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八 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八 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八 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八 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八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类多羟基的内半缩醛、酮及其聚合物。按其水解情况的不同,糖类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

1、单糖的性质:单糖的性质包括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一般性质主要表现为羰基的典型反应及羟基的典型反应。特殊性质有水溶液中的变旋现象;与苯肼成砂;稀碱介质中的差向异构化;半缩醛、酮羟基与含羟基的化合物成苷;氧化反应(醛糖能被溴水温和氧化成糖酸;醛、酮都能被吐伦试剂、斐林试剂氧化;被稀硝酸氧化为糖二酸;被高碘酸氧化断裂成甲醛或甲酸);强酸介质中与酚类化合物缩合而呈现颜色反应(如Molicsh反应、Seliwanoff反应)等。

2、双糖的性质:双糖根据分子中是否还保留有原来一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而分成还原性双糖(如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与非还原性双糖(如蔗糖)。还原性双糖由于分子中还保留有原来单糖分子中的一个半缩醛羟基,水溶液中能开环成开链的醛式而表现出还原性(能被吐伦试剂或斐林试剂氧化)、变旋现象及成砂反应。非还原性糖由于分子中没有半缩醛羟基而没有上述性质。双糖分子可在酸或酶催化下水解成单糖而表现出单糖的还原性。

3、多糖的性质:多糖由成千上万个单糖单位缩合而成,难溶于水,无甜味,无还原性,能被酸或碱催化而逐步水解成单糖。

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多糖,在酸或酶催化下水解,可逐步生成分子较小的多糖,最后水解成葡萄糖:淀粉-各种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碘与淀粉显蓝紫色,与不同分子量的糊精显红色或黄色,糖分子量太小时,与碘不显色。常用碘实验对淀粉进行定性分析及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实验步骤】

一、糖的还原性

1、与吐伦试剂反应:取4支试管,各加入吐伦试剂1ml,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50~60℃水浴中加热,观察有无银镜产生。

2、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取5支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混匀,然后分别加入4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1%

淀粉溶液,摇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观察。

二、糖的显色反应

1、莫立许反应:取5支试管,各加入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1%淀粉溶液1ml,再向各试管中加入4滴新配制的Molicsh试剂(15%α-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倾斜,沿着试管壁徐徐加入浓硫酸1ml(注意不要摇动),硫酸与糖溶液明显分为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若数分钟内没有颜色变化,可在水浴中温热,观察。

2、Seliwanoff反应: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0滴间苯二酚-盐酸试剂,再各滴入2滴2%葡萄糖、2%果糖、2%蔗糖、2%麦芽糖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分钟,观察并比较试管中出现的颜色的次序。

三、糖砂的生成

取3支试管,各加入2%葡萄糖、2%蔗糖、2%乳糖溶液2ml,再分别加入1ml 新鲜配制的苯肼试剂,摇匀,取少量棉花塞住试管口,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煮沸,随时将出现沉淀的试管取出,并记录时间。加热20~30分钟以后,将所有试管取出,让其自行冷却,比较各试管中产生糖砂的顺序,取出少量晶体,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糖砂的晶型。

四、淀粉的碘试验

再试管中加入10滴1%淀粉溶液,再加入1滴0.1%碘溶液,观察现象。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10分钟,观察?取出冷却后,结果又如何?

五、糖类的水解

1、蔗糖的水解: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蔗糖0.1ml和蒸馏水1~2ml,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滴2%硫酸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5滴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水浴中加热10~15分钟。取出两支试管,冷却后第一支试管用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 本你迪克试剂,摇匀,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解释。

2、淀粉的酸水解:取一个小烧杯加入1%淀粉溶液10ml和8滴浓盐酸,放在沸水浴中加热,每隔5分钟从烧杯中取出1滴淀粉水解液在白瓷点滴板上作碘实

验,直到不再起碘反应为止(约30分钟)。然后取下小烧杯,向其中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弱碱性为止。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淀粉水解液1ml和1%淀粉溶液1ml,各滴加4滴本你迪克特试剂,摇匀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5分钟,观察。

【注意事项】

1、Molicsh反应很灵敏,在实验时如不慎有滤纸碎片落入试管中,也会得到阳性结果。某些化合物(如甲酸、丙酮、乳酸和草酸等)都呈阳性结果。所以只能用其阴性结果来判断糖类化合物的不存在。

2、间苯二酚-盐酸试剂的配制:取0.01g间苯二酚溶于10ml浓盐酸中和10ml 水,混合均匀即成。

3、Seliwanoff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酮糖与盐酸共热生成糠醛衍生物,再与间苯二酚形成鲜红色的缩合物。在Seliwanoff反应实验中,酮糖变为糠醛衍生物比醛糖快15~20倍。若加热时间过长,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也有阳性结果。另外,葡萄糖浓度高时,在酸存在下,能部分转化为果糖。因此进行本实验应注意:盐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均不得超过12%,观察颜色或沉淀的时间不得超过加热后20分钟。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复习教 案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山东科技版的高中化学系列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为授课用教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有机化学选修模块中较为重要的一节,是为了帮学生树立一些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的观念而设置的,这些观念的树立有助于学生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系统而有序的认识及研究,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学生在初中化学及《化学2(必修)》中学习过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但其认识的方式是一个个独立的典型代表物,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掌握这些代表物的性质,对它们结构的认识也比较浅显,还没有意识到有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官能团的结构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不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影响”等观念,知道官能团中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关系。 本节教材属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内容,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增强互动,避免枯燥的讲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键能、键长等数据,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比双键和三键的相似与区别,进而推断性质的相似与差异;组织学生回顾并讨论乙酸、乙醇的化学性质,结合球棍模型分析二者的结构,归纳官能团的结构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利用画概念图的方式启发学生讨论本节学习心得,总结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解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现象。理解单键、双键和叁键的概念,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共价键的类型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 引导学生看投影,启发提问: 甲烷、乙烯和苯是你认识的有机化合物,你还记得它们有哪些化学性质吗?它们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怎样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它们的结构是如何决定性质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 联想质疑:观察各物质 的球棍模型,联想其化学性 质,思考怎样分析有机化合 物分子的结构,它们的结构 是怎样决定性质的。 从学生已知的几种 有机物的分子模型和主 要化学反应入手,引发学 生思考有机化合物结构 与性质的关系的问题。

最经典总结-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考点一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8·全国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解析]C错: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A对:“铁粉”“液溴”是苯乙烯()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B对: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对: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2.(2018·北京·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解析]B对:该高分子完全水解生成和,分别含有官能团—COOH、—NH2。A错:水解生成的单个分子是对称结构,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C错:氢键对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D错: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 式为。 3.(2017·江苏)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C)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解析]a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项错误;a中的碳碳双键、b中的羟基以及与苯环相连的甲基、c中的醛基均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只有c可以与新制Cu(OH)2反应,而b不能,D项错误。

吉林大学---有机化学作业题(含实验)

有机化学(含实验)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质有两性性质的是()。C. 氨基酸 2. 苯酚与甲醛反应时,当酚过量,酸性催化条件下的将得到()C. 热塑性酚醛树脂 3. Walden转化指的是反应中()D. 生成对映异构体 4. 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SP2杂化的是:( )。B. 乙烯 5. 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D. CH3COCH2CH3 6. 根据休克尔规则,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B. 7. 下列自由基中最稳定的是()。B. 8.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 ) A. C >D>B>A 9. ( ) A. 对映异构体 10.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相比其结构上的特点是()A. 结构复杂,多为共价键连接 9. 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氟、氯、溴、碘几种不同的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团时,离去倾向最大的是( ) D. 碘 11. 下列化合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C. 丙烷 12.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H3CCH2Cl 13. 下列各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A. 1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B. 对硝基苯酚 15. 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的有:( )。B. 硝基苯 16. 该化合物属于() B. 醌类 17.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性的是()。B. ; 18. 下列烯烃氢化热(KJ/mol)最低的是()。D. 19. 下列化合物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A. 对甲基苯酚 20. 比较下列醛(酮)与HCN 反应的活性()B. d>a>b>c 1. 物质具有芳香性不一定需要的条件是( ) C. 有苯环存在 2. 和互为互变异构体,在两者的平衡混 合物中,含量较大的是()B. 3. 苯酚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检验?( )B. 加Br2水溶液 8. 用异丙苯法来制备苯酚,每生产1吨苯酚可同时获得多少吨丙酮?()C. 0. 8 9. 与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D. 构象异构体 10. 下列化合物进行SN2反应的相对活性最大的是(). C. 3-甲基-1-氯丁烷 11. 下列化合物不存在共轭效应的是()B. 叔丁基乙烯

有机化合物地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能充分体现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规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关。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得失电子都不容易,主要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依据共用电子对数可将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这三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成键的方式又分为σ键、π键,有的还存在大π键。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决定有机化合物大多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常见的同分异构有碳骨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会使有机化合物具有某些特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有机物中碳原子不同的成键方式和同分异构体。 难点:有机物的结构与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关系及如何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知识讲解】 烃分子中有,烃的衍生物中有-x、-OH、 等不同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具有各 自典型的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必须明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以分子中碳原子结合成的碳骨架为基础的,故首先要研究碳原子的结合方式——成键情况。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上节已把有机物分为链状有机化合物和环状有机化合物,这就是根据碳骨架的形状来分的,烃中又有烷烃、烯烃和炔烃,这是根据碳原子形成不同的碳碳键来分的。 1、单键、双键和三键 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要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每个碳原子需共用4对电子。若每个碳原子分别与4个碳原子各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形成的该共价键为单键。若两个碳原 子间共用两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双键,用表示。若两个碳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三键,用表示。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有机物的成键情况。 (1)中碳原子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5°(或109°28′)。 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参与成键时,形成杂化轨道。中分子中C原子形成sp3杂化轨道:,形成了四个完全相同的杂化轨道,分别与H原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一)烃 1.甲烷的氯代(性质)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解释:生成卤代烃 2.石油的分馏(分离提纯) (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 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 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 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 测量蒸汽温度) (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3.乙烯的性质实验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 (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 (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CO2。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一?物理性质实验 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 (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 SO4或Na2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 (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 (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北师大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及 教学探究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主要性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术关键,初步掌握典型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与装置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二氧化碳发生器 2、试剂与材料 无水酒精、普通酒精、钠、铜丝、苯酚、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硫酸铜溶液、乙酸、酚酞、锌粒、浑浊石灰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乙酸乙酯、稀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三、实验内容、现象及结论分析 验证乙醇中羟基上的氢为活泼氢原钠 管 气泡 将 成 试管倒立,用 住试管口,移 灯火焰,有爆鸣声 验证乙醇的还原性,可以被氧气部分氧化紫 丝 中 黑 入 时 变 色 继续变黑,如此反复。一 后

2、苯酚的性质 液,并不断振荡试管,直到溶液恰 步所得的澄清溶 为二,一份滴加稀盐酸,一份通入二气体,观察现苯酸并比与碳酸B 、 C 、(加入盐酸同下) A 红B 变C 酸溶浊二澄变B 、 C 、

证 酚溴 反 产色沉淀 )显色反检验酚三化显 溶液显紫色苯酚遇三氯化烧里水浴加热,此验证乙醛的还原性 试壁一亮的银

验证乙醛 的还原性 试产色沉加产红淀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观察发生的现象。 乙乙浓的作发酯化 饱钠有油生层闻香味。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总复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专题:有机化学 第四讲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北京四中 一、结构 核心是 二、化学性质 1、以代表物为思维载体 2、从头往后梳理 (一)烷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氯代甲烷阶段 2.氧化在空气中燃烧: 3、热裂 把烷烃的蒸气在没有氯气的条件下,加热到4500C以上时,分子中的键发生断裂,形成较小的分子。这种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键断裂的反应称为反应。 (二)单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单烯烃,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2)氧化反应: ①与酸性KMnO4的作用:使KMnO4溶液 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 补充:烯烃与KMnO4的反应 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烯烃中碳碳双键完全断裂,CH2=基被氧化成,RCH=基被氧化成,基被氧化成。高锰酸钾被还原成。 (3)加聚反应: 补充:二烯烃化学性质:

乙炔性质 化学键: 独特的大π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长、键能) 苯的化学性质 1、易取代 (1)卤代: (2)硝化 (苯分子中的H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反应)

2、难氧化: 不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加成 (1)取代反应: 三硝基甲苯(TNT) (2)氧化反应 (五)卤代烃 R CH CH 2 H X消除反应 取代反应 δ δ- +

1、被羟基取代(卤代烷的水解) 2.消除反应 卤代烷在KOH或NaOH等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分子中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烯烃的反应叫做消除反应。 (六)乙醇 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1、与金属Na的取代 CH3CH2OH + Na → (乙醇钠)﹢ 功能: 2、乙醇与HX反应: 思考: 两者是否可逆反应? 3、脱水: 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

实验5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5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杨雷 201111151932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主要性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术关键,初步掌握典型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仪器和装置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直角夹、铁圈)、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二氧化碳发生器 试剂和材料 无水酒精、普通酒精、钠、铜丝(长10~15cm)、苯酚、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稀盐酸、饱和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乙醛、硝酸银溶液(2%)、氨水(2%)、硫酸铜溶液(2%)、乙酸、酚酞溶液、镁条或锌粒、浑浊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乙醇、浓硫酸(98%)、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硫酸(1:5)、浓氢氧化钠溶液(30%)、稀硝酸 三、实验过程 1.乙醇的性质 (1)乙醇和钠的反应 把2mL无水乙醇注入一干燥试管中,投入一小块擦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发生的现象,检验生成的气体。

(2)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灯的燃烧属于这种情况。 在试管里加5mL无水乙醇,取一根光洁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有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生成,立即把它插入无水乙醇中,如此反复操作数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 2.苯酚的性质 (1)苯酚的酸性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苯酚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②取少量苯酚与与水的混合液,逐滴滴加5%的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直到溶液恰好澄清(注意NaOH千万不能过量)。 ③将第②步所得澄清溶液一分为二,一份滴加稀盐酸,另一份通入 CO2气体,观察现象。 (2)苯酚跟溴水的反应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过量的饱和溴水,观察实验现象。(3)显色反应 把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注入苯酚的稀溶液里,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3.乙醛的性质 (1)银镜反应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高考化学 实验专题复习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一、物理性质实验 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 (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 SO4或Na2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 (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 (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5)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 1.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大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专题一烃 一、甲烷的氯代(性质)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 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 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 解释:生成卤代烃 二、石油的分馏(重点)(分离提纯) (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 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 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 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 (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三、乙烯的性质实验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副反应: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C2H5OH+6H2SO4(浓)6SO2↑+2CO2↑+9H2O

1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 (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 (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 中混有_SO2_、__CO2__。 (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

第二节 糖类 教案

第二节糖类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实验合作者: 班级日期 实验前知识储备: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1 镁带燃烧:2铝片灼烧 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铜片灼烧 5镁与稀盐酸反应6镁与稀硫酸反应 7锌与稀盐酸反应8锌与稀硫酸反应 9铁与稀盐酸反应10铁与稀硫酸反应 11铜与稀盐酸反应12铜与稀硫酸反应 13铝与稀盐酸反应14铝与稀硫酸反应 15铁与硫酸铜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活泼金属的在空气中燃烧的特殊性,知道活泼金属着火时灭火时注意事项二、实验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实验过程 1、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

拓展视野:将铜制成纳米铜,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能燃烧? 铜是金属晶体,由晶胞组成,晶胞则是由许多铜原子通过金属键的作用而构成的,晶格结点上的铜原子都有金属键的束缚,因此铜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但是将铜制成纳米铜的话,变成铜原子,金属键被打断,于是铜的化学性质以活泼的铜原子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与空气反应速率很快。铜块或者铜粉体积都比较大,单位面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比纳米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的多,纳米铜在空气中燃烧很快。颗粒越细,比表面越大,与空气接触越充分,而且纳米级材料的活性会比一般颗粒物质的活性强,所以反应越快,所以能燃烧。所以铜不具可燃性是相对的 2)查阅相关资料:镁能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镁由于能和N ?和O ?反应,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同时有少量淡黄色固体氮化镁生成。所以燃烧(不一定、一定)_______ 需要氧气,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只有初中化学书上定义为有氧气参加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这是因为知识量的限制. 3)趣味知识:冷焰火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冷焰火燃点低,燃点在60℃-80℃,外部温度30℃-50℃,对人体无伤害。适用于舞台表演和各种造型设计。而普通焰火燃点在500 ℃-800℃之间,燃烧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冷焰火科技含量高,以环保无污染而倍受人们青睐。冷焰火是未来烟花发展新趋势,曾在上海APEC 会议、悉尼奥运会、2002年日韩世界杯、全国九运会上崭露头角,冷焰火是现代烟花的高科技结晶。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21℃ ...). .....CH .....).甲醛( ..3.Cl..,.沸点为 ...-.24.2℃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甲烷》 教学设计 王 秀 娟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甲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和正四面体结构,能说出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2.能说出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能说出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通过讲授、实验、讨论、抽象、模型、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将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观,激发他们探索、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能源危机及甲烷燃料的了解,感受化学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 取代反应的历程。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整理、回答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有机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你能说出那些是有机化合物吗? 生:塑料、玻璃等等。 【视频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生: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 师: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那CO、CO2、Na2CO3属于有机化合物吗?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 师:那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 生: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容易燃烧。 师: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具有代表性质的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开始。通过预习,大家知道甲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生: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全国高考化学易错集 专题16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专题16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1.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出发合成BHT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测BHT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 B.BHT与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 C.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D. BHT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 答案 C 2.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苯环上的一氯化物有2种 B.1 mol该物质可以与1.5 mol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1.5 mol CO2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解析A中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B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酚羟基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生成CO2;C项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项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也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高聚物与的单体相同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乙基己烷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酸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生成的CO2的量也相等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3H8O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3种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不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D.迷迭香酸结构如图: 1 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解析分子式为C3H8O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OH(正丙醇)、(CH3)2CHOH(异丙醇)、CH3CH2OCH3(甲乙醚),共3种,A项正确;纤维素、蔗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70℃,水的沸点为100℃,故水浴加热达不到反应温度,C项正确;根据有机物结构可知,1 mol该有机物有4 mol酚羟基、1 mol羧基、1 mol酯基与NaOH反应,根据反应原理,1 mol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能与含6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D项正确。 答案 B 5.中药狼把草全草浸剂给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有机物M是中药狼把草的

1-2元素性质实验-实验报告

元素实验报告 实验18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 学习离心分离操作。 3. 学习主族元素一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内容 1. 卤离子的还原性:向3支盛有绿豆大小的KI 、KBr 和KCl 固体的试管分别加入0.5 cm 3浓硫酸,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把湿的醋酸铅试纸、湿的碘-淀粉试纸和湿的pH 试纸分别伸向装有KI 、KBr 2. 氯含氧酸盐的氧化性 往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ClO 、KClO 3 和KClO 4溶液,然后加入KI 淀粉溶液,观察现象。向不发 3. 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 (1) 氧化性:取1小片Pb(Ac)2试纸,加1滴H 2S 的水溶液,则有黑色的PbS 生成。再向试纸上

(2)还原性:取少量3% H2O2溶液,用H2SO4溶液酸化,再滴加2~3滴0.01 mol·dm-3KmnO4 4. 过硫酸盐的氧化性 向盛有2滴 0.002 mol·dm-3Mn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cm3 3 mol·dm-3H2SO4、2~3 滴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K2S2O8固体,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另取1支试管,不加AgNO3, 进行同样实验。 5. 亚硝酸的氧化还原性 请利用0.5 mol·dm-3NaNO2、0.1 mol·dm-3KI、0.02 mol·dm-3KMnO4、1 mol·dm-3H2SO4试剂, 6. 硝酸根的检出 取少量FeSO4·7H2O固体于试管中,滴加1滴0.5 mol·dm-3NaNO3溶液及1滴浓H2SO4,静置,观察现象。反应式为: 2+-+3+2+2-

7. 磷酸根、焦磷酸根和偏磷酸根的鉴别 (1)分别向0.1 mol·dm-3Na2HPO4、Na4P2O7和NaPO3溶液中滴加0.1 mol·dm-3Ag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的沉淀溶于2 mol·dm-3HNO3溶液吗? (2)以2 mol·dm-3HAc溶液酸化磷酸盐溶液、焦磷酸盐溶液和偏磷酸盐溶液,再分别加入蛋白溶液,各发生什么现象? 3-4-- PO43-、P2O74-和PO3-的鉴别方法: 8. Sn2+、Pb2+、Sb3+、Bi3+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现有0.1 mol·dm-3的SnCl2、Pb(NO3)2、SbCl3和Bi(NO3)3,2 mol·dm-3NaOH、6 mol·dm-3NaOH 和40%的NaOH试剂。请制备少量氢氧化物沉淀,并试验这些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9. Sn、Pb、Bi不同价态离子的氧化还原性 -3-3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性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硝基苯。溴 苯。一般无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 三硝基甲苯等均为固体。(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

1、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3、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 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4、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 CH2O、C2H4O;酸:CH2O2。 5、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6、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卤代烃(CH3CH2Br)、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 维素)、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 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 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环的侧链上烷烃基与卤素。 —CH3+Cl2 —CH2Cl(注意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悬浊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 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 甲酸某酯(HCOOR)。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 (醚键)、C=C (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 n H2n+2;烯烃与环烷烃:C n H2n;炔烃与二烯烃:C n H2n-2;苯的同系物:C n 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 n H2n+1X;饱和一元 醇:C n H2n+2O或C n 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 n H2n-6O或C n H2n-7OH;醛:C n H2n O或C n H2n+1CHO;酸:C n H2n O2或C n H2n+1COOH;酯:C n H2n O2或 C n H2n+1COOC m 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 → 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