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繁华背后的落寞——读阿袁小说《镜花》有感

繁华背后的落寞——读阿袁小说《镜花》有感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繁华背后的落寞

——读阿袁小说《镜花》有感

章志芳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摘 要:近百年来,物资生活极大丰富,人的思想也不断解放,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却还是很难摆脱对于男性的附庸思想。

关键词:女性;物资;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54-01

阿袁,本名袁萍,是江西南昌大学的教师,她的小说常常以高校为背景,讲述高校里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故事《镜花》中,作者没有延续一贯的写作惯例写大学里的纷纷扰扰,而是另辟蹊径——写一群生活安逸的知识女性空虚的精神世界。

“我”是大学里中文系一名普通讲师,有一天有位同事介绍他的外甥女来旁听“我”的课,虽然“我”不愿意,但迫于同事的面子而不得不同意。这就是“我”和苏邶燕认识的由来。苏邶燕再三邀请“我”参加她在家中举办的读书会,走进苏邶燕的家中,近距离的和苏邶燕以及她的女性朋友接触,让我对苏邶燕的读书会有了一个更深切的认识,原来这一切不过是隐藏在读书幌子下面的炫耀与奉承。

一、优越生活背后的孤独寂寞

苏邶燕第一次来听“我”的课是带了司机来的,苏邶燕的丈夫是一个政府官员,出于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苏邶燕不能把富裕的家境对外宣扬,可是又不甘“锦衣夜行”,于是经常召集一群有相同背景女性到自家客厅开“读书会”。这些来参加读书会的女性与其说是为了读书交流,不如说是为了迎合奉承苏邶燕。大家谈作品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话题常常与作品无关,或阿谀,或奉承,众人高高地捧着她,为的是取悦于她的丈夫,为自己的丈夫挣的一个好前程。苏邶燕举办这样的读书会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更多的是借一个高雅的名头,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与不甘,热热闹闹的读书聚会背后是她孤独内心的写照。

鄢丽和苏邶燕关系不好,两人相处时经常是绵里藏针——你一针来,我一针去,苏邶燕邀请鄢丽参加读书会是为了借她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生的金字招牌,那鄢丽为什么要答应呢?鄢丽反问“我”:“朱朱,你一个人——待过么?”

鄢丽参加读书会是害怕自己独自一个人待着,她向往俗世里的繁华、俗世里的热闹,更渴望俗世里的爱情,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她的丈夫如同《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的丈夫——尸位素餐,然而鄢丽却又不能下定决心与现在的生活彻底决裂,这个喧闹的读书会成了她逃避内心孤独寂寞之处。

二、爱情世界里的自欺欺人

《镜花》中除了“我”以外,似乎其他的女性都不需要为生活而忙碌,参加读书会的女性以苏邶燕为首,都是一群官太太,以丈夫之间官职的高低隐约决定她们之间的主从关系,其他人虽然没有苏邶燕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也无需为衣食住行而奔波操劳,因此她们的内心对于精神生活有着特别的期待,而在她们周围世界,精神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爱情,当现实的婚姻生活不能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想象时,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的自欺欺人,或者是沉醉在表象,或者是沉迷于幻境。

苏邶燕不仅暗中炫耀她的“锦衣”,更喜欢高调的宣扬她的爱情。“几乎在每句话里都要带上她老公,‘我老公’三个字,像镶嵌在她嘴巴里的大金牙,动不动就要露一下。”可是,不论是早晨一起浇花还是晚上一同赏月,都掩盖不了苏邶燕的丈夫早已经背叛她的事实,所有的恩爱行为既是为了欺骗别人,也是为了麻醉自己。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精神忠贞”一词似乎引起了苏邶燕心中最大的共鸣,“她显然喜欢精神忠贞的说法”,因为这可以成为她现在貌合神离的婚姻生活最好解释与借口。苏邶燕的丈夫一次次的背叛自己的婚姻与爱情,然而随着丈夫仕途的步步高升,社会地位的水涨船高,苏邶燕最终还是妥协了。至此,不论是花前浇水还是月下散步,既是“欺人”——这对夫妻用来迷惑大众的幌子,更是“自欺”——苏邶燕用来对现有婚姻生活的自我麻醉。

如果说苏邶燕是依靠旁人羡慕和谄媚的眼光过活,那么鄢丽则自始至终的生活在对爱情的幻想中。鄢丽经常约“我”出来,一起赏花,一起品鱼,见面之后,常常有意无意地谈起自己和情人沈的事情:两人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约会,甚至第一次亲密等等,事无巨细全盘托出。“我”不想去偷窥旁人的生活,可奈何鄢丽却像水草,一旦缠上就难以挣开。直到有一天“我”亲眼证实鄢丽是在撒谎,沈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那一切不过是她的“绮念”,是她对现实婚姻中生活不如意地方幻念的补充。

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她们能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是这些在经济上独立了女性,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精神上却还是处于对男性的屈从地位。《镜花》中的众女性都有着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这使得她们避免了辛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她们也失去了平凡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有钱有闲的生活,让这群女性在人生目标上失去了方向,以自我的炫耀和对她人的嘲讽来获得自我精神上的快慰。

参考文献:

[1]阿袁著:《郑袖的梨园》[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2]吕思睿:阿袁小说创作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