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一、对《资本论》的概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化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直至他1883年逝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写下了《资本论》这一宏篇巨著。

从1843年开始到1857年的15年间,马克思为《资本论》的创作做了研究准备。首先,他系统地研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以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等人的著作,同时还阅读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其次,马克思还细致地研究了大量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深入剖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地点英国的现状。

此外,马克思所写的其他一系列著作,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合著)等,也对《资本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从1863年8月年底,马克思开始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在写作手稿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计划,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马克思于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

此后,马克思继续为《资本论》第1卷的修订和翻译花费艰巨的劳动。与此同时,马克思也为《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创作付出了极大的辛劳。1865年至1880年间,马克思写了关于《资本论》第2卷的8个手稿,这些手稿成为恩格斯后来编辑《资本论》第2卷的重要依据。马克思还对《资本论》第3卷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问题作了专门研究。马克思为创作《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未竟事业,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和出版了《资本论》第2、3卷。从马克思逝世开始到1894年12月17日《资本论》第3版出版,恩格斯为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3卷整整花了11年零9个月的时间。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许多稿子的过程中,还写了一些增补,以充实和完善马克思的理论。病重之际,恩格斯把完成《资本论》第4卷的编辑整理工作托付给了考茨基。在恩格斯逝世后,由考茨基整理,于1905—1910年出版了

这部著作,即《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为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第2、3卷所做的巨大贡献,已使他的名字和马克思的名字一起,永远铭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丰碑上。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基本思想

《资本论》第一卷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中心,共有7篇,25章,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这一部分以一般商品生产为对象,以劳动价值论为中心,

分析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这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出发点。第一骗分析的是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

第二部分是第二篇至第六篇。这是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对象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也就是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和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问题。这是第一卷研究的中心。

第二篇至第六篇之间的关系是: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中心分析剩

余价值生产的基础;第三篇和第四篇分析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过程和方法,揭示资本主义

生产的实质;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把三、四两篇综合起来进行比较

和分析;第六篇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以及资本家如何利用工资形式作为进一步榨取剩余

价值的手段,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补充。总之,第二部分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二篇是为分析剩余价值提供基础;第三、四篇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本身;第五篇是剩余价

值理论的综合分析;第六篇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补充。

第三部分是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研究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是对资本主义经济

运动规律和历史过程的总结。

第一卷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第一,从劳动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第二部分分析劳动创

造剩余价值;第三部分是分析劳动创造资本。

第二,从剩余价值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剩余价值产生的起点和前提;第二部分

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

第三,从资本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资本的前提;第二部分分析资本的增殖;第

三部分分析资本的积累。

第四,从逻辑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是出发点;第二部分是中心;第三部分

是总结。

第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第三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总之,《资本论》第一卷是理论、逻辑和历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非常严密的

科学。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里所研究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也就是经

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而且,它所研究的产业资本,又是以工业资本为对象进行典型分析的。马克思对工业资本所作的分析,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资本和农业发资本基本上也是适用的。

第一卷所分析的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是纯粹的生产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开头,曾经对整个《资本论》的结构和体系作过一个高度的概括和说明。他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资本的生产过程,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阶级榨取无产阶级创造发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资本论》第一卷的中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主要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等问题。资本的生产过程,由于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再生产出雇佣劳动发者。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是无产阶级与资产发阶级关系的生产过程,是阶级矛盾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

《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7篇,前4篇是马克思写的,后3篇是恩格斯写的。其中以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最为重要。这些序言和跋概要地介绍了《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伟大意义,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叙述的方法和体系等,同时还说明了《资本论》历次再版时修改的情况。现在把7篇序言和跋的主要内容、重要发观点简单提示一下。

1、第一版序言是最重要的。它概括的讲了《资本论》的对象、目的、体系、

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性等重要问题。大意如下:

(1)《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2)万事开头难。第一卷第一章最难,但是只要认真思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要注意“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4)《资本论》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多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6)《资本论》的结构。“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及最后一卷(第四卷)将探讨理论史。”

(7)最后一段,表明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大无畏精神。“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2、第二版跋,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个跋主要讲了3层意思。

(1)第二版所作的修改。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德国的发展,主要讲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第15-18页)。《资本论》受到工人阶级的欢迎。“《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有一定科学性。“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完全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发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灭阶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3)《资本论》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指出他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3、法文版序言,主要是提醒读者,只有不怕劳苦,才能攀登高峰。“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发光辉的顶点。”

4、法文版跋说明了法文版的修改情况。

5、第三版序言,是恩格斯写的,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第三版的修改情况。

(2)关于马克思的引证方法。

6、英文版序言,也是恩格斯写的。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资本论》英译本的翻译情况发和出版较迟的原因。

(2)《资本论》的影响日益扩大,无产阶级革命指日可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问题,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从这种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欧洲,英国是唯一可以完

全通过和平的和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的国家。当然,他从来没有忘记附上一句话:他并不指望英国的同志阶级会不经过‘维护奴隶制的叛乱’而屈服在这种和平的和合法的革命面前。”

7、第四版序言,是恩格斯写的,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第四版的修改情况。

(2)马克思引文的准确性,驳斥资产阶级对马克思的诬蔑。马克思对引文“既没有删掉任何值得一提的东西,也绝对没有‘增添’任何东西”。马克思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

四、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以彻底的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价值理论。这是一条科学地考察商品流通当中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的途径。恩格斯曾指出:“当经济学作为科学出现的时候,它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隐藏在这种表面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偶然情况后面,而实际上却自己支配着这种偶然情况本身的规律。在商品价格不断地时而上涨,时而下降的变动和波动中,它要找出这种变动和波动所围绕的稳定的轴心。一句话,它要从商品价格出发,找出作为调节价格的规律的商品价值,价格一切变动都可以根据价值来加以说明,而且归根到底都以价值为依归。

为了说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首先对马克思的价值本身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从“横”的、“纵”的和深化三个方面来把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所谓“横”的,是指价值理论的全面内涵;所谓“纵”的,是指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所谓深化,是指在当今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一)横的方面

1、价格的质的规定

马克思是从最简单的商品交换中引出作为商品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价值这个最基本的范畴来的。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制约着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不同商品相交换的一定量的比例关系称之为商品的交换价值,1张羊皮=2斗米,这既是1张羊皮的交换价值,也是2斗米的交换价值。马克思把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区分开来,不得混淆。价值是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除价值这一因素外,还有另一不可少的因素即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这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客观的、物质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以及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都是历史范畴,只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分工发展条件下,特别是一定产权发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不能直接成为社

会劳动,这时劳动产品才采取商品形式,劳动才采取价值形式。马克思洞察实质,写道:“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这种经济关系就是产权关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劳动就表现为价值。人们就是这样借助商品、价值来实现一定的经济联系的。可见,商品不单纯是物,价值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不单纯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一个突出的、卓越的贡献。

2、价值的量的规定

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价值量也就自然由劳动时间来度量。由于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价值是商品“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因而价值量的规定不能是千差万别的个别劳动耗费,在市场上存在许许多多的价值,而只能由统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价值的形式的规定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而然地在商品群中涌现出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于是,商品就取得了一个一般价值形式。

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而成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形式采取了最高的形式即货币形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在有货币参加的商品流通中,马克思揭示了两个重要规律:一是货币流通量规律;二是价值规律。

(1)货币流通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例如一年,为实现全部商品价值所需要的货币量。

假定Q代表商品数额,P代表与商品的平均价值相等的一般价格水平,V代表在一年内单位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平均次数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G代表一年内流通中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则:

G=QxP/V

即一年内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流通量G,与待实现的商品平均价值总量或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2)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按此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首先,在微观上,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商品生产来看,“商品的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从商品交换来看,只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是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在相互交换他的劳动关系中平等互利;只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多

数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到补偿,从而使商品生产得以维持;由此可见,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并按此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部分而互相全面依赖的私人劳动,不断地被化为它们的社会的比例尺度,这是因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其次,在宏观上,价值规律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起着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这是由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的。价格虽然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但它不是总与价值相一致,而是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价格不断脱离价值而变化,但又不能离开价值过远。而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如同钟摆围绕重力这个中心左右摆动一样。商品价值就是在不实现中而实现,价值规律也正是在这种表现形式中而发挥着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它的表现形式或者市场价格机制,首先起着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资源的作用。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就如同一个“晴雨表”和“指挥棒”,它不仅传递、反馈经济信息,而且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经济利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时,商品生产者们就由于有利可图而纷纷增加生产,并吸引别种商品的生产者也转向来生产该种产品;反之,当某种商品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纷纷减产,并转向别种商品的生产。其次,有利于改进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平均条件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耗费或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劳动耗费或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从而得到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之差额的更多收益,就这样刺激或推动着改进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也就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由于能得到更多收益而慢慢富裕起来,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卖,结果不仅得不到劳动耗资的补偿,而且还会亏损,久之会贫困下去甚至破产。这就是价值规律还起着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的作用。

(二)纵的方面

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是市场价格变化的最终的制约者和调节者。但是,作为价格之基础和市场价格变化之制约者和调节者的价值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随着简单商品经济之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的,条件不同,作为基础的价值也要变形。因此,还要从纵的或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的价格理论。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价值规律还是以市场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摆动的形式发挥着作用。马克思写道:“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级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把商品价值看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是完全恰当的。”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条件发生了变化。竞争广泛地、强烈地展开了,特别是标志着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的部门间的竞争展开了。

通过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流出和流入,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提供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这时,生产价格成为价值基础,成为市场价格围绕摆动的中心,价值规律采取了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挥作用。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但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激烈。这时,垄断部分和非垄断部门、垄断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垄断企业内部、非垄断部门内部非垄断企业之间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垄断部门内部与非垄断部门内部各自由于竞争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较高的垄断平均利润率与较低的非垄断平均利润率,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垄断生产价格和非垄断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在市场上,在商品流通中,呈现出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价值关系。在其中,劳动价值是最终的价值基础,它处于最深层;垄断生产价格和非垄断生产价格都是价值的转让形式,都是现实的、直接的价值基础,都是市场价格的直接调节者。这时,人们所看到的是市场价格的变动,看不到它们的直接的价值基础,更看不到它们的深层的价值基础了。

(三)深化

首先,劳动价值论的劳动本身需要研究和深化。关于劳动本身,马克思是从它们二重性上来考虑的。一是劳动的物质性,即是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的活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关系。二是劳动的社会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它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劳动的物质性是最根本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20世纪下半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的兴起,科技产品或知识产品这种非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之成为商品,也有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深化的一种表现。

其次,劳动价值论在国际价值上的深化。关于国际价值,马克思即曾有所论述,“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当代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知识经济又是当前时代的一个特征。因此,国际价值的形成及其运动规律和作用,比起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来,更是复杂和深化了,是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最后,关于第三产业和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以服务劳动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内涵是比较复杂的,但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为物质生产服务的部门,二是非物质生产的服务部门。第一是创造价值的。至于非物质生产的服务部门,典型的如商业部门,需要具体分析。商业部门的劳动也有两啊类:一是与运输、保管、包装、储藏等有关的活动,是生产

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是生产性的,制造价值的;二是与单纯从事商品的买卖有关的,如商品店员的活动、广告等,是纯粹流通活动,是非生产性的,不创造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纯粹流通费用由剩余价值来扣除,来补偿。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才是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正是以其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资本论》理论大厦的,正是从对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胚芽的商品的价值的剖析及其运动的考察中,科学地、深刻地、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

第一,只有依据商品内在矛盾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及其发展,才能科学地揭示货币的产生及其形式和虚拟化的发展。

第二,只有依据价值规律,才能说明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从而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三,只有依据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秘密。

第四,只有依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才能阐明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才能揭示私人所有权则转化为占有法则,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和不断发展,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第五,只有依据价值规律的作用,才能说明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第六,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其内容或运动的主体是价值,商品和货币是价值运动中存在的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交替。

第七,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和增殖自己。

第八,从商品价值的构成,可以说明一系列的经济运行。

第九,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基础,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轴心。

五、《资本论》从经典到现代的发展

经典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于古典资本主义时代,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工业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异常尖锐,全球化的序幕刚刚拉开。作为新生的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肩负着三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1、阐明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2、揭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

展趋势。

3、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段局限和拜物教性

质。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当代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所作的回应,它所面对的挑战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迈向了信息时代,新的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面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在全球的扩张接近了空间的极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正经历着从反市场到亲市场的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陷入严重危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入人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典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然有所不同,它的首要任务是研究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当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体系运动的规律,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大众的福利服务。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曾经是社会批判的锐利武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应成为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及时反映时代的要求,在坚持把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作为研究重心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定义为研究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科学。

马克思创立经济学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认识,在这里举几个例子说明问题。

1、对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一个新的认识。由于所处的时代所决定,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2、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和部分的创新问题,这样自然会得出结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利润率必然会趋于下降,相对过剩人口必然会不断增多,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激化。但是,现实的资本积累是在产品和部门不断创新和分工体系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在部门不变的假定条件来说明资本积累的现实动态时,难免会产生局限性。只有把产品创新纳入到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的理论框架中去,才能对资本积累的现实过程作出比较完整的说明。

3、马克思生前曾经有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研究计划,这一计划由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制度、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六个部分组成。在这一计划中,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成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整体考察的总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六册”计划未能实现,《资本论》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在这一经典著作中,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被抽象掉了,这样,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

研究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做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诸如帝国主义理论、依附论、不等价交换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但是,这些努力距离形成科学和完整的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理论还有相当距离。

4、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在能够应用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完善的地步,他十分重视数学的作用,并为我们留下了《数学手稿》这一著作。但是,在《资本论》中,受理论任务和科学发展水平所限,马克思比较注重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和说明,对数学方法的运用虽然也不少见,但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是比较有限的。事实上,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应用数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围绕“转形问题”(Transformation problem)以及“置盐定理”(Okishio Theorem)等的争论就是突出的例子。此外,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理化为目标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经济活动过程是与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的,受生态条件的强烈制约。但是,由于时代条件所限,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的积累、竞争、经济危机、资本集中与垄断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论述中,自然界内部的生态与物质联系以及它们对劳动过程的影响虽不能说被完全忽略,但在当时确实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在这一问题上,生态马克思理论是值得重视的,他们的观点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应当占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上述局限对于产生于早期工业化、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时代的经典理论体系来说,是很自然的。至于当代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网络化、虚拟化、衍生金融产品、社会主义市场等新的经济现象,更不可能在经典作家的理论中得到深入讨论。承认这一些,丝毫不会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反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 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人的劳动可以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已经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资本论》第3卷导读 第一篇至三篇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引言 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也是分配理论和竞争理论。剩余价值相对说来是看不见的,在现象上,可以看见的是利润。利润又是与资本成比例的。这似乎是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也是“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 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的直接基础不再是价值而是含有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同时要说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起作用的特殊方式。 与剩余价值和价值相比,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更加具体的东西,也是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意识中、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形式。这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从理论上再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或层次。这个环节所在的层次正好是或直接操作的经济运行层次,以颠倒的方式表现的内在关系与范畴,在这个层次中成为可操作的对象,同时具有与内在关系不同的规律或机制。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不仅要注意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平均价格,注意分配关系的制度特征,而且要注意利润、平均利润对资本的调节作用,资本如何在

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即资源是如何在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进行有效配置的。实际上,从运行层次看,利润、平利润提供了一种关于效率标准的尺度。 1.方法与结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数量方法、动态方法 2.重点阅读范围:《资本论》第3卷第1——5.1章,第8——10章,第12章。 一、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P30.2——41.2) [1.)(v c +→k ,m k m v c w +=++= 2.成本价格的两重意义。 3.成本价格掩盖了价值生产的真象。 x w m v x c +=+++)(,w x m x v c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41.3——45.3) [1.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一个超过额。 2.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m k w +=→π+=k w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必然性。 4.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及其意义。,π+==k w p ,若w p ≠,则m ≠π]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P49——57) [1.转化是一个客观过程。 2.)v c m +='π。 3. 4.利润率和利润使资本关系神秘化。]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第3章) 5.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第4章)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导读复习题(优.选)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拜物教、货币、货币流通、货币的支付手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 选择 1. 《资本论》第一卷是以下哪部马克思著作的续篇?B A 《政治经济学批判》B《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 《共产党宣言》 2. 列宁指出,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时,“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的铭刻上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谁?B A 列宁 B 恩格斯 C 法拉格 D 马克思 3.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B A.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研究生产关系 D.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 4.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这说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C) A、抽象法 B、分析综合法 C、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D归纳演绎法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像是(C) A.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B.社会生产方式 C.揭示人类各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D.生产资料所有制 6.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A) A 物质承担者 B 实体 C 对象 D 本质 7.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使用价值同(D)交换的量的关系 A 价值 B 效用 C 劳动 D 使用价值 8. 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力越高,该商品的价值就(C) A 不变 B 无法判断C越小D 越大 9. 将少量复杂劳动换算成简单劳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D) A 自乘的 B 多量的 C 多倍的 D 等时间的 10. 因为“商品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也没有”,所以我们研究商品价值要从(A)入手 A 使用价值 B 有用性 C 交换关系 D 等价物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探讨价值关系或价值形式,目的是研究(B) A 分工 B 劳动生产力 C 资本家的心理 D 货币之谜 12. 商品交换双方让渡彼此的商品时,必须首先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关于这种共识以下描述错误的是(C) A 契约关系B意志关系C 法权关系D 买卖关系 13.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句话指的是(A) A 商品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B 商品的规格是一样的 C 商品拥有人格 D 商品的质量是一样的 14. 马克思在论述交换过程时指出,“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是因为(C) A 不转手会造成商品变质B不转手会造成商品贬值C商品所有者需要交换各种其他商品D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15. 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A) 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格 D 使用价值 16. 表示商品的价值,仅仅需要想象中的金,这是货币在执行(A)的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报告

浅读《资本论第一卷》 怀着对马克思的崇拜,选读课选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资本论这部著作作为我研读的对象,可谓是欣欣然而心向往之。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无知,资本论这部耗费了马克思毕生心血的传世之作岂是我这样的泛泛之辈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之内所能参悟领受的?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大,坎坷之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转眼间,交读书报告的时间就要到了,而我,虽把第一卷勉勉强强通读了下来,可迷惑不通之处却实在为数众多,现在,仅把我对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一些浅陋见解拿出来说说,不敬之处,还请老师海涵。 第七篇共有五个章节,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从剩余价值中产生的方式和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说明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从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五章,由研究预付资本价值的产生,到分析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再到发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再到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原始积累模式,到最后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客观的体检和评价。 在第二十二章,马克思提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的一句话:“勤劳提供物资,而节俭把它积累起来。”所谓节俭,就是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重新转化为资本。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这是古典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生产所列的公式。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无产者不过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而资本家则是把这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的机器。凭着对资本家历史职能的严肃态度,为了使资本家的内心摆脱挥霍和积累的冲突,马尔萨斯提出这样一种分工:让实际从事生产的资本家承担积累的任务,让另外一些不从事实际生产但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人,如土地贵族、领受国家俸禄和教会俸禄的人等承担挥霍的任务。马尔萨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把支出欲和积累欲分开”。但是,不得不承认,马尔萨斯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资本家李嘉图就曾说:“用吸掉工业资本家汤里的油水这种方法来刺激工业资本家去积累是不公正的,要使工人勤勉地劳动,必须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到最低限度,生财之道就在于占有无偿劳动。”马尔萨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剥夺资本家的挥霍欲,李嘉图为了资本家的利益提出要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家都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积极斗争着,然而,有谁在乎过旁人的生活境遇?也许,他们的做法能够带来资本的大积累,带来世界的大繁荣,但这个大繁荣却使苦难的无产阶级更加贫困,使业已众多的无业无产者日益膨大。少数人的享受,却使大部分人受难;小世界的繁荣,却让大世界萧条。从此,世界失去了平衡,向着两个极端发展,试问:如此世界,怎能不毁灭? 在后面的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他们采取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他们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早期的大批雇佣工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暴力手段创造出来的。”资产阶级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盗用国有土地,盗窃公共用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手段,把封建财产变成现代私有资产。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对直接生产者、劳动者进行剥夺的历史,已被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进步,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个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就可以看出。 最后,第二十五章,马克思思考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定,劳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公共生产资料,社会财富的资本将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手里,工人阶级的贫困和受剥削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也不断增长。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课程编号: 306020414 英文名称: THE CAPITAL 授课对象: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开课单位: 商学院 邰丽华教师姓名: 周学时: 4 总学时: 72 学分: 4 课程简介: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逻辑严密、生动科学地论证和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产生、成长、发展直至解决的历史必然性,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力量。《资本论》不仅从制度层面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还从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作为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方式和运行特点,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狭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的积累理论等。 教材: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参考书: 1.资本运行论析——《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弓孟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张燕喜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5月版。教师简历: 自1994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94年——95年:任助教,主讲政治经济学课程;?95年——2001年:任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至今,任副教授,主讲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原理等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研究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部分授课任务;?2003年任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从教以来,共发表教材、合著、论文等多部(篇),累计60余万字。其中2001年至今,在《当代经济研究》、《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曾作为与会代表参加2002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六次会议。 财政学 课程编号: 306020173 英文名称: PUBLIC FINANCE 先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 授课对象: 本科生

《资本论》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专业《〈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试题 (闭卷— A卷)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掌握商品二因素有何实践意义?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2、生产价格是由商品价值转化来的。 3、土地价格决定于土地价值,土地价格的变动没有规律可循。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2、论股份公司理论的实践意义。 A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答:掌握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加强商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一方面在使用价值上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价值上做到价廉,从而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得以销售,实现效益。(5分)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7-10;参考书P28-29) 2、答: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从货币的性质来说,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2分)另一方面货币具有量的有限性。货币的数量少则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2分)货币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43;参考书P61-62)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答:对。(1分)第一,商品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上升;(5分)第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下降。(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73-274;参考书P76) 2、答:对。(1分)第一,在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的前提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6分)第二,商品价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67;参考书P146) 3、答:错。(1分)第一,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由劳动形成价值,从而也就没有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但是,地租作为一定的货币收入而资本化时,即把地租作为一定量的资本所带来的利息时,这一定量的资本就表现为土地价格。(6分)第二,土地价格的变动有其规律性。一是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二是土地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三是土地理环境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395、426;参考书P170-171)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是简单劳动的含义。(3分)二是复杂劳动的含义。(3分)三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相互关系。(4分)第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启发我们深刻认识个人收入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倒挂”的不合理性,彻底破除“读书无用论”。(5分)二是正确处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学习、力争深造的导向。(4分)三是从复杂劳动形式的变化,启发我们重视当代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4分)四是启发我们分析研究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别。(4分) (本题可参考原著P14、60;参考书P43-46)

《资本论》选读-试题合集(附答案)-练习题(1)

《〈资本论〉选读》题型与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10.一般等价物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3.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如果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不变,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5.人格的物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而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16.物的人格化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就是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与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于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不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物化与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商品拜物教。可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 19.劳动力商品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20.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其原的有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资本论 第一卷 第三章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 中心:通过货币的职能来说明货币的本质 第一节价值尺度 第二节流通手段 第三节货币 提问:为什么货币五个职能分为三节 1货币五个职能的重要性不同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基本职能 2 货币五个职能代表不同发展阶段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早就有的职能 3后三个职能必须真实的货币 作为价值尺度,只要求观念上的货币 行作为流通手段,可以是货币的符号 1 (第一节)价值尺度 中心:说明什么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以及怎样执行此职能 包括21个自然段内容分四方面: (第P41~1段)说明假定条件 (第2-3段)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计量商品价值 (第4-12段)货币怎样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第13-21段)商品的价格形式。 一什么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计量商品价值 货币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材料 货币本身是商品,是人类劳动的凝结。() (二)商品的价格用货币名称来表现就会掩盖商品的价值关系。 货币怎样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思考:作为价值尺度,需要真实的货币吗? (三)商品的价格形式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要规定它的计量单位,指定它的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关系 价值尺度 1内容:表现人类劳动的凝结状况 2 作用:通过价格来衡量商品价值 量 3 计量对象:计量各种商品价值量 4变动条件:作为金属本身价值量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 价格标准 表现金属货币本身重量 计算金属货币本身的数量 计量金属货币本身 计量金属货币重量单位不经国家的调整不会变化 (四)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不会妨碍它执行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的职能 (五)货币执行价值职能时,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对商品价格有一定影响。 二商品的价格形式(P43第13段~结束)

《资本论》第一卷4000字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4000字读后感 篇一:《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由卡尔?马克思著作,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晚年,他继续撰写《资本论》。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为了它,马克思倾注了毕生心血。 《资本论》共四卷。马克思把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把第四卷称为历史批判部分。因为第四卷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故通常所说的《资本论》指前三卷。第一卷从简单的商品入手,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作为阶级关系的资本的本质,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共分三篇,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第三卷探讨剩余价值如何在资产阶级内部分配的问题。《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全人类的进

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人类思想体系。《资本论》这部“稿费甚至不够支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的伟大著作,不仅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诸多方面,而且使人类世界的一半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有限,所以我只读了《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商品和货币 ①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成为商品。 ②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其中,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③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四川大学《资本论》导读第1卷(第7篇)

《资本论》第1卷导读 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第一节资本积累理论 引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资本积累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资本不仅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要生产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这就需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起来,形成资本。本篇就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是怎样以不断增大的规模被再生产出来的。 资本积累的研究要解决资本本身的来源问题,包括现实资本的来源和最初的资本来源。最初的资本来源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第二篇的分析相对应的。第二篇的分析解决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本篇则说明在历史上劳动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商品的,从而解决了资本的最初来源问题。同时,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又以历史的辨证观点,指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最终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第二至第六篇,马克思把这个过程当作直接生产过程来考察,并且是当作孤立的一次的过程来考察的。当这种考察完成以后,逻辑进程必然要求把积累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问题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逻辑的进程应当如何展开,即如何处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关系:是把积累首先作为生产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还是首先作为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这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所要解决的一个逻辑结构问题。 毫无疑问,要积累就必须先经过流通使剩余价值实现,再通过流通使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但是,剩余价值一经实现并转化为资本,过程就又进入直接生产过程。这是以积累为前提的直接生产过程,它必然具有直接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过程时所不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据此,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和积累的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方面和属于流通过程的方面在理论上十分清晰地区别开,首尾一贯地坚持首先考察直接生产过程,然后再考察流通过程的逻辑顺序。马克思首先在《资本论》第1卷,集中分析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各种现象,然后在《资本论》第2卷再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在对流通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又是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首先从个别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然后再从社会总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 因此,虽然这一篇与《资本论》第2卷都是研究再生产,但本篇是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再生产,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第2卷则是从流通过程来研究再生产所须必须遵循的实现条件。 从直接生产过程研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不仅可以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而且可以清楚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为了能够从直接生产过程研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在高度概述了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全过程、从而明确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的相互相关系之后,马克思做出了两个基本假定:第一,流通条件正常,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存而不论;第二,剩余价值全部被产业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分配问题存而不论。这样,资本积累就可以当成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考察。马克思指出:“对积累的纯粹的分析,就要求我们暂时抛开掩盖它的机构的内部作用的一切现象。”就是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积累,就必须把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方面的影响,也就是把生产过程以外的一切影响暂时抛开,抽象地考察积累。当积累过程被阐述清楚以后,再在第2卷、第3卷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问题。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在本篇的具体运用。 资本积累过程也就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本篇已经涉及到资本的一些较为具体的形式,通过对这些较为具体的形式的分析与综合,能够揭示和说明资本的许多新的重要规定和特征。这决定了本篇在方法上的丰富性,包括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实证方法、数学方法。

马克思原著选读期末考试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 一、概念 1.物的异化:←(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产品与它的创造族(工人阶级)相分离。实际上,工人首先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工人从属于商品相互交换的规律,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在生产中普遍使用,所以说劳动普遍减少,从而产生竞争,竞争必然导致失业,出现工人生产的产品与工人相对抗,即产生了异化。 2.劳动的自我化异:←(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 ①劳动者本身的异化只是劳动异化的一个方面,劳动异化的本质不在于物的异化,不在于工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占有,实际上说不在于分配领域,而在于劳动生产过程中,在于劳动者与生产的关系。先有主体的异化,后才有劳动产品的异化(客体异化)。劳动应该是人最基本的活动,应该是人生命活动的表现,应该是人的内在本质,应当在劳动中自由发挥人的体力和智力,应在劳动中肯定自己的本质,应当感到幸福和满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是受资本家支配,生产劳动不属于工人支配。 ②在私有制下的劳动者不能支配自己,而受资本家强制是被迫的,从事生产劳动时自己是一种非人劳动。所以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物,而是工人的体力和智力,即工人的个人生命不属于他自己,反过来又反对他自己,实际上孕育着劳动力是商品的思想,这样一种商品,资本家占有别人劳动本身就是异化,资本就是占有和支配他人本质的劳动。 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4.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础。 ②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或者说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二.语句解释 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化;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构造。”(三个层面) ⑴动物也生产,但只是片面的生产,与人的生产完全不同,动物只是按照它的肉体、族群进行生产的,这种生产完全是本能的适应行为。动物只生产自身,只能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它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如果从客观效益讲,动物有时候也会破坏周围的环境并调节,并留下相应的痕迹。动物活动是无意识,不理会行动所带来的意义和后果。它的活动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活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为考察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按照《资本论》体系,教学大纲分为三个单元,十个讲题。 第一讲劳动价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和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商品 二、货币 三、价值规律 四、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二至六篇的主要内容。恩格斯曾说过,《资本论》的整部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而作为剩余价值流通、分配理论基础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无疑在《资本论》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剩余价值的源泉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讲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一至二篇的主要内容。从微观经济的层面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性。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第五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主要内容。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及其规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讲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主要内容。 一、商品经营资本 二、商业利润 三、商业资本周转 四、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