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秋企业信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开专)

秋企业信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开专)

秋企业信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开专)
秋企业信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开专)

《企业信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开放教育(专科)

一、名词解释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

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人、机器和机构)进

行合理的组织、规划盒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

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有效的

满足组织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全过程。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相

对稳定的数据集合,其目的是支持管理人员分析

与决策的制定。

数据集市:可称作“小数据仓库”,是用来分析相关专门业务问

题或功能目标而做的专项数据集合。它建立在具

有统一数据存储模型的数据仓库下,各级业务人

员按照各部门特定的需求把数据进行复制、处理、

加工,并最终统一展现为有部门特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DSS: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能够利用数据和模型来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的、高度灵活的、人机

交互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货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成为

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

生存、发展的基石。

CRM: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在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范围内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软件系统,其

中涉及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以及支持应用等软

件。其目标是缩减销售周期、销售成本,增加收入,

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

的价值、满意度、忠实度。

推式供应链:也称为产品驱动模式供应链。在此模式下,制

造商是主体,零售商根据制造商制造的产品进

行销售,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使用什么。

电子数据交换:也称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是将贸易、运

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按照

国际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

报文数据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

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

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

程。

企业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也称为信息技术战略,是

企业战略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

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策划。

IT风险:是指企业在IT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资金不足、技术

存在缺陷、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发生意外事件等内

外部因素而导致IT项目延期完工甚至终止的可能

性和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从企业其他业务中

剥离出来,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

供者来完成。

IT选型:是指用户在决定实施IT项目后,基于企业IT战略

和IT规划,结合IT项目的投资预算,对市场上相

关IT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

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的IT产

品和服务的过程。

CIO:是负责制订企业信息政策和标准、对于企业的信息资

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CIO由副总

裁级的管理人员担任。

二、填空题

1.信用卡支付系统的类型包括:使用未加密的信用卡支付、

使用加密的信用卡支付、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付款。

2.信息的价值属性可以从内容、时间和形式三个方面来描述。

3.一般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局域网接

入;另一种是通过电话网拨号接入。

4.决策问题可以分为三类: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

结构化决策。

5.数据挖掘的最终用户可以分成两大类:信息使用者和知识

挖掘者。

6.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典型方法有: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和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7.IT风险的类型按原因可分为商业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

险等。

8.IT外包的方式有_整体性外包、选择性外包、战术资源联

盟_和买入式外包。

9.ERP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

与控制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10.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11.CRM的主要技术大致分为分析层技术、优化层技术、企

业应用系统集成支技术、应用层技术。

12.一个完整的客户生命周期包括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

退化期四个阶段。

13.电子商务系统由电子商务实体、_物流_、_信息流_、_资

金流_等基本要素构成。

14.供应链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推式,一种是拉式。

15.CRM系统可分为_操作型_CRM、_分析型_CRM和_协作

型_CRM。

16.SCM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订单管理、生产计划、查询

和统计、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物流和销售管理。

17.基于瀑布模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将系统开发过

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

统维护。

18.系统切换的方法有__直接方式__、_平行方式_、_逐步方

式_。

三、选择题

1.信息的价值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ABD )。

A内容 B 时间 C 空间D形式

2.操作控制活动对信息的需求是(AD )。

A精度高B精度低C时间跨度长D时间跨度短

3.按决策层次分类,管理信息可分为(ABD )。

A战略信息B战术信息C决策信息D业务信息

4.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是(AD )。

A简单性B复杂性 C 冗余性 D 非冗余性

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ABC )。

A数据结构化B数据共享C可控冗余度D可分散管理和

控制

6.在关系型数据库的二维表中,能够唯一地标识一行的、最

少的一个或一组属性称为( C )。

A元组 B 外码 C 主码 D 域

7.通过数据挖掘能够发现的模式类型有(ABD )。

A关联 B 序列C集合D分类

8.SQL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ABC )。

A数据定义B数据操纵C数据控制D数据结构

9.通过数据挖掘能够发现的模式类型有(ABC )。

A关联 B 序列 C 分类 D 集合

10.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ABC )。

A总线形 B 星形 C 环形 D 网形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AD )。

A 数据通信

B 数据加工C语言转换D资源共享

12.C/S系统结构是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BD )。

A 服务器

B 客户机

C 浏览器

D 连接支持

13.管理控制是企业的( B )计划,属于()决策

问题。

A 长期结构化

B 中期结构化

C 长期半结构化

D 中期半结构化

14.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ACD )。

A 集中式

B 分布式

C C/S

D B/S

15.信息系统的特征是(AC )。

A附属性B直接性C间接性D支持性

16.以下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的有(ABCD )。

A信息采集 B 信息分析 C 支持企业决策 D 预测企

业未来

17.信息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B )。

A 安全性管理

B 可靠性管理 D 可行性管理 B 用

户满意度管理

18.DSS的功能包括(ABCD )。

A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外源数据B数据加工

第 1 页共4 页

C提供与决策有关的反馈信息 D 支持分布式使用方式

19.在企业的价值链模型中,属于基本活动的有(AC )。A内部后勤 B 采购 C 服务D技术开发

20.MIS的综合结构分为(ABD )。

A横向综合 B 纵向综合 C 双向综合 D 纵横综合

21.基本MRP的依据是(BC )。

A物料清单B库存信息C主生产计划D能力需求计划

22.ERP系统实施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ACD )。

A项目组织B软件选型 C 系统安装调试 D 软件原型测试

23.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有(ACD )。

A招标法 B PDCA管理循环法C神经网络算法 D ABC成本法

24.CRM系统的功能支柱是指(ABC )。

A 客户服务

B 销售

C 市场营销

D 客户资料库分析

25.CRM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BC )。

A 操作型CRM B协作型CRM C 分析型CRM D应用型CRM

26.电子商务的类型包括(ACD )。

A B2

B B G2G

C B2C

D C2C

27.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哪些功能(ACD )。

A 广告宣传

B 物流配送

C 网上支付D咨询洽谈

28.IT项目的特点有(ACD )。

A 复杂性

B 硬性

C 收益的无形性D高不确定性

29.IT外包的方式有(ABC )。

A 整体性外包

B 选择性外包

C 买入式外包

D 战术资源联盟

31.原型法可分为哪些类型(ABC )。

A 抛弃式B增量式C演化式D递进式

32.软件原型测试属于ERP系统实施的哪个阶段( C )。

A 前期工作

B 模拟运行

C 实施准备

D 切换运行

四、判断对错

1.好的需求必须满足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集成性、无二义性。(×)

2.操作控制活动所需要的是定义明确且范围狭窄的信息,其信息来源是以内源为主。(√)

3.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支持管理控制层的工作,所解决的大多数是结构化的问题。(√)

4.可用于提高决策质量的信息技术有:联机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专家系统、商务智能等。(×)5.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及相互之间的映像,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6.C/S结构的优点是客户端人机界面部分的程序开发工作得以简化,不必关心业务逻辑是如何访问数据库的。(×)

7.应用数据库与组织结构的业务主题有关,而不与传统的计

算机应用项目有关。(×)

8.总线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扩充、价格低廉、

容易安装。(√)

9.拉式供应链也称为需求驱动模式供应链。在此模式下,消

费者是主体,制造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安排生产。(√)

10.实施CRM的推动力是企业面对外部竞争的需求。

(×)

11.客户价值的“80/20原则”指企业的重要客户与一般客户

之比是80比20。(×)

12.BSP方法是先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确定企业各层次的子

系统,再用自上而下的设计实现这些子系统。(×)

13.信用卡支付系统中,使用加密的信用卡支付可以解决安全

和认证问题。(×)

14.战略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是一种高度聚合的信息,这种

信息主要是通过组织的内部资源来获得的。(×)

15.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软件与硬件选型、用户培训、

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测试等。(×)

16.系统分析也称为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一个主

要阶段。(√)

17.技术可行性是指一个IT项目的实施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否

正常运行,从而满足组织的各种业务信息需求。(×)

18.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技术相关的活动,从企业其他业务中

剥离出来,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技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

五、问答题

1.原始信息采集、二次信息采集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原始信息采集指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

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

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采集是指对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

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或数据的采集。

二者的区别:原始信息采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

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系统稳

定可靠。二次信息采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

是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它的关键问题在

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确地解释

所得到的信息。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下引进数据库技术后构成的

整个系统。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

据库用户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构成。

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

结构。数据模型表达了数据及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2)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供多用户共享。共享是数据库系统

的目的,也是它的重要特点。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可以为同

一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各部门所共享,还可以为不同组织、地区甚至

国家的用户所共享。

(3)可控冗余度。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冗余即重复。数据

库系统是为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应用数据集中存

储、共同使用,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了数据的冗

余。

(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

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不受影响。即数据和数据结构的变化不会引起

程序的修改,这种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的数据是在不断更

新变化的,但由于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这使得应用程序

的编写再也不需要考虑数据的描述和存取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应

用程序的修改和维护工作。

(5)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

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这种功能包括安全性控制、

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数据恢复。

(6)数据库管理系统成为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数据库

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用户可以使用

查询语言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用COBOL、

C-类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编制的程序)操作数据库。

(7)对数据的操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也可以数据项为单位,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3.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数据库的设计分为七个步骤:

1、规划阶段。规划阶段对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

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

库之间的关系。

2、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比较复

杂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该阶段的任务是从数据库设计的角

度出发,对组织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进行详细调

查,在了解原系统的概况、确定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惧支持系统

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处理。在分析用户要求时,这一阶段的工作要

确保用户目标的一致性。通过调查,设计人员获得每个用户对数据

库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指把用户的住处要求统一到一

个整体逻辑结构中。相关人员通常利用实体-联系模型进行概念设

计。

4、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

计好的基本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KBMS所

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然后进行规范化,使之符合一

定的范式要求。

5、物理设计阶段。主要内容是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数据

的存放位置。

6、实现阶段。设计人员要用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和其

第 2 页共4 页

他实用程序将数据库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结果严格描述出来。成为DBMS可以接受的源代码,再经过调试产生目标模式,然后就可以组织数据入库了

7、运行和维护阶段。主要是收集和记录系统实际运行的数据。

4.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相互关系。

答:(1)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

(2)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组织目标决定企业系统的开发目标;组织变化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组织的约束条件制约着信息系统的变革。

(3)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

①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的支持。企业战略是指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划与谋略。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来实施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战略目标。

②信息技术为企业变革提供支持。信息技术既可以支持企业文化发展,也可能影响与改变企业文化。

③信息系统也能成为组织的累赘。因为,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

5.什么是ERP,ERP系统体现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货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正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

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6.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包括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退化期

四个阶段。

1、考察期的特点:双方相互了解不足、不确定性大,这一阶

段的客户会下一些尝试性的订单。

2、形成期的特点:双方从关系中获得的回报日益增多,相互

依赖的范围和深度也日益增加,双方逐渐认识到对方有能力提供令

自己满意的价值和履行其在关系中担负的职责,因此愿意承诺一种

长期关系,双方交易不断增加。

3、稳定期的特点:双方对对方提供的价值高度满意;为能长

期维持稳定的关系,双方都作了大量有形和无形投入;双方有高水

平的资源交换,即大量的交易。

4、退化期的特点:交易量下降、一方或双方正在考虑结束关

系甚至物色候选关系伙伴(供应商或客户)、开始沟通结束关系的

意图等。

7.CRM系统的实施步骤。

答:为了实现实施目标、保证实施效果,CRM的实施一般分

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理论导入。这一步主要包括组建实施小组、确定人员

和时间、项目动员和CRM理念培训。

其中CRM理念培训是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使企业真

正从理念上了解、接受和认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并将

客户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位置上。

第二步,业务梳理。业务梳理是系统实施的重要步骤和控制实

施周期的关键点。

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对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及工作方式的了

解,提炼出市场、销售、服务中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暴露出隐藏

的问题,对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梳理。

第三步,流程固化。流程固化的重点是在调整和优化原有工作

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CRM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以客户

为中心的企业运营流程。

第四步,系统部署。系统部署主要完成正式启用系统的数据准

备工作。

其具体内容是:根据方案设计中规定的企业运营流程、工作传

递关系、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经营产品的特点等将基础数据录入

或导入到系统,指导企业建立协调统一的信息标准。

第五步,应用培训。在应用培训阶段,培训人员结合应用流程

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企业员工能够很快熟悉系统,了解自身工作在系统

中的角色及如何利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现有的问题,加强工

作协调。

第六步,业务上线。

8.企业应如何进行客户价值评估?

答:客户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企业成熟度有极

大关系,但是基本的客户价值总是由销售贡献、销售预期、信用、

利润贡献、示范效用等构成。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以下

几类:交易类指标、财务类指标、联络类指标、特征类指标等。根

据设定的价值指标及权重,企业可以设置客户价值等级的分类,如

设置为三个分类:VIP客户(价值得分大于80)、重要客户(价值

得分大于60)、普通客户(价值得分小于60)等。

客户价值金字塔模型通过设定全方位、多角度的客户价值指

标,并根据价值指标和指标权重为每个客户进行可量化的价值评

估,然后按照价值等级将客户划分为价值金字塔不同区段,并将评

估结果展现为可视化的金字塔分层客户价值图,从而形成量化的客

户价值体系。一般的金字塔价值体系符合“80/20原则”,即企业

20%的重要客户为企业80%的利润,而80%的客户只贡献20%的

利润。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指标定义多个价值金字塔模型,如

利润价值金字塔、模型价值金字塔、潜在价值金字塔等,从不同的

视角评估自己的客户群和每一个客户,明晰客户的价值取向、价值

分布及不同价值区间的客户构成特征等。

9.什么是EDI,EDI的优点是什么?

答:电子数据交换,也称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是将贸易、

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形

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

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

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的优点有:1、降低了纸张的消费。2、减少了许多重复的

劳动。3、EID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

大大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

力和物力资源。4、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

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

书工作,商户可以提高存货的效率,大大提高竞争能力。

10.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创造竞争优势。

答:电子商务大大加强了企业的合理化动作,为企业创造了更

强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使企业具有成本优势。B2B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买卖双

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原工作经营模式,使企业经营成本

大大降低。

(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电子商务,企业内各生产环节

可以加强交流,及时沟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企业与供货

方、购货方及有关的协作单位可以连接起来,协调动作,甚至共享

产品设计、开发资源。这些都可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及生产周期,

使产品尽快进入并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

(2)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处理,

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纸张文件传递带来的工作量大、

出错率高、开销多的缺点,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成本,提高效率和效

益。电子商务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

加快,使决策者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并据此安

排生产,避免大量的库存积压。供需双方及时沟通需求信息,可以

减少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

(3)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将实体的商业购物场所转

化成虚拟的信息购物空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企业可凭借

Web服务器客户的浏览器,在因特网上发布各类商业广告和产品

及服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做广告宣传,从而宣传企业形象、创造

第 3 页共4 页

销售机会、扩展市场,并大大降低营销费用。电子商务环境打破了传统交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交易伙伴,选择商品,使采购价格大大降低。同时,网上采购和交易也极大地降低了采购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

2、使企业具有差异化优势。B2B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的交易时间、广延的交易空间和多样性的交易手段,从而增加企业的差异化优势。通过B2B电子商务,精心制作属于自己的网页,用更丰富、更详尽的内容全面展示差异化的独特形象。企业还可以提供差异化的客户服务。通过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使客户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网络的交互性,可免去多层次中间环节,增强交易双方的及时沟通,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使企业具有目标集聚优势。实施B2B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机会,可以为企业创造未来发展机遇。

4、使企业具有无边界扩展优势。借助于实施B2B电子商务,企业不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扩张,而且可以实现企业外部的扩张,虚拟企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通过柔性化的网络将具有动作能力的资源联系起来,使企业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1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

答: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的均衡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管理与谋略。企业信息化战略也称为信息技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策划。

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已经从传统的“后台”走向“前端”,向支持企业战略的选择甚至塑企业战略的战略性地位转变。企业信息化战略决定着IT战略投资的有效性并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战略能力形成的关键。企业信息化战略中的信息体系架构是对企业战略中组织结构、战略目标的支撑,企业信息化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一致。企业信息化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实现手段之一,又是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企业战略指导企业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支持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选择,并且有助于塑企业战略。

12.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定义和内容。

答:企业信息化战略也称为信息技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策划。

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讲,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一类独立的战略;从信息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战略又必须与企业战略相融合。企业信息化战略描绘了企业未来的信息化蓝图,并描绘了如何获取与整合这些蓝图的能力。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跟踪学习战略,即如何跟踪异常复杂、变化迅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企业对IT投以怎样的关注?对IT技术是采取前卫的、保守的或者追随同业者的态度。

(2)应用开发战略。在任何IT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领域,企业对IT的应用能力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应用开发战略必须明确:IT现在能做什么?IT将来能做什

么?需要什么条件和资源才能成功应用IT?IT对企业的生存环境

有什么影响?

(3)系统维护战略。系统维护战略的目标是充分、安全、可

靠、低成本。

其重点考虑的问题包括:日常业务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有多

大?IT系统可能会发生什么故障?风险和成本有多大?对各种可

能的故障的容忍程度如何?

13.IT外包的主要风险。

答: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从企业其他业务中

剥离出来,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IT

外包的主要风险有:

1、企业的战略柔性丧失。战略柔性是指企业的战略能经济而

快速地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IT外包可能会导致企业战略的不连

续、不稳定,包括:管理政策不稳定;管理组织不稳定;管理人员

不稳定。

2、存在项目可行性不确定的风险。这主要是由所选择的外包

项目失当或签订的合同缺乏灵活性造成的。

3、信息技术服务商不能很好地提供服务。

4、削弱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是在实践中了解和

应用信息技术的。而IT外包可能会阻碍新技术与业务结合,降低

企业对某些技术的跟踪和对新技术的了解,从而削弱企业的学习和

创新能力。

5、可能会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产生冲击。

6、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某些IT外包可能导致企业自动放

弃对信息系统的控制,从而丧失企业的部分职能。

7、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14.比较IT项目四种建设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答:IT项目建设模式有四种:自主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

联合开发方式、购买软件包。

1.自主开发方式

自主开发方式是指由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人员开发系统。企

业内部人员比较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真正地把握企业的需

求,所以可开发出满意度较高的信息系统。

但是,开发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没有接受过专业化工程的训

练,开发的系统可能不够优化。该方式适用于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

与设计队伍的企业。

自主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开发费用低;开发的系统能够适应

本企业的实际需求,用户满意度高;系统维护工作方便。其缺点是:

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够,开发的系统不够优化;开发周期长;人员调

动会影响系统的维护工作。

2.委托丹发方式

委托开发方式是指聘请专业的开发公司为企业建设信息化项

目,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系统的调研、分

析、论证工作。

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

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委托开发方式适用于无系统开发人员或开发队

伍力量薄弱、资金较为充足的企业。

委托开发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

高。其缺点是: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

支持。

3.联合开发方式

如果自主开发有一定的困难,但又有一定的IT专业人员,则

企业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

联合开发方式是指聘请专业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发系统,

但在开发过程中本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也参与其中。

联合开发方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

员,但开发力量较弱,希望通过合作开发提高自己开发队伍的水平,

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企业。

联合开发方式的优点是:节约了资金;有利于培养、增强本

企业技术力量;便于日后的系统维护工作。其缺点是:易出现沟通

问题,需要开发双方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机制。

4.购置软件包

其缺点是:软件专用性(针对性)差,不一定能完全符合本企

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购置国外软件公司的产品由于管理模式、业

务流程等有较大的不同,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针对这种问

题,企业有可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需要进一步

完善。

15.软件与硬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答:软件与硬件系统的选型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和标准。计算机

系统性能评测通过评测程序来获得计算机系统在运行任务时的性

能特征,为系统选型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保护投资、规避风险。

1、软件选型的基本原则:(1)软件环境必须符合开放式

系统的发展的方向。(2)所选的软件环境必须有必要

的、足够的软件工具平台。(3)要充分考虑所选环境

对采用新技术的支持能力。

2、硬件选型的原则是:(1)应立足于通用机型,这样既

可获得更好的售后服务,在价格和供应商的选择上也

比较主动。(2)应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应用的需求,而

不是单纯追求硬件的档次。(3)应遵循统一的标准,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是先进的、开放的。(4)硬件平台

具有支持所选软件平台的能力。

第 4 页共4 页

06091薪酬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06091薪酬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06091 薪酬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根据(薪酬量)可将薪酬分为(计时、计件和绩效薪酬);根据(是否采取直接的货币形式),可将薪酬分为(货币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根据(薪酬发生的机制★填空),可将薪酬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2、基本薪酬主要有以下特点(例行性、稳定性和基准性)。 3、(亚当·斯密)等人提出了早期的(工资决定理论)。(威廉·配弟)等提出(最低工资)的观点。(约翰·斯图来特·穆勒)提出了(工资基金)理论。(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工资理论的基础),是(现代企业薪酬调查的基础理论之一)。(马歇尔)提出了(供求均衡工资理论)。(马丁·魏茨曼)提出(分享经济理论)。 4、集体交涉工资理论也称为(集体谈判理论)。 5、早期工资差别理论。(亚当·斯密)是工资差别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差别理论,主要由(斯蒂格利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包括(西奥多·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 6、薪酬的科学管理理论从早期工厂模式下的薪酬管理模式发展到以(泰勒)为代表的(企业工时学)的薪酬理论。企业工时学的薪酬管理理念来自(“经济人”)假设。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由(V·弗鲁姆)提出。(强化理论)由(B.F.斯金纳)提出。 8、权利理论被运用到薪酬管理中,它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没有唯一的和最好的薪酬管理,只有一种(最适合)的方式。 9、薪酬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薪酬战略层面、薪酬实施层面、薪酬制度层面)。 10、(巴比奇)提出了(利润分享计划)。(弗雷德里克·泰罗)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约瑟夫·斯坎伦)提出(薪酬计划)。(怀廷·威廉斯)最先提出(工资权益理论)。 11、企业的薪酬系统一般要达到兼具(有效性、公平性与合法性)三大目标。有效性——就是薪酬体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组织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公平性——即员工对企业薪酬体系以及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的认同。合法性——指企业薪酬体系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 12、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程序有:1、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实际三方民主协商原则,即在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确定。2、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将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批准后7天内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报纸上发布。 13、职位评价主要注重三项内容:(工作职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工作环境)。 14、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 15、根据行业的发展特征和竞争特征等指标,可将一个行业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基本的寿命周期。(引入期)——产品的市场前景尚不明确,薪酬制度多采用职务等级薪酬制度或技术等级薪酬制度。(成长期)——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开始采用分散化和混合性的薪酬制度。(成熟期)——企业的产品和市场都已基本固定,倾向于保留原有的薪酬制度,有可能提高,并开始采取利润分享的激励机制。(衰退期)——企业开始收缩其产品和市场领域,不再追加投资,薪酬结构稳定,福利增多,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开始采用。 16、企业(发展战略)通常包括(成长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三种。而(竞争战略)又称业务

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我还给 大家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会儿我们装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使用性科学。 如果大家把这门课程学好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个软考.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这个证书.因为大家已经是毕业班的同学了,下半年可能就要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具体如何努力,当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就要多考一些资格认证,给自己添加一些砝码.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权威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两个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对这门科目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看完这两个例子后,大家能不能想到在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有没有同学想到的,跟大家说一下,没关系,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在这里我给大家列出了在我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区分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概念.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看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里程表显示80km/h,大家会有什么想法?这只是一个数据对不对?我们能根据它来判断是不是要加速还是要减速?如果这个速度,放在高速上的话,是不是司机要加速?但如果在市区内,是不是就要减速?所以,只有当司机看了里程表做出了加速还是减速的决策时,那个数据才是信息。 我叫两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 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2001年2月24日,香农在马萨诸塞州Medford辞世,享年85岁。贝尔实验室和MIT发表的讣告都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之父。 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我们应该牢记,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发现物体力学定律的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为阐明能量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1878)、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99)、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开尔文(Lord Kelvin,,而为阐明信息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就是香农。1824-1907). 按照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合格证书的效力以及社会对考试的认同程度,由国家组织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以下四种: 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又称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绩效与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201.doc

《绩效与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201 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概念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b )和关键。 A.核心 B.基础 C.中心 D.支柱 ★考核知识点: 绩效考核的学科认识。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对于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非常重要,因此要对绩效考核学科有正确的认识。 2、基本薪酬的确定有职位薪资制和( c )薪资制两种方式。 A.工龄 B.计件

C. 技能 D.变动 ★考核知识点: 基本薪酬的类型。 附1.1.2 (考核知识点解释): 基本薪酬的类型,基本薪酬可分为职位薪金和技能工资两种类型。职位薪金一般适于管理人员和技能工资则适于完成工作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即蓝领员工)的劳动报酬,一般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或月工资制。员工所得工资额直接取决于工作时间长短。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加班,必须付加班工资。而职位薪金(即白领职员)的劳动报酬。一般实行年薪制或月薪制这些 职员的薪金额并不直接取决于工作日内的工作时间的长短,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3、绩效考核是确定(c )和奖惩的依据,也是员工培训的依据。 A.绩效 B.目标 C.薪酬 D.晋升 ★考核知识点: 绩效考核的作用。 附1.1.3 (考核知识点解释):

绩效考核现已在企业中广泛运用,许多企业效仿那些做的成功的企业,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因为,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制度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管理好公司,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能很好的稳定企业的员工、激励员工,以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4、大多数企业同时存在于三个市场—劳动力市场、(b )和产品市场当中。 A.竞争市场 B.资本市场 C.工业品市场 D.技术市场 ★考核知识点: 薪酬外部竞争力因素。 附1.1.4 (考核知识点解释): 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与企业的地位以及公司财务承受能力之间是互相制约的,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单一强调竞争力,忽视财务的承受能力将会使得企业的成本增加,甚至导致你公司在经营上陷入困境; 而单一强调财务承受力,忽视外部的竞争力将会使得你公司的薪酬失去竞争优势,长期以往会不利于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其中产品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对此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 5、绩效考核标准是对员工(b )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测的

薪酬管理制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宁波博太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薪酬管理制度 二〇一八年四月

第一条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宁波博太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部技术研发、行政管理类员工,其他地区员工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目的 适应公司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第三条原则 本着公平、竞争、激励、经济、合法、保密的原则制定。 (一)公平:指相同岗位的不同员工享受同等级的薪酬待遇,同时根据员工绩效、服务年限、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同,对职级进行动态调整。 (二)竞争:指在社会与人才市场中,公司的薪酬标准有吸引力。 (三)激励:指在公司内部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薪酬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经济:薪酬水平要考虑公司实力、利润及合理积累。 (五)合法:指公司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法律规定。 (六)保密:指公司全体人员工资严格保密,禁止相互打探。 第四条依据 本方案制定的依据是根据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地区及行业差异,充分考虑员工岗位价值、职务高低、技术和能力水平、工作条件、工龄以及企业负担能力等因素。 第五条职级划分 1.管理岗位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一层级(A):总经理级;二层级(B):高管级;三层级(C):经理级;四层级(D):主管级;五层级(E):员工级。具体岗位与职级对应见下表:

2.研发技术岗位 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一层级(A ):首席级;二层级(B ):总师级;三层级(C ):高级工程师级;四层级(D ):主任工程师级;五层级(E ):工程师级。具体岗位与职级对应见下表: A 、 B 、 C 岗位层级分别为六个级差(A1、A2、……A6等), D 、 E 岗位层级分为五个级差。具体见附件《职等薪级表》。 第六条 工资组成 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各类补贴+个人相关扣款+奖金 。

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4) 第一章系统分析 (5)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5)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7) 1.3系统的详细调查 (8) 1.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9) 1.5项目开发计划 (9) 第二章需求分析 (10) 2.1业务流程图 (10) 2.2数据流程图 (13) 2.3数据字典 (24)

2.4代码设计 (31) 第三章概要设计 (34) 3.1系统模块结构图设计(HIPO图) (34)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40) 3.2.1实体关系图(E-R图) (40) 3.2.2实体和联系 (43) 第四章详细设计 (44)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4) 4.2数据库的实现 (45) 4.3程序流程图 (46) 4.4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9) 4.5历史信息管理 (49) 4.6人机界面设计 (49) 4.6.1输入设计 (50) 4.6.2输出设计 (52) 第五章系统实施 (54) 5.1编程过程与特点 (54) 5.2系统测试 (55) 5.2.1系统测试的原则 (55) 5.2.2系统测试的方法 (55) 5.3系统运行维护 (58) 第六章论文小结 (60)

6.1系统的功能 (60) 6.2系统的特点 (60) 6.3系统评估与改进方向 (61) 6.4开发体会与收获 (61) 参考文献 (62) 附录1 系统使用说明书 (63) 附录2 部分程序代码 (67) 引言 宝冶机动公司是宝冶总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它有四十年的历史。其主要是机械动力安装及运输、机械设备租赁。其主要技术成分较 简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的增多,机动 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增了设备、技术人员、以及一些辅助的资料、图书。由于图书资料、读者增多,造成资料管理的工作量大, 重复量大,费时费力。资料文档管理易出现遗漏及错误。公司也认 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在硬件方面给每位资料员配置一台 电脑,并组建全公司的局域网;在软件方面由于考虑到市场上出售 的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不能十分适当地 符合我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公司决定自行开发一套适应 我公司信息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侧重点先放在图书、资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薪酬与薪酬管理 一、工资: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二、薪酬:1、概念: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的货币收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薪酬:支付的前提是雇佣关系、支付的主体是雇主、支付的客体是雇员、支付的内容是薪酬) 2、随着薪酬管理的发展和对人员刮泥的日益重视,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3、薪酬可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可变)薪酬,其中固定薪酬根据不同情况又可包括基薪、津贴、福利等;浮动(可变)薪酬可包括奖金、佣金等短期激励和长期服务年金、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 4、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权等。 5、成就工资与激励工资的区别:成就工资是员工工资的长期性增加,是对过去较长时间内所取得的成就的追认;而激励工资是对员工现在的表现和成就的一次性的奖励。 6、津贴:指对工资或薪金等难以完全、准确反映的情况的一种补偿。这些情况有:员工的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有害;员工的工作对其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较大;员工从事的是社会上有些人看来不太体面的工作等。 三、薪酬对企业的功能 1、控制经营成本 2、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3、改善经营绩效 4、支持企业变革 5、塑造和强 化组织文化(“大虫”罗德曼f薪酬的激励作用;修女的答案f通过薪酬引导、加强企业文化) 四、薪酬对员工的功能 1、经济保障功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心理激励功能(激励员工安心工作) 3、信号传递功能(满足精神和个人社会地位的需求) 五、薪酬对社会的功能:P5 六、薪酬管理 1、概念:指一个企业针对所有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 2、目标:①吸引和留住员工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③控制成本 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协调⑤塑造企业形象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3、主要内容:①薪酬水平②薪酬构成③薪酬体系④薪酬关系⑤薪酬形式⑥薪酬政策 4、原则:(1)传统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竞争性原则③激励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 ⑤合法性原则(薪酬高低、发放形式) (2)现代原则:①团队分享原则②精神报酬原则③双赢目标原则④参与原则 ⑤战略导向原则 5、发展趋势:①企业人力成本将逐渐上升②薪酬制定的依据将更多地反映市场而不是工作本身的价值③薪酬设计将更富弹性并走向多轨化④薪酬分配形式由货币主导型向资本主导型过度⑤薪酬支付方式呈现多样化 七、薪酬管理的宏观环境(企业以外的环境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2、政府的宏观调控 3、经济发展状况与劳动生产率 4、当地的物价变动 5、经济系统的开放性 6、地区差异 7、行业差异 八、薪酬管理的微观环境(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性质 6、企业的管理水平九、薪酬管理理论 1、早期的工资理论: 2、企业战略 3、薪酬政策 4、企业文化 5、企业的负担能力7、企业的生命周期8、企业的人才价值观 (1)最低工资理论。由英国的威廉?配第最先提出,

自考薪酬管理XXXX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 单选题20个(20分),多选题7个(14分),名词解释5个(15分),简答题5个(25分),论述题2个(16分),案例分析1个(10分) 1.薪酬指员工因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 2.将一位员工因为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统称之为报酬。这种报酬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全部报酬或360度报酬。 3.报酬的分类:(1)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2)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4.薪酬可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 5.基本薪酬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6.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确定的基本薪酬增长被称为绩效加薪。7.可变薪酬是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8.间接薪酬一般指非货币报酬,主要包括员工福利与服务。9.薪酬的功能:(1)从员工方面考察薪酬具有的功能。薪酬对于员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功能、激励功能以及信号功能。(2)从企业角度看薪酬的功能。可分为:1、控制经营成本。2、改善经营绩效。3、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4、支持企业改革。10.薪酬分配的目的: (1)薪酬分配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分配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薪酬分配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4)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11.薪酬管理的概念: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过程。12.(案例分析)薪酬的社会比较: (1)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是外部竞争性。 (2)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 (3)绩效报酬的公平性。 13.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指企业中各职位、各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平均获酬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自考薪酬管理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薪酬及薪酬管理概述 报酬的分类:一类,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是否能够以金钱来衡量。 另一类,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对工作者所产生的激励是一种外部强化,还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心理强化作为划分依据。 内在报酬:是雇员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方式。 全面报酬概念的几点应用:(简答) (1)与内在报酬相比,员工和企业都倾向于外在报酬尤其是薪酬,这是因为外在报酬容易定性,也容易衡量及比较,而内在报酬难以加以清晰的定义、讨论、比较和谈判。(2)员工对薪酬的抱怨并非一定是因薪酬而起。 (3)内在报酬与企业的薪酬成本降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4)企业必须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之间做好平衡。 基本薪酬的变动取决因素: 1.总体生活费的变化或通货膨胀的程度。 2.其他雇主支付给同类劳动者的基本薪酬变化 3.员工本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员工绩效的变化 可变薪酬与绩效加薪比较: 首先;绩效加薪是对员工过去的绩效和优秀表现的一种奖励,以基本薪酬为基础。可变薪酬及奖金往往是影响员工的未来行为或业绩为目的。 其次,绩效加薪一旦确定,就会永久的增加到基本薪酬之上,第二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再加薪,产生一共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则不存在这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往往只适用于员工和企业约定的某一个绩效周期,周期结束那么过去的约定就不复存在。 从员工方面考察薪酬具有的功能 1.经济保障。 2.心理激励功能。 3.社会信号功能。 从企业角度看薪酬的功能 1.控制经营成本。 2.改善经营业绩。 3.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 4.支持企业变革。

薪酬分配的目的(领会) 1.薪酬分配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分配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薪酬分配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4.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薪酬分配必须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 薪酬管理一般要同时达到:公平性、有效性、合法性三大目标。 薪酬管理中的若干重要决策: 1.薪酬体系。 2.薪酬水平。 3.薪酬结构。(三大核心决策) 4. 薪酬形式。 5.特殊群体的薪酬。 6.薪酬管理政策。(三大支持性决策)薪酬管理发展趋势:(论述) 1.全面薪酬制度 2.薪酬与绩效挂钩 3.宽带薪酬结构 4.雇员激励长期化,薪酬股权化 5.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6.薪酬的细化 7.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8.有弹性、可选择的福利制度 9.薪酬信息利益得到重视 第二章薪酬管理基础工资决定理论:生存费薪酬理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最低薪酬理论:威廉配第、魁奈 观点: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水平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薪酬管理复习题(已整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报酬: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位员工因为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 价值的东西统统称之为报酬。 2.薪酬:指员工因雇用关系的存在而从企业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货币收入,其中包 括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大部分。 3.基本薪酬: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 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报酬。 4.可变薪酬:是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5.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 薪酬结构以及薪酬形式的过程。 6.职位薪酬体系P68:是指以职位为基础确定基本薪酬的薪酬系统。 7.技能薪资体系:是指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 和广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 8.深度技能:即通过在一个范围较为明确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或专业领域中不断积累 而形成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9.广度技能:广度技能往往要求员工在从事工作时,需要运用其上游、下游或者是同级职 位上所要求的多种一般性技能。 10.能力:又被译为胜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能够被表现出来且能够强化绩效 的那些特征,其中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行为等。 11.薪酬水平:是指组织之间的薪酬关系,组织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的高低。 12.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一家企业的薪酬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 上的竞争能力的大小。 13.薪酬调查:是一个搜集和判断关于其他雇主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信息的系统性过程。 14.薪酬结构:是指在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或不同技能之间的薪酬水平的排列形式,主要 是一种等级关系,包括: 薪资的等级数目; 同一薪资等级内部的薪资变动范围; 相邻两个薪资等级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关系。 15.薪酬比较比率:通常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员工实际获得的基本薪资与相应薪酬等级的中值 或者是中值与市场平均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薪酬比较比率=实际所得薪酬/ 区间中值) 16.薪酬宽带: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变成只有相当少 数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 17.期望理论P233:员工对自己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能力所做出的自我判断,他所揭示的是 个人努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员工认为通过一定的努力会带来一定绩效的可能性。18.公平理论P233: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 也关心自己的报酬与其他人的报酬之间的关系,即员工是根据自己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他人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对比来判断自己所获得的报酬的公平性的。 19.绩效加薪:将基本薪酬的增加与员工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所获得的评价等级联系在一起的 一种绩效奖励计划。 20.月/季度浮动薪酬:就是根据月度或季度绩效评价结果,以月度绩效奖金或季度绩效奖金 的形式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认可。

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测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计算。 测试安排:6月19日(周五)上午8点至10点三教3107教室1.解释名词“薪酬”的含义? 答:薪酬概念有三类界定:①.宽口径界定,即将薪酬等同于报酬,即员工由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②.中等口径界定,即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③.窄口径界定,即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或浮动薪酬之和),而不包括福利。本书采用第三种定义。 2.简述薪酬的构成? 答:薪酬包括基本薪酬、可变薪酬、福利和服务以及一次性奖金、股票期权等多种经济性报酬。 3.简述薪酬的功能? 答:对于企业而言,①.促进战略实现,改善经营绩效;②.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 ③.支持企业变革;④.控制经营成本。对于个人而言,合理的薪酬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于社会而言,薪酬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一国劳动者的整体薪酬水平还是衡量该国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旦薪酬的分配不合理,它所提供的保障功能不足,则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4.论述薪酬管理和其它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薪酬管理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组织运营和变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它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共同构成公司使命、愿景以及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石。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薪酬管理必须和职位分析和职位设计、员工招聘和甄选、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保持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5.简述薪酬管理的要求? 答:薪酬的外部公平性;薪酬的内部公平性;绩效报酬的公平性;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 6.薪酬管理决策的主要内容? 答:薪酬体系决策、薪酬水平决策、薪酬结构决策、薪酬管理政策决策。 7.画出企业薪酬管理流程图并进行解释? 答:流程图见课本P27,企业的薪酬管理立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以劳动力市场为依据,在考虑到员工所承担的职位本身的价值及其任职资格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再加上对团队和个人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最后才形成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 8.简述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内涵? 答:战略性薪酬管理实际上是看待薪酬管理职能的一整套崭新的理念,它的核心是作出一系列能帮助织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薪酬决策。 9.论述薪酬战略和企业战略应怎样匹配? 答:对于追求公司战略之成长战略的企业,薪酬战略是企业通过和员工共同分担风险,同时分享企业未来的成功来帮助其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员工有机会在将来因企业的经营成功而获得较高的收入。对于实施公司战略之稳定战略的企业,对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精选)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1《薪酬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薪酬管理 (课程代码0609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带薪休假、员工培训、节假日物品发放以及公共福利设施等构成 A.直接经济性薪酬 B.间接经济性薪酬 C.经济性薪酬 D.非经济性薪酬 2.能够使个人产生满意,有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效率,从而达成组织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这体现了薪酬的 A.激励功能 B.维持保障功能 C.优化配置功能 D.降低成本功能 3.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或者短期内急需人才企业,适合采用的薪酬水平策略是 A.市场领先型策略 B.市场跟随型策略 C.成本导向型策略 D.市场竞争型策略 4.最先提出薪酬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A.穆勒 B.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威廉?配第 5.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而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时,则会导致均衡就业量的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6.研究影响工作动机的构成因素,以及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理论是 A.认知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内容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7.按照薪酬的稳定性,企业的薪酬形式可以划分为 A.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 B.保健性薪酬和激励性薪酬 C.统一薪酬和个性化薪酬 D.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 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被认为发展最快的一种薪酬体系是 A.资历工资 B.职位工资 C.能力工资 D.结构工资 9.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 B.泰勒 C.闵斯特博格 D.比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