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沙子分类

沙子分类

沙子分类

沙子分类

沙子按颗粒大小的组成可分为Ⅰ、Ⅱ、Ⅲ级配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沙中砂粗砂。配制混凝土宜优先选用Ⅱ区砂。Ⅱ区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者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Ⅰ区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Ⅲ区宜用于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对于泵送混凝土用沙宜选用中砂。沙子粒径0.25-0.35mm为细沙粒径0.35-0.5mm为中沙大于0.5mm的由称为粗沙

常见桥梁类型及截面形式及使用范围

基本类别 结构分类 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桥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悬桥是如今最实用的一种桥,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早期的悬桥就已经可以经住风吹雨打,不会断掉,吊桥基本上可以在暴风来临时岿然不动。 长度分类 1、按多孔跨径总长分:特大桥(L>1000m);大桥(100m≤L≤1000m);中桥(30m150m);大桥(40m≤Lk≤150m);中桥(20m≤Lk<40m);小桥(5m≤Lk<20m)。

其他分类 按用途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舟桥、机耕桥、过水桥。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4] 4巩固方法 桥梁使道路、铁路或人行道跨越河流、湖泊、河谷、峡谷或其他道路。桥梁大多是固定的,但有些桥梁可以升起或旋转。无论是哪一类桥梁,工程师面对的设计及建筑问题是使桥梁结构牢固,不会因承受重量而下陷或破裂。解决这个问题有好几种方法。 悬臂桥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桁梁式桥,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的分类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的分类 1.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作为建筑物地基,除应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外,尚应按规定划分其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 3.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和单轴抗压强度按规定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相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分,划分标准可按本规范执行。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分为为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和强风化。 4.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规定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可按本规范执行。 5.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碎石土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6.碎石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7.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8.砂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9.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可分为粘土、粉质粘土。 10.粘性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11.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标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12.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13.红粘土为碳酸盐岩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其液限一般大于50。红粘土经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其液限大于45的土为次生红粘土。 14.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组成的填土。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填土为压实填土。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 15.膨胀土为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的粘性土。 16.湿陷性土为侵水后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的土。

第八节 土的工程分类

第八节土的工程分类 一、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和体系 土的工程分类是从事土的工程性质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题。研究制定一个既反映我国土质条件和多年建筑经验,又尽可能靠近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类标准,并切实可行的土的工程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 1.根据土类,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并可结合其他因素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抗渗流与抗冲刷稳定性,在振动作用下的可液化性以及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等; 2.根据土类,可以合理确定不同上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3.当土的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也需根据土类(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相应的改良与处理方法。 因此,综合性的上的工程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即分类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强度与变形特性等),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从而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之间,在其各主要的工程特性方面有一定的质的或显著的量的差别,为前提条件; 2.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的工程性质受土的成因(包括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在一定的形成条件,并经过某

些变化过程的土,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以及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层组合,因而决定了土的工程特性;形成年代不同,则使土的固结状态和结构强度有显著的差异。关于土的各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堆积年代的特征与划分标准,见本节“二”及第一章第三节; 3.分类指标便于测定的原则,即采用的分类指标,要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又要测定方法简便。 土的工程分类体系,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两种 1.建筑工程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故以原状土为基本对象。因此,对土的分类除考虑土的组成外,很注重土的天然结构性,即土的粒问连结性质和强度。例如我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的分类;原苏联建筑法规(СНИП-15-74)的分类;美国国家公路协会(AASHO)分类以及英国基础试验规程(CP2004,1972)分类等; 2.材料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工程,故以扰动土为基本对象,对土的分类以上的组成为主,不考虑土的天然结构性。例,我国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和美国材料协会的土质统一分类法(ASTM,1969)等。 二、我国土的工程分类

工程岩土分类

工程岩土分类 土的分类及名称 碎石类土颗粒直径d(mm) 漂石(浑圆或圆棱)或块石(尖棱)大d>800, 中800≥d>400, 小400≥d>200 卵石(……) 200≥d>60粗圆砾(……)60≥d>20细圆砾(……)20≥d>2 砂类土 砂粒粗2≥d>0.5 中0.5≥d>0.25 细0.25≥d>0.075 粘性土 粉粒 0.075≥d>0.005 粘粒 d<0.005 砂类土的划分 砾砂粒径大于2mm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颗粒比高粱米粒大粗砂粒径大于0.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颗粒比小米粒大中砂粒径大于0.2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颗粒与砂糖近似细砂粒径大于0.07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颗粒与粗玉米粉近似粉砂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颗粒与小米粉近似注: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粘性土的划分塑性指数

粉质粘土 10<Ip≤17 粘土 Ip>17 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液性指数IL 标准贯入锤数N坚硬 IL≤0.0 N63.5>32硬塑 0.0<IL<0.5 32≥N63.5>8软塑 0.5<IL≤1.0 8≥N63.5>2流塑 IL>1.0 N63.5≤2塑性状态区分:(铁路勘察)流塑035 (公路勘察)流塑032粉土密实程度区分:稍密N≤12 中密1218 碎石类土砂类土密实程度 应根据结构特征、地貌、自然坡形态、开挖及钻探情况确定。 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密实N63.5>20骨架颗粒交错紧贴连续接触,孔隙填满、密实。天然陡坡稳定,坎下堆积物较少。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坑壁稳定。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钻进困难,钻探时,钻具跳动剧烈,孔壁较稳定。 中密10<N63.5≤20骨架颗粒排列疏密不匀,部分颗粒不接触,孔隙填满,但不密实。天然坡不易陡立或陡坎下堆积物较多。天然坡大于粗颗粒的安息角。镐可挖掘,坑壁有掉块现象。充填物为砂类土时,坑壁取出大颗粒处,不易保持凹面形状。钻进较难。钻探时钻具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 稍密5<N63.5≤10多数骨架颗粒不接触,孔隙基本填满,但较松散. 不易形成陡坎,天然坡略大于粗颗粒的安息角。镐较易挖掘。坑壁易掉块,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后易塌落。钻进较难。钻探时,钻具有跳动,孔壁较易坍塌。 松散N63.5≤5骨架颗粒间有较大孔隙,充填物少,且松散。锹可以挖掘。天然坡多为主要颗粒的安息角。坑壁易坍塌。钻进较容易。钻进中孔壁易坍塌。 砂类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 密实 Dr≥0.67 N63.5>30中密 0.67>Dr≥0.4 30≥N63.5>15稍密

钢材截面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时间:2002-09-05 23:58:2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型号分类 3.1型号原则 3.2型号编制方法 3.3本标准中焊条型号举例如下 4 技术要求 4.1尺寸 4.2药皮 4.3T型接头角焊缝 4.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 4.5力学性能 4.6焊缝射线探伤 4.7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 5 试验方法 5.1试验用母材 5.2焊条烘干与焊接电流种类 5.3T型接头角焊缝试验 5.4熔敷金属化学分析 5.5力学性能试验 5.6焊缝射线探伤试验 5.7焊条药皮含水量试验 5.8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试验 5.9吸潮试验 6 检验规则 7 包装、标记、质量证明书 附录A 低合金钢焊条标准有关规定的简要说明(参考件) 附录B 药皮含水量试验装置的改进(参考件) 附加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合金钢焊条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药皮焊条电弧焊接用低合金钢焊条。 2引用标准 GB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223.1-223.2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3965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 3型号分类 3.1型号划分原则 焊条型号根据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药皮类型、焊接位置和焊接电流种类划分,见表1及表2。 3.2型号编制方法:

字母“E“表示焊条;前两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最小值;第三位数字表示焊条的焊接位置,“0“及“1“表示焊要适用于全位置焊接(平、立、仰、横),“2“表示焊条适用于平焊及及平角焊,第三位和第四位数组合时表示焊接电流种类及药皮类型。后缀字母为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分类代号,并以短划“-“与前面数字分开,若还具有附加化学成分时,附加化学成分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并在短划“-“与前面后缀字母分开。对于E50XX-X、E55XX-X、E60XX-X型低氢焊条在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后缀字母或附加化学成分后面加字母“R“时,表示耐吸潮焊条。 表1 焊条型号药皮类型焊接位置电流种类 E5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90Mpa(50kgf/mm2) E5003-X 钛钙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0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5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5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018-X 铁粉低氢型 E5020-X 高氧化铁型平角焊交流或直流正接 平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027-X 铁粉氧化铁型平角焊交流或直流正接 平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540Mpa(55kgf/mm2) E5500-X 特殊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03-X 钛钙型 E55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55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5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55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518-X 铁粉低氢型 E6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590Mpa(60kgf/mm2) E6000-X 特殊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60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6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60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6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6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6018-X 铁粉低氢型 E7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690Mpa(70kgf/mm2) E7010-X 高纤维素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7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0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7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7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018-X 铁粉低氢型 E75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740Mpa(75kgf/mm2) E7515-X 低氢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75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518-X 铁粉低氢型 E8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780Mpa(80kgf/mm2) E8015-X 低氢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8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4.1 岩土的分类 4.1.1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4.1.2 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可按本规范第4.1.3~4.1.4条划分。 4.1.3 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 rk按表4.1.3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项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分,划分标准可按本规范附录A.0.1条执行。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分为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4.1.4 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4.1.4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0.2条确定。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有代表性。 4.1.5 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碎石土可按表4.1.5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4.1.6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按表4.1.6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表4.1.6 碎石土的密实度 注:1. 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石、圆砾、角砾。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的碎石土,可按本规范附录B鉴别其密实度; 2. 表内N6 3.5为经综合修正后的平均值。 4.1.7 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砂土可按表4.1.7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发布:多吉利:.duojili.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增稠剂(胶体)的种类与应用 增稠剂主要有:羧甲基淀粉钠(CMS)、黄原胶、明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CMC) 增稠剂和胶凝剂是一类能提高食品粘度或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食品中可起供稠性、粘度、粘附力、凝胶形成能力、硬度、脆性、弹性、稳定、悬浮等作用,使食品获得良好的口感。亦常称做增粘剂、胶凝剂、乳化稳定剂等。因都属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水化形成高粘度的均相液,故亦称水溶胶、亲水胶体或食用胶。 增稠剂的特性 1、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2、在水中强化溶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迅速溶解或糊化。 3、水溶液有较大粘度,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性质。 4、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凝胶和薄膜。 常用增稠剂有:琼脂、羧甲基淀粉钠(CMS)、黄原胶、明胶、海藻酸、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果胶、阿拉伯胶、槐豆胶、瓜尔豆胶、羟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糊精、环状糊精(β-CD)、羧甲基纤维素(CMC) 【CMC-钠】:羧甲基纤维素钠,

白色纤维状粉末。易分散于水中形成胶体溶液。遇二价金属离子生成盐沉淀,失去粘性。不溶于乙醇及有机溶剂。硫酸铝之类的金属盐能赋予防水性。对油脂和蜡的乳化力大。用做增稠剂、稳定剂、组织改 进剂、胶凝剂、泡沫稳定剂、水分移动控制剂。广泛用于冰淇淋、饮料、酱体、面点等食品中。因吸水后膨胀性极强,又不被消化吸收,可做减肥食品填充物。FH9与FH6都是高粘度胶体。FH9粘度还要高,并分耐酸与不耐酸两种。耐酸型主要用于高酸性制品:酸奶、高酸性饮料、发酵制品等等。其他型号还有FM6,为中粘度胶体。 【卡拉胶】:又名角叉菜胶。 一种用处较普遍的食用胶,用做增稠剂、稳定剂、悬浊剂、凝胶剂、粘结剂。一般分κ、λ、τ三种主要型号。κ型能形成易碎脆性凝胶;λ型能形成弹性凝胶;τ型不能形成凝胶。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三种不同型号的卡拉胶进行复配得到不同用处的卡拉胶。如:果酱专用(增稠但不必形成凝胶,以τ型为主);果冻专用(必须能形成弹性凝胶,以λ型为主);肉食专用(以κ型为主形成强凝胶)拌入盐类(氯化钾)增加凝胶强度、粘度。 一般添加量:肉食品、果酱、果冻等为3~8‰;酱油、饮料等为1~3‰。 【明胶】:又名食用明胶、全力丁 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薄片或粉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所必需。有吸水性与凝胶性,它不溶于冷水、加水后逐渐膨胀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及答案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思考题 1、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建筑地基土分哪几类?各类土的工程性质如何? 3、土的颗粒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土的级配情况? 4、土的试验指标有几个?它们是如何测定的?其他指标如何换算? 5、粘性土的含水率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为什么?如何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6、无粘性土的密实度对其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反映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指标有哪些? 二、选择题 1、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 A、孔隙比、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度 B、孔隙比、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率和相对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2、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A、单粒结构 B、蜂窝结构 C、絮状结构 D、层状结构 3、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4、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愈小,土愈() A、密实 B、松散 C、居中 D、难确定 5、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6、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 A、处于最疏松状态 B、处于中等密实状态 C、处于最密实状态 D、无法确定其状态 7、无粘性土的分类是按() A、颗粒级配 B、矿物成分 C、液性指数 D、塑性指数 8、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 e B、孔隙率 n C、饱和度S r D、土粒比重 d s 9、在击实试验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 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它含水率对应干密度都较小 10、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

并行计算简介

并行计算简介 Blaise Barney,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译者:卢洋,同济大学 原文地址: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7624162.html,/tutorials/parallel_comp/ 目录 1 摘要 2 概述 2.1 什么是并行计算 2.2 为什么使用并行计算 3 概念和术语 3.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3.2 Flynn经典分类法 3.3 一些通用的并行术语 4 并行计算机存储结构 4.1 共享内存 4.2 分布式内存 4.3 混合型分布式共享内存 5 并行编程模型 5.1 概览 5.2 共享内存模型 5.3 线程模型 5.4 消息传递模型 5.5 数据并行模型 5.6 其他模型 6 设计并行程序 6.1 自动化vs. 手工并行化 6.2 问题的理解和程序 6.3 问题分解

6.4 通信 6.5 同步 6.6 数据依赖 6.7 负载平衡 6.8 粒度 6.9 I/O 6.10 并行程序设计的限制和消耗 6.11 性能分析与调整 7 并行示例 7.1 数组程序 7.2 PI 的计算 7.3 简单的加热等式 7.4 一维的波等式 8 参考和更多信息 1 摘要 为了让新手更加容易熟悉此话题,本教程覆盖了并行计算中比较基础的部分。首先在概述中介绍的是与并行计算相关的术语和概念。然后探索并行存储模型和编程模型这两个话题。之后讨论一些并行程序设计相关的问题。本教程还包含了几个将简单串行化程序并行化的例子。无基础亦可阅读。 2 概述 2.1 什么是并行计算 传统上,一般的软件设计都是串行式计算: -软件在一台只有一个CPU的电脑上运行; -问题被分解成离散的指令序列; -指令被一条接一条的执行; -在任何时间CPU上最多只有一条指令在运行 图

3导线的种类和截面的选择

第四章低压绝缘布线 三、导线的种类和截面的选择 1、导线种类 室内配线均采用绝缘导线 按股数分:单股按材料分:铜线 铝线 橡皮绝缘线 按绝缘材料分: 聚氯乙烯塑料线 表格3—1

一般情况:干燥房屋,采用塑料线 潮湿地方,采用橡皮绝缘线 有电动机的房屋,采用橡皮绝缘线,靠近地面宜用塑料管。 2、导线截面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同时满足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机械强度、允许电压损失等条件。 一般是先按其中一个条件选择,再以其它几个条件校验,选出截面最大的一个即可。其值不应低于下面表格3—2所列数值。 例如:Ⅰ、线路短,负载电流大,可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选择。 Ⅱ、线路长,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 Ⅲ、负载小,线路又不长,可先按机械强度条件选择 Ⅳ、动力线路可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选择,因为这样选出的截面最大。 注意: ①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表3—3~3—5列出了不同敷设时的要求。 ②机械强度要求:导线截面不应小于表格3—2中的数值。 ③允许电压损失: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 许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电压(220、380V)的的5%(农村的7%) 表格3—2

表格3—3 注: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表格3—4 注意: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表格3—5 注意: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1) 220V 照明线路 ① 照明线路(包括接户线和进户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250V 的绝缘线 ② 导线截面按机械强度和允许载流量(即发热条件)进行选择。(负荷小: 按机械强度选择;负荷大:按允许载流量进行选择) 例题: 某用户有一条供给10间房用电的220V 照明线路,每间房内平均有40W 灯泡两个,做饭用30W 的吹风机5台,电风扇共5台(每台50W ),电视机共4台(每台60W ),院内还有100W 公用照明灯泡一个。线路采用铝 芯塑料线明线敷设,环境温度250,试选择导线截面。 解:按全部负荷计算工作电流 A U p I i 7220 1540 22010046055053010240==+?+?+?+??= = ∑工 查表3--3:1.5mm 2铝芯塑料线 I 允=18A 且 I 工﹤I 允 查表3—2 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故选用1.5mm 2 线聚氯乙烯铝芯塑料线。 (2) 380/220V 动力线路 ① 动力线路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 的绝缘线 ② 导线截面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进行选择,然后按机械强度和允 许电压损失进行校验。 ③ 对380V 的电动机可用下面表格3—6估算。 表格3—6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Word版

2.1.3分散系及其分类(基础课) 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分散系,并根据所学分类将其进行分类。(2)认识胶体及其本质特征,并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胶体。(3)引导学生根据丁达尔效应鉴别区分胶体与溶液 二、学习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问题导学: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2独立完成;3、4小组合作;用时10分钟) 1、概念:。 2、被分散的物质称为,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例如:糖水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硫酸钠溶液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 3、按,分散系共有种组合方式。 4、请将下列分散系按上面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分散系 物质举例 (请选择正确的连线)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 气 硫酸铜溶液

液 + 气有色玻璃固 + 气烟 气 + 液雾 液 + 液泡沫塑料固 + 液空气 气 + 固汽水 液 + 固牛奶 固 + 固珍珠

5、实验探究: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冷水、沸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的三种混合物有什么相同点? 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 冷水中 沸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中 现象 相同点 6、实验探究:分别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悬浊液。 过滤后的现象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悬浊液

结论与解释 7、实验探究:将装有淀粉与氯化钠溶液的半透膜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约2-3分钟,取烧杯中的溶液1-2毫升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银和碘水;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滴加碘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从烧杯中取1-2毫升液体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 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并滴加少量碘水

岩土的分类和性能

一、岩土工程特性 摘要:由于形成条件、形成年代、组成成分、应力历史不同,土的工程性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广阔的中国大陆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土,北部的黄土、南部的红土、中部的老粘土以及东南近海的海洋软土(包括沿海的软土)。本文将以区域性不同土为依据,阐明我国不同区域土的工程性质的特性以及分析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前言 我国大地上分布着各种具有地区特点的区域性土,其中最主有特色的是黄河以北的黄土、长江以南的红土、黄河长江之间的老粘土(胀缩性粘土和非胀缩胀性的下蜀粘土)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洋土。这些“区域性土”有着不同于一般粘性土的比较特殊的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红土的高强度、粘土的胀缩性和海洋土的高压缩性,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这些土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明显的区域性,则它们与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其形成年代、组成成分、应力历史都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各类“区域性土”的分布和工程特性形成以及影响因素加以简单介绍。 1 粘土及其工程特性的介绍 土是由固体(矿物、岩石碎屑)、水和气体组成的质地较松散的三相地质集合体。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土固体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项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松密、轻重、软硬等等。土的工程特性主要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土的水理性质以及土的力学性质。其中,土的物理性质是指土体的成分、结构、可塑性和击实性等方面的特征。而表征这些物理性质的指标多种多样,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量、孔隙度、含水比、相对密度、最大干密度等等。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土的渗透性、吸水或失水的胀缩性、浸水时的软化性和在水中的可溶性等方面的特征。土的力学性质是指土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特性,通常用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固结系数、粘聚力等指标来表示土的力学特性。 2 不同区域土为何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 无论是什么土,它们颗粒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胶结联系”,所不同的只是

ASTM土的工程分类执行标准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Designation: D 2487-00 土的工程分类执行标准(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1. 范围 1.1 该操作描述基于实验室测定的粒径特征、液限和塑性指数用于工程目的分类矿物和有机金属矿物土的体系,当需要精确分类土时,这些将会用到。 1.2 该体系的组符号是基于实验室在土试样通过3-in.(75-mm)筛部分试样上的测试完成的数据(见规范E11)。 1.3 作为一种分类体系,该标准仅限于自然生成的土。 1.4 该标准仅应用于定性。 1.5 该标准是统一的土分类体系的ASTM版本。分类表的理论是由 A. Casagrande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发展的飞机场分类体系。当几个美国政府机构在1952年采用改进后的飞机场体系版本,它就成为众所周知的统一的土分类体系。 1.6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

在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责任。 1.7 该操作提供一套用于完成一种或是更多特殊操作的说明。该文件不能取代培训或是经验,应结合职业判断使用。不是所有的该操作都能用于所有的环境。该ASTM标准不是想代表或是取代标准观察,对于一给定的专业,必须判断其适当性,也不是不考虑一个工程的许多的特殊方面就采用该文件。在标题中“标准”一词仅仅意味着文件已经通过了ASTM多数人赞同通过程序的批准。 2. 参考文件 3. 术语

3.1 定义-除非以下列出的,所有定义均参照术语D 653。 3.1.1 粘土-通过No.200(75-mm)美国标准筛的土,能被制成在一定范围的含水率存在塑性(像灰泥样的性质),当空干时存在相当的强度。对于分类,粘土是细颗粒土,或者土中的细粒部分,其塑性指数等于或大于4,在塑性指数对液限的曲线上落在或在“A ”线以上。 3.1.2 砾石-岩石粒子通过美国标准筛3-in.(75-mm)筛,保留在No.4( 4.75-mm)筛上部分,按以下细分: 粗砾-通过3-in.(75-mm)筛,保留在43-in.(19-mm)筛上部分。 细砾-通过43-in.(19-mm)筛,保留在No.4(4.75-mm)筛上部分。 3.1.3 有机粘土-带有足够有机物成分能影响土性质的粘土。对于分类,有机粘土是一种土,应归类为粘土,除非它在烘干后的液限值小于烘干前液限值的75%。 3.1.4 有机粉土-带有足够有机成分能影响土性质的粉土。对于分类,有机粉土是一种土,应归类为粉土,除非它在烘干后的液限值小于烘干前液限值的75%。 3.1.5 泥炭-一种含有各分解阶段植物组织的土,通常带有机物气味,棕黑色-黑色,像海绵似的结构,质地为纤维的-无定型的。 3.1.6 砂-岩石粒子通过美国标准筛No.4( 4.75-mm)筛,保留在No.200(75-mm)筛上部分,按以下细分: 粗砂-通过No.4(4.75-mm)筛,保留在No.10(2.00-mm)筛上部分。 中砂-通过No.10(2.00-mm)筛,保留在No.40(425-m μ)筛上部分。 细砂-通过No.40(425-m μ)筛,保留在No.200(75-m μ)筛上部分。 3.1.7 粉土-能通过美国标准筛No.200(75-m μ)筛,没有塑性或是非常轻微的塑性,当空干时表现出很小或没有强度的土。对于分类,粉土是细粒土,或者土中的细粒部分,其塑性指数小于4或如果在塑性指数曲线对液限的曲线里落在

常用中药断面,横切面归类

断面方面 (一)断面纤维状的品种:断面纤维状,野葛北豆黄,藁甘柴石菖。 北豆根苦参野葛甘草(有粉性)黄芪(并显粉性)藁本(纤维状)柴胡(片状纤维性)石菖蒲 (二)断面有粉性的品种:断面有粉性,莪人川芷卿,何太防香茎(根茎)。 何首乌(有粉性)太子参(显粉性)川乌(粉质)防己(粉性)人参(显粉性)香附(晒干的品种显粉性)徐长卿白芷莪术(稍带粉性) (三)断面富粉性的品种:植物断面富粉性,葛母半天药南星。 粉葛天花粉半夏川贝母浙贝母山药(光山药粉性足)天南星(粉性) (四)断面显纤维性、有粉性的品种 甘草(纤维性、有粉性)黄芪(纤维性、显粉性) (五)断面颗粒性的品种:大泽射玉山,颗粒性面断。 大黄泽泻(有多数细孔)射干玉竹(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毛山药(颗粒状,粉性) (六)断面角质样的品种:断面角质样,红太附延香,芍及术玉黄,天郁牛莪姜。 红参延胡索白芍附子(黑白附片)太子参(烫制品)牛膝白术(烘白术)香附(蒸煮者)黄精玉竹(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天冬姜黄郁金(绿丝黄丝郁金)白及天麻莪术(广西莪术有角质样光泽、蓬莪术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 (七)断面有朱砂点的品种:羌活(分泌腔)毛苍术(大型油室) 第四部分显微鉴定总结 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髓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 <一>含簇晶的品种 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 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 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2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6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 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有树脂道碎片。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岩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

岩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 【教材解读】 一、岩土的工程分类 1.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规定,土的基本分类按其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类土、粗粒类土、细粒类土。 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根据地质成因,土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根据粒径和塑性指数,土可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碎石土又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砂土又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 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黏性土又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分类方法,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4.根据土方开挖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石分为八类,以便选择施工方法和确定劳动量,为计算劳动量、机具及工程费用提供依据。 (1)一类土:松软土。 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等。坚实系数为0.5~0.6,采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 (2)二类土:普通土。

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6~O.8,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3)三类土:坚土。 主要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8~1.0,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4)四类土:砂砾坚土。 主要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1.0~1.5,整个先用镐、撬棍,后用锹挖掘,部分使用楔子及大锤。 (5)五类土:软石。 主要包括硬质黏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及贝壳石灰石等。坚实系数为1.5~4.0,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使用爆破方法。 (6)六类土:次坚石。 主要包括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等。坚实系数为4.0~10.0,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 (7)七类土:坚石。 主要包括大理石,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石、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等。坚实系数为10.0~18.0,用爆破方法开挖。 (8)八类土:特坚石。 主要包括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角闪岩等。坚实系数为18.0~25.0以上,用爆破方法开挖。 二、岩土的工程性能 (1)内摩擦角。 (2)土抗剪强度。

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超级详细教案

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超级详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事实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化学物质的分类 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同学们都有到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你要买一个作业本,你会到哪里寻找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 学生:因为超市和图书馆里的东西都是按不同的类别摆放好的。 老师:很好,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摆放在货架和书架时对其进行了分类处理,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物以类聚,所以我们能很快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同样的运用了分类的方法。那么物质又是怎么被分类的呢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推进】分类法就是把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讨论】运用分类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回答】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讲述】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单一分类法,单一就是标准唯一。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就是按照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同学们还记得是哪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 【回答】就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讲述】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这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的唯一标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A+B=A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就是AB=A+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同样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

工程土的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见表4—1—2。 表4-1-2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分类土 的 级 别 土的名称 坚实系 数 开控方法 及工具 一类土 (松软土) Ⅰ 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种植土,泥 炭(淤泥) 0.5~0.6 用锹、锄头 挖掘 二类土 (普通土) Ⅱ 亚粘土,潮湿的黄土,重亚粘土,夹有 碎石、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亚 砂土 0.6~0.8 用锹、锄头 控掘,少许 用镐翻松 三类土 (坚土) Ⅲ 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亚粘土,粗砾石, 干黄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黄土、亚粘土, 压实的填筑土 0.8~1.0 主要用镐, 少许用锹、 锄头挖掘, 部分用橇 棍 四类土 (砂砾坚土) Ⅳ 重粘土及含碎石土、卵石的粘土,粗卵 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级配砂石,软泥 灰岩及蛋白石 1.0~1.5 用镐、橇 棍、然后用 锹挖掘,部 分用楔子 及大锤 五类土(软Ⅴ ~ Ⅵ 硬石炭纪粘土,中等密实的页岩、泥灰 岩、白垩土,胶结紧的砾岩,软的石灰 岩 1.5~4.0 用久或橇 棍、大锤挖 掘,部分使 用爆破方

石) 法 六类 土 (次坚石) Ⅶ ~ Ⅸ 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 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 岩 4.0~10 用爆破方 法开挖,部 分用风镐 七类 土(坚石) Ⅹ ~ Ⅷ 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 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 岩,石灰岩、风化痕迹的安山岩、玄武 岩 10~18 用爆破方 法开挖 八类土(特坚石) XI V ~ XV I 安山岩,率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 细粒花岗石、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 辉绿岩、玢岩 18~25 以上 用爆破方 法开挖 注:1.土的级别为相当于一般16级土石分类级别; 2.坚实系数为相当于普氏岩石强度系数

岩土的性质描述以及各种分类

.1 一般规定 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 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H.2 野外描述 H.2.1 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H.2.2 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 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 3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薄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