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DF15的临床作用进展

GDF15的临床作用进展

GDF15的临床作用进展
GDF15的临床作用进展

简单回顾:病理条件GDF15:临床作用?

摘要: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一个类型,由于广泛存在各类细胞,导致其专业命名的多样性,又称前列腺衍生因子 (PDF)、胎盘转化生长因子β(PTGF β)、胎盘骨形态发生蛋白 (PLA B )、非甾体抗炎药激活基因-1(NAG-1)、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生理状态下唯一能大量表达GDF15的正常组织是胎盘。GDF15很容易检测到血液中,其浓度随年龄而改变。事实上,血GDF15浓度能在很多病理条件下增加,例如:肿瘤、炎症、急慢性疾病等。但是,这些观点背后的生物学意义是远未明确。GDF15根据所处的细胞或者环境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对GDF15的受体及其产生作用的信号通路的了解,所以其生物性的研究未取得理想的进展。在病理条件下,GDF15可能是一个综合信号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目前GDF15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明确,很难通过干预GDF15或抗-GDF15抗体来实现其治疗目的。

关键字:GDF15 病理条件临床作用

一、简介: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第一次从富含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U937细胞株的cDNA库分离,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一个不同的类型[1]。人类GDF15基因位于染色体19p12-13.1[1],由2746个碱基对组成。包含2个外显子和中间的1个内含子,GDF15以4OkDa大小前肽分泌,然后裂解为25-kDa有活性的二聚体蛋白[2]。潜在存在基质中,前肽的分泌与细胞外基质有关[3]。在激活的巨噬细胞内,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 6)诱导GDF15的mRNA表达,这表明GDF15在炎症应答可能作为自分泌抑制剂因子起作用[1,4]。随后,GDF15发现存在广泛的活性,这也导致命名的多样性[5]。

在生理条件下,胎盘是唯一能大量表达GDF15的组织。GDF15位于胎盘和胎膜上,这表明其在母-胎界面起作用[6]。它可能通过抑制子宫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或者提高半同种异体胎儿免疫耐受来支持胎儿存活。也有研究证明GDF15通过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起免疫抑制的作用并诱导在CD4+、CD25+细胞forkhead box protein 3的表达[7]。妊娠特征性的高GDF15血清水平从一个正常水平逐步升高,在妊娠第九个月增加到峰值[8],因此在妊娠6和13周时血清浓度降低时会出现流产[9]。 GDF15能在不同的细胞压力信号下出现增多,如低

氧/缺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和肿瘤等。在这里,我们回顾在病理条件下GDF15的参与情况(图1),并为临床应用做预测性总结。

二、在病理条件下的GDF15:一个疾病和死亡的可能的标志物

GDF15与所有引起死亡的因素有关,是疾病状态的通用标志物。2010年Wiklund 等曾经报道对815例46-80岁瑞典男性和324例双胞胎独立样本研究。在男性人群中,GDF15的血清浓度预测任何原因的死亡率。虽然,GDF15的血浓度和年龄和吸烟史有关,高GDF15浓度通过多变量分析仍预测总体死亡率,并独立于年龄、BMI、及吸烟史等因素。即使调整IL-6及CRP端粒长度和水平,通过双队列仍能证实全因死亡率与GDF15血浓度之间的关系,而且独立于基因背景存在[10]。一项通过随访社区老人11年纵向研究报告证实这个发现[11]。无心血管疾病1391例样本,GDF15血浓度与死亡时间有关,GDF15血浓度比NT-proBNP 及CRP 水平有更强的预测作用。因此这两个研究说明GDF15血浓度在预测各种疾病的价值。

(一)GDF15在癌症方面

尽管GDF15被描述成20个诊断恶性肿瘤最好的生物标志物之一[12],但想明确其生物学作用仍是一个巨大挑战[5, 13]。和TGF-superfamily其他成员一样,GDF15根据细胞环境、疾病阶段或微环境不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一些研究证实其抗肿瘤活性,而另一些显示其促肿瘤的作用。这些表面上矛盾的数据可以用GDF15在癌症进展中起双重作用:在正常组织和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起抑癌作用,而在肿瘤晚期促进作用[2]。在癌症GDF15通过调整癌细胞增殖、肿瘤微环境(血管增生、浸润和转移过程、免疫调节)、化学保护、癌性厌食症等过程产生多重效用。

1、癌症时GDF15的表达

GDF15的表达和分泌在许多恶性组织和癌症细胞(特别是前列腺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口腔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胶质瘤)明显增强[14 -21]。但这种情况在血液恶性疾病尚未被证实。以前我们只是证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一些骨髓微环境细胞长寿命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达异常[22]。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SCs中的GDF15 mRNA和蛋白分泌水平比正常MSCs高出四倍,然而与实体瘤不同,GDF15并不是由骨髓恶性细胞产生[22]。

2、GDF15抗肿瘤生物活性

部分癌细胞表达GDF15能导致细胞生长抑制剂凋亡,这表明GDF15可能存在抗癌活性。例如,GDF15抑制增长MCF-7人类乳腺癌细胞[23]。此外,表达人类GDF15转基因小鼠具有抑制化学和基因诱导肠道肿瘤的生长[24]。GDF15是抑癌基因p53[25]及早期生长反应1[26]和Akt/GSK-3[27]重要的下游靶目标。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导表达,能解释独立的环氧化酶对消化系统肿瘤阻止作用[24]。这些研究表明GDF15能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但是在癌症的上调起到促肿瘤的作用。

3、GDF15促肿瘤生物活性: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及化学保护

具有RNA干扰的Silencing GDF15能减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20],这也证明GDF15对肿瘤促增长有作用。研究发现在血清培养基上,外源重组GDF15能增加stroma-dependent骨髓瘤细胞存活率,主要包括新生初级骨髓细胞[28]。因为我们曾报道,来自骨髓瘤患者MSCs在培养时比正常人MSCs骨髓细胞增殖大大增强,所以我们猜测骨髓瘤MSCs过量表达GDF15参与其中。事实上,当骨髓瘤MSCs被针对GDF15的shRNA感染时,骨髓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显著减少[28]。

前列腺癌细胞株如DU-145或PC3过表达GDF15或者暴露于外源重组GDF15能对紫杉醇和米托蒽醌耐药[29]。GDF15能使MOLP-6 和MM1.S 骨髓瘤细胞株对美法仑、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耐药[28]。可能有几种机制来解释在癌细胞GDF15促肿瘤的活性,尤其是通过重要的生存信号通路的作用。GDF15能诱导Akt和细胞外信号相关的ERK通路激活[30 –32]。最近,Park等人报道GDF15通过激活SK-BR-3乳腺癌细胞Src反式激活ErbB家族受体[19]。在骨髓瘤,癌细胞内GDF15的生物活性独立于ERK1/2和Src通路,与Akt-dependent机制相关[28]。

尽管GDF15在许多实体肿瘤被发现已经近10年,但其受体仍是未知。有一些Smad通路的激活的证据,说明GDF15可能通过TGF受体超家族途径来作用的[33]。最近,GDF15和CCR2/TGF-RII-dependent机制有牵连[34],并出现诱导在SK-BR-3乳腺癌和snu-216胃癌细胞的ErbB2反式激活[32]。除了在癌细胞直接生物活性,GDF15还发现能调整肿瘤的微环境。

4、血管生成

通过使用shRNA阻止GDF15的表达,能降低在移植瘤小鼠模型三个黑色素细

胞株D04,A2058,C32的致肿瘤性,但是在体外却没有直接的影响,这表明存在其他生长控制因素[18]。最近一项研究解释GDF15在体内外的这种差异并显示GDF15的表达抑制能阻止黑素瘤血管生长[35]。值得注意的是,GDF15诱导的缺氧被证明发挥抗血管生成的活性,因为它LN-Z308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异位表达能消除其裸鼠致瘤性[36]。因此,GDF15产生相反的作用取决于生物背景。

5、转移

GDF15能促进各种癌症的恶性发展,特别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能力。GDF15的超表达或外源重组GDF15的刺激通过上调能使细胞外基质讲解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性系统诱导胃癌细胞株snu–216的侵袭性[21]。在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GDF15通过下调RhoE catenin-1降低细胞粘附性,这也表明它在肿瘤播散过程的作用[37]。最近,研究表明GDF15经由通过FAK-RhoA信号通路重组的肌动蛋白增加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自动力[38]。

6、骨溶解

在体外,GDF15对成骨细胞(前体)和破骨细胞的分化有轻微的、独立的toll 样受体9的刺激效应;相反,在骨转移瘤细胞内模型,DU-145前列腺细胞GDF15的超表达仅与破骨细胞活性有关,这表明GDF15诱导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解偶联[39]。在最近的一项研究,在无肿瘤但缺血的骨头里,GDF15被认为是缺氧下成骨细胞分泌关键备选因子 [40]。有趣的是,在多发性骨髓瘤,骨吸收的活性和骨生成抑制能导致典型溶骨性病变。在骨髓瘤通过HIF-1和HIF-2缺氧的作用存在争论,尤其是在和骨髓瘤患者异常的血管生成的联系上。在骨髓瘤GDF15可能缺氧和溶骨的病变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我们发现在溶骨病变患者的GDF15血浓度显著高于无溶骨的病变的患者[28]。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作为骨髓瘤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GDF15潜在的作用,并考虑针对GDF15的靶向治疗来减少患者的溶骨的病变。

7、免疫调剂

在结肠癌,GDF15血清水平的增加和肿瘤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有关,所以GDF15是通过抑制白细胞的聚集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剂[42]。同样,在恶性神经胶质瘤GDF15被证明有助于肿瘤的免疫逃逸,胶质瘤诱导的GDF15消耗增强小鼠胶质瘤细胞对同基因NK杀伤细胞和脾细胞的敏感性。这种情况导致体内致肿瘤性降

低和GDF15-deficient同源性小鼠神经胶质瘤T细胞浸润的增加[20]。在骨髓瘤,GDF15在肿瘤性骨髓微环境过度分泌可能抑制能控制微小残留病灶的免疫机制。然而,我们尚未发现重组GDF15在NK细胞、细胞毒性或干扰素生成的任何生物活性,这可能是一个间接证据证明骨髓瘤细胞的GDF15对自然杀伤细胞溶菌作用不敏感。

8、癌症厌食症

GDF15转基因小鼠出现体重减轻[24]。这也能被Johnen等人证实,证明了GDF15通过影响下丘脑TGF-II受体、ERK1 ERK2、transcription-3激活、神经肽Y、类吗啡样神经肽引起肿瘤厌食症及体重下降。Tsai等也证实体重、肌肉减低可能完全是由食物摄入量减少导致,而不是MIC-1/GDF-15直接作用引起的。有趣的是,在正常受试者,GDF15与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与BMI和身体脂肪量呈负相关[43]。

9、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大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胶质瘤、卵巢和子宫癌、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清GDF15浓度显著增加[20,42,44–48]。测量患者血GDF15浓度的主要意义是它与疾病临床分期和诊断有关。例如,血GDF15浓度增加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有关[44]。在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切除IV期患者GDF15浓度比切除的I/II期的明显增高,所以GDF15可能用于监测疾病的复发[48]。最近研究显示新诊断骨髓瘤患者的GDF15血浓度与初始疾病参数和患者生存率有关[28]。

(二)在其他方面

1、红细胞生成

在7天和14天培养获得CD34造血干细胞的红细胞转录的研究中,GDF15是最过度表达的基因之一,也可能在红系分化有明确作用[49]。这些数据让作者评估在不同条件下GDF15的水平,尤其是在无效的红细胞生成的情况:地中海贫血患者。作者发现由于缺乏铁调素致使ferroportin超表达导致患者受到铁超载影响情况下GDF15数量过度增加[49]。作者证明用一个体外的肝细胞系统(铁调素起源),增加GDF15通过Smad2/3-Smad4信号通路减少铁调素mRNA的转录。其他研究也证实GDF15的超表达和无效红细胞如I型先天性异常红细胞生成性贫血[50]、难治性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及丙酮酸激酶缺乏病[52]。

在骨髓瘤患者,GDF15血浓度和血红蛋白水平高度负相关[28];同时重组人

GDF15在体外对造血系统有轻微抑制作用,不仅仅在红细胞生成阶段(个人资料)。有趣的是,布鲁斯等人最近一项研究造血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骨髓瘤的祖细胞与骨髓瘤的微环境有关并依靠TGF-信号[53]。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途与血栓栓塞风险及较短的生存有关,它对阐明MM患者贫血的机制有意义;特别是微环境/GDF15调节的贫血为了提供治疗方法来逆转这种伴随疾病。

2、心脏病方面

自从2002年布朗等人[54]在心血管领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开始,心血管系统分子研究呈现巨大的意义。这个研究比较随访4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女性和有吸烟史依旧健康的女性的血GDF15基线浓度。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随着血GDF15基线浓度增加而增大。这种风险即便是在调整其他经典的心血管因子后依然显著。第一篇论文后,升高的血GDF15浓度对心血管各方面的影响已被深入研究。在汉诺威医学院临床医生发明了一种免疫放射测定法来测量血浆GDF15浓度,并显示高水平的GDF15与慢性心衰预后较差密切相关[55]。同时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1年后的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56]。最后,作者也观察到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在30天和1年的时候也有同样联系[57]。综合所有这些情况,GDF15浓度相比其他经典或生物变量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有趣的是,the cutoff level of GDF15 was the median.同一个团队也提出GDF15是急性肺栓塞的预后因子,能预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增加死亡的风险[59]。在其他临床情况下如再同步治疗,GDF15能预测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增加[60]。然而,所有的这些研究关注的对象相当来说是老年患者,而且GDF15浓度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所有年轻的患者也应该研究。一个317名成年人(平均年龄26.5岁)研究,他们十多年前都做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这个研究显示GDF15血浓度与其他风险因子密切相关,并能做为心衰风险的替代标志物,甚至是在无症状的患者上[61]。

GDF15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生物过程尚不清楚。事实上,尽管健康的心肌细胞不产生GDF15,它的合成是由体外或者患者或小鼠心肌梗塞后的心脏内各种应急源(氧化应激、促炎细胞因子)诱导的[62]。然而,非缺血性的心脏疾病并不是这样。GDF15能够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被巨噬细胞大量产生,但是矛盾的结果致使解释困难。Johnen等人发现GDF15能保护载脂蛋白E-deficient老

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63],Bonaterra等人宣称它通过调节IL-6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64],但是de Jager等人证明GDF15的缺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34]。因此,就像癌症,在心血管疾病,GDF15根据不同环境可能有相反的作用。GDF15保护心肌细胞对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脏缺血/再灌注[65]。然而,它的作用在心脏重构可能是双重的:它可能有一个通过Smad2/3通路调节的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或通过Smad1通路起作用的促心肌肥厚作用;此外,据报道,GDF15通过心肌成纤维细胞加强增长和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的[66]。

二、其他病理

其他的少量论文报道,升高的血GDF15浓度与疾病状态有关。所有都是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糖尿病(67 - 69)。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一样,GDF15血浆浓度对疾病的恶化或者同样是独立的预测因素。其之间联系的生物过程并未被发现。最近一项研究显示GDF15对周围神经再生其促进作用[70]。在这种情况下,GDF15似乎减少再生轴突的数量,但能存进新生的成熟。这致使感觉运动功能更好的恢复[70]。

结论:

在病理上,GDF15似乎是一个综合信号。根据细胞核微环境的状态表现不同的效应。然而,GDF15的参照浓度的确定需根据普通健康人群的年龄和性别。这个参考浓度有助于对比研究。

GDF15的前景关乎临床和基础,从基础的角度,发现受体和下游信号通路对阐明他的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利于临床的应用。

在癌症,用大样本患者前瞻研究来决定用GDF15作为癌症的替代标志物的意义。此外,在某些癌症GDF15诱导的化学保护已被证明,患者血GDF15的浓度和对治疗后的反应需要探索。在心血管方面,GDF15应该用于患者的分级和调整治疗或干预方案。例如在年轻并进行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者,监测血GDF15浓度可以指导预防性治疗新功能衰竭。尽管在肿瘤过程中存在一些负性作用,GDF15临床前景可能是癌症的靶目标。因为GDF15-knockout老鼠所示the moderately minor phenotype,这种策略能得到证实[71,72]。目前主要障碍就是缺乏对GDF15的信号通路和相关的受体的了解,因此抗GDF15治疗可能的副作用无法预测。但是抑制GDF15是非常价值的,尤其是在GDF15干扰恶性肿瘤细胞

及肿瘤微环境的癌症方面。事实上,在骨髓瘤,微环境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可能会成为治疗的靶目标。使癌症特定微环境的异常正常化,也是GDF15过表达是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地中海贫血能引起死亡的常见的疾病,因此通过它的受体、特定anti-Smad分子、单克隆抗体靶向GDF15对铁负荷的患者有临床意义至关重要。初步体外实验室测试证明Smad2/3 和GDF15第一个连接点,正努力证实GDF15的受体。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GDF15可能有助于防止心肌肥厚。但是使用时还要慎重,因为对心肌肥厚的长期效用有争议的。

参考文献

1 Bootcov MR, Bauskin AR, Valenzuela SM et al. MIC-1, a nove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is a divergent member of the TGF- superfamil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94: 11514–11519.

2 Eling TE, Baek SJ, Shim M et al. NSAID activated gene (NAG-1), a modulator of tumorigenesis. J Biochem Mol Biol 2006;39: 649 – 655.

3 Bauskin AR, Brown DA, Junankar S et al. The propeptide mediates formation of stromal stores of PROMIC-1: Role in determining prostate cancer outcome. Cancer Res 2005;65: 2330–2336.

2330–2336.

4 Fairlie WD, Zhang H, Brown PK et al. Expression of a TGF-beta superfamily protein,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 the yeast Pichia pastoris. Gene 2000;254: 67–76.

5 Breit SN, Johnen H, Cook AD et al. TheTGF- superfamily cytokine, MIC-1/GDF15: Apleotrophic cytokine with roles in inflammation, cancer and metabolism. Growth Factors 2011;29:187–195.

6 Hromas R, Hufford M, Sutton J et al. PLAB, a novel placental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7;1354:40–44.

7 Soucek K, Slabakova E, Ovesna P et al.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s an abundant cytokine in human seminal plasma. Hum Reprod 2010;25:2962–2971.

8 Moore AG, Brown DA, Fairlie WD et al.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superfamily cytokine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s present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rum of pregnant women.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0;85:4781–4788.

9 Tong S, Marjono B, Brown DA et al.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 (MIC 1) as a predictor of miscarriage. Lancet 2004;363:129–130.

10 Wiklund FE, Bennet AM, Magnusson PK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MIC-1/GDF15):

A new marker of all-cause mortality. Aging Cell 2010;9:1057–1064.

11 Daniels LB, Clopton P, Laughlin GA et al.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s a robust,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11-year mortality risk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The Rancho Bernardo Study. Circulation 2011;123:2101–2110.

12 Basil CF, Zhao Y, Zavaglia K et al. Common cancer biomarkers. Cancer Res 2006;66:2953–2961.

13 Mimeault M, Batra SK. Divergent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leiotropic functions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 cancer. J Cell Physiol 2010;224:626–635.

14 Welsh JB, Sapinoso LM, Su AI et 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dentifies candidate markers and pharmacological targets in prostate cancer. Cancer Res 2001;61:5974–5978.

15 Buckhaults P, Rago C, St Croix B et al. Secreted and cell surface genes expressed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colorectal tumors. Cancer Res 2001;61:6996–7001.

16 Koopmann J, Zhang Z, White N et al. Serum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using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and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lin Cancer Res 2004;10:860–868.

17 Zhang L, Yang X, Pan H-Y et al. Expression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istopathological malignant grade and in vitro cell proliferation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al Oncol 2009;45:627–632.

32.

18 Boyle GM, Pedley J, Martyn AC et al.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s overexpressed in malignant melanom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igenicity. J Invest Dermatol 2009;129:383–391.

19 Park YJ, Lee H, Lee JH.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transactivates ErbB family receptors via the activation of Src in SK-BR-3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BMB Rep 2010;43:91–96.

20 Roth P, Junker M, Tritschler I et al.GDF-15 contributes to proliferation and immune escape of malignant gliomas. Clin Cancer

Res 2010;16:3851–3859.

21 Lee DH, Yang Y, Lee SJ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duces the invasiveness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up-regulating th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system.Cancer Res 2003;63:4648–4655.

22 Corre J, Mahtouk K, Attal M et al.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abnormal in multiple myeloma. Leukemia 2007;21:1079–1088.

23 Li PX, Wong J, Ayed A et al. Placent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s a downstream mediator of the growth arrest and apoptotic response of tumor cells to DNA damage and p53 overexpression. J Biol Chem 2000;275:20127–20135.

24 Baek SJ, Okazaki R, Lee SH et 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ctivated gene-1 over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 suppresses intestinal neoplasia. Gastroenterology 2006;131:1553–1560.

25 Baek SJ, Wilson LC, Eling TE. Resveratrol enhances the express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ctivated gene (NAG-1)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p53. Carcinogenesis 2002;23:425–434.

26 Baek SJ, Kim JS, Moore SM et al.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s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EGR-1, which results in the up-regulation of NAG-1, an antitumorigenic protein. Mol Pharmacol 2005;67:356–364.

27 Yamaguchi K, Lee SH, Eling T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ctivated gene (NAG-1) as a novel downstream target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GSK-3beta pathway. J Biol Chem 2004;279:49617–49623.

28 Corre J, Labat E, Espagnolle N et al. Bioactivity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GDF15 secreted b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multiple myeloma.

Cancer Res 2012;72:1395–1406.

29 Huang C-Y, Beer TM, Higano CS et al. Molecular alterations in prostate carcinomas that associate with in vivo exposure to chemotherapy: Identification of a cytoprotective mechanism involving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Clin Cancer Res 2007;13:5825–5833.

30 Subramaniam S, Strelau J, Unsicker K.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prevents low potassium-induced cell death of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by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kt and ERK pathways. J Biol Chem 2003;278:8904–8912.

31 Johnen H, Lin S, Kuffner T et al. Tumorinduced anorexia and weight loss are mediated by the TGF-beta superfamily cytokine MIC-1.Nat Med 2007;13:1333–1340.

32 Kim KK, Lee JJ, Yang Y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activates AKT and ERK-1/2 via the transactivation of ErbB2 in human breast and gastric cancer cells. Carcinogenesis 2008;29:704–712.

33 Xu J, Kimball TR, Lorenz JN et al. GDF15/MIC-1 functions as a protective and antihypertrophic factor released from the myocardium in association with SMAD protein activation.Circ Res 2006;98:342–350.

34 de Jager SCA, Bermu `dez B, Bot I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deficiency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by attenuating CCR2-mediated macrophage chemotaxis. J Exp Med 2011;208:217–225.

35 Huh SJ, Chung CY, Sharma A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regulates melanoma vascular development. Am J Pathol 2010;176:2948–2957.

36 Albertoni M, Shaw PH, Nozaki M et al.Anoxia induces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MIC-1) in glioblastoma cells independently of p53 and HIF-1. Oncogene 2002;21:4212–4219.

37 Liu T, Bauskin AR, Zaunders J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 reduces cell adhes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Cancer Res 2003;63:5034–5040.

38 Senapati S, Rachagani S, Chaudhary K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duces metastasis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through the FAK-RhoA signaling pathway. Oncogene 2010;29:1293–1302.

39 Wakchoure S, Swain TM, Hentunen TA et al.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es induces osteoclast activation and weight loss. Prostate 2009;69:652–661.

40 Hinoi E, Ochi H, Takarada T et al. Positive regulation of osteoclastic differentiation by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upregulated in osteocytic cells under hypoxia. J Bone Miner Res 2012;27:938–949.

41 Martin SK, Diamond P, Gronthos S et al.The emerging role of hypoxia, HIF-1 and HIF-2 in multiple myeloma. Leukemia 2011;25:1533–1542.

42 Brown DA, Ward RL, Buckhaults P et al.MIC-1 serum level and genotype: Associations with progress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3;9:2642–2650.

43 Ding Q, Mracek T, Gonzalez-Muniesa P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in adipose tissue and its secretion as an adipokine by human adipocytes. Endocrinology 2009;150:1688–1696.

44 Brown DA, Lindmark F, Stattin P et al.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 A new prognostic marker in prostate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09;15:6658–6664.

45 Koopmann J, Rosenzweig CN, Zhang Z et al. Serum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 versus CA19–9. Clin Cancer Res 2006;12:442–446.

46 Staff AC, Bock AJ, Becker C et a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in ovarian cancer. Gynecol Oncol 2010;118:237–243.

47 Staff AC, Trovik J, Zahl EAG et al. Elevated plasma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correlat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poor survival in endometrial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11;17:4825–4833.

48 Kluger HM, Hoyt K, Bacchiocchi A et al.Plasma marker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Clin Cancer Res 2011;17:2417–2425.

49 Tanno T, Bhanu NV, Oneal PA et al. High levels of GDF15 in thalassemia suppress expression of the iron regulatory protein hepcidin. Nat Med 2007;13:1096–1101.

50 Tamary H, Shalev H, Perez-Avraham G et al. Elevated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type I. Blood 2008;112:5241–5244.

51 Ramirez JM, Schaad O, Durual S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production is necessary for normal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is increased in refractory anaemia with ring-sideroblasts. Br J Haematol 2009;144:251–262.

52 Finkenstedt A, Bianchi P, Theurl I et al.Regulation of iron metabolism through GDF15 and hepcidin in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Br J Haematol 2009;144:789–793.

53 Bruns I, Cadeddu R-P, Brueckmann I et al.Multiple myeloma-related deregul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CD34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Blood 2012;120:2620–2630.

54 Brown DA, Breit SN, Buring J et al.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of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omen: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2002;359:2159–2163.

55 Kempf T, von Haehling S, Peter T et al.Prognostic utility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Am Coll Cardiol 2007;50:1054–1060.

56 Kempf T, Bjorklund E, Olofsson S et al.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mproves risk stratificatio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ur Heart J 2007;28:2858–2865.

57 Wollert KC, Kempf T, Peter T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n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irculation 2007;115:962–971.

58 Lankeit M, Kempf T, Dellas C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for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177:1018–1025.

59 Nickel N, Kempf T, Tapken H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178:534–541.

60 Foley PW, Stegemann B, Ng K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predicts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Eur Heart J 2009;30:2749–2757.

61 Norozi K, Buchhorn R, Yasin A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An additional diagnostic tool for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of developing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operated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m Heart J 2011;162:131–135.

62 Wollert KC, Kempf T.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n heart failure: An update. Curr Heart Fail Rep 2012;9:337–345.

63 Johnen H, Kuffner T, Brown DA 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TGF-b superfamily cytokine MIC-1/GDF15 protects ApoE(/)

mic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Cardiovasc Pathol 2012;21:499–505.

64 Bonaterra GA, Zugel S, Thogersen J et al.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deficiency inhibits 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 interleukin-6-dependent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vascular injury. J Am Heart Assoc 2012;1:e002550.

65 Kempf T, Eden M, Strelau J et al.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uperfamily member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c Res 2006;98:351–360.

66 Xu X, Li Z, Gao W.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bench to bedside. Biomarkers 2011;16:466–475.

67 Brown DA, Moore J, Johnen H et al. Serum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 potential marker of erosive joint destruction. Arthritis Rheum 2007;56:753–764.

68 Breit SN, Carrero JJ, Tsai VW et al. 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MIC-1/GDF15)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2;27:70–75.

69 Hellemons ME, Mazagova M, Gansevoort RT et al.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predicts worsening of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2;35:2340–2346.

70 Mensching L, Bo¨rger AK, Wang X et al.Local substitution of GDF-15 improves axonal and sensory recovery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Cell Tissue Res 2012;350:225–238.

71 Hsiao EC, Koniaris LG, Zimmers-Koniaris T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superfamily member induced following liver injury. Mol Cell Biol 2000;20:3742–3751.

72 StrelauJ,StrzelczykA,RusuPetal.Progressive postnatal motoneuron loss in mice lacking GDF-15. J Neurosci 2009;29:13640–13648.

References:

[1]. Concise Review: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n Pathology: A Clinical Role.

NE.Rep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8099050.html,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勇唐方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23期 [摘要] 厚朴酚是常用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厚朴酚的研究与日俱增,该研究综述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药理作用;抗氧化 厚朴Mangnolia officinalis是传统中医学和日本汉方医学(Kampo medicine in Japan)广泛使用的一味药物,临床多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炎症和胃肠道疾病等[1]。自1973年日本人藤田 先后从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种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honokiol)后,国内外学者便对这2种成分展开了诸多研究[2]。既往研究证实厚朴酚具有中 枢性肌肉松弛,中枢神经抑制,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厚朴酚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成分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指导。 1 厚朴酚的理化性质 厚朴酚的分子式为C18H18O2,相对分子质量为266.32,性状为白色精细粉末,单体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02 ℃,易溶于苯、氯仿、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易溶于苛性碱稀溶液。 2 厚朴酚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厚朴酚的酚羟基易被氧化,而含有烯丙基的酚类化合物多具有清除O2-或羟自由基的能力[3],这些结构造就了厚朴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而这一特性也成为其他许多药理作用的基 础。 2.1.1 清除自由基 Zhao[4]等报道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可有效降低硝基自由基ONOO-和单线态氧1O2,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Sun等[5]以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法(TOSC)证实厚朴中的3种有效成分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以丁香苷最强,其次是和厚朴酚及厚朴酚。 2.1.2 对抗脂质过氧化 Li等[6]以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预处理NCI-H460细胞(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24 h后以20 μmol·L-1的厚朴酚干预,证实厚朴酚可以有效对抗TBHP引起

新斯的明围术期拮抗肌松作用的临床应用

新斯的明围术期拮抗肌松作用的临床应用 理想的肌松药应该具备起效快、恢复快、无蓄积、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有特效拮抗药。但这个“理想”的药物至今我们还未在临床上获得,日常所用的肌松药也没有一个符合这些标准。针对肌松药使用的各种不良反应,麻醉医生醉关心的在不需要肌松作用时,如何尽快地、彻底地消除肌松药的作用,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的呼吸。 虽然在停药后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以保证肌松药的代谢和消除,但这样势必延长患者在手术室或恢复室 的停留时间,降低手术室运转效率,部分患者在部分恢复致完全恢复期间的躁动等反应也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等风险。一项新研究在给予2ED95 剂量的维库溴铵、罗库溴铵或阿曲库铵2h,不使用拮抗时仍存在肌松残余风险,其中10%的患者TOF 值低于0.7。为此,临床上普遍在术后使用肌松剂的拮抗药,其中以 胆碱酯酶抑制剂为主。本文拟就胆碱酯酶抑制剂中,使用历史最久,数量最大,争议最多的一个药物—新斯的明在围术期拮抗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新斯的明的药理特点 新斯的明1931 年由Aeschlimann 和Reinert 合成的。 新斯的明有氨基甲酸和季铵基团组成(下图),前者可与胆碱酯酶共价结合,后者具有非脂溶性,使 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内作用的机制是新斯的明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新斯的明胆碱酯酶复合物,进而裂解为二甲胺基甲酰化胆碱酯酸,由于其水解速度减慢,使胆碱酯酶受抑制时间延长。 作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体内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是乙酰胆碱在毒蕈碱样和烟碱样受体部位 聚集而产生临床作用。毒蕈碱样受体激动产生的主要症状包括心动过缓、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亢进、缩瞳、支气管收缩等。烟碱样受体激动主要产生自主神经节和神经接头兴奋。在围术期拮抗肌松药神经阻滞作用时,我们需要的是烟碱样作用,而毒蕈碱样作用是伴随发生的副作用,需要尽可能克服或减少发生所带来对患者的不利。 新斯的明静脉注射后7-11min 起效,一般10min 达峰,持续时间1h 左右。静脉给药后,约50%通过 肾脏排泄,部分经过肝脏代谢,代谢产物3-羟苯甲基安,有1/10 的新斯的明的胆碱酯酶抑制作用。 新斯的明临床拮抗肌松药的应用 临床推荐肌松拮抗时,新斯的明常用剂量0.04-0.08mg/kg,成人最大剂量5mg。有作者指出成年人经 验性使用时,轻到中度神经阻滞拮抗可选用0.04mg/kg,重度肌肉阻滞时,加大剂量到0.08mg/kg。 大量研究显示进行肌松剂拮抗时,应该在TOF 出现三个以上反应、TOF 为0.7 或T1 大于25%时给予,才能够有效拮抗残留肌松作用。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后5min 或T1 达10%或TOF 出现1 个反应时使用胆 碱酯酶抑制剂,不仅不能够拮抗肌松药的作用,而且能够使泮库溴铵、阿曲库铵以及维库溴铵等作用时间延长。 当然使用肌松监测仪来滴定新斯的明的剂量也存在问题,有研究指出TOF 值大于0.90 时,仍有可能 存在50%受体被占据。依然存在反复的风险。“似乎”新斯的明的拮抗剂量应超过TOF>0.90 的量。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尚未将肌松监测列入临床全麻的常规监测项目,这就需要麻醉医生在选择拮抗时机 时需要通过一些临床表现来判断。如果患者不能持续抬头达到5s,所有人均会认为患者存在肌松残余;但如果患者可以抬头5s,是否就能保证不存在肌松残余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患者不能抬头或举手,虽然潮气量可能正常,但TOF 监测往往小于等于0.4;当患者能够正常咳嗽,抬头5s,握拳力量略有恢复时, TOF 一般恢复大于0.7。 老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对新斯的明更加敏感,起效也更快,拮抗是可以适当减量。在稳定的神经肌肉阻 1

精选-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大黄的药理作用 1.1致泻作用 大黄自古以来即用作泻下药物, 大黄素和番泻普等是其致泻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泻普的作用最强, 一般在服药后6 ~10h出稀便。番泻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蕙酮有以下药理作用:①具有胆碱样作用, 大黄酸蕙酮可刺激大肠载膜, 可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 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①通过抑制肠细胞膜上Na﹢一K ﹢一ATP酶, 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的离子主动转运, 阻碍N a + 转运吸收,使肠腔容积增大, 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分, 反射性地使其推进性蠕动幅度增强, 刺激肠载膜分泌, 促进排便, 临床用于: 大便燥结, 热结便秘, 单用作用缓和, 可提高结肠中段和远端能力, 增强肠推动, 常以复方应用, 依据辩证选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等加减应用, 可加速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毒素和多种肠源性有毒物质排出, 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1.2 免疫调控作用 对内毒素诱生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内毒素血症时, 大黄也可减低内毒素血症的阳性率及血浆内毒素浓度, 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减少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 防止或减轻急性感染中可能出现的内毒素血症, 可以起到保护器官, 降低病死率。对自细胞介素( IL )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大黄素可以抑制不同有丝分裂原( ConA ) 刺激脾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C onA 诱导白细胞介素一2 的产生, 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 1.3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 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幽门螺杆菌(HP)是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大黄中的游离蕙醒类衍生物刊钊P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蕙醒类衍生物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问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影响了幽门螺杆菌芳胺乙酞转移酶的活性。另外大黄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与保护胃载膜细胞也有一定关系.醒类衍生物中的芦荟大黄素对带状疤疹病毒、假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同时大黄对艾滋病(AIDS)病毒H lV--R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对霍乱毒素有对抗作用。 l.4止血作用 大黄有明显的促进血凝作用和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血小板、纤维蛋白质增加,可缩短出血和血凝时间,对治疗血实热而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齿龋出血等均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大黄所含儿茶素、没食子酸可使血小板载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降低抗凝血酶IV和纤溶酶活性,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管的收缩活性增加,血黏度上升,促进血液凝固。 1.5心、脑血管作用 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大黄可通过渗透效应,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

风化作用对化石的影响

风化作用对化石形成的影响 摘要: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化石具有一定的生物特征,如形态、结构、纹饰和有机成分等能够说明地史时期生物的存在或反映生物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年代地层和经历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地层所经历的地质构造等。 关键字: 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如果尸体恰好被泥沙掩埋,与空气隔绝,腐烂的过程便会放慢。泥沙空隙中有缓慢流动的地下水。水流一方面溶解岩石和泥沙内的矿物质,另一方面将水中过剩的矿物质沉淀下来或成为晶体,随着水流会逐渐渗进埋在泥沙中的骨内,填补牙齿和骨骼有机质腐烂后留下的空间。如果条件合适,由外界渗进骨内的矿物质在牙齿和骨骼腐烂解体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机质,牙齿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为化石。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齿和骨骼原来的形态,连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组织形态都能原样保存。天长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还保存牙齿和骨头原有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石头,这个过程被称作“石化过程”。 除了牙齿和骨骼外,有的动物的粪便也能成化石。例如,有的肉食动物吃肉时是连着碎骨一起吞下的,粪便里有许多没有被消化掉的碎骨,碎骨不容易腐烂,所以也能成为化石。脚印也能成为化石。人或动物踩在泥沙上,造成脚印。泥沙干后,脚印又被另外的物质填满。两种物质都被后来渗进去的矿物质石化后保存下来,但是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软硬不同,容易风化或破坏的程度也不同。一种物质被风化或破坏后,另一种物质便表现为脚印化石。 化石影响因素: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风化作用是地表或近地表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发生机械破碎或化学分解、在原地产生碎屑、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其中分为: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 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孔隙水的冻胀、盐类的结晶等,使岩石崩裂破碎,但化学成分不变,也不形成新矿物,称为物理风化作用按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机理)又可进一步分为:(1)岩石的热胀冷缩作用岩石与其他物质一样,会热胀冷缩,但岩石又为热的不良导体,表层与内部之间温差产生的张力,不同矿物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张力,均可使岩石出现裂缝,使岩石破坏剥落。据观察,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可达40℃,岩石上午外热内冷,傍晚内热外冷,如此反复,最终使岩石破碎。(2)冰劈作用(冻胀作用、冰楔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增加(结冰体积可增大9.2%),撑裂岩石(图9-1),其理与北方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 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 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 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 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 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 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 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 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 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 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风化作用对化石形成的影响

风化作用对化石形成的影响 摘要: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它对地质学家们远古时代的地史地貌,动、植物及其环境等研究起着不可的代替的作用,也是可靠证据。然而现在我们人类发现的化石无论是在品种,还是数量都还是非常的有限。这主要是:化石本身就不是很多。因为化石形成条件导致。化石形成条件:(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

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从(2)中看出风化作用在其中在化石形成中起着很大影响。 关键词:化石形成物理分化化学风化生物分化 风化作用是地表或近地表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发生机械破碎或化学分解、在原地产生碎屑、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其中分为: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 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孔隙水的冻胀、盐类的结晶等,使岩石崩裂破碎,但化学成分不变,也不形成新矿物,称为物理风化作用按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机理)又可进一步分为:(1)岩石的热胀冷缩作用岩石与其他物质一样,会热胀冷缩,但岩石又为热的不良导体,表层与内部之间温差产生的张力,不同矿物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张力,均可使岩石出现裂缝,使岩石破坏剥落。据观察,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可达40℃,岩石上午外热内冷,傍晚内热外冷,如此反复,最终使岩石破碎。(2)冰劈作用(冻胀作用、冰楔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增加(结冰体积可增大9.2%),撑裂岩石(图9-1),其理与北方冬天水管受冻破裂相同。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地区,更有利于冰劈作用的进行。(3)盐类结晶的撑裂作用毛细管把可溶性盐类带进岩石裂隙中,水蒸发后盐类结晶(体积可增大0.5%左右),天长日久,晶体长大膨胀,使岩石破碎,其理类似冰劈。 (4)卸载(荷)作用岩石、特别是岩浆岩形成于深部高压环境,当上覆岩石剥去后,压力减小,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膨胀产生层裂,发生卸荷作用。例如河谷深切于基岩或人工采石,都可产生卸荷作用,形成的裂隙称为卸荷节理,常常平行自由面方向。

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区别

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区别?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70页,描述如下: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成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解析】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 此外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 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 : Cinobufagin is one monomer of toad venom ,with many bio ftiefficacy ;presently there ' s many studies on it ,so is dosage form ;nowit briefly sumsup its pharmacy function and dosage form research,to offer helpful clues for preparing high 拟effect and practical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 Cinobufagin ; pharmaco; dosage form ;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

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华蟾酥毒基(Cino)对细胞膜有直接破坏作用,研究表明1X 10-7mol/L华蟾酥毒基能使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细胞器水肿变性进而死亡 :1]。(2)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一定剂量的华蟾酥毒基能抑制毛细管样的网络形成。经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8nmol/L的Cino即可显著 抑制毛细管的生成,FCM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ino能特异的预防小牛主动脉内皮(BAE细胞进入细胞循环的G0/G1期的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X 10-6mol/L华蟾酥毒基可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以740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降低进入S期的比例从而加速瘤细胞死亡,华蟾酥毒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o Cino明显影响SMMC7721细胞S期DNA 含量及增殖指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ino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 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其中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BEL拟7402)最为敏感]4]。(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Cino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分化,从而抑制Na+-K+-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可编辑)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0>. 丞堡匡堂瞳堂 . . . 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生出版社, .. , .,: . . 郭玲,钟学宽,周令望,等. 病毒致低硒低维 ,, : ? . 生素鼠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 .中国地方病防治 ,, ,. 杂志, ,: ? . 邓守恒,孙各琴.高硒情况下维生素对幼龄大鼠抗 .氧化作用的研究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 .邹秋萍,侯淑萍,王瑞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卫文峰,张国成,许东亮,等.柴胡黄芩炙甘草对小瘤坏死因子一【的变化及维生素、的干预作用鼠心肌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 ?. 杂志, ,: .苗艳波,师海波,孙英莲.高山红景天总甙的抗衰老王雪峰,郭津津,魏克伦,等.小柴胡汤分解剂抗柯萨奇病毒感染及其对心肌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 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 ? .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 .第一版.人民卫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 一 . 收稿日期: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臧亚茹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关键词】丁香;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十二碳三烯一卜醇, 一杜松油烯,【一石竹烯,对烯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基茴香醚等。此外,丁香中还含有山萘酚、鼠李素、齐墩的干燥花蕾,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 果酸等黄酮成分。 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 抗菌作用及机理 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 丁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抗菌谱广泛。张西玲等 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 通过对丁香、小茴香、肉桂、八角茴香四种中药挥发油 性状 体外抑菌实验发现:四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本品略呈研棒状,长厘米,花冠圆球形,棕褐色 至褐黄色,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较低浓度时均有一定的抑 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佳,以丁香、肉桂 感。 挥发油在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挥发油在较高浓度时 化学成分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姓名: 万沙桐 专业: 药学 班级: 122 学号: 125242624 指导教师: 闫晓菲职称: 副教授 2015年04月02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万沙桐指导教师:闫晓菲 摘要:硝酸甘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或不可缺的地位,对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耐受机制;毒理作用 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Wan Shatong Tutor:Y an Xiaofei Abstract:nitroglycer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or is the posi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troglycerin, this article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s; strychnos 1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的黄土、红土以及冰川等方面来介绍第四纪地质在我国的研究中的进展概况。随着各种新型的、精准的测年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第四纪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关键词:第四纪红土黄土冰川测年技术 从第四纪这门学科的发展史来追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萌芽期(古代到中世纪)和发展期(中世纪至今)。第四纪这个名字是由法国学者德努瓦耶(J.Desnoyers)于1829年提出,1893年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又提出更新世一名。所以第四纪是一门较古老的学科。尤其是北半球各国,在第四纪研究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一些成就。六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与第四纪有关的学科深入发展,各种测试技术的应用及研究领域的扩大(如陆架区和深海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第四纪学科的发展;经典的理论正在经受着考验和挑战,某些传统的内容也正在不断更新。 一、第四纪红土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红土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第四纪以来季风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陆相沉积载体.该红土沉积通常由三部分岩性层组成,一般包括上部的下蜀黄土,中部的网纹红土层以及下部的均质红土层。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物质来源、地层学特征、土壤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磁学特征、生物特征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对我国南方红土的成因、年代学、古气候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多丰硕的成果。 1.红土的成因 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南方红土的成因研究,但我国南方红土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目前对我国南方红土物质来源有冲积、洪积、风积、坡麓堆积风化等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在肯定红土水成说的同时,提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网纹红土可能与冰川、生物和砾石风化作用有关。但是,我国亚热带南部和北部的红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南岭以南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系全新世前的水成沉积物,是高处古土壤和古风化壳被流水冲刷而下在河谷或低平处的堆积物.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南部广东省、华南地区的红土母质主要是水成的。另外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北亚热带网纹红土后提出,我国亚热带北部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大部分系风积成因。近年来,江西、湖南、浙江等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红土的粒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摘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c caryophyllata Thunb以其干燥花蕾入药,其味辛,性温,中医认为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被我国列为重点研究开发药材之一。本文主要从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近些年来对丁香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丁香丁香酚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59-01 丁香(Flos Caryophylli)系桃金娘科植物,通常当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用其干燥花蕾入药,又称公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系常用药材,具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中医上多用于脾胃虚寒,呢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丁香因萼筒中存在油室结构,富含油质,主要为丁香油15%~20%,丁香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eugenol ) 64%--85 %,低的含%~62. 7%,含乙酞丁香酚(acetyleugenol) 7 %~15%,β-T香烯( Ei-caryophylene)占9. 12%,以及其他少量成分如甲基正戊酮、苯甲醛、水杨酸甲酯等。因此丁香油的药理作用主要由以上3种主要成份引起。现就近年来对丁香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丁香主要成分研究 丁香挥发油是丁香的主要成分。邱琴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东饶平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干燥花蕾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6种物质,鉴定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鉴定26个成分。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组分是丁香酚,相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的腧穴称为“八会穴”。具体言之。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八会穴”,(内经>无记载,首见于 (难经·四十五难>,原文日:“‘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自此,这一组特定穴位开始受到医家们的重视。后世扩展治疗许多疾病。成为临床常用的选穴方法。 1.章门穴(位置屈肘合腋是肘尖内测) “脏会章门”。章门穴是“脏”之会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第13穴,既是八会穴之一,又是脾之“募”穴,因能治内脏疾病。故名。位于第l1肋端之下际,腧穴下有腹内、腹外斜肌和腹横肌,有第10肋间动、静脉,稍下方有第10肋间神经。之所以将其归为脏会,是因为该穴为脾之募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五脏所需精微皆禀于脾,故以脾之募穴为脏之会

穴。正如滑寿所注:章门“为脾之募,五脏取禀于脾,故为脏会。” 此穴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调气活血之功效。能治疗胁痛、腹胀、肠呜、泄泻、呕吐、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诸疾。临床施针时立当斜刺,进针 15~22mm,亦可用艾灸。 常取此穴治疗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胆道疾患所致的胁痛黄疸以及肝脾肿大、胆道包块等。 临证有选用章门穴配大椎、陶道、内关、间使、列缺、复溜、太溪、后溪,治疗恶性疟疾28例。每日选 3~5穴,各穴轮流应用。操作方法是产生针感后给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3分钟,灸法是以局部有红晕为宜。经针刺一次后于次日大部分病例的症状得到控制,仅少数病例尚有头痛、周身困倦等。5次针灸治疗症状消失,3次检验检查无疟原虫而获痊愈者9例;另外14例虽然症状减轻,但第2次血检有疟原虫,其中8例继续针灸而痊愈,治愈率 84%?。针灸期间未服任何抗疟疾药物。 2.中脘穴

精选-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大黄的药理作用 1.1 致泻作用 大黄自古以来即用作泻下药物, 大黄素和番泻普等是其致泻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泻普的作用最强,一般在服药后6?10h出稀便。番泻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蕙酮有以下药理作用: ①具有胆碱样作用, 大黄酸蕙酮可刺激大肠载膜,可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①通过抑制肠细胞膜上Na+ —K +—ATF酶,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的离子主动转运,阻碍N a + 转运吸收, 使肠腔容积增大, 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分, 反射性地使其推进性蠕动幅度增强, 刺激肠载膜分泌, 促进排便, 临床用于: 大便燥结, 热结便秘, 单用作用缓和, 可提高结肠中段和远端能力, 增强肠推动, 常以复方应用, 依据辩证选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等加减应用, 可加速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毒素和多种肠源性有毒物质排出, 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1.2 免疫调控作用 对内毒素诱生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内毒素血症时, 大黄也可减低内毒素血症的阳性率及血浆内毒素浓度, 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减少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 防止或减轻急性感染中可能出现的内毒素血症, 可以起到保护器官, 降低病死率。对自细胞介素( IL )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大黄素可以抑制不同有丝分裂原(Co nA)刺激脾细胞增殖反应,抑制C onA诱导白细胞介素一2的产生, 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 1.3 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 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幽门螺杆菌(HP) 是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大黄中的游离蕙醒类衍生物刊钊P 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蕙醒类衍生物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问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并能抑 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 影响了幽门螺杆菌芳胺乙酞转移酶的活性。另外大黄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与保护胃载膜细胞也有一定关系. 醒类衍生物中的芦荟大黄素对带状疤疹病毒、假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同时大黄对艾滋病(AIDS)病毒H IV--R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对霍乱毒素有对抗作用。 1.4 止血作用 大黄有明显的促进血凝作用和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血小板、纤维蛋白质增加,可缩短出血和血凝时间,对治疗血实热而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齿龋出血等均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大黄所含儿茶素、没食子酸可使血小板载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降低抗凝血酶IV 和纤溶酶活性,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管的收缩活性增加,血黏度上升,促进血液凝固。 1.5 心、脑血管作用 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大黄可通过渗透效应,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血压调节的重要途径, 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

蟾酥的现代研究

蟾酥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理化鉴别 (1)该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该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该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该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药理作用

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 本综述对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认为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糖平衡、消炎镇痛、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三七,又叫田七,因枝分三叉,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三七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主要产于文山州,是云南省著名的药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宿草根人参属植物,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的效益。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金不换”。清朝前期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北参南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蜚声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三七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三七具有下述功能: 1、止血及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具有显著补血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三七不但具有良好的止血,活血化瘀双向药理作用,还具有明显的补血作用,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液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并保持正常水平。 活血作用[1]:《本草纲日》云:“凡杖扑伤损,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餐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本草从新》说:“三七目公微温,散血定痛,治血蛆血,血痢血崩,日赤痈肿。为金疮杖疮要药。能损新,血无淤者勿用……味微目颇似人参,以末掺猪血,血化为水者真”。刘川[1]等临床研究发现三七三醇皂有具有降低血液孰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Rgl能增强纤济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进而起到抗血栓作用,其研究显示,通过比较三一匕三醇皂有与丹参治疗,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同时观察到三七三醇皂组对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自原指标影响变化与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 OS)。三七醇提液抑瘤率为12%一28%[6]。作者也曾观察过,三七粉用于食管癌的治疗,能收到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7、其它作用 三七还可用于治疗蜂蜇伤,将三七伤药片10片及地塞米松5mg共研细粉,加入2%奴佛卡因及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局部,每日4—5次,一般1日可痊愈

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讲解

第八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一、填空题 1. 选择合适的肌松药,应当根据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等等。 3. 吸入麻醉药达到一定深度时可以产生肌松,与肌松药合用时,非去极化肌松药用量减少,时效延长,存在量效关系。其增强效应最强的是______。 4. 肌松药可分为、两大类,每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用非去极化松药的拮抗剂是。. 5.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中,临床上常用的刺激方式有、强直刺激、、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肌颤搐计数、双短强直刺激等。 二、判断题 6. 肌松药是全麻的重要辅助用药,避免深麻醉带来的危害,可以减少镇痛药的用量。 7. 使用肌松药时必须供氧和维持人工通气,以保证有效的和足够的分钟通气量。 8. 肌松药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组胺释放以及去极化肌松药引起的高钾血症是肌松药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常见原因。 9.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可以加强氯筒箭毒碱和泮库溴胺的肌松作用,但容易被新斯的明拮抗。 三、名词解释 10. 残余肌松作用 11. TOF 四、选择题 A型题 12.静注肌松药产生肌松的顺序,哪项正确:() A.眼肌-颈部肌-上肢肌-下肢肌-腹肌 B.腹肌-下肢肌-上肢肌-颈部肌 C.眼肌-上肢肌-腹肌-下肢肌-颈部肌 D.眼肌-颈部肌-腹肌-上肢肌-下肢肌 E.以上都不是 13. 有关肌松药的使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肌松药是全麻的重要辅助用药,可以避免深麻醉带来的危害。 B. 肌松药不能代替麻醉药,应有完善的镇痛。 C. 主张联合用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