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导学案

编写:刘鑫审阅:黄珏年级:高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体味两首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中凝聚的感情;

3.反复诵读,背诵这两首词。

[学习方法]

诵读、探究、质疑。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见《示范》《目标》相关部分;

2,创作背景:见《示范》《目标》相关部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把酒(拿起杯子喝酒)莫道(不要说)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将息(调养、保养)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堪摘(能够、可以被摘下来)怎生(怎么、怎样)次第(光景、状况)了得(概括得了)

2.摘录其他不懂的词语向身旁同学请教

二.整体感知

1.这两首词的中心句(词眼)分别是哪句?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醉花阴》——孤独寂寞(轻);

《声声慢》——凄惨悲凉(重)。

3.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三.局部探究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首词作于什么时节?有哪些时令特点?

重阳佳节(“佳节又重阳”);天气转凉(“半夜凉初透”),秋风渐起(“帘卷西风”),喝菊花酒(“东篱把酒”),观赏菊花(“人比黄花瘦”)。

2.除了“重阳”之外,词中还有三个表示具体时间的词,请找出来。

“永昼”;“半夜”;“黄昏”。

3.在这三个时间里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愁”——“凉”——“消魂”,程度不断加深;说明对丈夫的思念不断加深。

4.名句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拟人、夸张和衬托;用艺术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之深。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中的“愁”和《醉花阴》中的“愁”相比,含义一样不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醉花阴》中的“愁”只是丈夫外出,词人独处,无人陪伴共度重阳佳节之愁,是一种生离之愁,相思之愁;而《声声慢》中的“愁”却是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无嗣种种变故,晚景凄凉之“愁”,是一种死别之愁,身世之愁,它的含义更丰富,更厚重,更悲凉。

2.这首词中的时节和《醉花阴》中的时节是否一样?为什么?

一样;《醉花阴》写的是重阳佳节,时值秋天;《声声慢》写的同样是秋天,由“满地黄花(菊花)堆积”一句可知。

3.这首词主要的抒情方式和《醉花阴》相比,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醉花阴》主要是在叙事和写景中抒情,属间接抒情;《声声慢》更多的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首尾两句。

4.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起到了什么作用?

直抒胸臆,叠字;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统领全篇。

四.质疑解难

对这两首词你还有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如果有,请写在下面,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帮你解答。

五.拓展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两首词也是李清照的作品,一首作于早期,一首作于晚期。你知道哪首早期,哪首晚期吗?有何依据?

《一剪梅》早期,《武陵春》晚期;《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说明此词当为李清照思念赵明诚所作,所以是早期;《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总括国破、家亡、夫死、无嗣种种变故,所以是晚期。

2.这两首词在写“愁”的时候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还能不能举出其他古典诗词中类似的例子?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之物为有形之物;形象生动易感可知;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六.自我评价

七.课外提升

从《醉花阴》《声声慢》《一剪梅》《武陵春》四首词中任选一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提示:可从意象、意境、手法等方面入手)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熟练背诵默写这两首词 2. 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积累作文素材 一、名句默写 (一)链接高考 1、(2015·四川) 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2、(2015·浙江)守着窗儿,!,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2014·江西,2013·北京、湖北,2012·浙江)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_! 4.(2013·山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 5.(2013·天津)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 6.(2011·江西)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7.(2010·湖北)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 8.(06天津10福建)满地黄花堆积,” (李清照《声声慢》 9.(2009·山东)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声声慢》) 10.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05重庆10上海) 11.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醉花阴》09安徽) 12.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08山东) 13.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 残玉簟秋》06山东07安徽) 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05全国I) (二)情景式默写 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5、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二、文本重读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两首词抒发的都是愁绪。《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拓展:李清照写愁的名句——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5.李清照词二首-Word版含解析-(1)资料讲解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5.李清照词二首-W o r d版含解析- (1)

15李清照词二首 “免费租用”? 2013年5月15日,《扬子晚报》刊有《沪语导游可放口袋》一文。文中说:“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到古猗园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免费租用一台语言导览器,收听专业的沪语讲解。”这里“免费租用”是什么意思?使用这个“语言导览器”到底要不要交费? “免费”是不交钱的意思,“租用”是以归还原物并给一定代价为条件而使用别人的东西,如租用家具。可见,“免费租用”的 说法是矛盾的、错误的。把“租” 改为“使”就通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洪家模走近作者 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作 品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 词》。 相关知识 词的句子长短 词的句子,不仅有五字的、七字的,还有一字、二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九字、十字的,还有十一字的长句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断句。八字以上的句子,词谱一般给以断开。但不同的作者有时也可能作不同的处理。例如八字句,可断为“上三下五”(如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上四下四”(史达祖:“定知我今——无魂可消”);或“上一下七”(向子:“但——长江无语东流去”);或“上二下六”(柳永:“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识记字音 鹧鸪 ..(zhèɡū)冠.儿(ɡuàn)骚.人(sāo) 煞.(shà) 捻.(niǎn) 簇.带(cù) 风鬟.(huán) 霜鬓.(bìn) “士”是会意字,从一从十。本义为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如“士兵”“斗士”等。战国以后,引申为有教养有地位的人,如“策士”“士大夫”等。后泛指男子,也有表示对人的美称之意,

(唐诗宋词元散曲)第3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人生遭际、文学地位。2.认识李清照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3.初步体会李清照词婉约和谐优美的特点,即阴柔的美。4.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议论来画龙点睛的手法及心理活动的描写。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诗意解读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了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名句识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考点演示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的一般女子宽阔。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她的作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乡的情绪,流露出了她对北方失地的深切怀念。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常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具体、极细致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遣词造句有独到的创造性,又极为贴切自然,且

李清照词两首练习

李清照词两首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枕.(zhěn)凝噎.(yì)梧桐.(tóng) 帘卷.西风(juǎn) B.寻觅.(mì) 盈袖.(xiù)萧.条(xiāo) 茅塞.顿开(sa) C.憔.悴(qiáo) 堪.摘(kān)戚.戚(qī) 处.心积虑(chù) D.怆.然(qiànɡ) 暮霭.(ǎi)锦.书(jǐn) 乍暖还.寒(huán)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C.独自怎生 ..得黑(怎么、怎样) 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 ..(光景,状况)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3.下列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第一句明写秋季的天气,暗点作者的愁情,一个“永”字表明作者的愁情难消,日子难熬。 B.上片后一句写清凉的秋夜。“又”字表明时间过得很快,也暗示作者的思念之深。“凉”字主要是说明秋夜的气候特点。 C.下片第一句的“东篱把酒”明写作者重阳节里的活动,暗写作者的寂寞、扫兴,是以酒消愁。 D.全词用词含蓄,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多情妇女的形象。 4.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后,记性已经大为减退,自己的东西也总是寻找不到。 B.“凄凄惨惨戚戚”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 C.上片中“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作者对往日的怀念,更增加了伤心的程度。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夙.愿(sù)履.行(lǚ)亟.待(jí) 茕.茕孑立(qióng) B.脚踝.(huái) 契.约(qì)教诲.(huì) 天崩地坼.(cha)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二首》知识精讲 粤教版选修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二首》粤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李清照词二首》 [教学要点] 一、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了,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的词,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二、课文简析 (一)鹧鸪天·桂花 1、写作背景简介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主旨)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3单元漫步宋词15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15 李清照词二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情疏.迹远( ) (2)何须浅碧.轻红色( ) (3)梅定妒.( ) (4)落日熔.金( ) (5)暮云合璧.( ) (6)闺门多暇.( ) (7)捻.金雪柳( ) (8)簇.带争济楚( ) (9)冠?????画栏开处冠. 中秋( ) 冠.冕堂皇( ) (10)煞?????骚人可煞. 无情思( ) 煞.笔( ) 【答案】 (1)shū (2)bì (3)dù (4)rónɡ (5)bì (6)xiá (7)niǎn (8)cù (9)ɡuàn ɡuān (10)shà sh ā 2.词语释义 (1)画栏开处冠.中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骚人可煞.无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事当年不见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日熔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暮云合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第..岂无风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闺门..多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记得偏重三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捻金雪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李清照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李清照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学习要点】 一、了解这两首词的内容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词的意境。 三、了解炼字炼句的精妙。 四、背诵这两首词。 【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父亲李格非是学者,母亲也善于写文章。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她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文化修养也很高。婚后夫妻感情很好,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后来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妇逃往南方。在混乱局势中赵明诚接受湖州太守的任命,在赴任途中患病不愈,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李清照便只身飘泊在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在凄凉困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是典型的婉约派词人。她写过一篇《词论》,对于北宋以来的主要词人,如柳永、晏殊、欧阳修和苏轼分别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她主张“词别是一家”,不能像诗那样可以有无所不包的广阔题材,因而她的词在艺术上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在思想内容上终不免有所局限。 【重点字词】 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永昼(zhòu)暗香(ònxiōng) 盈袖(yíng)消魂(hún) 雨疏风骤(shū zhòu) 2、理解下列词语 永昼:漫长的白天。 东篱:指种花的地方。 消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 黄花:菊花。 【重点解读】 醉花阴 这首词表达了佳节怀人之思。 上片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眼前实景,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可以想象得到,在天气阴霾的日子里,女主人公愁闷终日;铜炉里的香料慢慢地燃尽,更令她觉得时间难捱。“永昼”“销”传达的都是时间概念。“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蕴涵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绪。紧接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再补叙节序变化,令人备感惆怅。 下片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词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下一句“有暗香盈袖”,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有“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正是借折花赠远以表达怀人之思。至此,诗人虽未明言感时怀人的心绪,但她的孤独寂寞之感,伤时叹逝之情,已寓于字里行间。词人把节日离索的深沉感情留在结尾处,使高峰突起,扣人心弦。“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四字,既写情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黄花在西风夕照中摇落,此时词人既惜花,又自怜;“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如梦令 这首词充分体现出词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珍惜之情。词的内容非常简单,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院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而花瓣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形象地反映出词人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不仅语言精练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练案13李清照词两首1新人教版必修

练案13 李清照词两首(1) 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50分,用时40分钟。 一、夯实语言基础(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A ) A.东篱.(lí)销.魂(xiāo)乍.暖还寒(zà) B.纱厨.(chú)瑞.脑(ruì)暗香盈.袖(yíng) C.憔悴.(cuì)婉.约(wǎn)日薄.西山(bó) D.堆积.(jī)梧桐.(tóng)凄凄惨.惨(cǎn) 【解析】乍音zh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B ) ①评论认为,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危言危行 ....的背后是日本历史教育的长期缺失。此次事件暴露了日本当局拒绝正视二战历史的错误态度。 ②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 ....,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③参加“为了孩子的明天”活动的专家学者都阐释了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新理念,一位德 高望重的老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得之愚 ....。 ④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献的社会教 育和经世致用 ....,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 ...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⑥社会深刻变革的当下,多元复杂的社会生活促使传统幸福观发生了改变,很多人面对 简单规律平凡的生活,不再安之若素 ....。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②③⑥D.①④⑤ 【解析】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弦歌不辍:泛指读书或教学活动没有间断。古人讲究音乐的教化作用,故而也以“弦歌”指代礼乐教化。大学中常用“弦歌不辍”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一得之愚:谦辞,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D ) A.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 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 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概括桂花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它的象征意义。 5.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词。 6.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7.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 8.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 9.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 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 3.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4.桂花色泽暗淡、轻黄,秉性柔和、雅致;情怀疏淡,踪迹偏远,香气纯正;朴实无华,具有独特的内在美。桂花是情操高洁、特立独行的君子的象征,又是词人傲视世俗、卓尔不群的正直品格的生动写照。 5.咏物 6.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7.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冠。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语言,1分。 8.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9.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三层议

(唐诗宋词元散曲)课时分层作业15 李清照词二首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00362084】A.疏.远(shū)碧.绿(bì) 嫉妒.(dù) 熔.金(yóng) B.闲暇.(xiá) 捻.金(niǎn) 簇.拥(cù) 冠.中秋(guàn) C.雕栏玉砌.(qì) 暮霭.(ǎi) 羽扇纶.巾(guān) 荠.麦(jì) D.豆蔻.(kòu) 初霁.(jì) 纤.云(xiān) 怆.然(chuàng) A[A项,“熔”读ró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来相.招、香车宝马相:互相 B.谢.他酒朋诗侣谢:谢绝 C.次第 ..岂无风雨次第:转眼 D.画栏开处冠中秋 ...冠中秋: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 A[A项,“相”的意思是“我”,偏指一方。] 3.下列修辞手法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梅花妒,菊应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次第岂无风雨?(运用了设问的手法) 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C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诗句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词人认为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B.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词人很为桂花抱屈,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C.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转笔写初春之景,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实际上是说春意太浓,不符合词人心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 D.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收集材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2、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朗读、讨论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给李清照的颁奖词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二)整体把握 1、让学生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初步把握一下这两首词的情感。要求学生将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请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的资料展示出来。明确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一生经历以宋室南迁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身在官宦之家,生活优越,受父亲影响,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 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再嫁,遇人不淑,不到一百天就结束了这段婚姻,过着寡居的生活。无依无靠,迁徙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了江南。

李清照词两首赏析

李清照词两首赏析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 2.理解所学词的内容,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3.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的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写作背景 《醉花阴》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沉重高雅。】 《声声慢》 写于词人生活的后期。靖康之难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搜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压在她的心头。 字词汇总 盈(yíng)袖纱厨(chú)薄(báo)雾乍暖还(huán)寒把(bà)酒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醉花阴》 这是“闺怨词”,以主人公的身份真实生动地展示了自己思念丈夫的愁苦心情。 《声声慢》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身孤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把握重点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夜半凉初透”,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二首》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 班级: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她创立的“别是一家”的“易安体”; 2、了解李清照在宋室南渡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创作诗词的不同风格; 3、“易安体”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感受词人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把握李清照前期词多描写寂寞生活,抒发忧郁感情;后期词多寄托故国之思。 学习难点:理解“易安体”的主要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作主要风格。 2.熟读美诵,疏通词意,把握《鹧鸪天?桂花》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反复吟咏,感受词人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学习过程: 自学交流 一、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二、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 2.补充注释: ⑴画栏开处冠中秋: guàn,超出众人;居第一位。 冠: guān①帽子。例如,皇冠,衣冠整齐,冠冕堂皇。②形状像帽子或者在顶上的东西。例如,鸡冠,冠状动脉。 guàn①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例如,未冠(不到二十岁);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其实并不像)。②居第一位,冠军。例如,冠军赛,三连冠。 ⑵骚人可煞无情思:shà,极,很。 煞: shà①迷信的人指凶神。例如,凶神恶煞②极,很。例如,煞费苦心,煞有介事。 shā①结束,收束。例如,煞笔(写文章、书信等结束时停笔;文章最后的结束语。)煞尾(收尾;元曲套数中最后的一支曲子。) ⑶何事当年不见收:为什么。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练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

15 李清照词二首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美 字 体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赏美文 李清照和张爱玲 李清照和张爱玲是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才绝一代的璧女,若将两人放在同一时空,必定是一对漂亮的并蒂莲,立于文学史册上竞芳吐艳,各现妙姿。 尽管隔山隔水隔着遥远的时空,两位绝代才女在身世爱情及晚年命运遭遇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上天给了她们惊艳的才华之后,果然在爱情及生活中再不多给一些。原来上天就是这样“天降大任于斯人”的。 从身世上看,两人皆出身名门。两人都经历了两次婚姻,都是一次成功,一次失败。所不同的是,李清照第一个成功,第二个失败;而张爱玲则是第一个失败,第二个成功(假如那种平凡的婚姻也算成功的话),两人在文学上都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不二才华,一个是宋词坛上一高手,便连男人也难轻易撼动其独一无二之地位。一个是民国时期当红作家,其写作天才更是愧煞多少男儿汉,感叹巾帼不让须眉。 李清照词常有惊人之句,细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在《一剪梅》中,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情愁之无处不在,多如汪洋,侵袭了一个女子的全部身心,此句通俗易懂,抒情却又别致灵俏,给人印象极为深刻。 在《醉花阴》中,更是有一句话令人读之如闻天乐,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点绛唇》中,那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则活脱脱将一个小女儿害羞而不畏缩,可爱而不昵人的情态勾勒得一览无余,活灵活现。文笔拿捏精准细微,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教学难点: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趣的。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 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薄雾浓云);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那今天我们先来看一首她中期的词作——《醉花阴》。 明确《醉花阴》的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朗读词作,整体感知, 诗歌是为了传情达意,我们在刚接触一首诗歌时,一定会对诗中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最初

鲁人版-语文-高二-《李清照词二首》《唐诗宋词选读》

第三单元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单元检测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漱.玉词(shù)(2)熔.金(rónɡ) (3)闲暇.(xiá) (4)搓捻.(niǎn) (5)簇.拥(cù) (6)憔悴 ..(qiáo cuì) (7)风鬟.(huán) (8)霜鬓.(bìn) 2.《永遇乐》开篇写了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的暮色景象,从全词内容来看,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作用表现为与下文写谢绝前来相邀的酒朋诗侣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表现词人内心的伤感。 3.下列对《永遇乐》中语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诗人把夕阳比喻为熔化的金子,把傍晚飘动的云比喻成璧玉。这是分别从色与形上捕捉了相似点。 B.为了适用格律和音韵的需要,诗词中常用倒装句和省略句。比如本词上片末句——“来相召”的主语是“酒朋诗侣”;“香车宝马”省略了谓语“乘”,它们的位置在“来相召”前;“谢他”省略了主语“我”。 C.下片的“闺门多暇”,形容词人年轻时美满闲适的生活;“偏重三五”,指每月的十五日(即望日)都要与“酒朋诗侣”相聚。 D.从下片的“中州盛日”、“记得”、“如今憔悴”等词语透射出来的信息看,这首《永遇乐》侧面描写出金兵南侵,毁灭了她美满闲适的生活。 答案 C 解析C项中对“偏重三五”的叙述错误。“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句是写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在四时八节的良辰盛会中,人们最重视元宵佳节。 4.《永遇乐》中所描述的今昔元宵佳节有什么不同?说说其中隐含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今朝在和风煦日的春日里,担心风雨转眼将至,连“酒朋诗侣”的召唤也觉兴味索然;可是从前盛装打扮,呼朋唤友,却是怎样繁盛的景象啊!一盛一衰,不言而喻。后两句尤让人不堪,“不如”其实是情非得已而故作洒脱语。全词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念、对现实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作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要注意通过分析词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而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临江仙(并序) 李清照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体会词作意境,感受主人公在两首词中的情感。(知人论世)2、过程与方法 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作者的内在情感。 2.品味意象, 理解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周杰伦的《菊花台》引入 “菊花残,满地霜,……花落人断肠……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听着这支歌,我们眼前仿佛看见了一幅美人落花图:西风瘦菊,佳人伫立,对花兴叹。那伫立于秋风瘦菊中孤影相映的她是谁?她忧郁的寻寻觅觅,她又在找什么呢? 二、朗读·体悟 1、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朗读中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男生女生分别读) 朗读提示: (1)联系词人生活遭遇读出情感 (2)重读直接体现情感的关键字词 (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读 (学生朗读,师生点评,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生独读。) 教师指导诵读:(头脑中要有画面感)一片落叶,一生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有了浓郁的感染力,营造了孤独失落的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 2、说说自己读这首词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哀伤低落,愁绪弥漫 寂寞、忧郁,孤寂、愁绪等皆可。 (从原文找体现作者情感和感情基调的关键词) ——愁

二、解读愁情(联系背景,知人论世) 1、请学生补充背景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词分别的愁之内涵,推荐代表发言, 《醉花阴》: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寂寞忧郁) 《声声慢》: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沉重哀痛凄厉) 对比可以看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四、意象与情感 1、两词是怎样传达出如此的愁情?(你通过什么感受到作者的愁情?) 投影问题:找出词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的句子 (1)直抒胸臆: 《醉》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感受)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间接抒情——抓意象析愁情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学生合作完成): 《醉》: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酒 《声》: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3)意象是怎样传达出愁情的呢?我们来找一找两词共同的意象(各小组讨论研究一个意象,推荐发言,并举例) (板书) 西风——状态色调(急)——感觉(冷)——悲凉 黄花——状态色调(凋零,憔悴)——感觉(悲)——伤悲 酒——状态色调(淡)——感觉(冷)——愁 共同传达出忧伤愁绪的意味。 西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以上示例看情况来举) (4)《声》的情感和氛围更为沉痛悲凉,又是如何通过意向做到的呢? 添加一些特别的意象:(各小组讨论研究一个意象,推荐发言,并举例) (板书) 雁——状态色调(飞回故乡)——感觉(思念)——思乡离愁 梧桐——状态色调(凋零,干枯)——感觉(凄清)——牵愁惹恨 雨——状态色调(连绵不断)——感觉(冷)——哀伤愁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