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县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建议

宜章县爱卫办黄劲松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有新环境、新面貌。当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为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针对目前现状,现就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比例都比较高,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投入,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全县27个乡镇34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1.93万户、47.25万人,截止2008年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3.54%,改水益累计人口98.50%,84.77%的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近年来,我县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107国道、S324省道为主体,县、乡公路为脉络的四通八达乡村交通网,并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得到优化;同时,也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形势仍不容乐观,与城市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仍普遍存在,不少农村破旧烂房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随地倾倒、阴阳沟渠污水横流、农民饮用水水质量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卫生进一步优化的瓶颈

农民有个习惯是有钱就用于建房。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新房建筑不少,但都缺乏统一规划,零星分散,杂乱无序,乱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建房与村间道路、水沟、厕所、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极不配套,影响整个农村后序建设与发展,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与美观。长期以来,农村村一级的建设都呈放任发展的状态,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虽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一些局部的规划,但未能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致目前还没有可供操作的村级建设规划蓝图。众多自然村小而分散,改水、改厕、道路等基本设施建设任务琐碎而繁重,有限的建设资金很难充分发挥效能,难以形成整体的配套功能,制约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农村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同时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

近年来,随着我县“三化”进程的发展,县域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农村的环境牺牲也显而易见。我县是产煤大县,是有色金属之乡,其它诸如石材等资源也相当丰富,多年来的矿产资源开采,山体植被、交通公路、农民饮用水水质等遭受严重损害;煤区及邻近乡镇受煤车、煤场等煤尘影响严重。在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中,部分沿海工业向我县农村转移,以烟花爆竹及其相关产业为

代表,鞭炮用再生纸制造过程中,造成了土质和水质的严重污染。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如牛皮业加工、铸铁业、水泥厂等工业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日前加剧;县城化工企业的超标排放也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下游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造成了大气、土壤和水质的破坏;密度过大的山塘、河道围网养殖造成水体质量的恶化;过频的食用肉牛、羊养殖放牧行为,破坏了山体植被。还其它问题,如:农村环卫设施的相对滞后,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多;机动车辆的增加、机动车尾气又成为新的污染源;畜禽散养、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失是造成农村环境卫生脏乱的结症所在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城市的市政建设均由财政投入,而农村除了部分主要道路由财政拨款建设之外,其余基础设施建设均由农村自负,不堪重负。特别是事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如地下排污管道建设,垃圾池、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建设,各种卫生容器设置等,我县农村还几乎没有。缺乏基础设施,搞好环境卫生工作谈何容易。

(四)卫生村(镇)的整治和评比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效管理不容乐观

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过程中,每年四月的“爱卫月”我们都会在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开展整治和评比创建活动。我县不少乡镇和村在卫生村(镇)整治和评比创建活动中,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

使镇村环境卫生提高到了相应的层次和水平,但这些环境卫生的治理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突击性质,在活动结束或创建完成验收后,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松懈,活动和创建成果的保持难度较大,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令人担忧。

(五)农村群众对良好的环境卫生的迫切愿望与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还存在差距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广大农村群众十分期盼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村镇的评比创建过程中思想上很支持,对整治和评比创建工作带来的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也十分高兴,但由于长期遗留的卫生陋习一时难以改变,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虽然期盼有好的环境,但自身又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卫生,乱倒垃圾、私搭乱建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对策建议

(一)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仅靠农民的自觉性是不够的,只有乡政党委、政府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并将此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才能形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合力,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大多卫生条件较好的村(镇)的经验表明:领导重视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加快农村建设规划,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农村环境卫生要改变,科学规划要先行。从长远看,制定和出台村级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是改变村级建设随心所欲的状况,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突出发展中心村,明确中心村的定位与功能,规划好道路,绿化、供水、公厕、垃圾处理等必需的配套设施,杜绝农村建房圈地行为,严格控制建房用地,建议通过合并自然村,逐步回收宅基地,避免零星分散,建设上规模的中心村,使中心村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城镇的补充与延伸,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居载体,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条件。

(三)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保证,县、乡镇、村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各村要根据自身条件,切实投入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村如全面达到卫生村要求有困难的村,可先在村的主要场所建立公厕和垃圾池,对主干道路进行硬化,通过逐年的投入建设,分步骤完成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对条件较好的镇、村,要加大对现有卫生设施的改造,实现卫生设施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的层次和水平。

(四)落实环境治理措施,加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农村环境治理,首先要抓以产煤为主的矿业和小化工等污染源的治理。对破坏环境严重的企业要坚决给予取缔,不能因为局部的利益而损害环境卫生的大局。其次,要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农业生产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生长激素;渔业、畜牧业提倡生态养殖,山区应栽种大面积速生丰产林木;河流减少围网养殖密度,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再次,要减少生活污染。对生活垃圾实

行无害化处理,鼓励农民对可降解垃圾实行还田作肥的传统习惯,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减轻农村环境污染。

(五)建立健全基层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实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设成效。

进行有效的长期管理,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保证。一是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各条线分工负责、村委会具体落实的管理网络,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要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要有具体领导分管负责,镇村也要相应明确领导负责,村里要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防止多头管理,但实际无人管理的现象。三是要建立督查机制。县、乡镇两级要建立环境卫生督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环境卫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六)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促进农民良好卫生习惯的意大养成。

深入开展“农民健康行”活动,要加大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电视、广播、宣传标语多种载体,相关部门可以组建健康教育宣讲团并经常深入到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要加强卫生和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广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和带动学生家长的卫生行为,提高农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对一些条件具备的镇、村,还可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对乱倒垃圾等不卫生行为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引导和规范农民行为,不断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准。

二○○七年十二月一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