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职业院校价值取向基本矛盾探析1

高等职业院校价值取向基本矛盾探析1

高等职业院校价值取向基本矛盾探析1
高等职业院校价值取向基本矛盾探析1

高等职业院校价值取向基本矛盾探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职教育在价值取向中两组基本矛盾,分别为:价值定位中的“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的矛盾以及培养目标上“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矛盾。通过对这两组基本的矛盾的分析,尝试探索在课程设臵过程中,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对两对矛盾加以融合和调整。明确“课程”内涵;重视生成性课程的开发以及还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于一线教师及企业代表;通过对“课程中心”“选课学分制”“弹性班级”等的确立和建设进行课程实施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价值取向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经历的1999—2004年的规模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国内的各大高职院校纷纷进入了全面提升质量与加强内涵建设阶段。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才结构及类型的需求变化以及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我国高职院校在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实际,服务区域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中的矛盾。

一、矛盾的提出

(一)高职教育中的“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

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高职教育上承目前在我国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的学位教育,下启各种岗前职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目标,教学体系上均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的特征。这种特性往往会给一些高职院校带来“身份迷失”的痛楚和尴尬。他们在办学的价值定位、培养目标等方向性的问题上往往会在“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之间左右徘徊。不清楚该究竟靠近哪一方,近而影响学院的各项制度、环境建设,以及文化的塑造。“高等属性”以及“职业属性”在高职教育中关系问题,成为决定着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中的第一对矛盾。

(二)学生培养中的“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的很多高职院校,不仅在基本的办学理念的价值定位上存在着游离与徘徊,在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上,也面临“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犹豫与取舍。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办成了“本科学校的压缩饼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定位模糊与“贪大求全”误区。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关注自身在人才培养上出现的“功利化”倾向,开始加大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管出于上述哪种驱动因素,在没有对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评价检验体系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技能的整体性”与

“岗位的针对性”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在自身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上的又一对矛盾。

二、矛盾的分析解读

(一)“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矛盾分析与解读

“高等属性”与“职业属性”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系问题是决定着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高职教育之所以异军突起,其实是高职教育自身对于传统高等教育的“剥离”。正是由于从高职院校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由以学科为本位,过度到以能力为本位,才使高职院校赢得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空间。弃“高”选“职”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主动”选择。

一方面,不管是自身主动剥离,还是公众价值认同的缺失,高职教育“高等性”身份的缺失会制约高职院校的发展已逐步被公众所认可。单纯技能的提倡和强调淹没了“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精神”应有的位臵,使得高职教育短、平、快办学趋势愈加明显,功利化趋势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培养目标上,过多的承担了为企业提供“有一定技术的”“速快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的“劳动力生产加工车间”的角色。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后就业晋升空间”以及“人的全面成长”。

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职业属性”的忽视,又会使高职教育简单的变相为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专业建设、课程设臵、教学内容上盲目的求大,求全又会使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

学时的压缩和限制使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们在与本科学生同等竞争

的情况下处于劣势。此外,当下很多高职院校都有向更高层次的办学发展需要,而现有的院校设臵条例是以学科型为标准制定的。在这种框架中,高职院校只有达到学科型设臵标准后,才可以升格为本科院校。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就会进行"学科型"转向,拟向本科院校晋升,同样也造成了高职院校“职业属性”的忽视甚至缺失。

(一)“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矛盾分析与解读

“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另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社会需要的是既“通”又“专”的人才,但实际的教育体系在与其对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通”和“专”在有限的教育学时中往往不能兼得,尤其高职教育在教育学时上较本科教育更是压缩了一年,这又需要一个价值取向上的选择和取舍。

一方面,在一些传统高职院校中,尤其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级、转型而来的高职院校。应对特定岗位的单项技能的学习目标被臵于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掌握特定岗位的技能目标而展开的。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对学生的“专业性”有很好的塑造,但发展性目标、教育性目标、技能整体性目标的忽略,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换岗过程中适应周期延长,职业发展与晋升空间狭窄。

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调研,很多企业在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期待中,更看重于针对特定岗位的技能的熟练程度。希望企业所接

纳的高职学生对定向岗位没有适应磨合期,能快速上手。因此,也有学者提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锥型”人才。学生视角的“人的全面成长”,企业视角的“特定岗位的技能娴熟”构成了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矛盾。

三、矛盾的融合调整

教育的对象是“人”,终极目标也是“人”,教育活动的一切目的都要围绕“人”来展开。高职教育对“人”的塑造,最终会通过课程设臵、课程改革来实现。高职教育中的矛盾,最终也要在课程层面进行融合和调整,在课程设臵方面恢复对价值定位、培养目标等高职教育核心问题的思考。当然,这里所指的课程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大方面。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从价值取向到教育实践之中的这两对矛盾,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在高职院校“育人”的终极目标之中。矛盾的双方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择”与“弃”的关系,而是“双向要求”在“学时空间的有限性”挤压下的异端膨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与优化来对矛盾进行调整和融合。

(一)课程内涵解读

我们这里所说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不仅包括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还包括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课程,不仅包含各种严谨的、规范的“课堂内的理论教学”活动,还包括“课堂外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各种课外的“兴趣小组”。

除了“教书”育人,“环境”同样也能育人,课程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为我们突破“教育学时有限性”提供了空间。各种新的课程形式的开发,为我们对上述矛盾的融合和调整,提供了各种具有有效探索空间的方式和途径。如,项目课程,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非常接近的体现了职业性与情境性。同时又不脱离知识体系,单纯强调技能;讲座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的进行人文素质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兴趣小组,通过课下的各种兴趣小组,如钳工,车工等,使学生在具备技能的整体性宽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特征及岗位需求特点,培养专长。

(二)课程实施平台的建设

1、资源供给平台:“课程中心”的建设

课程中心是专门为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和指导。同时也是为教师开设课程提供指导、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和消耗品等课程资源和课程建议的学习与教学资源中心。一方面,它通过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降低成本,优化配臵;另一方面,通过对“职业课程”“项目课程”“讲座课程”等新形式的课程项目的开发,加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强化基础,注重体系”的人文科学通识教育来进行高职院校在“高等属于”“职业属性”的价值取向以及“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上矛盾的融合。

2、制度平台:“选课学分制”的确立

“学分制”鼓励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志向的变化及发展预期的调整,转换所修习的领域。这样不仅可以尊重受教育个性化发展,更为受教育者提供完整的技能培养,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空间,调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技能整体性”与“岗位针对性”之间的矛盾。“选课”并非完全盲目的学分的累积,高职院校应配备专门的“导师”为学生提供选课的课程咨询和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导师”是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分析与建议提供者。在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同时,还应强化职业指导、职业道德和职业体验教育的特殊功能。

3、组织保障:“弹性班级”

“选课学分制”确立之后,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弹性学制”以及进一步深化为基于多元教学交往关系的“弹性班级”。它不仅是高职院校两对基本矛盾兼容的组织保障,还具有为高职院校承担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兼容化的教学组织方式、拓展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功能的重要功能。

(三)课程开发

矛盾融合的核心在课程,课程开发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成性课程,还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于老师及企业的一线员工,建立相应的“课程责任及奖惩机制”,赋予一线教师及企业代表对课程进行开发、改造及优化设计。丰富学生可选的学习资源,从理论到实践在广义的课程层面完成对矛盾的调整和融合。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定位与培养目标上两对基本矛盾的凸显,只是在“学时空间有限性”挤压下的极端异化,是

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加以调和。通过对“职业课程”“项目课程”“讲座课程”等新形式的课程项目的开发,加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强化基础,注重体系”的人文科学通识教育;以“选课学分制”以及“弹性班级制度”为制度平台和组织保障,来进行高职院校在“高等属于”“职业属性”的价值定位以及“技能的整体性”与“岗位的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上矛盾的融合。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关注高职教育中“人的全面成长”以及“生命的诗意生活”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

(本研究为中央财政项目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ZJWY12021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12006]1号) 2006

2、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

3、张建鲲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群论 [D]

4、牛征. 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J].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全国高职排名_全国高职院校排名

全国高职排名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为民政厅下属公办院校,省内招生代码9231,学校助学金丰富,专业热门,教学老师经验丰富,入学签订就业合同,给学生以最好的服务。热门专业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影视广告设计,游戏设计与制作,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以下就是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资料。详细情况请加右Q 咨询。 1天津职业大学2邢台职业技术学院3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6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7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8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9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0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1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13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4青岛职业技术学院15威海职业学院16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7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8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9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4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5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6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7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8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9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0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31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3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3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34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5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36沈阳职业技术学院37大连职业技术学院38长春职业技术学院39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40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4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43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4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45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6温州职业技术学院4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48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49安徽职业技术学院50漳州职业技术学院51九江职业技术学院5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53淄博职业学院54商丘职业技术学院55武汉职业技术学院56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57永州职业技术学院58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9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60柳州职业技术学院6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62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6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64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65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66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7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68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69宁夏职业技术学院70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具体也可以如下: 西北地区专科院校排名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西南地区专科院校排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四川教育学、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2007年01月05日 14:01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上海交通大学费毓芳余新丽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对2005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交通大学2005届毕业生调查问卷》。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探索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关系,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在网上进行,3948名2005届就业的毕业生(升学的除外)填写问卷,有效率100%;被调查的毕业生,涉及全校21个院系,230个专业,其中男生2922人,占74%,女生1026人,占26%。 (一)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我们选择了21项指标,利用吴谅谅等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中使用的项目,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被分成“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项目的重要性。使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因素分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案例

德育工作案例 一、以德育科研为先导,着力构建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特色。 在社会变革,多元文化冲击,价值重建的复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我们的科研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者及德育管理制度的现状,拟通过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研究,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形成了以下系列: (一)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时就培养的好习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实新生入学教育,一是环境教育入手,提升适应能力,新生入校,就有班主任、生活老师通过参观、讲解、班会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熟悉各种环境,消除陌生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是磨练意志品质,严格军训生活。三是认真学习校规,强化纪律意识,我们专门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校规校纪的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讲解、案例分析、主题班会、测试等方式,让每一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中职生,特别是一名医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

正确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纪律观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熏陶,让新生尽快融入卫校生活,感受卫校精神,让学生了解卫校的昨天、今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五是启发就业意识,引导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请专业课老师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去向,职业标准等,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及社会的需求。 优美的校园环境

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二)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职业准备”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意识.作为一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有技能的高低,还应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综合品质等。 在学生在校过程中,我们全程规划了职业素养培养,着重把握了以下13个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入职的第一步,职业服装的发放仪式,职业前景调查,职业礼仪训练,职业角色体会,“爱心、细心、耐心”训练,集体精神的培养,“沟通”、竞争与合作,职业活动中法律意识的建立,如何面对挫折,我是“护士长”——责任教育,“传光授帽”—-体会职业的神圣,模拟招聘—-接受社会的选择。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择业观 论文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为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供了依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意义。 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的意义。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对择业的评价、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职业观教育就己在国内萌发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教育部门在国内很早就提倡择业观教育。2O 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各高校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扭曲。 1.1职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职业观教育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承受能力增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决策能力的大小。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比较理性,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综合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感谢您花费时间完成这一问卷。您对这一问卷与您实际情况符合的回答,将使我们真实了解有关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情况,感谢您为科学研究做出的贡献! 这一问卷中所有答案都没有对错、好坏、高低之分,与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您回答的结果只汇总在总的科学研究报告中,请放心根据您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来回答所有项目。 谢谢您的合作! 请先填写个人信息,在符合您情况处画“√” 学校: 性别: 1 男 2 女出生年代:1 80年代 2 90年代 学校:1 一本院校 2 二本院校 3 大专院校专业:1 文科 2 理工科 3 艺术类年级: 1 大一 2 大二 3 大三 4 大四 入学前长期居住地: 1 村镇 2 县城(县级市) 3 中等城 4大城市 父亲职业: 1 高层管理人员 2 中层管理人员 3 基层人员 4 工程师 5 教师 6 医生 7 律师 8 个体经营者 9 来城务工者 10 务农者 11 其他母亲职业: 1 高层管理人员 2 中层管理人员 3 基层人员 4 工程师 5 教师 6 医生 7 律师 8 个体经营者 9 来城务工者 10 务农者 11 其他您家庭前一年总收入: ①30,000以下② 30,001—40,000元③ 40,001—60,000元④ 60,001—80,000元⑤ 80,001—100,000元⑥ 100,000—15,000 ⑦ 15,000—20,0000 ⑧ 20,0000以上 感觉自己家庭的收入:1 很低 2 较低 3 中等 4 较高 5 很高 1、选择工作时,您比较看重哪些因素 A工作能提升自己的能力、B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大的价值、C工作符合我的兴趣爱好 D工作有挑战性、E工作后容易成名成家 F工作单位有优雅的环境、G工作后有较多的晋升机会、H工作中的自主性大,不受约束 I团队厉害与否、J工作稳定 K单位或工作知名度高、L单位能提供医疗和养老及住房公积金等保障、M有好的福利待遇 2、谁对您的职业选择有影响 A父母、B朋友、C恋人、D老师、E自己、F社会舆论、G政府政策引导、H其他 3、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 A网络、B报纸刊物、C人才市场、D学校就业信息、E社会关系、F自荐、G其他 4、职业风险意识 A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是不稳定的工作、B选择稳定但是收入一般的工作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_刘峥

关注“课桌文化”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刘峥 【案例简介】: 针对班级里出现有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工具进行破坏这一情况进行探讨,弃绝传统的一教到底的教育模式,采用“交流-考察-分析-探寻-动手”这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教育,有效的解决了“课桌文化”这一扎根在班级里的顽疾。 【案例背景】: 我们教室去年换了新课桌,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桌上出现了同学写画的痕迹,不少同学向我反映有的写得很不文明,据了解,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屡禁不止,很是头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询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就有了这次活动…… 【主要做法】 一、交流、引导,发现问题 学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环境,上学期投资几万元装备了所有教室,新添了一些硬件设施,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眼睛总是看课桌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告诉我:我们的教室设施是很齐全,但是我们发现课桌上总有一些刻画的痕迹,我们上课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去看这些内容。结果导致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降低了上课45分钟效率,影响了课程的学习。 二、实地考察“课桌文化” 这些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课桌文化”课桌文化这东西是早有渊源的。你们除了在我们的教室里看到过还在其他教室里看到过。 内容比较“丰富”,有简单的画儿,还有鸟兽鱼虫甚至奥特曼等动漫形象,还有看上去蛮通顺诗歌,有的绘画,颇有专业水平,当然也有的是乱涂乱画的一些很不文明内容。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看得出所谓的“课桌文化”的内容开始有文学,不成文词或是词组,再有些短句;甚至连诗、散文,连ABC也搬上了桌面。在众多的内容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不健康的甚至是不堪入目的。至此时,课桌上的东西便俨然形成了一种文化——于是有大家美其名曰为“课桌文化”。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评审标准)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

二、专业建设 2-1专业建设机制 ⑴根据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建立与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⑵分专业大类建立由教学专家和现场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2专业教学团队 ⑴每个专业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专业教学团队,有1名与专业对口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带头人; ⑵重点专业(含精品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至少有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或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主体专业实行由现场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双带头人制”; ⑶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起带头和把关作用,指导本专业教师培训提高,获得省内同行认可; ⑷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和现场专家组成,团队合作意识强,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其中重点专业至少有一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或横向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2-3专业课程体系 ⑴形成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相适应,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体,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 ⑵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技术为主线,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项目、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⑶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⑷主体专业有2门以上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供同类院校共享; ⑸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对策 论文摘要: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呈现出市场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到位意识等特点,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指导、帮助和规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每一位高等教育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结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教育,是国内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绵阳三所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6份),对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创业意识、职业价值评价标准以及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以往更趋成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渐统一 2.“先就业、后择业”和“逐步到位”意识进一步加强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从事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调动一下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在这种观念下,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将通过职业转换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自我成才”、“自我发展”来寻求“求职与成才”的协调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把第一次职业选择作为终身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将进一步减少,“先就业、后择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普遍的新观念。 3.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但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主动地参与职业竞争,主动地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和规格要求。绝大多数同学都承认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是靠才华、靠良好的素质去竞争取得的。在面对“如果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以重庆大学为例 三、发展空间 选择职业是人生一大课题。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择业是其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人生的一大选择”。职业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多数人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强烈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例如培训机会、出国机会、晋升机会等等。 1、培训、出国提升能力: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 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2、学以致用、实现自我:当前人们更强调职业能否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人们已不再将职业仅仅当作谋生手段,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正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支配人们从业行动的重要动因。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调查,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回报家庭与社会”座位社会价值取向,把“适应社会,找好工作,生活得更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出人头地”作为个人价值取向。得到的数据显示,1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38.5%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具有明显的自我倾向。而在我们对重庆大学学生的调查中,45%的人希望能顺利实现人生价值,只有11%的人认为这不重要。 建议: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大胆承认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但也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狭隘的价值观,要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目前,团中央和教育部大力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些富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放弃了沿海优越的工作条件而志愿到西部服务,很好地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平竞争也成为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4、工作自由、兴趣特长:这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工作中能有弹性,没有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这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在我们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有25%的学生是非常希望工作自由的,还有70%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在选择职业时,兴趣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的话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人们会拒绝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在被调查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是非常重视兴趣问题的。 建议: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特长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当代大学生关于择业就业的目标、因素、需求等观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现代大学生就业趋势、误区,树立我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 调查对象与形式 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大学生网友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及结果统计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我们选择了21项指标,利用吴谅谅等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中使用的项目,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被分成“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

项目的重要性。使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1. “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统计 2.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职业价值观各项目的分值排列 调查结果分析 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

1.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调查结果(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1903人,占48.2%)反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一个主导需要,但此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在社会完全平等竞争的情况下,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与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2.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 生存需要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选择生存需要的1204人,占30.5%)。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它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一)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一) 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背景出发,提出新时期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即理论上的核心观、发展现,实践中的针对性、层次性,给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新定位,即特定素质养成及相应教育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定位 一、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背景 (一)新时期的道德共性问题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少年,其思想道德状况一方面在总体上呈现出与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着种种道德困惑,而且出现了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 1.价值观念多样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一些学生道德标准混乱,知行难以统一。我们对江西某市近千名青少年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有近半数的青少年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以致无所适从。不少青少年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2.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80%左右的青少年已经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视作工作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充分张扬,个人利益备受重视,这本无可非议;然而,不少青少年对个人、自我的强调,已显得不是十分健康。由于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团队合作之类的现代观念,并来与个人意识同时确立,因此对个人利益的过分关注,就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甚至会排除道德和伦理价值,走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泥潭。 3.强调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的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调查反映,有近六成的青少年都把“报酬高低”作为今后择业的最主要条件,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认为,现在最流行的观念是“一切向钱看”,认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二)高职学生的个性问题 1.心理素质上的落差 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明显’差异;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商职的校门。因此,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向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等相当朦胧。 2.家庭教育的缺陷 对江西某市部分高职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和普通大学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比较发现,从总体上看,高职生父母亲文化水平明显不及普通大学学生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高职学生家庭中,父母亲双下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大学学生家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而得不到必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 二、高职德育目标的立足点:理论上的核心观、发展观,实践中的针对性、层次性 (一)理论上的认识 1、核心观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道德力量正显示出核心地位,社会发展、企业生存都在呼唤道德重建。 (1)社会发展的新资源:道德力量。今天,无论是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有越来越多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07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描述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描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即大学生具有什么就业倾向?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择业方向?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以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随机抽取5 个系,在所抽中的每个系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总共抽取了100人。这100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20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属性、专业兴趣、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笔者本人发放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表1 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单位:人(%) 3、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的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07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描述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描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即大学生具有什么就业倾向?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择业方向?

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随机抽取5个系,在所抽中的每个系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总共抽取了100人。这100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20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属性、专业兴趣、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笔者本人发放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的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最终)

前言 职业,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到“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古往今来,人间处处皆留下了对敬业乐群的吟咏和感叹。而当今大学生正面临着就业的思考,对未来的职业总是充满了憧憬和担忧。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就业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职业价值观不一样。职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的观念。在当今的高校职业价值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观也给予很多关注,这就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思考更加“迫切”。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念,理性就业。 本次调查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在排版上,问卷力求做到简洁、美观、适宜阅读,此外问卷采用A4纸打印,要求被试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填写。问卷内容整合自网络,小组成员先后进行了三次讨论、校对,问卷设计比较科学。因此,我们避免了因问卷出现问题而影响调查结果;好的样本是调查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样本选取上,我们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抽样方案(详见附件),确保我们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第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本次调查数据处理运用的是SPSS19.0统计软件包,在数据录入之前我们对不合格问卷进行了剔除,对合格问卷进行编码,在数据录入前对录入员进行了培训。数据录入采取全体集中、分工参与的形式,不仅确保了数据录入工作的及时完成,而且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数据合并后,我们对数据库进行了检查,确保了数据库数据准确无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数据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学习钻研了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阅读了相关书籍。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我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学长学姐,这样不仅避免了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确保了数据分析的正确性,进而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本调查报告分为报告主体和附件两大部分,其中报告主体又分为导言、研究综述、研究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结论及建议等部分;附录部分包括问卷、抽样设计等。具体分工情况:导言(刘英)、研究综述(任艳敏、肖伊)、研究设计(李丽萍、罗梅菊)、调查结果与分析(高蓉、刘莎、黄瑶、陈利娇等全体同学)、结果及讨论(艾博文、许璐、宋佩)、建议(刘烁),问卷整合(全体组员)。此外,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问卷修改、问卷发放与回收、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等工作。 本次调查从4月5日正式开始,4月28日正式结束,历时近一个月。由于调查时间仓促,我们在理论知识和技术层面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刘烁 2014年4月28日

职业学校2021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职业学校2021德育工作 计划【三篇】正式版

职业学校2021德育工作计划【三篇】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 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 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大纲》和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以创建xx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树立发现教育理念,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师生成长发展,逐步深入推进系部德育二级管理,强化过程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全

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全面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1.“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2.德育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管理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断创新,毕业标准贯彻落实不断深入。 4.“5+2”双创素质教育工程顺利推进,特色更加彰显。 5.助学工作更加优化,教育内涵更加凸显。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调查题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专题调查报告 调查类型:研究性调查 调查目的:研究本校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共同提高 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学生,共六十,男女比例为1:1.。 地点:宿舍随机选择一栋宿舍楼,晚上7点30到9点30.,敲门进入宿舍,一舍两份,填完后马上收回。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0/6/13 小组成员分工明细: 统筹: 问卷设计: 数据分析: 第一角度: 第二、三角度: 统稿校核及打印: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并附带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内容太复杂不专一,未能通过可行性论证。于是一次以价值取向为主体的社会调查开始本着求实求益求教的态度,以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尊重客观事实,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为纲领性原则,我们作出如下报告: 第一角度:职业价值观调查 作为社会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生存,劳动才能生存。一个人所从事的劳动种类就可以狭隘的定义为他的职业,因此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次调查的第一部分就是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1. 你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A计算机B网络技术C实用技术 2. 你的择业目标是 A关注社会B关注个人发展 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符合自己的兴趣、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等自我发展因素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3. 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全国职业院校详细名单

!- 二、高职(专科)院校(共1288所)北京市(24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天津市(26所)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市职业大学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河北省(58所)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泊头职业学院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冀中职业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6612142.html,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 作者:张婕琼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9期 摘要本文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状况,以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定义、结构维度、研究方法为视角进行梳理,反思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就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 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1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1.2 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