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til五大流程图(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

itil五大流程图(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

itil五大流程图(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
itil五大流程图(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份号:001密级: XXXXXXX项目 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XXXX-RPB-R01.00 XXXXXXXX 公司 XXXX 年XX月XX日

辑要页

摘要: 主题词:

文档修改记录

1范围............................................................................................... 1.1标识.......................................................................................... 1.2系统概述...................................................................................... 1.3文档概述......................................................................... 1........... 2引用文挡........................................................................................... 3软件配置管理情况综述............................................................................. 4软件配置管理基本信息............................................................................. 5专业组划分及权限分酉己.......................................................................... 6配置项记录......................................................................................... 7变更记录........................................................................................... 8基线记录........................................................................................... 9入库记录...........................................................................................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简介 业务目的: 为解决、控制过程及部分服务交付过程提供需要的配置项及其属性信息。 IT 目的: 1)建立一个完整的配置项管理框架,降低了无控制环境变更的危险性; 2)CMDB提高支援及各类服务活动的效率和品质,确保服务交付流程如连续性、容量等良好运作。 适用范围 此流程适用IT管理手册中定义的服务范围。 相关流程 IT服务管理手册 (QM-ITSM-2011) 服务规划及管理流程(OP-ITSM-004) 服务报告管理流程 (OP-ITSM-006) 事件和服务请求管理流程 (OP-ITSM-007) 问题管理流程 (OP-ITSM-008) 变更管理流程 (OP-ITSM-010) 发布管理流程 (OP-ITSM-011) 连续性管理流程 (OP-ITSM-012) 容量与可用性管理流程 (OP-ITSM-014)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OP-ITSM-015) 供应商管理流程 (OP-ITSM-017) 服务策划管理流程(OP-ITSM-019) 定义 术语表: 无 角色定义表

仪器种类代号

编号格式 主要设备按以下方式进行编号登记: XX9999YY XX = 仪器种类代号 9999 = 4至5位数字 YY = 地域代号内的缩写式代号 内容 流程解释 配置管理流程从配置规划、日常运维、配置审计、配置管理检讨的PDCA循环保障CI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中配置规划包括配置管理应用的各类规则。 配置规划 (P) 5.2.1配置管理范围工具、用途说明:

ISO20000-20配置管理程序

密级:敏感 文档编号:HTPC-ITSM-B-20配置管理程序 版本号:V1.0 配置管理程序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修订履历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职责 (4)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4) 3.2 配置管理员 (5) 3.3 一线支持人员 (5) 4 相关文件 (5) 5 程序 (5) 5.1 配置计划 (5) 5.2 配置定义和标识 (5) 5.3 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 (5) 5.4 CMDB的控制和维护 (6) 5.5 配置审计和验证 (6) 5.6 生成配置报告 (6) 6 记录 (6)

1 目的 配置管理流程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售后服务环境中的所有组成部分,以确保: 1)所有配置项(CI)被识别和记录下来; 2)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汇报; 3)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确认; 4)客户服务环境的稳定性; 5)实现资产管理的目的。 2 范围 配置管理的范围是公司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环境下所包含的配置项(CI),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部署环境设备、系统软件等,及服务环境中涉及的客户信息配置。具体活动包括识别、控制、汇报和审核等行为。 包括: 1)客户信息:企业客户信息; 2)软件信息:客户运行环境中传输线路综合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环 境,安装软件的拷贝信息; 3)服务器端配置:主机设备、终端设备; 4)备件信息:手持终端设备、车载设备等; 5)服务文档:服务项目文档、服务记录、用户手册等; 6)供应商:供应商信息。 不包括: 1)处于开发或测试环境的业务系统。 3 职责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1)定义并维护配置管理流程文件及所需要的记录模板; 2)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的实施; 3)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目标的实现;

配置管理程序范文

配置管理程序范文 1目的 控制对构成软件/硬件产品的各配置项的标识、管理、更改活动,保证配置项的完全性和正确性,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并能够有效的实现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软件/硬件产品在整个生存周期中的控制管理活动。 3术语 ●配置:配置是指一个软件/硬件产品在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 各个形式(机器可读或人工可读)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其数 据的集合,该集合随着开发工作的进展而不断变化。 ●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目的而作为一个单位来看待的硬件和/或软件 成分,或它们的集合体(软件项及开发文档都称为配置项)。 ●软件库:软件和有关文档说明的一个受控制的集合。目的是有助于 软件/硬件开发、使用和维护。包括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等。 ●开发库: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某一个阶段期间,存放与该阶段软件/ 硬件开发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和人工可读信息的库。 ●受控库:指在软件/硬件生存周期的某一个阶段结束时,存放作为阶 段产品而释放的、与软件/硬件开发工作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和人 工可读信息的库。配置管理就是对受控库中的各个软件项进行管理, 因此受控库也叫做配置管理库。 ●产品库:指在软件/硬件生存周期的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后,存 放最终产品而后交付给用户运行或在现场安装软件库。 ●软件项:是指组成最终产品的源代码、中间文件、目标运行代码, 构成安装程序的源代码、中间文件、目标运行代码以及产品的联机 帮助说明文件(源代码包括程序代码、头文件、资源文件等)。 4职责 项目负责人是配置管理活动的总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制定《配置管理计划》,组织配置管理活动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配置管理活动中的有关事宜。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A0

程序文件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木A0 贞数第1贞共6贞 編制部门研发部 生效日期2018年09月05日 修改页 文件编号修改条款修改内容修改人/日期生效日期全文首次发行 分发部门会签 编制审核批准□业务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韶□质量部□行政部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软件配這皆理贯穿于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对规范软件版本、源代码、文件、工具、现成软件等控 制要求,确世配置标识、变更控制、配置状态记录等活动要求。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保证软件质量使公 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软件项目,并贯穿于软件生存周期全过程。 3.1项目经理 负责指过配置管理人员: 负责审批配置管理il ?划; 负责执行配置管理il 划。 3. 3质量部 > 负责跟踪配置管理il ?划的实施。 4.1术语泄义 软件配置管理:是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变更, 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更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配置项:为配置管理的目的而作为一个单元来看待的硬件/软件成分。 基线: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件以及柑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 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苣项〉和生成可执行 文卷的工具" 4.2配置管理讣划编制 所有项目在指;4^项目开发计划时,都应有项目经理指定配置管理人员,然后由配置管理人员编写 《配置管理计划》,也可以包含在《软件开发计划中》,配置管理讣划至少应包括的内容: ? 配置管理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2. 范围 3. 职责 3.2 配置管理人员 4. 工作程序

HP浪潮IBM服务器配置管理口的方法记录

一:HP配置ilo的方法 1)当在服务器在自检的时候出现:Advanced press [F8] to configure的时候点击F8进入配置界面 2)成功进入该界面之后选择Network-DNS/DHCP 将DHCP设置成off 3)配置管理口的IP地址,完成之后点击F10保存 4)退出界面,file-exit 二:浪潮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1)当服务器在出现如下的情况时点击DELL,等待进入BIOS界面。 2)进入界面之后选择server Mgmt-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 3)进入BMC之后,修改Updata BMC LAN Configuration 为yes, Configuration Address sourc为static,并设置对应的IP、子网掩码、网关。 4)保存,退出即可。 1)第一种方式:在BIOS中修改管理端口IP 启动服务器后,可以使用BIOS设置工具管理IMM网络连接. 开启服务器,通电大约两分钟后,电源控制按钮将会激活,按下开机按钮,就会 显示IBMSystemxServerFirmware欢迎界面. 按下F1键.在Setuputility主窗口中,选择 SystemSettings-IntegratedManagementModule-NetworkConfiguration.在DHCPControl中有三个IMM网络连接选项 (StaticIP,DHCPEnabled,DHCPwithFailover(default).选择其中一种网络连接方式.

如果选择staticIP,须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 关.(IPaddress,subnetmaskanddefaultgateway). 设置完后选择SaveNetworkSettings保存,退出Setuputility. 2)第二种方式:在IMM管理界面中修改IP Note:IMM默认用户名是USERID,密码是PASSW0RD(0是数字零而不是字母O). 在欢迎界面中,选择timeout值(此值为IMM自动退出登陆的时间),点击Continue开始进入,浏览器将出现SystemStatus页面,在 IMMControl-NetworkInterfaces中修改IP地址. 3)IMM各项功能简介 修改IP之后,将管理端口连至交换机,即可远程管理服务器,包括开机,关机,查看系统日志,升级BIOS和Firmware以及远程控制等.如图: 在IMMControl-LoginProfiles修改IMM默认用户USERID的密码,或新建新用户; 在Monitor-EventLog中可以查看机器的日志; 在Task-RemoteControl中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远程控制须在本机安装好Java 插件;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 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 名词和缩写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以及CC组成。SCCB在项目策划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筹建。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基线的建立;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对软件基线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产品发布。 2.3 SCCB负责人 SCCB负责人通常由项目经理担任,代表SCCB在有关文件上签署意见。 2.4 项目经理 定期或事件驱动地评审或审核CM活动。 2.5 测试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测试有关的内容 2.6 开发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开发有关的内容 2.7 QA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QA有关的内容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号修订内容编制人审阅人日期

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 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 名词和缩写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以及CC组成。SCCB在项目策划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筹建。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基线的建立;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对软件基线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产品发布。 2.3 SCCB负责人 SCCB负责人通常由项目经理担任,代表SCCB在有关文件上签署意见。 2.4 项目经理 定期或事件驱动地评审或审核CM活动。 2.5 测试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测试有关的内容 2.6 开发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开发有关的内容 2.7 QA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QA有关的内容

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份号:001 密级: XXXXXXXX项目 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XXXX-RPB-R01.00 XX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辑要页

文档修改记录

目次 1 范围 (1) 1.1标识 (1) 1.2系统概述 (1) 1.3文档概述 (1) 2 引用文挡 (1) 3 软件配置管理情况综述 (1) 4 软件配置管理基本信息 (1) 5 专业组划分及权限分配 (1) 6 配置项记录 (1) 7 变更记录 (2) 8 基线记录 (2) 9 入库记录 (2) 10 出库记录 (2) 11 审核记录 (2) 12 备份记录 (2) 13 测量 (2) 14 主释 (2)

1 范围 1.1 标识 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1.2 系统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它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 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括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考虑。 2 引用文挡 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 软件配置管理情况综述 本章应描述软件配置管理活动进展,与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偏差;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与规程是否相符;对不符合项所采取的措施;完成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工作量等。 4 软件配置管理基本信息 本章应概述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负责人、各级软件配置管理机构组成人员和负责人、软件配置管理所用的资源(如计算机、软件和工具)等。 5 专业组划分及权限分配 本章应列出项目专业组的划分、各专业组的成员以及各成员的权限分配,如专业组可分为项目负责人、开发组、测试组、质量保证组、配置管理组等,权限可分为读出、增加、替换、删除等。 6 配置项记录 本章所列出项目的所有配置项,包括配置项名称、配置项最后发布日期、配置项控制力度(控制力度可分为基线管理、非基线管理(受到管理和控制))、配置项版本变更历史、配置项变更累计次数等内容。

设备设施配置与能源控制程序

设备设施配置与能源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能源利用效率等,保持设备持续的过程能力,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提高能源绩效水平。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科是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关键工序设备的确认。 3.2 设备科负责组织制定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用能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养,设备科负责监督、检查各用能设备的运转情况。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的选型及购置 4.1.1 设备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性能,由责任单位对需购设备进行考察、论证,严禁选用淘汰型产品。 4.1.2 凡属扩改工程(项目)及新增的设备,由项目办负责;针对影响能源绩效较为显著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生产过程中需更换的设备,由设备科负责;凡属基建、环保、电器、仪表、计量设备,由归口单位负责。 4.1.3 新增或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设备,在考察论证结束后,需经分管经理、总经理批准后,交归口部门按选型要求落实采购。

4.2 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与移交 4.2.1 在确保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设备使用单位一般只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由项目办或设备科负责联系有资格的安装单位进行。外来人员施工时,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批件,并严格遵守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4.2.2 安装过程中,有关基础的制作、装配、电气线路和自动控制等项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执行。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控制等要按相关规定执行。 4.2.3 设备安装竣工后,由工程施工主管单位组织公司领导和设备安装、使用部门及有关技术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验收与移交,具体按设计指标和有关施工规范执行。 4.3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4.3.1 设备科定期对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有关单位。 4.3.2 设备实行以操作工为主的机械、电器、仪表维修工四结合的包机制,重点由操作工和机械维修工组成的双包机制,达到台台设备都有人负责。 a) 操作工要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正确的启动、运行和停止等操作;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保持设备 的清洁,及时消除(或回收)跑、冒、滴、漏;认真进行交接班;备用转动设备要每班盘车,保证处于完好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若不能处理时,要向车间领导报告; b)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一般性故障的排除。每天对设备各部位运行情况、泄漏点、润滑部位等进行检查(检修),产生的废油、废液进行回收,其它固体废弃物按《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历史记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名词和缩写 CM(Co nfiguration Ma nageme nt)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 figuration Con 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 nfiguratio n Con 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 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 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2.2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SCCB) SCCB建立在项目级,通常由项目经理、该项目的技术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工程师、 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以及CC组成。SCCB在项目策划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筹建。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软件基线的建立;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对软件基线配置项的变更; 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产品发布。 2.3 SCCB负责人 SCCB负责人通常由项目经理担任,代表SCCB在有关文件上签署意见。 2.4项目经理 定期或事件驱动地评审或审核CM活动。 2.5测试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测试有关的内容 2.6开发组 负责审核《配置管理计划》任务列表中与开发有关的内容

VSS配置管理流程

VSS配置管理流程控制 1. 文档介绍 (2) 1.1 文档目的 (2) 1.2 文档范围 (2) 1.3 读者对象 (2) 1.4 撰写人员 (2) 2. VSS配置管理控制流程 (3) 2.1 配置项及其命名规则 (3) 2.2 目录维护规范 (4) 2.3 角色和权限定义 (6) 2.4 配置管理工作流程 (7) 2.5 VSS用户工作守则 (8) 3. VSS客户端安装 (9) 4. VSS客户端登录界面 (14) 4.1开启VSS (14) 4.2配置正确的数据库地址 (14) 4.3使用正确的账号登录 (18) 5. 客户端基本操作 (19) 5.1创建新的项目 (20) 5.2添加文件 (21) 5.3查看文件 (24) 5.4创建工作文件夹 (26) 5.5修改和编辑文件 (29) 5.6移动文件/文件夹 (33) 5.7共享文件/文件夹(share) (37) 5.8拆分文件(branch) (39) 5.9删除/恢复文件或文件夹 (43) 5.10查看文件/文件夹的历史信息或早期版本 (44) 5.11获取文件的最新版本 (47) 5.12获取文件的早期版本 (49) 5.13修改用户密码 (50) 5.14打开/关闭数据库 (5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Visual SourceSafe(以下简称VSS)是一种版本控制管理工具。它通过将各种类型的文件存入其内部数据库的方式有效地管理工程。此文档为了使VSS在我们的项目管理、文档版本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合理地应用,就VSS的配置管理控制流程、VSS的安装流程、客户端基本操作等方面作相关介绍。 1.2 文档范围 适用于所有项目文档和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文档的归档工作。 1.3 读者对象 公司内部所有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撰写人员

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三阶文件 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MLK-I-078 版本号:A.0 项目页次 0.0 封面 (1) 1.0 目的 (2) 2.0 适用范围 (2) 3.0 硬件配置 (2) 4.0 电脑软件配置 (8) 5.0 软硬件使用 (10) 6.0 硬件配置表 (11) 7.0 软件安装申请单 (12) 8.0 文件修订记录表 (13) 核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分发号:

1.0目的: 1.1使各部门在申购、调配、更新电脑及相关硬件有统一、规范标准可依; 1.2使用各工作岗位使用的电脑软硬件环境符合其实际工作配置要求; 1.3合理安排IT资源,更大发挥功能,节约IT的成本支出;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0 硬件配置: 所有的硬件分为零配件辅料和整机两个部分,零配件辅料部分:主板、CPU、硬盘、U盘、内存、显卡、主机电源、主机电源线、CPU风扇、网线、网卡、水晶头、光驱等;电脑设备及外设部分包括:服务器、电脑主机、显示器、交换机、路由器、磁带机、扫描仪、条码枪、UPS、数码相机等,其中电脑主机按实际用途进行分类。 3.1电脑级别的定义: 公司所有的申购电脑按实际工作角色分以下几等级: A级:文职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文职类的工作使用的电脑,如部门主管、职员、非设计类办公人员等 B级:工程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使用的电脑,如电子、3D、平面、程序设计人员使用的电脑,分B1、B2、B3、B4四个级别 B1、3D设计类:从事产品外形、结构、模具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2、平面设计类:从事产品包装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3、电子设计类:从事产品电子电路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4、程序设计类:从事各应该程序、驱动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C级:测试类,主要用于生产线测试工作使用的电脑 D级:仪器设备专用类 3.2电脑硬件配置(适用于新购电脑) 为保证新购电脑的稳定性、可用性、低成本,在选购电脑时,原则不使用各硬件厂商当年新推出的硬件产品,同时硬件配置跟据市主流配置和实际工作需求而定,具体如下:

HP、浪潮、IBM服务器配置管理口的方法记录

H P、浪潮、I B M服务器配置 管理口的方法记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HP配置ilo的方法 1)当在服务器在自检的时候出现:Advanced press [F8] to configure的时候点击F8进入配置界面 2)成功进入该界面之后选择Network-DNS/DHCP 将DHCP设置成off

3)配置管理口的IP地址,完成之后点击F10保存4)退出界面,file-exit

二:浪潮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1)当服务器在出现如下的情况时点击DELL,等待进入BIOS界面。 2)进入界面之后选择server Mgmt-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

3)进入BMC之后,修改Updata BMC LAN Configuration 为yes, Configuration Address sourc 为static,并设置对应的IP、子网掩码、网关。 4)保存,退出即可。

IBM服务器都有一个远程管理端口, 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IP地址. 管理端口默认IP地址统一为, 更改IP地址有两种方式, 一是开机按"F1"进入BIOS设置, 二是先通过WEB登陆 1) 第一种方式: 在BIOS中修改管理端口IP 启动服务器后, 可以使用BIOS设置工具管理IMM 网络连接. 开启服务器, 通电大约两分钟后, 电源控制按钮将会激活, 按下开机按钮, 就会显示IBM System x Server Firmware 欢迎界面. 按下F1键. 在Setup utility主窗口中, 选择System Settings -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ule - Network Configuration. 在DHCP Control中有三个IMM 网络连接选项(Static IP,DHCP Enabled,DHCP with Failover (default). 选择其中一种网络连接方式. 如果选择static IP, 须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 关.(IP address,subnet maskand default gateway). 设置完后选择Save Network Settings保存, 退出 Setup utility. 2) 第二种方式: 在IMM管理界面中修改IP 用网线将笔记本与服务器管理端口相连, 修改笔记本的IP地址为 PING通服务器管理端口后, 在网页地址栏中输入, 回车后就可以进入IMM管理界面. Note: IMM 默认用户名是USERID, 密码是PASSW0RD(0是数字零而不是字母O). 在欢迎界面中, 选择timeout值(此值为IMM自动退出登陆的时间), 点 击 Continue 开始进入, 浏览器将出现System Status页面, 在IMM Control - Network Interfaces中修改IP地址. 3) IMM各项功能简介 修改IP之后, 将管理端口连至交换机, 即可远程管理服务器, 包括开机,关机,查看系统日志,升级BIOS和Firmware以及远程控制等. 如图:

ISO20000:2018程序文件-配置管理程序

文档编号:HTPC-ITSM-B-20配置管理程序 版本号:V1.0 配置管理程序 ----------------------------------------------------------------------------

修订履历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职责 (4)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4) 3.2 配置管理员 (5) 3.3 一线支持人员 (5) 4 相关文件 (5) 5 程序 (5) 5.1 配置计划 (5) 5.2 配置定义和标识 (5) 5.3 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 (5) 5.4 CMDB的控制和维护 (6) 5.5 配置审计和验证 (6) 5.6 生成配置报告 (6) 6 记录 (6)

1 目的 配置管理流程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售后服务环境中的所有组成部分,以确保: 1)所有配置项(CI)被识别和记录下来; 2)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汇报; 3)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确认; 4)客户服务环境的稳定性; 5)实现资产管理的目的。 2 范围 配置管理的范围是公司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环境下所包含的配置项(CI),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部署环境设备、系统软件等,及服务环境中涉及的客户信息配置。具体活动包括识别、控制、汇报和审核等行为。 包括: 1)客户信息:企业客户信息; 2)软件信息:客户运行环境中传输线路综合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环 境,安装软件的拷贝信息; 3)服务器端配置:主机设备、终端设备; 4)备件信息:手持终端设备、车载设备等; 5)服务文档:服务项目文档、服务记录、用户手册等; 6)供应商:供应商信息。 不包括: 1)处于开发或测试环境的业务系统。 3 职责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1)定义并维护配置管理流程文件及所需要的记录模板; 2)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的实施; 3)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目标的实现;

配置管理过程

配置管理过程 版本:1.2 发布时间: 文件变更记录

本文档描述了软件开发项目的标准软件配置管理过程。该过程向软件开发项目中与配置管理有关的人员提供说明和行动指南,使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客户能方便地通过软件配置管理获得有用的信息。 2.适用范围 2.1机构:质量部、产品部、开发部 2.2业务: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 3.概述 本过程包括建立配置库设置访问权限、组建CCB、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发布基线、基线变更管理、配置状态记录、配置审计、备份配置库、产品发布、移交项目资产入资产库十个子过程。 本过程是描述项目如何计划配置管理活动,并在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如何执行配置管理活动的。软件配置管理是CMM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在于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 4.名词术语 基线:已经通过正式的同级评审而获得认可,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纲领为今后工作服务并且只能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过程才可改变的一个或多个软件配置项。 定义基线: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对基线的个数、时间和条件,以及包含工作产品的定义。 建立基线:根据项目计划中的定义,在实施过程中,经由评审组评审和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批准,建立起来的由特定工作产品组成的基线。 配置项:由配置管理视为一个单一整体而进行处理的工作产品(例如: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数据等)以及完成工作产品所需的软件工具和支持系统。 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简称CCB,负责评价和批准(或不批准)建立基线,评价和批准(或不批准)对基线化配置项所提出的变更,并负责保证那些已批准的变更能得到实施的组。 物理配置审计:Physical audits authenticate ,简称PCA ,审计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以确保其包含全部应有的元素、文档与数据。 功能配置审计: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audit ,简称FCA,审计软件产品的正确性,以确保其性能和基线化的需求相一致。

软件开发过程控制程序

欢迎阅读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定义 (4) 3.1 需求分析 (4) 3.2 概要设计 (4) 3.3 详细设计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7 6 8 7 8 8. 8

1 目的 为保证软件产品及其文档可维护,软件开发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有合同的所有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活动。 3 3.1 3.2 3.3 3.4 成机器可执行的形式的某种形式的程序。

4 职责 4.1 项目负责人 负责制订《项目计划》、协调项目内外各方的关系、控制项目进度并保证项目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4.2 4.3 4.4 。4.5 4.6 4.7工作程序 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分为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实现、内部测试和系统测试7个阶段。

5 开发过程 5.1 项目计划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中要对项目的目标和时间要求给出明确的定义,要规定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规则,项目的开发过程和输出要求,项目对资源的需求和分配等,详见《项目计划控制程序》。 5.2 制定开发规范 项目负 a. b. c. 《 5.3 a. b. c. d. e. f. g. h. i. 《软件需求说明书》得到用户确认后,提交评审。(参见《设计评审和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5.4 概要设计 系统设计员应建立一个高层的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应体现系统的需求。该体系结构应描述软件的顶层结构和定义其主要部分,包括: a. 整个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b. 每一层次的模块结构; c. 相关模块间的接口, 即模块间传递信息的内容、方式和协议; d. 确定各模块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分布;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 T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工作。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2.引用标准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3.术语 下面给出在本规范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其它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在引用时,特别要注意线(baseline)、配置控制(configuration)、配置控制组(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配置检查(configuration audit)、配置标识(configurationidentification)和配置状态记录(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等术语的定义。 3.1项目委托单位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 项目委托单位是指为产品开发提供资金并通常也是(但有时也未必)确定产品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3.2 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 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项目委托单位开发、购置或选用软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3.3 软件开发单位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软件开发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受项目委托单位委托而直接负责开发软件的单位或个人。 3.4 用户user 用户是指实际全胜软件来完成某项计算、控制或数据处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 3.5 软件software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数据和文档,也包括固化了的程序。 3.6 重要软件critical software

AS9100D配置管理控制程序英文版

[Full Client Name Reg Caps]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roc. Title] Rev. [Rev. Number] Page 1 of 4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roc. Title] 1. SUMMARY 1.1. This procedure defines the proces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products comprised of multiple parts, subassemblies or components. 1.2. Th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procedure. 2. REVISION AND APPROVAL This procedure is divided into sections to accommodate companies with complex CM activities, and those with simple CM activities. Delete the inapplicable sections as needed. In some cases, a very simple CM procedure may be included as a section of the Document Control procedure, instead, and this procedure not used at all.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use only if complex CM activities are in place) ? baseline : A baseline is a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formally designated and applicable at a specific point in an items life cycle. Baselines, plus approved changes from those baselines, constitute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 configuration : interrelated function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duct defined in produc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configuration baseline (baseline): (1) An agreed-to descript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a product, at a point in time, which serves as a basis for defining change. (2) An approved and released document, or a set of documents, each of a specific revision;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provide a defined basis for managing change. (3) The currently approved and released configuration documentation. (4) A released set of files comprising a software version and associated configuration documentation. ? configuration documentation: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the primary purpose of which is to identify and define a product’s performance, functional, and physical attribute s (e.g., specifications, drawings) ? configuration item (CI): any hardware, software, or combination of both that satisfies an end use function and is designated for separat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 a management proces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consistency of a product’s performance, functional, and physical attributes with its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throughout its life ? 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 (CSA):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ctivity concerning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