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专业)试题

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专业)试题

2007年4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
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
A.德福勒模式 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
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 D.抽取分析样本
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
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
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
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
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
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 )
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 D.俄亥俄调查
1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
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 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1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

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
18.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
A.信息传递功能 B.议题设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 D.培养分析功能
19.纠正怀特把关研究中“单一化”缺陷的是( )
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B.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C.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D.布里德的“潜网”模式
20.“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
A.劣势意见的沉默 B.社会公众对事务的“理性讨论”C.优势意见的疾呼 D.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即( )
A.意识形态 B.政治经济C.文化理解 D.研究方法E.社会道德
22.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
A.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 B.授予地位C.与社会整合成一体化 D.麻醉精神E.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
23.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 )A.精神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E.说服性信息
24.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课题和领域是( )
A.传播流程研究 B.潜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会阶层研究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
25.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论大多与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关,例如( )
A.“沉默的螺旋”理论涉及舆论的形成B.“培养”理论涉及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C.“知识沟”理论涉及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D.“两级传播”理论涉及社会效果的制约因素E.“议程设置”理论涉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___________。
27.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8.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___________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___________的,一是社交性的。
30.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
31.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________。
32.专业性报纸、杂志、广播台和电视台的出现,表明受众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33.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培因基

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是有关___________最早的实证研究。
34.按照“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人们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通常来自___________。
35.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韦尔伯?施拉姆
37.说服性信息
38.“魔弹论”
39.李普曼
40.“比特”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42.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


43.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45.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




47.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

全国2007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2.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施拉姆 B.霍夫兰C.卢因 D.拉斯韦尔
3.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 )A.讯息B.信号C.信道 D.噪音
4.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略称为( )
A.“M—S—R—C” B.“S—M—C—R”C.“S—R—M—C” D.“M—R—S—C”
5.确定样本数量的实质,是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 )
A.最小样本数 B.总体指标C.最大样本数 D.样本指标
6.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 )A.控制 B.实验C.变量分析 D.环境模拟
7.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 )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
8.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 )
A.提供信息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
9.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 )
A.自由主义理论 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0.《权力的媒介》的作者是( )A.赛伯特 B.阿特休尔C.施拉姆 D.马莱茨克
11.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
1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一般性 B.鲜明性C.操作性 D.指说性
13.现阶

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14.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 B.戈夫曼C.梅罗维茨 D.麦克卢汉
15.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
16.大众传播有各种反馈,其中重要的是( )
A.报刊杂志的发行量 B.一段时间的累计性反馈C.广播电视的收视率 D.一定范围的一次性反馈
17.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阐述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这本著作是( )
A.《人际影响》 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 D.《自由与新闻》
1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 )A.有限的 B.强大的C.无力的 D.微小的
19.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 )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20.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C.中立 D.批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l.安排问卷的提问结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先易后难 B.先“面”后“点”C.同类集中D.先一般后特殊E.主体清晰
22.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可以把信息分为( )
A.说服性信息 B.告知性信息C.指导性信息 D.维持性信息E.复原性信息
23.以下观点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
A.地球村 B.媒介即讯息C.情境决定论 D.媒介有“冷”“热”之分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4.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是( )
A.“改变”效果 B.“强化”效果C.“结晶”效果 D.“沉默”效果E.“从众”效果
25.罗杰斯把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归纳为( )A.经验的B.广泛联系的C.思辨的D.具体实证的E.注重效果研究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施拉姆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_________。
27.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_______。
28.正确的抽样调查的前提是样本,而样本必须是_________的缩影。
2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________。
30.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________。
3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借用了他的老师_________的观点。
32.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这种信息积极主动的_________。
33.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_________层面。
34.在传播研究中,传统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如何”传播的问题,而批判学派主要关心的则

是_________的问题。
35.在因特网上,有些人通过破译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别人的网页,或乱加篡改,或窍取信息。这些“闯入者”被称为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控制组”

37.可读性

38.“热媒介”

39.“免疫效果”

40.“文化工业”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42.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43.什么是环境监测功能?

44.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45.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基本动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什么是大众传播?与一般人际传播相比,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互联网的出现使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47.为什么蒂奇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004年4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 )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2.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3.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 )
A.控制革命的观点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C.媒介一人体的延伸 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
4.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
5.20世纪30-40年代改进舆论调查方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代表人物是( )A.李普曼B.卢因C.盖洛普D.拉斯韦尔
6.使受众的判断能力和主动精神受到不利影响的是( )
A.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B.授予地位的功能失调C.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D.娱乐功能失调
7.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
8.互联网是( )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
9.传播活动是一种( )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
10.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 )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
11.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内容的说服力
12.杂志在传播媒介的竞争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增插静态图像B.注意扩版C.向专业化方向发展D.模仿报纸的做


1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
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 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
1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 )
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
1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16.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A.新闻性信息B.娱乐性信息 C.消息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
17.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
18.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 )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
19.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处
20.“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 )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
21.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 )
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 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
22.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 )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23.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 )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
24.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 )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 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
25.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26.批判学派可以追溯到( )A.霍夫兰学说B.功能主义C.信息论 D.法兰克福学派
27.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 )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 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
28.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 )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
29.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 )A.规范化B.合法化 C.合理化 D.标准化
30.“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 )A.传递性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在大众传播中,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 )A.及时的B.有限的C.滞后的D.大量的E.真实的
32.口语传播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A.缺乏亲切感B.传播距离有限 C.不利于信息的保存D.传播范围有限E.表达不自然
33.巴斯的把关模式中,“双重行动”是指( )A.新闻加工B.新闻编辑 C.新闻策划 D.新闻报道E.新闻采集
34.非随机抽样的主要形式有( )A.等距随机抽样 B.判断抽样C.整群抽样 D.雪球抽样 E.多阶

段抽样
35.格伯纳将大众传播比喻为现代社会的( )A.故事讲解员 B.熔炉 C.文化武器 D.镜子E.看不见的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参照群体

37.意见领袖

38.简单随机抽样

39.信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0.什么是阿特休尔有关控制研究的基本观点?



41.从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



42.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



43.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44.新闻与非新闻信息相比有哪些特殊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9分,第46小题14分,共23分)
45.从施控与受控的传播理论角度,说明我国报业集团建立的重要意义。




46.试析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产生冲击的原因。

2004年7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般认为,传播理论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 ) A.20世纪1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2.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
A.《解放社会矛盾》B.《人民的选择》C.《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D.《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3.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什么概念?( )A.大众传播B.社会传播C.把关人D.二级传播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 A.传者B.媒介C.效果D.技巧
5.控制实验法的突出特点是( ) A.没有变化B.设计控制C.取自自然D.就地实验
6.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是下列哪项的具体表现( ) A.同功异构B.一构多功C.同功同构 D.多功多构
7.下列哪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A.重申社会准则B.授予地位C.协调社会D.麻醉精神
8.一般来说,“控制研究”研究的是传播五W中的哪一项?( )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说
9.控制研究中的“施控”主要指的是( )
A.外界因素对传播者的控制 B.传播者对传播过程施以控制C.传播者对被采访者的控制 D.传播机构对传播者的控制
10.一般认为,传播学中的信息指的是( )。
A.情报资料B.消除或减少讯息不确定性的量C.表现特质特征精神属性的东西D.语言传播的内容
11.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
A.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B.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人类约定俗成的D.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
12.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出现于( )A.1865年B.1920年C.1936年D.1901年
13.提出“热媒介冷媒介”区分的是( )A.威尔伯?施拉姆 B.哈罗德?英尼斯C.戈夫曼 D.马歇尔?麦克鲁汉
14.说服性传播研究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有( ) A.实验心理学方法B.个案分析法C.抽样

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
15.媒介印象指的是( ) A.媒介给人的总体感觉B.对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
C.对媒介的不同特点的认识D.对媒介的内容是否优秀的评价
16.下列各项关于舆论权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舆论权威一般指的是职业传播者中的一员B.舆论权威具有较大知名度,对公众有影响力C.舆论权威一般是在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形成的D.“舆论权威”其实就是“意见领袖”
17.传播学“控制”研究中的“控制”一词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A.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B.传播者既受到外界制度等的制约,又受到自身文化等的主观制约C.指传播学研究中都对现象用控制实验法进行研究
D.传播者一方面施控于传播过程,一方面又受控于外界各因素
18.知识沟理论假说起源于20世纪( )的美国。A.30年代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19.传播学理论建构的4种类型不包括( )A.归纳理论 B.记录 C.机能理论 D.模式
20.研究者按照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的抽样形式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非随机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判断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各项中属于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有( ) A.霍克海默B.阿道尔诺C.马尔库塞D.卢因E.哈贝马斯
22.下列属于宏观效果理论的假说的是( )A.两级传播说B.知识沟假说C.培养分析D.议程设置说E.使用与满足说
23.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有( )A.科学性B.操作性C.平衡性D.综合性E.量化性
24.下列属于控制分析中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有( )A.记者B.报社C.电影制片厂D.电视摄像E.通讯社
25.对信息的共享性特点理解正确的有( ) A.信息交换双方,即传者和受者都有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
B.信息一旦出现,一定是被传者和受者同时拥有的C.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D.信息传给了一个人,其他人的信息不会因之而减少E.信息只有共同拥有才有价值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传播

27.布里德“潜网”

28.传播模式

29.传播单位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介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



3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



32.简述信息科学对传播的影响。



33.简述信息匮乏的后果。



五、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分析我国各类大众传媒应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对策和现状。





35.分析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2005年4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与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无关的信息干扰,可看作是( )A.信息匮乏 B.信息反馈C.信息低量 D.信息超量
2.布里德认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传播媒介所担负的职能是( )A.思想控制B.社会控制C.外部控制D.内部控制 3.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效果也称( )A.示范效果B.心理归因效果C.视野制约效果D.累积效果 4.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传播媒介是信息流通渠道的( )A.不固定的把关人B.重要把关人C.次要把关人D.主要把关人 5.大众传媒的自我控制也称为( )A.他律B.内律C.自律D.外律
6.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指定法B.日历法C.系统抽样法D.等距抽样法 7.下列研究方法中,所需费用相对来说最低的是( )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控制实验法 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 )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 9.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 B.缺乏批判精神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 D.学术观点过时
10.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 A.说服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使用与满足功能
11.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 12.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 ) A.把关现象在社会上全然消失 B.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 D.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 13.能够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失调的是( )A.授予地位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传递信息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 14.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 )A.网络传播B.跨文化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 1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影响发生在( ) A.认知阶段和判断阶段B.判断?意见阶段和行动阶段C.判断阶段和意见形成阶段 D.“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16.就传播过程而言,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传播者,传统学派关心的是( )A.内容B.媒介C.受众 D.环境 17.在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中,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符号是( )A.分离的B.合一的C.并用的D.整合的
18.电脑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是( )A.网络服务供应商B.各种传媒机构C.网上的个体用户D.电脑网络用户 19.“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的着眼点有( )A.电视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B.电视色情与社会犯罪的关系
C.电视的视听兼备对感染力的影响D.电视业的垄断化对观点多样化的影响 20.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

了著名的( )
A.“信息论”和“控制论” 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21.在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 )A.政治经济学派B.法兰克福学派C.耶鲁学派D.芝加哥学派 22.魔弹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 )A.传统社会理论的流行B.依附理论的流行C.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D.现代化理论的流行 2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潜心研究传播理论达30年之久,成为传播学中的( )
A.耶鲁学派的创立者B.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C.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D.芝加哥学派的创立者 24.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的学者是( ) A.卡兹和麦奎尔B.卡兹和布鲁姆勒C.麦奎尔和布鲁姆勒D.麦奎尔和贝雷尔森 25.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A.个人差异论B.个人关系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 26.对传者、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的分析属于( ) A.马莱茨克模式中的概念B.传播单位模式中的概念C.赖特夫妇模式中的概念D.丹斯模式中的概念 27.施拉姆提出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指的是( )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娱乐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 28.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戴维?伯洛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 29.说明信息概念的实质的是( )A.信息即情报B.信息即知识C.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D.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30.提出“感觉的平衡”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兹D.戈夫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在传播过程中要发送和接收信息,就得进行( )A.制码B.编码C.读码D.译码E.代码
32.霍夫兰在说服性传播的研究中指出,传播效果的形成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是( ) A.传播主体B.信息内容C.说服技巧D.受众属性E.传者愿望
33.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是( )
A.重视理论探索B.重视业务探讨C.关注广播电视研究D.采用定性分析方法E.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34.在赖利夫妇提出的社会系统模式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 ) A.基本群体B.参照群体C.更大的社会结构D.社会总系统E.自然群体
35.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除报刑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外,还有( ) A.封建集权理论B.社会责任理论C.启蒙主义理论D.集权主义理论E.自由主义理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选择性因素
37.传播的工具性功能
38.内容分析法
39.批判学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0.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41.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42.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

4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4.为什么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将舆论比喻为“我们社会的皮肤”?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9分,第46小题14分,共23分)
45.在关于媒介普及与社会文化水平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试述“知识沟”理论与一般观念的不同之处。




46.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

2005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第一个提出者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施拉姆 2.人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层次(基础)是(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
3.从理论上透彻说明“过程研究”重要性的传播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布雷多克C.戴维?伯格D.施拉姆
4.布雷多克7W模式是在5W模式上增添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情景,再一个是( )A.噪音B.反馈C.社会系统D.动机
5.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 )A.信源B.信道C.信宿D.反馈
6.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 )。
A.议程设置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娱乐功能D.监测环境功能
7.在大众传播的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功能是( )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娱乐功能
8.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其实该功能可以归属于拉斯韦尔提出的( )。
A.环境监测功能B.议程设置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
9.控制研究针对的是( ) A.传播者B.受众C.媒介 D.政府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C.施拉姆 D.阿特休尔
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 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2.以下观点不属于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是( )。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天赋人权C.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D.政府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通
13.“双重行动模式”的提出者是( )A.卢因 B.怀特C.巴斯 D.布里德
14.一般认为新闻信息就其对受传者的心理效果而言,应归属于( )。
A.维持性信息 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 D.刺激性信息
15.第一台金属活字手摇印刷机的发明者是( )A.毕 昇 B.谷登堡C.摩尔斯 D.爱迪生
16.西方传播学界把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定在( )A.1400年B.1456年C.1465年 D.1500年
17.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并提出新的媒介

理论的真正开拓者是( )。
A.麦克卢汉 B.英尼斯C.戈夫曼 D.梅罗维茨
18.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成了“地球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麦克卢汉B.英尼斯C.马尔库塞 D.哈贝马斯
19.大众传播的信息在传向受众的通道上,受众心理上设下的“第一道”选择性因素是( )。
A.选择性分析 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注意 D.选择性记忆
20.对受众收受信息的选择性因素作出解释的“认识连贯论”,又称( )。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关系论C.认知不和谐理论D.可获得性理论
21.在我国,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始于20世纪( )
A.70年代末 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
22.因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而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是( )。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C.霍夫兰 D.施拉姆
23.《舆论学》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诺尔—诺伊曼
24.“伊里调查”的主持者是(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霍夫兰
25.“伊里调查”的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得出一个结论,即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最大的效果是( )。
A.休眠效果B.结晶效果C.改变效果D.强化效果
26.下列著作(研究报告)中,不属于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的是( )。
A.《人民的选择》B.《个人影响》C.《大众传播效果》 D.《创新与普及》
27.警钟效果又称( ) A.感情诉求B.恐惧诉求C.免疫效果 D.强化效果
28.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强,主要源于( )。
A.性别的差异 B.年龄的差异C.知识的差异D.电视媒介的接触量
29.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的是( ) A.定性的方法 B.定量的方法C.“总体性”的方法 D.实证的方法
30.对报纸上网的好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信息量更大了B.新闻时效性增加了C.可以取消印刷版了 D.反馈及时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其研究层次可分为( ) 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C.理论 D.模式E.研究方法 32.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 )。
A.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B.传播者的受控情状C.受众的受控情状 D.传播的效果和影响E.各种控制形态
33.对大众传播实施控制的形态,主要有( )A.政治控制B.思想控制C.经济控制 D.受众控制E.自我控制
34.大众媒介的信息按其对受传者的心理效果进行区分,一般可分为( )。
A.指导性信息 B.认知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 D.应用性信息E.复原性信息
35.在下列媒介理论观点中,不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
A.媒介的偏倚性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媒介即

讯息 D.媒介有“冷”“热”之分E.情境决定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传播

37.韦尔伯?施拉姆

38.控制实验法

39.《权力的媒介》

40.现场理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哪些见解?


42.概述美国新闻界有关新闻可读性研究的成果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43.根据传播学界的研究,广大受众接受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什么?


44.批判学派是怎样分析“大众文化”的?


45.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论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列出迄今为止有关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模式),择要予以点评。



47.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 )A.谁 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A.等距法 B.抽签法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 )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 )A.社会化 B.信息化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A.记者 B.教师C.编辑 D.A、B、C都是
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 )A.1950年 B.1956年C.1960年 D.1966年
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

卢汉
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全球村 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 )
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 )
A.“培养”理论 B.“议程设置”理论C.“知识沟”理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
A.经济效益 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 D.社会效益
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 )
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 D.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总结E.将他人的成果系统化
22.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单位都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A.编码 B.译码C.控制 D.发信E.受信
23.下述选项中属于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基本单元的是( )A.主题 B.段落C.特质 D.篇目E.关键词
24.麦奎尔认为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娱乐功能C.发展个性的功能 D.信息功能E.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25.在各类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纸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 )
A.加强时效性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增加分析性报道 D.注意新闻的“可读性”E.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做文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7.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8.问卷是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29.拉斯韦尔认为,________________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0.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1.在传播学研究中,通常把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2.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只能获得瞬间视听率数据,而不

能获得__________视听率和累计数据。
33.霍夫兰等关于如何对待失足少年的实验证明,信源的_________________与说服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3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________ _________”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35.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具有五个特征,即经验的、______________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和注重效果研究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库尔特?卢因

37.反馈

38.“实验组”

39.“授予地位”

40.《媒介即讯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概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42.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


43.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44.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45.概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47.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

2006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概念的是( )A.拉斯韦尔 B.施拉姆C.霍夫兰 D.凡雷尔森
2.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客观性 B.系统性C.定量性 D.显性内容
3.有本著作认为,任何言论不外乎三种:全部真实、部分真实和全部虚假。这本著作是( )
A.《论出版自由》 B.《论自由》C.《报刊的四种理论》 D.《空间感的失落》
4.《大众传播:一个社会学的视角》的作者是( )A.拉斯韦尔 B.赖特C.拉扎斯菲尔德 D.唐纳德?肖
5.能够使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操作过程变得异常简单的技术是( )
A.推的技术 B.拉的技术C.数字化的技术 D.交互式的技术
6.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是( )A.BBC B.KDKAC.ABC D.NBC
7.最根本的传播控制形态是(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C.受众控制 D.自我控制
8.对《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第一次构成了重大挑战的著作是( )
A.《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 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C.《权力的媒介》 D.《论出版自由》
9.信源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 )A.诚实 B.客观C.公正 D.专业权威性
10.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最根本因素是( )A.传播环境 B.

社会的普遍需求C.社会文化背景 D.经济状况
11.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A.戈尔丁 B.默多克C.霍尔 D.阿道尔诺
12.提出“双重行动模式”的学者是( )A.卢因 B.怀特C.巴斯 D.麦克内利
13.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德弗勒 B.丹斯C.伯洛 D.赖利夫妇
14.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 )A.传播单位 B.反馈机制C.编码 D.译码
15.“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传播效果的探讨,着眼点是( )A.认知层面 B.态度层面C.行动层面 D.舆论层面
16.有些学者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这些学者是( )
A.蒂奇诺等 B.格伯纳等C.艾蒂玛等 D.克莱因等
17.《舆论》是传播学的学术渊源之一,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A.申农 B.库里C.李普曼 D.卢因
18.《单面人》的作者是( )A.霍尔 B.阿道尔诺C.马尔库塞 D.罗杰斯
19.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学派:传统学派与( )
A.经验学派 B.行政学派C.批判学派 D.法兰克福学派
20.传播学分支中比重最大的是( )A.人际传播学 B.群体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21.麦克卢汉把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传播对象参与程度低的媒介界定为( )
A.时间型媒介 B.空间型媒介C.热媒介 D.冷媒介
22.《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组成了一首“三步曲”,这首“三步曲”主要涉及( )
A.说明性传播研究 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 D.有限效果研究
23.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信息的骚扰,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 B.实用主义论C.使用与满足论 D.可获得性论
24.贝雷尔森强调传播是( )A.信息的共享 B.有意图地施加影响C.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D.思想的过程
25.1987年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 )
A.社会接触功能 B.缓解焦虑功能C.动员功能 D.控制功能
26.控制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是( )A.保持恒定法 B.效果平衡法C.消除法 D.匹配法
27.依内容的不同,传播可分为两类:娱乐性传播与( )A.新闻性传播B.宣传性传播C.实用性传播 D.教育性传播
28.按照戈尔丁的观点,知识的传播属于( )
A.短期的预期效果 B.长期的预期效果C.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29.以“刺激—反应论”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C.社会关系论 D.人际关系论
30.提出

“信息的负熵原理”的著作是( )
A.《通讯的数学理论》 B.《信息与信息系统》C.《科学与信息论》 D.《数字化生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非语言符号主要有(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C.文字 D.艺术E.方言
32.非随机抽样的形式有( )A.系统抽样 B.判断抽样C.偶遇抽样 D.配额抽样E.机械抽样
33.麦克卢汉的著作有( )A.《帝国与传播》B.《媒介通论》C.《媒介即讯息》 D.《传播的偏倚性》E.《传播学概论》
34.受众的主要特征有( )A.广泛性 B.被动性C.混杂性 D.隐匿性E.代表性
35.传播过程研究的基本模式有( )
A.社会系统模式 B.控制论模式C.文字模式 D.线性模式E.图象模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5W模式

37.拉扎斯菲尔德

38.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39.简单随机抽样

40.意见领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其研究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方向?



42.简述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组成。


43.简述社会责任论的长处与不足。


44.新闻与信息是什么关系?


45.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哪几个主要论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47.大众传播有哪些社会功能?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08年4月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2.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 )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 D.施拉姆
3.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 )
A.控制过程 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 D.反馈过程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 )
A.编码—解释者—译码 B.编码—讯息—译码C.译码—解释者—编码 D.译码—讯息—编码
5.控制实验过程中施行的实验刺激,也叫( )A.证真 B.自变量C.证伪 D.因变量
6.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研究费用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低,一是能真实地反映( )
A.信源的特征 B.分析单元的百分比C.信源的优势 D.分析单元的平均数
7.认为传播具有自我中

心性和社交性这两种个人功能的学者是( )A.托尔曼B.拉斯韦尔C.皮亚杰 D.贝雷尔森
8.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主要涉及(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9.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 )A.巴斯 B.怀特C.卢因 D.伯洛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 )
A.社会责任理论 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C.集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1.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从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语言的三种特性,其中之一是( )
A.语言是生成的 B.语言是演绎的C.语言是无限的 D.语言是静态的
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 )
A.财富 B.信息C.时间 D.资源
13.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份是在( )A.1356年 B.1456年C.1465年 D.1645年
1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霍夫曼 B.英尼斯 C.麦克卢汉 D.梅罗维茨
15.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 )
A.选择性记忆 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暴露
16.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可以获得( )
A.瞬间视听率数据 B.长期视听率数据C.平均视听率数据 D.短期视听率数据
17.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 )
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 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 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
18.“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 )
A.卡兹等对购物的研究 B.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研究
C.罗杰斯对推广农药的研究 D.霍夫兰对美军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
1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奎尔 B.诺依曼C.罗杰斯 D.蒂奇诺
2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叫( )
A.制度研究 B.文化指标研究C.控制研究 D.讯息系统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传播包括( )
A.自我传播 B.亲身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
22.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D.倡导“内容分析法”
E.提出了传播的“五W”模式
23.按照德福勒模式的观点,传播过程中受噪音源影响的环节

是( )A.信源B.发射器C.信道 D.接收器E.信宿
24.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 )A.等距抽样 B.偶遇抽样C.判断抽样 D.雪球抽样E.定额抽样
25.怀利认为报纸具有五种功能,其中包括( )A.分析消息 B.消遣C.社会接触 D.表达E.提供消息素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申农—韦弗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问卷的提问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具体说,提问必须明确,不带倾向性,不要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8.贝雷尔森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的研究方法。”
29.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___________________。
30.巴斯认为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中首先被揭示出来的。
32.传播学界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
33.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知识沟”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
35.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传播单位”
37.语义分析
38.“游戏说”
39.《权力的媒介》
40.社会分类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2.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3.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


44.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45.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批判学派是怎样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请概述其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批判的看法。




47.“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 )A.自我传播B.亲身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第一个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C.卢因 D.施拉


3.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第一个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概念D.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4.霍夫兰的代表作是( )A.《传播与说服》B.《宣传、传播与舆论》C.《报刊的四种理论》 D.《权力的媒介》
5.把符号还原成意思的过程叫( )A.编码 B.译码C.组码 D.释码
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的美国学者是( )
A.施拉姆 B.霍夫兰C.赖利夫妇 D.拉斯韦尔
7.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A.实验组 B.控制组C.测量组 D.模拟组
8.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9.下述功能之一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这种功能是( )A.娱乐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动员功能D.议题设置功能
10.斯蒂芬森对传播的个人功能提出了( )A.“个人说” B.“工具说”C.“影响说” D.“游戏说”
11.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2.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
A.记者 B.校对C.编辑 D.受众
13.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4.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 )A.消息性内容 B.娱乐性内容C.新闻性内容 D.知识性内容
15.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下述选项中属于“冷媒介”的是( )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16.有两个科学家在1895年为无线电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 )
A.兹活里金 B.费森顿C.尼普科夫 D.波波夫
17.关于受众的某种理论认为,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信奉类似的社会
准则和价值观,对事物抱有类似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理论叫( )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C.认识连贯论 D.社会关系论
18.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第一个选择是( )A.选择性理解 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解释
19.“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人们对当前国家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 )
A.大众传播 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 D.群体传播
20.“培养”理论认为,在使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的“共识”时,最具有威力的媒介是( )
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法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