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足迹

足迹

足迹
足迹

足迹

——读《千年一叹》有感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余秋雨先生的书,名叫《千年一叹》。

余秋雨这个名字,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散文写的很好。

《千年一叹》就是一段描述千禧之旅的纪事,1999年余秋雨跟着香港凤凰卫视,考察全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址,这段历程包括希腊(雅典)、克里特岛、埃及(开罗、亚历山大港)、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由敦煌、成都、北京回到出发地香港。

在西元前的那些远古岁月,这个带状行程里的每个点,都有属于它的一段风华,可是那泰半都已经灰飞烟灭,不存在于现代。对于1999年而言,埃及刚经历过恐怖分子对观光客的屠杀,观光业还没恢复,以色列与周遭国家的敌对仍然剑拔弩张,伊拉克仍在战乱中,伊朗刚从两伊战争中尚未复元,巴基斯坦及印度两国则是比赛似得发展核武,且恨不得要将对方消灭。

余秋雨在“荷马的迈锡尼”中提到,希腊文明的早期摇篮在伯罗奔尼萨斯半岛,尤其是其中的迈锡尼,它的繁荣期比希腊早一千年,但是几千年过去留下什么?余秋雨感叹“唯一让迈锡尼留名于世的人,不是君主,不是将军,不是刺客,也不是学者,而是一位诗人,而且,他已经失去视力。因此,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形式上的胜利者,只属于荷马。历史的最终所有者,多半都是手无寸铁的艺术家。”作者对希腊人的闲散也是印象深刻的,在“闲散第一”里,他说“我到希腊才明白,悠闲,首先是摆脱历史的重压。”(不晓得是不是反话)以前他一直惊叹义大利人的闲散,但是论闲散,在欧洲,义大利只能排到第三,第一是希腊、第二是西班牙。

埃及是一个神秘的古国,远古所遗留的一些包括金字塔等古迹,不禁我都怀疑它究竟是远古的人类所创造的,抑或是远古有外来的文明或消失的智人。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于2011年在埃及吹倒了穆巴拉克政权,这是一个存在几10年的老政权,人民极度贫穷,但当政的穆巴拉克家族却极度富有,形成强烈的对比;1999年作者到了开罗,在“巨大的问号”里,他说“雅典的现实生态已经够让人失望的了,但到了开罗,雅典就成了一个让人想念的文明世界。”但在看到金字塔,作者说“人类真正的奇迹是超越环境的,不管周边生态多么落后,金字塔就是金字塔,让人一见之下忘记一切,忘记来路,忘记去处,忘记国别,忘记人种,只感到时间和空间在这里会合,力量和疑问在这里交战”,说得真好!

在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旅程上都面临着一连串的惊险,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那是一个强权争霸的必争之地,这里地理位置险要,埋藏在土地下的石油更是重要,因为石油,这里几10年来不得安宁,人民没有因为石油获得生活的改善,却反而因为石油搞得争战不断。

作者走完全程之后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博克拉一个叫“鱼尾山屋”的旅馆中,整理整个行程的感受,他提出的第一个疑问是“盛极必衰吗?”其实每个文明的中断一定有它的原因,只是每个文明烟灭的程度不同,作者就觉得埃及文明湮灭的程度相当彻底,“不仅卢克索太阳神庙廊柱上那些象形文字早已与世隔绝,人们难从文本中读解古埃及,而且,更严重的是,由于外族入侵后的长久统治,人们从血缘到信仰都已经很少保留古埃及的脉络”,作者的结论是“这种消失,一定是一件坏事吗?倒也未必。因为,时间实在太长了。”这结论还真耐人寻味呢?在第二个疑问“难道是文明造的孽?”作者觉得这行程里的几个辉煌古文明,包括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位于约旦河两岸到阿富汗边界,这地区冲突很多,愈往东愈极端,作者分析“如果要追根溯源,极端主义的产生,也与那些王者的跨国远征有关。”因为互毁、灭绝、复仇,“文明最集中的地带,成了仇恨最集中的地带。”我不晓得文明的极致,是否都会流于这种结果,但如果是这样,文明

也太可悲了一点,它非常需要现代人类好好的去思考一下。在第三个疑问“中国为何成了例外?”作者分析原因如下“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二是赖仗于文明的体重,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三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四是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五是赖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我觉得汉族人口的庞大及种族纯一才是最根本主要的原因,满、蒙进了中原最终不也都被同化、失去了他们的文化吗?但是如果一个文化有排他性、故步自封,没有吸纳别人的优点,终究会衰败,不改进也是会有亡国灭族的可能,清末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文化大革命”更是差点灭绝传统中华文化,我觉得不会有例外;如作者对埃及文明所言“因为,时间实在太长了。”如果没有好好维护,文明的灭绝没有例外,只有时间快慢,就像埃及文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几块石头让人凭吊。

合上书,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论足迹的步法特征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足迹的步法特征 姓名:王宁 年级:07级刑技2区队 专业:刑事技术 指导教师:信国庆

内容摘要:足迹的步法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是足迹步法检验和足迹追踪的基础。步法特征是一种特征组合,具有再现性和重复性。而引起步法特征变化的因素又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步行速度的变化、步行姿势、心理因素和脚上穿着物的变化等方面。客观因素包括穿着不同种类的鞋所造成的影响、土质对步法特征的影响、负重对步法特征的影响。所谓步法特征是指在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控制下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的一种经学习和反复实践形成的运足迈步规律。通过脚与地面或其他承载客体接触,每个人行走定性动作在足迹中形成的反映人身特性痕迹特征主要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关键字:步法特征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所谓步法特征就是指在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控制下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的一种经学习和反复实践形成的运足迈步规律。通过脚与地面或其他承载客体接触而在客体上形成的印痕。每个人行走定性动作在足迹中形成的反映人身特性痕迹特征主要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一、步法特征的特点 步法特征是一种特征组合,它包括在足迹中所有的通过人行走定性动作反映人身特性的痕迹特征。这种特征有其特殊性并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其相对稳定。足迹步法特征的这些属性为我们通过足迹中人行走定性动作反映人身特性的痕迹特征确定人的自身同一(即人与犯罪事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所以在通过足迹的步法特征认定人的自身同一时,必须综合利用构成足迹每个人足迹步法特征的组合。 步法特征具有特征组合的再现性。即同一人在同一条件下行走时形成的若干足迹,其足迹的步法特征在每一个足迹中均有反映。但由于形成足迹的条件不同,并不是所有的特征都能充分的反映出来而被利用。步法特征的组合中有部分重复性。即在一定数量的范围内不同人足迹步法特征的组合中出现部分相同特征。所以,要区别和划分认定人身的每一个特征是一般特征还是细节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对人身做出种属相同或认定异同的结论。 二、主观因素对足迹步法特征的影响 同一人在不同条件下遗留的足迹在步法特征的反映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主观因素对

人类的进化论文

人类的进化 王瑞聪 (南京师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1级1班) 摘要:人类是由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人类和巨猿存在一系列相似的特征,同时又有很多不同点。化石记录了人从猿的进化过程。其中,脑容量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关于脑容量的进化有不同的说法。 关键字:人类和巨猿化石记录脑的进化人脑进化的因素 引言 当达尔文在1859年提出他的进化理论时,以及后来,当他又提出人类是由更原始的生物进化而来之时,他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并且更确切的说人类也是进化而来的观点,使许多人很困扰。在后来的140年里,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类进化的过程。古生物学家分析了可能是现代人类祖先的生物的化学遗迹,遗传学家为了研究人类和他们最近的非人类近亲巨猿之间的关系,分析了DNA序列的数据。 1.人类和巨猿 人类与猿类同属于灵长目人猿超科, 有其相似的一系列的特征, 但仍然存在有各自独立、互相区别的特 征。猿类比现代人有更大的犬齿和前齿,它们的颚部也更大更重。猿类的脑比人类的小,猿脑与脊髓接触的那一点比起人类离颅骨后方要近。猿身体的形状和比例也有许多与人类不同的地方。猿的身体躯干在底部更宽,而人的则倾向于从肩膀道腰部上下一样宽度。猿的腿从比例上讲比人类的要短,它们的骨盆也不 是构造得能够适应经常直立行走,但它们不能长时间地这么做。想比较,人类是绝对的两足动物-除了在婴 幼儿期。猿的双手和双脚也与人类的不同。猿没有相对的大拇指,它们的脚不能提供两足动物运动所需要的支持。 尽管有以上全部的形态上的区别,猿类的DNA和人类的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当黑猩猩的基因组和人类的进行变性/复性技术的比较时,发现它们之间有99%以上是等同的。这种高度的等同性暗示着黑猩猩和人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并表示它们是在相当近的进化时间,可能是5百万至9百万年前,从一个共同的祖先分歧而来的。其他的巨猿类物种、大猩猩与人类的关系看来比黑猩猩要远一些。 2.化石记录中的人类进化 在人类进化系统上最早的化石出现在东非,它们是在4百万到5百万年前形成的。这些原始人类叫做地猿始祖种(Ardipithecus ramidus)。在3百万到4百万年前的另一种原始人类的生物出现了。他们被称为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最早的被归为同一个人属(Homo sapiens)的生物出现在2百万至2.5百万年前。分别为鲁道夫人(H.rudolfensis)和能人(H.habilis)。但是许多古生物学家质疑将这两个种归入人属的做法。在1.9百万到1.5百万年前,更先进的原始人类出现了,他们被称为匠人(Homo ergaster),他的牙齿和上颚的结构也与人类的接近。于是,匠人成了第一个确信可被归入人属的原始人类。 [1]

浅论犯罪现场足迹检验

浅论犯罪现场足迹检验 国防刑科201221150025 王怡凡 足迹, 也叫脚印。它是人的赤脚或穿着鞋袜的脚踏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 所形成的痕迹总称。它在犯罪现场出现率最高。因此, 足迹的检验鉴定应包括: 赤脚足迹, 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检验鉴定。也可称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检验鉴定。 一、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记录和利用犯罪遗留足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国以来,我国足迹检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初创阶段。五十年代,我们吸收了原苏联《犯罪对策学》中足迹检验的理论与方法,创建了我国公安机关自己的足迹检验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足迹中的形象特征检验为主体。所谓“形象特征”主要指鞋底表面的大小、花纹、磨损及修补的细小形态等;也括赤足底的脚纹(但现场较少见)。这时的足迹检验主要认定的对象是犯罪人到现场时所穿的鞋,而不能直接认定人。到五十年代后期,我国痕捡工作者从实战需要出发,总结办案中的实践经验,研究了人的赤足印不同区域的形态特点,把趾、掌、弓、踵各部位外形、大小、排列特征作了详尽的回纳,提出了脚纹之外的其他赤足印特征可以认定人身的理论与方法,实践应用很好,并沿续至今。 2、创新阶段。从一九五九年开始,公安部和内蒙公安厅发现和总结了以马玉林同道为代表的民间“码踪”经验,通过认其考察与研究,推广和普及了“步法追踪”技术。“步法”是人行走运动的习惯性规律。它所研究的步幅、步态,都反映了行走过程中脚对地面作用力的特点。这就抛开了鞋底形象特征,捉住了每个人长期形成的落脚、碾压至起脚各阶段的运动力特征,因而达到了认定或否定行走人的目的。至六十年代,发展成我国独特的“步法检验”技术,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足迹检验理论与方法。所谓我国自己的特色,体现在:①摆脱了传统的“形象痕迹”检验的框子,深进到痕迹形成三要素的作用力的个人特性上。②这项技术是我国自己独创。是马玉林同道和广大痕检工作者对我国足迹检验技术、乃至痕迹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足迹检验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步法检验技术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在全国普及推广,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即从对连续足迹的检验发展到对单个足迹的检验与分析;从农村发展到城市。 3、全面发展与进步阶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刑事侦查技术呈现了迅速发展与繁荣的局面。我国足迹检验专家、学者不满足于经验型、手工操纵式的足迹检验手段,开始运用人体运动力学、高等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解释人体行走与足迹形成的机理,以及影响足迹变化的相关因素,将步法与形象检验相结合,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足迹检验理论,也创造了很多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在此期间,各地研制了一些足迹提取与检验设备、器材。如静电吸附,解决了现场粉尘足迹提取的一大困难,使足迹的提取率和利用率明显进步。各地在办案中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检验手段,使过往失往检验条件的现场足迹,重新发挥了证据作用。同时,办案与科研相结合,百花齐放、繁荣科学,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以人身识别为目的的足迹检验理论与方法,并在这个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二、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的检验鉴定主要是对赤脚足迹,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的检验鉴定,亦称对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的检验鉴定。 (一)赤足足迹,是指人脚直接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足迹。 赤足足迹具有认定人身的作用。足底面皮肤和手掌面皮肤一样,分布着乳突纹线、褶纹、皱纹。在检验时应注意观察赤足如下特征: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2), 161-16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7204335.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7204335.html,/10.12677/sd.2019.92022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an Chu, Qian Su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ianchi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Mar. 20th, 2019; accepted: Apr. 9th, 2019; published: Apr. 16th, 2019 Abstract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human utilization of nature. By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a region, we can judge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is within the scop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hat is, ecological deficit or ecological surpl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储雁,孙倩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6日 摘要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区域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判断出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即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生态足迹分析的特点。

04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

技术资料4: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 一、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EF(eco logical foot print)是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生态足迹衡量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人类消耗了多少用于延续其发展的自然资源,并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归纳成一个数字,即人类活动排他性占有的生物生产土地。一个已知人口(个人、城市或国家)的生态足迹,即是生产相应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将生态足迹同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相比较,能够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 生态足迹对于可持续性的衡量是一种“强”可持续性的测量手段。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即出现“生态赤字”;当其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现有水平的消费需求,该地区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所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身的自然资本来弥补收入供给流量的不足。 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生态足迹分析法将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6 大类进行核算: 1)化石能源用地,用来补偿因化石能源消耗而损失的自然资本存量而应储备的土地;2)耕地,生物生产性土地中的生产力最大的一类土地;3)牧草地,即适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4)林地,指可产出木材产品的人造林或天然林;5)建筑用地,包括各类人居设施及道路所占用的土地;6)水域,包括可以提供生物产出的淡水水域和海洋。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足迹分量A i 的计算公式为 A i = C i/Yi = (P i + I i - E i)/ (Y i ×N ),

智慧城市专题-智慧城市案例集

智慧城市专题——探寻智慧的足迹 (中兴智慧城市案例集) 智慧城市大厦耸立云霄,起自“智”造师在砖瓦间的构建。他不仅带我们畅想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还以中式笔法,勾绘出智慧中国的旖旎画卷。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位“智”造师的故事,他不仅带领我们看到了“智”造师眼中的智慧世界,更引领我们跟随其去探寻智慧的足迹,体味智慧城市的瑰丽景观。 中国城市观察——探寻智慧的足迹 智慧城市已不仅是一句口号、一个概念。 如今,它已悄然遍布中国大地,正改变众多城市的昔日旧貌。 现在,请与《企业网D1Net》记者共同游历中国,探寻智慧城市的落地足迹。 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诗中的北国风光,智慧北国则拥有不逊色于风光外表下的内秀。 北京——无线政务网 北京,中国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2012年,一张无线政务专网在此铺开。 这是中国第一张TD-LTE无线商用网络,亦开创了我国无线政务专网的先河。其主要作用是为首都日常管理的物联数据采集、城市安全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统一、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在面对城市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它为应急指挥、抢险救灾提供高度可靠、安全的通讯保障。智慧城市所描绘的政务信息化蓝图从中也可一窥端倪。 在2012年除夕当夜,北京市政府利用TD-LTE无线专网,用1080p的高清摄像画面监控了市内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成为市民安度佳节的重要背后支撑。北京市还把该

网络应用扩展到安监、公安、质检、消防、卫生、交通等领域,实现对矿山、危化企业、加油站及油库的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对大型建筑的电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等等。 秦皇岛——智慧旅游 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那么“龙头”的入海处,就是秦皇岛的山海关。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丰富,成为国内著名旅游胜地。 2012年12月,秦皇岛被全国33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开启了旅游管理系统化、智能化的步伐。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分散、信息化基础薄弱、咨询服务体系功能不完善等制约因素,秦皇岛从五个层面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分别为: ?硬件资源层 共享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硬件资源,通过云计算的模式进行部署,搭建秦皇岛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 ?智慧旅游云平台 按照服务的类别和信息的属性建立规范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制定旅游行业数据标准,充分整合现有旅游资源。 ?服务层 提供面向旅客的公众服务、面向旅游企业管理服务、及面向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服务。 ?网络层

现场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7204335.html, 现场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 作者:雷晓珍冯科举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要: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痕迹之一,对现场足迹进行分析研究,可 以判断作案人人身和行走特点,确定案件性质,推断作案过程,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侦查破案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现场足迹;足迹检验;侦查破案 现场足迹即在刑事案件案发现场遗留的穿鞋、穿袜或赤足痕迹。触物必留痕,作为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痕迹之一,现场足迹中往往也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对现场足迹的花纹、大小、遗留部位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嫌疑人人身特点、行走特点等信息,结合在现场提取到的其它痕迹物证在一起综合分析,还能对案件现场进行重建,对嫌疑人进行画像,缩小侦查范围,确定重点人员,为公安机关快速侦查破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遗留的现场足迹,分析确定案件性质 现场勘查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现场提取到与犯罪有关的足迹、手印等痕迹物证和其他信息,分析判断案件性质,是否构成犯罪,应不应该立案侦查。例如某个命案现场,现场是否存在死者之外其他人的足迹,有几种不同花纹类型的足迹,足迹遗留的方向和具体位置等等,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对我们确定是否属于他杀,有几名作案嫌疑人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通过分析现场足迹,判断足迹遗留人的人身特点和职业特点 不同人的人身整体结构的差异性制约了人行走运动中的用力方式和特点,因而决定了每个人行走时运动形态的差异,加之每个人不同的行走动作习惯,反映到足迹上也是各有差别。案发现场的每一枚足迹,都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和附属特征等信息,都与行为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现场足迹分析判断,可以看出行为人的生理特点和行走习惯特征,如性别、身高、年龄、体态等,有的鞋印上的一些特殊的磨损点还能帮助我们来确定行为人的职业特点,为侦查工作提供嫌疑人排查范围。 三、通过分析现场足迹,重现案发现场,推断案发过程 现场足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过程中的客观反映。根据现场中足迹的分布情况、数量及存在的位置,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中的具体活动情况,结合其他痕迹物证、现场中受害人的位置和现场环境,我们就可以重现案发现场情况,掌握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过程。例如2011年3月24日,在平顶山市卫东区平安大道上一家废品收购站内,老板陈某的家人回来后发现陈某一人在屋内被打昏,放在抽屉内的两千元现金不见。技术人员经过认真细致的现场勘

足迹重点

足迹概念 一、足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足迹 是人类生活中足与地面等物质客体接触时留下的痕迹,即人在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时自身重量和人体肌力通过足作用于地面等物质客体上形成的痕迹 2.足迹研究对象和内容 对象:足迹、造痕客体、承痕客体、作用力 内容: 1.区分嫌疑人足迹 2.形成原因和条件 3.反应嫌疑人的特征 4.证明和再现犯罪过程 二、足迹的分类 按足迹造型客体进行分类 1.赤足足迹 人赤足直接与地面等物体表面接触形成 2.穿鞋、袜足迹 人穿鞋、袜与地面等物体表面接触形成 按足迹承受客体表面变化形态分类 1.立体足迹 足作用在具有可塑性的地面上形成的具有凹凸结构形象的足迹 2.平面足迹 足在平整的硬地面等物体表面上所留下的足迹 按照足迹的放映质量分类 1.正常足迹 足迹轮廓完整、痕迹清晰、特征稳定 2.非正常足迹 残缺不完整、痕迹模糊、重叠,轮廓明显变形 按照足迹的数量分类 1.单个足迹 2.成趟足迹 联系放映,四个以上 三、足迹检验的作用 1、足迹检验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1.分析案件性质(自杀、他杀、是否是刑事案件等) 2.提供线索(分析案情,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 2、足迹检验在提起公诉和审判工作中的作用 1.提供诉讼证据(有罪、无罪证据) 四、足迹检验的依据 1、足迹的形象检验依据 1.赤足足迹检验依据 2.鞋印形象检验依据 1.鞋底外貌的特定性 2.鞋底外貌的稳定性

3.承受客体对鞋印的反映性 4.穿袜足迹检验 2、足迹的行走运动特征检验依据 1.行走运动形态的特定性 2.行走运动形态的稳定性 3.行走运动形态的反映性 五、足迹应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发展: 1、加强足迹检验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较为完善的足迹检验技术理论体系 2、加强足迹检验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足迹的形成 一、人体与行走相关的结构 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颅骨29块,躯干骨51,上肢骨64,下肢骨62其中足骨26块 二、人体行走运动的整体动作分析 三、足迹形成的三要素 具有足迹造痕客体、具有足迹承痕客体以及造痕客体和承痕客体只间直接相互作用 赤足结构特征 一、足的解剖结构 1、足骨骼 1.足骨 足骨共26块,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跗骨:跟骨、距骨、舟骨、骰骨、三块楔骨。根骨最大 2.足关节 1、踝关节 2、距下关节 3、跖趾关节和趾关节 3.足弓 2、组软组织结构 1、足肌 足底肌、足背肌。趾长伸肌、趾长屈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 2、组皮肤及机能 1.表皮 2.真皮 3.皮下组织 机能:保护足免受外界的侵害尤其是细菌的侵害、机械损伤和损伤,调解体温, 进行呼吸,分泌汗液,蒸发水分,接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 3、赤足足迹各部分命名 1.足趾区:趾前段,拇指,第二趾,第三趾,第四趾,小趾,趾节区 2.足跖区:跖前缘,跖内缘,第一跖区,第二跖区,第三跖区,第四跖区,第五 跖区,跖外缘,跖后缘 3.足弓区包括:弓内缘,弓内侧区,弓外侧区,弓外缘 4.足跟区包括:跟前缘,跟内缘,跟内侧区,跟中心区,跟外侧区,跟外缘,跟 后侧区,跟后缘

现场足迹行走姿态分析的应用与探讨

现场足迹行走姿态分析的应用与探讨【摘要】:在对现场足迹分析的过程中,许多技术人员往往只重视现场足迹关于身高体态等常规条件的分析,而忽视对现场足迹所反映的嫌疑人行走姿态的分析,容易错失稍纵即逝的破案机会。本文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论述了利用现场足迹步法特征分析行为人行走姿势的原理、方法,探讨了加强行走姿态分析重要性。 【关键词】:足迹分析步法特征行走姿态 犯罪现场勘查是许多案件侦查的起点,足迹检验与分析作为现场勘查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犯罪嫌疑人数量、性别、身高、体态、年龄、职业以及认定人身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场勘查系统、刑侦综合信息系统以及现场足信息系统的应用,拓展了足迹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足迹检验在串并案件、自动化比对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大部分基层单位在足迹分析上还仅仅局限于足迹关于身高体态等常规条件的分析,而忽视对现场足迹所反映的嫌疑人行走姿态的分析,因此足迹分析的应用潜力没有充分挖掘。 行走姿态分析是指根据步法特征和足迹的细节特征分析足迹遗留人的行走姿势。行走姿态分析是足迹分析的重要内容,正确分析行走姿态,对于确定侦查方向、划定范围、提供线索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行走运动是人体全身协调性的复杂运动。在行走过程中,人体的头、躯干、四肢等各器官均在大脑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步行动作,每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个环节的结构发生变化,将会导致整体结构及身体重心的改变,行走运动是由双脚完成的,最终影响其足迹的痕迹特征和步法特征的改变。反过来由于其足迹、步法特征的不同,其综合特征能够反映出了人的性别、身高、体态、年龄和身体结构特点,从而在行走姿态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身体结构决定行走姿态,行走姿态决定步法特征,反过来步法特征也就反映了认的身体结构和步行习惯动作,这就是利用现场足迹分析研究行为人的步行姿态的原理。因此,在现场勘查中,认真

成躺足迹步幅特征的研究 唐权瑞

成趟足迹步幅特征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问题,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旨在突出研讨...问题的重要性。我们的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 , 本文是关于...问题的综述性研究。全文共由. ..节组成。第一节是关于...问题研究的概述。第二节主要涉及. ..问题的讨论。我们在第三节里集中介绍了.. .。第. ..节是全篇的结尾之作,介绍了本项研究所得结论。结论部分的内容又可以进一步概况为:1)... ;2).. .;3). ..。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相当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无法取得统一见解。据此,我们仅能做出以下初步结论:1)... ;2).. .;3)...。 不言而喻,本文关于问题的讨论,还远谈不上完整全面。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待于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改善:1);2);3)。 关键词:

1 问题重述 作案人的足迹是案发现场中发现和提取率较高的痕迹之一。发现这些足迹的相关特征,并以此寻找和甄别犯罪嫌疑人,是刑事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他们开始借助成趟足迹获取犯嫌疑人个人信息及现场活动轨迹,进而与样本数据库中样本进行相似度对比,可协助办案人员缩小嫌疑人范围,明确案件侦察方向。 成趟足迹是指完成一个行走运动周期所形成的足迹步幅特征是指在连续或者成趟足迹中,反映迈步动作及其左右脚之间的搭配关系的痕迹特征,表示为步长,步宽,步角。 本文是研究成趟足迹步幅特征,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根据给出的图片分析出脚印的规律,并采取相关数据并刻画出犯罪嫌疑 人的步幅特征。 2.根据上述问题的结论来甄别嫌疑人。 3.设计一个刻画杂乱无章脚印嫌疑人的步幅特征的方法,用来甄别脚印杂 乱无章的嫌疑人。 2 问题分析 本题要求根据一幅成趟足迹的图片,并从自己在实践,实验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关于成趟足迹步幅特征进行分析。因此本题的关键就在于必须通过收集一定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 问题(1)要求对我们根据图片中的脚印来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打算从步幅特征来切入,分别测量出左右步长,左右步宽,左右步角。分别对步长,步宽,步角利用MATLAB进行拟合描点,分别计算出步长,步宽,步角的曲线,从而得到现场罪犯留下的足迹的步幅特征。 问题(2)是要在问题(1)的基础上,根据问题一所得到的现场遗留下来的

生态足迹计算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资源与环境系 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张笑然20080802004 田滢伟20080802016 胡庆贺20080802042 摘要: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 1.27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1.716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陕西省榆林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1.引言 1.1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近年来度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较为通行的方法。它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源的承载量,判定地区、国家或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近几年,生态足迹方法由于具有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应用。 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方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方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即:计算区域的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面积等对应的土地面积,通过对比分析该区域的生态足迹产出和承载来评价该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程度. 生态足迹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特定人口的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一般计算公式为: EF = N ×ef = N ∑(αai) = N ∑(ci/pi) 其中,EF为区域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α为均衡因子;ai为人均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态生产性面积;i为消费项目类型;pi为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年消费量。 附:生态足迹测度中的土地类型及均衡因子说明 生态足迹的有关概念: SEF: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足迹

浅议犯罪现场足迹检验(一)

浅议犯罪现场足迹检验(一) 摘要:足迹,也叫脚印,是人赤脚或穿着鞋袜时脚踏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犯罪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由作案者在犯罪活动中站立、行走、跑和蹬跳,脚与地面或其他物面(桌面、椅面、窗台、衣物、纸张等)接触时形成的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 关键词:犯罪现场;足迹;足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F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53-02 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可靠的线索和科学的依据。足迹的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鉴定人依据同一认定理论,运用痕迹学的检验方法,对现场足迹与嫌疑人的足迹样本进行观察、测量、比对,根据其特征认定或否定结论。 一、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的检验鉴定主要是对赤脚足迹,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的检验鉴定,亦称对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的检验鉴定。 1.赤足足迹,是指人脚直接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足迹。 赤足足迹具有认定人身的作用。足底面皮肤和手掌面皮肤一样,分布着乳突纹线、褶纹、皱纹。在检验时应注意观察赤足如下特征: (1)足乳突花纹。乳突花纹包括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型纹。检验时应注意乳突的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桥、短棒、小沟、小点、小眼;花纹大小,纹线粗细,间隔宽窄,等;(2)屈肌褶纹的位置、形状、粗细、长短、数量、结构、流向。皱纹包括直线形、弧形、曲折形、分歧形、交叉形;其方向有向前、向后、向内侧、向外侧、斜向;(3)五趾前缘突点连线构成的角度及角所在的趾位,相邻趾连线的长度,各趾与其他部位特征连线长度及构成的角度;(4)伤疤、鸡眼、老茧、脱皮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5)隆出。选定某一隆出将其两端(波谷)用直线连接成弓状,然后测量弓宽及弦长;(6)畸形趾有:多趾、缺趾、断趾、联趾及超常大趾(拇趾除外)的形状、大小及趾位;(7)附着物的颜色、物质成份、气味。实践证明,它同样具有相对不变,人各不同的特点。 2.对鞋、袜足迹检验鉴定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检验鉴定中鞋、袜特征,是指人穿着鞋、袜形成的足迹中所反映出的造痕鞋、袜接触地面的外表结构形态。 犯罪现场的鞋、袜足迹,多数情况下,在是鞋、袜底部留下的痕迹。既包括鞋、袜足迹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包括作为造痕体的鞋、袜外表形态结构,以及鞋、袜底各部位的名称、长宽和形状;鞋、袜底的原材料品种物理结构;鞋、袜底生产制造构成的特点;鞋、袜底经常穿用和修补形成的特点。在遇到穿袜的足迹时,往往因多数袜子的织纱较细袜底较薄,既能反映出织纱的个别特殊明显的外表结构形态,又能反映出脚的部分形态轮廓等特征,检验此类足迹时,必须结合脚的外表结构形态,进行综合检验。 在做鞋袜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有:(1)磨损特征:跟后沿落足部位、掌部支撑碾动受重力部位及起足前尖部位的磨损面形状、大小、力点;(2)补块物的大小、形状及补块物自身具有的特征形状等及针脚的起点、终点位置、方向、稀密。(3)断裂痕形状、数量、长短、宽窄;硬伤的形状、部位、方位、大小;(4)孔洞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孔洞周边裂口数量、相互关系及所在时针位;(5)龟裂纹构成的图案形状、边长及交叉角度;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的形状及数枚残留花纹构成的特殊图案;(6)钉孔形状及其周边裂口数量、大小及所在时针位;(7)钉帽形状及钉的数量和相互关系;(8)围条裂口的位置、大小、数量及相互关系;围条接头的位置、大小特征;(9)鞋底围边切痕特征;(10)印模上的特定特征形状及位置;(11)附着物特征。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郭晓泽,于连生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3)  email:zhb-xzgu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7204335.html, 摘要: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量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量化方法,它将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环境提供的服务归结到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比较上。本文对生态足迹法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模型应用等进行了阐述、探讨。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旅游    人类进入了21世纪,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世界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对自然的需求。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靠过多的摄取自然资源来提升工业化国家的物质标准以及经济的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就必须生存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1[,所以人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状态。在1987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只有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才能实现其可操作性。基于这一思想,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Meadows等的世界资源动态模型]3,2[、Holdren等的IPAT公式]4[、Daly和Cobb(1989)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Cobb等(1995)提出的“真实发展指标”(GPI)、Prescott -Allen(1995)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BarometerofSostainability)模型等。但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法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使人们认清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成为可能,从而明确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1生态足迹法介绍  1.1 生态足迹法的定义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是在其上进行的。生态足迹法的定义(1996)是: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二者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它将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转化为提供这种需求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同国家和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这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人类的生存状态是否处于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  1.2 生态足迹法中使用的生物性生产面积的类型  在生态足迹核算中,根据生产力大小差异,生物生产面积主要考虑如下6种类型]6,5[化石燃料土地、可耕地、林地、牧草地、建筑用地和海洋。  (1)化石燃料土地(fossilenergyland):人类消费生物化石燃料的同时释放了大量的 - 1 -

足迹检验技术讲课教案

足迹的形成与分类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是指人行走或站立时,由于体重和肌肉收缩力,使脚与地面等承受客体相接触,而形成的一种形象痕迹.。 二、足迹形成要素 1、造痕体——人的足(赤脚、穿鞋或穿袜的脚); 2、承痕体——地面或其他物体; 3、作用力——重力,肌肉收缩力。 三、足迹的分类 (一)按造型客体的类别分类: 1、赤足迹; 2、鞋印足迹; 3、袜印足迹。 (二)按承型客体的变形状态分类: 1、立体足迹; 2、平面足迹:平面加层足迹;平面减层足迹。 四、足迹的作用 1、分析判断案情; 2、判断足迹遗留人个人特点; 3、对遗留足迹的人或鞋袜进行同一认定; 4、对在逃人犯进行追踪; 5、为警犬追踪提供嗅源。 足迹形象特征 形象特征:指单个足迹中反映的造型体外表结构形态方面的特征。 一、赤脚足迹形象特征 (一)赤脚足迹的一般特征 1、赤脚足迹的大小特征 脚全长、脚掌宽、脚弓宽、脚跟宽。(测量法见课本图示) 2、赤脚足迹的形状特征 足趾形态;足掌形态;足弓形态;足跟形态。(课本图示) 3、脚掌乳突花纹类型特征 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形花纹。 (二)赤脚足迹的细节特征 1、脚掌乳突花纹细节特征; 2、其他细节特征:脚趾畸形、屈肌褶纹、皱纹、伤疤、脱皮、鸡眼、老茧等。 二、鞋印特征 (一)鞋印的一般特征 1、鞋印的形状特征:鞋底形状;鞋头形状;鞋跟形状。(课本图示) 2、鞋印的大小特征:鞋印长、鞋掌宽、鞋弓宽、鞋跟宽。(测量法见课本图示) 3、足迹鞋底花纹的类型特征 在各种鞋底上,为了耐磨、耐弯和防滑,一般要制成由各种粗细线条和大小点块组成的花纹图案。常见的鞋底花纹类型有以下十种: A:波折型;B:角型纹;C:圆环型纹;D:格块型纹;E:交织型纹;F:线条型纹;G:图案型纹;H:火焰型纹;I:散杂型纹;J:其它型纹。 4、鞋底标记特征

《人类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2.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呢!它们为什么被称做类人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引入课题《人类的起源》 【板书】第一节人类的起源长类动物,而且有很多相似 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类人猿 趣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知识点一: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 【过渡语】:从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大猩猩 和我们人类很相似。那么,类人猿和人类 是同样祖先吗?结合同学们课下所搜集的 资料,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类人猿的生存 状况。 投影图片: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 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观察图片完成图表。 名称 项目 黑猩 猩 大猩 猩 猩猩长臂 猿 生活 环境 活动 方式 食性 知识点二:人类起源于古猿 【过渡语】:由此可见,类人猿有许多“似 人行为”,它们会学着像人那样梳头、刷 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类人 结合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 学生思考、议论、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 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搜集的 材料思考回答 生: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 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 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 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 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 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黑猩猩臂行,较灵活,勉强 直立行走;大猩猩多半是活 在树上,也可生活在地上; 猩猩树上生活,臂行勉强直 立行走;长臂猿树上生活, 臂行,也能两足行走。 黑猩猩杂食;大猩猩植物为 食;猩猩和长臂猿以植物, 少量昆虫为食等。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 从科学资料 和学生的认 知入手,引 发学生思考 人类起源和 进化的问 题,激发学 生探究学习 的兴趣 利用图片吸 引学生注意 力,主动去 思考几种类 人猿的生活 环境、活动 方式、食性 等 通过观察图 片培养学生 识图、析图 能力。培养 学生的利用 图表总结的 能力

红色足迹征文400字

红色足迹征文400字 做好祖国的接班人,长大后加入共产党,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欺凌!为大家推荐的是红色足迹征文4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长河中,是谁为了祖国的希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流下了智慧的足迹;在硝烟滚滚的战争中,是谁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英勇 杀敌.留下了鲜血的足迹;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建设中,是谁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不断努力前进.流下了奋斗的足迹!是谁?是他们:汉武大帝、唐宗宋祖……是 他们:刘胡兰、黄继光……是他们:毛泽东、孔繁森……不光是他们,更有那些辛勤的劳动者们,他们无私的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其实,是他们创造了中华之崛起! 留下了深刻而伟大的足迹.全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会,畅通的经济! 在如今的学习中,我们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有些同学能够上课积极动脑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会的难题能努力思索,不解探求;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不按时上交老师的作业,遇到

难题则更是“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 有些人可以顺利的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泞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而有些人则正与这相反! 比起战争我们是不是更幸运?!比起过去,我们是不是更幸福?!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珍惜现在,去创造未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伟大”的足迹. 今年的暑假,我来到了拥有“十里惊天河,千年古村落”美誉的沂蒙人家,去找寻革命前辈的熟悉足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沂蒙人家我看见了蒙山县县委的旧址和肖华故居等。 我在蒙山县县委的旧址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地方——几间矮小的草房子又暗又潮,下午根本看不清屋子里什么样。 肖华爷爷的故居非常简陋。 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就是这间小屋的全部家当。 那张小床还不到一米五十厘米。可以想象肖华爷爷在多少个夜晚,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足迹分析

利用足迹推断身高的方法 利用足迹推断身高的方法,利用足迹与步幅的长短等特征与人的身高存在比例关系和内在联系的特点进行对身高推算判定的方法。人的高矮差异,其关键在于腿的长短不同,躯干的长短相差很小。腿长迈步就长,腿短,迈步就短。我国古代就有“立七座五盘六”之说,足以身高为单位的,每个人的脚长和身长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所以,全身高度和以脚为单位,一般为7各单位,即身高与脚长的比例为7:1。 根据这一规律,根据足迹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分析,再运用一定的系数,就可以推算出身高的近似数。足迹推算近似法有:单个赤脚足迹推算近似身高法;单个穿鞋足迹身高推算法;现场鞋底推算身高简易法;成趟足迹推算身高法等。 一、单个赤脚足迹推算身高法 单个赤脚足迹推算身高法指利用单个、平面、立体、局部赤脚足迹推断人身高度的方法。 (1)赤脚平面足迹。主要是测量出现场留下的赤脚平面足迹全长,然后按下列公式求身高。赤脚平面足迹全长(厘米)×7=身高(近似数) (2)赤脚立体足迹。不仅在脚底面,而且跟后侧和趾尖都可能留下痕迹。这样足迹的全长就略大于赤脚的实长,所以在上述公式得出近似数后,还要根据具体条件适量加上或减去3厘米左右。 (3)赤脚局部足迹可以参考下列比例数:赤脚板不含趾与身高的比例为1:8,拇趾宽与身高的比例为1:17,赤脚跖宽与身高的比例为1:25,而脚弓到脚跟中心点两者间的距离×25.4即为身高。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比例分析,可推算出身高的参考系数。 二、单个穿鞋足迹推算身高法 单个穿鞋足迹推算身高法是指利用现场的鞋或足迹推测出赤脚长度,然后按照赤足长去推算身高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先测出现场鞋痕的全长,再结合各类鞋的特点较合理的减去鞋底的前后边沿,以及内外差,放余量和主体痕迹大于造形体的部分,然后以新得出的近似赤脚平面痕迹的长度数×7,即推算出身高的近似数。用此方法推算身高,首先要了解各种机制鞋的大小与全国统一鞋号的关系。全国统一鞋号,也叫“四鞋”统一鞋号,其特点:第一,统一鞋号均按脚的长度(厘米)来确定,1厘米为一个鞋号,0.5厘米为半个鞋号。穿鞋时,为使脚仍有做各种动作的余地,脚内长必须大于脚长,即要留有“放余量”。各种鞋的“放余量”标准是:男女前后空塑料凉鞋为0.5厘米,老三条塑料凉鞋为1厘米,胶鞋为1厘米,女式皮鞋为1.2厘米,男式皮鞋为1.5厘米,男女布鞋为0.8厘米。所以鞋内的实际长度应是每个鞋长加各种鞋的标准“放余量”。鞋号与鞋底长度的换算方法是:鞋底长=鞋号+内外差+放余量。所谓内外差是指鞋内长与鞋底外长之差,也就是鞋内实际长度加前后鞋帮的厚度,才算鞋底长。不同类型的鞋内外差是不同的,多数情况是:橡胶、塑料鞋底痕迹,其细小的花纹比规定的鞋号约大0.5-1.5厘米。粗大花纹和出边的布鞋比规定的鞋号约大1.5-3厘米。皮鞋痕迹:平底的比规定的鞋号约大1-1.5厘米。钉后跟的比规定的鞋号约大1-2厘米。上述一般差数可作为根据现场各种鞋子痕迹推算鞋号和推算身高的参数。主要应用根据各地各种鞋的具体生产工艺,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综合分析,才能较准确的减除实有的内外差。第二,统一鞋号的类型:鞋型即宽窄(肥度)就全国而言,成年共分五个型号,用(一)、(二)、(三)、(四)、(五)型表示,(一)型最宽,(五)型最肥。每型相差0.7厘米,各地区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五型,即3.5厘米,肥瘦型号的极值是通过测差跖趾围的长度,经数据统计处理后制定出来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