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应对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应对

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应对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应对

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应对

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解总障

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G

h

WHO 合理用药标准:

病人接受到适宜的调配正确的药物医疗病人接受到适宜的、调配正确的药物,病人用药剂量准确、用法时间疗程正确,药物质量安全有效价格可接受并保证供应机构

药物质量安全有效、价格可接受并保证供应。

医有效对症选药

护药

安全避免

或减少

合理用药用药药物

被动性经济

ADR

承基本原则

过程

偶发性不可抗拒性

G

h

受力

合理用药

酮康唑梅花K

康泰克西沙比利鱼腥草注射液亮菌甲素

拜斯亭欣弗

关木通静丙(佰易) 、(博雅)

万络

加替沙星甲氨喋呤阿糖胞苷

肝素钠汽车司机双腿瘫痪变形,再也无法驾驶汽

泽马可刺五加

G h

培高列特茵枝黄双黄连糖脂宁

药物安全性监测变迁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药品不良反应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药物不良反应偶见

≥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 + 药品质量药品质量+ + 用药差错

用药差错知识经验

辨别真伪

敬业尽职

医院药师

误用、差错等药品不良反应

质量问题

G

h

不良事件

药物不良事件

药品安全问题通常是由用药错误、药品质量以及药物固有的不安全

因素等造成。

美国每年约有44,000至98,000人因为用药差错而死亡,而且每年因为用药差错所耗费损失将近170亿至290亿美金;各国的住院病人约有6.5-16.6%遭遇过用药差错。

70%美国每年发生的几百万件医疗错误中,可预防的占,有可能预防的占6%,不可能预防的占24%。

调查表明医疗错误源自医生护士药师调查表明,医疗错误源自医生56%,护士34%,药师10%。

G

h

年我们接受国家中心的任务

针对大型医疗机构不安2007年,我们接受国家中心的任务,针对大型医疗机构不安全用药行为的监测与成因分析开展多中心调研的课题通过对数家大型医疗机构代表性科室用药情况进行调研、对重点病例跟进分析,追踪记录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分析不安全用药的影响因素,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安全性监测和控制举措,减少用药安全隐患、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切身利益。

G

h

材料与方法

调研单位与科室:

解放军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普外科、骨科单位及样本纳入标准

单位及样本纳入标准:三甲医院、信息化设备及管理完善、配备专职临床药师、地理分布具代表性。研究时间段内选定科室的全体住院患者。

G

h

调研指标:

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涉及和未涉及两部分

PASS )涉及和未涉及两部分。经文献检索、专家信函咨询、专题会议审核确定。PASS 涉及的观察指标11项。关注重点是黑色和红色警示

信息。PASS 未涉及的观察指标25项,其中合理用药调研指标7项

项,病例观察指标14项,重点监测补充观察指标4项。关联因素再评价:

分药物、人员、外界三个方面,共计12项,以及其他。

G

h

调研时间:2008年5月1日-2008年12

月31日。

调研方法:利用PASS

系统逐例、逐条医嘱审查,参照患者实际病情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安全用药影响因素。

调研工具:专项研发的医院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软件系统。

PASS 监测结果评判:对PASS 黑色和红色警示进一步分析,判断其有效性并结合关联因素进行相关评价;

临床观察指标评价:由临床药师追踪记录调研对象用药情况并对病例进行逐一的具体分析,记录不合理现象、分析不安全用药影响因素重点病历利用“解放军总医院电子药历管理系统”进行药学监护分析。数据处理:利用“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程序”提取三家医院的全部调研数据,汇总后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G

h

结果与分析

概况

调研病例4910份,

解放军总医院1882例,沈阳军区总医院1995例,成都军区总医院1033例。

G

h

4910

例样本汇总情况

G

h

三家医院的用药合理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

各科室间的用药合理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

G

h

结果显示各医院内不同科室间PASS 系统监测结果差异较大,

外科系统科室易发生配伍禁忌(特别是静脉营养液)等,

内科系统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外科用药相对简单、内科系统用药复杂。

G

h

PASS 观察指标的汇总结果

医嘱总数219700条;

问题医嘱2813条占1.280%,

黑色警示238条占0.108%,红色警示2575条占1.172%;黑:红8.46:91.54。

PASS 监测警示结果: 警类型集中在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儿童警告、国内注射液体外配伍、剂量审查、给药途径监测五个方面G

h

给药途径监测五个方面。

PASS 监测中药师评价有效医嘱相关因素发生率

警示信息的关联因素评价警示信息的关联因素评价:PASS 警示有效的例数1161条无效警示例数条,无效警示例数1652条。有效的不合理医嘱相对应的关联因素中,人员因素的57886%发生率最高约57.886%;外界因素次之约31.524%;其他因素再次发生率也在30.146%;而药物因素G

h

的发生率相对最低约有26.014%,

PASS

监测中药师评价无效医嘱相关因素发生率

G

h

PASS 系统监测结果的评价,无效警示数量高于有效警示。

计算机处理方面局限性”监测评价无效的医嘱中原因依次为“PASS 计算机处理方面局限性”,“PASS 提示内容与临床实际用药情况(环境)不符”和“PASS 本身数据错误”“临床治疗需要或医生长期用药习惯”,临床治疗需要或医生长期用药习惯。

PASS 系统的提示非常重要,计算机自动化的审核方式具有高效、批量的优点,可应对大量医嘱的审核,提示有风险的治疗。但是缺乏灵活性,不能完全考虑病情变化、分清治疗主次矛盾。医师看到警示后仍然坚持提交医嘱。监测评价有效的医嘱中主要问题在于剂量审查和体外配伍,内科系统中药物相互作用警示更为多见。监测警示有效的1161例结果中,人员因素被选672例次,其中“药品信息知识缺乏”被选达371次,“工作人员责任心”被选163次“经验缺乏”被选次反映出临床不合理不安全用药行为多数是人为次,“经验缺乏”被选115次,反映出临床不合理不安全用药行为多数是人为的,主要在于医务人员对药物了解不够透彻、信息缺乏,由此可见医务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对药物知识掌握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工作责任心。

G

h

应进步提高对药物知识掌握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工作责任心。

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共25

G

h

合理用药调研指标

合理用药调研指标情况描述

4910例中,

4491例(91.47%)应用针剂,3461例患者(70.49%)应用抗生素1529例患者(31.14%)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

673例(13.70%)进行细菌培养(占应用抗生素患者的19.45%),67.35%的医嘱使用非专利药物名,13.78%的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90.5%的患者医嘱完整

G

h

三家医院4910病例中,呼吸科1123例,普外科1213例,心内科1291

例,骨科1283例。科室间的对照和比较显示,超过90%以上的患者使用注射剂治疗,70%以上患者使用过抗生素,并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超过30%,而是否做过细菌培养状况则依据不同科室要求差异较大

养状况则依据不同科室要求差异较大。呼吸科细菌培养送检率相对较高,1123例调研对象中共有542名患者做过细菌培养占4826%但仍然以经验性治疗为多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对院菌培养,占48.26%。但仍然以经验性治疗为多,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对院内感染的总体把握。

而其他三个科室细菌培养送检率则较低均在5%以下,因外科是以手术为主,多是针对围手术期的预防感染;心内科也较少出现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也最低33.85%

各院用药嘱基本完整通用名使用率较高源月处方管各医院用药医嘱基本完整,通用名使用率较高,源于2007年5月《处方管理办法》要求。

G

h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案例1 某医院手术间,一位外科医师要求以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1:100000作为局部麻醉药注射。护士配好药物后,该医师将药物注入手术部位。注射后,患者立即出现心律失常,并最终导致心搏骤停。尽管采取了全面复苏措施,但该患者最终死亡。 事件发生后的调查显示,该注射器中所含的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0,而并非局部麻醉所用的1:100000。追溯原因发现,由于药房局部麻醉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缺货,所以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全部由手术室通过稀释肾上腺素1:1000提供。手术室将肾上腺素1:1000装在无菌容器中,护士需要使用时再从中抽取。但手术护士的操作被中途打断,她将肾上腺素1:1000抽入注射器后,将没有标记浓度的注射器放在后面的工作台上,并未将其稀释,而稍后当医师需要注射局部麻醉药时,该护士将肾上腺素1:1000递给了外科医师。 案例2 某医院医师在开具电子处方时误将“阿糖腺苷”点选为“阿糖胞苷”,该用药错误共累及9例儿科患者。大多数患儿在应用阿糖胞苷后的两三天内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出现了白色脂肪粒或红疹、大便出血等情况。患儿须接受长期监测以评估用药对其产生的远期影响。 该事件中,由于药品名称相似,医师在电子处方系统内开具处方时发生错误。同时,药师在调剂患者药品,以及护士在给药环节均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一错误的发生,为患儿带来不良影响。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缓控释剂型用药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 用药错误

案例1 王先生因低钾血症服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复诊时医师给王先生处方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知每12小时口服2片。回家后,王先生考虑自己曾服用的枸橼酸钾口服溶液每日须服3次,认为氯化钾缓释片也应每日服3次,遂自己调整了用药次数,每日3次每次2片,2周后再次复诊,血钾水平已超过了正常上限。医师仔细询问才得知王先生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因服药次数超过了医嘱定量导致了高钾血症。 分析氯化钾缓释片每天服用2次便可达有效浓度,而许多患者却仍按每日3次服用,服药次数过多,不仅会因血药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且这类药物价格较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也会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缓控释剂型用药次数不足 案例2 李先生因哮喘发作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因其认为缓释剂型的茶碱片作用时间长,觉得每天早上使用1次即可。但连续用药1周,每天夜间仍有哮喘发作,须使用应急的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在复诊时才了解到,茶碱缓释片的用法应为每12小时1次,由于晚上少用药1次,致夜间哮喘发作。 分析任何药物使用少于规定次数,都很难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若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缓控释剂型分开或嚼碎后服用 案例3 78岁的张女士因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近两天因气温骤降,张女士感觉血压明显升高,晚7点自查血压达170/110 mmHg,考虑加服1片药,但着急缓释药物起效慢,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8点自测血压降至140/90 mmHg。9点钟,张女士发现血压又升至160/100 mmHg,担心血压没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在第2次服药后30分钟,张女士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急诊抢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破碎的剂型使较大剂量的硝苯地平突然释放,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护士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护士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接触患者频繁,最直接,在临床安全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药物有关的护理缺陷原因常见的归纳为以下种类: 1、教育培训因素:护理人员主要表现为相应安全用药知识的缺水,如特殊药物的使用、新药配伍禁忌、专科用药理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等;针对患者主要表现为:个别长期住院患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不遵守用药时间、擅自作主调整输液速度、个人擅自加用药物等。 2、影响穿刺技术因素:主要发生在低年资护士和特殊人群患者,护士因穿刺技术部熟练,不到位、发生输液漏肿,老年人静脉弹性下降易漏肿,小儿因烦躁、哭闹、不合作导致输液漏肿等。 3、组织管理因素:(1)药品领取与保管中的问题: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取药护士和执行护士核对有误,药品存放不规范,如不按要求冷藏、避光、存放药品过多,未及时清理造成药品过期等。(2)药品配置过程中的问题: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药品混淆,各种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较多,造成混淆,溶解药物的液体不符造成药品效价降低,从而影响疗效。(3)护士人力资源不足:输液量大,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工作负荷大,尤其是上午输液高峰期和夜间护理人员少时,易出现查对不到位和差错发生。(4)工作流程不合理:如口服药发生的流程,长期液体编排程序,手术、急诊、口服药漏发或少发等。 4、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护士执行治疗过程中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用药错误,未做敏感试验或对患者的病史掌握不全,使用患者有过敏史的药物,未按医嘱治疗时间给药,影响了药物的疗效,经验用药,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等。 针对因素分析,达成解决的方案: (1)强化护士知识技能培训:对新护士强化培训,人人过关药物配伍禁忌表的使用,皮试液的正确配制、药物安全管理制度及疑似输液反应的封存及处理等。针对专科特点进行专科特点进行专科常用药物应用理论、专科操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应急能力培训,对新药使用专门黏贴新药说明,使用前阅读药物说明书,同时注意是否有配伍禁忌,对特殊药物的使用制度流程并加强培训。 (2)强化护士慎独精神:针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安全隐患大多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在出现用药失误时,及时汇报、采取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同时在护士中进行教育,将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3)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查对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每个护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强化操作规程,保证用药安全,在临床用药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包括领药、配药、发药等,环环把关。执行医嘱时,注意医生容易开错的一些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时发现错误医嘱,降低医护偶合性差错。 (4)加强患肢安全用药教育: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用药前、中、后均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其住院阶段的药物治疗信息、注意事项等用药常识,不擅自调速和用药,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杜绝用药差错与纠纷。在使用新药、药品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并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5)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排班时注意新老配合,能力强弱搭配,实行弹性排班,随机增减护士班次。 (6)加强用药环节管理:①完善药品科学分类管理。药物按应用途径分类区存放,设醒目标志,严禁混放,以免混用。特殊药物,高危药物分开放置。②严格病房内基数药品与药物

不合理用药表现及后果

不合理用药表现及后果 一、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诊断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不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口服、肌注、静脉给药);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如药物的半衰期)(如抗菌素的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禁忌; (7)同类重复使用,因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同类药重复使用; (8)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 (9) 经验用药,未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10)未按抗菌谱用药,用药周期。 二、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不合理用药常会导致不良后果,这些后果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危及生命。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浪费医药资源:不合理用药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这可以是直接的,如重复给药、无病用药、无必要的合并用药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等会增加医药资源的消耗,且常会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忽视。 2.延误疾病的治疗:许多不合理用药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如用药错误或给药不足,会延误疾病治疗或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没有痊愈,容易复发,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师治疗的难度;而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则又会干扰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治疗效果等。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有药物的因素,如品种混淆;有患者的因素,如过敏性体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选用药物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用法不适当,均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不合理用药常常会造成医疗事故,或称为药疗事故。

护士安全给药管理规定流程

护士安全给药管理规定 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护士安全给药管理制度 一、经过资格认定及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方可执行给药医嘱。 二、用药医嘱抄(转)录须经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并有转抄者签名。 三、护士根据处方或医嘱给药时应先核对以下内容: (一)药物名称是否与医嘱相符。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是否与医嘱相符。 (三)药物剂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四)给药途径是否与医嘱相符。 (五)询问病人姓名及核对住院号以确认身份。 (六)病人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四、给药应做好记录: (一)医师给予病人的所有用药必须做好记录。病人用药可记录于门急诊病人的病历及住院病人病历或病历中的给药记录单。 (二)门急诊病历用药记录包括就诊日期,病人的疾病描述、诊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三)病历中应存有给药记录单。给药记录单记录病人的每日用药情况,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 (四)护士在给药前后应当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并记录。 (五)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宣教用药知识,同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给药方案。 四、凡住院患者治疗需要的药品均由药学部门供应,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品。确需使用应符合规定。

五、病人给药时间管理细则 (一)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2小时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调整,不能按时给药的以给药错误处理。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师评估后,方可用药;如不能使用,应由医师在临时医嘱单上开具停用医嘱。 (二)根据医嘱需准点给药(如每4小时给药、每6小时给药、每8小时给药等)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药。 (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四)紧急抢救医嘱给药:开医嘱后即刻给药。 (五)口服给药 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下午给药。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应间隔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6-12小时。 4、每日三次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4-6小时。 5、每日四次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20: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3-6小时。 6、一般临时医嘱(st):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六)静脉给药 1、首次给药时间:原则上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如有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为规范我院药品临床使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安全、保障医患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药管理规定。 2.临床用药是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临床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用药。 3.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加强协作,知识互补、共同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负责。 4.医师应按疾病诊疗规程、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为患者开具处方或医嘱,杜绝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医护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品诊疗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按规定仔细核对处方、医嘱、药品与患者身份,并按正确的方法调配和给药。 5.医院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医院“处方集”和“医院药品供应目录”。药剂科在“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内组织有效地供应。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不得从事药品采购、调剂工作,原则上不得在临床使用非我院药剂科采购供应的药品,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必需按医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6.医院制定有相关的处方权限制的规定 ①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②麻醉药品处方权限 7.使用自费药品或乙类药品,以及扩展用药须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在临床诊疗中,医生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熟悉药品的说明书内容,医师、护士按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品。超出说明书使用药品的医师必须在病历中做出分析记录。 8.医院制定有处方权确认的程序与规定。医院医务科、各药房设有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3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宣传、监测和药物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形式向医患提供各层次、全方位的药物知识宣传。设立药物咨询处,由临床药师受理药物相关知识的咨询。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专人负责不良反应监测,收集不良反应案例并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把以往的临床药学工作局限于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发展为开展药物安全性检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对药物治疗进行监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 4 医生、药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提高临床医师职业道德,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治疗学水平,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做到熟悉每种药物的作用、刚法、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开处方和药剂师调剂处方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处方和调配药品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杜绝经济效益的诱惑。虚心接受临床药师的建议,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参加临床用药指导,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同时改变服务观念。提高与医患的沟

用药安全知识分析

用药药品安全知识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

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正式版)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临床用药是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 临床用药管理的终结目的是合理、安全用药。 二、临床医师、药师、护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尊循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加强合作, 知识互补, 共同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负责。 三、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书写处方权限, 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务人员一律不准开写处方。 四、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医疗过程中, 需使用自费药品的, 要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五、在临床诊疗中, 医生要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超出药品使用说明范围的用药, 必须在病历中做出分析记录。 六、药房设有处方权签字留样, 药品发放人员须在核对处方签字后方可发药。 七、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1、护士、医生和临床药师一旦发现可疑药物不良反应, 立即报告病人的主管医生, 并通告医务科及药房。 2、药房在接到通告后, 药师应即时前往调查, 要与临床医师沟通, 降低病

临床用药监控体系

临床用药监控制度 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 1.卫生院药事管理小组负责临床用药的监测、评价及监管,具体由门诊部组织实施,由药房监管。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确定临床专业的药品比例,每月统计相关数据,对用药比例超标的,按规定扣罚科室相应奖金。 3.充分发挥卫生院合理用药监测体系的作用,认真、及时、准确收集数据,重视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药品的监测和分析,特别对异常增量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做积极的干顶,并跟踪整改。 4.定期对抗菌药物专项评价,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5.实施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当月使用量前三位、连续两个月用量前三位或连续三个月用量前十位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对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或其它可疑药品,上报药事管理小组,药事管理小组结合疾病流行状态、科室用量走势、按病种用量走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使用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停用。 6.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干预。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血液制品、静脉用输液、中药注射剂、胃肠外营养、抗菌药物、激素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专项点评,制定改进措施。 7.实施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确定和报告用药错误的登记、报告、分析和处理的程序,通过了解院内外发生的用药错误类型来预防用药错误,避免用药错误的再次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8.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建立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药学部每季度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因果分析,以降低病人用药风险。 9.制定病区(诊疗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确定各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的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安全用药分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安全用药分析 李皓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医院 郑州市 450044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59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状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全年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患者是否属于过敏体质、是否皮试、用药剂量、药物配伍、是否联合用药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 要根据患者药代谢动力学特点合理用药,以确保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安全用药。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3422(2009)0820019203 Analysis of Cli n i cal Safety Appli cati on of The Thi rd Generati on Cefazoli n L I Hao Hospital of Henan Co mm erce A cade m y,Zhengzhou450044,Ch ina ABSTRACT O bjecti 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 licati on of cefaz olin antbi ot2 ics of596cases in our hos p ital fr om Jan,2005t o Dec2008and analyze the reas ons of side effect occur2 ing,t o guide the safety app licati on.M ethods T o conduct the retr os pective analysis on the data of ca2 ses using cefaz olin in the whole year.Results The side effect occuring of the cefaz olin is related t o the f oll owin g fact ors suc h as allergy physique,skin test,dosage,etc.Conclus i on Doct ors should reas on2 ablly use the medicine according t o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ar macokinetics t 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the cefaz olin anti bi otics. KE Y WO R D S Cefaz olin antibi otics;Side-effect;Safe app licati on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谱半合成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用于临床各科感染[1]。但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多,累及各个系统组织、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占抗生素类药物的42186%。其中以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最为普遍[2-12]。本文归纳总结了头孢菌类药物的用药特点和不良反应防治措施,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病例共596例,男性279例,女性317例,分布于各个年龄段。 1.2 方法 回顾性调查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不良反应是否与临床用药剂量、途径、年龄、静脉用药速度、用药适应症,是否空腹用药、是否有过敏史等多项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总结。 2 结果 共调查病例596例,未发生不良反应共有556例.发生不良反应39例,1例严重不良反应是喉头水肿导致的呼吸困难。 2.1 患者用药情况分布 用药情况分布见表1。 表1 用药种类和构成比 药物种类n构成比(%) 头孢曲松27646.30 头孢噻肟7011.74 头孢拉啶12120.30 头孢哌酮-舒巴坦12921.64 合计596100 ? 9 1 ?  Journal ofM edical Foru m Vol.30 No.8 Ap ril2009

手术室安全用药输血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手术室安全用药、输血制度 一、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 1、在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实行弹性制度,随时调整护士休息时间,调动护士的工 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因护士疲劳而发生用药差错。 2、强化慎独精神,加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 意识,避免用药错误后出现缓报和瞒报的情况 3、加强专业知识和药理学知识,组织学习相关的药品商品名、通用名、剂型、用法、不 良反应: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的各种规定,按计划对护士 4、坚持“, 二、1、三查:用药时查用药后查七对:2、3、4、5、6、三、1. 2. 名称、浓度和剂量。易燃易爆药品、对人体有损害的药品应妥善保 管,远离火源或人群,并写有明显警句提示他人。 3. 麻醉药、剧毒药和贵重药必须上锁,建立严格的领取制度, 由护士和管药护士共同管理、每天清理毒、麻药处方和基数,发现 不符及时查明原因。 4. 生物制品、血液品及需要低温储存的药品应置于冰箱内保存, 每周定期派人清理一次,保持冰箱内整洁。 5. 药品基数不应太多,以免过期。一般常用药品每周领取一次, 不常用药品每月领取一次,麻醉药、贵重药则根据每天使用情况领 取。

精心整理 6.定期检查药品柜的存药,发现过期、变色、浑浊或标签模糊 不清的药品坚决丢掉,不得使用。 四、严格用血查对制度 1.必须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7.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病人姓名、性别、病历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制品有效期、配 血试验结果、血袋编号(献血者姓名)、血量、血液成份、血制品外观,查对无误后签字取出。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从血库取出: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8. 9. 10. 11. 12. )、血型 13. 1) 2) 血器, 快, 3) a b c 4) 5)

安全用药工作流程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1.护士执行医嘱,认真校对审核医嘱中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如有疑问需向医生核查无误后方可执行。 2.转抄或打印医嘱执行单。 3.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单准备药物(取药、摆药、配制药物),执行给药并签名。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中、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无菌技术原则,用药现配现用,严格执行配伍禁忌。 5.给药前采用逆行查对及两种以上的查对方式,达到双向确认的目的。 6.对青霉素等易过敏的药物用药前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并按要求进行过敏试验。 7.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 8.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等调整输液滴速,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9.按时巡视病房,对易过敏的药物或特殊药物,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工作流程: 处理医嘱→核对→打印治疗单→取药→配药→身份识别→执行→用药指导→观察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1、病区内药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药品均要在原盒内存放,并有药品说明书,严禁单只裸露放置。2、注射用药、外用药与口服药应严格分开放置,标识清晰。3、病房备用药品、抢救药品、常备药品应有一定数量基数,并有交接班本。4、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高危药品、一品多规药均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晰的标识,毒、麻、精神类药品上锁。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如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不清或有涂改者,均不得使用。 6、个人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 7、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8、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与确认,以减少用药错误,减轻患者损失。9、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10、注射药物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年龄、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后方可应用于病人。11、核对患者时,应至少使用床号、姓名、年龄等两种以上信息核对病人身份,保证给药正确。 【应急预案】1、一旦发现用药错误,应立即停药,向护士长、主管医师汇报。2、迅速查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采取补救措施。3、凡已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4、应将出现的错误,告知患者以求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5、纠正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1)通知医师,在医师指导下采取补救措施。 (2)给药剂量不足时,补足药量。给药过量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立即对症处理。(3)给药途径错误时,在可允许范围内,经医师同意,可不做更正。如给药途径在不允许的范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应通知医师立即采取抢救措施。(4)药物给错患者时,应补给未发药的患者,对给错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5)用药错误时,一经发现要立即通知医师,观察用药后反应,在征得医师同意后,再补给患者应给的药物。(6)针对出

安全用药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

安全用药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 当前我国临床用药中存在许多不安全现象,如盲目用药、药物滥用、抗生素药物滥用等。当前我国各地医院诊所医护人员合理用药观念不强,临床合理用药意识不够,临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中毒等现象大多由不合理用药造成,另外,抗生素药物滥用也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导致大量抗菌菌株产生。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用药观念,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认识药物药效和副作用,在给药时充分认识到药物药性,用药效最好、副作用最低的给药方式给药。相关部门应对药物管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政策,药物安检必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旦出现事故,能具体到人。在现代医院以盈利为目的的畸形发展形势下,有关部门和医院只注重西药管理而忽视中药监管,造成中药管理不善,事故多发。医院必须加强中药安全管理力度,建立重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把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搭配详细记录在案,定期在医院通报。 标签:安全用药;药物监督;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142—01 临床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临床上大量医疗事故都和用药安全有关,我国相关部门也在加强安全用药监管,各大医院也都开始对临床安全用药加以重视,但是关于不安全用药引起的医疗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中毒和药物过敏现象还是屡禁不止,造成大量医患纠纷,给患者生命和健康带来很大隐患,严重影响医院声誉。 1 临床安全用药中存在的隐患 1.1 药物滥用 据有关调查显示,某医院对2009—2011年收治的300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中发现,所涉及药物达150种之多,主要药物分别是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中枢神经药物。尤其是感染性药物,在3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出现了73例,在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报道的2038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占400例,位居首位。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抗感染性药物名目繁多,层出不穷,剂型花样百出,造成医生在临床上不能对症下药,造成药物严重泛滥,不良反应事件随之增多。在泰山医学院一项调查中显示,在2011年调查的20所医院的400例住院患者中存在不良用药甚至药物滥用现象,有些患者一次住院期间抗生素药物用量就达十几种之多,功效相同的同类抗生素联用现象严重,且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导致二重感染频繁发生。中枢神经药物的滥用也比较常见,尤其是镇静剂催眠剂和麻醉剂滥用在临床上非常严重。在中枢性药物临床用量当中,麻醉药品如吗啡、芬太尼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某院2005年以前,每年芬太尼用量为1200支左右,到2007年用量为1732支,2010年达到2100支,吗啡用量四年间增加了四倍之多。各种药物增加原因当中,医院收治的病例增加是重要方面,但也不能排除医院药物滥用。很多患者认为中成药是纯天然药物,没有不良反应,没有副作用,加大药量利用可增加药效,又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近年来中医滥用也已成为医院药物滥用新的高点[1]。 1.2 盲目用药屡禁不止 盲目用药是指用药存在盲目现象,患者有病乱投医,医生乱用药的现象比较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胡焕美鸡西矿务局总医院158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面对繁多的药物,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1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1.1.1 抗生素滥用现象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占70%~80%,少数是细菌。但是,近年来不管是医院还是药店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已成为一种“习惯”,“预防用药”过于普遍。 1.1.2 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抗菌药物按其作用性质分为四类[1]:第I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第II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第III类为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第IV类为缓效抑菌药,如磺胺类等。 联合应用上述抗菌药物时,可产生协同(I+II)、拮抗(I+III)、相加(III +IV)、无关或相加(I+IV)等四种效果。临床上有将青霉素G与磷酸克林霉素合用的现象,青霉素G为I类繁殖期杀菌剂,磷酸克林霉素为III类速效抑菌剂,两药合用时,由于速效抑菌剂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青霉素G难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作用,而使药效下降。另外,青霉素合用氨

苄青霉素,二者同属于β-内酰胺类,一般同类抗生素作用部位相近,并不一定产生协同作用,而且可使毒副作用加强。 1.1.3 抗生素用法不合理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有每天应用1次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情况。青霉素G在体内的代谢及排泄极快,其半衰期仅为0.65~0.7 h[2],输注后3~4 h约90%的药物已排泄,6 h后血药浓度已低于最低抑菌浓度且该药的抗菌后效应短。因此,每天给药1次会使24 h内大部分时间机体内细菌不受药物控制,并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给治疗带来困难。 1.1.4 抗生素给药剂量过大在给药剂量中,抗生素的应用剂量过大问题最为突出,一些医生在抗感染治疗中急于求成,不适当地增加剂量或为了方便,大剂量单次给药,使药物蓄积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严重者可能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3],如斯坦丁4 g,2次/d 给药,克林霉素1.2 g,1次/d给药。克林霉素持续抗菌活性的研究发现,低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的给药方法,同样可以获得使用大剂量克林霉素所产生的抗菌效果,并可减少患者因大剂量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1.2 其他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1.2.1 给药时间不合理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率在上午8时最高,午夜最低。据此,泼尼松口服应采取清晨一次给药法,这样既可节省药物,又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疗效[4];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应在睡前1~2 h给药,因人体晚间血管紧张素分泌较高,夜间服用ACEI类药物拮抗作用强,血压控制好。实验与临床药学表明,许多药物的给药时间不同,治疗效果差异很大。

10.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评价制度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评价制度 1、药品管理 ⑴医院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毒、麻药品管理制度、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用药后观察制度、药剂科用药咨询与合理用药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的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 检查各项药品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是否健全。 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 ⑵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对病房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并认真执行和落实。 ①检查病房药品在存放(分类定位、贮存条件、效期登记、药柜加锁)、使用(批次、规格)、限额、定期核查(是否变质、药品效期、储存条件)等方面,是否有严格的管理规范。 ②检查医务人员对上述药品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相关记录) 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 ⑶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核查无误。 检查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六专管理)、登记(7项记录)及核查(基数,账方物是否符合)情况。 保卫科、护理部、药剂科 ⑷高浓度电解质制剂(氯化钾、磷化钾及0.9%以上氯化钠)、肌肉松驰剂、细胞毒性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①检查高危药品是否单独存放。 ②检查各类高危药品是否有醍目标识。 药剂科护理部 ⑸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识 ①检查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是否分开放置。 ②检查上述药品是否有醒目标识。 药剂科护理部 2、准确核对用药医嘱,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⑴各医院应建立健全医嘱查对制度。 检查制度是否健全。 护理部 ⑵在处方给药及用药医嘱的转抄和执行过程中,应认真核对。 检查门诊药房处方给药及住院护士用药医嘱的转抄和执行过程中的核对情况,转抄错误。(用药查对及执行用药以确认签名为依据) 检查门诊药房、急诊药房处方药师是否实行双人复核(值班时间值班药师再次复核并签字,均以签名为依据) 医务科、护理部 3、安全配伍 ⑴各医院应在醒目位置放置临床用药配伍禁忌表。 检查是否放置用药配伍禁忌表。

用药安全流程

用药安全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输液观察流程 (一)工作目标 1、严密观察患者输液情况,保证患者安全给药 2、满足输液过程中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 1、遵循安全的原则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评估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心理状态等,了解患者输液量及用药情况 4、与患者沟通,了解并满足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5、针对患者病情、用药重点观察、重点监测 6、认真巡视,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7、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做好记录(三)评价标准 1、患者/家属对服务满意 2、观察内容全面,输液过程安全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能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四)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

口服药发放流程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 1、遵循查对制度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腔、食管疾病、吞咽困难等 3、告知患者/家属使用输液药物的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 4、严格执行“三查九对—注意”,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服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5、协助患者服药,确认服后方可离开,对危重和不能自行服药的患者应予喂药。鼻饲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用水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评价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3、患者掌握正确服药的知识 (四)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