者说,是艺术家心理物态化的对应。

二、艺术美的本质

1、艺术美是一种反映形态的美

2、艺术美是理想美的现实感性存在

3、艺术美以审美形式表现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认识

三、艺术美的特征

1、典型形象性

2、永久稳定性

3、新颖独创性

四、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艺术美的观点

1、黑格尔的观点

(1)否认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2)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3)反对艺术机械模仿自然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

(1)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

(2)在艺术中创造想象的作用是有限的

(3)艺术形式本身带来的局限性

五、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1、社会生活是艺术美创造的基础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生活是想象的土壤

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成了记忆中的表象,然后通过想象转化为创作的内容。

(2)社会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一个有激情的艺术家,首先必须是热爱生活的人,换言之,热爱生活,才能孕育和激发艺术家的热情。

(3)社会生活推动了艺术技巧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启示和个人不断的艺术实践是艺术家艺术技巧日趋成熟的重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1)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客观因素是基础、前提;主观因素是主导,起决定作用;两者的统一且典型形成艺术美。(2)艺术创造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六、艺术美的表现

1、形式美。

当我们欣赏艺术品时,首先直观到的就是诸如质料、形状、色彩、线条、声响、节奏、语言符号等物质媒介形式,是它们首先作用于我们的审美心理,引起心理效应。

2、形象美

艺术作品主要通过塑造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作品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

3、意境美

意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描写的客观景物与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互相交融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诗歌意境的形成中,境是基础,意是主导。

(1)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

(2)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

(3)意境中包含了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

(4)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化丑为美

在现实生活中,现实丑总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厌恶、不快和难受,人们总是痛恨、排斥、摒弃它。但是,在艺术领域,现实丑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艺术美。

七、分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1)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2)反映生活的广阔性。

(3)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4)表达思想的深刻性。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1)造型性。

(2)抽象性。

(3)表情性。

3、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以它特有的抒情性,拨动人们的心弦,感染人们的情绪,传达出人们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深情。美学家们称音乐是“抒情的艺术”。

(1)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和旋律美。

(2)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和结构美。

(3)反映现实的特殊性和社会美。

(4)辅助其它艺术形式表现美。

4、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富于审美性的特殊的艺术样式,是通过建筑物的形体结构、空间组合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来传达某种审美寓意、情趣的造型艺术。

(1)建筑艺术的社会性。

(2)建筑艺术的形式美。

(3)建筑艺术整体环境的和谐美。

5、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绘画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绢、布、纸等),通过构图、造型、线条、设色等表现手段,在二度空间中绘制视觉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造型艺术。

类别呈现于空间的、静态的呈现于时间的、动态的

偏重于表现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品、书法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

偏重于再现

造型艺术: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

兼有表现与再

(1)形式的变换性。

(2)瞬间的凝固艺术。

(3)丰富的意味。

6、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工具和材料,运用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时空里塑造运动的、声画结合的逼真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

(1)综合性。

(2)视觉性。

(3)逼真性。

(4)组接性(蒙太奇)。

(5)通俗性。

八、艺术美的独特审美价值

1、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的目的就是追求美,人们通过对艺术美的感受,不但能提高艺术趣味,而且能提高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艺术美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受到教育的过程。

2、推动社会生活前进

艺术美是通过征服人心、鼓舞人心而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目的。

第六讲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形体、线条、声响等)及其有规则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

二、形式美的特征

1、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2、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的特征

3、形式美与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

美的形式与内容相联系,它很难脱离内容而独立地体现审美价值;而形式美不直接显示具体的美的内容,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抽象性和符号性。

三、形式美的外在形式因素

1、色彩—色彩作为外部世界最普遍的属性,它的物理学意义就是波长不同的光。

(1)色彩能产生视觉效果。

(2)色彩能造成感情联想。

(3)色彩具有象征意义。

“也许吧,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我的生命,被敌人撕碎,然而,我的血肉啊,它将化着芬芳的花朵,开在你的路上。那花儿呀——红的是忠贞,黄的是纯洁,白的是爱情,绿的是幸福,紫的是顽强。”

2、形体—形体是指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它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形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四个层次的元素,其中线在构成形体美的诸要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形体的轮廓是由线来表示的。

形体的美是人的视觉所能感知的审美对象空间性的美,它也具有表情达意的审美特性。

3、声音—声音又称音响,它是物质的自然属性,也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1)声音有情绪意义。

(2)声音有色彩感。

(3)声音有意象感。

《琵琶行》描写音乐:“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苏轼《赤壁赋》:“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线条—线条是指点的轨迹,有形体的事物离不开线条,同样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1)直线表示力量、稳定、生气和刚强

(2)曲线表示优美、柔和、运动感

(3)折线表示突然、转折、断续

四、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1、整齐—是指各种自然物质因素按照同样的方式组合而成,是量的关系的一致性,就是同一色彩、同一形体、同一声音等反复出现而无明显差异和对立,从而构成整齐划一的形式美。

2、对称—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质量都以一条线为中轴而形成两侧均等的状态。

3、节奏—指审美对象的各部分在反复运动中有强弱、次序变化或时间、空间变化的组合方式。

4、比例—指事物的形式因素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恰当的数量的关系。

5、和谐—指事物之间,或一个事物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一种协调一致的组合关系。

五、形式美的审美价值

1、形式美具有审美符号价值

形式美是审美活动中的符号体系的一种,它不必依附于任何一种理性的内容而独立存在,是人与对象世界的沟通中介物,它促使审美主体与意象世界之间的交流融合,成为统一的意义整体。

2、形式美具有情意积淀价值

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3、形式美具有审美超越价值

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的审美理论

第七讲优美

一、优美的含义

优美指审美对象处于矛盾相对统一的和谐平衡状态而呈现出来的具有柔媚、秀丽、优雅、宁静等特征的审美特性。

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说:“凡不是猛烈的、粗暴的、强霸的,而是以柔和的力侵袭我们,也许侵入的更深些,并抓住了我们内心的一切,便是优美。”

清代文学家姚鼐描述优美的特征:“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自然——风和日丽、平湖秋月、柳浪闻莺、瑞雪初霁等大自然的优美景观

社会——人们生活在宁静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融洽协调、亲切和睦。

艺术——维纳斯雕塑典雅秀丽,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绘画柔媚动人,李清照的词婉约清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三、优美的形态特征

(1)在量上的特征为“小”。

(2)在形式上的特征为规则与柔和。

(3)在状态上的特征是静态美。

四、优美的美感特征

(1)给人以单纯的、平静的愉快感。

(2)令人喜爱与亲近。

五、优美的事物的审美价值

(1)让生活充满乐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2)经常受到优美事物的熏陶,能使人品性更加纯洁,风度更加优雅,感情更加细腻,待人更加和蔼。

(3)使人更加向善爱善与求真,达到和谐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

第八讲崇高

一、崇高的含义

崇高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处于相冲突的状态,在这种冲突中,审美主体暂时被审美客体压倒,经由尖锐的矛盾斗争,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显示实践主体巨大力量所体现的美。

清代文学家姚鼐这样描述阳刚美的特征:“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绝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二、西方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1、朗吉弩斯主要著作《论崇高》,书中论及自然界的崇高对象,但主要论述的是文章风格的崇高体,即修辞学的巧妙和宏伟。

2、博克著有《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不仅明确了美与崇高的各自不同的特征,而且指出“前者以快感为基础,后者以痛感为基础”。

3、康德在其“崇高的分析”中,他对崇高的审美经验着重在量的考察和分析上,认为崇高对象,或是形式的无限,或是力量的无比。

4、黑格尔认为崇高“是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又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崇高是“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的多,那便是崇高。”

1、自然界中的崇高主要指数量上和力量上的巨大的自然现象。

2、在社会生活中,崇高主要体现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反抗旧的社会制度、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革命斗争,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劳动的壮观场面及其过程,富于牺牲精神和道德高尚的英雄人物等。

3、在艺术作品中,反映自然与社会的崇高的内容都构成崇高的对象。它的主题与取材多侧重于尖锐的社会矛盾冲突,人的崇高的道德品质等。在艺术形式上常常以粗犷、庞大、坚硬、直线等特性作为表现形态。

四、崇高的形态特征

(1)在量上的特征为“大”。

(2)在形式上的特征为粗犷、奇特。

(3)在状态上的特征为动态美、流动美和过程美。

五、崇高的美感特征

(1)崇高是一种复杂、强烈而又持久的兴奋感。

(2)能使人产生崇敬、爱戴之心。

六、崇高的审美价值

(1)调节情感,消除忧虑,振奋精神。

(2)使人心胸开阔,情操高洁,无私无畏,心生豪气。

(3)能使人走向优美。

七、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和互补

1、区别

优美:和谐统一;平易的、赏心悦目的、和谐优雅的美。

崇高:严峻冲突;艰难的、惊心动魄的、雄健刚毅的美

2、互补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艺术作品中,二者融合交织,彼此互补;刚柔相济,阴阳互补是二者互补性的简明概括。

第九讲悲剧

一、什么是悲剧

广义的悲剧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历史实践中所必然要经历的挫折,是崇高的集中形态。狭义的悲剧是指戏剧中的一种类型。

悲剧必须具备悲剧冲突、悲剧人物和悲剧感。

二、西方美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悲剧观

1、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第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第三,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陶冶(或净化)作用。

2、黑格尔的悲剧观——悲剧的本质是两种对立的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他明确指出悲剧是双方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矛盾对立的双方所代表的伦理理想都是合理的,但是要实

现自己的理想都必须否定对方;悲剧中双方代表人物的受苦难、遭毁灭,就是冲突的必然结果,意味着各自的片面性被否定了,同时,两种伦理力量的片面性也被扬弃,而重新实现了统一,就是永恒正义取得了胜利。

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悲剧观——“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

4、叔本华的悲剧观——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意志即欲求;欲求因难以满足而生痛苦,人生的本质即“痛苦”。

5、尼采的悲剧观——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结合产生悲剧,但深层的心理基础是酒神精神。

6、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指出: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马克思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鲁迅先生:“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三、悲剧的类型

1、表现进步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悲剧

2、表现私有制下普通人物的悲剧

3、表现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4、表现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四、悲剧艺术的类别

1、命运悲剧

2、性格悲剧

3、社会悲剧

4、伦理悲剧

五、悲剧的美感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悲”是悲剧感的最主要特征,其审美价值为:

1、能够净化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人格。

2、能够增强人的理性,提高人的历史意识。

3、能够激发人的斗志,震撼人的心灵。

4、能够丰富人的心灵、人格与个性的生命体悟。

第十讲喜剧

1、什么是喜剧

广义的喜剧是指一切涵盖社会生活与艺术世界中的荒谬悖理、滑稽可笑的事物。狭义的喜剧是指戏剧中的一种,是滑稽集中而又高级的表现形态。

2、喜剧的美感特征

喜剧对象所引起的美感为戏剧感,“笑”是其突出的美感特征。

3、喜剧的审美价值

(1)喜剧寓庄于谐,在惩恶扬善、美德教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作用。

(2)喜剧是对社会生活矛盾的审美反映,令人大笑之后而悟出人生的哲理、社会的真理、自然的真谛。

(3)喜剧能使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乐观向上。

四、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巨大的历史的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笑剧出现”?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关于悲剧和喜剧的根源问题。从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变革来看,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一种旧的社会制度的时候,必然出现两种社会力量的斗争,旧的社会力量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由于他们还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必然要用一切凶残的镇压手段来维护其既得利益,新的社会力量虽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对强大的传统力量,却显得弱小,因此在斗争中必然会有牺牲和失败,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壮大自己。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曾经是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力量、社会制度开始转化为旧的保守的力量,就会成为否定的对象,又要被更新的先进的力量所取代。“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是指历史上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失败和牺牲;“第二次是以笑剧出现”是指社会生活中的否定方面。

第十一讲美感

一、什么是美感

狭义的美感主要指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着的美的具体感受;

广义的美感主要指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或感受到的一种经验,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

二、美感的特征

1、个人直觉与社会理性的统一

个人直觉的特点:形象直接性、非逻辑性、突然性、整体性。

2、精神愉悦与生理快感的统一

美感与快感的区别与联系:生理快感只是物质满足生理感官的需要而引起的舒适、快乐,所带来的是声色、吃喝等欲望的满足;美感是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但美感却包含着生理快感,美感也需要有生理条件,也要依赖耳目的活动,依赖大脑的记忆和其他意识的生理功能

3、超个人功利与含社会功利的统一

美感愉悦的超个人功利是指它不等同于一般的个人生理上的愉悦。

美感的超个人功利性表现在美感的获得需要特定的前提条件。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

总之,美感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个人的直觉性、精神的情感愉悦性、潜在的社会功利性、主体能动的创造性,是四种特性的有机结合,是以精神的情感愉悦性为纽带和中心,将美感的直觉性功利性与创造性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创造的完整统一。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1、审美感知

特点:具有整体性;具有敏锐的选择力;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形象和情景的过程。想象是审美感受的枢纽。

初级形式: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高级形式: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

“憎恶和尚恨及袈裟”、“见瑞雪而想到兆丰年”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再造性想象,是把知觉过的真实事物的表象,包括别人提供的形象化描述进行种种组合,构成一种新的、但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表象。

创造性想象是无须借助他人的叙述或文字的描述,而是将自己记忆中储存的表象作创造性的综合,独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3、审美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精神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

4、审美理解——是指通过审美知觉直接达到对审美对象本质内容的理性把握的心理活动。特点:非概念性;意义的无穷性

条件:审美主体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审美主体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审美主体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

小结:

感知是美感的出发点和归宿;想像是美感的枢纽和载体;情感是美感的中介和动力;理解是美感的制导和规范。美感就是它们复杂交错的动力综合,是它们合规律性的自由运动。

四、通感

1、什么是通感

通感是审美对象的特性所引发的审美主体不同感觉之间的渗透、沟通、转换,指人的不同感官互相融合、交错感应。

2、日常的通感转化为艺术的通感的条件

主体往往要以一种超功利非实用的审美态度去观照客体对象;需要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

3、通感的类型

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

五、美感的个性与共性

1、美感的差异性

(1)时代差异性。(2)民族差异性

(3)阶级差异性。(4)个人差异性

2、美感的共同性(普遍性)

(1)时代共同性(2)民族共同性

(3)阶级共同性(4)人类的美感共同性

六、现代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

1、移情说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空间美学》等: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2、心理距离说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等: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

3、直觉说

意大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克罗齐——《美学原理》等: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只有对事物形式的直觉感受,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

4、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

德籍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

5、心理分析学派

奥地利——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病学医生——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等: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与美学关系最大的是“无意识”理论。

前期“无意识”: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后期“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第十二讲美育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的形态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形式。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完善人的心理和人格。

二、美育的特点

1、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

2、美育是以情感形象方式进行的教育

3、美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

三、美育的任务

1、培养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

2、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四、美育活动的实施内容

1、选择社会美领域进行美育。

2、使受教育者认识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提高欣赏艺术美的能力。

3、以欣赏自然美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促进人们从自然美中得到生活启迪、得到娱乐和休息的审美体验。

毛概各章节考试重点

毛概各章节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

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有大学校园选修课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背景】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开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

大学期末考试非常准确的生态学重点

名词解释:1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种群: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群落的基本单位。4耐受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5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6生活型:指与一定生境相联系的,主要依外貌特征区分的生物类型,是以某种方法把生物的生活方式划分成一定的类型,或者说按生活方式分出的生物类型7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8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9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10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数数量。 11竞争排斥原理:生态学上相同的两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方生存。如果生活在同义地方,由于剧烈的竞争,它们之间必然会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它特征上的生态分化。填空题: 1生态学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2三种空间行为的分布类型: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集群(成群)分布型3共生作用三个类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目标定位范文

选修教材培训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目标定位 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有五大模块。 1。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必修课要突出基础性和均衡性是因为要做到“公平发展”。“‘公平发展’的观念是指一切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要对一切人施以实质上是公平的教育。这是必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如何达到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要求?新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每位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每个学生都要在语文的“应用、审美、探究”等方面均衡地发展。 2。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也就是在实现“基础性、均衡性”基础上致力于有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公平发展”指导下的“基础性”“均衡性”并不是要求我们的教育简单划一。个性差异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并不是在制造机器零部件,为了体现教育要适应不同个性,所以要设置“选修课”,要寻找适合于每个人能力、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这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如何在语文学习上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提出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相比“基础性、均衡性”,这一点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具有等价性,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这里没有主次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课外课内结合,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学科,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过去有学者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实在很有道理。中外语文教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将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课、精读课,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连“基础性、均衡性”也不能完成,更谈不上“个性发展”。但是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或者说即使有了认识也不敢有大的教学实践去改变现状。因为大多数人总认为必修课的教育价值要比选修课高,因此,在平时教育中重视必修课、精读课到了“无微不至”“精耕细作”的地步,但选修课往往成了走过场的点缀。近年来,由于高考的压力,语文选修课、文学讲座、文学社团活动在萎缩,有些地区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读书活动、学生自办刊物活动看似很热闹,究其实,往往只是少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没有普及到大多数人,实际上,“选修”制度并没有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站稳脚跟。这里有考试升学的影响,有教学理念的偏差,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不够清晰、不够有条理、不够具体也有一定关系。 必修课与选修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必修课就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均衡性;而没有选修课则没有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充其量是一种平庸的“训练”,而非人性化的教育。所以两者决不能偏废。这些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践操作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部编教材的出版,随后遇到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如何处理选修课的问题。(三)语文选修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不同选修系列的能力培养重点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课程标准》)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个板块(系列)。(1)1、2“诗歌

大学生期末考试马概复习重点(全)

马概复习重点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饿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一方面,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那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大学生谈恋爱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

大学生谈恋爱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

被过滤广告人民网>> 科教>> 教育时评2003年4月17日10:16 大学生谈恋爱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 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已是无需讨论的话题。现在的热门话题是:大学生谈恋爱是选 修课还是必修课。有人认为,上大学谈恋爱可以增进人生阅历,有助于成长,对今后走 向社会乃至步入婚姻家庭都有好处,是一门必修课。也有人认为,谈恋爱要讲缘分,大 学生的各方面准备还不成熟,目的性太强,反而有害,应该是一门选修课。 本版自征稿启事刊出后,接到全国各地大量大学生来稿,基本上持“选修”与“必修” 观点各半。更有同学来信说,凡是称“选修课”的,肯定是没有遇到意中人;而认为是“必 修课”的,都实实在在地谈着,认为无需探讨。看来在实际大学生活中,也存在两种截 然不同的争论和选择。 本版此次编发大家的讨论。由于版面所限,无法刊登更多同学的来信,敬请谅解。关 于大学生生活的相关话题,我们将在以后陆续进行。———编者 选修课:何必过早驻足缘分的天空 “速食爱情”的苦涩

走进大学校门,我就暗暗许下心愿:大学这几年,除学习外一定要好好找个人来谈一场恋爱! 大学生活在忙碌的学习和各种各样的业余活动中飞逝而去。看着周围的姐妹们一个个芳心被虏,而我心中的梦却一点点碎掉了。到了周末一人留守的时候真让人自觉伤感。为了排解心中不快,到一个朋友那里串门,于是认识了斌。 斌长得高大白净,而且很会体贴人———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也许是我感到寂寞,他的条件又不错,很快我们走到了一起。 但是,太容易得来的东西往往就不会去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只是一场时下流行的“速食爱情”。相恋时彼此不了解,分手时对他的认识也没有增加几分。 初恋经过短短三个月无疾而终!痛定思痛,我终于明白,爱情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该得到的时候自然会得到,决不能为“没谈过恋爱就是没走入人生”的谬论而急功近利。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但不要死心眼地认为爱情是大学的必修课。爱情是不期而至的, 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如果只是为了恋爱而恋爱,那么在人生的学分上只会留下不及格的一笔。(青黛) 能否“上课”和顺利“毕业” 爱情是两个成熟个体相互探索的过程。大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还不成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举一个例子,我身边的一位同学和她男友恋爱,除了上厕所和休息之外,天天腻在一起,而且三天两头发生小矛盾小磨擦,然后再哄对方开心,感觉着就像是在玩游戏。大学生们对待恋爱,大可以把它当成选修课。 大学生谈恋爱的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确实发现对方与自己比较合适,于是开始一段感情生活,还有一类出于盲目心理,为了满足一下暂时的虚荣心,随便找一个,只为装点门面。大学生恋爱,充其量是一门选修课,更是一门看你态度如何的选修课。没有端正的态度,根本就不配“上课”;而有了正确的态度,也不见得能顺利“毕业”。(张跃杨梅河南大学) 不能绝对地看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没有稳定下来就谈恋爱,双方是无法沟通的.有些同学谈恋爱很盲目,像玩游戏一样,看到别人谈,自己也蠢蠢欲动;还有一些人只是为了排遣寂寞,找一个朋友只不过是找一个陪自己玩陪自己说话的对象。(赵玲文学院00级) 我赞成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但同时我觉得也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大学生们都是20岁左右的人,而且大学提供了容易坠入爱河的环境,没有必要苦苦挣扎。当然也不要去追随潮流。没有人会强迫你恋不恋爱,正如没有人管你吃不吃饭。(冯婉桢教育学院99级)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精)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题型 单选(30 x 1 =30 多选(15 x 2 =30 简答(4 x 5 =20 材料分析(2 x 10 =20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 础。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 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及其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西南大学毛概上复习重点

毛概复习重点 结合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 科学内涵:p4 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的角度)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的角度) 2.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两者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的是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两者的联系:这两者又总是互相联系的,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反之亦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结果,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又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3.结合历史进程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可用“数字化”方式简明表示为“322224” 基本经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正地了解中国客观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 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总结群众实践经验,让理论掌握群众改造中国。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5.辨析: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大学英语3 复习要点 期末考试

Part 1课文选词填空及背诵 UNIT1 I suspect not everyone who loves the country would be happy living the way we do.It takes a couple of special qualities.One is a tolerance for solitude .Because we are so busy and on such a tight budget, we don't entertain much.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re is no time for socializing anyway.Jim and Emily are involved in school activities,but they to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at home.//此段要背 The other requirement is energy-a lot of it.The way to make self-sufficiency work on a small scale is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buy a tractor and other expensive laborsaving devices.Instead, you do the work yourself .The only machinery we own (not counting the lawn mower) is a little three-horsepower rotary cultivator and a 16-inch chain saw.//此段要背 我想,不是所有热爱乡村的人都会乐意过我们这种生活的。这种生活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其一是耐得住寂寞。由于我们如此忙碌,手头又紧,我们很少请客。在作物生长季节,根本就没工夫参加社交活动。吉米和埃米莉虽然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但他俩大多数时间也呆在家里。 另一项要求是体力――相当大的体力。小范围里实现自给自足的途径是抵制诱惑,不去购置拖拉机和其他昂贵的节省劳力的机械。相反,你要自己动手。我们仅有的机器(不包括割草机)是一台3马力的小型旋转式耕耘机以及一架16英寸的链锯。 背诵段落翻译 14. How much longer we'll have enough energy to stay on here is anybody's guess -- perhaps for quite a while, perhaps not. When the time comes, we'll leave with a feeling of sorrow but also with a sense of pride at what we've been able to accomplish. We should make a fair profit on the sale of the place, too. We've invested about $35,000 of our own money in it, and we could just about double that if we sold today. But this is not a good time to sell. Once economic conditions improve, however, demand for farms like ours should be strong again. 没人知道我们还能有精力在这里再呆多久也许呆很长一阵子,也许不是。到走的时候,我们会怆然离去,但也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深感自豪。我们把农场出售也会赚相当大一笔钱。我们自己在农场投入了约35000美金的资金,要是现在售出的话价格差不多可以翻一倍。不过现在不是出售的好时机。但是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对我们这种农场的需求又会增多。 15. We didn't move here primarily to earn money though. We came because we wan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 When I watch Emily collecting eggs in the evening, fishing with Jim on the river or enjoying an old-fashioned picnic in the orchard with the entire family, I know we've found just what we were looking for. 但我们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移居至此的。我们来此居住是因为想提高生活质量。当我看着埃米莉傍晚去收鸡蛋,跟吉米一起在河上钓鱼,或和全家人一起在果园里享用老式的野餐。 UNNT3 选词填空 I has been replaced by dead-bolt locks, security chains, electronic alarm systems and trip

2011期末考试毛概复习重点(兰州交通大学)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章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