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线电日常监测

无线电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无线电监测之本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李明

?

日常监测

?无线电管理是以技术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实现。技术手段是基础,法律手段是依据。日常监测是技术手段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

?还有就是协调和宣传的手段

?1、监测与通信有什么不同?2、监测主要管什么

?3、监测有什么难点

?4、

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通讯的区别

?1、已知与未知

?时间、频率、调制与解调方式、带宽、天线形式、高度、极化、方向、位置、功率、对通还是单面盲发等等

?2、主动与被动

?可以重发、改频、调整功率、调整天线方向和极化、改变天线高度、约定时间等

?3、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4、在保证一定的信噪比和带宽下进行通信;需要

能在最差的信噪比中提取最小的敏感信号

?电磁环境保护防止干扰的方法

?1、频率隔离

?2、空间隔离(分为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3、极化隔离

?4、时域隔离

?5、收发隔离

?6、方位隔离

?7、俯仰隔离

?8、屏蔽隔离(遮挡)

日常监测的目的:

?通过日常监测定期地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道占用度、频段利用率及各频段各业务段背景状况等,具有

结论性的报告。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指配频率、规划频率、频率

协调,提供技术支持。

?监测更主要的是:发现和管理那些不明发射、违规发射和非法发射和故障发射

通过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有害干扰、并排除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地为首脑机关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服务。要求我们不但有较强的技术手段和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

日常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空间里,看不见的电磁波几乎无所不有,电磁波中既有各类无线电通信业务又有广播、电视、雷达、导航、遥感、遥测、射电天文等业务及工、科、医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如何保证各种无线业务有序正常的工作和发展,就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无线电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常年积累监测数据和分析数据为频率规划、指配和新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定期监测和测量已知发射台频率的准确性,有没有产生频率偏移,有就会影响通信效果和产生干扰

?测量已知电台发射频率占用带宽是否超宽,有就可能影响左右邻道的正常通信。

?测量已知信号的幅度(电平、场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开场测试较为复杂,因环境的复杂产生多径反射,传播极化、天线的方向、高度及俯仰角不同,造成测试信号幅度是一变化的相对值

?测试信道或频段的占用度,分析其利用率。

?分频段分业务的背景噪声测试及评估,可向领导和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各个频段背景环境的状态和指标,同时可为频谱工程做干扰协调计算提供技术依据。

?坚持日常监测可及时发现不明电台、违规电台、非法电台和非正常辐射及正常通信中的异常现象,并及时排查和解决。

?在监测中要想区分哪些是违规电台、非法电台及非正常辐射,还要对信号的某些特征如:音响、频谱波形、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电台标识、发射瞬态特征、出现的规律和时间等等,进行监测、测试和分析比较来判断识别而确定。

日常监测的手段:

?根据无线电监测内容的要求,建设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监测站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定期为无线电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监

测数据,同时也要做长期的积累和分析;二是要具备在重要事件

和应付突发、紧急情况中进行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排查能力。

?

无线电日常监测的常用手段是

?①全向接收:全方位和全频段(根据任务可分成若干个频段)的监测和测试,包括信号的搜索捕获、信号参数测量、频段的测量,根据需要要保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可考虑用多部接收机并行操作方式)。

?②定向接收:利用方向性天线对某个方向或区域进行监测。

?③全景监视:对重要的频段实施重点监控和测试,在视觉上较为直观,在查找干扰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④信号分析与识别:对信号音响的识别、频谱的波形分析、信号的调制与编码的分析及记录信号的出现的规律等来判断信号的特征。

?⑤测向定位:无线电测向定位是获取无线电辐射源方向、仰角和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它包括一是测向,二是定位。通过无线电测向定位可以确定信号来波方向并测定信号源的地理位置。

?⑥监测数据库:是具有将监测、测量、信号识别、测向、数据分析统计、记录存储和生成监测报告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灵活方便的系统

?常规监测应具备能同时工作的功能:

?1、对已知台发射进行ITU测量(频率、带宽、场强、和占用度),

?2、搜索发现:(宽带、快速扫描等)

?3、定频控守:(窄带多部方式)

?4、信号分析:(窄带、宽带、矢量等)

?5、信号识别:(音响、频谱、调制、编码等等)

?6、测向定位:(固定、移动、交会等)

全向接收和定向接收(法国短波国际监测站)

全景监视

信号分析

测向定位

日常监测的方法:

对无线电信号的监测和识别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的重要内容。

我们监测的对象分为已知电台、未知电台和非正常电磁辐射,对它们进行监测和识别,可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规律、性质、类别、位置及运动轨迹。

一般无线日常电监测可分为

?①信号采集---将空中无线电信号真实地接收下来,要求监测接收的信号要真实(不论是频谱波形还是语音不能有假信号),同时测试接收的数据要完整(对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要有一定的捕获概率和连续性);这样才能使监测的结果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及实时性。

?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技能和一般信号鉴别能力的人员均可胜任

?②信号查找定位---即通过无线电监测技术手段查找到不明电台、非法电台、干扰辐射源的具体位置。

?除有一定的设备操作技能和信号鉴别能力外,还要具备移动监测和测向定位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经验

无线电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线电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字: 摘要: 无线电监测纵向涉及最原始的步话机,直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遥测、遥感乃至空间技术,横向涉及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建设以至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面对无线电技术及应用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无线电监测工作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保障无线电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 无线电监测面对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省级以下的无线电监测主要集中在20MHz~3000 MHz范围。其中日常监测集中在一150 MHz和450 MHz为中心的频段内,偶尔涉及到230 MHz、800 MHz、900 MHz、和1800 MHz频段。 查找干扰采用的方式多为移动监测站与固定监测站多点定位、移动设备逼近以最终确定目标。这种工作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150 MHz 无线电寻呼业务大发展时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随着无线寻呼业务的衰落,公众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无线电应用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频段使用向高端延伸;大区制群律数量下降,小区制体制逐渐上升;点对点的微液通信不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广播方式的宽带无线接入;模拟通信逐步被数字通信取代;以简单通话为主的无线专网,正在向以数据业务为主,可传送囤文、动态画面以及远程遥控的方向发展;地面微波正在被价格日益降低的卫星通信所取代;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商用,有关专家已开始探讨第四代移动通信…… 此外,作为国际电联的成员国,遵守电联的规则是一种义务,国家监测已成为国际监测的组成部分。尽管20 MHz~3000MHz频段被定义为国内监测范畴,但与周边国家的协调工作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无线电监测思维和方式都遇到了新的挑战。

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一、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各省市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所面临的异构系统难以整合、监测手段被动低效、业务决策缺乏依据、指挥调度流程不畅等难题依然存在。华日公司的智能监测网系统,通过整合各类已建的固定监测站(含小型站)、移动监测站及网格化监测系统资源,并增补适当的智能化监测设备,对现有监测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全时全域频谱监测能力,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大大提升了整个监测网的管理运行自动化水平,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监测网系统,可为智慧无线电管理提供诸多有力的支撑: ●监测网运行模式从临时被动任务执行转向长时主动数据收集; ●数据采集从手工碎片化转向自动连续化;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闲置率; ●增强监测网管理能力,减轻运维人员工作压力; ●从单维监测数据分析转向多维频谱管理决策; ●干扰处置、考试保障、重大活动保障等的异常预警和全程支持; ●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软件动态改变系统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 系统能力 1)全域监测设施联合作业能力 智能监测网的核心运行基础是通过面向服务中间件和标准的接口规范实现对来自于不同厂商的监测系统的整合,并提供统一的设备控制、数据管理和分析界面,形成监测一体化平台,从而盘活全网资源,提升异构系统联合作业的能力。当重大活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种能力将大为突破现有监测系统在监测资源调度上的瓶颈。

2)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的智能网络管理能力 伴随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大量新型监测设备接入系统,使监测网的规模和运维难度日益增大。华日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以网络拓扑和地理分布为视点,对站点环境、站点设备、网络流量、设备资源消耗等进行监控,能对在网站点进行统一的监测任务调度、遥控开关机、设备自检,并提供基于设备自检和网络检测的故障告警和基于7X24小时电磁环境数据采集分析的设备数据异常预警,从而系统运维带来极大便利。 3)监测网自动运行能力 除支持常规监测功能外,智能监测网全网均在系统后台服务器的调度下,根据频谱监测数据自动化分析的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执行各类电磁环境数据、信号特征数据、多模式组合定位数据等的采集任务,并将所获取的数据自动分类压缩汇入各类专题数据库中。移动监测站、可搬移设备、无人升空监测平台等设备的数据也可在线或离线汇入系统。这种“大小结合,移动补盲”的联合作业模式,在大幅降低监测站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监测设备的利用率,使无线电管理机构更实时严密地掌握所辖区域的完整电磁态势。 4)海量监测数据存储能力 随着监测站的增多与全时全域电磁环境数据采集模式的建立,全网积累的数据量将会有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华日智能监测网依托成熟、安全、可靠的云存储与云计算服务,采用虚拟化存储等技术,可适应海量电磁环境数据大规模存储的需求,减轻用户在数据存储设备运维方面的压力,并在对应用层屏蔽了数据物理存储位置信息的同时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形成无线电管理云数据库,使数据应用具有更好的弹性,能满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题库-基础知识2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题库-基础知识2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题库-基础知识2 1.2 选择题 1,属于特高频(UHF)的频带范围是(D )。 A、400,2000MHz B、300,2000MHz C、400,3000MHz D、300,3000MHz 2,IMP缩写代表(B ) A、放大增益 B、互调产物 C、网间协议 D、互调截获点 3,10W功率可由dBm 表示为(D )。 A、10dBm B、20dBm C、30dBm D、40dBm 4,频率在(A )以下,在空中传播(不用人工波导)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 A、3000GHz B、3000MHz C、300MHz D、300GHz 5,频率范围在30,300MHz的无线电波称为( A)。 A、米波 B、分米波 C、厘米波 D、毫米波 6,无线电监测中,常用一些单位有dBuv、dBm等,dBm是(C )单位。 A、电压B、带宽 C、功率 D、增益 7,目前中国移动的GSM系统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方式(B )。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8,PHS个人移动系统信道带宽为( A)。 A、288kHz B、200kHz C、25kHz D、30kHz 9,CDMA移动系统信道带宽为( A)。 A、1.23MHz B、1.5MHz C、1.75MHz D、1.85MHz 10,0dBW=( C)dBm. 30 A、0 B、3 C、 11,比2.5W主波信号低50dB的杂波信号功率是( B)μW。 250 A、2.5 B、25 C、

12,频谱分析仪中的RBW称为(B)。 A、射频带宽 B、分辨率带宽 C、视频带宽 13,根据GB12046—89规定,必要带宽为1.5MHz的符号标识为(A )。 150M A、1M50 B、15M0 C、 14,发射频谱中90%能量所占频带宽度叫做(A )。 A、必要带宽 B、占用带宽 C、工作带宽 15,一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W,天线增益10dB,馈线损耗5dB,则有效辐射功率为( B)。 A、25dBW B、15dBW C、5dBW 16,电视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 A)。 A、高 B、低 C、相等 17,在微波段中表述频段,字母代码S和C对应的频段是( C)。 A、1—2GHz 和4/6GHz B、18—40GHz和8/12GHz C、2.5GHz和4/6GHz D、4.8GHz和4/8GHz 18,联通CDMA下行与移动GSM上行频段之间只有(A )MHz保护带。 A、5 B、10 C、15 19,从广义来讲,产生莫尔斯码的调制方法是(A): A、ASK B、FSK C、PSK D、DAM 20,无线电频谱可以依据(A,B,C,D)来进行频率的复用。 C空间 D编码 A、时间 B频率 21,超高频(SHF)波长范围 ( C ) B、 10—1分米 C 10—1厘米 A、 10—1米 22,公众对讲机的有效发射功率不能大于(B)瓦 A、0.1 B、0.5 C、1 23, 圆锥天线是( B )。

无线电监测站三思三观学习心得体会

无线电监测站三思三观学习心得体会 无线电监测站三思三观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无线电监测站三思三观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监测无线电 以三思促三观就是在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间隔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份量重不重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唯物史观、群众观,一切以民众、民生为动身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建立正确的执政观、事业观,常怀亲民、爱民、为民之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资财富的日趋积累、执政环境的不断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对群众漠不关心,乃至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固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这些行为却侵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的感情,下降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及时启动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订程序,果断部署在全党展开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及时且很有必要,体现了党中心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忧患意识。在当今情势下,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进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以三思促三观,笔者以为关键还是改进工作作风,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这四风题目皆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四风题目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题目,因此,改进工作作风就是做好群众工作。而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和精

神面貌,就是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习总书记说过: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终究都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得到真实的实惠。由于不同部分工作性质的不同,从而可能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例如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等,不一定直接服务群众。比方省无线电监测站,工作性质决定了鲜有服务对象是群众个人,但是服务对象中的公安系统、民航系统、铁路系统等单位却切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移动运营商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通讯需求,明显省无线电监测站立足本单位职能,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为这些单位提供有力保障,可让他们更优良的服务他们自己的服务对象,终究使得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此,笔者以为把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与党员干部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服务好本岗位的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从我们提供的服务中得到真实的实惠,并将这类服务好自己的服务对象的理念不断传递,终究体现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中往。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要让党员干部深入剖析在贯彻群众线路中存在的题目,提升工作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摆正同服务对象的关系,能够换位思考。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斟酌题目,用假设我是来办事的服务对象,需要得到甚么标准的服务才能满意来进行换位思考,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斟酌,来感受,把换位思考真正落实到服务态度、办事程序、办理结果中。学会站在群众的态度上看待题目、理解题目,才能用真情换真心,以有为求有位。届时,群众才会切实感遭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是深的、与群众的间隔是近的、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的份量是重的。 (完)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船上工作经验,依据船舶规范和公约要求,对船舶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日常检测进行了全面总结,正确的掌握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船舶的安全营运水平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船舶无线电检测 1.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外部检查1 . 1罗经甲板检查 ①检查天线的布置是否合理,天线外观状况是否良好。②罗经甲板上所有电缆应用金属扎带沿支架绑扎,电缆进入各设备入口应用填料密封。③检查VDR和EPIRB固定位置周围上方空间无遮挡物。④查看桅杆及其上附连设备的总体状况是否良好。⑤天线的检查:M/HF 天线由SSB无线电话收发天线和DSC无线电话数字选择呼叫天线组成。天线周围应有围栏防护并标识高压危险,发射天线馈线应绝缘。雷达天线安装位置必须考虑到工作距离和盲区的因素,工作盲区不得大于 50 米。如果船舶配置两台雷达,应尽可能将S 波段雷达装在上,而X 波段雷达装在下面。AIS天线由VHF天线和AIS-GPS天线组成,它的VHF天线其安装位置的水平面360度内应无障碍物,并应在水平方向距离导体结构2米以上。AIS的VHF天线应安全地远离雷达、发射机等类似的高功率源天线,AIS的VHF 天线与船舶VHF电话天线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10米或在垂直方向上间隔2 米。GNSS天线:应在水平360度仰角5度至90度范围内无连续障碍物,桅、支架等障碍物不应在较大的水平角度范围内遮盖天线。天线应远离雷达、INMARSAT系统等高功率发射机发射波束3米。 1 . 2驾驶室外两侧的检查 ①核查左右舷灯状况,角度是否正确,背面无光黑漆是否有破坏。 ②室外两侧舵角指示器、螺旋桨转速指示器、喇叭、BNWAS复位按钮、电罗经复示器等是否正常。注意露天电气设备的应满足防水等级 IP44。 1 . 3无线电资料配备检查

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

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 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的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能够监测无线电信号的频谱、电平、带宽、C/No等技术参数,并在各个技术参数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发出报警,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地采取必要的措施。该频谱监测系统能够自动地观测载波参数,显示出现的干扰信号,并在出现问题时发出声音报警或网络报警。对于瞬时出现的信号问题,本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功能,您可以通过回放纪录的信号参数和频谱来分析出现的异常现象,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分析工具。 VigilCom系列产品可以完成远程频谱监测,一个RU的设备机箱中包括一个频谱分析仪、一个分析载波参数的I/Q信号处理器、一个通信处理器(网络控制、监测、频谱和参数存储、和SNMP告警),可达8个输入接口的同轴开关单元,和软件。 本系统支持实时远程监测分布多个地点的多个信号频谱,多个用户能够同时监测,方便各地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本系统具有灵活的外部通讯接口,包括以太网口、调制解调器接口、RS232串行接口、USB接口等可供选择。 1 of 6

美国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简介 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是由多位具有电子、软件、系统开发背景的工程师于1984年创立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公司从面向客户的工程技术公司成长为一个包含设计、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的科技企业实体。作为电子测量领域中公认的高质量、高性能射频微波频谱分析仪的制造商,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针对各种应用开发了多个产品系列,包括能够连续远程监测射频频谱的L频段频谱分析仪(配合相应的下变频器,可用于监测卫星通信的S频段、C频段、X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的上下行信号频谱)、适用于广播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的频谱分析仪、以及电子侦察使用的高性能频谱分析仪。 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是一个由公司员工持股的私营公司,公司的全部运营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斯伯格市一个38,000平方英尺的现代化建筑中进行,百分之二十的公司员工是工程师。 Morrow Technologies公司的产品包括: 远程频谱监测系统 产品型号频率范围 VC35009 KHz - 3.5 GHz VC1800100 KHz - 1.8 GHz VC-7052 MHz to 88 MHz VC70/800B 52 MHz to 88 MHz 790 MHz to 840 MHz 频谱分析仪配套设备 产品型号 描述 CS4/8射频同轴开关单元LOG频谱数据存储单元S&L多用户使用许可 无线电侦查系统 产品型号频率 RAVEN*100 KHz - 3.5 GHz * RAVEN系列产品在美国以外的销售需要美国出口管理局的出口许可。 2 of 6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哈尔滨监测站规划设计说明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哈尔滨监测站规划设计说明 一、用地现状及环境条件 监测站地处哈市北郊区,距哈市中心35公里,距呼兰县4公里,地处松花江堤坊北侧,其四周是80公顷大片农田地,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无线电监测场地,是一个典型的北国江南。 监测站地处松花江口堤下坡侧,其地面高98.5m,而堤顶高102.5m,相差4m,一层以上漏出堤面。堤防是一个公路,另有乡间土路相通,距哈三电厂站路约1公里,然后通过电厂站路到国家公路。 二、设计目标 结合地方自然特点,创建一个集环境、人文、生态为一体,具有欧式园林风格,为人们提供一个幽雅、恬静的工作、休息、度假综合场所。 三、设计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环保与生态性的原则。 5、坚持多功能性的原则。 四、设计理念 本次规划设计以“欧洲风情”为主题,充分考虑娱乐休闲、自然生态等内容。创造一个内涵丰富,具有特色的休闲工作场所。 五、空间组织 人工湖平面设计为曲线型,分为游泳区、荷花池、三级叠水等三个功能部分。游泳池、欧式凉亭、荷花湖构成一道美丽的水榭风景,更使人留连忘返。做砌体护岸,防渗漏,防冻。源头用荷兰式风车带动水车转动提水,展现出唯有源头活水来的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动感画面。 水车下是游泳区,水下照明系统在夜间的灯光反射下,使整个水面变得流光

溢彩。 游泳区与荷花池间用石阶、堤坝分隔。流水从上向下流至荷花池。既阻隔了荷花池中常年滋生的微生细菌对人体的污染,也达到了下游水系的自洁功能。 在岸边与湖面相连处建一座欧式凉亭,从岸上石阶可以进亭游玩。从水中沿踏步石阶可以从容进亭嬉戏。 石桥前做三级叠水,落差在1米左右。叠水、人工湖共同演泽出变幻无穷的水的形态,鲜花流水,让人们享受到自然带来的美感。 在北岸的沙滩上,还设有遮阳伞,伞下有木制休闲椅,供人们游泳后和游玩时休息用。沿西北岸边设置半环状曲廊,带有欧式风格同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来体现时代特色,曲廊不仅满足景观的要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遮风、避雨、休憩、游乐的场所。 为充分体现冬季里的春意盎然,在宿舍旁拟建一座六角型占地约150平方米的温室。 养鱼池为曲线型平面设计,砌体护岸,防渗漏,设有垂钓区和越冬区。站在池边可以欣赏鱼儿在水中嬉戏,玩耍。 沿东南侧在宿舍与天线工作区建造一个生态园,四周用葡萄架围绕其间,种植各类高科技绿色蔬菜。 滑雪场设在北面,以缓坡和U型滑道为主体,可充分考虑冬天滑雪夏天滑草的功能,并附以台阶连接到坡顶。 六、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主要以石板间隔草坪,并辅以鹅卵石甬道。 场区环路为3米宽混凝土机动车道,设有路牙石。 广场和停车场为混凝土地面贴广场砖,广场相对要小些,停车场是按20个车位考虑的。广场上设有音响,蜿蜓曲折的小路与剪裁过的花灌木,一曲人与人和绿荫与碧水的交响乐正在这里奏响。 七、绿化设计 绿化配置是本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设计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化美化、改善环境的原则,以简洁大方的绿化设计体现空间形态及季节变化。

无线电信号捕获、侦听、监测、分析系统

无线电信号捕获、侦听、监测、分析系统 系统主流分析功能: 一、本地操作: 自动、智能地 捕获可疑信号、 识别条件信号、 侦听可疑信号、 记录信号内容、 分析信号属性 1).信号识别: 新老信号识别 远近场信号识别 合法信号识别 非法信号识别 长发信号识别 猝发信号识别 信号方位识别 信号归属识别 信号划分业务识别 识别信号表的生成、导出及发布: 2).信号捕获: 新出现信号捕获(以一段时间信号统计作为参考) 近场信号捕获 小信号捕获

非法信号捕获 猝发信号捕获 条件信号捕获 捕获信号表的生成、导出及发布:3).信号侦听: 频段扫描侦听 信号表扫描侦听 条件信号侦听 4).信号统计: 大信号统计 小信号统计 新信号统计 老信号统计 远场信号统计 近场信号统计 合法信号统计 非法信号统计 长发信号统计 猝发信号统计 概率统计 信号出现概率统计 偶发滤除 归整处理 综合统计 5).信号排序与筛选: 按频率排序(正反向排序) 按强度排序(正反向排序) 按时间排序(正反向排序)

按测量次数排序(正反向排序) 按出现次数排序(正反向排序) 按频段筛选 按强度筛选 按时间筛选 6).信号排查 综合条件排查 例如:北京3号地区130-170MHz频段大于-90dBm的非法载波长发射信号列表例如:广州1号地区220-230MHz频段小于-98dBm的新出现非法小信号列表 二、远端遥控操作: 远端捕获可疑信号、 远端识别条件信号、 远端侦听可疑信号、 远端记录信号内容、 远端分析信号属性 电磁信息自动记录: 自动记录频谱 自动记录信号 自动记录时段频谱 自动记录条件信号 自动记录音频 自动捕获记录新出现的信号 自动捕获记录非法信号

无线电海洋遥感技术

听讲座《无线电海洋遥感技术》心得 讲座开始后,陈泽宗教授从海洋生态环境、无线电海洋观测原理、雷达监测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陈教授以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我国海洋地理环境以及自己去沿海及岛屿的亲身感受。陈教授以海浪灾害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说明了海洋观测的重要性;在无线电观测的讲解上,陈教授提及不同现场监测设备的造价及原理,分析了国内外不同产品的优劣,进而提出采用远程无线电海洋观测的必要意义。陈教授从1987年开始研究高频地波雷达,陈教授先后3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研制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雷达产品。他表示,未来的海洋观测网络将更为全面,覆盖岸边、近海、大洋、极地,实现从海面到海底的立体观测,也将形成由简单要素到多要素综合的集成观测。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容纳了全球97%的水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陆地非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利用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所以,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开发海洋。在种种情况下,遥感技术应运而生。 海洋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光、电等信息载体和以声波为信息载体的两大遥感技术。海洋声学遥感技术是探测海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声学遥感技术,可以探测海底地形、进行海洋动力现象的观测、进行海底地层剖面探测,以及为潜水器提供导航、避碰、海底轮廓跟踪的信息。海洋遥感技术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提供了从空间观测大规模海洋现象的可能性。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已发射了10多颗专用海洋卫星,为海洋遥感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平台。海洋导航技术,主要包括无线电导航定位、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水声定位和综合导航等。其中,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近程高精度定位系统和中远程导航定位系统。最早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是20世纪初发明的无线电测向系统。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研制了一系列双曲线无线电导航系统,如美国的“罗兰”和“欧米加”,英国的“台卡”等。卫星导航系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导航系统。1964年,美国退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海洋卫星导航系统,又称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开辟了卫星导航的新纪元。 遥感技术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在全球变化、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与预测中起着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在维护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遥感卫星相继升空,海洋探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水下地形测量、重力测量仪器不断更新换代,为海洋基础数据获取提供了保障。

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规定试行

精心整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 规定(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无〔2017〕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各相关单位: 心(以下统称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使用的各类无线电监测设施在系统选型、建设验收、日常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内的测试验证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对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负责制定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方案,选择测试验证机构,指导并监督测试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维护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对新建无线电监测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测试验证,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测试验证,确保无线电监测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第六条根据设备状况,对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5~7年测试验证一次,对移动、可搬移和便携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3~5年测试验证一次。 超过10年的无线电监测设施,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测试验证周期。 第七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综合考虑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 况。 第十条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测试验证方法应按照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进行(部分标准名称见附件)。 对尚无相关标准作为测试依据的,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会同相关技术部门和测试验证机构,参考相关标准,科学合理制定测试验证方法,经专家评审后实施。 第十一条在新购置无线电监测设施和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一体化服务改造时,相关设备应满足《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要求。鼓励相关单位在设备购置或系统改造升级时提出对《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符合性的测评要求,并采用软件测试系统开展测试验证工作。

无线电监测站试卷试题.docx

沧州无线电监测站业务技术学习试 题第一期 一、基础知识 填空题 1.1864年,由着名的物理学家 _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又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2.1887年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3.在空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 4.电磁场场强标准单位为,磁场场强的单位 为,功率通量密度的标准单位为。 5.在国际频率划分中,中国属于第区 6.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反射能力越,绕射能力 越。 7.无线电波甚高频 (VHF) 的频率范围是从到 8.IS-95 标准的 CDMA 移动系统的信道带宽为 9.在 1800 ~ 1805MHz 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 10. 200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频率规划到Hz 。 二、监测测向技术 填空 1.无线电监测包括和特殊监测。 2.磁偏角是线和线之间的夹角。 3.邻道干扰主要取决于接收机中频滤波器的和发信机在相邻频道通带内 的边带噪声。 4.接收机信噪比从20dB 下降到 14dB的干扰叫干扰。 5.当两个不同频率的已调载波同时加到一个时产生一个三阶失真产物 叫交调。 6.接收机互调是指多个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电 路作用下产生互调产物,互调产物落入接收机中频带内造成的干扰 7.输入滤波器允许希望接收的信号进入而限制其他信号,目的是排除高频放大器中 8.从互调的角度,衡量接收机的性能要看值,该值越高越好 9.某采用高本振方式工作的接收机,工作时,接收频率为,中频为,此时接收机本振 10.工作在MHz 频率。 测向天线基础 (孔径 )有基础之分,测向天线基础直接影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附件6: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 ㈠调频收发信机 1.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无办频〔1996〕93号) 使用频段:336-399.9MKz (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 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 同频单工频段:358-361MHz (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 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 同频单工频段:379-382MHz 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无函【2001】85号) 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 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 (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 2)356-358MHz/366-389MHz 3)376-379MHz/386-389MHz 4)358-361MHz 5)379-380.5MHz (2)共用组网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 2.380.5-382MHz 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 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 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 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共20个) 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 信部无【2001】793号 工作频率同3 5.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无线接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无办频[1998]66号

第七章 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化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是将行政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相结合,对无线电频率和空间卫星轨道资源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随着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使用频谱资源已成为人类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对频谱资源进行计划、指配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既要保障通信业务的安全,不受干扰侵害,又要合理使用和开发频谱资源,提高频率的使用效率。 无线电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机构对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资源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 无线电管理的概念,实际上表达了四层含义: *无线电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由国家所授权和特许的机关来实施的活动。 *无线电管理的对象是研究、开发、使用无线电波的各种活动。由于开发、使用、研究电磁波的活动是由具体的人使用设备达到的,所以无线电管理必然要涉及到人和设备。 *对开发、使用、研究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的活动所实施的这种管理,是通过计划、规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执行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它贯穿于无线电管理的全部过程中。 这是无线电管理的职能,也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站的审批、频率指配、电波的监测、型号的核准、设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以及对用户的教育和服务等等。 *无线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无线电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嵘兴无线电小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嵘兴无线电小型监测系统 深圳市嵘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3) 2、系统特点及应用 (4) 2.1 系统特点 (4) 2.2 应用 (4) 3、系统结构 (5) 3.1 系统组成 (5) 3.2 系统网络结构 (5) 3.3 系统软件结构 (6) 3.4 系统运行环境 (6) 4、嵘兴无线电监测终端一体机配置和技术指标 (6) 4.1、具体配置 (6) 4.2、技术指标 (7) 4.2.1 监测接收机技术指标: (7) 4.2.2 低端监测天线RXAV-150技术指标: (8) 4.2.3 高端监测天线RXAV-300技术指标: (9) 4.2.4 电磁兼容(EMC): (10) 4.2.5 工作环境条件指标: (10) 5.网络平台 (11) 5.1、设计原则 (11) 5.2.系统通信链路 (12) 5.3、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13) 5.4.、网络安全 (14) 6.系统功能 (17) 6.1 系统介绍 (17) 6.1.1登陆 (17)

6.1.2主界面介绍 (18) 6.2功能详细介绍 (19) 6.2.1用户管理 (19) 6.2.2日志管理 (20) 6.2.4统计与分析 (21) 6.3.5.固定频率测量 (22) 6.3.6中频分析 (23) 6.3.7离散扫描(含驻留时间) (24) 6.3.8频段扫描(含驻留时间) (25) a.任务制定 (26) b.任务查询 (26) 6.3.10.远程设备控制 (27) 7、防雷接地 (27) 7.1、为什么要求进行防雷接地 (27) 7.2、防雷接地设计内容 (28)

无线电监测站试题

沧州无线电监测站业务技术学习试题 第一期 一、基础知识 1.1 填空题 1.1864年,由着名的物理学家_ 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又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2.1887年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3.在空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 4.电磁场场强标准单位为,磁场场强的单位 为,功率通量密度的标准单位为。 5.在国际频率划分中,中国属于第区 6.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反射能力越,绕射能力 越。 7.无线电波甚高频(VHF)的频率范围是从到 8.IS-95标准的CDMA移动系统的信道带宽为 9.在1800~1805MHz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 10.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频率规划到Hz。 二、监测测向技术 2.1 填空 1.无线电监测包括和特殊监测。 2.磁偏角是线和线之间的夹角。 3.邻道干扰主要取决于接收机中频滤波器的和发信机在相邻频道通带内 的边带噪声。 4.接收机信噪比从20dB下降到14dB的干扰叫干扰。 5.当两个不同频率的已调载波同时加到一个时产生一个三阶失真产物 叫交调。 6.接收机互调是指多个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电 路作用下产生互调产物,互调产物落入接收机中频带内造成的干扰 7.输入滤波器允许希望接收的信号进入而限制其他信号,目的是排除高频放大器中 的。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衰减在频率上的接收信号。 8.从互调的角度,衡量接收机的性能要看值,该值越高越好 9.某采用高本振方式工作的接收机,工作时,接收频率为435.250MHz,中频为21.4MHz, 此时接收机本振工作在MHz频率。 10.测向天线基础(孔径)有基础之分,测向天线基础直接影 响。 三、检测技术 3.1 填空题 1.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和它的数值之间的差。 2.在频率测量时,通常测量设备的精度应优于发射机频率容限。频 率标准和测量方法产生的各类误差之和构成整个系统的最大误差。3. 4.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瓦特,符号dBm表示以计量的分贝值,符号dB μV表示以计量的分贝值,3dBm相当于mW,12dBμV相当于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1总则 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 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 2.1.1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 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 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 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 2.1.6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 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 2.1.7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 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2.1.8A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A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另设置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和三级无线电监测站。 2.1.9B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B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

无线电监测试题

无线电监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1 填空题 1.1864年,由著名的物理学家_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又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2.1887年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注:早期无线电发展史的几个重要人物和事件: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开创了通信的新纪元。 莫尔斯密码表是莫尔斯密码与代表意义的对照表格 · : 短音念作"滴(di)" - : 长音念作"答(da)" 字码: A ·- B -··· S.O.S.是国际莫尔斯电码救难信号,S ···, O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 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 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 因为它的电码“ ...---...”在电报中是发报 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 码。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科学成果,提出了电磁波学说,从理 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能够直接将语音信号变为电能沿导线传输。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一个震荡偶子产生了电磁波,历史上第一次验证了电 磁波的存在,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赫兹也是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它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

次数的计量。 ◆1896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远距离 传送,在英国进行了14.4公里的通讯试验成功,并取得专利。1897年起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无线电通信实验,他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的研究小组,在加拿大纽芬兰接收到从英国发送出来的第 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5年5月7日,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彼得 堡俄国物理化学会的物理分会上,宣读了论文《金属屑同电振荡的关系》,并且表演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助手雷布金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的年会上,正式进行了用无线电传递莫尔斯电报码的表演,雷布金拍发信号,波波夫接收信号,通信距离是250米。物理学会分会会长佩特罗司赫夫基教授把接收到的电报字母逐一写在黑板上,最后得到的报文是:“海因里希·赫兹”。它表示波波夫对这位电磁波的发明者的崇敬。这份电报虽然很短,只有几个字,它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确内容的无线电报。 3.在空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电磁波 注:电磁波的几点基本知识: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 场(即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 则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 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 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管理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VHF 地空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国 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目 录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 . (6) 4.1 通信频率 ..................................................... 6 4.2 信号类型及参数特征 ............................................. 6 4.3 系统框图 ..................................................... 7 4.4 设备组成 ..................................................... 8 4.5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 (9) 4.6 设备发射场强和有效辐射功率 (9) 5 监测设备配置规范 (9) 5.1 监测设备总的要求 .............................................. 9 5.2 接收机的基本要求 .............................................. 9 5.3 测量天线 .................................................... 10 5.4 射频电缆 .................................................... 10 6 VHF 地空数据通信系统监测方法 . (10) 6.1 监测方式 .................................................... 10 6.2 监测地点 .................................................... 11 6.3 监测类型 . (11) 6.4 监测流程 .................................................... 12 6.5 场强测量 .................................................... 13 6.6 占用度测量 ................................................... 13 6.7 干扰判定分析 ................................................. 14 6.8 干扰类别分析 ................................................. 15 6.9 干扰源定位方法 ............................................... 16 附录A ...................................................................... 18 附录 B ..................................................................... 20 附录 C (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