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

基因起源中心有(A)个。

A 12

B 13

C 14

D 15

2.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B )。

A种子净度B种子纯度 C发芽势 D发芽率

3.禾谷类作物单位面积穗数是由株数和单株成穗数决定,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决定株

数,( A )是成穗数的决定阶段。

A分蘖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开花期

4.农学的研究对象是(A)。

A大田作物 B.农业 C种植业 D园艺作物

5.农学是于(C)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A 17

B 18

C 19

D 20

6.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 C )种。

A 12

B 14

C 16

D 18

7.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D)。

A叶面积指数 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

8.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A)。

A萎蔫系数 B田间持水量 C毛细管悬着水消失 D蒸腾系数

9.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大豆B玉米C茄子 D马铃薯

10.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A大豆B油菜C黄麻 D烟草

11.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A花生 B水稻 C青稞D烟草

12.下列作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 D )。

A油菜B大豆C棉花D玉米

13.小麦属于( A )。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 C中日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14.小麦需水临界期在(B)。

A拔节期B孕穗至抽穗期 C灌浆期 D成熟期

15.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A)。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

16.要取得引种成功必须(C)。

A.同纬度间 B同海拔高度

C同纬度、同海拔高度D无纬度和海拔高度限制

17.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B)。

A N2 0%、P 10%、K 10%

B N2 0%、P2O5 10%、K2O 10%

C C 20%、H 10%、O2 10%

D CO2 20%、H2O 10%、O2 10%

18.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D)。

A间作 B混作 C复种D套作

19.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

A形态和生理均未成熟 B生理成熟,形态未成熟

C形态成熟,生理未成熟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

20.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C)。

A温度反应特性 B光照反应特性

C温光反应特性 D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21.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D)。

A第四位 B第一位 C第三位D第二位

22.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C)。

A 2,4-D B萘乙酸(NAA) C赤霉酸(GA3) D吲哚乙酸(IAA)

23.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 B )

A旱灾B冷害 C冻害 D涝灾

24.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原生质含水量在( D )以上才能保持代谢活动

正常进行

A 80%-90%

B 50%-60%

C 60%-70%

D 70%-80%

2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C )

A 1/6

B 1/5

C 1/4

D 1/10

26.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 )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巴西

27.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B )

A M1代

B M2代

C M3代 D以上全不对

28.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下列作物中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B )

A纤维作物B薯类作物 C油料作物 D糖料作物

29.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固体

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B )

A 60%

B 50%

C 30%

D 40%

30.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 A )种

A 16

B 14

C 18

D 12

31.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不包括( A )。

A叶舌B叶片 C托叶 D叶柄

32.下列矿质元素中能调节气孔关闭的是( B )

A磷B钾C氮 D镁

33.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B )

A单交B回交C复交 D顶交

34.净种子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为( C )

A发芽率 B发芽势C种子净度D千粒重

35.烟草播种面积最大的洲的是( B )。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 D非洲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和()肥。( AB )

A农家肥 B.商品肥 C.有机肥 D无机肥 E碱性肥

2.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作物属四碳作物的是( AD )。

A玉米 B水稻 C棉花 D高粱 E大豆

3.关于作物需水临界期,描述正确的是( BDE )。

A是作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B此期缺水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

C是作物开始需水的时期 D往往是作物性细胞形成期

E是作物需水最迫切的时期

4.品种改良的目标有( ABCD )。

A高产 B优质 C稳定性好 D适应性强 E产量低

5.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品种特性 B种植制度 C气候条件 D土壤湿度 E病虫害发生情况

6.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ABC )。

A适应性强 B拟态性强 C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 D生长繁茂

7.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BCD)

A生长势强 B产量高 C抗逆性强 D适应范围广 E优质

8.植物内源激素包括(ABCDE)。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E乙烯

9.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通常用( B D)指标来表示。

A光合速率 B光补偿点 C净光合速率 D光饱和点

10.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ABD )。

A最低点 B最适点 C最热点 D最高点 E最冷点

11.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BCDE )

A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B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C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D农业的基础产业

E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12.按设施和设备的复杂程度设施类型可分为(ABCDE )。

A一般设施型 B简易设施型

C塑料大棚栽培 D复杂设施型

E简易覆盖型

13.农作制度的功能包括(ACD)。

A组装功能 B选优促优功能 C整体部署功能 D协调功能

14.下列农作物属于禾本科作物的是(ABDE )。

A水稻 B小麦 C荞麦 D燕麦 E黍

15.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相比,则( ABCDEF )

A产品有用成分大大改进和提高 B成熟期一致,生长整齐

C休眠性减弱或缩短 D传播手段退化

E栽培作物的自我保护机能减弱等

F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生长迅速

16.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ABCD )

A食品安全目标 B营养安全目标

C生产率目标 D可持续性目标

E经济高效目标

17.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ACD )

A甘蔗 B小麦 C高粱 D玉米 E水稻

18.土壤有机质包括( BCE )

A铁 B淀粉 C纤维素 D镁 E脂肪

19.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包括(ABCD )。

A北方油菜优势区 B长江上游优势区 C长江下游优势区 D长江中游优势区20.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BDE )

A增强抗逆性 B适应性广 C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D提高产量 E改进品质

21.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ABDE )

A胚未发育完全 B种皮厚 C呼吸作用太强

D后熟作用未完成 E存在抑制物质

22.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ABCD )

A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 B动物传播

C自体传播 D人类活动

23.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ABCD )

A病虫害 B遗传因素 C栽培因素 D环境因素

24.种子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ABDE )

A晒种 B药剂拌种 C种子包衣 D浸种催芽 E浸种

25.灌溉方法一般分为哪四大类( ADE )

A地面灌溉 B微灌 C滴灌 D地下灌溉 E喷灌

26.大豆主产国有(ABDE )。

A巴西B阿根廷C西班牙D中国E美国

27.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ABC )

A旋耕B深松土C翻耕D圆盘耙犁地E深耕

三、填空题:

1.长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个临界日长,才

能开花。

2.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3.土壤是(固相)、(液相)、(气相)三个相组成的。

4.土壤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有径流、渗漏和(植物吸收)。

5.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6.(有机)肥有称农家肥,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存的自然肥料的总称。

7.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8.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

9.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

(土壤质地)。

10.(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11.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冻害)。

12.小麦需水临界期在(孕穗至抽穗期)。

13.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萎蔫系数)。

14.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的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15.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氧气)。

16.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晒种)、(消毒)、(包衣)、(浸种催芽)。

17.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18.有机肥料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含量全)、(且分解释

放缓慢)、(肥效长)。

19.(复种指数)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20.生产上低温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有(冷害)、(冻害)和(霜害)三种。

21.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划分通常是以(穗)分化或(花芽)分化为界

限。

22.玉米的生育时期一般划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

期、开花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

23.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生态因素)和(栽培措施)。

24.水稻从我国北方引到南方地区种植生育期会变(短)。

25.杂交方式一般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的特点确定,主要有(单交)、(回交)

和(复交)等方式。.

26.作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提高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此时的CO2

浓度即为(CO2补偿点)。

27.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组分和(人工环境)组分两个

部分。

28.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包括①(胚的后熟)、②(硬实引起休

眠)和③(种子或果实中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

29.随地理位置的南移,雨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而逐渐(减

少)。

30.杂种优势的表现为(生长势强)、(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

31.土壤基本耕作,又称初级耕作,包括(翻耕)、(深松耕)和(旋耕)。

32.(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称为

四、判断题:

1.中国也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2. 小黑麦是采用小麦与黑麦属间有性杂交并使杂种的染色体加倍,人工创造的新物种。

(√)

3. 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4. 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而另一些则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

成土壤肥力的偏耗。(√)

5. 生态保护制度不是农作制的组成部分。(×)

6. 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方面。(√)

7. 最大的燕麦生产国是中国。(×)

8. 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9. 黄淮海是我国主要的高蛋白大豆优势区。(√)

10. 长日照作物是指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

11. 农学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即农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综合学科和生态学科。(√)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在种植业

和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会日益下降。(×)

13. 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可以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

的目的。(√)

14. C3作物在强光高温下光合作用能力比C4作物高。(×)

15. 光对作物的直接作用是指光对作物形态器官建成的作用。(√)

16. 提高田间CO2浓度比较现实的措施是增施有机肥或者是秸秆还田。(√)

17. 作物营养诊断的常用方法大致可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和酶学诊断。(√)

18. 种子发芽要求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因素的适度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19.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总有一、两个因子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

的作用,而其它因子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20. 生物产量是形成经济产量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的生物产量中,经济产量的高低取决

于生物产量形成经济产量的效率高低。(√)

21.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园艺作物。(×)

22. 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

生产条件的改善。(√)

23. 在中国-日本起源中心,日本基因中心是主要的、初生的。(×)

24. 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作用也低。(√)

25.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代表光合作用对于弱光和强光的利用能力,可作为作物需

光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

26.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27. 纬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区与纬度偏高的平原地区的相互引种的成功可能性较大。

(√)

28. 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20cm。(×)

29. 种子包衣都不能提供作物苗期生长的养分,不能促进种子发芽出苗。(×)

30. 一般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的安全贮藏水分含量必须在13%以下。

(√)

31.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

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

32. 世界谷物贸易量中,玉米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

33. 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可以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

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34. 燕麦原为谷类作物的田间杂草,9000多年前才被驯化为作物。(√)

35. 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成正比。(√)

36. 有两条判断标准可以用来确定一种元素是否为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37. 晒种可杀死部分种子表面病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38. 轮作可利用前作的根际微生物抑制某些为害后作的病菌,以减轻病害。(√)

39. 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中国农作制的主要目标。(√)

40. 作物生产机械化包括作物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机械化。(√)

41. 中国也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42. 小黑麦是采用小麦与黑麦属间有性杂交并使杂种的染色体加倍,人工创造的新物种。

(√)

43. 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44. 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而另一些则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壤肥

力的偏耗。(√)

45. 生态保护制度不是农作制的组成部分。(×)

46. 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方面。(√)

47. 最大的燕麦生产国是中国。(×)

48. 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49. 黄淮海是我国主要的高蛋白大豆优势区。(√)

50. 长日照作物是指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

五、名词解释:

1.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2.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3.温度临界期: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

温会导致严重减产,称为温度临界期。

4.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某些性状有由于双亲的现

象较杂种优势。

5.套作: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套

作。

6.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植株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7.光周期现象:作物在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长短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结果,这

种现象称为作物的光周期现象。

8.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9.灌溉定额:作物生育期间需要进行多次灌水,每次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称为灌水

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10.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1.引种:广义的引种,是指把外地或外国的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

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遗传材料引入当地。狭义的引种指生产性引种,即从外地或外

国引入能供生产上栽培的优良品种。

12.种植密度: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内的植株数量。

13.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总称。

14.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5.杂交育种: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生物体进行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加以

培育选择,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16.农作制度:指在一个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内,自然和人工环境与各类农业生物组成

的多种亚系统及其直接关联的产后升级元的稳定统一体。

六、简述题:

1.比较世界和中国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主要增产措施。

答:世界及我国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在以下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品种改良世界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着重于高产、优质和高抗,特别是在矮秆、抗性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遗传育种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包括由单倍体育成优良品种、植物幼胚离体培养、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迅速及一些作物的茎尖试管苗和脱毒种苗繁殖技术在良种繁殖上取得显著效益。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肥料的贡献率要占到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以化肥为主。施入农田的化肥因施用技术不同及多种原因,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之间,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是许多国家多年来的研究重点。

(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灌溉面积占世界总耕地的比例为17.5%,生产的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地面灌溉的用水效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为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为25%左右。由于水资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匮乏,节约用水以扩大现有灌溉面积、改善灌溉设施以增加灌溉效益和防止盐渍化等为发展重点。

(4)设施栽培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膜覆盖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在纬度或海拔较高的地区、旱地和盐碱地上,由于覆盖地膜克服了地温低、无霜期短和水分不足对产量的限制,增产效果显著。

(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农作物的许多原有毁灭性的病害,都已通过抗病育种的方法得到了基本控制,在抗虫育种上也有了不少重大进展。另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植保工作的指导方针,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但其中化学防治仍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

(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种类繁多,有普遍应用推广意义的除基因工程技术外,主要有遥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等。

另外,我国总产量的提高还得益于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应用和发展.

2.简述低温危害的预防。

答:采用抗寒的农业措施,主要从提高作物自身抗寒性和防止不利因素对作物影响两方面入手。①栽培管理措施:培育稳健生长的壮苗是栽培抗寒的关键措施,秋冬季作物可以适时早播,促进根系发育,累积较多的营养物质,增强抗寒能力。春播作物采用育苗培育壮苗移栽的方法,此外,适宜的播种深度、施用有机肥、磷钾肥等,都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性。早春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如遇晚霜,容易受冻,可采取熏烟、灌水等措施来防止受害。②改善田间气候:田间可以通过设置风屏、覆盖等,改变作物小气候,避免低温侵害。稻秧在寒冷来临时,采用灌水防冻护秧。气温回升后,呼吸耗氧增多,要及时排水。

3.简述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

答:(1)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温效应:第一,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减少了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土体热量的消耗。第二,阻碍近地层空间的热量交换,由膜内向外的地面辐射减少,净辐射增加,从而升高了膜内的温度。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的阻隔作用,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挡,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减缓,总蒸发量大辐度下降,使土壤水分能在较长时间内贮存于土壤中,达到良好的保墒效果。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期间土壤表层避免或减缓了雨水和灌溉水的冲击和淋洗,同时因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次数的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从而使土壤结构仍保持播前土壤整地时良好的松软状态。此外,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4)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升高、墒情好,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使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均有下降趋势。因此覆膜栽培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养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5)增强田间光照强度:地膜本身及膜下附着的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增加了反射光的光照强度,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光照增强,增加了群体内光强。

(6)抑制土壤返盐、抑制杂草: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从而减少了盐分随水上升并积聚于地表的数量,使耕层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地膜覆盖对杂草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简述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答:(1)引种。在作物引种时应特别注意作物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一般来说,短日照作物北移作物必须在出苗后连续进行短日照处理;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用于夏季播种,争取一茬收成。

(2)品质调节。研究表明,作物的品质受光周期的影响。如纬度较高、日照较长、光照充足、温度适中的地区是高脂肪的大豆区,如我国东北大部、新疆北部、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一带就属这种地区;纬度较低、日照较短的我国南方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则较高。

(3)控制花期。在现代花卉栽培中利用光周期来控制花卉开花时间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菊花是短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若对其进行遮光处理,缩短光照

时间,可使其提前至夏季开花。而某些长日照花卉植物如杜鹃、山茶花等,进行人工延长光照处理,可使其提早开花.

(4)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日照长度影响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而且也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植株整体的形成。

5.简述抗旱农艺措施。

答:(1)抗旱锻炼。生产中常采用蹲苗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所谓蹲苗,就是在作物苗期减少水分供应,使之经受适度缺水的锻炼,促使根系发达下扎,根冠比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旺盛,干物质积累加快。经过锻炼的作物如再次碰上干旱,植株体内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显著增加。

(2)肥料调控。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的抗旱性。磷、钾肥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胶体的水合度;改善作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原生质的含水量;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吸收能力。多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

6.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大量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

答: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指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缺乏它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其功能又不能为其它元素所替代的元素。迄今为止已确认的作物必需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 (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前9种作物需要量相对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后7种作物需要量极微,稍多会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

7.简述系统育种的程序

答:系统育种从选株开始到新品种育成、推广,需要经过一系列试验、审定过程(图)

8.简述粮食危机的解决途径。

答:1.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A.保护耕地资源:强化耕地保护法制、建立农田保护政策的同时,开发开垦宜农

荒地减少耕地损失;改造中低产田、开发高产田和保护生态环境。

B.发展灌溉是旱区增加粮食生产和减少旱灾危害,通过各种节水技术将灌溉水利用率。

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作物单产两个方面。复种指数每

提高1%,可增加作物播种面积9.33×105hm2。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增产潜

力提高作物单产,除了改造中低产田、开发高产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扩

大灌溉面积和优化施肥技术等方面外,增加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提高生

物量、培育生态理想型植物、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等适用技术。

3. 减少产后损失:粮食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将收获至消费过程中的损失降

至最低点,每年可节约粮食2000万t。

4.调整粮食发展战略:对种植业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新型的作物种植制度,

发展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5. 开发新的食物源: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生产大量的微生物蛋白,不仅可供人类

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家畜、家禽的高蛋白饲料,为我们提供质优价高的肉类蛋

白;海洋是巨大的生物宝库,充分利用浅海资源,发展农牧场化的海水养殖业,

具有广阔的前景。

6. 立足自给,适当进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必须立足于自给。但在此基

础上,适当的进口也不失为缓和我国粮食紧缺的一个途径。

9.简述种子检验的主要内容。

答:种子检验是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技术。种子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两方面。品种质量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播种质量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质量,可用净、壮、饱、健、干、强六个字概括。因此种子检验就是对种子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生活力、活力、健康状况、水分和千粒重等进行检测。其中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为必检指标。

10.连作危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连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合理的轮作可以增产,而不适当的连作不仅产量锐减,而且品质下降。导致作物连作受害的基本原因有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三个方面。

(1)生物因素土壤生物学方面造成的作物连作障碍主要是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加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等(2)化学原因指连作造成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而对作物生长不利,主要是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3)物理因素某些作物连作或复种连作,会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继续生长。如南方在长期推行双季连作稻的情况下,因为土壤淹水时间长,加上年年水耕,土壤大孔隙显著减少,容重增加,通气不良,土壤次生潜育化明显,严重影响了连作稻的正常生长.

11.试述世界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主要增产措施。

答: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在以下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品种改良世界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着重于高产、优质和高抗,特别是在矮秆、抗性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遗传育种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包括由单倍体育成优良品种、植物幼胚离体培养、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迅速及一些作物的茎尖试管苗和脱毒种苗繁殖技术在良种繁殖上取得显著效益。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肥料的贡献率要占到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以化肥为主。施入农田的化肥因施用技术不同及多种原因,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之间,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是许多国家多年来的研究重点。

(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灌溉面积占世界总耕地的比例为17.5%,生产的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地面灌溉的用水效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为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为25%左右。由于水资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匮乏,节约用水以扩大现有灌溉面积、改善灌溉设施以增加灌溉效益和防止盐渍化等为发展重点。

(4)设施栽培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膜覆盖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在纬度或海拔较高的地区、旱地和盐碱地上,由于覆盖地膜克服了地温低、无霜期短和水分不足对产量的限制,增产效果显著。

(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农作物的许多原有毁灭性的病害,都已通过抗病育种的方法得到了基本控制,在抗虫育种上也有了不少重大进展。另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植保工作的指导方针,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但其中化学防治仍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

12.试述水对作物有哪些生理和生态作用。

答:(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原生质含水量在70%~80%以上才能保持代谢活动正常进行。随着含水量的减少,生命活动会逐渐减弱,若失水过多,则会引起其结构破坏,导致作物死亡。

(2)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没有水,这些重要的生化过程都不能进行。

(3)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如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气体交换,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以及信号物质的传导等都需以水作为介质。

(4)水分使作物保持固有的姿态作物细胞吸足了水分,才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保持膨胀状态,使作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根系得以伸展,从而有利于植物捕获光能、交换气体、传粉受精、吸收养分等。水分不足,作物会出现萎蔫状态,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严重缺水会导致作物死亡。

(5)水分的生态作用由于水所具有的特殊的理化性质,因此水在作物的生态环境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作物通过蒸腾散热,调节体温,以减轻烈日的伤害;水温变化幅度小,在水稻育秧遇到寒潮时,可以灌水护秧;高温干旱时,也可通过灌水来调节作物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此外,可以通过水分促进肥料的释放从而调节养分的供应速度。

13.作物播种有哪些方式?

答:(1)条播: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植株分布均匀,覆土深度比较一致,出苗齐,通风透光条件较好,便于间套作和田间管理。同时,在条播时可集中施种肥,做到经济用肥。

(2)穴播:按一定株距开穴点播,也可按确定的行距开沟,于沟里按一定株距点播,一般每穴2~4粒种子。

(3)撒播:将种子均匀地分撒在一定土地面积上称撒播。其特点是单位面积种子数量大,土地利用率高、省工,利于抢时播种。

(4)精量播种:是在点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用种的播种方法,它能将单粒种子,按一定距离和深度准确地插入土内,使种子获得较为均匀一致的发芽条件,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精量播种需要精细整地,精选种子,防治苗期病虫害和性能良好的播种机,才能保证播种质量和全苗。

14.试述轮作的作用

答:(1)减轻作物的病虫草害实行抗病作物或非寄主作物与感病作物轮作,使病原菌得不到寄主,就会消灭或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从而减小危害。对有些专食性和寡食性的害虫,实行轮作切断其食物源后,可显著减轻发生程度。利用不同类型的作物轮换种植,改变农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杂草的为害。

(2)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要求养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也不同,将作物轮换种植,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的残茬、落叶和根系是补充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不同作物补充有机质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质量也有区别,作物轮作能调剂土壤有机物供应的种类和数量。根系的形态不同,对不同层次土壤的穿插挤压作用就不同,不同的作物轮作,通常能起到上下兼顾的效果.

(4)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在轮作中前后作物协调搭配、茬口衔接紧密,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降水和光、热等自然资源,又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具、肥料、农药、灌溉用水以及资金等社会资源,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均衡使用劳畜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精细耕作。合理轮作是经济有效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 2、体育管理科学化: 3、体育教学 4、游戏的概念: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 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体育发展的知道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年和高层次的谋划。 2、体育管理科学化: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3、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游戏的概念:是指有一定的情节,遵循特定规律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主要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的世界。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1)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劳动力: (2)健身活动可以发展劳动力:减少因病旷工,提高生产率。(3)健身活动可以保护劳动力: 第一:降低发病率:第二: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第三:可以防止

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健身活动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 (5)健身活动可以“修理”劳动力 (6)健身活动可以“恢复”劳动力: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 (2)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 (3)努力寻找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恰当方式和方法。 (4)对于“体育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正确认识。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 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1)解决编班分组问题:(2)掌握分组教学的形式:(3)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4)课的密度和课的负荷了解:(5)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的理解: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组成:认识能力、运用、调控制能力和自治能力。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P187 1、动作的准确性。 2、动作的协调性。 3、动作的力度。 4、动作的经济性。 5、动作的弹性。 1、《体育概论》 (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 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 (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 (2)、竞技运动的竞赛具有国际性 (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 (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 (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调节生物体(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命 活动来取得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资源: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按来源分为社会 资源和自然资源;按是否可更新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3)作物:农作物,即大田中生产的粮、棉、油、糖、烟、绿肥、牧草和中草药等,又称“大 田作物”,北方称“庄稼” 4)生育期:作物从籽实出苗到新籽实成熟所需天数。 5)生育时期: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的 天数计。 6)温周期现象:作物对温度有节奏的昼夜变化的反应 7)春化作用:需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的过程 8)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需求最敏感的时期 9)茬口:作物在轮作过程中给予后作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茬地的泛称 10)种植模式:一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于同一季或同一年在同一耕地上形 成的规范化种植 11)间作:同一地上,于同一生长时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其 共生期大于全生育期的一半的方式 12)套种:在前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在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其共生期小于全生育期 的一半 13)作物布局: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14)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据人类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15)杂交育种: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 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16)杂种优势:两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优于双亲的现象 17)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 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 技术措施 18)农田培肥:为维持农田养分平衡,利于土地资源的持久利用而采取的保护,恢复,提高地 力的综合技术体系

农学专业测试题

农学专业高考模拟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构成脂类的主要三种元素是() A、N、P、K B、 C、H、O C、C、H、S D、N、P、O 2、人体红细胞中的必需矿质元素是() A、Mn B、C a C、F e D、M g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核苷酸 D、氨基酸 4、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质体 5、以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N B、M O C、Zn D、B 6、以下矿质元素中,进入植物体内不能被再利用的元素是() A、M g B、F e C、K D、P 7、植物叶绿素吸收的可见光谱,主要是() A、红光和绿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黄光和蓝绿光 D、绿光和蓝紫光 8、哺乳动物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大肠 C、小肠 D、食道 9、农田中水稻与稗草之间的关系一般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间竞争 C、种间共生 D、种间寄生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马和羊属于()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高级消费者 11、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12.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蓝藻 D.病毒13.相对性状是指。 A.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D.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14.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 A.相同基因 B.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显性基因15.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Aabb C.BbDdEe D.MmNnPP 16.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太阳 B.植物 C.微生物 D.动物 17.我们吃大豆主要吃它的。 A.子叶 B.胚乳 C.胚根 D.胚芽18.ATP又称三磷酸腺苷,它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9.遗传信息流动中DNA复制为RNA的一步称为。 A.翻泽 B.反转录 C.转录 D.复制 20.沙漠中的仙人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21.RNA中不含有哪一种碱基? 。 A.胞嘧啶(C) B.胸腺嘧啶(T) C.鸟嘌呤(G) D.腺嘌呤(A) 2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维生素 B.矿质 C.蛋白质 D.纤维素 23.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血友病,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一人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A.50% B.25% C.l2 5% D.6.25%24.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A.氧和酶 B.CO 2 和H 2 O C.氢和ATP D.氧和ADP 25.蘑菇伞盖下面的菌褶上产生一种细胞,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萌发成菌丝,最终形成新的蘑菇,这种生殖方式叫做() A.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 C.孢子生殖 D.出芽生殖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大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围绕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等5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示范,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重大水旱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备、应用示范、技术及风险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并完善从全球到区域、单灾种和多灾种相结合的多尺度分层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关键技术、信息服务、仪器装备的标准化、 —1—

产品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2019年拟部署27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概算约5亿元。结合中央财经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要求,本年度重点围绕大地震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部署有关研究方向。 项目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有关应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对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以上。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其他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及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区开展。 本专项2019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2—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 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 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4. 简述根的种类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5. * 简述叶的形态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 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 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光和速率:CO2mg/dm2/h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0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体育概论考试题(附答案)

1、判断题:快肌纤维收缩快而耐久X 2、判断题:“站立飞鸟”方法可以锻炼肱二头肌 X 3、判断题:所谓的“人文奥运”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 4、判断题:田赛场地要考虑布局合理,在一个投掷区内允许同时进行几种投掷运动,但不允许同时面对面相向投掷X 5、判断题:维生素A的摄入要适量,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 6、判断题:一般情况下,经常从事运动和训练水平较高者脉率较缓√ 7、判断题:羽毛球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比赛项目 X 8、判断题: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是射击运动员栾菊杰 X 9、判断题:游泳是在水中这一特定环境下进行的体育项目,安全是游泳课的首要任务 X 10、判断题:有氧运动可降低体内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这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11、单选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运动员是(1分) A.李宁 B. 姚明 C. 刘翔 D. 许海峰 12、单选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没有设立以下哪个项目(1分) A.7人制足球 B.盲人跳水 C.轮椅网球 D. 盲人门球 13、单选题:爆发力是(1分)

A. 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 B. 长时间克服小阻力的能力 C. 最短时间内克服小阻力的能力 D. 长时间克服大阻力的能力 14、单选题:北京奥运会境内火炬传递倒数第二站是哪个省份(直辖市)(1分) A. 北京 B. 天津 C. 河北 D. 四川 15、单选题: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奖牌多少枚(1分) A. 128枚 B. 129枚 C. 101枚 D. 100枚 17、单选题:田径项目计量成绩时,铅球以()为最小单位(1分) A. 1 毫米 B. 1 厘米 C. 1分米 D. 1米 18、单选题:为了准确测量相对安静心率,一般情况下,受试者于测量前应静坐休息(1分) A 5分钟 B. 3分钟 C. 10分钟 D. 8分钟 19、单选题:我国大学生测定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时,通常选用反映心肺功能的耐力跑项目是(1分) A.男生1500米跑、女生1000米跑 B. 12分钟定时跑 C. 男女生1500米跑 D. 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20、单选题:武术起源于()。 (1分) A. 游戏 B. 战争

农学概论考试整理

一、名词解释 农学:是指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广义) 资源: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和能量的基础。 种植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作物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素和信息。 (二选一) 光补偿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渐渐增加,等达到某一速率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净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光合速率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便不再因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二选一) 积温: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昼夜温度的总和。 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的一次霜冻出现时其间的一段时间。 冷害:又称寒害,是指作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的一种现象。 冻害:是指作物遇到低于零度的低温,组织体内发生冰冻而引起伤害的现象。 霜害:主要有黑霜和白霜两种,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或者零度以下时,如果空气干燥,温度降低未形成霜,而使作物受害的称为黑霜,如果在降温过程中形成了霜,则称为白霜。 (四选一) 土壤干旱:指土壤中缺乏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儿造成的干旱,其对作物的危害极大。 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二选一) 作物产品品质:指人类所需要的作物的目标产品的品质,即产品达到某种用途的需求的适宜程度。 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作物植株或器官从小到大、由轻到重的不可逆的数量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少耕法:指减少不必要的耕作次数或耕作面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学概论的心得体会三篇

农学概论的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太阳光,其次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3.简述自由水束缚水的区别

[0573]《体育概论》2016西南大学体育概论试题答案-5套 免费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体育有哪些教育功能。4、简述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 5、简述体育体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区别。 7、简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8、简述"六化主义的体育”包括哪些方面。 1、答:这种说法对。具体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分析(2)从人的自身需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分析(3)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 2、答: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答:体育的教育功能有(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4、答: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 5、答:体育体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1)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2)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3)体育体制是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4)提高体育运行机制。 6、简述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区别。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活动。从词汇方面来看,竞技运动和体育是有区别的。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狭义):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一般认为,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①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成绩。②竞技运动虽然源出于娱乐,但是现代竞技运动却因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于一般的游戏和娱乐。这些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②明确而正式的规则;③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④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⑤功利性,不再像游戏和娱乐那样仅仅是为了个人消遣和娱乐。⑥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竞技运动在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简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自然质功能: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对人来说,自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作为系统先于人化自然而存在,因此,自然永远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基础,人化自然必须以自然存在为前提。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二、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四、促进少年儿童骨龄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8、简述“六化主义的体育”包括哪些方面。(1)教育化的体育(2)科学化的体育(3)普遍化的体育(4)生活化的体育(5)自然化的体育(6)游戏化的体育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7年B:1998年C:1996年D:1995年正确答案:D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竞技体育是竞技运动的上位概念B: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是同一个概念C:竞技

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害

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虽然如此,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 据考证,地面破坏程度最大的地震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市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城东130千米左右的威廉王子湾,震动持续了4分钟。城市的主干道被一条宽50厘米的裂缝分成两半,一半下沉了约6米。阿拉斯加南海岸的悬崖滑入了海中。地震发生后,海啸随之而来,把一艘艘船只抛向内陆深处。地震使地表水平位移最大达到20米,震源断层位移最大达到30米,被公认为是当今地面破坏、地壳变动最大的地震。 震级最高的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当年从5月21日开始的一个月里,在智利西海岸连续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8级以上的地震3次,7~8级地震10次,其中5月22日发生的8.9级地震,成为迄今为止震级最高的地震。 这次罕见的地震过后,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到蒙特港沿岸的城镇、码头、公用及民用建筑或沉入海底,或被海浪卷入大海,仅智利境内就有5700人遇难。地震后48小时引起普惠火山爆发。地震形成的海浪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太平洋,15小时后高达10米的海浪呼啸而至袭击了夏威夷群岛。海浪继续西进,8小时后4米高的海浪冲向日本的海港和码头。在日本岩手县,海浪把大渔船推上了码头,跌落在一个房顶上。这次海啸造成日本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是1923年的日本东京大地震。那年9月1日上午11时58分,伴随着一阵方向突变的怪风,地下发出了雷鸣般的巨响,大地剧烈摇晃起来,建筑物纷纷坍塌,同时引起了熊熊大火。这一古老的城市木屋居多,街道狭窄,消防滞后,结果使东京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直至无可再烧,全城80%的死难者惨死于震后的大火中,全城366万户房屋被烧毁。 火灾尚未停息,海啸引起的巨浪又接踵而来,摧毁了沿岸所有的船舶、

《休闲体育概论》考试试题

《休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20%) 1、休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工业社会人们的一种 C 。 A运动 B 游戏 C 生活方式 D 精神状态 2、生命质量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五个要素是 D 。 A健康、安全、文化、经济状况、精神状况 B 经济状况、意识形态、安全、健康、文化 C 意识形态、健康、和谐、精神状况、安全D健康、安全、和谐、经济状况、精神状况 3、休闲体育的模式是指 D 。 A健康+游戏B、健康+训练C、健康+比赛D、健康+乐趣 4、在考察休闲体育活动的类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C 。 A科学性、社会性、创新性、需要性 B 需要性、科学性、兴趣性、创新性 C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效性 D 创新性、实效性、合理性、社会性 5、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在于它 D 。 A、消磨时间 B、健身健美 C、提高运动能力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下列哪个不属于休闲体育管理原则的是 D 。 A人本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 C 社会性原则 D 政府性原则 7、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是A。 A时代性、社会性、主体性、娱乐性、体验性 B 科学性、社会性、主体性、娱乐性、体验性 C 需要性、时代性、社会性、主体性、娱乐性D科学性、社会性、主体性、时代性、娱乐性 8、体育信息服务不包括 B 。 A体育情报服务B体育活动服务C体育宣传服务D体育资讯服务 9、下列哪个不属于休闲体育管理的特点是 D 。 A管理对象的主体性 B 管理手段方法的非强制性 C 管理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D 管理系统边界的精确性 10、统计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A。 A休闲需求 B 物质需求 C 劳动需求 D 安全需求 1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休闲活动的特性 D 。 A自由性B自主性C自觉性D专业性 12、西方休闲观的主要思想特点是A。 A张扬的休闲观、个性化的休闲观、消费的休闲观 B 精神的价值观、含蓄的休闲观、生命和谐观 C 个性化的休闲观、生命和谐观、精神价值观 D 张扬的休闲观、消费的休闲观、含蓄的休闲观 13、休闲体育的第一个功能指的是A。 A社会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放松功能 D 象征功能 14、休闲体育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B 。 A娱乐性;时代性;个体性和泛竞技性 B 娱乐性、艺术性、个体性和泛竞技性 C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性和普遍性 D 阶级性、艺术性、继承性和民族性 15、在下列休闲体育的功能中,哪一种活动并未被提及 C 。 A健身功能B文化功能 C 象征功能D娱乐功能 16、按休闲体育的动机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休闲体育分为哪几类 B 。 A健身型、观赏型、拓展型、娱乐型、运动型和冒险型 B健身型、娱乐型、竞赛型、闲情型、观赏型和拓展型 C闲情型、拓展型、健身型、观赏型、运动型和冒险型

休闲体育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 1、休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工业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生命质量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五个要素是健康、安全、和谐、经济状况、精神状况。 3、休闲体育的模式是指。 A 健康 +游戏 B、健康 +训练 C、健康 +比赛 D 、健康 +乐趣 4、在考察休闲体育活动的类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效性。 5、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在于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休闲体育管理原则的是人本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经营性原则。 7、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时代性、社会性、主体性、娱乐性、体验性。 8、体育信息服务包括体育情报服务、体育宣传服务、体育资讯服务。 9、休闲体育管理的特点是管理对象的主体性、管理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手段方法的非强制性、管理系统边界的模糊性。 10、统计表明,当人均 GDP 达到 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休闲需求。 11、下面哪一项不是休闲活动的特性? A 自由性 B自主性 C自觉性 D专业性 12、西方休闲观的主要思想特点是张扬的休闲观、个性化的休闲观、消费的休闲观。

13、休闲体育的第一个功能指的是。 A 社会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放松功能 D 象征功能 14、休闲体育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娱乐性、艺术性、个体性和泛竞技性。 15、在下列休闲体育的功能中,哪一种活动并未被提及? A 健身功能 B文化功能 C 象征功能 D娱乐功能 16、按休闲体育的动机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休闲体育分为健身型、娱乐型、竞赛型、闲情型、观赏型和拓展型。 17、残障人休闲体育独特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安全健身”原则;健身与康复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18、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休闲体育价值观教育、休闲方式方法教育、传授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美的欣赏能力。 19、休闲体育消费的特点是关联性、可变动性、选择性和文明性。 20、自从 1995年实行每周 5天工作日,加之黄金周和节假日,一年中居民大概有114天休息日。二、判断题(20% 1、休闲等于休息。 ( B 2、休闲体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玩的文化。 ( A 3、休闲体育在商品化之前必须先进行产品服务规划设计。 ( A 4、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A 5、休闲体育用品装备具有多样化、多能化、微型化、绿色化、舒适化等特点。 ( A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4.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5.* 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 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 今天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看看地震过后,国家是如何处理的。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详解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有关行政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国务院 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 Ⅰ级响应 Ⅱ级响应 Ⅲ级响应 Ⅳ级响应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总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家 地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震情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分级 响应级别 响应程序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GDP 1%以上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工作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协助工作 重大地震灾害中各有关地方和部门在抗震救灾中采取的措施 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安置受灾群众 抢修基础设施 加强现场监测 防御次生灾害 维护社会治安 开展社会动员 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发布信息

休闲体育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 1休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工业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生命质量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五个要素是健康、安全、和谐、经济状况、精神状况。 3、休闲体育的模式是指___________ 。 A健康+游戏B 、健康+训练C 、健康+比赛D健康+乐趣 4、在考察休闲体育活动的类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效性。 5、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在于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休闲体育管理原则的是人本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经营性原则。 7、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时代性、社会性、主体性、娱乐性、体验性。 8体育信息服务包括体育情报服务、体育宣传服务、体育资讯服务。 9、休闲体育管理的特点是管理对象的主体性、管理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手段方法的非强制性、管理系统边界的模糊性。 10、统计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休闲需求。 11下面哪一项不是休闲活动的特性 A自由性B 自主性 C 自觉性 D 专业性 12、西方休闲观的主要思想特点是张扬的休闲观、个性化的休闲观、消费的休闲观。 13、休闲体育的第一个功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 。 A社会功能 B 经济功能C放松功能 D 象征功能 14、休闲体育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娱乐性、艺术性、个体性和泛竞技性。 15、在下列休闲体育的功能中,哪一种活动并未被提及 A健身功能 B 文化功能C象征功能 D 娱乐功能 16、按休闲体育的动机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休闲体育分为健身型、娱乐型、竞赛型、闲情型、观赏型和拓展型。 17、残障人休闲体育独特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安全健身”原则;健身与康复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18、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休闲体育价值观教育、休闲方式方法教育、传授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美的欣赏能力。 19、休闲体育消费的特点是关联性、可变动性、选择性和文明性。 20、自从1995年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加之黄金周和节假日,一年中居民大概有114天休息日。 二、判断题(20% 1、休闲等于休息。(B ) 2、休闲体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玩的文化。(A 3、休闲体育在商品化之前必须先进行产品服务规划设计。(A ) 4、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 5、休闲体育用品装备具有多样化、多能化、微型化、绿色化、舒适化等特点。(A ) 6、对运动员来说,体育运动其实就是一种休闲。(B 7、体育设施软件服务包括设施经营体制、设施经营策略等。(A ) 8休闲体育是一种完全主体性的体育(A 9、闲暇与休闲是同一概念,没有什么区别。(B ) 10、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B 三、名词解释题(20% 1、休闲体育(狭义)P:29 ――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培养自身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的生活品位和格调、获得自身身心自由与快乐为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 2、休闲体育教育P:168 ――是指引导人们通过学习休闲活动的方法和技能技巧,体验休闲心理,确立积极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生活方式,提升个人休闲生活质量并不断完善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 3、休闲体育管理P:207 ――是指为了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实现休闲体育的总体目标,对各种与开展休闲体育有关的要素和资源,如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一系列综合活动。 4、休闲体育文化P:97 ――就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通过从事具有运动性质且能愉悦身心的活动,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四、问答题(40%) 1、简述东西方休闲观的主要思想特点以及休闲体育文化的主要区别。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 2、体育管理科学化: 3、体育教学 4、游戏的概念: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等方 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体育发展的知道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年和高层次的谋划。 2、体育管理科学化: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3、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游戏的概念:是指有一定的情节,遵循特定规律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主要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的世界。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1)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劳动力: (2)健身活动可以发展劳动力:减少因病旷工,提高生产率。 (3)健身活动可以保护劳动力: 第一:降低发病率:第二: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第三: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健身活动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 (5)健身活动可以“修理”劳动力

(6)健身活动可以“恢复”劳动力: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 (2)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 (3)努力寻找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恰当方式和方法。 (4)对于“体育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正确认识。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等方 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1)解决编班分组问题:(2)掌握分组教学的形式:(3)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4)课的密度和课的负荷了解:(5)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的理解: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组成:认识能力、运用、调控制能力和自治能力。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P187 1、动作的准确性。 2、动作的协调性。 3、动作的力度。 4、动作的经济性。 5、动作的弹性。

地震灾害分级知识

地震灾害分级知识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按震级大小可分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和巨大地震七类。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 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地震灾害等级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为指标,划分如下: (1)一般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6.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2)较大地震灾害。造成20~50人的人员死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6.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3)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300人的人员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且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生产总值1%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级~7.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4)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