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_俞世恩

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_俞世恩

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_俞世恩
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_俞世恩

第3卷第4期

2011年8月

高校辅导员学刊?教育部24号令颁发5周年纪念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

俞世恩

(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上海200062)

摘 要:在当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必须根据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既立足于学校层面的团队建设以克服院系工作团队的局限性,又努力培养专业或专项工作带头人,实现与院系团队的功能互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1)04-0005-04

一、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涵义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在新形势下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从现行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模式看,主要有以下特点:“在工作目标上,表现为个体目标明确而整体目标含糊;在任务分工上,表现为垂直分派明显而横向分工模糊;在工作关系上,表现为只有亲密关系而缺乏协作关系;在工作内容上,表现为综合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在工作效果上,表现为总体绩效小于个体贡献之和。”[1]所谓辅导员团队,是指在高校中由知识技能互补、能够互相协作以更好地推进工作、发展自身为主要目标的辅导员个体组成的群体。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对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首先,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团队建设强调的不仅仅是辅导员个体,更着眼于弥补个体差异。不同院系、不同个体辅导员自身之间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必定存在一些差异。“把不同学术方向、专业背景、年龄结构的辅导员按自愿的原则组合到一起,在相互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拓展工作技能”[2],无疑有助于产生合力。

其次,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助于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政治引路人转变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导、咨询、服务的良师益友,同时又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因此,在“单兵作战”倍感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团队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来适当分担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分解他们的角色压力,全面了解学生,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第三,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助于挖掘辅导员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往往较多地关注自己的日常工作,因此忽视了自身的发展。而通过辅导员团队建设,随着个体在团队中与团队成员的大量交流和学习,不仅可以不断提高辅导员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满足他们自身成长成才和健康发展的需求,还能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更加爱岗敬业,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助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成效。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降低辅导员培养成本,也可以减少因单个辅导员工作流动造成对学生工作的影响,从而在保证辅导员工作的延续性的基础上,在辅导员个体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

*作者简介:俞世恩,女,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博士生。DOI:10.13585/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7008051.html,ki.gxfdyxk.2011.04.008

质的同时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水平。

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辅导员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针对整体而非个体的,是建设性的而非否定性的,是立足发展的而非维持的,是注重长效而非急功近利的,是讲求特色而非仅仅关注常规的。

二、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固然与辅导员个体有关,但现代社会不再是单兵作战时代,团队的作用日益明显,而且团队发展了、提升了,作为团队中的个人无疑也会获得进步。因此,大力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努力发挥辅导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应有之意,与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

然而,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看,随着一些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院系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辅导员之间也存在条块分割,“尽管表现为校、院双重领导,但更多的因身份隶属关系以二级学院为主,各自开展工作,各自组织活动”。[3]总体看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从团队的组织架构看,从十六号文件下发以后,全国上下对辅导员队伍十分重视,纷纷成立一些相关组织与“行会”,比如全国有“辅导员研究会”、各高校也有“辅导员之家”等组织,但是该平台在各高校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从团队类型看,基本以院系团队为主,辅以形势政策课讲师团及因科研工作等需要形成的一些临时性的合作团队。

从团队活动开展情况看,部分高校依托“辅导员研究会”、“辅导员之家”等平台积极开展一些辅导员培训、交流等工作,但也有一些高校的相关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发挥作用。

据作者的了解和与一些高校交流的情况看,辅导员团队建设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从团队指导性看,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员团队相对独立,很少有高校在院系团队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设计与指导发展,团队发展的随机性与盲目性较大。

其次,从团队紧密度看,很多高校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基本还是多以院系为单位的工作联系为主,辅导员队伍的横向间联系相对较少,除了同一年份入职的辅导员相对熟悉,及个别辅导员的志趣相投会稍有深度交流外,各院系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培训等方式进行,不够深入。

再次,从团队特色看,院系为主要构成单位的辅导员团队基本没有形成明确的特色,即使有也基本属于非主观能动进行设计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最后,从团队战斗力看,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团队基本以院系为单元,战斗力强弱更多取决于院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的领导力与辅导员个体的能动性。高校职能部门对于团队建设及战斗力激发方面介入较少。上述现象反映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意识还十分薄弱,比如:

在队伍建设理念上,多数高校停留在对辅导员工作的一般管理和考核,或关注辅导员个体典型的培养和激励,很少关注辅导员团队建设。

在工作机制上,各高校都有辅导员沙龙、工作例会、辅导员之家等诸多工作载体,但是辅导员团队的制度化、体制性建设比较薄弱,针对辅导员队伍的流动和“隐性”缺编等现象,基本还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在激励机制上,对辅导员典型个体的培养通过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先进工作者等方式有所体现,但是通过团队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三、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点和对策

面对当前辅导员团队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要有效促进并进而以此为抓手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无疑要开拓思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笔者认为,要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必须根据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需要与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规划相结合,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团队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于学校层面的团队建设,以克服院系工作团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还要以校、院系两级的辅导员团队建设为基础,注重学校大团队与院系小团队建设的功能互补。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积极营造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工作氛围

目前很多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院系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囿于院系分管副书记存在的现实,顾忌于越级沟通而疏于直线联系。其实,学生

?教育部24号令颁发5周年纪念

工作职能部门完全可以摆脱顾虑,在充分掌握和了解辅导员个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搭建“辅导员研究会”、“辅导员之家”等各类平台,并以此为抓手,从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关心和辅导,在提升辅导员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他们个体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交流合作的氛围。与此同时,职能部门还需要在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团队建设的体制机制、指导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式,努力激发辅导员个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职业迷茫和倦怠的同时,引导他们走出“独挡一面”、“单兵作战”的思维定势,意识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对自身发展和工作成效的意义,明确目标,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和定位,求同存异,职责和功能互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二)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以院系为基础的团队建设

不同的观念、思维碰撞,有利于团队开拓创新。其中,队伍结构无疑是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在现有情况下,院系辅导员团队显然是各高校开展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从基层做起,优化本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在学校层面,应根据队伍建设规划需要和学生工作的需要,通盘考虑各院系辅导员团队的构成,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指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特殊学生帮扶与资助等具体工作内容,结合本院系现有辅导员的年龄、性别、专业背景、个性与专长等方面的搭配,选聘和调配合适的辅导员,像学科建设那样建立结构优化的“团队”。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类委托项目的实施来不断培养辅导员团队的默契,提升团队凝聚力,使团队成员在各项工作中有分工,有合作,从而增强院系辅导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

(三)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努力培养专业或专项工作带头人

辅导员团队建设必须着眼于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为此,学校要不断强化创新思维,鼓励辅导员突破院系限制,以“自愿组合,自由进出”为原则,依据学生工作的不同模块,在校级层面随机组成适合辅导员自身发展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特色工作团队。该团队可以通过承办学校职能部门下达的系列委托项目,在加强各院系辅导员之间的合作与了解的基础上,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比如,以推进形势政策课教学工作为主题形成专门的“讲师团”;为促进辅导员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组建“科研团”;围绕学校学生稳定工作创建“维稳团”等等。要努力培养团队带头人,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经验与智慧的交流和分享,在工作中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从而实现工作成绩和科研成果的同步提升,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同步发展。可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不仅可以引导辅导员寻找自身工作兴趣点和特色,促进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也有助于形成特色工作团队,作为院系基本团队的有效补充,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特色亮点的不断形成和深入。

(四)处理好院系团队与专业团队之间的关系

院系团队建设要立足基础。在院系辅导员团队建设过程中,培养和找准团队领袖是关键。这就需要院系辅导员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学生工作的不同模块,不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党建团建、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工作领域的拔尖人才,在全面提升院系学生工作水平的同时,为相关校级专业团队的产生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保证专业团队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克服院系团队建设的局限性。

专业团队建设则要立足特色。鉴于专业团队主要是以“自愿组合,自由进出”的原则构建的,辅导员团队的组建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无疑又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在加强对辅导员的兴趣引导和培养的基础上,有必要首先重点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团队文化和工作特色,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其次不断加强机制建设,支持和鼓励优秀者,合并或解散滞后者,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团队运作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团队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规范工作开展,提高团队自我管理的能力。良好的专业团队建设显然可以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程度,与院系团队建设之间形成功能互补。

但是,校、院系两级辅导员团队也并非完全割裂,校级专业团队可以是以某院系辅导员团队为核心的进一步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是独立于某院系辅导员团队之外,由全校范围内的辅导员中的部分同志根据“自愿组合,自由进出”的原则组建而成。因此,在工作中既要努力加强校、院系之间

?教育部24号令颁发5周年纪念

的两级合作,也要注重团队建设的交叉重合,既要发挥不同小团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也要明确小团队对大团队的服从性与依赖性。

总之,加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在行动上积极落实,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 周邵生.用团队模式建设辅导员队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 贺新芳.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10)

[3] 丁志卫.论高校专职辅导员团队构成及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5)

Research into Layered Tea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dvisors

Yu Shi’en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paratively weak team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college advisors,universitiesmust meet the demand of advisors’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combine it with their overallplanning of adviso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team composition.On the onehand,a strong university-level team helps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n the part of school or depart-ment level teams;on the other hand,strengthened team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professionals or spe-cialists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school or department level teams.

Key word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dvisor;team construction

?教育部24号令颁发5周年纪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