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六上数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位置

教后反思:

文本对话引起我对教材的进一步解读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休整,孩子们上学的欲望空前高涨。许多学生早已在家里完成了第一单元的预习。从教学前测来看,只有个别学生存在下列问题:1、写数对时,行与列的位置正好写反;2、数对没有打小括号。还有不少学生提早开始完成弹性化作业,其中一位学生在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设计一幅图案在方格中涂色,并用数对表示出涂色方格的位置。(如方格图)

她困惑:要用数对标出方格,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是否应该标在每格的中间?为什么书上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中有的题目数字标在格子中,而有的题目数字又标在点上呢?

孩子们的困惑促使我在备课时解读教材例1与例2的区别?通过研读,发现例1是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实际座位的问题,所以它的示意图行与列的起始数据都是1,数对所表示的结果是一个位置。例2是用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所以方格纸上行与列的起始数据是0,数对所描述的结果是点的位置。

第一课时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测中发现练习4第2小题许多学生画成了五边形,所以在教学时要前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的两个词——“依次”和“封闭”。“依次”是指依照字母的顺序连接;“封闭”则要求将最后一个字母E与起点字母A相连。此题正确结果应该是五角星。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感觉有两处较难推进: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课前考虑到学生对此知识可能有些回生,所以特别在复习中通过一道文字题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但学生普遍反映以前没学过。到例1教学中,请学生根据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再次表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仍旧困难重重。

2、2/11×3为什么计算时可以写成(2×3)/11呢?许多学生会算,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见在课前文本对话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对话成效仅止步于机械套用法则的层面。果然,课堂上仅极个别学生能够讲明算理。有的学生回答“3=3/1,所以2/11×3/1,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种回答其实是将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了统一,但却并未从算理的角度进行阐述。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想的:2/11×3=2÷11×3=2×3÷11=6÷11=6/11。他巧妙地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推导出计算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灌输式教学。对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1/5×1/4的列式过程及直观示意图中,学生并未得到理解,感觉结论的得出是老师强制性灌输的。而这对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学习却十分重要,所以下次再教时应在这部分教学中多花功夫。

2、数形结合困难。1/5×1/4为什么得1/20?示意图与算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绝大多数学生即使阅读文本也没能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使学生不仅掌握方法,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别看是一节练习课,其实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还真不少,所以应突出重点。其次,对于分数乘法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大小会有怎样的规律,应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来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总结的结论学生才记得更牢。同时,因为教材中缺乏相应的练习,所以教师应设计补充习题,以便学生及时进行巩固与反馈。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教材上的一句话“分数混合混合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有必要用一节课来完成吗?通过实践证明,不仅有必要,而且相当必要。

首先,因为使用新课标教材的学生计算能力与以往学生相比明显下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教学力度不够;二是学生练习力度不够。新题标教材中很难找到单纯计算例题的身影,它常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完数量关系,正确列式的基础上才能再来进行计算教学,所以重点常常不那么突出。而且新课标教材大量使用情境图等,所以练习题量大幅减少。有的计算题后的练习不是按例题对应设计相应习题,而是综合练习,所以在每一课时完成后可供学生使用的练习题量也明显减少。

其次,五下所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最后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而分数乘法则应该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许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下列错误:1×3/4=1又3/4;2/5×3/4=8/20×15/20,因此及时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学很有必要。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因为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性约分计算,因此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仿佛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在本课的教学中,乘法的分配律是主要任务。我在课堂教学中,将乘法分配律按正、反两种应用形式分别讲解。如(a+b)×c=ac+bc,我是用形象的箭头来表示“分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而ac+bc=(a+b)×c,我则是用“提取公因数”来讲解,提早渗透初中代数相关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及有针对性地练习,从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错。但对于个别学困生仍需加强个别辅导。

学生周记中有一篇写到相关内容,觉得对今后教学有益,现附在此处: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到底应该向学生强化哪种方法教学效果最佳”是近几年来我

一直苦苦思考,但却又长期困扰的问题。

我曾经以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要方法。因为其形象直观,又能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每次教学中,我都在黑板上板书标准线段图。在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效仿。但标准作图很耗费时间,且学生作图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批阅带来巨大麻烦。

我曾经以写乘法数量关系式为主要方法。每次上课前总拿出一组关键句子,请学生先找单位“1”,然后根据其说出乘法数量关系式。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无论是列乘法或除法算式前都必须先注明乘法关系式,然后才能列式计算。但发现强化这种方法时,许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数量关系,而是套用某些模式。如:占谁的,是谁的、相当于谁的、与谁比,那么谁就是单位“1”;比单位“1”多,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1+几/几),比单位“1”少,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1-几/几)。这种方式的教学,对于教材中的基本例题还能应对,但如果遇到复杂的量率对应应用题时,则学生明显感觉到用数量关系式的方式难以应对。

我曾经以校外培优机构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熟记两个公式:标准量(即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这种方法确实好用,无论遇到简单或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只需找准单位“1”,然后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或未知就一定能够选准计算方法。但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出来的学生不是在

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而是套用公式解答。

为此,今年准备来个三维立体教学法。在教学初期以线段图和数量关系式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草图,但作业中不再作统一要求。学生在看懂线段图的基础上,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仍是强化训练的重点。作业中学生可自主选择用作图或写关系式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式。最终效果如何,等待时间的检验

第七课时

教学反思:

练习四第4、5、9题都属于分数连乘的应用题,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所以教师有必要补充新授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条件中有两个关键句子时,并非都用连乘解决。有时可能是两个问题需要列两个独立的算式,有时则需要用连乘来解答。那什么时候分别列式,什么时候又该用连乘呢?为此,我将本课定位于让学生不仅会解答连乘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还能准确对这两类题进行区分。

我寻找了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物速度作为练习素材。第1题在本课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检查了学生对上一节课——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掌握情况,又便于引出连乘应用题,最终可以将两道练习进行对比。

按设计的教学案内容教学后,学生反馈效果不错。

第八课时

教学反思

此课作为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第一课时,教学质量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极大影响。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我将画线段图、看关键句子写数量关系式作为本课分析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从教学前测反馈来看,学生不太会作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什么时候画一根线段,什么时候画两根线段分不清。其次,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分不清。针对这种现状,课堂上每讲一道题我都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画,然后再由老师示范,引导学生确实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我相信这对孩子们学习数学是终身受益的。通过线段图启发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乘法数量关系式难度较大,特别是“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的类型,需要多花些时间。

一节课完成例2的教学时间太紧。分析原因有二:首先是在例2前,我补充了一道求部分量的稍复杂分数应用题;其次是引导学生理解“噪音降低了1/8”耗费大量时间。因为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找从中到单位“1”,只有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噪音比原来降低了1/8”,才能准确判断单位“1”。

再教建议:

1、在此课前补充一节求部分量的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新授课。如以20页做一做为例题,以练习五第7题为巩固练习,然后教师再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如:

一本书有21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7,

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两天共看多少页?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2、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先教例3,再教例2。例3中的关键句子便于学生分析单位“1”的量以及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先以例3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

之几”的应用题。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再教学例2。这时,关键句子中则可以出现“实际增产1/20”,“现价降低1/12”等不完整的句子,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分析能力。

第九课时

教学反思:

也许正像某些人所说“起点越高,成功的机率就越大”。例2教学中的磕磕碰碰到了今天反而成为一种财富。学生们仿佛经过一天的“煎熬”成长了许多,不仅能够正确列式解答,而且绝大多数学生(2人例外)还能流利说出两种不同的乘法数量关系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十课时

教学反思

生本对话课堂前测结果显示:学生能准确勾画本课重要概念——倒数的含义,对于怎样求一个分数(或整数)的倒数掌握情况也较好。只是部分学生对于“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这两个问题还拿捏不准。这么高起点的课堂教学,教师该如何设计与推进呢?

1、概念教学抓概念。

别看“倒数”的概念总共只有12个字,但数学简洁精炼、准确严谨的特点在这十二个字中得以充分展现。这其中除了绝大多数老师会强调的“互为”二字外,我还通过一组判断题强化了“乘积是1”而不是得数是1;“两个数”,而不能是三个数等概念细节。

有了夯实的概念理解作铺垫,学生到判断、分析1和0的倒数问题时,答得可谓是有理有据。

2、倒数求法的拓展

教材例题及练习中只涉及分数与整数的倒数,那么教师有必须补充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吗?我认为小数的倒数是必须讲到并练到的,而带分数由于在新课标教材计算中已不再出现,所以可根据学生能力灵活选择。

为什么必须补充小数的倒数呢?因为学习倒数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分数除法。而教材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大量存在分小混合计算题(34、35、36页等),如40页第5题中有“18/35÷0.6×2/3”,要解答这题就必须会求0.6的倒数。所以小数倒数的求法力争让全体学生掌握。

答疑:倒数的“倒”应该读第几声?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明倒数的“倒”读第四声。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第十一课时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是很难上好的课型之一。上得不好时,同学们会感觉如同嚼蜡,食之无味。而我今天的教学正巧就成了这种状况。还是早上第一节课,班上就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地打起了呵欠。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本单元概念、法则的归纳整理,学生早已熟烂于心。虽然今天才上整理和复习课,可是每周两次的十分钟数学早读,孩子们利用这段时间已经将这些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了。

2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无论是分数乘法的计算,还是基本简算,所有学生对于方法都已在平时教学中人人过关,所以复习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新意。

下次再教对策:

1在课前安排一次数学周记,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自主进行归纳整理。因为有这样一个自主复习的过程,到上课时学生就会主动将自己归纳的结果与老师的整理方式、呈现结果进行对照,提升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2在练习设计上适当增加难度,使学生总能感觉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二课时教学反思

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近期内每天课前都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写乘法关系式的训练。不少学生通过长期练习,居然在周记中写到“准确找出单位“1”有技巧:题目中如果有‘是’、‘占’、‘相当于’和‘比’,它们后面的那个量就是表示单位“1”的量。”虽然,这种技巧太过机械,也并非百分之百正确(如A的几/几是B,“是”后面的量就不是单位“1”),但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通过长期训练,已经开始自主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能力,相应的巩固练习仍旧成为本节课中不可或缺的练习内容。

但整理复习课毕竟有别于练习课,所以在本节课上我主要突出以下两点:一是解答分数应用题步骤、方法的归纳与整理,二是本单元所学应用题类型和解答方法的梳理。共分三类: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P26第3题第1小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P26页第3题第2

小题);连乘应用题(P27页第5题)。

“两个坚持”。虽然在黑板上作标准线段图十分耗费时间,虽然个别学生已经在周记中抗议写数量关系式了,但为了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应用题,我仍旧在整理复习课上做到“两个坚持”:坚持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坚持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数量关系式。相信,这样的坚持能够对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有较大帮助,同时对下一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也会有极

大辅助作用。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经过近一个月的生本对话,学生课前进行生本对话的情况已大有好转(一般只有4人以内的学生未能按要求完成此项作业)。乘着周五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契机,以《分数除法》的实验第二阶段的起点,我开始尝试引导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成功之处

1、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为新知扫清障碍。

以往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多是较大数除以较小数,然而学习了分数后则不然。所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回忆“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式,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起到辅助作用。

2、数形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反思第一课时的算理教学,虽然学生的质疑及回答精彩不断,但在充分发挥教材示意图的作用上则凸显不够。因此今天教学特别注重数形结合,力争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第三课时

分数除法的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1、防微杜渐。

针对作业中的错误,今天补充了判断改错,这一题型对巩固计算方法,提高正确率有明显改

善。

2、精减结语。

建议总结法则时,将教材31页的结语改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因为这段话更简洁明了,且更容易帮助学困生掌握计算方法。

3、融会贯通。

将判断除法算式中商与被除数大小的关系与判断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而非死记硬背结论。

在教学练习八第6题之前,我补充了两道乘法计算题:2/7×2/3()2/7;3/13×6/5()3/13,请学生不计算,判断大小,并说明理由。孩子们借助乘法的意义不仅很快解决了问题,而且还找到了快速解题的窍门——先找出与积相同的一个因数,然后再看另一个因数,如果这个因数比1大,那么积比原数大;如果这个因数比1小,那么积比原数小。在此基础上,我顺水推舟道“如果分数除法算式要比较大小,你们能够利用转化的思想,不计算,快速判断吗?”孩子们将除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后,果然又对又快地解答了问题,而且还用自己的

语言归纳出了结论。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体会到了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学会应用转化的思想

能够帮助我们巧妙快速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第四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1、解读教材变化。

咦?学生与我使用的都是新课标教材,怎么今天教学中的例题与练习内容却不相同呢?对照印刷版本才发现,原来暑期为提早备课,我手头上使用的是2008版,而学生的教材却是2009年最新版本。

两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例题与练习编排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为什么教材会做出如下改动呢?

(1)增。

例题中增加了带小括号、中括号的计算题教学。

【改动分析:原有例题是通过解决彩带做纸花的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认识到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但由于此题计算仅两步,且不带括号,不涉及分数加减法,计算太过简单,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重难点凸显不够。所以调整后的教材补充了纯计算内容的例题,体现了本课以计算为重点,强化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而分数乘法则要约分的不同点;同时小结了带小括号、中括号的计算题的运算顺序。】(2)改

做一做调整了计算题与解决问题的顺序。2009版改为先解决问题,再进行计算练习。解决问题改变了呈现与表述方式。原来是一道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我每天跑6圈,已经跑了半

圈了,大约用了2分钟。照这个速度,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现在改为一道纯文字的应用题,为“陈爷爷每天绕操场跑6圈,2分钟可以跑半圈。照这个速度,陈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

【改动分析:本着“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教材将解决问题放在做一做第1小题,正好与例题的安排相一致。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分数除法应用题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然后再进行计算专项练习,以此提高学生运算技能。】

第五课时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课时教学反思

对于补充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思考

通过认真分析与解读教材中所有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习题,发现所涉及到的类型还真不少。

第一类:分数与小数相加减,将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更简便类型。如36页第5题“4÷8/3-0.6”。

第二类:分数与小数相加减,将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更简便类型。如35页第1题“(0.75-3/16)×(2/9+1/3)”。

第三类:分数与小数相乘,小数必须化成分数计算类型。如36页第5题“2/9×0.375÷6/7”,40页第5题“18/35÷0.6×2/3”

第四类:分数与小数相乘,能够先约分再计算类型.如40页第5题“(2—0.6)÷7/15”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补充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只教学分、小乘除混合计算的方法与技巧,还必须介绍分、小加减混合的情况。学生的难点在于要能够灵活根据算式及数据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再教建议一二三

1、建议要求学生熟记常用分数化成小数的结果。如教材练习中出现的0.375、0.75等小数,如果学生能迅速将其化成分数,就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及正确率,所以建议将下列11个分数化成小数的结果要求学生熟记。1/

2、1/4、3/4、1/5、2/5、3/5、4/5、1/8、3/8、5/8、7/8。

2、建议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查找什么样的最简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相关知识(见五下教材)。因为掌握了相关知识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快速选择简便做法的时间。

3、建议再教时,分数、小数乘法计算不再以“0.35×9/5”为例。因为今天要求学生从三种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时,近半数的学生选择第2种,他们认为0.35化成分数7/20也很简便,即第3种方法的优势不突出。所以再教时可以改用“0.56×9/4”,因为0.56不能快速化成最简分数,这时采取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则更简便一些。

第六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1、加大解方程教学指导力度。

由于才接手这个班,在分数乘法单元中就发现班级部分学生对于五年级解方程的知识,无论是作业格式,还是解答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借今天练习课的机会特别对这部分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格式必须规范,结果必须正确(用检验的方式来确保)。同时,还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别介绍了一些解题策略。发现:学困生青睐用举例子的方法替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学生习惯于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学优生则直接通过移项来解答。通过指导与练习,作业正确率明显提升,效果好。

2、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枯燥的计算教学已经由国庆节前一直进行到今天。有位学生在日记中都已经抱怨到“分数除法在生活中没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原来,教材中虽然给每道计算的例题都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但学生们却普遍认为这些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是小数,分数除法真实存在或应用的价值并不大。如34页例4,生活中用直尺截取彩带时,一般所取的长度是小数米,如0.6米,而不会是2/3米。

今天,我想以第9题为例帮助孩子们打开发现分数除法应用的大门。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需要根据孩子体重每次只服用半片药片的情况。可实际解答中却发现孩子们仍旧习惯性地将半片=0.5片,看来分数除法真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再教建议】

联系自己平时给孩子喂药的经历,我发现孩子在较小时,消炎药粉时常只需吃1/3包,而到稍大点后却需要吃到2/3包。如果教材将这里的“半片”改为1/3或2/3,分数除法的应用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第八课时

练习课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在这个章节的课时划分上,老师们普遍分为3节课。不过有的教师是教学完例1与例2以后安排一节练习课,也有的教师是教学完例1上一节练习课,例2再安排一课时,而我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却准备在例1和例2教学完后分别安排一节练习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今天的教学感觉基础练习、变式练习设计得都不错,对于指导学生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很有成效。基础练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中分析出数量关系,而且注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能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能根据线段图说乘法数量关系式。相信这些练习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巨大帮助的。

变式练习第1题是帮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学习数学,用比较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数学,提升思维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题的设计原形则是练习十第7题,通过选择,提升学生解决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

指导练习无法在课内全部完成,所以将练习十6、7、8题改为了课堂作业,只重点指导了第9题。在审题环节,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获奖作品总数只占共收到科技作品件数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作品都能获奖。在目确这一关系的前提下,再放手让学生看统计表独立探索。当有学生解答有困难时,再请学优生提示应从三等奖开始分析,先求出获奖作品总数,帮助其他学生拾级而上。

整节课教学效果理想,作业反馈情况较好,只有2名学生列式方法出错。

第九课时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九课时教学反思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只要教学到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就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学生理解困难,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乘除(或方程)方法不分、部分量与分率不对应。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课堂实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主动与文本对话,提升教材研读能力。

二、教师应夯实生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质疑能力。

第十课时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第十课时教学反思

新旧教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与分析

我发现分数乘、除法这部分内容在新旧不同版本教材中,无论是从内容编排,还是从例题的类型、数量上来比较,都有较大调整和删减。

在编排顺序上,以往教材有专章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全在这个单元才出现。可新课标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分解到相应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单元教学中。如:在新课标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中,当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后,紧接着就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种编排使同一知识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在例题的类型和数量上,新教材明显有所删减。如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老教材有两道例题,一道是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另一道则是两个相对独立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新教材只有一道例题,是两个相对独立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又如以往老教材中有“工程问题”,新教材中完全不再提及这类应用题。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将2006版九义教材与2009版新课标版教材中解决问题部分所有例题删减内容进行统计如下表:

比和比的应用

第十一课时

比的意义

第十一课时教学反思

三、教学困惑

“单价可以用总价与数量的比来表示”这句话是对的吗?

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话“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那么单价到底是可以用总价与数量的比值来表示,还是用比来表示呢?请广大网友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十二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第十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前测中发现:生本对话后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时,学生们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教材中所教的方法化简比(看来教材在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连作业格式都与例题没有两样)。可是以往在没有进行生本对话研究时,许多学生都会在课堂中提出用求比值的方法来化简比,只是将结果用比的形式来表示即可。那么,今天的课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是避而不谈,而是由我和盘托出?

我采取的策略是在复习环节增加求比值的练习,直接选用教材例1中的所有习题并补充一个特殊的比32:16作为练习素材。当学生学习完例1后,引导他们与比值对照,请他们谈谈发现了什么?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从而帮助其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明晰区别。

第十三课时

比的应用

第十三课时教学反思

联想无限创新无限

[教学反思]

以往也经常在课前设计相似的练习,但都是由我出题,学生只需要按指定的要求思考答案即可,联想的广度也限于“男生有()份,女生有()份,六年级共有()份,男生占全年级的(/),女生占全年级的(/)”。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但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所联想到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这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比以往教学设计,这次教学对话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条件说出些自己的想法。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仅能通过比联想到各自的份数和总份数,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还能从份数联想到各自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学有余力的学生居然能联想到的“女生比男生少1/3,男生比女生多1/2”等数学信息,真是不一般!所以,只要教师想不到的、教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到的。

当然,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巩固练习时间略显不足,同时,“女生比男生少1/3,男生比女生多1/2”通过课下练习反馈,只有大约1/2的学生掌握。

第十四课时

比的应用练习

整理和复习

整理复习(1)

第十五课时教学反思

1、建议再教时,在上课伊始能够先给学生四五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这样,后续的复习会更有效。或者在课前安排学生完成复习型数学周记的撰写。

2、通过批阅学生数学周记,发现在每周或单元知识归纳整理时,学生们普遍只会罗列单元重要知识点,少有主动对比归纳的现象。这样的复习,知识点较孤立,没有串成线,联成片。所以今天在教学中,我特别绘制了一些表格将有联系(如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或易混淆的知识点(如求比值与化简比)进行对比梳理,达到帮助学生梳理,并形成正确认知编码的目的。效好体现了复习课课型特点,教学反馈效果好。

第十六课时

整理复习(2)

第十六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所有练习题设计的难度都不大,是最典型的习题。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却帮助学生对本单元和分数乘法单元共学习到的应用题较系统全面地进行了一次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求一个数是别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比的应用。

第七次教学分数应用题,我一直经历着激烈地思想斗争。因为,年组内有的教师方程解法仅仅是一带而过,重点教学算术方法。以“标准量×分率=对应量”、“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的解题模式来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套用公式,作业正确率高,上课时练习密度大,可谓“精讲多练”。有的教师先按《教参》建议重点教学方程教法后,发现学生掌握情况实在不理想,一周后也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告诉学生“已知单位‘1’用乘,未知单位‘1’用除”,用这种解题技巧快速选择算法。只有我还艰难地跋涉在方程教学的山路上,即使到单元整理复习阶段,我仍旧未总结上述的解题模式或技巧,只是让学生感悟到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应该用方程解答或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这样教学,最终的教学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我等待着实践的检验。

第四单元:圆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深入与概念进行对话。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们已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为提高生本对话质量,本单元开始要求学生在对话时还必须在教材中有勾圈点画批的痕迹。为此,特提前一天教给他们批注的方法。今天,对部分学生进行教学前测。共检查7人的教材,100%的学生对重点概念进行了勾画,1人对重点词语进行了圆点,6人对教材57页的提问进行了批注。

针对学生不会抓重点词语这一现象,特别在概念教学时补充判断题,引导学生辨析,从而突出概念的核心本质。如在半径教学时,我就在圆中画出不同的线段,有的没有连接圆心,有的虽然连接圆心,但另一端却不在圆上而在圆内……通过辨析,学生探索得出半径应该具备的条件,也准确抓住了概念的核心词。许多学生课内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完成了背诵任务。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如今的孩子很会打电玩,但却玩不转圆规。本班虽然过半数的学生在校外已学习过相关知识,但却只会计算周长、面积,而没有与圆规亲密接触的机会。针对学生动手作图能力低下的普遍现象,在教学头一天,我就安排学生们提早在家尝试着画圆、并开展用圆设计美丽图案的比赛。通过这一活动,大大减轻了教学中画图的压力。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好的方法与同学们共享。有的同学说“画圆时,白纸下面最好多垫几张纸。这样圆规的钟尖就不容易滑动了”,有的同学补充道“画圆时,先在纸上点个点,如果钟尖滑动后也能很快找到圆心。”有的同学介绍“画圆时,手应该拿到最上面的手柄,不能拿圆规的两个脚。”……看来,方法来自于实践。

3注重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材58页第4题和61页第6题是非常好的练习,体现出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也在教学中补充了相关问题。如“生活中许多下水井、水表等的井盖都被做成圆形,这仅仅是因为圆形好看吗?为什么人们不将其设计成长方形、正方形或是三角形等其它

形状呢?”通过讨论,学生们发现这是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以制作成圆形的井盖无论如何放置,都能够确保不落入井中。可如果做成其它形状,放置时稍有不慎就容易掉入井中。

第二课时

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同一内容如何体现螺旋式上升?

以往的老教材“轴对称图形”在小学阶段只学习一次。放在六年级,教材中给出了完整的概念。可是新教材将这一内容分散到三个年级逐次教学。在二年级时初步认识过,学生要能够正确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并能够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五年级下册再次学习过轴对称图形时,学生要知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并且能够在方格图中正确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那么到六年级第三次学习这一内容,教学目标又该如何定位呢?其实,61页第5题画对称轴,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基本完成。59页做一做第1小题、61页第7题,五年级时教师就已经给学生系统归纳整理过。59页第2小题左边一幅图,五年级学生也能够完成。除右边的画圆必须利用圆规作图外,本课看不到太多的“新点”,“重点”,“难点”。不知道广大网友们是如何对这课的教学标高是如何定位的?我认为本课仅有一个新知识点,需向学生说明——“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强调: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直径是一条线段,所以准确说法应该是“直径所以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1、

教学中应补充的内容。

在一个长5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会作图)

有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会作图)

第三课时圆的周长

第三课教学反思

巧妙设计,激起学生猜想及探究欲望。

以往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时,学生们往往是依据教师的指令完成测量圆周长与直径的任务,并按教材要求计算它们的比值。可为什么要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计算其比值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盲目的,操作是被动的。在学习借鉴了北师大相关教材后,发现用与圆直径等长的正方形导入很有新意。今天的教学改用问题情境导入,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分析其优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这个比赛公平吗?”一下子就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快速将问题聚焦于正方形与圆周长的比较上。这样的情境创设高质且高效。

(2)让学生插上的猜想的翅膀。在比较两个图形周长大小时,学生很快又将其深化为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比值与圆形周长与直径比值大小的比较。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而此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那么圆的周长又会是直径的多少倍呢?孩子们结合图形合理猜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当追问为什么时,他们答到“我们以前曾经学过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里正方形的一个角相当于三角形的两条边,而圆形的那一段曲线近似于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以我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应该比4倍小,估计在3倍左右。”当然,在校外培过优的学生则自豪地叫嚷出3.14倍。这种情况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主动想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验证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实践结果是否和大家猜想或培优中学习到的结果一致呢,这必须经过验证。这时的动手操作,学生是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测量及计算

之中,与以前的听令行事是完全不同的。当有的小组同学发现测量计算结果与3.14有出入时,还举手质疑,看来这样的验证活动是有效的,真实的。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也培养起事实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2、充分挖掘文本,展现学生创造性思维,体现知识提升。

64页例1求“绕花坛一周小自行车需要转动多少周”,除教材呈现的解法外还有其它方法。果然,在教学中就有个别学生主动提出可以直接用花坛直径除以自行车直径即可求出结果。为什么呢?科代表肖迪同学这样回答,“求绕花坛一周小自行车需要转动多少周,也就是求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多少倍。可以列式为20π÷0.5π, 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π,所以只用计算20除以0.5即可。”原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求大周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多少倍可以转化为求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多少倍。我顺势迁移,如果已知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0倍,那么大圆周长又将是小圆周长的多少倍呢?半数学生能够刚才的方法类推出结论。

教材内容的目标定位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文本。今天的例题处理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拓展,方法的多样,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增加。

第四课时

圆的周长(二)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教材练习,题题有变化,个个需指导。所以,练习不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师必须根据学情灵活调控教学进度,如有必要可再补充一课时。本课还必须补充求半圆面周长的计算方法。如“一个半圆形的花坛,直径是5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教师应通过画图引导学生明确求半圆面的周长,也就是求圆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倾听表述是否准确。因为“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是不同的。

第五课时

圆的面积

第五课时教学反思

1、推导之前的合理猜想

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这次教学中,我借鉴了北师大版本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圆的面积比外切正方形面积小,比内接正方形面积大,所以圆的面积应该在2π2和4π2之间。在此基础上,学生合理猜想出圆的面积可能是半径平方的π倍。这一设计理念与圆的周长一脉相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发现圆的外切与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动手操作中的两点遗憾

遗憾一:为什么将圆等分成若干小扇形?

如果在动手操作中不给予任何提示,让一个从未接触过圆面积知识的学生尝试将圆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他们是很难想到要首先要将圆分成若干等份小扇形的。为什么要剪成小扇形呢?今天的课堂,学生完全是在教师指令下操作剪的环节,没有一人主动质疑,思想这样剪的背后原因。

遗憾二:转化结果单一

全班将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结果较单一,只出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两种情况。可在赛课中,经常看到有学生能够拼出三角形、梯形。不知道是赛课教师做秀的原因,还是学生在预习后思维受禁锢难以创新?看来,这一内容只有留待周未数学周记时,再请学生们进一步探索了。

第六课时

圆的面积(二)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1、做中学数学。

以往教学环形面积,都是我课前用纸片剪好圆环,上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环形的面积公式。虽然,这种方式教学公式的推导也很顺利,但在作业中却时常出现用外圆面积加内圆面积的情况。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今天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前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果然没有再出现用外圆面积加内圆面积的情况。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简算不可轻用。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发现许多中等以上成绩的同学喜欢用教材中第二种简便算法求环形的面积。但他们却时常将S=π(R2-r2)当成S=π(R-r)2来列式计算,因此,课上特别引导学生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不同。同时要求即便要用简便算法,也必须先列式为S=πR2-πr2的形式,只有将半径的平方求出结果后,才能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这样规定作业格式后,计算正确率有较大提升。

第七课时教学反思

在教学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后,安排一节这样的对比练习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我将复习题的数据典型化,请学生求半径为2厘米圆的周长与面积。因为它们的计算结果都是12.56,在此基础上我再请学生判断“半径为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对吗?为什么?这时,他们的比较更能透过现象深入概念的本质,使对比分析更具思考价值。

因为教材中的练习多数需指导完成,所以练习课重在解决书本习题,对教案舍弃较多。其中,感觉处理得比较有创意的是练习十六第7题。教材原题为“右面图的半径是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的面积是多少?3份的面积是多少?”我在教学中,将此题赋予问题情境。改为“一个小闹钟,分针长5厘米。经过15分钟,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其实,求15分钟扫过的面积也就是求整个针面面积的1/4是多少。接着,我请学生思考“如果要求圆面积的3/4是多少,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圆面积的3/4与分针一圈时间的3/4建立起联系,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八课时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头一天,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本章节内容,并撰写复习周记。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对单元知识点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用表格式呈现知识结构图,也有的学生用总分式表示主要内容,复习效果总体较好。采用这一方式,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基本概念、公式很快就能回忆出来,我能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更多地用来解决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

学生周记中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1、除1π至10π外,再补充一些常用π要求同学们熟记,以提高计算速度。(胡文馨)我建议孩子们制作了1——100π的π表,并允许他们在平时作业时直接查阅。但对于一些常用系数的π确实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要求或建议他们记忆。所以在复习课中,要求全年级前90位的同学补充熟记16π、25π、36π、49π、64π、81π,其他同学提倡熟读。

2、解决问题时,什么时候求周长,什么时候又是求面积分不清。

在整理复习课上,我请同学们提出解决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途径:

(1直接借助问题中的单位判断。

(2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概念判断。

圆的周长是求围成圆的曲线的长,而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在解决问题时,求圆的周

长有如下情况:车轮滚动、用绳子或铁丝等物品将圆形围起来、钟表针尖所走的路程……求圆的面积有如下情况:在圆内填(涂或铺)物品、自动旋转喷灌面积、羊吃草的面积……。

3、对圆环的面积有些发憷。

由于求圆环的面积步骤较多,练习中确实存在正确率较低的现象。但我们不能把所有错误都归结为计算问题,其实还有部分学生是对方法掌握不牢。如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与环宽,求环形的面积就是学生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给予了方法上的指导。要求学生在遇到这类题目时,不妨在草稿本上画个简单的示意图,这样就更一目了然了。

第九课时

确定起跑线

第九课时教学反思

不少教师认为活动课考试不涉及,没有必要花时间教学。但我却认为不仅有必要,而且《确定起跑线》对单元的学习也是十分有益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谈到学校运动会时,一位学生说到:“跑最外圈的同学总得不到第1,我认为起跑线的有问题”,很快同学们便将目光聚集到起跑线的确定上。大家对体育老师是如何确定起跑线这一问题,激发起强烈地探究欲望。因为直道跑道长度相等,所以圆周长的知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就显得十分有应用价值了。

2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结合学校实际,对教材数据进行了较大改动——“操场长约40米,宽约25米,每条跑道宽约1米。”根据学生能力,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第一组计算最内圈跑道(即第1跑道),第二、三、四组同学依次计算第2、3、4跑道的长度。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条跑道之间的距离差是6.28米。“为什么每条跑道会相差6.28米呢”的追问,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发现半径增加1米,直径就增加2米,再通过分析从而推导出周长就增加2π米的结论。

当探索完学校跑道后,我又请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计算国际标准400米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国际标准跑道宽为1.22米),同学们较快迁移类推出正确结果,检验教学效果不错。

第五单元

百分数

单元教学的目标:

1、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单元的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

单元的教学难点:百分数的应用

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

师:第一幅图“小学生近视率为18%”,谁能解释一下这个18%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1:18%就表示小学生近视的人数是18%。

生2:18%就是小学生总人数为100份,近视的人数有18份;

生3:18%就表示把小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近视的人数占其中的18份。

生4:18%表示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18/100。

[分析]

虽然课前安排了生本对话,但从阅读效果来看,学生对于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掌握是较为薄弱的。他们仍旧习惯于用分数的意义来解释百分数的含义。虽然这种解释不能视为错误,但对于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概念就不利了。所以再教时建议:将问题改为“小学生近视率为18%,表示谁占谁的18/100呢?”

一、挖掘文本,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当学生抽象概括出百分数意义后,我按教材78页板书了两句话。以往教学,对于概念是很少请学生质疑的,但今天我却在此特别安排了质疑环节。果然,学生中有人问到“为什么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直指百分数与分数最本质的区别。袁文杰最先回答想到“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接着兰晟补充到“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叫做百分比”,严曦也说到“因为它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是分率。”在经过这番讨论之后,再请他们判断哪些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时就顺畅多了,而且说原因时也是有理有据。

二、拓展文本,体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以往老教材是从比较两个年级三好生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率大小入手引入百分数,体现百分数分母是100便于统计和比较的优点,但改版后的新教材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入百分数,对于这一知识点则只字未提。为什么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呢?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这背后的数学原因。所以,今天我特别制作了一张表格,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便于统计与比较的优势,拓展了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体现出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新知前,我让学生通过小数化成分数的练习和小数点的移动,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积极回忆。

而后在新授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通过自主探索、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在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教学效果好。

第三课时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馈:

1、对于“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与“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没能建立起联系。所以练习中,当要求学生保留百分号前面一位小数时,他们将商也仅保留一位小数而导致准确度不够。

再教建议:在教学1/14化成百分数时,就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小数位数与百分号前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

2、教材84页第2小题对于初学百分数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进行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所以将1/2转化为百分数50%,而没考虑到这两进之间单位“1”发生了变化。

再教建议:将此题放到教学完90页“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后处理。

3教学亮点

在比较0.85、7/8、85.1%、5/6的大小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化成小数后比较方便。在教学84页第7题时,许多学生观察30%、3/5、3/4后认为化成百分数或小数比较方便,真是如此吗?

班上有几名学生观察到此组数据的特点,30%=3/10,3/5、3/4它们的分子都是3,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快速比较出其大小。所以教无定法,学生要能灵活根据数据特点选择方法。

第五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1、复习中的一处妙笔。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口算,解答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唤起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回忆,并与正确率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能够以旧带新,促进迁移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的未完设计巧妙。

2、新授中的一处强调。

强调不仅百分率公式中必须加“*100%”,解决问题列式时也必须加“*100%”。以往教学时,我一直都只强调在公式背诵中必须加“*100%”,而列式则只强调结果必须用百分数表示,至于是否写“*100%”从未作要求。可今年参加教材教法报告时,教研员明确指出列式时也必须写“*100%”,所以教学例题时,特别强调。作业反馈情况良好。

3、练习中的一处拓展。

补充的两道应用题属于稍复杂的求百分率应用题。这两道练习对于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的理解,避免形成僵化的解题模式是十分有益的。

第五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与学生原有认知有极大矛盾冲突。因为以往“甲比乙多几,那么乙就比甲少和”,可如今“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则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却不对。因此,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并根据问题准确分析到底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很重要。

教学亮点:导入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这一教学设计既能联系前面所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知识,又能顺理成章地导入到今天新知的学习。而且在解法上,学生借助复习题对教材第二种解法也十分容易理解掌握。

教学重点:要想较好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必须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所求问题也就是求谁占谁的百分之。为帮助学生理解,找准单位“1”的量以及通过线段图正确分析出问题也就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很重要。因此,巩固练习第1题的训练必须人人掌握。

第六课时

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对于教材练习安排处理的几点建议:

1、第一课时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6、

2、4题。因为这些习题的问题都明确提出了单位“1”的量,便于学生分析列式解答。其中第2题因除不尽,结果必须保留百分号前面一位小数,所以计算量最大。

2、第二课时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93页做一做第2小题和练习二十一第7、8题。第5题和93页做一做第2小题的问题表述都比较简约,所以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将问题补充完整。如“拓宽了百分之几”到底是求谁比谁拓宽了百分之几呢,只有学生明确了单位“1”的量之后才可能正确列式。

练习课教学心得:

1、对比练习——打破思维定势的“及时雨”。

我发现部分学生经过这一类型习题的练习后,自创出固定化解题模式:即(大数—小数)/单位“1”的量,可他们对为何这样列式其实并不理解。为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列式,我在本课设计了一组有代表性的对比练习。第一组对比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解题模式不能僵化,必须在正确分析问题到底是求谁占谁的百分之几基础上才能正确列式。在练习反馈中,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第2小题本可一步解答的,可个别学生却列式为(1369+44—1369)/1369。第二组对比练习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灵活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通过对比练习,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类应用题解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变式练习——提升学生能力的“助推器”。

填空一直是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这次的拓展练习特别设计了两道变式练习填空题。第一题因为男女生人数没有告知具体数量,所以特别在此给学生设置障碍。孩子们很会想办法,有的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有的假设女生人数有100人,还有的学生借助份数来思考,练习效果比预想要好。第二题则在已知时间,求“速度”的百分比上设“陷阱”,通过同学间的温馨提示,练习正确率也较高。两道拓展练习,注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提升了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时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三)

第七课时教学反思

得意:由分数应用题导入到百分数应用题,这一教学设计思路很好。既引导学生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又高效地完成了今天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例题学习过程中,重点只需要解决百分数四则混合计算即可。课堂巩固练习时,无论是做一做,还是课后习题学生反馈掌握情况都十分好。

失意:当家庭作业中出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部分学生(甚至包括极个别学优生)再次出现乘除不分,对应分率不明的情况。真令人苦恼!

原因分析:

本课例题是学生掌握较好的已知单位“1”,求比它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类型的应用题。做一做以及练习二十二第1、2、4、5、6也均属于同一类型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唯一一道除法应用题是练习第3小题,但却是一步应用题,学生容易找到对应分率从而正确列式。可学生真正薄弱的知识点——稍复杂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却无论是在例题教学,而是在课后巩固练习中都明显指导不足。

对照老教材,我发现以往这部分安排的例题是: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

的成本是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通过对比,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学失败的原因。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改进措施:

1、从例题的教学中予以关注。

将例题改为“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68本,比原来增加了12%,原来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通过课堂教学,弥补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中的不足,引导学困生借助线段图或乘法数量关系式理解数量关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练习的设计上体现强化。

复习导入环节,在原有教学设计基础上再适当增补一些根据条件写乘法数量关系式的习题。巩固练习环节,应有意识地补充稍复杂百分数除法应用题,还可设计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快速判断算法并找准对应分率。

第八课时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第八课时教学反思

在这节练习课上,学生最兴趣的是第7题,给教师最大选择发展空间的也是第7题。下面摘录部分教学实录,进行分析。

[教学案例]

师:练习二十二第7题,根据条件(参赛作品共有125幅,一等奖6幅,二等奖占16%,三等奖比二等奖多的占总数的4%”,你能提出哪些需要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生1:可以求获二等奖有多少幅?

生2:还可以求获三等奖有多少幅?

生3:可以问一共获奖的作品有多少幅?

生4:可以求获一等奖的作品占参赛作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生5:还可以求获一等奖的作品占获奖作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师:类似几等奖占获奖作品总数或参赛作品总数百分之几的问题,我们就不再说了。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求百分数的问题吗?

生6:可以求一等奖比二等奖多百分之几?

生7:还可以求二等奖比一等奖少百分之几?

师:请问这两个问题的结果会相同吗?为什么?

生8:这两个问题的得数不同。因为“一等奖比二等奖多百分之几”是以二等奖为单位“1”,而“二等奖比一等奖少百分之几”则是以一等奖为单位“1”,单位“1”不同,所以得数也不同。

……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解决其中几个问题。

解剖的问题依次为生2、生5、生6、生7的提问。

[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为什么学生感兴趣?

1、已知数学信息多样,给学生提问以广泛的思维空间。

对比同一节课中的第7题和第11题,它们虽然都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也都提出相同的要求——请学生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因为第11题,已知的全部是具体数量,学生只能提出两类问题,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第7题包括的信息明显要多样一些,从条件中,不仅能提出上述两类问题,还能提出简单及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给学生更大的挑战空间。

2、问题类型的多样性,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空间。

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越多,涉及的类型越广,给教师的选择空间就越大。我们可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时间灵活调控。当学生普遍能力较低时可拾级而上,当学生普遍掌握较好时可直接选择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还可以安排一个合适的练习序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挑战极限,这样人人都能在练习中获得成功,,有所收获。今天,我就根据本班学情,直接挑选了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请学生解答。在巡视中若发现有个别学习困难生有困难时,再适时提示应先完成的简单问题。如解答生2的提问如有困难,我就建议他们先解答出生1的提问。再教建议:教材第7题的编排设计真好。可当第11题与第7题略显雷同时,我能否根据学情对内容适当进行改造呢?改造的前提是必须涉及学生较薄弱的知识点——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如可将练习改为:“20个节目挺丰富的”,舞蹈占其中的25%,舞蹈节目是歌曲类节目的40%,乐器独奏节目只有1个,它比相声类节目少50%,剩下的是小品。”

第九课时

折扣

第九课时教学反思

学生早已在生活中积累了打折的经验,所以许多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打折的意义,并且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已知原价,求打折后的价格或便宜的价钱)。所以,本课教师应挖掘更多的知识点。

通过教学前测,发现有1人对打折含义出现概念性偏差:她认为打八折是指比原价便宜了80%。针对这一现象,在揭示打折含义时,我特意抛出问题:同一商品打九折和一折,哪一个更合算?为什么?引导学生辨析,从而明确折扣反映的是现价占原价的分率。

其次,根据学情可在教学中补充已知折后价或便宜的价钱求原价的练习,提高学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或逆向思维的能力。

最后,补充练习“圣诞节,甲商场以“打九折”的方法促销,乙商场以满100元送1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妈妈的算花掉200元,在哪家商场购物更合算些?为什么?”正确率极低。学生普遍认为两家商场促销力度一下,因为买200元的物品只需花费180元。可实际此题的200元是指实际花费,反映出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审题不仔细,理解不准确。因此,下次再教时,应引导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再尝试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甲商场可购买到200÷90%≈222.22元,而乙商场则可花200元买到200+10×2=220元的商品,所以甲商场更合算。

第十课时

纳税

第十课时教学反思

突出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还记得上一届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急切地想知道什么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我给他们介绍了这些税种的概念后,他们又质疑“增值税和营业税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收消费税?怎么我们在买东西(即消费)时好像没有收我们的钱?”“如果买奖票中了500万,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那应该按百分之几的税率来计算呢?”“如果摸奖中了一辆小轿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如果没有钱缴税怎么办?”“歌星表演一次收入30万元,她的个人所得税也是按5%缴纳吗?”“如果年终分红,单位给每人发了资金3000元,这部分资金是平均到每个月中去计算,还是按本月资金计算?” 而我在课堂上,则是竭尽所能地对孩子们释疑。如果知道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暂时不了解的,则请同学们一起帮忙解决;如果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则布置在课下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来寻求解决的办法。可学生与文本对话后质疑与数学联系不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