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世纪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

21世纪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

21世纪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
21世纪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

21世纪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

微评:21世纪,现代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迅猛发展,过去许多令人类束手无策的难题都有所突破,在此百替总结了十大最具科研前景的医学突破,一起来看看在医学领域上有了什么样新突破。

文/B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5624313.html,)

一、可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抗艾滋病药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0年11月22日公布的报告中说,2009年,全球有180万人死于艾滋病感染。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显示,艾滋病已经超过肺结核和疟疾,成为最致命的传染病。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但均告失败。然而,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大的艾滋病药物生产商——美国Gilead Sciences公司所研发的一款新药Truvada有助于防止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者感染HIV。该项研究是过去14个月中第3次针对HIV的预防试验。这种新药研制成功令医学界重新燃起打败艾滋病的希望。

二、人工合成细胞

原始生命体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直是一个困扰科学界的谜团。2004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生物学家Libchaber A称,他已制造出一种名为囊生物反应器的人工生物。2007年10月6日,Venter JC的研究小组用化学物质合成了由381个基因、58万个碱基对组成的人造染色体,并将其植入生殖支原体的外壳中,在这些基因的控制下,新细菌能摄食、代谢和繁殖,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2008年初,Venter JC等宣称他们已经成功制造了一种支原体的基因组,完成人造生物的最关键一步。他们研究的这种支原体拥有485个基因、58万对碱基,是已知的基因组最小、最简单的生命形态。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命名为人造儿。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已经看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我们终于和“多利羊”一样了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舒和拉特米?塔利波夫教授使用人体皮肤细胞,利用1996年科学家们制造出“多利羊”的核转移技术,成功地制造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在试验中,米塔利波夫教授将一个完全成熟的皮肤细胞注入一个空的人类卵子中,并采用化学和电击方法刺激卵子开始分裂产生胚胎干细胞。科学家们希望借用这一方法在未来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四、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检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功能减退为主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确诊AD的手段。目前,人们致力于研究一种简便易行的AD诊断标志物。得克萨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联盟成员对197名AD患者与203名正常受试者的血清蛋白进行分析,所有样本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采用随机森林法分析血液中的二十多种蛋白的标

志物风险指数评分。该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0. 80和0. 91。如果综合评估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则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0. 94和0. 84。这些数据说明血清蛋白标志物可与临床信息联合用于准确诊断AD。

五、提前发现帕金森症

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像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这样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果能在早期确诊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治疗。2013年8月份,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健康人权和患有早期帕金森病的病人脊髓液中的淀粉样蛋白、突触蛋白和Tau蛋白含量时发现,相对于正常人群,患有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液中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含量较低,可以据此来判断一个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这想研究任然去除早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利用人体内的微生物攻克健康问题

很少有人知道,人体最多的成分不是自身细胞,而是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超过了100万亿个,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总数的10倍。有些微生物已经和人类融为一体。为了广泛而全面的了解人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了“人体卫生组计划”研究项目,并在2012年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所含的益菌局域合成营养成分、消炎、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等关键性作用。它们不在是令人讨厌的入侵着,甚至还能帮我们攻克某些健康难题。

七、人造器官被应用于临床

气管和肾脏、肝脏不同,不属于常规的可移植器官。但是,现在临床医

生已经能用干细胞技术为有需要的患者培养出属于其自己的气管。卡罗林斯卡研究员的研究人员用合成微纤维的从患者骨髓中采集的干细胞制作了一套人造气管,并用于其成果地连通了癌症患者(其气管被癌组织所破坏)的鼻子、口腔和肺部,恢复了其呼吸功能。这种“生物工程母体培养技术”为人们展现了再生医学的未来。在未来,所有类型的干细胞,包括来自患者自身的皮肤细胞都能通过此项技术生长为任意类型的组织器官,以替换或修复其体内发生病变的组织器官。

八、治愈乳腺癌成为可能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可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诱发。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乳腺癌的DNA,发现其构造比预想中的更为简单。在开展“癌症基因组测序”研究期间,科研人员对数十种癌症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结果在其中的510个乳腺癌样本中发现了3万个突变。但这些乳腺癌基因的突变都可归入4个主要亚型,其中1个亚型解释了乳腺癌女性患者对某些药物有个体疗效差异的原因。另一个亚型则显示出乳腺癌与卵巢癌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研究成果将改变临床医生治疗乳腺癌的方式。

九、发现人体DNA中的“基因掌控者”

以前人们认为,人体DNA组中有98%的基因没有编码,是无用的“垃圾基因”。如今,人们发现这些被忽视的“垃圾基因”才是真正的“基因掌控者”和“新陈代谢开关“。他们调节着其他基因,使其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发挥作用,以高效地生产处不同的蛋白质。没有这些“垃圾基因”,人体DNA中的基因就像是一堆连不成句子的杂乱单词。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一新发现的生物信息宝库,以期找到能控制、甚至治愈默写疾病的“基因开关”。

十、成功创造出人造小鼠卵细胞

干细胞已经创造了许多“不可能”的生物医学奇迹,如治愈糖尿病、帮助瘫痪患者重新行走、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等。但是,人们一直无法用干细胞创造出生命的最基本成分——卵子和精子。2012年,日本的科学家用2中来自小鼠的干细胞成功地创造出了富有活力的卵细胞,并使这些卵细胞成功受精,培育出健康的幼鼠。此项研究成功有望为不育症患者提供新的疗法。

21世纪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上册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Unit One Text A 如何成为一名医生 人们往往自幼就认识到将来想做一名医生,可能他们天生就擅长数学和科学,也许他们想帮助别人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所影响,或许他们就是想做一份充满挑战的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从事医疗事业的很好的理由。然而,任何想做医生的人,都必须明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 成医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事实上,医生比几乎其他任何类型的专业人员都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成为一名医生至少需要11年,专业性更强的医学领域需要更长时间。然而,多数医生热爱他们的工作,并且相信多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最初四年 有志成为医生的学生,首先需要完成四年大学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许多学生主修“医学预科”。医学预科课程中涉及大量的科学和数学。医学预科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及其他高级数学和科学课程。在此期间,学生经常志愿在医院、诊所和医生的诊室兼职,这样,他们就能够获得知识并积累经验。 医学预科生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时,可以向医学院校提出申请。美国有将近150所医学院校,报考这些院校竞争激烈。学生必须在医学院入学考试中取得高分,必须写一篇文章来说明从事医生行业的原因。许多医学院校要求推荐信,而且,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也是极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医学生的平均成绩几乎总是高达3.5分或更高。 深入学习 一旦被医学院校录取,学生们前两年就要进行所谓的“繁重的书本学习”,上解剖课、生化课以及生理课,学习病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原理,了解人体以及人体的运行原理,弄清楚疾病以及人体免疫系统如何抗击疾病,还要学习药物科学,即药理学。 大学二年级,学生们开始学习基本的医学操作,包括如何诊察病人、如何采集病史以及如何诊断一些疾病。 临床见习 医学院校三年级时,学生开始进行临床轮转,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一起工作,观察并帮助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儿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家庭医生和急诊医生。这使学生们有机会体验大量的医学专业,也使他们接触许多不同的病人。在了解不同医学领域的同时,大多数学生会最终决定他们最喜欢的领域。 儿科医生希瑟·巴罗斯说临床轮转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做一名医生的真实情况。她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发生在医学院校大学三年级时,那时她正在妇产科轮转。当时是半夜,一位女性即将生产。巴罗斯医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数小时的工作已经让我筋疲力尽,接下来还要助产,我只想让这一切早点结束,就可以去睡觉了。不过,这时孩子出生了……,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事情。突然,我彻底清醒了,我很激动我身在其中帮助这一奇迹发生。” Unit Two Text A 你可以健康幸福 —简·E·布罗迪世人皆知良好健康的重要性。没有健康,获取成功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99%的人生来健康,但却很少有人寿终正寝。与大众广为传播的观点相反,我们并不一定要死于某种疾病。大多数都可以在不受慢性疾病或伤残的折磨下过完一生。同目前相比,更多的人可以不因疾病而亡,而是寿终正寝。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模板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 ,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 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1)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即将到来。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诸多学科相汇合的医学科学如何走向?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制定战略,迎接医学科技大发展的新时代?这里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一)科学重点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转移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5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把科学研究重点转移到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方面来,如美国1982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992年达到15%,到2000年时将达到19%,超过任何其他领域。 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关于生命现象和本质、生物结构和机能及其各种特性认识的一系列突破,促成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类从生产中被奴役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变成驾驭生产的主宰地位,从而使人类有可能并且需要来研究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发展、特别是享受的基本需要,须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人类在“征服”和“控制”自然方

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后果,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酸雨频繁、臭氧空洞等等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创造和谐利于健康的生存环境、调整人和自然关系、解决农业、环境、资源、医药问题、调节和优化生育、开发人工智能等等紧迫的巨大的社会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许多国家不惜付出巨额资金和巨大代价,集中大批优秀人才,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广泛开展研究,使生命科学发展成为研究和应用范围2最为广泛、分支学科最多的科学领域,逐渐成为本世纪末及下个世纪的带头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确立了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偏振型基础科学战略布局。科学重点的这一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赋予医学科技领域新的历史重任。 (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转变的背景 (1)疾病构成变化(疾病谱、死因谱变化) 过去严重威胁人类的单纯生物病原因素明显的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甚至消灭,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或影响明显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免疫病、遗传病及外伤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人死于这些疾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从而使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染病和普通病转变为重大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

介入医学21世纪发展趋势和对策

介入医学21世纪发展趋势和对策 肖湘生 介入医学以其年轻的生命步入2l世纪。近40年来,介入医学从无到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认同。我国的介入放射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老一辈放射学家的开拓和带领下,在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创造和献身下,部分领域己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展望未来,我们既有获得高速度发展的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介入放射学的历史回顾 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Radiology一词由Margulis于1967年首次在AJR上提出。1976年Wallace则对该词作了完整的注释,此后逐渐被采用。在我国,八十年代初引入介入放射一词,最初曾有人译为“手术放射学”。追溯介入放射学的历史,通常以1964年Charles Dotter完成的用同轴导管为一例下肢动脉行成形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里程碑。Dotter医师因此项技术及后来的系列创造性工作而被誉为“介入放射学之父”。 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和兴起还应归功于血管造影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影像设备的不断完善。尤其是1953年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发明的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术成为各种介入技术的基本技术,八十年代出现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则使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如虎添翼。 综观介入放射学发展史,许多介入新技术都经历了多中心的合作和不断创新的结果。如1964年Dotter完成了首例PTA之后并未在美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和前所未有的阻力。此时,德国放射医师zeitler等对此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并很快在欧洲发展了这一新技术,最终导致辞了瑞士心脏科医师Gruntzig发明了双腔球囊导管,引发了冠心病及全身血管性疾病治疗的一场革命。另一方面,在血管栓塞和注射药物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现了系列的新技术:1967年Baum首先用动脉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稍后,Rosch、Ring完善了这一技术;1969年,前东德医生Porstmann则首创了经导管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 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 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 命质量为主 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 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 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 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 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人群的模式。因此, 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 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 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 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 儿服务等等)。 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 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 因素进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 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 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 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 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 。 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 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包括全部的影像资料。所谓病历,不再只是在某医院、某时期的病情档案的记

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战略的探讨

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战略的探讨 摘要:1895年X线的发现,放射学的形成,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和核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及发展方向。与国际水平对比,论述了我国的医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对策。 1895年X线的发现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其后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进程,为人类的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特征 1972年CT的开发和应用,使放射学进入了一个以体层成像和电子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继之磁共振成像(MR I)、放射性核素成像、超声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数字X线成像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事实上,医学成像技术不仅有图像的产生,还包括图像的处理、显示、记录、存储和传输。这就为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AC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介入放射学逐步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近年已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三大治疗技术。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结合共同构成了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以高科技为基础,向广大人民和病员提供先进的诊疗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在先进国家和我国已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 步入新世纪,知识经济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知识与经济的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生命科学(含脑科学)和信息科学将是跨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将促使医学科学进一步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将继续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医学生物工程的结合,将加速预防和诊治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微观和宏观因素的结合,将促进医学科学各领域的发展,甚至使其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面对这一新的形式,医学影像学将如何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和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疾病基因组学)等,将深入和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含影像学)的进程和发展。实际上,生理、功能和代谢成像以及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并将进一步影响影像学的诊治及基础研究,所谓生物医学成像(biomedical imaging)--分子/基因成像(molecular/genetic imaging)已提上日程。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和计算机、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技术的进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及器具(如新近多层面螺旋CT,MR心脏、神经专用机等)的开发,功能的改进,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和显示新技术(如三维仿真成像、MR频谱以及各种图像的融合)和精确度的提高等,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将不断拓展新领域,向广深发展。另外,MR I多种原子核成像(现为氢核)的研究、开发,医学成像的多能源化,如微波、红外线和光等,其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

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巴德年院士谈: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 人群的模式。因此,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儿服务等等)。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因素进

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譬如,交通是否方便,有无急诊抢救的“绿色通道”,医院有无足够的停车位和其他相关设施,服务是否周到,患者及家属是否确实感到方便。交通阻塞、无处停车、环境脏乱、甚至绿地不足的医院,将在无奈中失去大量的患者。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希望卫生主管部门在规划卫生资源时,不单单考虑地域分布,而更重要的是在充分考虑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在交通最便利的地方,花费时间最少的地方,配置急重症抢救中心。在环境优雅,阳光、空气和水质都好的地方,配置面向未来的医学中心。当然,对已有的医学中心进行环境改造(包括绿化与美化内、外环境,配置停车场,建立交通疏导和绿色通道),以确保现有的重要的卫生资源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医者科研的必要性

医者科研的必要性 姓名任耀翔班组1班1组学号 201650004 摘要: 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在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其日后的临床工作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会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医生科研能力医学生 前言 医学上有这么多无能为力的疾病,不依靠医学科研来从本质上推动疾病的诊疗,只靠单纯的“匠人医生”日复一日的“对症”治疗,怎么能守护人民大众的疾苦? 1.临床医生科研的目的 1.1便于解决临床问题 遇到新发疾病,怎么解决?靠经验?可,经验是建立在之前疾病的积累上,新发疾病是没有积累的,不靠医生的科研结果如何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 临床上很多疑难杂症是无法靠经验解决的。毕竟,经验是建立在之前的积累上,而,疾病在发展,诊疗在发展,很多过去的“正确经验”在未来都可能被证实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1.2利用临床优势科研 基础医学的研究者,很少经历过系统的临床训练,真的很难获得疾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更不可能做到对疾病预后的跟踪随访,而且,病人会“配合”给他/她治病的临床医生,绝对不会耐心对待天天找他随访却不能给自己看病的基础科研人员。事情不言而喻,临床医生做临床科研,包括疾病的病因分析,治疗方案决策分析,预后分析,有着基础医学工作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医学生如何培养科研能力 2.1改变师生关系,发展新型教育模式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积极引导同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2营造有利于科研的环境和氛围 学校可以分层次开放实验室;全面向医学生开放标本陈列室,对低年级学生开放部分实验项目,成立科研小组,开放教师科研活动等。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 论文: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趋势 论文: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

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 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 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 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 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原

二十世纪医学成就

二十世纪医学成就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不论是科技、文化还是医学,人类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20世纪,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从18世纪的蒸汽机,到19世纪的发电机,再到20世纪原子能的发明和利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医学也有了更多进步。甚至可以说在之前的任何世纪中,医学水平与技术的进展都没有像二十世纪这样迅速。二十世纪的医学成就是如此辉煌。 一、诊断学方面的成就 20世纪医学进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庞大的现代化医院里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诊断治疗仪器和设备。 1895年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在对其妻子的左手骨骼拍照时,揭示出X射线的强大威力。至此X射线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应用于日常医疗。这种带有阴影的灰色照片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结构的窗户。现在,医生们可以通过它观察骨折部位,肿瘤和肺部充血情况。X射线已经成为常规医学诊断手段之一。 从20世纪初应用于临床的X射线、心电图,到中期的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再到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等,使诊断学发生了的革命性的变化。准确化、精密化、动态化、微量化、自动化、无伤害化已成为现代临床诊断的特点。 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成就 1938年微威尔(Weaver W.) 提出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这个概念。 1947年阿斯伯利(Astbuly WT.)也同样提出分子生物学这个概念。 1953年克里克(Crick,J.H.)和沃森(Wastson,J.D.)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954年瓦尔德提出视觉感光的化学机理模型。伽英夫提出“三联密码说”。 1955年奥乔亚(Ochoa,S.)用酶促法合成核糖核酸(RNA)。 1956年科恩伯格(Kornberg,A.)人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 1956年理查兹(Richards,D.W.)、库南德(Cournand,A.)、福斯曼(Forssmann,W.)三人发现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为分子病。 1962年霍利(Holley,R.W.)、考拉那(Khorana,H.G.)、尼伦伯格(Nirenberg,M.W.)对遗传密码作了解释,并且对蛋白质的合成功能作了阐明。阿尔伯(Arber,W.)发现细菌内含有两种内切酶。 1970 特明(Temin,H.M.)和巴尔蒂摩(Baltimore,D.)发现反转录酶,史密斯(Smith,H.O.)发现内切酶作用方式的特点。 80年代基因工程开始用于治疗疾病,如:美,日等国用单克隆技术治疗癌症;加州大学从患有特殊贫血症的病人体内,抽取出少量骨髓,将正常基因输入骨髓细胞后,再送回患者体内,取得良好效果。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并迅速发展。人们从分子水平上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人類醫學文化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神靈崇拜階段; 2、自然醫學階段; 3、化學醫學階段; 4、生物醫學階段。 神靈崇拜和自然醫學階段又被稱為經驗醫學時代。 那個時代疾病的治療完全依憑經驗法則,醫師的訓練也以師徒傳授的方式進行,缺乏系統性的治病原則,經驗傳承慢,容易陷入神秘主義。 物質醫學和生物醫學階段又被稱為實證醫學時代。 這個階段的醫學開啟於文藝復興之後,由於物理學與化學的快速進步,帶動了生理學與病理學的快速發展,於是醫學就進入到以科學實驗為檢驗醫學真理的年代。 透過系統化的科學驗證與教育訓練,醫師的經驗傳承變得更精確,也更能一致化。 然而一切講求科學證據的實證醫學也因過度迷信看得到,或檢驗得到的巨觀數據,但容易忽略掉醫學儀器所無法檢測到的細節,這種見樹不見林的模式導致醫學檢測缺乏整體概念,對於暫時性失衡的亞健康狀態很難達到治療的效果。 在快速發展的系統論、控制論、與資訊論的時代背景下,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安格(G. L. Engle) 教授體認到傳統生物醫學模式 1 / 4

的諸多侷限和不足,於西元1977 年提出了一個新的現代醫學模式結合生物、心理、及社會醫學模式。 這一理論一經提出,立刻得到了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的認同,並對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安格教授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揭示了未來醫學的動態觀及整體觀,從此人類進入了整體(系統)醫學的時代。 依據整體醫學概念,健康應包括生物、心理、社會三個面向。 世界衛生組織也據此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健康定義: 「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性的完好狀態」。 在肯定了生物醫學價值的同時,新的健康概念也確立了心理、社會因素對身體的重要影響力,從而建構了身、心、靈的健康新趨勢。 由此,現代醫學模式開啟了醫學的新思維、拓展了醫學研究的新思路,進而對醫學的轉型與發展、對預防保健、健康照護、公共衛生教育及醫療決策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近年來,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已從分科化轉向系統化,從線性化轉向非線性化,從簡單化轉向複雜化,從不可逆性轉向可逆性,從一般性轉向特殊性,從必然性轉向偶然性,從可預見性轉向不可預見性,從治標轉向治本,這些正是整合醫療的特色。 因此,現代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從中醫的宏觀戰略思想上,獲得啟迪與開展。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 (2017-2021年)发展规划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开展建设,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为更好地推进中心建设发展,完善管理和强化支持,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需求 (一)建设现状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科技部会同原卫生部、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分3个批次共布局建设了32家中心,形成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建成60余个大型生物样本库、数据库和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自主或参与制 —1—

定诊治指南规范151项(其中9项纳入国际指南)、制定国家标准42个;取得重大新药、医疗器械等科技成果专利254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实现专利转移转化9项;共完成了248项药物临床评价;各中心已建成20余个远程服务平台,年诊疗患者数量6万余人次;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网络服务等形式,共组织开展了172项适宜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基层推广活动,累计培训医务人员31.89万人次;建立了43个科普推广平台,自主设计了15个在线移动培训客户端(APP)。中心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在推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下沉、支撑分级诊疗实施、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健康需求,构建健康医疗科技“精准对接”机制,形成了科技支撑健康扶贫工作的新模式。 (二)战略需求 1. 加强中心建设是有效强化我国医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技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许多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到临床应用。由于我国临床医学研究部署不够,在临床医学这一重要环节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几乎空白”,导致临床研究团队的专业化建设严重滞后,临床资源高度分散、缺乏整合,临床研究创新不足、水平不高,整体发展滞后的短板问题十分突出。 —2—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doc7)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发展社区医学是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1. 过去50年的医学发展史已经证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符合已变化的客观健康形势 (1)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相当快。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已出现老龄化现象,从2000年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并且还以每年3%速度增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5%速度增长。因此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老年型社会的医疗要求显著不同于成年型社会,要求在社区发展各种综合性、经常性的日常照顾和医疗服务更多,这使我国现行的高度专科化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 (2)在疾病谱已变化的中国社会,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也遇到了严重挑战。我国城市总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已由1985年的23.7%增加到1994年的32.3%。三高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涨幅尤为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1959年三高者为7.73%,1979年上升到11.8%,1991年上升到15.4%,现在已超过20%,其中仅高血压患者已达1.3亿。又据上海市调查,10年前糖尿病患病率为1%,10年后的今天,已达到10%,估计全国糖尿病人已有4000万人。与此同时,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等)又来势汹汹。因此中国社会面临着世界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压力,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在这里确实显得束手无策,虽然采用了相当多的先进技术,但这些疾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仍然是越演越烈。 (3)医疗费用高涨和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由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立足点是疾病诊断和救治,又由于高科技医学在疾病诊治上的急剧投入,其结果必然造成医疗费用高涨和资源配置失当。有资料估计85%以上卫生资源投入大医院,从而使原有的分级医疗体系被打破,各类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功能失调,医药价格上涨幅度过大。1993~ 1998年我国门诊医药费年增长率分别为35.5%、44.4%、45.8%、46.3%和32.2%,明显高于我国同期GDP增长率。与此同时医疗服务的效率却在下降,如1997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县以上医生人均日诊疗人次由5.5次下降到4.6次,医生人均每日负担住院人数由2.1人下降到1.4人,病床使用率由88.2%下降到67.4%。把这种服务效率下降和疾病增长相对照,充分显示出就医难。 (4)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的进一步萎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全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当时基层卫生工作确实有所发展,特别是后来的赤脚医生制度,曾为广大农村医疗做出了贡献。但后来由于过分相信现代高科技对医疗的作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导致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都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专科医疗服务模式,在8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基层医疗“门庭冷落”的情况,基层医疗走到了马鞍形的最低谷。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符合人类健康和病患的宏观规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是由美国医生G.L.Engle于1977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世界围教育大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理念发生急剧的转变和变革的时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过的新特点。 21世纪教育的特点 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物或特权阶层所享受的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转变为全民教育的理念,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而是取决于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题。 1990年3月5日~9日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宣言呼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2000年4月26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加尔的达喀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达喀尔行动纲领》是一项集体的行动承诺,目的是保证为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各国政府有义务确保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并长期保持下去。要有效地履行这一责任,不仅需要各国国开展广泛的合作,而且需要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合作。重申全民教育的目的是: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人权,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此外,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在各类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等。由此可见,全民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声音和全球的共识。 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人们不再是从学校毕业就可以受益终身。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也是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的时代,学校里的学习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人们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教育应回归其根本,即人的社会生活。

中国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综述

中国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五种趋势:管理方面将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技术将向自动化发展,检验将向量知数源方向发展,人员分工向细分化方向发展,独立实验室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检验医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第一,从管理方面来说,实验室是一个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临床检验的法律,其实这就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最高 源头。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有大量的相关推荐性的指导原则出台,强调的也是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 第二,就是技术。从技术方面来讲,自动化应该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另外分子 生物学也应该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突破性的解密,针 对个体化的治疗以后会逐步成为趋势。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是什么?是要有个体化独特的诊断。比如说基因,每一个人都出现偏差不一样,不像我们现在治疗诊断,例如只要得肺炎 基本上都是一个处方,同一个类型的病全用一个方案治疗。 第三,从检验角度讲,临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一直存在,甚至不同的厂家对同一 检验做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样的机器不同厂家生产的也不一样。而临床检验是给临床诊 断治疗提供服务的,因此上述情况的出现就会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现在国际上比较 强调量知数源的问题,这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第四,人员分工问题。这个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在我们国家却还只是 一个发展趋势。实际上现在在实验室、检验科,工作职能没有明确划分,与上述所说治疗 诊断方案一样,不论什么层次的人员,基本上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没有真正体现出检验的 内涵和价值。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强调自己现在引进的都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可问题是不管 你引进的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关键要人尽其才,使其在不同的岗位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 的作用。因此检验岗位的人员分工必须要细分,也就是说需要有人专门做实验,有人专门 做质量控制,有人专门对报告进行审核,有人专门和临床进行联系等等。 第五,独立实验室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独立实验室的主要好处在于节省资金、 保证质量,有利于国家现有医疗资源的补充,而不是对现有国家医疗资源的冲击,于国于 民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对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进行探讨,可以基于两个方面:实际需要(包括政 府需要、临床需要和实验室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市场规律(要考虑竞争的影响)。为此,检验医学的未来将向“五化”发展,即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和临床化。 目前我国检验医学常规技术已经与世界接轨。而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系统培训、专 业培训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这就为将高精 尖技术引入检验界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契机。自动化应该成为检验医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 要趋势,而分子生物学也应该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可以看得到的是,随着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突破性的解密,个性化治疗将会逐步成为发展的趋势。 随着物理、化学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技术的进步和逐步引入,检验界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使疾病诊断由现在的事后检验向前瞻性转变,提高早期诊断的比重,还会对用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治疗效果进行积极的评价。科学 技术的发展,给检验医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

医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一:医学科研入门学习心得】 医学科研入门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仅仅在临床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是不够的,社会不仅仅需要能把前人研究得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人才,更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这样人类医学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创新性人才,就一定学会如何做科研。而《医学科研入门》这门课程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是科研的基本要求,贯穿了整个科研过程。在《医学科研入门》这门课程中,我懂得了医学科研的意义,开始了解如何培养医学科研的创新性以及怎样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融入科研实践中。创新思维要求打破常规,但也要遵循基本的科学规律。要在充分、全面了解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了解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存在的缺陷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就比较容易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创新。 而科研的选题决定了科研内容的实用性。我们的医学科研应以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控制能力,从而不断改善人类的健康状态、提高人口素质为终极目的。这门课程系统的讲解了医学科研的选题方法、选题程序以及选题的注意事项。为今后我们在医学科研方面的选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门课程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医学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格式以及撰写过程,介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如何进行meta分析、sci论文写作,这对我们的研究生生涯有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对医学科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上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meta分析、sci论文写作这些方面的知识,上了这门课之后,对这些对我们的实验课题有实际意义的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我们在论文的写作中应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门课不仅激发了我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医学的热爱、增强了我的创新意识、科研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毕业课题论文的完成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科研的意义是验证和发展已有的理论和学说,促进医学进步,提高疾病防治水平,为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张赐琪 一.21世纪课程"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这是美国未来学会理事席科尼希喜欢说的一句话。 一般的学者,本性上都认为搜集、研究、传扬古代的文化能表现学识的渊博和功力的深浅。因此,传统教育,尤其是人文科学,每每把注意力放在过去,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几千年文明的释阐和演绎,而忽视了现实的周遭世界和未来的指向。 迅猛惊人的变化震撼着今天的社会,它迫使课堂内的教师无法回避这样的一个事实: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化知识,出口之间也许就已过时;那些需要一套解读术(注释)的艰涩的古书和出了学校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用的冷僻刁钻的数学难题,在徒然耗损着年青人的生命和热情。面对未来的压力,学生有权利获得在历史变革中求得生存的手段和观念。还需了解各种未来社会的真实图景,人们需要感到他们力能应变,而起步之处便是学校。因此,具有未来概念的崭新的课程设置及其相关的教学实践便应运而生。它旨在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旨在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1966年,普里西拉.格里菲思等教师在托夫勒的帮助下,为肯尼迪航天中心技术人员的子女开设了美国中学最早的未来学课程,这一破天荒的尝试,其方法和创见对今天在世界各地进行同类工作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根据托夫勒带来的一份课程纲要,未来学课程内含1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列有推荐书目,这些读物从杂志文章《1984年的世界》到非小说书籍(阿瑟.

克拉克《未来的形象》)到长篇小说(爱德华.贝拉米《回顾》)到当代科学小说(威廉.坦恩《仆佣问题》)等。当这门课程最后定形时,其单元依次如下:1、未来学入门;2、预测未来;3、战争与暴力;4、种族关系;5、工作与闲暇; 6、人与机器; 7、智力; 8、交流; 9、思想的控制;10、明天的政治学;11、人口;12、城市化;13、遗传学;14、平均寿命;15、什么是人。 这些单元都按顺序进行教学,并根据托夫勒的建议,结合上许多相关教学游戏和模拟活动。如别开生面的"模拟"之一,是让每个学生在他或她自己的家庭之外的一些家庭中轮流实际生活一段时间,由一个月开始,依次递减,直到一天。这一设想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并学会如何过漂泊无常的生活,那在未来可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频繁变换住址、家庭及友谊关系。参加模拟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在家庭生活的亲密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人迅速调整感情,并很快适应。对基本读物和内容各异的游戏、模拟等其它练习作了充分讨论之后,这门课程被定名为"21世纪",以显示其不是一门寻常的,正规的学校课程。 "21世纪的课程"设置,究竟要教些什么呢?美国学者考夫曼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下列六项内容: 1、接近并使用信息:包括图书馆和参考书,电脑数据库,商业和政府机构的有关资料等。 2、培养清晰的思维,包括:分辨语意学、逻辑、数学、电脑编程、预测方法、创造性思维等。 3、有效的沟通:公开演说,身体语言,文法,语辞,绘画,摄影,制片,图形绘制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