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塔计算

多塔计算

多塔计算
多塔计算

多塔大底盘结构设计

1、分类 (1)一般多塔:裙房上多栋塔楼;地上应有裙房(如地上无裙房,仅地下室连为一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塔,可参照多塔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裙房应较大,将各塔楼连为一体。(2)带缝多塔 (3)复杂多塔:如带转换层,加强层,连体,错层等 2、设计要求 (1)多塔结构振型复杂,且高振型影响较大。因此各塔楼的楼层数、平面布局、竖向刚度及结构类型宜接近。 (2)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塔楼群体质心宜接近大底盘的质心,塔楼的综合质心与底盘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以减少塔楼偏置对底盘的扭转效应。 (3)抗震设计时,转换层宜设置在底盘楼层范围内,不宜设置在底盘以上的塔楼内,以避免高位转换形成的结构薄弱部位。 (4)为保证底盘与塔楼的整体工作,底盘屋面板应加厚,不宜小于150,板面负钢筋宜贯通并应加强配筋构造措施;底盘上下一层的楼板也应加强构造措施。 (5)抗震设计时,与主楼相连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符合自身设计要求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6)抗震设计时,多塔楼之间的裙房连接体的屋面粱应予加强,各塔楼中与裙房连接部位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应特别加强,即柱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柱箍筋在裙房屋面上下层范围内全高加密,剪力墙宜按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7)多塔结构的基础设计,可通过计算确定是否需要沉降缝和后浇带,或采用变刚度调平技术,减少差异沉降。 3、计算分析 (1)多塔结构的突出特点: a当多栋塔楼相邻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 b塔楼高度、刚度相差较大,且塔楼布局不合理,各塔楼通过底盘的间接影响很大时,相互作用不能忽略。 (2)计算模型 a离散模型,切分大底盘,分层独立的单塔 b整体模型, SATWE中位移比(层间位移比)、层间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剪重比已能分塔输出。但周期比在整体模型中不能直接完成,宜采用离散模型分析。 (3)多塔大底盘结构的切分方法

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建筑以及大跨空间、多层地下结构的出现,在目前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大型公建项目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可达总竣工建筑面积的10%。大底盘高层建筑由于上部结构塔楼相对大底盘地下结构刚度大,荷载不均匀,基底反力不均匀,基础底板的均匀变形,设计不当会引起基础开裂。除此,之外,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还有一些关键设计需要重点关注。 一、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说明 根据地下室层数及地下室与主楼连接方式通常可分为5种结构类型,我们以地下车库结构为例说明,即与主楼断开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断开双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双层地下车库、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五种。 (1)与主楼断开单层车库 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是车库和主楼各为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设计时应注意车库埋深大于主楼基础埋深时,应尽量使主楼外墙与车库外墙净距增加。如无条件时,车库与主楼间应设有效支护,并交代先施工车库后施工主楼,车库基坑开挖时不应使主楼基底土受到扰动。【7度设防】车库一般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1]。 7度Ⅰ、Ⅱ类场地丙类建筑不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中柱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 0.2%。 (2)与主楼断开双层车库 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车库和主楼各位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车库自重远不足以抗浮,车库底板配筋基本由水浮力控制。设计时应注意在设计前摸清主楼边界与车库边界关系。确定主楼基础埋深时,应考虑主楼与车库边界距离,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注明基础施工顺序: 先车库后主楼。

(3)与主楼相连单层车库 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设计时应注意嵌固部位设在主楼地下室顶板时,应注意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高差不能太大(最好≤ 0.8m)。嵌固部位设在基底时,上部结构应按多塔模型复核构件配筋。车库柱配筋应考虑 0.2Q0剪力调整。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间应设加腋,便于传递地震力。主楼相关范围内抗震等级应同主楼抗震等级。 (4)与主楼相连双层车库 双层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 (5)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 主要特点: 车库分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地上车库周边一般设置沿街商铺。小区景观设在地上车库顶板上。主楼范围在地下、地上一层、大平台均有入口大堂。主楼范围在大平台处底部架空。设计时为避免地面二层以上形成多塔结构,大平台层应合理分缝,避开景观水池、避开小区变用户变、防止塔楼偏置。主楼剪力墙布置应充分考虑架空层及大堂的效果。±0.0处楼板无覆土且不设缝形成超长结构,应采取防裂措施。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1、嵌固部位的位置与地下室抗震等级的关联 主楼± 0.0结构板作为嵌固部位时,主楼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具体条文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YJK多塔结构计算

多塔结构计算 对于多塔结构,之前因为计算容量所限,常常只能把它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塔计算,不能进行合塔整体模型的计算,这种计算方式不能满足规范对多塔结构的设计要求。 一、规范关于多塔结构计算的相关规定 《高规》5.1.14 条:“对多塔楼结构,宜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当塔楼的裙房结构超过两跨时,分塔楼模型宜至少附带两跨的裙房结构。” 《广高规》11.6.3-4条:“大底盘多塔结构,宜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整体建模主要计算多塔楼对大底盘部分的影响,分塔楼计算主要验算各塔楼扭转位移比。” 二、多塔定义的必要性 对于合塔的整体模型,是否一定要进行多塔划分才能进行计算呢? 多塔结构的各个塔在结构上互相分开,即便不在前处理定义为多塔结构,结构有限元计算是完全按照实际各塔分离的模型计算的,仅从周期、位移、恒活内力等方面,是否定义多塔其结果是相同的。但是从规范要求的指标计算、风荷载计算等方面要求是需要定义多塔结构的。 多塔定义就把多塔结构的分开的部分明确划分出一个个塔,并顺序编号,在计算与设计时将区分各塔的属性特征进行。 多塔结构在整体计算时,必须首先进行多塔定义的操作。这是因为,对于多塔结构风荷载的自动计算、分塔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偏心等都必须在多塔定义后才能正确进行。另外,各种计算统计指标是需要按照分塔输出的。 当各塔楼是在同一层中布置的,即共用标准层建模方式建立的多塔结构时,多塔不划分与划分的差别主要有: 1、风荷载 不划分多塔时把全层范围当做迎风面计算风荷载计算。软件把两个塔中间的分离空间也当做了迎风面,造成风荷载计算偏大;但是当两个塔排列的方向和风荷载相同时,只能计算其中一个塔的迎风面,又造成计算的风力偏小。 划分多塔后各塔分别作为迎风面计算风荷载。另外,有伸缩缝结构需要作风荷载的遮挡计算,遮挡计算只有在多塔划分后才能进行。 2、强制刚性板假定下的处理不同 如果不做多塔划分,则同一层中的多个塔楼被按照同一个刚性板计算;如果进行了多塔划分,则对各个塔楼分别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 3、地震力偶然偏心的计算,划分后软件分别对各分塔做偶然偏心计算 4、层统计参数的分塔分层输出,定义多塔以后,分塔分层输出的层统计参数有: (1)位移比和位移角; (2)剪重比; (3)刚重比; (4)层刚度比; (5)楼层抗剪承载力比; (6)塔楼为框剪结构时,框架部分柱剪力、框架柱部分的倾覆弯矩所占比例(依据该输出结果按《抗震规范》6.1.3条第1款确定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

YJK对多塔结构自动进行整体和各分塔分别计算并取大值的过程

YJK对多塔结构自动进行整体和各分塔分别计算并取大值的过程 《高规》5.1.14条规定:“对多塔楼结构,宜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我们将各塔楼离散开、分别计算称之为“分塔模型”计算。将各个塔楼连同底盘建模成一个整体模型计算称之为“整体模型”计算。这两种计算方式都要采用,缺一不可,因为分塔模型与整体模型有着不同的计算目标或内容,且它们之间互相补充。 对于各个塔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层间刚度比、层抗剪承载力比等采用分塔模型计算的结果; 对于处于底盘的地下室、裙房部分应采用整体模型的计算结果; 对于各个塔楼的构件配筋设计,应采用整体模型和分塔模型两者中较大的结果进行设计。 一、程序自动进行整体计算和分塔计算 用户可将全部多塔连在一起整体建模,程序可自动实现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程序可对其中的每个塔按照规范的要求自动切分成单个塔,然后连续地分别进行各塔的单塔计算和全部多塔连在一起的整体计算,最终对各个单塔配筋设计时采用整体计算和个单塔计算的较大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计算参数中作如下选择 选择自动划分多塔,划分多塔即定义多塔,这是分塔计算的前提。 选择自动划分多塔后应继续填写参数“自动划分多塔的起算层号”。程序隐含取裙房或者地下室的上一层为自动划分多塔的起算层号,该层号可由用户修改。程序以该层自动划分的塔数作为该结构最终划分的塔数。如果该层以上的某层中又出现了某个塔分离成多个塔的情况,程序仍将这些分离部分当做一个塔来对待。 选择“各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配筋取各分塔与整体计算结果较大值”。这样程序将进行各个塔的离散化处理,程序可对其中的每个塔按照规范的要求自动切分成单个塔,每个分塔各包含底部模型,切分底部模型的范围是塔下45度范围。 图4.7.2 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选项 如果不选择该项,则程序只进行整体模型的计算,不作各塔的拆分,也不做各分塔的分别计算。 2、在计算简图菜单下查看各个分拆的塔模型 如果在计算参数中选择了“各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配筋取各分塔与整体计算结果较大值”,则在生成计算数据后,可在计算简图菜单下点取“自动分塔示意”,查看各个自动分拆后的单塔模型。 选择菜单中的某个塔号,软件在多塔的三维线框模型中将加亮该塔,其余部分用暗线

“多塔结构”与“分缝结构”的区别

(2)多塔结构的定义:对与大底盘多塔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如果把裙房部分按塔的形式切开计算,则裙房部分误差较大,且各塔的相互影响无法考虑。因此,程序采用了分块平面内无限刚的假定以减少自由度,且同时考虑塔与塔的相互影响。对于多塔结构,各刚性楼板的信息程序自动定义。但其包含区域需由用户定义。 (3)分缝结构:在一个大的建筑体部里,因设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分成了若干小的建筑体部,叫分缝结构。分缝结构与多塔结构区别是四边中有的边不是迎风面。 (4)对分缝结构各块要分开计算。 (5)多塔结构新规范条文注意事项: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限值、最大位移平动位移的比值限值,对多塔结构特别注意,目前程序是不对的,不能直接采用,必须将多塔结构分搭计算,方可判断两者的比值。 多塔结构的计算 (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⑴带变形缝结构的特点: ①通过变形缝将结构分成几块独立的结构。 ②若忽略基础变形的影响,各单元之间完全独立。 ③缝隙面不是迎风面。 ⑵计算方法: ①整体计算的注意事项: a)在SA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 b)所给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 c)定义为多塔后,对于老版本软件,程序将对每一个缝隙面都计算迎风面,因此风荷载计算偏大;新版本软件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即可以人为定义遮挡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周期比计算有待商讨。 ②分开计算的注意事项: a)旧版软件除风荷载计算有些偏大外,其余结果都没问题,新版软件定义遮挡面后,风荷载计算也没有问题了。 b)一般而言,对于基础连在一起的带变形缝结构,由于基础对上部结构整体的协调能力

有限,所以建议采用分开计算。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⑴大底盘多塔结构的特点: ①各塔楼拥有独立的迎风面。 ②各塔楼之间的变形没有直接影响,但都通过大底盘间接影响其他塔楼。 ③塔楼与刚性板之间没有—一对应关系,一个塔楼可能只有一块刚性板,也可能有几块刚性板。 ④大底盘顶板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协调各塔楼之间的内力、变形和位移。 ⑵计算方法: ①在SA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②位移比、大底盘以上的各塔楼的刚度比均正确;③周期比、转换部位的刚度比计算有待商讨。 ⑶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大底盘多塔结构在大底盘与各主体之间的刚度比如何计算规范并没有说明,但也没有说不要求。SATWE软件仅仅输出1号塔的主体与大底盘相比较的结果,其它塔与大底盘相比的结果则用“*”号表示。 ①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整体计算:根据龚思礼先生主编的《建筑抗震设计手册》提供的方法:要求在计算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地下室楼层剪切刚度比时,大底盘地下室的整体刚度与所有塔楼的总体刚度比不应小于2,每栋塔楼范围内的地下室剪切刚度与相邻上部塔楼的剪切刚度比不宜小于. ②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分开计算: a)根据《上海规程》第条中条文说明中建议的方法:如遇到较大面积地下室而上部塔楼面积较小的情况,在计算地下室相对刚度时,只能考虑塔楼及其周围的抗侧力构件的贡献,塔楼周围的范围可以在两个水平方向分别取地下室层高的2倍左右。 b)在各塔楼周边引 45度线,45度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作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构件。

(完整版)多塔结构的计算

多塔结构的计算 (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⑴带变形缝结构的特点: ①通过变形缝将结构分成几块独立的结构。 ②若忽略基础变形的影响,各单元之间完全独立。 ③缝隙面不是迎风面。 ⑵计算方法: ①整体计算的注意事项: a)在SA 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 b)所给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 c)定义为多塔后,对于老版本软件,程序将对每一个缝隙面都计算迎风面,因此风荷载计算偏大;新版本软件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即可以人为定义遮挡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周期比计算有待商讨。 ②分开计算的注意事项: a)旧版软件除风荷载计算有些偏大外,其余结果都没问题,新版软件定义遮挡面后,风荷载计算也没有问题了。 b)一般而言,对于基础连在一起的带变形缝结构,由于基础对上部结构整体的协调能力有限,所以建议采用分开计算。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⑴大底盘多塔结构的特点: ①各塔楼拥有独立的迎风面。 ②各塔楼之间的变形没有直接影响,但都通过大底盘间接影响其他塔楼。 ③塔楼与刚性板之间没有—一对应关系,一个塔楼可能只有一块刚性板,也可能有几块刚性板。 ④大底盘顶板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协调各塔楼之间的内力、变形和位移。 ⑵计算方法: ①在SA 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 ②位移比、大底盘以上的各塔楼的刚度比均正确; ③周期比、转换部位的刚度比计算有待商讨。 ⑶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 大底盘多塔结构在大底盘与各主体之间的刚度比如何计算规范并没有说明,但也没有说不要求。SATWE 软件仅仅输出1号塔的主体与大底盘相比较的结果,其它塔与大底盘相比的结果则用“*”号表示。 ①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整体计算:根据龚思礼先生主编的《建筑抗震设计手册》提供的方法:要求在计算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地下室楼层剪切刚度比时,大底盘地下室的整体刚度与所有塔楼的总体刚度比不应小于2,每栋塔楼范围内的地下室剪切刚度与相邻上部塔楼的剪切刚度比不宜小于1.5。 ②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分开计算: a)根据《上海规程》第6.1.19条中条文说明中建议的方法:如遇到较大面积地下室而上部塔楼面积较小的情况,在计算地下室相对刚度时,只能考虑塔楼及其周围的抗侧力构件的贡献,塔楼周围的范围可以在两个水平方向分别取地下室层高的2倍左右。 b)在各塔楼周边引 45度线,45度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作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构件

PKPM软件在应用中的问题解析―多塔结构的计算

PKPM软件在应用中的问题解析―多塔结构的计算 多塔结构的计算 (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⑴带变形缝结构的特点: ①通过变形缝将结构分成几块独立的结构。 ②若忽略基础变形的影响,各单元之间完全独立。 ③缝隙面不是迎风面。 ⑵计算方法: ①整体计算的注意事项: a)在SA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 b)所给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 c)定义为多塔后,对于老版本软件,程序将对每一个缝隙面都计算迎风面,因此风荷载计算偏大;新版本软件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即可以人为定义遮挡面。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周期比计算有待商讨。 ②分开计算的注意事项: a)旧版软件除风荷载计算有些偏大外,其余结果都没问题,新版软件定义遮挡面后,风荷载计算也没有问题了。 b)一般而言,对于基础连在一起的带变形缝结构,由于基础对上部结构整体的协调能力有限,所以建议采用分开计算。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⑴大底盘多塔结构的特点: ①各塔楼拥有独立的迎风面。 ②各塔楼之间的变形没有直接影响,但都通过大底盘间接影响其他塔楼。 ③塔楼与刚性板之间没有―一对应关系,一个塔楼可能只有一块刚性板,也 可能有几块刚性板。 ④大底盘顶板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协调各塔楼之间的内力、变形和位移。 ⑵计算方法: ①在SA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②位移比、大底盘以上的各塔楼 的刚度比均正确;③周期比、转换部位的刚度比计算有待商讨。 ⑶大底盘多塔结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大底盘多塔结构在大底盘与各主体之 间的刚度比如何计算规范并没有说明,但也没有说不要求。SATWE软件仅仅输出1号塔的主体与大底盘相比较的结果,其它塔与大底盘相比的结果则用“*”号表示。

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建筑以及大跨空间、多层地下结构的出现,在目前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大型公建项目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可达总竣工建筑面积的10%。大底盘高层建筑于上部结构塔楼相对大底盘地下结构刚度大,荷载不均匀,基底反力不均匀,基础底板的均匀变形,设计不当会引起基础开裂。除此,之外,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还有一些关键设计需要重点关注。 一、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说明 根据地下室层数及地下室与主楼连接方式通常可分为5种结构类型,我们以地下车库结构为例说明,即与主楼断开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断开双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双层地下车库、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五种。与主楼断开单层车库 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是车库和主楼各为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设计时应注意车库埋深大于主楼基础埋深时,应尽量使主楼外墙与车库外墙净距增加。如无条件时,车库与主楼间应设有效支护,并交代先施工车库后施工主楼,车库基坑开挖时不应使主楼基底土受到扰动。【7度设防】车库一般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1]。7度Ⅰ、Ⅱ类场地丙类建筑不需进行地震作用计

算。中柱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与主楼断开双层车库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车库和主楼各位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车库自重远不足以抗浮,车库底板配筋基本水浮力控制。设计时应注意在设计前摸清主楼边界与车库边界关系。确定主楼基础埋深时,应考虑主楼与车库边界距离,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注明基础施工顺序:先车库后主楼。与主楼相连单层车库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设计时应注意嵌固部位设在主楼地下室顶板时,应注意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高差不能太大。嵌固部位设在基底时,上部结构应按多塔模型复核构件配筋。车库柱配筋应考虑剪力调整。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间应设加腋,便于传递地震力。主楼相关范围内抗震等级应同主楼抗震等级。与主楼相连双层车库 双层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 主要特点:车库分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地上车库周边一般设置沿街商铺。小区景观设在地上车库顶板上。主楼范围在地下、地上一层、大平台均有入口大堂。主楼范围在大平台处底部架空。设计时为避免地面二层以上形成多塔结构,大平台层应合理分缝,避开景观水池、避开小区变用户变、防止塔楼偏置。主楼剪力墙布置应充分考虑架空层及大堂的效果。±处楼板无覆土且不设缝形成超长结构,应采取

多塔结构计算阵型个数不够造成的配筋异常

多塔结构计算阵型个数不够造成的配筋异常(邮件24234)一、用户问题 邮件24234, 标题:为什么多塔结构中有两个塔超筋很厉害? 本模型是为了计算车库的,建了五个商铺的多塔,为什么二层的五个塔,有两个塔超筋很厉害?是模型出错了吗?参数检查没有问题,请帮忙看看是什么问题,实在是很着急。谢谢。 该项目平面很大,170m*200m的平面地库,尽端布置了5个突出地面仅2层的框架,用户做了多塔自动划分的设置。 计算结果的配筋简图显示,2层的1塔和2塔梁柱配筋普遍超限。

为了查看梁配筋大的原因,我们打开某根梁的内力计算结果查看,发现该梁在Y方向地震作用下的弯矩达到9300多的一个极大值,明显计算异常。 为了查看Y向地震力大的原因,我们在周期阵型和地震作用文件Wzq.out中看到,该结构根据《抗规》5.2.5条最小剪重比要求的Y方向地震力放大调整系数非常大,塔1和塔2分别为66.6和11。 正是按照《抗规》5.2.5条的最小剪重比要求,Y向地震被放大达60倍,导致梁柱配筋大量超限。 二、多塔结构计算振型个数不够是计算异常的原因 1、用户填写的计算振型个数为9个 图为该项目用户填写的地震信息,在用户定义阵型数中,用户输入了9个阵型。

2、有效质量系数极小 对于一般的3层建筑,9个振型个数可能够用,但是这是一个用户定义了多塔的结构,按照9个阵型计算的阵型参与质量系数极小,X向3.95%,Y向2.33%。远达不到规范要求的90%数值。 X向平动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总计: 3.95% Y向平动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总计: 2.33% 3、很多塔的地震剪力很小 从wzq.out文件中可以看出,除了塔3和塔5以外,塔1、塔2、塔4在2、3层的地震剪力计算结果非常小,远达不到《抗规》要求的最小剪重比1.6%的要求。 三、计算足够的振型个数后结果正常 1、对多塔结构应关注质量参与系数结果 大底盘多塔结构,底盘结构和上部分塔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塔楼部分容易产生鞭梢效应,因此多塔结构的地震计算需要较多的计算振型个数才能达到质量参与系数90%的要求。 如果填写的振型个数少,容易发生楼层地震剪力结果过小的问题,根据《抗规》最小剪重比的要求,就会形成较大的地震力放大系数,这种不正常的放大系数将造成配筋结果异常的状况。

关于大底盘多塔结构设计的探讨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底盘多塔结构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用作住宅小区中的商品房建筑。这种设计结构占地面积小,对地上空间利用率高,极大拓宽了楼体的使用功能。大底盘多塔结构在抗震和抗沉降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如何设计大底盘多塔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多塔结构抗震大盘设计 目前,高层建筑不再将住宅和商用办公区分开,在住宅小区的外围是商用的商场或办公楼,呈现出民用商用综合并存的发展趋向,大盘多塔结构也随之成为高层建筑的流行模式。在设计大盘多塔结构时,应注意整体结构的防震和地下结构防开裂等问题。 一、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分类 总体来讲,大底盘多塔结构可以初步分为三大类: 1.1. 简单型多塔结构 简单型的多塔结构指的是在一个较大的底盘上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有时出于安全和实际情况的考虑,也可以只在大底盘上建造单栋高层建筑。底盘一般包括地下室和低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变截面的柱长一般设计成标准的阶形柱,底盘的裙房在设计时一般也采用较大的空间,此类多塔结构常见于较大的综合型住宅小区。 1.2.复杂型多塔结构 复杂型多塔结构是在简单型多塔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内部的钢结构,在确定结构内的长度系数时一般采用铰接其中的排架柱的方式,在模型中把顶部进行连接,再改造钢结构中的连接部位,对得出的结果参考相关条件做相应的校正修改,便可以得出排架柱的长度系数。 1.3.带缝型多塔结构 带缝型多塔结构指的是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增添建筑内部的伸缩缝、抗震缝和抗沉降缝等。这种结构设计主要出现在层楼间距较小的高层建筑结构中,属于比较特殊的多塔结构,不是常用类型。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设计 2.1. 计算模型 2.2.抗震设计 目前大底盘多塔结构中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动力时程分析法、振型分解反应谱发和底部剪力法。 2.2.1动力时程分析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是采用预先对结构进行地震波检测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地震中的动力分析研究,进而设计出抗震方法的原理。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可以检测出整体结构的薄弱环节,可以对此环节实施针对性的调整,升级结构的抗震极限和防裂等级,在设计不规则结构或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时常用此方法检测调整结构整体的薄弱环节。该方法主要从三方面(层模型、杆系层模型和空间杆系层模型)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出结论。在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时,一般用spa84软件积分计算塔楼的灵活自由度,用spa2000软件积分计算结构底盘建筑的抗震弹性,最后用tat软件进行修改调整。 2.2.2振型分解反应谱发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用于计算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阵型低阶的参与系数在设计多塔结构中一般不予考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振型阶数和振型参与系数之间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振型阶数越大,振兴参与系数越小。在对称的多塔结构中,由于阵型参与系数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采用srss阵型组合方法,而对于塔楼不对称的结构,因结构中存在双向偏心的问题,导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平扭

(完整版)朱炳寅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朱炳寅老师关于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网上问答 1.问:高规附录D中,作用于墙顶的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是否可以只考虑竖向荷载组合?因为墙的轴压比计算中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向力设计值。 答:不可,应取各种工况(包括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等)组合的最大墙顶轴力设计值,并根据墙肢的长度,将其等效为墙顶均布荷载。此处,是墙肢的稳定计算,属于构件抗力计算的内容;而轴压比计算,只是结构构造设计的辅助指标,不是结构计算本身,主要作用是通过轴压比数值的大致划分,确定结构构件的相应构造措施标准。 2.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第9.5.1条表9.5.1第三栏对现浇混凝土板也适用吗?若适用,那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第4.5.5条对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180厚,C30,配筋率不宜小于0.25%的规定是否多余?因为按上述规定,其最小配筋率应为0.306%。 答:关于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计算的相关问题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的计算规定异同分析见下表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的计算规定异同分析表项目框架柱剪力墙轴压比定义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剪力墙墙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墙肢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计算公式轴力设计值的取值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取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最大值,即 =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剪力墙墙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中取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1.2,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下,墙肢的轴力。轴压比真正的轴压比是名义轴压比 3.问:我在算桩基的群桩效应的时候对于桩规中公式5.2.2-5中的参数qck的理解不是很清楚,规范上的解释: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其中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到底是指什么意思?是不是指承台底地基土的承载力。还有对于多桩承台下桩的布置形式,是用矩形布置好还是非矩形(如正多边形)布置比较好(比如是七桩,八桩的),是不是采用非矩形的布置形式更利于每根桩平均受力? 答: 1、qck指承台底面下,相当于1/2承台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对于多桩承台下桩的布置形式,用矩形和非矩形布置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一般说来当一定范围内布桩困难时,可非矩形布桩,以使在满足最小桩间距的前提下,布置更多的桩。桩布置还应考虑承台的布置(施工)等多种因素。宜优先考虑矩形布桩。 4.问:轻钢结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拼接点,经常出现拼接板接触不严的情况,请问此种状况影响结构安全吗?对该部位的质量检验在工程实际中如何把握?现行规范中好像没有明确规定,请专家指教 答:轻钢结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拼接点,经常出现拼接板接触不严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螺栓间距和端板厚度的选择不匹配,螺栓间距太大或是端板太薄,引起端板不密贴现象,此种情况在螺栓连接中应避免。关于是否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不良影响是肯定的。过大的脱开情况必将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结构设计中可采取缩小螺栓间距、加大端板刚度(如适量加设加劲板等)技术措施。 5.问:结构设计规范理解应用手册,第599页讲解的阶型或锥形基础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只是介绍了等效高度及宽度的取法,截面条件计算公式是否应按照砼规式7.5.3.1(一般板类

“多塔结构”与“分缝结构”的区别

“多塔结构”与“分缝结构”的区别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肉的理想,白菜的命。肉的理想,白菜的命。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1)“塔”的概念:这里的塔是个工程概念,指的是四边都有迎风面且在水平荷载作下可独自变行的建筑体部。将多个塔建同一个大底盘体部上,叫多塔结构。 (2)多塔结构的定义:对与大底盘多塔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如果把裙房部分按塔的形式切开计算,则裙房部分误差较大,且各塔的相互影响无法考虑。因此,程序采用了分块平面内无限刚的假定以减少自由度,且同时考虑塔与塔的相互影响。对于多塔结构,各刚性楼板的信息程序自动定义。但其包含区域需由用户定义。 (3)分缝结构:在一个大的建筑体部里,因设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分成了若干小的建筑体部,叫分缝结构。分缝结构与多塔结构区别是四边中有的边不是迎风面。 (4)对分缝结构各块要分开计算。 (5)多塔结构新规范条文注意事项: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限值、最大位移平动位移的比值限值,对多塔结构特别注意,目前程序是不对的,不能直接采用,必须将多塔结构分搭计算,方可判断两者的比值。 多塔结构的计算 (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⑴带变形缝结构的特点: ①通过变形缝将结构分成几块独立的结构。 ②若忽略基础变形的影响,各单元之间完全独立。 ③缝隙面不是迎风面。 ⑵计算方法: ①整体计算的注意事项: a)在SATWE软件中将结构定义为多塔结构; b)所给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 c)定义为多塔后,对于老版本软件,程序将对每一个缝隙面都计算迎风面,因此风荷载计算偏大;新版本软件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即可以人为定义遮挡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周期比计算有待商讨。 ②分开计算的注意事项:

多塔结构设计模型计算分析

多塔结构设计模型与计算分析探讨摘要:本文结合结构设计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多塔结构在软件中的实现以及相关技术问题的考虑,提出多塔结构设计中应当加强的部分,同时分析了多塔结构可采用的计算模型,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方法,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结构多塔结构计算模型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depth analysis of multi tower structure in software and related technical issues, put forward multi tower structure desig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ulti tower structure can use computational models, summarizes some valuable design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 provide effective on the basis of. key words:building structure; multi tower structure; calculation model; design method. 1引言 塔作为建筑结构设计重要部分,其常见于大底盘结构中。其与刚性楼板的区别在于,对于多塔结构来说,每个塔都有独立的迎风面和独立的变形;而每块“刚性楼板”虽然有独立的变形,但不一定有独立的迎风面。“塔”和“刚性板”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结构设计】新手入门——多塔结构设计

新手入门——多塔结构设计 一、多塔定义 高规:未通过结构缝分开的裙楼上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塔楼的结构. 所以对于分缝的结构或共用一个地下室的结构都不是多塔结构,但有一些奇葩审图人员会认为那是多塔,建议先沟通交流. 二、设计要点 1、布置原则 (1)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 (2)上部塔楼结构的综合质心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 (PS:上述图片来源公众号——土木吧) (3)转换层宜设置在底盘楼层范围内,不宜设置在底盘以上的塔楼内.如下图:

2、抗震等级 高规3.9.6条及其条文说明: 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比如主楼是剪力墙结构,裙房是框架,查裙房的抗震等级按框架,查裙房的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按框剪查取且不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如果主楼是框支剪力墙,裙房是框架,查裙房按框架,查裙房相关范围按框剪,因为裙房坏掉了整个结构不至于坏掉了,而且裙房部分的框架柱并不转换. 此外,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三、软件计算注意事项 (1)建模方式

a、广义层建模: 可以一个标准层只有A塔楼,令一个塔楼只有B塔楼,组装时指定B塔楼的起始标高.但小编个人经过验证的是,这样建模是存在问题,在后面的位移角它识别的是叠加的,后来就再没试过这种方式,不知道后来的软件版本有没有这方面的改进,欢迎留言讨论. b、常规的建模方式 都是两个建在一个标准层,哪个标准层消失就再建一层,然后在多塔立面修改两个塔楼层高等不同的情况. (2)多塔结构的阵型个数要多输入一些,一般一个塔楼取9个,看能否满足90%有效质量数,但要注意输入的个数是塔楼个数的整数倍,否则会运算出错,提示特征值不收敛. (3)多塔定义时,自动生成的多塔有时可能不够智能,需要人为修改.此时需要注意围区线必须准确从塔之间的空隙通过,不要将一个构件定义在两个塔内,或某个构件不属于任何塔,否则容易出错. (4)《荷规》8.3.2条:

大底盘多塔设计步骤

注:本篇内容为转载分享! 本期分享的主题: 一、大底盘综合体类型分析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设计要点 三、车库结构设计经济性控制要点 一、大底盘综合体的类型 根据车库层数及车库与主楼连接方式分为5种类型: 1、(与主楼断开)单层车库

1、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 2、车库和主楼各位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 ★设计注意点: 1、车库埋深大于主楼基础埋深时,应尽量使主楼外墙与车库外墙净距增加。如无条件时,车库与主楼间应设有效支护,并交代先施工车库后施工主楼,车库基坑开挖时不应使主楼基底土受到扰动。 2、【7度设防】车库一般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 3、7度Ⅰ、Ⅱ类场地丙类建筑不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4、中柱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2%。 2、(与主楼断开)双层车库

1、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 2、车库和主楼各位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 3、车库自重远不足以抗浮,车库底板配筋基本由水浮力控制。 ★设计注意点: 1、设计前应摸清主楼边界与车库边界关系。 2、确定主楼基础埋深时,应考虑主楼与车库边界距离,保证施工的可行性。 3、注明基础施工顺序:先车库后主楼。 3、(与主楼相连)单层车库 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

★设计注意点: 1、嵌固部位设在主楼地下室顶板时,应注意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高差不能太大(最好≤0.8m)。 2、嵌固部位设在基底时,上部结构应按多塔模型复核构件配筋。 3、车库柱配筋应考虑0.2Q0剪力调整。 4、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间应设加腋,便于传递地震力。 5、主楼相关范围内抗震等级应同主楼抗震等级 4、(与主楼相连)双层车库 双层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

多塔结构设计要点浅析

多塔结构设计要点浅析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多塔结构,结合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提出多塔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设计要点,对多塔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多塔结构;结构设计;构造措施 近年来,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商业综合体一般地上四五层大型商场,以上写字楼或住宅,写字楼或住宅形成几个塔楼,底部商场形成塔楼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多个高层建筑的底部有一个连成整体的大裙房,形成大底盘,即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当一幢高层建筑的底部设有较大面积的裙房时,称为带底盘的单塔结构,这种结构是多塔楼结构的一个特殊情况。对于多个塔楼仅通过地下室连为一体,地上无裙房或有局部小裙房但不连为一体的情况,一般不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所指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此时,若将结构嵌固部位设在地下一层底板上,一般也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多塔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l)一般多塔结构,在多栋高层建筑的底部有一个连成整体的大裙房(含地下室)形成大底盘。这类多塔结构在住宅小区和商住综合楼建设中应用十分普遍。(2)带缝多塔结构,由于设计需要,建筑结构被伸缩缝、抗震缝和沉降缝等分成若干部分。(3)复杂多塔结构,在多塔结构中含有其它复杂结构,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连体、错层等。大底盘多塔楼属于复杂高层结构,其抗震设计要比一般高层建筑复杂,结构设计时,进行概念设计的同时,抓住其主要控制参数和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关键。 1 抗震等级的确定 结构抗震等级一般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及结构高度来确定,《规范》没有单独对多塔结构的抗震等级进行划分,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塔楼及底盘结构形式确定其抗震等级。一般多塔结构,如剪力墙全部落地的商住楼,其抗震等级可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确定;剪力墙部分落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抗震等级应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塔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核心筒结构的写字楼、宾馆等建筑,其抗震等级应按塔楼结构确定抗震等级,与塔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带缝多塔结构,由于用变形缝将塔楼与裙楼分开,塔楼的抗震等级按塔楼本身确定,裙楼抗震等级也按裙楼本身的抗震等级确定。复杂多塔结构,应根据结构复杂类型确定其抗震等级。 2 塔楼偏置问题 塔楼的平面布置相对于底盘应对称布置,各塔楼层数宜接近,减小塔楼质心与底盘质心的偏心距。《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6.3条中规定,”抗震设计时,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上部塔楼结构的综合质心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在地震作用下,偏置塔楼会对整体结构产生扭转作用,并对基础产生偏心压力,使整体

某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设计及抗震分析

某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设计及抗震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15T16:56:36.57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作者:陈卓1 田颖2 [导读] 阐述了大底盘多塔结构的抗震分析,运用多种软件的对比分析,提出具体的对应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及建议。 1.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在建设中大量应用 , 地面以上为多栋高层建筑 , 地面以下由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形成大底盘, 底盘规模越来越大 ,地面上塔楼的数量越来越多。结构整体分析时会面临很多关键性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主要阐述了大底盘多塔结构的抗震分析,运用多种软件的对比分析,提出具体的对应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及建议。 关键词:多塔地震抗震分析 大地下室上多栋高层或小高层建筑在小区设计中成为一种趋势,高层与高层之间的地面为绿化、道路,地面以下为单层或多层地下室,整个地下室采用不分结构缝的做法,即连为一个整体。所谓多塔楼结构是指在结构嵌固部位以上,同一裙房单元上部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塔楼的结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使用功能的局限,很多工程无法通过设置结构缝将塔楼分开,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这类结构的抗震分析很关键。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西省,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工程为框剪结构,采用大底盘多塔结构布置形式,共分为三个结构单元,大底盘裙房范围为-2层~4层,塔楼2(酒店)共19层,塔楼1(公寓)共24层,各单元分布范围及高度见下示意。 裙房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超市、办公。裙房1-4层为商业、酒店大堂。裙房高度为20.950米。塔楼一5-19层为酒店用房,总高度为76.900米。塔楼二5-24层为公寓,总高为89.080米。裙房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其余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下图为该多塔建筑立面图。

建筑大底盘地下室多塔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大底盘地下室多塔结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5T16:53:40.8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作者:张巧红[导读] 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和传统建筑比较,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在地下室的整体连通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及复杂化,多塔楼建筑结构形式由于具有抗震性能强、容积率高等优点,可以将建筑功能充分发挥,因此,大底盘多塔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某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大底盘地下室结构所存在的施工条件,论述结构设计要点,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 前言 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和传统建筑比较,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在地下室的整体连通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及技术问题也比较多,如抗浮、抗震、抗裂、地下室沉降等问题,这就考验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的水平。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02675.2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3410.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265.21平方米。该项目的地下室设计采用大底盘多塔地下室结构形式,将6#、9# 高层住宅与 14# 地下车库相连(见图 1),3#、4# 高层住宅与15# 地下车库相连,各楼的嵌固端设置在地下室车库顶板处。 图1 结构整体模型简图 二、不均匀沉降设计策略 (一)常见设计策略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大底盘多塔地下室结构设计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种技术问题一般都是采取以下设计策略来控制:①在主楼与地下室大底盘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在主楼封顶完成大部分沉降,再进行后浇带施工便可规避沉降不均;②沉降缝。也可在地下室大底盘与高层建筑之间设置沉降缝,避免相互之间造成影响,保证各部分沉降的自由性,尽最大程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③端承桩。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中,多会设置端承桩来控制不均匀沉降,即是指在稳定的砂卵石或岩层上设置桩端,从而保证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 (二)实例分析该工程具有几个特点:①塔楼高度较高,位置、层数繁多,要求地基能承受极大的负载能力;②大底盘高度较低,位置、层数较少,对地基要求的承受负载能力较小。大底盘与塔楼结合,由于其特点不同,容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对于本次设计中面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采取如下设计策略加以控制优化,利用工程相关图纸、设计参数等对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量进行合理计算(计算时注意考虑基坑开挖后坑底的土反弹量与基础的补偿作用),根据计算结果制定解决措施。譬如:“抗”或“放,“抗”是在施工过程中后续增加钢筋进行加强,来有效地提高建筑抗剪力,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的不利后果。“放”是指在高层住宅楼周围设置沉降后浇带,观察主楼与地下室的沉降值与沉降差,待主楼封顶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对沉降后浇带实行封闭策略,此方法中,只需增加少量的钢筋。 三、抗浮设计策略 (一)常见设计策略对于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见的抗浮问题,通常会采用设置抗浮桩、提高基坑坑底标高、设置宽扁梁楼盖等设计策略予以解决。(1)若对大底盘多塔楼建筑工程所在地水文地质情况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经过科学、精确的计算,便可采用抗浮桩设计策略。(2)若是工程施工条件允许,可以尽量提高基坑坑底的标高,从而起到降低水浮力的作用。在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底板形式有平板式筏板与梁板式筏板两种,在基顶标高相同的情况下,梁板式筏板的基础埋深要大于平板式筏板,水浮力也相应较高,所以可优先选择平板式筏板基础。(3)通常情况下,宽扁梁楼盖的高度约为跨度1/16 ~ 1/22,结合大跨度厚板结构,便能取消次梁,如此便能利用宽扁梁楼盖来降低地下结构层高,最终起到降低水浮力的目的。 (二)实例分析本次工程中,地下水位高水位埋深为0.50米,属于较高水位,在综合考虑到降低水浮力、抗沉降等诸多因素后,决定选择增加顶板压重 + 设置抗浮桩的设计策略。即指在实际施工中,配合绿化工程以增加顶板的覆土,同时针对抗浮不足部分设置抗浮桩。 四、抗震设计策略 (一)工程抗震计算依据本工程为大底盘地下室多塔建筑,地下室的合理设计对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对大底盘地下室结构的构件进行一些加强的构造措施。在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时,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离散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整体模型就是将各塔楼和大底盘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计算分析,离散模型就是切分大底盘,将各个塔分成完全独立的单塔结构分别计算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