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旋光效应

旋光效应

旋光效应
旋光效应

旋光效应

总的说来是由于手性原子产生的.

分子的旋光性最早由十九世纪的Pasteur发现。他发现酒石酸的结晶有两种相对的结晶型,成溶液时会使光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而定出分子有左旋与右旋的不同结构。

当普通光通过一个偏振的透镜或尼科尔棱镜时,一部分光就被挡住了,只有振动方向与棱镜晶轴平行的光才能通过。这种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偏振光的振动面化学上习惯称为偏振面。当平面偏振光通过手性化合物溶液后,偏振面的方向就被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能使偏振面旋转的性能称为旋光性(optical activity)。手性化合物都具有旋光性。

化合物旋光性的测定∶当平面偏振光通过盛有旋光性化合物的旋光管后,偏振面就会被旋转(向右或向左)一个角度,这时偏振光就不能通行无阻的穿过与起偏镜棱轴相平行的检偏镜。只有检偏镜也旋转(向右或向左)相同的角度(a角度),旋转了的平面偏振光才能完全通过。观察检偏镜上携带的刻度盘所旋转的角度,即为该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偏振面被旋光性物质所旋转的角度叫旋光度。用a 表示。

偏振面被旋转的方向有左旋(逆时针)和右旋(顺时针)的区别。用符号(+)表示右旋,(-) 表示左旋。例如:(+)-2-丁醇表示右旋;(-)-2-丁醇表示左旋。所有旋光性化合物不是右旋,就是左旋。

19世纪后半叶,化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特别奇妙的同分异构现象,后来证明,这种现象在生命化学中是极其重要的。这一发现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对通过它们的光束具有一种奇异的不对称效应。

从普通光束的一个截面可以看出,构成该光束的无数波在所有平面呈上下、左右和斜向振动。这类光称为非偏振光。但是,当光束通过透明物质的晶体(如冰洲石)时,就会发生折射,使出射光变成偏振光。这仿佛是该晶体的原子点阵只允许某些波动面通过(就像栅栏只允许行人侧身挤过,但却不能让人大摇大摆地正面穿过一样)。有些装置,如苏格兰物理学家尼科耳于1829年发明的尼科耳棱镜,只允许光在一个平面通过。目前,这种棱镜在大多数场合已由其他材料,如偏振片(一组镶在硝化纤维中的、晶轴平行排列的硫酸奎宁与碘的复合物晶体)所代替。第一个偏振片是兰德于1932年制作的。

正如法国物理学家马吕于1808年所首先发现的那样,反射光往往是部分平面偏振光(他利用牛顿关于光粒子极点的论点——这一点牛顿错了,但这个名字却沿用至今——创立了偏振这一术语)。因此,配戴偏振片太阳镜,可以使从建筑物和汽车窗玻璃甚至从公路路面反射到眼睛的强烈阳光减弱到柔和的程度。

光波正常情况下在所有平面振动。尼科耳棱镜只允许在一个平面内振动的光通过其余的光都被反射掉。因此,透射光为平面偏振光。

1815年,法国物理学家毕奥发现,当平面偏振光通过石英晶体时,偏振面会转动。也就是说,光以波浪形进入一个平面,而以波浪形从另一个平面射出。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就叫做旋光性物质。有些石英晶体能使振动平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右旋),而有些石英晶体能使其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左旋)。毕奥还

发现,有些有机化合物,例如樟脑和酒石酸,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他认为,光束转动的原因,很可能是由分子中原子排列的某种不对称性造成的。但是,在以后的几十年间,这种见解依然只是一种纯理论的推测。

1844年,巴斯德(当时他只有22岁)被这个有趣的问题给迷住了。他研究了两种物质:酒石酸和外消旋酸。二者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酒石酸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转动,而外消旋酸却不能。巴斯德猜想,或许能够证明,酒石酸盐的晶体是不对称的,而外消旋酸盐的晶体是对称的。出乎他的意料,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组盐的晶体,他却发现二者都是不对称的。不过,外消旋酸盐晶体具有两种形式的不对称性:一半晶体与酒石酸盐晶体的形状相同,而另一半则为镜像。也就说,外消旋酸盐的晶体,有一半是左旋的,一半是右旋的。

巴斯德煞费苦心地将左旋的和右旋的外消旋酸盐晶体分开,然后分别制成溶液,并让光束通过每一种溶液。果然,与酒石酸晶体有着相同不对称性的晶体,其溶液像酒石酸盐那样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发生转动,而转动角度也相同。这些晶体就是酒石酸盐。另一组晶体的溶液则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角度相同。由此可见,原外消旋酸盐之所以没有显示出旋光性,是因为这两种对立的倾向互相抵消了。

接着,巴斯德又在这两种溶液中加入氢离子,使这两类外消旋酸盐再变为外消旋酸。(顺便说一句,盐是酸分子中1个或数个氢离子被钾或钠这类带正电的离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他发现,这两类外消旋酸都具有旋光性,其中一类使偏振光转动的方向与酒石酸相同(因为它就是酒石酸),而另一类使偏振光转动的方向则与之相反。

以后又发现了许多对这样的镜像化合物即对映体(源于希腊语,意为“相反的形状”)。1863年,德国化学家维斯利采努斯发现,乳酸(酸牛奶中的酸)能形成这样的化合物。他进一步证明,除了对偏振光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外,这两种乳酸的其他性质完全一样。后来证实,这一点对于各种镜像化合物是普遍成立的。

到这时为止,事情都还算顺利。但是,不对称性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什么东西使两种分子彼此互为镜像的呢?巴斯德未能回答这些问题。提出存在分子不对称性的毕奥,尽管活到88岁的高龄,生前也未能看到他凭直觉得出的结论被证明是正确的。

直到1874年,即毕奥死后的第12年,才最后找到答案。两位年轻的化学家——一位是名叫范托夫的22岁的荷兰人,另一位是名叫勒贝尔的27岁的法国人——各自独立地提出了关于碳的价键的新理论,从而解答了镜像分子的构成问题。(自此以后,范托夫毕生从事溶液中的物质性状的研究,并证明了支配液体性状的定律类似于支配气体性状的定律。由于这项成就,他于1901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凯库勒把碳原子的4个价键统统画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并不一定是因为碳键确实是这样排列的,而只是因为把它们画在一张平展的纸上比较简便而已。范托夫和勒贝尔则提出了一个三维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们将4个价键分配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每个平面各有两个价键。描绘这一模型的最好办法,是设想4个价键中的任意3个价键作为腿支撑着碳原子,而第4个价键则指向正上方。如果假定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4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的中心,那么,这4个价键就指向该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因此,这个模型被称之为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模型。

现在让我们把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溴原子连接在这4个价键上。不论我们把哪个原子与哪个价键连接,总是得到同样的排列。读者不妨亲自动手试试看。首先,将4根牙签以适当的角度插入一块软糖(代表碳原子)中,这样就有了4个价键,然后将2颗黑橄榄(代表氢原子)、1颗绿橄榄(代表氯原子)和1颗樱桃(代表溴原子)任意插在牙签的另一端。如果你让这个结构的3条腿站立在桌面上,而上方所指的是一颗黑橄榄,那么,3条腿上的东西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黑橄榄、绿橄榄和樱桃。现在你可以将绿橄榄和樱桃的位置交换一下,那么顺序就变为黑橄榄、樱桃和绿橄榄了。如果你想恢复到原来的顺序,你只需将这个结构翻转一下,即使原来作腿的那颗黑橄榄指向空中,而使原来指向空中的黑橄榄立于桌面。这样,3条腿的顺序就又是黑橄榄、绿橄榄和樱桃了。

换句话说,如果同碳原子的4个价键连接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中至少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话,那么,就只能有一种排列方式。(显然,若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有3个或所有4个都是相同的。当然也是这种情形。)

然而,当连接在碳键上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都不相同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就能够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一个是另一个的镜像。例如,如果你在朝上的腿上插一颗樱桃,在3条立着的腿上分别插上黑橄榄、绿橄榄和洋葱片。如果你将黑橄榄和绿橄榄调换一下位置,那么按顺时针方向的顺序则依次为绿橄榄、黑橄榄和洋葱片。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怎样旋转这个结构,都不能使恢复到调换前的顺序,即黑橄榄、绿橄榄和洋葱片。可见,当碳键所连接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都不相同时,总是得到两种不同的、互为镜像的结构。读者不妨试试看。

范托夫和勒贝尔就这样揭开了旋光性物质不对称性的秘密。原来使光向相反方向转动的镜像物质的碳原子,其价键连接着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4

个原子或原子团有两种可能的排列方式,一种使偏振光右旋,另一种使偏振光左旋。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范托夫和勒贝尔的碳原子正四面体模型。到1885年,他们的理论已得到普遍承认(这要部分归功于维斯利采努斯的热情支持)。

三维结构的概念还被应用于碳原子以外的其他原子。德国化学家迈尔成功地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氮原子,而英国化学家波普则将其应用于硫、硒和锡原子。德国血统的瑞士化学家韦尔纳将其应用到更多的元素。他还于19世纪90年代着手创立一种坐标理论,即通过认真研究某一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和原子团的分布,来解释复杂的无机物的结构。由于这项成就,韦尔纳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巴斯德将分离的两种外消旋酸分别命名为d酒石酸(右旋的)和l酒石酸(左旋的),并且为它们写出了镜像结构式。然而,哪一个是真正的右旋化合物,哪一个是左旋化合物,当时尚没有办进分清。

为了向化学家们提供用以区分右旋物质和左旋物质的参照物或对比标准,德国化学家E.费歇尔选择了食糖的近亲,即称之为甘油醛的简单化合物。它是当时研究得最为透彻的旋光性化合物之一。他任意地将它的一种形态规定为是左旋的,称之为L甘油醛,而将它的镜像化合物规定为是右旋的,称之为D甘油醛。

任何一种化合物,只要能用适当的化学方法证明(这是一项相当细致的工作)它具有与L甘油醛类似的结构,那么,不管它对偏振光的作用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都被认为属于L系列,并在它的名称前冠以L。后来发现,过去认为是左旋形态的酒石酸原来属于D系列,而不属于L系列。现在,凡在结构上属于D系列而使光向左转动的化合物,我们就在它的名称前面冠以D(-);同样,有些化合物则要冠以D(+)、L(+)和L(-)。

现在看来,潜心研究旋光性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决不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所做的徒劳无益的工作。说来也巧,活机体中几乎所有的化合物都含有不对称的碳原子。而且,活机体总是只利用化合物的两种镜像形态中的一种。另外,类似的化合物一般属于同一种系列。例如,在活组织中发现的所有单糖实际上都属于D系列,而所有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属于L系列。

1955年,荷兰化学家比杰沃特终于确定了什么样的结构会使偏振光左旋,什么样的结构会使偏振光右旋。人们这才知道,在左旋形态和右旋形态的命名上,E·费歇尔只不过是碰巧猜对了而已。

旋光性菲涅尔假设

菲涅尔根据振动中的一个原理,即任何一个直线简谐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同频率的圆周运动的组合,认为:沿晶体光轴方向传播的直线偏振光也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同频率、旋向相反的原偏振光组成。在旋光晶体中,这两种偏振光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这样一个假设,虽然不能说明现象的本质,但能令人信服的说明实验结果。

法拉第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效应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F θ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 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H B 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一费尔得定律,即 F H VB l θ= ()1 比例系数V 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0V >)反之叫负旋(0V <)。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偏振面相对于实验室坐标的旋转方向,只由B 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个光学过程是不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旋光角将倍增。而自然旋光则是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累积旋光角为零。与自然旋光类似,法拉第效应也有色散。含有三价稀土离子的玻璃,费尔德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1 22t V K λλ-=- ()2 这里K 是透射光波长t λ,有效的电偶极矩阵元,温度和浓度等物理量的函数,但是与入射波长λ无关。这种V 值随波长而变的现象称为旋光色散。 2.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从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图像看,法拉第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两柬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的叠加,左旋和右旋是相对于磁场方向而言的。介质中受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人射光的两旋转电矢量作用下,作稳态的圆周运动。在与电子轨道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加一个磁场B ,则在电子上将引起径向力M F ,力的方向决定于光的旋转方向和磁场方向。因此,电子所受的总径向力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值。轨道半径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 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p液晶物性: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质 和电光效应等。发现液晶的双折射现象会对旋光角的大小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液晶盒两面锚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为125度;测量了液晶的响应时间。观察液晶光栅的衍射现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别测量了液晶升压和降压过程的电光响应曲线,求得了阈值电压、饱

最新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资料

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2.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实验装置结构及实验原理; 3.测量法拉第效应偏振面旋转角与外加磁场电流I的关系曲线。二.实验仪器: LED 发光二极管(或白光光源和滤波片),偏振片,透镜,直流励磁电源,导轨,偏振片,集成霍尔元件,稳压电源等。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天然旋光现象。 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如石英、糖溶液、酒石酸溶液等)后.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 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1811 年阿拉果首先发现石英有旋光现象,以后 毕奥(J. B. Biot)和其他人又发现许多有机液体和有机物溶液也具有旋光现象。凡能使线偏振光 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物质,或称该物质具有旋光性。 图3.1 石英的旋光现象 如图3.1 所示,1P 和2P 分别为起偏器和检偏器(正交)。显然,在没有旋光物质时,2P 后面的视场是暗的。当在1P 和2P 之间加入旋光物质后2P 后的视场将变亮,将2P 旋转某一角度后,视场又将变暗。这说明线偏振光透过旋光物质后仍然是线偏振光,只是其振动面旋转了一个角度。 振动面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表示。 线偏振光通过旋光晶体时,旋光度?和晶体厚度 d 成正比,即 d α ? = (3.1)式中,α是比例系数,与旋光晶体的性质、温度以及光的频率有关,称为该晶体的旋光率。 不同的旋光物质可以使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人们对旋光方

向作下述约定: 迎着光传播方向观察,若出射光振动面相对于入射光扳动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左旋.在图 3.1 中,若在1P 前加一个白色光源,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旋转角度不同,因此到达2P 时有一部分光能透过去,有些光透不过去,有些能部分透过去,所以2P 后的视场是彩色的,旋转2P 其法拉第旋光效应25色彩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旋光色散。 2. 旋光现象的菲涅耳解释。 菲涅耳提出了一种唯象理论来解释物质的旋光性质。线偏振光可以分解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以相同的角速度沿相反方向旋转,它们合成为在一直线上振动的线偏振光。在旋光物质中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传播的相速度不相同。假定右旋圆偏振光在某旋光物质中传播速度比左旋圆偏振光的速度快,在旋光物质出射面处观察,于右旋圆偏振光速度快,因此右旋圆偏振光振幅旋转过的角度较大,在出射面处,两圆偏光合成的线偏振光PE 的振动方向比起原来(进入旋光物质前)的振动方向0 PE 来,顺时针方向转过角度θ,这就是右旋。当材料中左旋圆偏振光的相速度较大时.就是左旋光材料。 3. 磁致旋光。 前面介绍的是物质的天然旋光性,实际上,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旋光性,但在磁场作用下就有旋光性了,就是前面介绍的法拉第旋光效应,也叫磁致旋光效应。磁致旋光中振动面的旋转角?和样品长度L 及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即有VLB = ?(3.2)式中V 是—个与物质的性质、光的频率有关的常数,称为维尔德(Verdet)常数。某些物质的维尔德磁致旋光也有左右之分.我们规定:当光的传播方向和磁场方向平行时迎着光的方向观察,光的振动面向左旋转(逆时针),则维尔德常数为正。旋光现象的唯象解释 近代物理实验讲义 4. 磁致旋光的经典唯象解释。 可以用唯象模型来说明磁致旋光效应。电子在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电场作用下作左旋和右旋圆周运动,电子运动平面与磁场垂直。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其方向向着电子轨道中心或背着轨道中心,视速度的方向而定注意:电子本身带负电荷。在洛仑兹力向着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受到的向心力增加,电子旋转速率增大。在洛仑兹力背向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旋转变慢。电子旋转快慢的变化影响了圆偏振光电场矢量旋转角速度。当光从磁光媒质出射时重新合成线偏振光。由于在媒质中左旋和右旋的速率不同,合成偏振光的振动面转过了一个角度。从图上可以看出,电子旋转速率变化只决定于磁场方向与电子旋转方向,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有关,而磁致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而决定于外加磁场的方向。如图 3.5 所示,若将出射光再反射回晶体,则通过天然旋光晶体的线偏光沿原路返回后振动面将回复原位,而通过磁致旋光晶体的线偏光将继续旋光,其振动面与原振动面夹角更大。磁致旋转现象是由于外磁场存在时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进动而引起的。这种进动的结果,使物体对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圆偏振光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因此方向不同的圆偏振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引起了振动面的旋转。 四.

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旋光效应 摘要:通过旋光仪利用光的偏振特性来测量旋光物质对振动转过角度来测量了溶液的溶度。并分析各因素对此实验的影响。 关键词:三分视场;旋光角;溶度 中图分类号O43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1911年,阿喇果(D. F. JArago)发现,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时,它的振动面将会绕光的传播方向转过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就叫旋光效应,光的振动面转过的角度称为旋光度,使光的振动面产生旋转的物质叫做旋光物质(进一步地,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使光的振动面顺时针转动的物质叫右旋物质,反之则为左旋物质)。常见的旋光物质有:石英、朱砂、酒石酸、食糖溶液、松节油等。利用旋光仪可以测定这些物质的比重、纯度或浓度。 二. 实验原理及内容 2.1 实验原理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的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及光的波长等有关。当其它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与溶液浓度C呈线性关系。如果已知待测物质浓度C和液

柱长度,只要测出旋光度就可以计算出旋光率。如果已知液柱长度为固定值,可依次改变溶液的浓度C,就可测得相应旋光度。并作旋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直线,从直线斜率、长度及溶液浓度C,可计算出该物质的旋光率;同样,也可以测量旋光性溶液的旋光度,确定溶液的浓度C。 对于晶体一类的旋光物质,旋光度Q与光所透过的晶体厚度成正比;若为溶液,则正比于溶液在玻璃管中的长度L和溶液的浓度C:Q=αCL. (1) 式中的比例系数α称为旋光率,其含义为当L=10cm, c=1g/cm3时光振动方向转过的角度(对糖溶液而言,α与入射光波长λ及温度T 有关,对某些物质还与物质的浓度有关)。实验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实验过程中通常温度变化很小,可以忽略。玻璃管长度L已知,转角Q需要测量出来,这样,根据已知浓度C即可算旋光率α,再根据已知的α即可测定未知糖溶液浓度C。 2.2 实验仪器

法拉第效应与磁光调制实验

法拉第效应与磁光调制实验 1845年,法拉第(M.Faraday)在探索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偏振面转过一个角度,即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第一次显示了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对光本性的研究。之后费尔德(Verdet)对许多介质的磁致旋光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法拉第效应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存在。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尤其在激光技术发展后,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用于光纤通讯中的磁光隔离器,是应用法拉第效应中偏振面的旋转只取决于磁场的方向,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样使光沿规定的方向通过同时阻挡反方向传播的光,从而减少光 于激光多级放大和高分辨率的纤中器件表面反射光对光源的干扰;磁光隔离器也被广泛应用Array激光光谱,激光选模等技术中。在磁场测量方面,利用法拉第 效应驰豫时间短的特点制成的磁光效应磁强计可以测量脉冲 强磁场、交变强磁场。在电流测量方面,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 光纤材料的法拉第效应,可以测量几千安培的大电流和几兆伏 的高压电流。 磁光调制主要应用于光偏振微小旋转角的测量技术,它是 通过测量光束经过某种物质时偏振面的旋转角度来测量物质 的活性,这种测量旋光的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和医疗中有广 泛的用途,在生物和化学领域以及新兴的生命科学领域中也是 重要的测量手段。如物质的纯度控制、糖分测定;不对称合成 M.Faraday(1791-1876) 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制药业中的产物分析和纯度检测;医疗和 生化中酶作用的研究;生命科学中研究核糖和核酸以及生命物质中左旋氨基酸的测量;人体血液中或尿液中糖份的测定等。 一、实验目的 1. 用特斯拉计测量电磁铁磁头中心的磁感应强度,分析线性范围。 2. 法拉第效应实验:正交消光法检测法拉第磁光玻璃的费尔德常数。 3. 磁光调制实验:熟悉磁光调制的原理,用倍频法精确测定消光位置;精确测量不同样品 的费尔德常数。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在磁场不是非常强时,如图1所示,偏振面旋转的角度θ与光波在介质中走 d B成正比,即: 过的路程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 θ (1) = VBd 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附录中,表1为几种物质的费尔德常数。几乎所有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

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1845年8月,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原来没有旋光性的重玻璃在强磁场作用下产生旋光性,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磁致旋光效应后来称为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有许多应用,特别是在激光技术中制造光调制器、光隔离器和光频环行器,在半导体物理中测量有效质量、迁移率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2. 观察线偏振光在磁场中偏振面旋转的现象,确定维尔德(Verdet )常数; 3. 验证偏振面旋转角度、光波波长和磁场强度间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12v/100w 卤素灯、法拉第效应实验仪、光电器件及平衡指示仪、 三、实验原理 介质因外加磁场而改变其光学性质的现象称之为磁光效应。其中,光通过处于磁场中的物质时偏振面发生旋转的效应较为重要,我们称这种偏振面的磁致旋转效应为法拉第效应(Faraday effect )。它与克尔效应一起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是光的电磁理论的实验基础。法拉第在寻找磁与光现象的联系时首先发现了线偏振光在通过处于磁场当中的各向同性介质时其偏振面发生旋转的现象。在磁场不是非常强时,偏振面的旋转角度?? 与介质的厚度S 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 成正比 VBS =?? (1) 比例系数V 成为维尔德(Verdet )常数,它取决于光的波长和色散关系,一般物质的维尔德常数比较小,表1给出了几种材料的维尔德常数V 。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光矢量的旋转方向只由磁场的方向决定,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即当光线经样品物质往返一周时,旋光角将倍增。 线偏振光可看作两个相反偏振量σ+和σ –的圆偏振光的相干叠加,从原子物理知识可知,磁场将使原子中的振荡电荷产生旋进运动,旋进的频率等于拉莫尔频率,即ωL =B m e ?,这里e 和m 分别为振荡粒子的电荷和质量,B 为磁场强度。线偏振光的σ+和σ –分量有不同的旋进频率,分别为L ωω- 和L ωω+,相应的折射率n +和n -,相速度v +和v - 都不同,而在 表1.几种材料的维尔德常数V

似动现象实验报告

似动现象实验报告

似动现象 李璐201021078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本实验采用心理实验系统(PES)测定了3名被试在12种时距和3种空距条件下产生似动现象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先后呈现两个红色亮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5ms。关键词:似动现象;时距;空距 1 引言 运动知觉是对空间中的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似动现象就是运动知觉现象的一种,属于运动错觉。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如果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似动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电

视和电影就是利用这种现象使观众产生连续运动的知觉的。 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于1912年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从此以后,似动现象的实验室研究,多半是是关于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对它的解释尚处于假设的阶段,目前能确定的是,似动现象发生在较高的信息加工水平,它是动觉信息同刺激位置信息整合在一起的结果。 影响似动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客观条件方面有刺激呈现的空距、时距,刺激物的强度、形状、数目等,主观条件方面包括个人经验、暗示、个体差异等,其中,刺激的数目越多越容易产生似动现象。由于产生似动的最适宜的时距和空距依赖刺激的形状、强度而变化,所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产生似动的最优时距、空距不同。如K.Marbe所得的最优时距为200ms,最优空距为4.5°;M.Wertheimer 得到的最优时距为60ms;叶绚等得到的最优空距为2cm;北大杨傅民等得到的产生似动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200ms。 本实验将通过测定3名被试对黑色屏幕上

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2?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实验装置结构及实验原理; 3?测量法拉第效应偏振面旋转角与外加磁场电流I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仪器: LED发光二极管(或白光光源和滤波片),偏振片,透镜,直流励磁电源,导轨,偏振片,集成霍尔元件,稳压电源等。 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天然旋光现象。 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如石英、糖溶液、酒石酸溶液等)后.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 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1811年阿拉果首先发现石英有旋光现象,以后 毕奥(J. B Biot)和其他人又发现许多有机液体和有机物溶液也具有旋光现象。凡能使线偏振光 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物质,或称该物质具有旋光性。

图3.1石英的旋光现象 如图3.1所示,1P和2P分别为起偏器和检偏器(正交)。显然,在没有旋光物质时,2P后面的视场是暗的。当在1P和2P之间加入旋光物质后2P后的视场将变亮,将2P旋转某一角度后,视场又将变暗。这说明线偏振光透过旋光物质后仍然是线偏振光,只是其振动面旋转了一个角度。 振动面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表示。 线偏振光通过旋光晶体时,旋光度?和晶体厚度d成正比,即

d a ?(3.1)式中,a是比例系数,与旋光晶体的性质、温度以及光的频率有关,称为该晶体的旋光率。 不同的旋光物质可以使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人们对旋光方向作下述约定: 迎着光传播方向观察,若出射光振动面相对于入射光扳动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左旋.在图 3.1中,若在1P前加一 个白色光源,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旋转角度不同,因此到达2P时有一部分光能透过去,有些光透不过去,有些能部分透过去,所以2P后的视场是彩色 的,旋转2P其法拉第旋光效应25色彩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旋光色散。 2.旋光现象的菲涅耳解释。 菲涅耳提出了一种唯象理论来解释物质的旋光性质。线偏振光可以分解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以相同的角速度沿相反方向旋转,它们合成为在一直线上振动的线偏振光。在旋光物质中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传播的相速度不相同。假定右旋圆偏振光在某旋光物质中传播速度比左旋圆偏振光的速度快,在旋光物质出射面处观察,于右旋圆偏振光速度快,因此右旋圆偏振光振幅旋转过的角度较大,在出射面处,两圆偏光合成的线偏振光PE的振动方向比起原来(进入 旋光物质前)的振动方向0 PE来,顺时针方向转过角度9 ,这就是右旋。当材料中左旋圆偏振光的相速度较大时.就是左旋光材料。 3.磁致旋光。 前面介绍的是物质的天然旋光性,实际上,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旋光性,但在磁场作用下就有旋光性了,就是前面介绍的法拉第旋光效应,也叫 磁致旋光效应。磁致旋光中振动面的旋转角?和样品长度L及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即有VLB = ? (3.2)式中V是一个与物质的性质、光的 频率有关的常数,称为维尔德(Verdet)常数。某些物质的维尔德磁致旋光也有左右之分.我们规定:当光的传播方向和磁场方向平行时迎着光的方向观察,光的振动面向左旋转(逆时针),则维尔德常数为正。旋光现象的唯象解释 近代物理实验讲义 4.磁致旋光的经典唯象解释。 可以用唯象模型来说明磁致旋光效应。电子在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 光的电场作用下作左旋和右旋圆周运动,电子运动平面与磁场垂直。电子 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其方向向着电子轨道中心或背着轨道中心,视速 度的方向而定注意:电子本身带负电荷。在洛仑兹力向着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受到的向心力增加,电子旋转速率增大。在洛仑兹力背向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旋转变慢。电子旋转快慢的变化影响了圆偏振光电场矢量旋转角速度。当光从磁光媒质出射时重新合成线偏 振光。由于在媒质 中左旋和右旋的速率不同,合成偏振光的振动面转过了一个角度。从图上 可以看出,电子旋转速率变化只决定于磁场方向与电子旋转方向,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有关,而磁致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而决定于外加磁场的方向。如图3.5所示,若将出射光再反射回晶体,则通过 天然旋光晶体的线偏光沿原路返回后振动面将回复原位,而通过磁致旋光晶体的线偏光将继

法拉第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效应 【摘要】实验利用励磁电流产生磁场,首先测量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 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用消光的方法测定ZF6样品的旋光角和磁场的关系,用倍频法测量MR3样品的旋光角和磁场的关系。最后让偏振光分别两次通过MR3样品,区分自然旋光和法拉第旋光,验证法拉第旋光的非互易性。 关键词:法拉第旋光、旋光角、倍频法、消光法。 引言 法拉第效应1845年由法拉第发现。法拉第效应可用于混合碳水化合物成分分析和分子结构研究。近年来在激光技术中这一效应被利用来制作光隔离器和红外调制器。由于法拉第效应的其他性质,他还有其他更多的应用。 法拉第效应可用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因每种碳氢化合物有各自的磁致旋光特性;在光谱研究中,可借以得到关于激发能级的有关知识;在激光技术中可用来隔离反射光,也可作为调制光波的手段。 法拉第旋光在强磁场下具有非互易性,这种非互易的本质在微波和光的通信中是很重要的。许多微波、光的隔离器、环行器、开关就是用旋转角大的磁性材料制作的。 原理 当线偏振光穿过介质时,若在介质中加一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的磁场,则光的振动面将发生旋转,这种磁致旋光现象是184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故称为法拉第效应。振动面转过的角度称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实验发现 θ=VBL (1)其中θ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L为介质的厚度;B为平行与光传播方向的磁感强度分量;V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 一般约定,当光的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电流的方向一致时,称法拉第旋转是左旋,v>0;反之则叫右旋,v<0。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一样,不具备一般的光学过程可逆,对于给定的物质,旋转 的方向只由磁场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叫做法拉第效应的“旋光非互易性”。 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表示电场强度矢量),可以看着是两束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叠加,不加外磁场时,他们通过距离为的介质后,由于介质 对他们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和传播速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相位移相同,不发生偏转;当有外磁场时,由于磁场使物质的光学性质改变,这两束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和传播速度,产生不同的相位移: (2) (3)

法拉第效应实验

法拉第效应初探 (顾从真 复旦大学物理系06级) 摘要 本文简要概括了法拉第效应的历史、原理、步骤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现象的记录分析和数据处理。 关键词 法拉第效应,磁光效应,旋光介质,偏振 引言 1845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在探索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偏振面转过一个角度,即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第一次显示了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对光本性的研究。之后费尔德(V erdet )对许多介质的磁致旋光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法拉第效应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存在。 实验部分 实验目的 了解法拉第效应经典理论,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法拉第效应的现象和成因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一束平面波穿过介质,如果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一个磁场,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偏振面转过一个角度,符合公式, VBL θ= θ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L 为穿过介质的厚度;B 为平行与光传播方向的磁感强度分量;V 是比例系数,由工作物质和波长决定,表征物质磁光特性,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 几乎所有物质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不显著,规定V>0为正旋,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V<0为负旋。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法拉第效应。 如图,我们把偏振光分成左旋和右旋部分,通过厚l 的介质会产生不同相位差, 1()()2R L R L n n l π θ??λ =-=-

由量子理论,在B 场作用下,介质轨道电子磁矩具有势能 2B eB B L m μψ=-= B L 是轨道角动量在B 方向上的分量。 用能量为ω 的左旋圆偏振光子激发电子,电子在磁场中能级结构与用能量为 ()L ωφ-? 的光子激发电子,电子在无磁场时能级结构相同。推出, ()()L L n n ωωφ=-? ,2L eB m φ?= 进一步可得, ()()2L dn eB n n d m ωωω=-? ()()2R dn eB n n d m ωωω=+? 带入θ的关系式,有 ()2e dn V mc d λλλ=-? 的关系,所以可以由V 和色散关系来验证荷质比的数值。

磁光效应实验报告讲解

磁光效应实验报告 班级:光信息31 姓名:张圳 学号:21210905023 同组:白燕,陈媛,高睿孺

近年来,磁光效应的用途愈来愈广,如磁光调制器,磁光开关,光隔离器,激光陀螺中的偏频元件,可擦写式的磁光盘。所以掌握磁光效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非常重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磁光效应的物理意义,掌握磁光调制度的概念。 2.掌握一种法拉第旋转角的测量方法(磁光调制倍频法)。 3.测出铅玻璃的法拉第旋转角度θ和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原理 1. 磁光效应 当平面偏振光穿过某种介质时,若在沿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施加一磁场,光波的偏振面会发生旋转,实验表面其旋转角θ正比于外加的磁场强度B,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Faraday)效应,也称磁致旋光效应,简称磁光效应,即: θ(9-1) = vlB 式中l为光波在介质中的路径,v为表征磁致旋光效应特征的比例系数,称为维尔德常数,它是表征物质的磁致旋光特性的重要参数。根据旋光方向的不同(以顺着磁场方向观察),通常分为右旋(顺时针旋转)和左旋(逆时针旋转),右旋时维尔德常数v>O,左旋时维尔德常数v<0。实验还指出,磁致旋光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由于磁致旋光的偏振方向会使反射光引起的旋角加倍,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利用这一特性在激光技术中可制成具有光调制、光开关、光隔离、光偏振等功能性磁光器件,在激光技术发展后,其应用价值倍增。如

用于光纤通讯系统中的磁光隔离器等。 2.在磁场作用下介质的旋光作用 从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图象看,法拉第效应可以做如下理解: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线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两束等幅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迭加。这里左旋和右旋是相对于磁场方向而言的。 图3 法拉第效应的唯象解释 如果磁场的作用是使右旋圆偏振光的传播速度c / n R 和左旋圆偏振光的传播速度c / n L 不等,于是通过厚度为d 的介质后,便产生不同的相位滞后: d n R R λπ ?2= , d n L L λ π?2= (2) 式中λ 为真空中的波长。这里应注意,圆偏振光的相位即旋转电矢量的角位移;相位滞后即角位移倒转。在磁致旋光介质的入射截面上,入射线偏振光的电矢量E 可以分解为图3(a)所示两个旋转方向不同的圆偏振光E R 和E L ,通过介质后,它们的相位滞后不同,旋转方向也不同,在出射界面上,两个圆偏振光的旋转电矢量如图5.16.3(b)所示。当光束射出介质后,左、右旋圆偏振光的速度又恢复一致,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合成起来考虑,即仍为线偏振光。从图上容易看出,由介质

法拉第磁旋光效应

VBd =θ专业物理实验 法拉第磁旋光效应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重火石玻璃磁光效应的测量,加深磁场对光学介质物性常数影响的理解; 2. 了解光波隔离器的工作原理。 二、 实验原理. 1845年,法拉第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沿着磁场方向通过受磁场作用的物质,如玻璃、二硫化碳、汽油等时,透射光的偏振面会转过一个角度。这种磁致旋光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它和发生于糖溶液中的自然旋光效应是不同的。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偏振面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实验室坐标只由磁场B 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是不可逆的光 一周,累积旋光角倍增。而自然旋光效应是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累积旋光角为零。利用法拉第效应的这一特性,可制造一种不可逆的光学仪器:光波隔离器或单通器。此外,法拉第效应还可用于物质结构和半导体物理方面的研究。 当磁场不是非常强时,法拉第效应中偏振面转过的角度θ,与沿介质厚度方向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及介质厚度d 成正比,即 (1) 式中比例常数V 叫做费尔德常数。 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存在法拉第效应。不同的物质偏振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设想磁场B 是由绕在样品上的螺旋线圈产生的。习惯上规定:振动面的旋转方向和螺旋线圈中电流方向一致,称为正旋(V >0);反之,叫做负旋(V < 0);V 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它表征物质的磁光特性。 根据自然旋光的菲涅耳唯象描述,对于法拉第效应可作这样的经典解释: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可看作两束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 光的叠加,进入介质后由于磁场的作用使得它们以稍微不同的速度??? ? ?l r n c n c ,向前传播,从介质出射后,合成线偏振光,偏振面相对于入射光转过了一定的角度。 图1 线偏振光沿磁场方向传播

法拉第效应(教学指导书)

法拉第效应(教案指导书) 法拉第效应是一种磁光效应。在现代光学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中,法拉第效应获得了非常重要的应用,例如,作光调制器件、光开关,进行光信息处理等。 一、教案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原理 2.学会测量法拉第效应旋光角。 二、教案要求 1、实验两小时完成。 2、了解法拉第效应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 3、根据励磁电流,查图得出磁感强度,计算费尔德常数。 4、根据波长一鼓轮读数对照表,查出波长;求出λ(A),作λ—V(A)曲线。 三、教案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2、难点:法拉第效应旋光角的测量。 四、讲授内容(约20分钟) 1、什么是法拉第效应? 当线偏振光穿过介质时,若在介质中加一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的磁场,则光的振动面将发生旋转,这种磁致旋光现象是184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故称为法拉第效应。振动面转过的角度称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实验发现 θ=VBL 式中:θ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 L为介质的厚度; B为平行与光传播方向的磁感强度分量; V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 2、法拉第效应测试仪结构如何? 结合仪器,从结构示意图从左向右介绍: 光源→单色仪→起偏镜→电磁铁(中间有样品ZF6)→检偏镜→光倍管→数显表。

3、实验主要步骤? 1.实验准备(已由实验室完成) 将白炽灯电源线捅人电源变压器后,接通电源,开启单色仪入射狭缝。 将光源、单色仪与电磁铁配合衔接起来(即把偏振片座套插入电磁铁之圆凹槽里),从电磁铁另一磁极圆孔中,用30×读数显微镜观察,调整单色仪与电磁铁的配合,使光束位于圆孔中心.然后将光电接收部分的连接罩插人到电磁铁的圆凹槽中。将玻璃样品用弹性固定圈固定在电磁铁磁极中间。 2.仪器调节 (1)接通电源,预热5min,使单色仪输出某一波长的单色光。 (2)将检偏器手柄上的红点与连接座的标记及电磁铁一端的标记(均为红色)三点调成一直线。 (3)调数显表灵敏度旋钮在合适位置。灵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在数显表数值跳动的快慢上。顺时针为增加灵敏度,逆时针为降低灵敏度。注意:在同一波长的情况下,一经调定,在测量过程中应固定不动。 (4)将检偏镜测角手轮顺时针旋到头后,再逆时针旋转两周,按一下角度数显表的清零按钮,使角度显示值为零。 (5)微动光电流数显表的调零旋钮,使其示值为零。 3.测量法拉第效应旋光角 (1)将励磁电流由零增加到1A,观察数显表示值的变化。 (2)调节检偏器手轮,使数显表的示值逐渐变化到零。记下角度表的读数口。 (3)将励磁电流分别调到2A、3A、4A,重复过程(2)。 4、数显表和角度表为零时,检偏镜和起偏镜的夹角是多少? 答:900 5、灵敏度旋钮的旋转方向与灵敏度的关系如何? 答:顺时针为增加灵敏度,逆时针为降低灵敏度。 6、实验注意事项: 1.认清单色仪狭缝开启方向,切勿使其关闭过零。 2.数显表溢出时,可关小单色仪人射狭缝或调整放大倍率。 3.数显表未与整机相连时,切勿接通电源,以免烧坏仪器。

旋光现象分析报告与应用探究

师学院数学学院 论旋光效应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靳雪松 学号201205010239 指导教师瑞 2014年6月25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引言 (2) 1.1旋光问题的研究背景 (2) 1.2旋光效应的研究现状 (2) 2旋光理论基础 (3) 2.1菲涅耳对旋光性的解释 (3)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摘要: 旋光问题是光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旋光效应已渗透到很多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首先对旋光的基本理论进行综述,包括菲涅耳对旋光性的解释,偏振光理论,偏振光的旋光效应,旋光色散理论。最后对旋光效应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微位移测量,糖浓度检测和油雾浓度检测等应用。 关键词:旋光效应;菲涅耳;偏振光;自然旋光;磁致旋光;旋光色散 Abstract:The study of optical rotation is a basic study in optical research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the optical rotation has spreaded into lots of subjects.Frist this essay summarises the the basic theories, including Fresnel on optical rotation、the theory of polarization of light、optical rotation effect of polarized light 、the theory of dispersion optical rotation . Final,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optical rotation effect further.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ptional rot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cro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sugar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and oil mist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applications. Key words: optional rotation effect;Fresnel;polarized light natural optical;magnetic rotation;rotatory dispersion

南京大学 法拉第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效应 引言: 实验利用励磁电流产生磁场,首先测量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用消光的方法测定ZF6样品的旋光角和磁场的关系,用倍频法测量MR3样品的旋光角和磁场的关系。最后让偏振光分别两次通过MR3样品,区分自然旋光和法拉第旋光,验证法拉第旋光的非互易性。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当线偏振光穿过介质时,若在介质中加一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的磁场,则光的振动面将发生旋转,这种磁致旋光现象是184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故称为法拉第效应。振动面转过的角度称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实验发现 θ=VBL (1)其中θ为法拉第效应旋光角;L为介质的厚度;B为平行与光传播方向的磁感强度分量;V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 一般约定,当光的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电流的方向一致时,称法拉第旋转是左旋,v>0;反之则叫右旋,v<0。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一样,不具备一般的光学过程可逆,对于给定的物质,旋转 的方向只由磁场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叫做法拉第效应的“旋光非互易性”。 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表示电场强度矢量),可以看着是两束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叠加,不加外磁场时,他们通过距离为的介质后,由于介质

表面磁光克尔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表面磁光克尔效应实验 学院: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设计方案 1.1、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磁光克尔效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掌握表面磁光克尔效应谱的测量和应用。 1.2、实验原理 磁光效应有两种: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1845 年,Michael Faraday 首先发现介质的磁化状态会影响透射光的偏振状态,这就是法拉第效应。1877 年,John Kerr 发现铁磁体对反射光的偏振状态也会产生影响,这就是克尔效应。克尔效应在表面磁学中的应用,即为表面磁光克尔效应 (surface magneto-optic Kerr effect)。它是指铁磁性样品(如 铁、钴、镍及其合金)的磁化状态 对于从其表面反射的光的偏振状 态的影响。当入射光为线偏振光 时,样品的磁性会引起反射光偏振面的旋转和椭偏率的变化。表面磁光克尔效应作为一种探测薄膜磁性的技术始于 1985 年。 如图 1 所示,当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样品表面上时,如果样品是各向异性的,那么反射光的偏 振方向会发生偏转。如果此时样图 1 表面磁光克尔效应原理 品还处于铁磁状态,那么由于铁磁性,还会导致反射光的偏振面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

由于样品对 p光和s光的吸收率是不 一样的,即使样品处于非磁状态,反 射光的椭偏率也发生变化,而铁磁性 会导致椭偏率有一个附加的变化,这 个变化称为克尔椭偏率εk 。由于克 尔旋转角θk和克尔椭偏率εk都是 磁化强度M 的函数。通过探测θ k 或εk 的变化可以推测出磁化强度M 的变化。 按照磁场相对于入射面的配置状 态不同,磁光克尔效应可以分为三种:极向克尔效应、纵向克尔效应和横向克尔效应。 1.极向克尔效应:如图 2 所示,磁化方向垂至于样品表面并且平行于入射面。通常情况下, 极向克尔信号的强度随光的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在 0o 入射角时(垂直入射)达到最大。 图 2 极向克尔效应 2.纵向克尔效应:如图 3 所示,磁化方向在样品膜面内,并且平行于入射面。纵向克尔信号的强度一般随光的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在入射角时为零。通常情况下,纵向克尔信号中无论是克尔旋转角还是克尔椭偏率都要比极向克尔信号小一个数量级。图 3 纵向克尔效应

法拉第旋光

125 法拉第效应 1845年法拉第(Michal Faraday )发现玻璃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具有旋光性,加在玻璃棒上的磁场引起了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线偏振光偏振面的旋转。此现象被称为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第一次显示了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对光本性的研究。之后费尔德(Verdet )对许多介质的磁致旋转进行了研究,发现法拉第效应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存在。大部分物质的法拉第效应很弱,掺稀土离子玻璃的费尔德常数稍大。近年来研究的YIG 等晶体的费尔德常数较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实用价值。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重用的应用,尤其在激光技术发展后,其应用价值倍增。如用于光纤通讯系统中的磁光隔离器,因为偏振面的磁致旋转取决于磁场的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由此可设计成光隔离器,使光沿规定的方向通过同时阻挡反向传播的光,从而减少光纤中器件表面反射光对光源的干扰;磁光隔离器也被广泛用于激光多级放大技术和高分 辨的激光光谱技术,激光选模等技术中。法拉第效应的弛豫时间不大于1010-秒量级。在激 光通讯,激光雷达等技术中已发展成类似微波器件的光频环行器、调制器等,利用法拉第效应的调制器(磁光调制器)在1m ~5m 的红外波段将起重用作用。且磁光调制器需要的驱动功率较电光调制器小的多。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也较低。所以磁光调制是激光调制技术的重用组成之一,也常用于激光强度的稳定装置。又如作为重要的传感机理应用于电工测 量技术中。在磁场测量方面,利用它弛豫时间短(约1010-秒)的特点制成的磁光效应磁强 计可测量脉冲强磁场、交变强磁场;利用它对温度不敏感的特点,磁光效应磁强计可适用于较宽的温度范围,如等离子体中强磁场、低温超导磁场;在电流测量方面,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光纤材料的法拉第效应,可测量几千个安培的大电流或几千KV 的高压电流等。 一、实验原理 法拉第效应是磁场引起介质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旋光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光在磁场的作用下通过介质时,光波偏振面转过的角度q (磁致旋光角)与光在介质中通过的长度L 及介质中磁感应强度在光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 成正比,即 VBL =q (5-3-1) 式中V 称为费尔德常数,它表征物质的磁光特性。表5-3-1为几种材料的费尔德常数值。 由经典电子论对色散的解释可得出介质的折射率和入射光频率w 的关系为 )(1220022w w e -+=m Ne n (5-3-2) 式中0w 是电子的固有频率,磁场作用使电子固有频率改变为(L w w ±0),(m eB 22=w 是电子轨道在外磁场中的进动频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