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1.西哲史专题-基础知识

01.西哲史专题-基础知识

01.西哲史专题-基础知识
01.西哲史专题-基础知识

备考材料(西哲基础知识)第Ⅰ部分:古希腊哲学一、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1、“水是最好的”:①泰勒斯的本原学说,他认为水是万物的元素或本源。②水不仅是万物构成的材料,它也是万物运动的原因。③泰勒斯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宗教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的思想,因此是标志着西方哲学的开端。

2、灵魂观:①灵魂是具有引起运动能力的东西。②万物有灵。③灵魂不是精神性的东西,而是类似水的湿气。④水既是万物的质料,水的灵魂又是形成万物的动力。

阿那克西曼德1、“世界的本原是无定”:①无定=无定形=阿派朗。②他认为有形的自然物质不能解释万物。③只有无定形的东西才有可能化作万物。④无定是对世界本源的否定性表达,意味着哲学层次的提高。⑤无定起初是原始混沌,其后分离出冷热、干湿,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对立运动而形成万物。

2、命运决定论思想:①矛盾的对立运动具有必然性。②万物的命运都被因果关系所主宰。

阿那克西美尼1、气本原说:①气本原说可能是水本原和无定说的综合,既具备了水的自然可感性,又具备了无定形的特点。②与其说气是具体的自然物,不如说他是一种精气,据说神也由气构成。③这种观点反映了古希腊早期精神与物质未分化的思想。④气的聚散及其永恒的运动形成了整个世界。⑤灵魂就是主宰我们的气。

2、对自然哲学的贡献:①用气的聚散运动来解释万物的生成过程,比他的前辈更加深刻,开辟了用量的不同揭示事物性质差异的新途径。②用气贯通生命和万物,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

毕达哥拉斯1、数本原说:①数目的本源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目在本性上居于首位。②万物都可以用数目和比例来表示,万物的本性是对数目的摹仿。③数本原说将数目与几何联系起来,并且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用来解释世界有时非常牵强。

2、“毕达哥拉斯定理”与无理数:①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它的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弦(斜边)的平方。②由于要开方,毕达哥拉斯发现无理数(不可约数)造成数学危机。③无理数促使毕达哥拉斯将数与形分离,一方面可能发展出形式系统(逻辑学);另一方面促成了一种形而上学倾向,即认为理性把握的知识比经验更真实。

3、和谐说:①和谐说的提出反映了他对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直观把握以及对道德完善、社会公允的追求。②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否认对事物立面的存在。

4、灵魂学说:①数字“1”代表灵魂。②灵肉分离和灵魂外来。③最早发现灵魂轮回。③由于强调灵肉对立,于是成为西方源远流长的唯灵主义源头。

赫拉克利特1、火本原说:①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一团燃烧着的火。②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火是本原也是归宿。③世界不是由神创造,也不是由人创造,而是火的产物。④火本原说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强调了火转化成万物的“分寸”,即基质是无定形的,但规则是有定形的。⑤火运动变化的规则即“逻各斯”。

2、逻各斯:①逻各斯一词原意是“话语”,也有规律、尺度、命运、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②逻各斯的客观意义(规律或秩序)与主观意义(理性或智慧)在这里是统一的。③逻各斯是人所共有,但仅凭经验无法把握,唯有思想才能认识它,表现出某种唯理主义倾向。④逻各斯的提出是西方哲学的里程碑式的创举,标志着语言倾向的出现,语言及其规律的结构从此成为不可忽视的参照系。

3、流变哲学:①肯定变化的普遍性与永恒性是他哲学的前提。②火的变化是永不停止的,一切皆出于火,又复归于火。③“万物皆变,无物常往”,他把存在的事物比作河流,声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变”的属性:①变的普遍性,即“万物皆变,无物常往”。②变的原则或分寸,即逻各斯。③变的动力,即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④变的总体特征是循环与平衡,即规律和变化是周而复始地运作着的。

5、现代意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三个表现):①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之中。②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对立状态或相反性质导致了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对立统一就是事物变化所必须遵循的逻各斯。③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评价标准。④对辩证法的滥用易导致诡辩论和相对主义(“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恩培多克勒1、六本原说:①火、土、水、气是万物的四根及归宿;爱、恨是万物流变的动因。②四根是定型的“一”,彼此独立而不相互转化,它们总量不变,以不同比例构成万物。因此万物只是聚散而不生灭。③爱是一切善事物的原因,恨则是恶事物的原因。但他似乎又认为爱恨具有物质属性,因此尚未将精神与物质完全区分开来。

2、生物进化思想:①第一代动植物不完善,由分离的肢体组成。②由于肢体的结合,出现了第二代生物。③第三代是整体上本性形成的一代。④第四代就不再通过四根生成而是通过繁殖了。

3、认识论:①流射说:万物散发出流射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人通过不同的孔道感受对应的流射物而认识世界。②同类相知说:感觉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客观事物之间有同类的元素在与我们对流;我们能思考则是因为我们血液中的同类元素在对流。

4、灵魂轮回说:①灵魂不来自血气而是外来的。②灵魂原本纯洁,没有爱恨;堕入肉体中沾染了罪恶,不得不经历轮回。③轮回过程非常痛苦。

阿那克萨戈拉1、种子说:①种子=同素体。②他既不承认用单一说明多,也不承认用几种元素(有限)说明多(无限);他主张有无穷多种同素体,一类同素体构成一类事物。③他认为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他称之为“同类的部分”,即“种子”。④种子的四个特点:a.无限性,即种类与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b.恒定性,即性质永恒如一;c.类别性,即每类种子较其他类种子性质相异,但同类种子同质;d.混合性,即除理性(努斯)之外,每个事物都混有不同类的种子。

2、努斯:①心灵=理性=努斯(nous)。②种子是万物的质料,努斯是质料运动演化的原因。③努斯是独立于宇宙的、最稀最纯的东西、对万物都具有洞见能力的东西,它掌控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它主导种子的运动和聚散,但它本身与宇宙相分离。③意义: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将物质与精神区分开;物质具有惰性,精神则是能动的;古希腊长久以来的“物活论”在此画上了句号。这种思想容易导致目的论的出现,影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中世纪哲学。

3、异类相知说:①感觉由相反者生成,即感知并非来自相同,而是来自缺乏。②真理源于感觉,但仅靠感觉尚不能把握真理,其中需要借助理性。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1、原子与虚空:①他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②原子即“不可分割的东西”,在这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虚空即空盈,在这里是允许原子运动的空间。虚空并不比物体缺少些什么,不在与存在同样实在。③原子的四个特征:a.原子是内部充实,不可分不可入的基本粒子;原子本身不可感知。b.原子数量无限,性质相同,它们只有形状位置和次序的差别。c.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涡,因此构成万物,它受因果必然率支配。d.原子不生不灭,它的聚散构成了万物的生灭。④他对虚空的承认,既使得原子的聚合成为可能,也使得原子的运动有了空间。

2、原子与运动:①他认为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运动的原因并不是由着某种目的或依赖于某种意志的。②由于取消了外在精神性的原因,他被认为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③原子的运动处于因果决定论的必然性支配之下。这种观点容易造成机械决定论,并为“第一推动”说留下了空当。

3、影像说:①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首次明确表达。②他认为物体会发出影像,经由空气压进我们的眼睛里,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③这也就是说外界经验刺激是一切认识的根本原因。④但他也认为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原子作为不可感知的东西,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经由理性才能获得真理。

4、灵魂说和伦理学:①球形的原子构成灵魂,因为球形最完美,最适宜让他物运动。②灵魂的安宁在于节制欲望。

③好的生活在于践行美德。

克塞诺芬尼1、反驳人神同体:①荷马和赫西俄德建立的奥林匹斯神系是人神同形同性的神系。②同为吟游诗人的克塞诺芬尼认为并非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让神穿着人的衣服,说着人的语言。③因此各民族就拥有各自不同的神。假如动物也能造神,想必也会按照它们的样子造出动物形象的神来。④神也具有喜怒哀乐和道德弱点,这样的神并不值得人们崇拜。⑤多神是不好的,神应当是完满崇高而唯一的。

2、唯一是神:①唯有“一”是神,它超越了特殊与有限,没有外貌,全知、全视、全闻,永远在同一个地方支配着宇宙,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②他的“一”神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没有形体也无法加以限定,既非有限又非无限,既不静止又不运动,即不生也不灭。③他论证时第一采用归谬法,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成为爱利亚学派的风格。巴门尼德1、是者是,不是者不是:①巴门尼德把克塞诺芬尼所说的一神表述为唯一的“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流变的万物被巴门尼德称为“非存在”。他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区别存在和非存在。②根据唯一的存在物去理解世界,就能得到真理;若根据流变的万物去理解世界就只能得到虚妄的意见。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认识道路。

2、存在的三个规定:①存在是永恒的而不是生成的。首先,假如存在是生成的,那么它只可能来自于存在或非存在:若存在生自存在,那么存在早就存在了;若存在生自非存在,那么就是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其次,从时间上看存在也不可能是生成的。②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的。③存在是不动的,强大的必然性包裹着它。④巴门尼德的存在“似乎”是有形球体,反映了他的存在论尚未摆脱形体的理解而抽象至纯粹思辨。

3、巴门尼德的重要性:①他的存在论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关于存在的学问就被称为本体论了。②他和赫拉克利特一道,开启和发展了哲学中的语言倾向。③区分真理和意见,轻视感官重视理性,发展了唯理主义认识路线。

④开创逻辑论证的先河涉及到选言推理和同一律等问题。

4、巴门尼德的矛盾:①否定动和多,强调静和一,与自然现象相抵牾。②将意见与真理截然分开,难以调和。③他的宇宙论(强调对立和变化)与他的存在论相矛盾。

爱利亚的芝诺1、否定多的论证:①从无限大与无限小的角度否定众多。假设存在由众多组成,那么可能有两个情况:a.由无限多个部分组成;b.由有限多个部分组成。假如a.“存在”由无限多个部分组成,那么如果每一部分都有体积,那么众多个部分相加体积将无限大,这是不可能的;又如果每一部分没有体积,那么众多个部分相加体积将等于零,这也不可能。假如b.“存在”由有限多个部分组成,那么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无限细分,那么就是无穷个部分了,与有限部分的假设相矛盾。芝诺因此推断,“存在”不可能由“众多”组成,它只可能是唯一。②从有限和无限的角度否定众多。如果存在是众多,那么会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a.存在的数目必须与实际的事物数目相等,那它就是有限个的;b.由于实存的事物之间有中介,中介之间又会有中介,于是存在的数目必须是无限多个。a与b矛盾。

③谷粒论证。一斗谷子洒在地上会出声,一粒谷子洒在地上不会出声。一斗谷子是由一粒一粒谷子组成的,一粒谷子不会出声何以一斗谷子会出声呢?可见众多是假象。

2、否定动的论证:①“二分法”论证。如果运动是真实的,那么一个运动者就能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事物。因为运动者的运动轨迹可以被无限二分,那么这个轨迹就是无限多个事物的总和,进而运动者也就通过了无限多个事物。而这是不可能的。②“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意思是说理论上一个跑得快的人永远也追不上一个跑得慢的人,论证如下。假设阿基里斯与乌龟存在差距,他们都向前移动,并且前者开始追赶后者。在埃及里斯追上乌龟前,他首先必须通过乌龟的起跑点;而这时乌龟已经向前移动了。现在阿基里斯又得开始新一轮的追逐。不过和刚才一样,他在追上乌龟前,又得先通过乌龟的第二轮起跑点。依此类推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只能追上乌龟先前的起跑点而不能真正地追上乌龟。可见运动是假象。③“飞矢不动”论证。芝诺认为,任何东西,当它是在一个和它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中,它是静止的。并且,如果移动物体在任何一个瞬间总占据这样一个空间的话,那么飞着的箭就是不动的。④“运动场”论证。大小相等,数目相同的物体作相向运动,他们相遇时,互相的相对速度是他们各自相对于跑到速度的两倍,于是芝诺论证道一半的时间等于那时间的一倍。

3、芝诺的重要性:①他把运动视作矛盾加以否定时,在客观上却正好揭示了运动的矛盾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对概念辩证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他的论证方法奠定了论辩辩证法的基础。③黑格尔称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与赫拉克利特相区别)。④他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有很大区别:a.后者解释宇宙的客观辩证趋势,他则在逻辑上证明概念

间的矛盾关系;b.后者正面肯定矛盾,他却反面揭露矛盾;c.后者描述运动、对立现象,他从概念上暴露运动的矛盾本质。他的思想显得更深刻些。⑤通过逻辑推理反对实存现象,发展了唯理主义的认识论。

麦里梭1、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修正:①把存在由有限(有形的球体)改为无限(无形体)。②部分承认多和动,但认为真正的存在还只能是一和静。

2、爱利亚哲学的发展:①通过否定虚空来否定运动,因为存在无空间可动。②和芝诺不同,它从无限存在出发,正面维护巴门尼德的唯一观点。

六、智者们普罗泰戈拉1、“人是万物的尺度”:①这个命题中的“人”没有抽象化,指的是感性的和具体的人。②柏拉图认为这句话是说,事物对一个人来说就是向他显现的那个样子;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句话是说每个人所感知的都一样确实。③强调了人的主体精神,结构了“一”与“逻各斯”等概念。④容易导致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2、方法论:①认为“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说法”,并以此教授他的修辞学和辩论术。②提出苏格拉底所使用的那种反诘法的雏形,首创了方法论。③是对矛盾的进一步揭示,是芝诺归谬法的发展,深深影响了苏格拉底。

高尔吉亚1、“无物存在”;2“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3、“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4、智者们开创怀的疑论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始终威胁着独断论。

七、苏格拉底(Socrates)

1、“认识你自己”:①他对从米利都学派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感到不满,认为它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倾向与用物理原因解释世界;并且只去探寻改变万物的力量而不去思考善恶。他认为对自然的过分研究乃是对神的僭越。

②他把哲学视角从自然界转到了人类社会,从自然哲学转到了伦理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③他主张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认识人本身,即探讨正义、诚实、勇敢、美德等伦理学范畴。④和普罗泰戈拉不同,苏格拉底不是承认每个人分离的确实性,而是强调人的共性和本质。他有着和前者不一样的道德使命感。

2、“美德即知识”:①他不同意智者在伦理学上的相对主义,他主张善与真是统一起来的。②他认为具体的德行(例如诚实)有时候是相对的,但普遍的“善”的概念确实绝对和客观的。因而美德也就成了知识,不再是个人的任意活动。③他进而说“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意思是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时候是恶的;人本性向善,没有人自愿追求恶的东西。④讨论美德,就是讨论它的一般定义和普遍本质,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基础,成为伦理学创始人。⑤把真与善绝对等同起来,忽视了他们的差别。这样一来忽视了道德行为中的非理性部分,即激情和性格;而且也无法解释知善行恶的现象。

3、自知其无知:①依照神谕,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②苏格拉底不信,遍访希腊的智者以期见到更聪明的人,但他们都是无知的。③于是苏格拉底醒悟,神称其有智慧,正是因为他自知无知。这显然讥讽了智者们,也导致了苏格拉底对反讥法的运用。反诘法正是要让苏格拉底的对话者们也知道,他们自己其实很无知。

4、神学目的论和灵魂观:①苏格拉底信奉神灵,并认为他的哲学思考受到神的认可和指引,他因此认为哲思和教育年轻人是最他肩负的使命。②他认为万物成为眼见的那个和谐的样子,完全是神的目的所致。③他认为人死后,灵魂将解脱束缚,无忧无虑的思考,并能够与先贤们畅快交流。

5、问答方法:①苏格拉底的问答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反讥、归纳、诱导、定义。②反讥,即通过反问暴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放弃原有观点,承认无知。③归纳,就是通过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定走向真理,这是辩证法的进程。④诱导,即精神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于自己意思中的思想,进而考察这些思想的真伪。这种技艺能够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觉还是真知。⑤定义,就是对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概括性的说明,从而真正把握它。但作为无知者,苏格拉底几乎从不下明确的定义,他只是反复要求一个合格的定义应当包含普遍性。

八、柏拉图(Plato)

柏拉图的理念论1、理念论与苏格拉底:①苏格拉底寻求一般的、普遍的“定义”的那种做法影响了柏拉图;后者的“理念”正是对具体现象的抽象,只能是思维或理智的对象。②师徒的的区别:a.苏格拉底把定义的探讨局限在精神生活范围和伦理学领域;柏拉图则把它扩大到整个宇宙。b.苏格拉底没有吧本质和事物区别开,他认为本质寓于个别事物之中;柏拉图则将理念实体化,出现了普遍概念和个别事物之间的二元分离。

2、理念论和“理念”:①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经历的一切具体的事件都处于流变之中,从生到灭、由此至彼,都是由现象所构成的。然而在这背后还有一个理念的王国:理念即事物的概念,这些概念共同构成一个世界,其中的理念成为个别物体运动和生灭的目标或者依凭,是永恒真理所居的世界。②理念与可感事物相比具有四个特征:a.每一类可感事物是众多的;而与这类事物相对应的理念是唯一不变的。b.可感事物总是混合的,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理念则是单纯而绝对的,美和丑的理念中并不包含彼此。c.可感事物总是处于流变之中,理念则是永恒稳定的。d.从可感事物中只能获得意见,理念中则包含真理。

3、理念世界由低到高的六个等级:①自然物的理念,如石头。②人造物的理念,如桌子。③数学意义上的理念,如圆。④范畴意义上的理念,如存在。⑤道德和审美意义的理念,如正义。⑥“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它提供各种理念由以派生的依据,同时也是所有理念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

4、“善”的理念及神创说:①“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乃至宇宙中的最高理念。②它一方面将真理赋予客观对象,一方面使认识主体获得了关于客观对象的知识。③“善”超越所有本质,它也是所有运动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④造物主德穆革以善的理念为指导,以混沌的“物质”为材料创造世界。在这里,神并不凭空造物,而是给予已经存在的混沌以形式(本质)。⑥全善的神令万物有序,流变不止,这是最好的世界。

5、理念与万物:①理念派生万物有两条途径:“分有”与“摹仿”。②“分有”是说:具体事物(尤其是自然物)之所以存在乃是由于它部分拥有了理念的缘故。分有到什么程度,具体事物就接近理念(完满)到什么程度;尚未分

有的那部分缺陷,乃是事物趋向理念的可能性。③“摹仿”是说:通过一个造物主模仿理念造出具体事物来。国家须摹仿天国,人造物须摹仿制造者的理念。④分有于摹仿二者之间只有一个造物主之差,无论如何,理念都提供事物存在的依据,万物只是理念的摹本。

柏拉图的认识学说1、学习即回忆:①柏拉图认为对于真理的认识不是来自于经验对心灵的刺激,而是心灵本身自己拥有的,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知识学说。②他说灵魂本身聚居于理念世界,早已拥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真理),由于进入肉身时受到污染,出生时遗忘了一切。学习的过程仅仅是通过经验的契机,使得灵魂唤醒自身本已拥有的那些关于理念的记忆。③柏拉图论证到,我们不能学习我们还不会的知识,因为那是陌生的;我们也不能学习我们已经会了的知识,因为那不需要学习。学习除了是唤醒早已有之的回忆外什么也不能是。④柏拉图的回忆说以灵魂不朽为基础,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把理解认识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类心灵中来,是对认识真理途径的有极有意义的尝试,是对人类自身认知结构的拓荒。

2、“洞穴比喻”:①假定有些从小就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来往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解除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子;等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不过是人与自然物的摹本。但他这时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太阳在水中的倒影,等到他逐渐适应了,他才能看见太阳,并最终明白了这一切事物都是藉着阳光而被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②“洞喻”意在表明:a.洞外事物好比理念,洞内阴影好比可感事物,太阳就好像善的理念。b.灵魂是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转向就是反思和再反思。

3、“线段比喻”:①柏拉图用一条线段表示认识的不同阶段,他首先把线段中分,分别代表“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每个部分又再分为两个部分,从而由低到高划分出四个知识等级。它们是可见世界的知识,即“意见”,包含“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的知识,即“真理”,包含“理智”和“理性”。在线段外还存在着“无知”。②意见是关于可感世界的知识,其中“想象”是对事物影响的认识:“信念”是对事物的认识,信念所针对的事物引进是理念的影子了。③真理是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理智”是针对于数理对象,这些对象(例如圆、方等)还是需要借助直观图形加以掌握,所以等级较“理性”为低;“理性”针对纯粹理念,其方法在于由理念出发,借由理念,并最终到达理念;这期间不涉及任何可感世界的对象。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④所有的知识都是为学习辩证法而准备的,是辩证法的前奏曲。

4、可感世界的层次与认识:①可感世界分为四个层次:a.影像,首先指阴影,其次类似水中倒影和画中人。b.具体事物,包括我们周围的一切,即影像的原本。c.数的理念,是算术和几何学的对象。d.伦理价值方面的理念,包括美、正义、勇敢等,其终端是“善”理念。②与世界的四个层次相对应,认识过程分为四个级别:想象、信念、理智、理性(详见线喻)。

柏拉图的方法论1、辩证法:①柏拉图的辩证法是一种研究纯粹理念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学说,它系统地探讨了各个学说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将辩证法推向高峰。②柏拉图主要研究高级理念,他发现纯粹哲学范畴有一种特点,即超出自身向它的对立范畴转化的内在必然性。他主张在考察一个范畴时,同时考虑他的相反情况。③在探讨具体哲学范畴时,柏拉图发现每个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不能完全是它自身,因为它有超越自己向对立面转化的内在诉求;同时又不能完全是它的对立面,因为那样的话它就不是它自己了。柏拉图在发明“通种论”之前,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

2、通种论:①柏拉图为了解决辩证法所导致的认识哲学范畴时所表现出的矛盾,提出了通种论。②柏拉图认识到范畴间的对立转化关系只有在一个高之于它们的第三者、即一个更普遍的“种”那里才可能得到统一。例如静止和运动就在“存在”这样一个种之下统一起来了。③柏拉图的通种论使得理念的一盘散沙具有了其内在联系,他一改爱利亚和智者派的那种消极的诡辩的辩证法为积极的统一的辩证法。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与政治哲学1、灵魂三分说:①柏拉图认为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构成。②理性的德性是“智慧”,激情的德性是“勇敢”,欲望的德性是“节制”。当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守其职的时候,也就达到了灵魂的和谐,其德性是“正义”。

2、政治三阶级:①与灵魂三部分相适应,在政治生活中应当区分三个不同的阶层。②理性在其灵魂中占主导的成为统治者,激情在其灵魂中占主导的成为保卫者,欲望在其灵魂中占主导地位的成为劳动者。当三个社会阶级各守其职的时候,符合“正义”原则的“理想国”就应运而生了。

3、理想国和哲学王:①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理想国的“四德”。②理想国的具体构想表现为:a.一、二等级财产共有,取消家庭过集体生活。b.按照优生原则安排两性结合,对后代的抚养和教育由国家负责。c.每个人按其天分各居其位,不能相互干扰和随意僭越。d.艺术家中除了那些为国家的祭祀典礼和道德教育服务的颂神诗人外,其余诱人、煽情的艺术家均要被赶出理想国。e.理想国的统治者必须是掌握了所有知识的哲学家。③“柏拉图的共产主义”虽然是一种乌托邦,但是他严格按照理性来设计人类社会的合理结构这种做法,却一直是后世各种社会政治哲学频繁效仿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1、对理念论的批判:①理念作为本质,不能独立于可感事物而存在。②理念论在推理上的困难,如“缺乏”和“关系”也存在理念;或者“第三者”倒退。③“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④理念对于现实事物无用,它增多了需要认识的对象,却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2、形而上学和存在论:①后人在编篡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将自然科学编为《物理学》,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放在《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②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即他的第一哲学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也就是“本体论”(ontology,又译作存在论)。存在论的研究对象是存在。③“存在”有两种意义,第一是“偶然的性质”,不决定存在的本质,如红衣服的红;第二是“必然的本质”,即范畴,如实体、性质、数量、关系等,它们在任何事物上必然存在。④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实体”,它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核心的核心”。于是他的存在论都归结

为“实体”的问题,即实体哲学。⑤实体哲学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实体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实体学说”。第二,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四因说”。第三,实体如何生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潜能与现实”学说。

3、实体学说:①实体在一切意义上是最初的,其它范畴都不能离开它独立存在,唯有实体才独立存在。②“实体”具有四个特点:a.它是具体个别的东西。b.它不同于属性,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c.它们的实在性相同,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实在。d.实体的偶性可以变化,但其本质不变。③亚里士多德把那些既不述说、也不依存于其他主体的具体个别事物称为“第一实体”,它构成了支撑一切其他事物的最后载体和绝对的主体。④紧接着,亚里士多德提出逻辑上的“种”和“属”的概念是“第二实体”,他虽然认为第一实体更加是实体,但也部分地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中。⑤“第一实体”具备两个特征:不可述说某主体;且不依存于某主体。“第二实体”只具备一个特征:不依存于某主体,但它可以述说某个主体。

4、四因说:①实体的原因有四类: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后三类可以统一归结为“形式因”。因而实体的原因就简化为质料因和形式因的共同作用。②这里的“原因”一词,是指一切感性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形而上学根据和条件。③“质料”是事物在运动变化中始终维持存在的因素,是运动的物质载体。“形式”乃是某种事物之所以是此种事物的根本条件,即事物的类本质。动力因是运动的源泉;目的因是一种内在目标,是功能实现的倾向和可能性。④“质料”虽然是实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但“形式”构成了一个实体的本质方面和特殊性,因而后者比前者更本质更实在。“形式”是本质的实体。⑤质料和形式是相对的,砖对泥土来说是形式,对房屋来说是质料;房屋是砖的形式,又是街道的质料。这样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这个序列的最下端就是没有任何形式的“纯粹质料”,它相当于“非存在”;序列最顶端的是“纯粹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目标。⑥纯形式是不动的推动者,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作“神”。在神的指引下,质料与形式的交替上升(或者相互结合)完全是有机的而非机械的;其目的是内在的而非外加的。

5、潜能与实现:①万物生成,即由潜能向现实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②潜能,即质料具备获得某种形式的可能性,但尚未具备它;实现,即质料已经完全获得了它的形式。③在转化过程中,质料是被动者,形式是推动者。运动既不是潜能又不是实现,而是潜能与实现之间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1、感官认识和“蜡块说”:①对第一实体的认识从感官开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

②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经验主义倾向。③但他也承认感官只能接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接受它的实质。作为比喻,他提出蜡块说。④“蜡块说”是讲感官可以抛开事物的质料而接纳其形式,正像一块蜡能接纳图章的印记而撇开它的铁或金子。在蜡块上留下的印记与这枚图章到底是由铁还是金子做成的无关。⑤亚里士多德进而认为感官具有局限性,不能认识事物的普遍本质。灵魂中的理性才是客观知识的来源。这类似于回忆说。

2、灵魂和认识:①灵魂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受肉体遮蔽的消极被动的灵魂;另一种是积极能动的理性灵魂。消极的灵魂会死亡;积极的灵魂永恒不死,且外来于身体。②亚里士多德试图中和灵魂不死和灵魂可死的学说。③被动的灵魂受感官刺激形成感性认识;积极的灵魂运用理性发现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1、什么是灵魂:①“灵魂是一个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躯体的完全现实性”。该定义一方面肯定了灵魂是非物质的,另一方面揭示了灵魂和躯体间的相互关系。②对任何有生命的实体来说,躯体是质料,灵魂是形式。躯体不再是灵魂的坟墓,只有灵肉结合才能共同发挥作者用。③他在灵魂与躯体关系的问题上,既强调生命实体的精神内容,又重视了生命实体的物质基础。

2、灵魂的等级:①他的灵魂包含了一切生命实体,例如动物和植物。②不同的灵魂可分为三类:a.营养灵魂或植物灵魂;b.感觉灵魂或动物灵魂;c.理性灵魂或人类灵魂。③高级灵魂可以包含低级灵魂的功能,例如人类和动物也有影响吸收功能,同时人类也具有感觉。高级灵魂的能力不能归结为低级灵魂的能力,例如理性能力不能归结为感觉能力的堆砌(结合认识论中的“蜡块说”)。

3、理智灵魂:①理智(努斯,nous)分作积极理智和消极理智。只有积极理智是永恒的、不灭的。其他灵魂功能都要随着肉体的死去而消泯。②消极理智就像质料,是一种潜能,是一种接受智力对象的能力。积极理智是指思想自身,是纯粹自在的。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1、人是政治动物:①他说: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作为人,幸福在于过一种团体的生活。②国家和城邦的产生是出于自然原因而非外力或强制造成的。这一切基于人在天性上的差别,有的人生来有理智,能管理和统治;有的人则生来具有体力而缺少理智只能听命于人。这两种人要相互配合,形成主仆关系。据此,亚里士多德极力维护古希腊的奴隶制。③相似的关系也出现在婚姻中。男女组成家庭、进而组成村落和城邦。④虽然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帝国时代,但他仍旧是城邦生活的代言人。

2、政体学说:①一个政党的政体应当能照顾到公众利益,以公共利益为原则。若只能照顾到当权者的利益则是一种蜕化的或错误的政体。②任何城邦公民都可以分做三部分:贫民、富人和中产阶级。只有中产阶级最能顺从理性而且最少野心,同时它也最稳定。因此中产阶级组成的政体最优秀。③富人的政体是寡头制,其极端是暴君政治;贫民的政体是平民制(民主制),其极端是暴民政治。中产阶级的政体是立宪(共和)制。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1、伦理学纲要:①一切事物或举动都以至善为追求目标。②善作为一种柏拉图式的理念是空洞的,它是超验的,和个人行为无关。这种善念本身也无法达到。③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在实践中就是幸福。④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静观的或思辨的理性,能凭这种理性享受思考的幸福生活的人只有哲学家;第二种是积极的或实践的理性,一般人凭这种理性达到德性的幸福生活。⑤实践的理性遵循“中庸之道”,中道是德性的原则。

2、中道学说:①过度与不足乃是恶的特性,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性。②中道学说值得注意的三个特点:a.中道是相对不同主体而言的,不是一个绝对平均数。b.过度与不足可以分别被看作是两种极端,只有中道才是美德。c.其本身

为恶的行为,没有中庸之道,例如通奸和偷盗。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学说1、范畴逻辑:①谓词可以粗分为两类:属于定义的部分以及不属于定义的部分。②谓词又可以细分为五类:种、属差、定义、属性(专有性质)和偶性(非专有性质)。举例来说,对于主词“人”,“动物”是种,“有理性的”是属差,“有理性的动物”是定义,这三类都属于定义部分;“能学习语法”是属性,“白色的”则是偶性,这两类不属于定义部分。③依据客观存在的状态,他提出十范畴表: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动作、遭受。随后他又加入五种范畴,以“实体”范畴为中心将它们分别联系起来。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超越了柏拉图仅将三对范畴联系起来的做法,发展了后者的“通种论”。

2、演绎三段论:①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是一种论说,在其中某些东西被肯定了,另外一个东西就必然由这些基本的东西而成立。”②它的基本形式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例如:从“任何人有死(大前提)”和“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可以推断出“苏格拉底有死(结论)”。③三段论遵循三条逻辑公理:a.矛盾律,即矛盾者不能同真。

b.排中律,矛盾者不允许有居中者。

c.同一律,不矛盾者恒不矛盾。

十、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1、原子论思想:①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②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③哲学意义:a.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b.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c.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2、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①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②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③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

十一、斯多亚学派

1、代表人物:①早期:塞浦路斯的芝诺、克里尼雪斯和克吕西甫。②中期:巴内修和波赛唐纽斯。③晚期:赛尼卡、爱比克泰德和河马可·奥斯留。

2、自然哲学:①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的层次上论述世界万物。②在微观层次上的观点: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认为火是最初的元素,是主动的本原;土、水、气三种元素由火产生,但水和土是构成万物的被动元素。认为火和气两种元素构成的精气,叫做“普纽玛”或“精神”,它最富有火的能动性。③在可感的宏观层次上的观点:认为在被构成的万物中,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是它们二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认为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最普遍的是“普纽玛”,最高级的是理智。认为理性所规定的形体由于理性的等级而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的等级系列。认为神是具有完全理智的形体,“有智谋的火”;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奉献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④在宇宙观层次上的观点: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作循环运动。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

3、伦理学:①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②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③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④认为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⑤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十二、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1、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三个:太一、努斯和灵魂。2、认为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3、认为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流溢”。

4、认为人的灵魂可上升或下降。

5、神秘主义成分居多。

十三、古希腊怀疑主义皮浪(又称皮罗)1、认为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现象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具有相对性;伦理也是不可靠的,因为不同的风俗有不同的伦理观念。

2、认为“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的不动心是哲学家的表现。据说皮浪对危险从来不回避。

3、认为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就是最高的善的体现。

第Ⅱ部分:中世纪哲学

一、从耶稣到圣奥古斯丁基督教的主要教义

1、三位一体说: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2、创世说:上帝七日创世。

3、原罪说: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人类永世受苦。

4、救赎说:《旧约》通过摩西十诫来救赎,《新约》通过耶稣之死来救赎。

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德尔图良为代表。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奥古斯丁为代表。

奥古斯丁1、知识论:①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来源。②人获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

2、神正论:①关于什么是“恶”的问题。②意志自由说。③原罪和救赎说。

二、早期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概述

1、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2、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3、“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①第一阶段:从9世纪到12世纪末(即这一节所讲的早期经院哲学),是经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实在论之争。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②第二阶段:从13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经院哲学兴盛和开始衰落时期,最主要的是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1、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2、问题的由来——这个问题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①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②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③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④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3、唯名论的观点:①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②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a.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b.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4、实在论的观点:①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②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a.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b.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5、争论的意义:①哲学意义: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②社会意义: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三、经院哲学的繁荣与解体

托马斯·阿奎那1、哲学与神学:①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②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2、“形而上学”:延续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

3、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宇宙论和目的论论证:①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第一推动者是上帝。②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第一原因是上帝。③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绝对必然的依据是上帝。④从事物中发现的完善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绝对完善性是上帝。⑤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终极目的是上帝。

4、此外,托马斯还系统介绍了他的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学说。

威廉·奥卡姆1、论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的区分:①认为知识的真假始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两个途径进行:a.通过了解命题中词项之间的关系;b.根据词项与事物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②认为对词项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认识叫做抽象认识,如“苏格拉底是人”;对词项与事物之间有无联系的认识叫做直观认识,如“苏格拉底在跑”。③认为由直观认识复合组成证据知识,由抽象认识复合组成自明知识。④认为直观认识表达偶然命题,证据知识是偶然知识;抽象认识表达必然命题,自明知识是必然知识。

2、“奥卡姆剃刀”:①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的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做“奥康剃刀”。②“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③它也叫做一条思维经济原则。例如自然规律能够解释石头滑落山谷,那么就不必引入一个天使去解释它。

第Ⅲ部分:德国古典主义之前的近代欧洲哲学

一、从文艺复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文艺复兴1、①描述性的含义:14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②实质意义: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

2、人文主义:①基本含义: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在哲学上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②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与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主张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

库萨的尼古拉1、概说:①库萨的尼古拉是中世纪哲学向近代哲学过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②他继承发扬柏拉图主义、中世纪神秘主义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发挥人文主义精神,概括当时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成果,制定出一种具有独创性和过渡性特色的哲学学说。③他的哲学还保留基督教神学思想,但已经开始摆脱正统神学的束缚,不仅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复兴”,而且还开辟了文艺复兴时期泛神论自然哲学思潮的先河。

2、哲学主张:①反对用逻辑证明上帝存在的做法,把上帝称为“不可理解者”,主张对上帝持有一种有学问的无知态度。②他持一种泛神论的观点,要理解上帝就要回到“自然之书”中去。③极大与极小是对立统一的,那是上帝的形式之一。

二、英国经验论哲学的雏形

培根1、四假象说:①“族类的假象”: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②“洞穴的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③“市场的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④“剧场的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2、唯物主义认识论:①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②认为“经验”要符合以下的要求:a.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b.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是足够的。c.科学实验要作为最主要的经验。③认为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④认为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

3、科学归纳法:①培根在经验中看中科学实验,在他看来,因为科学实验讲究科学方法的,而他认为科学实验应用的方法应是归纳法,它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的“新工具”。②他的归纳法是分三步进行的:a.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b.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即“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c.归纳。该步最要紧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进行归纳的关键性一环。

霍布斯1、自然哲学:①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②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③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④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⑤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加减。他认为理性推理就是对感觉材料的组合与分解,是对名称的加减计算活动。如他举例“人”的概念的形成。

2、政治哲学:①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②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动。③认为人类按照“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的自然律,必然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④认为社会就是人类的契约生存状态,国家是契约的产物。⑤认为国家是伟大的“利维坦”,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3、对宗教神学的批判:①认为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②认为恐惧和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自然种子。③认为神学的传播和教育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④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保护宗教的存在和传播。

三、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笛卡尔1、方法论:①同培根一样,作为一个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旧知识的批判者,最重要的不是他给人们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而是他给人们提出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笛卡儿的方法论代表了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一种理解——唯理论的理解的开始。②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③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中表现为:a.度量方法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即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之间在性质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b.研究顺序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以上两个方法特征也就是哲学的方法特征。④认为科学方法的规则有四条:“第

一,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2、第一哲学——形而上学:①“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②哲学的出发点——普遍怀疑,笛卡儿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③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并且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3、论上帝和世界的存在:①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的结论,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或者说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②认为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③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帝”观念。其次,他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最后,他认为“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它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如出一辙的。④笛卡尔认为由于有了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的终极原因或保证,因此也可以推导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三条原理。⑤笛卡儿是这样推论世界的存在的:他认为我们有一个“广延”观念,造成广延的观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心灵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不可能欺骗我们。因此,上帝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观念必定是真实的,我们也就把握到一个与广延相符合的实在世界。

4、心物二元论:①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同时肯定了作为思想的实体和作为广延的实体的存在,在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通过结合在人身上的心灵与身体来阐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论思想。②认为实体应定义为“一个不以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上帝毫无疑问是实体,心灵和物质如果除却了要有上帝作终极原因这一点因素,它们也是实体。③认为心灵的本质属性思思想,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④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不能相互作用,产生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一致的原因是人脑部的“松果腺”。

5、笛卡尔哲学在十七世纪的影响:①笛卡儿哲学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反对。反对的声音其一是来自于罗马、法国和荷兰的教会,其二是来自于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伽桑狄和英国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洛克。②笛卡儿获得了许多信徒,追随者从不同方面发挥了笛卡儿哲学。具有代表性的后继者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法国的马勒伯朗士。

斯宾诺莎1、哲学的基本特征:①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②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a.确认真观念。

b.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c.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2、实体学说:①实体的概念: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第一,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第二,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第三,实体是唯一的。第四,实体是无限的。第五,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六,实体是永恒的。斯宾诺莎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②实体的属性:第一,认为实体的属性的定义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第二,认为实体的属性是无限多样的,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想。第三,认为每一个具体存在物都有广延与思想两个属性,因此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第四,认为实体的两个属性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二者各自有自己的样式,但都是同一个实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③实体的样式:第一,认为实体的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它就是个别事物。第二,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实体,但是样式相互之间处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第三,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而事物与观念是不能相互作用的。第四,认为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必然有对应关系。因此身体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可以协调的。④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斯宾诺莎在实体论中关于自然(神、实体)与个别事物(样式)的关系的论述,涉及到了无限与有限、整体与部分、

一与多、普遍与特殊、原因与结果、本质与想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集中到了他关于“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的论述上。这是他的哲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内容。第一,认为作为整体的实体与作为个别事物的总和是不相同的,前者称之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即“能动的自然”,后者称之为被产生的自然,即“被动的自然”。第二,认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二者具有不同的特性,前者的特性是形而上学进行研究的,后者的特性则是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

3、斯宾诺莎的真理论:①认为知识根据观念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a.由传闻和符号得到的知识。b.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c.推理的知识。d.直观的知识。以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合起来为一种,称之为“意见和想象”。②认为直观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称之为“真观念”。“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是方法论的前提。③认为真观念是纯思想的结果,它的标准在于自身,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内在标志”。④认为虽然真理的标准来自自身,但是“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即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是一致的。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外在标志”。

4、人性论:①斯宾诺莎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也就是把握自然的生活,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界的知识,而且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把握。认为把握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自由的前提。②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③认为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他尤为强调后者,称之为自我完满。④认为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自发的叫嗜好,自觉的叫欲望。欲望又分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爱是伴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因此,伦理的善恶观不是先天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感觉而言的。⑤认为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的关系,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就应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应该说,斯宾诺莎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能象他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5、自由学说:①认为由于自然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任意的自由。②认为自由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也就是说,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就如上所说,是幸福的。后人把他的这个自由观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有自由是“知天命”的说法。

四、唯理论哲学的高峰——莱布尼茨哲学

莱布尼茨1、单子论:①莱布尼茨认为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的特征是:a.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b.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

c.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

d.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

e.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②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③莱布尼茨认为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较高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它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④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⑤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⑥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⑦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2、神正论:①莱布尼茨根据逻辑规律包括充足理由律的主张,认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即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主两个层次上。结果现实世界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存在,而且是最好的的世界。②对于在最好的世界中会有恶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③认为“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他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④认为“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⑤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帝的报偿或惩罚。而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五、英国经验主义的繁荣与蜕变

洛克1、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①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第一,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第二,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②“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第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第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③认为即使把天赋观念看成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就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而不一定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然而,“潜在的观念”的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④“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①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②认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它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认为洛克关于“潜在的观念”

的自相矛盾性的分析是表面的,是他不懂得“天赋观念”的真正内容造成的。③认为经验虽然对于知识有作用,但是它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为经验无论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验科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其作用都是有限的。④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只是知识的机缘,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⑤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

2、二重经验说:①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②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a.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b.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③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④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3、观念分类说:①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a.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b.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②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第二,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第三,)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③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④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4、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①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②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5、知识论:①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②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第一,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关于观念存在的知识。第二,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③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④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6、社会契约论:①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德享有自然权利。②认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③认为由于财产权的冲突,人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甚至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订立社会契约是人们为避免冲突的严重后果的手段。④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之外的一切权利是不可转让的。⑤认为接受大家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也受契约的限制,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利。⑥认为国家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应分开,属于不同的权力主体。立法权是高于一切的权利。

贝克莱1、基本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①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②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③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④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⑤贝克莱显然地把观念与观念的基础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2、对“物质”实体的批判:①贝克莱为服从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观点,必然要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即否定客观存在的物质。另外,他对“物质”实体进行批判,也是为了反对无神论,为宗教信仰辩护。他认为承认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是无神论的基础,要排除无神论,首先得否定唯物主义,否定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的“物质”概念。②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的种种结论也是从洛克经验论中引发的。第一,他认为“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因此洛克讲观念的感觉形式有与外物的相似性是不恰当的,由此而肯定外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否定观念是对外物的摹写和反映。第二,他认为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不仅第二性的质是主观的,而且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也是主观的,第一性的质也是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理由是:a.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b.第一性的质也是相对的。第三,他认为洛克为了各种可感性质能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而假设实体存在,是传统的“抽象观念说”在作崇。第四,他认为洛克在他的双重经验说中设定经验的外在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只有心灵一

个来源就足够了。总起来讲,贝克莱认为物质实体既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也没有成为观念原因的理由,“物质就是虚无”。③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一个已有的理论中发现其自身的矛盾,如何去克服矛盾,然后将其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思想创新过程的形式。他的批判囿于经验的范围内是逻辑的必然。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唯物论的弱点暴露无遗。

3、视觉理论:①他认为视觉与触觉的对象是不同的。觉的对象是光和颜色。触觉的对象是广延。②他认为感觉是复合的,视觉和触觉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视觉的“图像”(光和颜色的混合)包含了对触觉对象的判断,触觉的“印迹”(广延的观念)存在视觉对象的提示。③认为由于图像的提示作用,久而久之视觉中就形成了对广延的的联想,这种关于广延的观念则依赖于心灵的的想象。④认为建立我们的图像与印迹的联系的“自然作者”是上帝。⑤贝克莱显然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是主观主义的空间观。

4、论精神实体的存在:①贝克莱关于心灵实体存在的论证:第一,认为感觉要有主体,因此心灵是存在的。第二,认为观念的产生不能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因此要在观念之外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第三,认为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而观念的存在是持久的、连续的,因此在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②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第一,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第二,认为人的观念的真假的差别证明了它们有一个外因,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第三、认为我们关于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它们只能出自于上帝。

休谟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休谟把洛克的经验对象“观念”改称为“知觉”,通过对知觉的分析论述了经验论的原则。①认为根据知觉呈现出的性质不同,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两类:a.印象,印象分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是原初的,来自不可知的原因。反省印象是直接从感觉印象得来的,或通过插入的观念,间接从感觉中得来的。b.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②认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包括想象、回忆)的差别,心灵对它们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相同的。③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同洛克一样,休谟也认为知识是关于观念(知觉)之间关系的知识,并且对知识作了区分。①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过观念而变化。②认为知识相应也分为两类:a.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的知识。b.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观念以外的经验做出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③认为关于观念关系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但它可以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第四,认为除了以上两类知识,没有任何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休谟从彻底的经验原则出发,否定了任何实体的存在,不过他是以不作判断的态度来处理的。①认为物质实体不可知的。②认为心灵实体是不可知的。第三,认为上帝及其属性是不可知的。

4、论因果关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之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①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

②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③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④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人性的东西,是人的“期待”的心理状态即“习惯”使然。人以为按因果关系行动,实际上是按习惯行动。因此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5、伦理学:休谟的伦理观是情感主义的,并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六、法国启蒙哲学家

启蒙运动1、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它的特点有:①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法国启蒙思想主要代表了新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是先进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对本身就具有直接进步性的自然科学的概括反映。②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③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④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首先,它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第二,它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卢梭1、不平等的起源:①他虽然认为不平等的产生根源于人性的自然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生产和生产技术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产生。②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③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确定。第二阶段:官职的设置,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政权。第三阶段:合法的权力变为专制,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在卢梭看来,人类的第一个过渡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因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必然物极必反,暴君要被暴力所推翻,社会开始新的平等。卢梭认为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是从社会不平等向社会平等的过渡。关于这个第二个过渡,他认为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重新使人获得自由和平

等的社会。

2、社会契约论:①认为第二次社会契约与第一次社会契约不同。它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②认为这次的社会契约进行的权利转让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种转让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自由权不会因转让而被剥夺。③认为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既不是霍布斯说所的有绝对权力的“利维坦”,也不是洛克所说的只有有限权力的政府,而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④卢梭的“公意”概念有两方面的性质:第一,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是集合概念。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第二,它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它是包含着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自由和服从的辩证统一的概念。⑤卢梭的社会不平等与平等论具有为革命辩护和倡导人民主权的民主制度的实践意义。

3、良心论:卢梭是性善论者,良心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而且也是知识的原则。他的良心论的主要观点有:①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②认为良心在知识和理智活动领域起着判别真假是非的规范作用。③认为良心在道德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是消极的感觉,而是具有趋利避害、向善背恶的天然倾向。

百科全书派1、含义:①1751年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组织编辑《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1771年完成全书,共三十五卷。因此“百科全书派”在一般的意义上指“百科全书”的编撰人员群体。②“百科全书派”的特别含义指法国启蒙时期的一批唯物主义的、战斗的无神论者。这也是我们在此使用的含义。

2、“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①拉美特利,著《人是机器》、《人是植物》、《各派体系的提要》等。②狄德罗,著《供明眼人参考的论盲人的信》、《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等。③爱尔维修,著《论精神》、《论人》。④霍尔巴赫,著《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体系》等。他的战友称他是“上帝的个人的仇敌”。

3、“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和物质概念,比起十七世纪的唯物主义来有了重大的进步,克服了一切神学的不彻底性而达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水平。主要表现在:①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的思想,力图克服以往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性,而给它一个更概括的哲学上的定义。拉美特利说:“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爱尔维修说:“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②都一致肯定物质是能够自己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霍尔巴赫说:“物质是凭着自己固有的力而活动,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冲击使它运动的。”③都肯定物质本身就具有感受性即感觉能力,从而肯定了意识或心灵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或功能。狄德罗把“感受性”看作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基本性质。④狄德罗等肯定物质本身客观地存在着各种性质或特性,或肯定物质是“异质”的,即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⑤强调宇宙间的万物都处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中。⑥包含着某些辩证法的因素。⑦“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的缺陷是,就其宇宙观的全体来说,仍然是典型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

4、“百科全书派”的认识论:总的说来,“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继承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克服了他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而发展成为较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他们的观点的特点有:①他们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把感觉看作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克服了洛克把感觉和“反省”都当作观念来源的二重经验论的缺陷,而达到了较彻底的反映论的水平。②他们也一样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特别是反对笛卡儿等人所宣扬的那种“天赋观念”的学说。③他们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反对唯理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力图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④他们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⑤他们在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或反映论的同时,竭力维护了感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可靠性和世界的可知性,反对了不可知论。⑥“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的缺陷是,他们的反映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人类认识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正确认识主观能动作用,没有正确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也没有把正确认识看作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而是一种“一次反映论”。

5、“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和反宗教思想:“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的反宗教思想更公开、更鲜明、更彻底、更坚决。具体的方面有:①他们驳斥了一切宗教赖以建立的基本原理。②他们对特别为基督教所信奉的一些基本教义和信条,都进行了批判和嘲笑。③他们不只限于对宗教的教义和神学理论的荒谬性作理论上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对教会及僧侣在实践上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罪恶的欺诈和愚弄,对社会国家造成的祸害,以及僧侣阶级本身的反动腐朽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嘲骂和痛斥。④他们对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也有较深切的认识。⑤“百科全书派”的反宗教思想的局限是,他们对于宗教产生和流行起来的真正社会阶级根源没有正确的理解,因而也提不出消灭宗教这种祸害的正确途径。

6、“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①“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他们的人性论。他们把人只看作一个自然的存在物,即肉体的人,因此每个人的自然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人的共同本性就是追求肉体的快乐和逃避肉体的痛苦,即“自爱”和“自保”②认为人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们的“环境”指社会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而社会环境又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而不是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爱尔维修就说:“人是教育的产物”。③当人们问到政治法律制度的好坏又是如何造成的时,他们认为“意见支配世界”。爱尔维修就认为,政治制度的好坏,取决于立法者的意见。他们的历史观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7、“百科全书派”的政治观点:①认为私有财产和自由是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力”,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②认为人是生来平等的。③反对君主专制。

8、“百科全书派”的伦理观点:他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伦理观,即:①认为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道德行为是适合人性的行为。②认为为了个人的利益,应该把个人的利益和别人或公众的利益结合起来。③“百科全书派”有关社会领域的理论基本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拉美特利1、唯物主义与《人是机器》:①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身心关系学说。②他认为

笛卡尔利用其数学方法第一个得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论断,但后者的心物二元理论是一种妥协和荒谬的理论。③自然界中物质是唯一的物体,广延和动力是其根本属性。④拉美特利的运动观带有机械论色彩,他以其丰富的医学知识论述道人是物质的东西;所谓心灵不过是大脑的产品。肌体与心灵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⑤拉美特利对复杂现象,尤其是意识问题的机械结论,体现了他认识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2、经验的认识论:①感觉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没有感官就没有经验,进而也没有知识。②他利用经验论立场和机械论的运动观解释认识,把认识说成是经验的机械组合,是一种消极直观反映论。

狄德罗1、物质-自然观:①自然、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存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②思维是大脑的属性,思维和意识对物质存在依赖,物质是世界的统一性。③物质具有普遍感受性,是可以认识的。④狄德罗用“异质元素”概念解释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它类似于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异质元素是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彼此异质、数目无穷。⑤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着的,“天下无新事”的说法是错误的。

2、认识学说:①人不仅是观察者还是解释者,即知识不仅来自于经验,还有赖于理性参与。②狄德罗强调观察,重视用科学实验手段来检验真理。③科学实验毕竟还不等同于社会实践,他的认识论也带有机械反映论色彩。

第Ⅳ部分:德国古典主义哲学

一、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康德的“批判时期”哲学的基本特征

康德的“批判时期”的哲学由三大“批判理论”组成,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所谓“理性批判”即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的全面考察。

1、“理性批判”的缘由:据康德自己认为,他之所以要对人类的理性能力作一番考察,主要是受到了两个人的影响:休漠和莱布尼茨。①休谟的怀疑论给康德的启发。一方面他同意休谟的从经验论出发,认为没有客观的、必然的因果性的观点,因此过去一切“形而上学”有“独断论”的危险。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同意休谟的怀疑论的结论,因为数学和自然科学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不可怀疑的。②莱布尼茨的唯理论的影响:对康德的启发是,莱布尼茨认为理性本身有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或永恒法则,它们早已作为一些必然的关系潜在于感觉经验中并起着我们常常感觉不到的某种现实作用,理智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反省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它们,从而得到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理。这一启发使康德解决了他在休谟那里碰到的难题。使他坚信对理性能力考察的必要。

2、“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①把对认识能力的批判规定为哲学研究应有的出发点。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③它力图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各种互相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3、康德的理论哲学的中心问题:康德认为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一切问题都与之有关的中心问题或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4、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与他对知识的看法和判断的划分的思想有关。①他认为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只有那种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又能增加新的内容的判断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②他通过对判断进行划分,然后推出了他的“先天综合判断”。首先他同意休谟对判断作“综合判断”和“分析判断”的区分,并且同意休谟认为分析判断是先天判断和必然判断的分析(休谟那里用“命题”表示判断)。但是他不同意休谟认为综合判断仅仅是后天判断和偶然判断的看法,认为休谟这样对判断的区分知识在逻辑形式上对判断的区分,没有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他认为如果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的因素考虑进来,还有第三种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指那些在内容和性质上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具有必然真理的综合判断。

5、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论证思路: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当然就要去证明它,说出它成立的理由。他先是举出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命题来说明,然后在进入到形而上学中去论证。他的论证始终是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来展开进行的,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问题,当然也是困扰康德的难题。这个问题可分开成两个问题:①哪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②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能够给与经验(即知识)以普遍必然性?

首先,关于对“那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的解决,康德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经验论派和唯理论派的看法,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因为他认为“先天”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因此先天命题就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先于经验而获得的东西,而是指那些为经验提供必要的前提的知识要素,即“普遍必然性”的要素。

康德指出了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但是对形而上学命题是否先天综合判断,康德采取了两种回答方式,一是事实的回答方式,二是理想的回答方式。

关于对“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能够给与经验(即知识)以普遍必然性?”问题解决,是解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关键,关系到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成立,因此康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形成了他的先验哲学。

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在他看来具有为人类认识找出坚实的基础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实际上解决的是:①纯粹数学何以可能?②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③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或作为传统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康德的先验感性论

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纯粹数学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

1、什么是康德的“感性”概念:①感性的定义:“通过被对象的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②认为在感性中有如下三点认识:第一、感性产生表象要受到外部对象的刺激,刺激感官的对象叫“物自体”。刺激形成表象的材料是感性直观的后天因素。第二、感性产生表象要由对物自体的刺激做出反应的直观形式。直观形式是先天的。第三、感性接受的表象称为感性直观。

2、什么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①康德认为有两种:“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②康德关于“空间”是纯直观的形式的理由:认为“空间”形式使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康德关于“时间”是纯直观的形式的理由:认为“时间”形式使代数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3、康德在他的先验感性论中形成了如下几个重要结论:①感性直观(即感性认识)是感觉材料和直观形式的结合。

②感性直观(表象)不是外部对象“物自体”,它形成了“经验”即现象,“物自体”因此不在经验中,不是经验的对象。③时间和空间虽然是先天的,但是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形式,因此也是实在的。④康德的时空观在性质上是一种对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进行结合的时空观。

康德的先验知性论

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

1、什么是康德的“知性(理智)”概念:①“知性”的定义:指为联系直观以思维对象的能力。②感性与知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③知性也有自己的先天的纯形式。

2、什么是康德的“知性的纯形式”:康德认为“范畴”即是知性的纯形式。①康德通过逻辑判断的形式推导出知性的范畴,同时也证明了逻辑判断的认识基础。②康德推导知性范畴所使用的逻辑判断:四组十二种。

3、知性范畴:①康德的“范畴表”的意义:a.第一次猜测到了判断与范畴的内在关系。b.由于他的范畴表是一个体系,尤其他作“三分法”,有对范畴的辩证本性的猜测。

4、康德对范畴的作用的论证:①认为范畴作为知性的先天形式来自于“我思”的先验统觉,“统觉”就是把形形色色的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②认为由于统觉,所以一切被自我所意识到的表象,都按照某种普遍必然的方式被连结在一起。逻辑判断反映的正是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功能,判断的形式反映的正是自我意识综合统一的普遍必然的方式,因此,呈现在自我意识中的一切感性直观材料都被知性范畴所连接,由此综合得到的经验知识是客观有效的。③认为范畴除了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没有客观有效性,它的有效性只是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5、康德的关于“认为自然界立法”的论断,这个论断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如以上所说,知性只能及于经验即“现象世界”。②知性被运用于直观材料时,铸造了现象或经验内在的联系、规律性和同一性,从而既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产生了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因此,纯自然科学是可能的。③康德的先验知性论一方面肯定了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等于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物自体”世界距离我们愈来愈远。

康德的先验理性论

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形而上学可以可能?”问题的研究。但是我们将看到,康德研究的结果是不同于他对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果的。

1、康德的“理性”概念: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比“知性”更高级的能力,它指人心中要求把知性所得到的各种知识、原则、定律等等,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改造制作、加工整理为最高最完整的系统,以达到把握无条件的绝对的知识的能力。

2、认为先验理性的先验性在于先验理念。按照对知性进行分析的同样思路,康德认为与理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推理,从推理的形式可以推出理性的最高概念。认为理性的概念有三个,即三个“理念”:①“灵魂”理念:它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最高概念。②“世界”理念:它是一切物理现象的最高概念。③“上帝”理念:它是统一精神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最高概念。④康德认为这三个最高概念是理性主观自生的“先验概念”,所以叫“理念”。它们是用来系统化知性的经验知识的一些指导原则,而不是有实际存在的对象与之相应的理性概念。就是说,现象或经验中并无和理念相一致的对象,理念乃是同任何实在对象无关的主观概念。

3、认为理性运用会产生悖谬或“二律背反”。

康德认为,如果理性仅仅把“理念”作为“综合统一”知性知识的指导原则,那时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的。然而,人的理性具有把这些理念作为知识对象的自然禀性,不免产生“幻相”,把主观的理念当作有客观内容的,即有现实的对象和它们相一致符合的东西来认识。

康德认为“幻相”产生的原因是:当人们在思考这些理念时,总要对它们有所判断,而除了范畴外,人们又没有其它的判断的工具;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将范畴运用于理念,作出它们是否存在,有何属性,有何因果关系等等判断,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

康德认为理念被当作先验幻相有两个错误:

第一、范畴只有经验的使用,只能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超验的使用,产生的结论没有客观有效性。

第二、范畴所适用的对象都是可知的现象,当范畴被误用于理念时,理念也同时被误解为知识的对象;但实际上,理念根本不是时空中的对象,不可能被认识。

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就是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与三个先验理念相对应,形而上学就有了“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学”和“理性神学”三个部分,康德一一地对它们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他们不可能作为知识而存在。

(1)关于理性心理学的背谬。

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灵魂”(或“心灵”),主要目的是证明灵魂不朽。证明的全部推理是以“灵魂是一个实体”的推理为基础的。这个推理是:

大前提:实体是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小前提:灵魂(思维存在者)是一种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结论:灵魂是实体。

康德在分析这个推理时指出,这是一个有悖谬的三段式推理,它的悖谬在于犯了“四名词”的错误,即,中词“主体”没有保持同一意义,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主体”在大前提中是一个在认识的主客观关系中处“客体”地位的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是指认识主体,是自我意识。然而自我意识不是精神实体,不能用“实体”范畴对它进行判断。理性心理学却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把作为思维主体的灵魂作为实体来研究,造成了理论前提的根本错误;从此的一切推论当然就不能成立。

(2)关于理性神学的不可能。

康德认为“理性神学”的对象是上帝,主要目的是证明上帝存在。在所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中,“本体论的证明”是基础。

康德在分析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时指出,这个证明是建立在把概念和存在的属性混同起来的基础上的。“存在”作为表示事物样式的范畴,关于某物存在的判断是综合判断,需要经验才能把该事物的概念与“存在”范畴连结在一起,但我们不能把“存在”用来规定不能被感知的东西。这种状况就好比我可以想象我口袋里有一百元钱,

但实际上不等于我口袋里实际有一百元钱一样,两者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此说“上帝存在”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3)关于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康德认为“理性宇宙学”的对象是宇宙(或“世界”),主要目的是要得到关于作为绝对完整体的宇宙或世界的知识。

康德在分析“理性宇宙学”所有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推理时,与他指出“理性心理学”和“理性神学”的推理是错误的推理不同,认为它们的根本错误是用那些只能被应用于经验的先验形式,包括直观的形式——时空和知性范畴,如有限和无限、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等等,对世界的整体做出判断,其结果是造成一些正相反对的命题,而且每一对相反的命题都合乎逻辑。

康德把这种“理性”对“世界”作出两种根本对立的规定,而这两种互相冲突的规定在理论上有都同样站得住脚,谁也不能驳倒谁的现象叫做“二律背反”,它是理性运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所必然产生的结果。

康德具体对“二律背反”的命题进行了分析,这些命题包括有四组:

第一组: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第二组:正题——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

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复合的东西构成的。

第三组:正题——世界有出于自由的原因。

反题——没有自由,世界的一切都是被决定的。

第四组:正题——世界的因果系列以一个必然存在者为第一因。

反题——没有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世界的最初原因是偶然的。

康德用“归谬法”(反证法)对各个命题证明它们在逻辑上都是可以成立的。

例如康德对第一组命题的证明(仅以世界在时间上是否无限的证明为例):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有限)

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到任何一个被给予的瞬间,一个永恒就已经过去了,因而在世界里,就有一个无限系列的继续着的事物状态过去了。可是,一个系列的无限性就在于它永远不能通过继续的综合来完成。因此,一个无限的世界系列已经过去了,乃是不可能的,所以世界的开端就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

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无限)

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那么,由于所谓开端就是在它以前的时间里这东西尚未存在,因此就必定有一过去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世界还不存在,那就是说,是空的时间。但是在空的时间里,没有什么事物能发生,因为空的时间的任何一部分本身都不具有任何“存在”的而非“不存在”的条件,把它和其他部分区别开来,不管我们假定事物是由其自身发生或是由某种其它原因发生,情况都是这样。在世界里,虽然许多个事物系列可能有开端,但是世界本身不能有开端。所以世界在过去的时间方面是无限的。

由于所有的命题在逻辑上都站得住脚,因此康德没有对它们进行否定,而采取调和矛盾的立场去处理它们。

康德认为“正题”代表了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的主流,是“柏拉图路线”;“反题”代表的是非主流的看法,是“伊壁鸠鲁路线”。它们的对立大致是近代为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他指出,正题具有实践意义,符合道德和宗教的利益;反题有思辨意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虽然两者有着共同的错误根源,即把只能应用于经验领域的先验形式运用于“世界”这一理念,但只要作出适当的区分,是正反题各得其所,两者还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细分起来,康德处理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的态度是不同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命题,认为由于“物自体”世界是根本不可知的,所以正反命题都是错误的。对于第三组和第四组命题,认为正反双方都可能是正确的,不过一个是对“现象世界”而言,一个是对“物自体”世界(本体世界)而言。即自由观适用于本体世界,是人的道德实践必不可少的;决定论适用于现象世界,是科学理论所必需的。

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的意义:

A、尽管他是转弯抹角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论进行批判,当也间接地给了封建宗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具有进步意义。因此海涅说他砍了上帝的头。

B、他的学说中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的因素。

(A)它客观上起了第一次从理论上来批判和摧毁十七、十八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历史作用。

(B)它不自觉的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的认识从认识现象进到认识本质、从认识相对进到认识绝对、从认识局部进到认识全体时,在一定程度内就必然要发生矛盾。

4、形而上学的结局问题。

康德通过对理性进行分析,对“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的总的看法是,形而上学仍然是人类哲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理性仍然是指引我们知识和行动的可靠保证。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科学地重建。

康德的具体看法是:

(1)认为理性作为自然的禀赋,并没有欺骗我们,理性本身是客观的存在,是合理的,一切的错误在于对理性的误用和滥用。因此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的自然禀赋是可能的。

(2)认为要正确地使用理性,理性在自然科学中的正确使用是“导向的使用”,而不是“超验的使用”;理性在道德实践领域的正确使用则是“纯粹的使用”,而不是“不纯粹的使用”,即必须摆脱感性经验却运用理性,建立“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的实践哲学

1、康德的自由观

康德在经验知识领域对理性的运用予以了限制,但是在道德实践领域,他对理性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理性不仅不受任何限制,而且被认为是道德得以成立的唯一基础。而他从作为道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实践理性”中推导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绝对自由观。①认为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这种自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使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被理解。②认为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③认为自由在道德活动中是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它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④认为自由不是任意,即不是摆脱理性,而是以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理性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此自由就是自律,善良意志就是道德自律。

2、康德的道德律:根据善良意志的自由本性,康德分别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论述了道德规律。①认为道德律是“绝对命令”。绝对命令是“应该如此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如此做”这样的直言句式,它是无条件的,以自身为目的之合理要求。②认为“绝对命令”的普遍形式是:“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它是一切道德规则所必需的普遍形式,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与它类似的有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说的:“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也要这样对人”。③它从绝对命令推出了两条道德规律:a.“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把人当作工具。”b.“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④康德明显受到了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3、康德的道德公设:康德认为虽然反对以幸福作为道德基础,但是由于人有感性和情感,所以现实的道德行为不总是依据理性的绝对命令的,总有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了使对幸福的追求也能纳入到道德的行为中,康德提出了“至善”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而“至善”的追求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道德公设的作用在于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从而激励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康德的道德公设有三条:①假设意志自由。它能保证人们确信可以自己努力实现至善的目的。②假设灵魂不朽。它能使人不懈地努力。③假设上帝存在。它能保持人们道德的信心。

康德的道德学说是唯动机论,是信仰主义伦理学。

4、康德的理性宗教说:在以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我们已经看到他在对道德的理性考察中引入了信仰对象——上帝,体现了他的理性宗教说的特征。总的来讲,康德一方面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宗教狂热、宗教迫害等迷信做法表示反对和批判,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中的一个信仰主义者,他又试图把宗教所具有的正当的道德功能与纯粹理性的道德学说结合起来,把宗教理性化、道德化。

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

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了尽头;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辩证法的因素,把它系统化了。但是,黑格尔又是在批判康德等人的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体系的。

1、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主要有:①黑格尔肯定康德区别现象和“物自体”是他在近代哲学史上作出的一大功绩。但他坚决否定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原则区别和现象是主观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就表现在现象中,现象也就是本质的显现。因此,离开了特性或规定性就无所谓事物,离开了现象也无所谓本质;而认识了事物的一切特性或规定性也就可以认识本质。②黑格尔肯定康德提出对概念、范畴的批判研究,是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但他坚决摒弃康德在认识以前批判考察认识能力的“先验方法”。黑格尔认为,既然批判考察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就只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发展,加以考察。他把这种考察方式称为“辩证法”。③黑格尔肯定康德关于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时所引起的矛盾是必然的这种思想,应当看作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进步,但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一见解虽然“如此深远”,而他对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如此肤浅”。④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

2、黑格尔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①黑格尔肯定费希特提出了逻辑范畴产生的必然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从思维的能动活动中引申出了一个逻辑范畴的系统是一大功绩。但是,他认为费希特从我们的“自我”出发引申出范畴系统,是有局限性和站不住脚的。②黑格尔认为,费希特这样做势必陷入一切事物、对象都说成只是我们主观意识建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这就“会引起朴素意识的抗议”,并且这也是“朴素意识有权加以抗议的”。③他认为只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把它看作是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而完全能动地发展的,才能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彻底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战胜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贯彻到底。

3、黑格尔对谢林哲学的批判:①黑格尔肯定谢林提出“真实的东西”,即“真理”或“绝对”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了谢林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理解为“无差别的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黑格尔提出“具体的同一”、本身包含差别的同一代替谢林的“无差别的同一”。②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

“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③黑格尔认为谢林的这种做法是“对感性事物行使暴力”,是夺去了辩证法形式的“生命和灵魂”,从而只能使它丧失威信。他对谢林的“绝对”加以辩证的改造,把它从非理性的宇宙精神改变成为逻辑的宇宙精神,从它逻辑地系统地推演出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宇宙万事万物来。

基本概念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是所谓“绝对精神”,他来源于谢林的“绝对”概念。但是,他对“绝对精神”的理解和谢林是不同的,是对谢林的“绝对”加以改造的结果。比较而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有如下的特点:

1、虽然黑格尔和谢林一样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早已永恒存在着的某种宇宙精神,但在谢林那里,它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力量,具有非理性的性质;而在黑格尔那里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宇宙精神。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看作“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

2、在谢林那里,“绝对精神”是本身静止不动的,至少在它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活动而越出“绝对同一”的范围以前,它是静止不动的;而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本身就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是因为它本身内部就包含着矛盾,或者说它按本性来说就是矛盾的,而它自身的矛盾就推动它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同一与差别就是它内部的最本质的矛盾,它就是在不断地产生和克服这种矛盾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他把这种矛盾进展叫做精神运动的辩证法,实际上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矛盾统一的进展过程。

3、在谢林那里,由于他主张“无差别的同一”,他提出的“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的辩证形式,就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公式,差别、对立、矛盾既不知是怎样从同一来,也不知是怎样回到同一去的。而黑格尔认为,精神,即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运动,是有其固有的形式和“节奏”的。这就是他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辩证发展思想加以重新理解和改造而提出来的“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三段式”。

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

4、谢林认为“绝对”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意识到自己”而动起来产生了自然界和人,并只有通过人的神秘的艺术“直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逻辑的精神,因而只有通过人的概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只有纯粹概念才适合于表现它自身。

黑格尔认为纯粹概念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是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克服”自然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总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一方面,他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灵魂;另一方面,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作为主体辩证发展着的,宇宙万物,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人类思维的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外部表现,都是“绝对精神”自己产生和创造的。

三大部分: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

在谢林哲学之前,各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的隔阂,谢林则作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

1、辩证法与历史是统一的。

虽然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在外化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形式之前是纯概念或范畴的发展形式,它的辩证运动构成哲学本体论的内容,但是,在黑格尔看来,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管是个人意识,还是人类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是辩证发展的过程,辩证法是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从原则上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辩证法的某一个环节相对应;按照辩证法螺旋上升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方向是进步,达到了辩证法规定的最后目标,历史也就终结了。因此,本体论、辩证法和历史是统一的。

2、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虽然以客观精神的辩证运动为内容的本体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在先,人的意识在后,这只是从存在的顺序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认识的顺序而言,则是人的意识在先,绝对精神在后,因为绝对精神只是在人的意识发展到最后阶段才呈现出来。这样,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就成为认识论的对象,认识论也是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应用。因此,本体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构成

作为统一的黑格尔哲学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

(1)精神现象学:说明人是如何认识绝对精神的。

(2)逻辑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运动的。

(3)应用逻辑学,它又包括两个部分:a.自然哲学:说明绝对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b.精神哲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

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论述,是一个体系,它从他的“逻辑学”开始,即从“绝对精神”的纯形式或纯概念发展阶段开始,然后才是“绝对精神”在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阶段。

但是黑格尔在建立他的“绝对精神”的发展体系之前,必须回答“我是如何认识到绝对精神的存在的”这个问题,

因此,从认识顺序来讲,他又必须先通过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考察,说明“绝对精神”的发生过程。“精神现象学”就是他作出的回答。

黑格尔认为对绝对精神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在达到绝对精神的绝对知识之前,它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主要的环节有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等阶段,而每一个主要阶段又包含有下一个层次的环节。

(一)“绝对知识”发展的“意识”环节

在黑格尔看来,意识阶段是个体意识向外的阶段,它以外物为对象。它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

1、“感性确定性”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个人意识的最初形式,它的对象是个别事物的存在。它的特点是表面上看它好像是最丰富的知识,但实际上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知识。

2、“知觉”

黑格尔认为知觉是对感性多样性进行综合并加到事物上面的判断知识。它的特点是用一般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是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

3、“知性”

黑格尔认为,当意识关注于知觉对象,它沉浸在对象之中而忘记自我,这样就进入了知性状态。它的特点是用抽象的共相来对事物加以思考,共相被认为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知觉的对象。“知性”的知识对应于自然哲学。

(二)“绝对知识”发展的“自我意识”环节

黑格尔认为,知性消解了自我,但它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它会意识到,一个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东西自己也必须存在,这就是自我的存在,意识因此而进入自我意识领域。

他认为自我意识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欲望”、“主奴关系意识”、“自由意识”。

1、“欲望”

(1)欲望是克服外物非我存在的行动。

(2)欲望首先是动物的欲望,它毁灭被给与的存在。

(3)人的欲望是指向另一个存在的欲望,它是一种占有欲,以他人的承认为前提,因此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并存。

2、“主奴关系”

(1)主奴关系意识是人的欲望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2)主人意识是靠奴隶而实现的,因此主人意识不是自主意识,主人也是奴隶。

(3)奴隶意识也是一种自主意识,奴隶因此也是主人。

3、“自由意识”

(1)自由意识是主奴关系辩证发展的结果。

(2)斯多亚派的自由观是自由意识的第一个形态,它仅仅是观念上的自由。

(3)怀疑派的自由观是自由意识的第二个形态,它否定现实的不自由。

(4)宗教的自由观是自由意识的第三个形态,它在彼岸世界取消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绝对知识”发展的“理性”环节

黑格尔认为理性知识是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合题,它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观察的理性”、“道德的理性”、“自律的理性”。

1、“观察的理性”:(1)观察的理性是实验科学的知识,它是从外到内的发展过程。

(2)第一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然的观察,表现为自然科学知识

(3)第二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我意识与外界事物关系的观察,表现为逻辑学和心理学。

(4)第二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我意识的观察,表现为面相学和骨相学等。

2、“道德的理性”

道德理性相当于以个人情感为道德基础的伦理观,它与观察的理性构成矛盾。

3、“自律的理性”

(1)自律理性是把自律的理性即普遍规律引入道德领域的伦理观。

(2)自律理性是理性为自己设立的规律,是被自我意识在行动中实现的规律,他达到了意识和实际、自为和自在、个别和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四)“绝对知识”发展的“精神”环节

黑格尔认为,从意识到理性的发展阶段是个体意识的发展全过程,理性结束了个体意识,还要继续发展为精神。精神是主观精神外在为社会组织和历史进程的结果,它是客观的,因此精神环节就是客观精神环节。它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历史的发展阶段,分别是“伦理”、“教化”、“道德”。最高阶段就达到了绝对知识。

黑格尔还认为,“精神”作为绝对知识在以概念的形式表现自己之前,已经通过了具体的形象来被我们认识,这种形式就是宗教。因此他考察了宗教的发展,说明宗教也是绝对知识。

二、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

(一)“逻辑学”的大致轮廓:在黑格尔看来,逻辑学说描述的是“绝对精神”在还没有体现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以前的、丝毫没有物质性的所谓“纯粹概念”运动的规律和法则。

“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的辩证运动表现为从一个纯粹概念到另一个纯粹概念的转化,也是它的自我认识的过程。逻辑学中的所有范畴都被组织在正反合的形式中,构成了大大小小的辩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层层上升,从低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 【阶段特征】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④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⑤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科技史期末测试试卷

1.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 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30分)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以史为鉴”。实际上,技术史是一门研究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中的成败实例都是财富,都值得借鉴。 技术史是技术发展、成功的历史,但技术史中“过去的教训”也是很多的。例如桥梁史中列举了许多事故,其中有两起分别是因为没有考虑气象学中的风压和风振(风速变化频率和桥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破坏力极大)造成的。再如建造桥墩的沉箱法,过去约百年中由于没有采取逐步减压,潜水员病曾夺走了无数条沉箱工人的命。 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地基,究竟科学这做大厦能盖多高,地基是必须的!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必将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懈追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

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话掀开了人类通讯史上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再到火车、飞机、磁浮列车;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再到节能灯;从书信到电话、电报再到视频聊天等的飞跃,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有人类的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再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破解了生命的千古密码,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回首过去,火药的发明,使我们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我们拥有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促进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问世,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技落后了.而今世界各国大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做出了实施“863计划”应对世界科技的挑战.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增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如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七”成功发射、龙芯的开发研制……科技使我们生活幸福舒适,是科技把我们未来描绘得如此美好. 人类跨入了21世纪,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甚至灾难.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气温变暖,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前苏联的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的水俣病、我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等就是铁的证据.即使只为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研制出了化肥、农药,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但化肥、农药使粮食、蔬菜、水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又如克隆技术对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复制的人与基因提供者是兄弟还是父子?所以,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制定法律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管理,并严禁用它复制人类;再如原子弹如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过去的见面拜年变成时尚的短信问候,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人际关系冷漠.有许多人甚至上网成瘾,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由此在医学上开始对网络成瘾病理机制进行研究.

《中国建筑史》重点整理

中国建筑史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建筑实例是(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是(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 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建筑遗存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陵墓祭祀监狱建筑,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 夏商周时期是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奠定时期 汉代建筑: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 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中小型的居住建筑,以及佛教寺庙建筑,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出现。斗拱的形式多样,正处于未 定型的活跃探索期。多层楼兴起盛行,建筑组群庞大,显示出中国木构建筑 到两汉时期已进入体系的形成时期。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充满民族斗争民族融合的时 期。 佛教建筑的兴起,佛寺佛塔石窟和精美雕刻兴盛,陵墓建筑不甚发达,南朝陵 墓神道两旁的雕刻颇有成就。园林:魏晋南北朝,士人阶层兴起,玄学思想, 山水文学开始兴盛,私家园林以士人园林为主。家具:适应垂足而坐的高型 家具开始丰富,胡坐逐渐取代了此前中原的席地而坐。 宋朝建筑特点: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3建筑装修精美,色彩华丽。4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5园林建筑兴盛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期,明清两代的建筑较唐宋时期的建筑缺少创造力,更趋向于程式化和装饰化。 明代建筑:1初期的建筑风格与宋元相近,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期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2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也得到广泛应用3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技术趋于定型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5官式建筑形象严谨,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6私家园林发达7明式家具闻名于世8风水术发展极盛。 清代建筑特点: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4单体设计简化,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斗拱的承重作用消失,仅作为装饰5建筑材料与技术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玻璃,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在建筑上广泛应用。 明清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由明代蒯祥,徐杲等人主持设计。经历十二年建成,明清24个皇帝在此执政。位于北京城市的中心,占地72 公顷。有房屋8700间,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殿建筑群。 故宫基本布局:(一)严格的中轴对称(二)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三)前朝后寝(四)三朝五门三朝,对应三殿。.太和殿;颁布重要政令、天子登基、大朝会、皇帝庆寿等。.中和殿;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保和殿;宴会、殿试进士。.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三朝五门: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三朝的称谓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朝,入阖;宋代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每五日及朔、望一参)。也就是: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唐长安有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三朝为:外朝奉天殿、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元失此制,明南京宫殿则又用此制,其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代故宫五门为: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________的山洞里,距今约___________年,过着______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________,会使用________火,还会保存火种。 2.距今约________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使用________石器,用________耕地,种植________。 3.距今约________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________,使用________石器,会制造________陶。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和______的国家。 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________流域的部落首领,后来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 6.相传,黄帝建造_______,制作______,还教人们挖井,发明________,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 。 称________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__________”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周天子把________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镇守疆土,战时________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________ 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________、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经济上,________和________的推广,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政治上,争霸和变革。 (1)春秋时期:________逐步瓦解,________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诸侯________局面出现,齐桓公是春秋 第一个霸主。 (2)战国时期:形成____、楚、燕、韩、赵、魏、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思想上,出现_________局面,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的出现,新兴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初期,秦国比较落后, 秦孝公广纳人才,变法图强。 5.公元前356年,商鞅在_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国家承认________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政治上,奖励______,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 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________得到发展,

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陶器制造】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ⅹ) 5、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X ) 6、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ⅹ) 7、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8、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 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体液的协调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ⅹ) 9、古罗马科学家【盖仑】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1、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2、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89】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ⅹ) 13、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作的动植物分类。他于1735年发表了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分类的原则。(√) 14、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赫姆霍兹】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ⅹ) 15、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第一个发现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6、187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出版了划时代著作《电学和磁学论》,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的确立。(ⅹ) 17、奥地利生物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ⅹ) 18、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系统是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工程师波波夫发明的。(√) 19、【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ⅹ) 20、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1 第二讲 科技史概要

第二讲科技史概要 吴国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古代自然观 1、古希腊(Ancient Greek):世界的本原/基质/始基问题 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万物本原是水; Everything is made of water.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公元前546):无限定/无限/阿派朗apeiron 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万物本原是气;air.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40~公元前470)认为火是万物本原;Fire is the primordial element. Perpetual change was he believed in. “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for fresh waters are ever flowing in upon you.” “The sun is new every day.” 留基伯(Leucippus, 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40)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最早提出了原子论(Atomism)观点,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原子论思想。

A tom 端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四元素说(four elements火法),土earth、水water、气air、火fire。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火、气、水、土四元素是自然界原始物质; 5 phases 求知乃人之本性。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All things are numbers. Some of rules of the Pythagoras order were: Not to eat the heart; Not to pick up what has fallen; To abstain from beans. 数的和谐:harmonic mean 勾股定理:right-angled triangles: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n the sides adjoining the right angle is equal to the square on the remaining side. 电子是什么? 怀疑主义:皮罗(Pyrrho,365-275,BC)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答案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一) 1、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相传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当选部落首领的。 2、禹建立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4、春秋五霸:__齐桓公__;___宋襄公__;__晋文公__;___秦穆公__;___楚庄王___。首先称霸的是:____齐桓公____ 。首先称霸的原因:①任用___管仲__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提出了“___尊王攘夷__”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标志:公元前651年,在___葵丘___举行诸侯盟会,确立了霸主地位。 战国七雄:东___齐___;西、___秦___;南、____楚__;北、___燕___;中间、__赵魏韩_____。 5、大思想家家、大教育家、儒家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一书①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政”、“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无类”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 6、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称为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_铁器牛耕________引发社会变革,地主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内容有:体现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体现法家思想的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富国的措施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国建筑史笔记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 〈一〉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 1、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2、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4、间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各间具体名称是:尽间-又梢间-梢间-又次间-次间-明间-次间-又次间-梢间-又梢间-尽间 5、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 7、将作汉代以后,“掌握作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做“将作” 8、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 9、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 10、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监的副手称为“少监”。 11、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 12、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园囿的营造。 13、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 14、宇文恺隋代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长期担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官员,主持建造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展示了他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设计才华。宇文恺著有《东都图记》2O卷、《释疑》1卷和《明堂图议》2卷。 15、李诫宋代建筑师,字明仲,编纂了《营造法式》一书,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按宋《营造法式》,柱有侧脚,外柱都稍向中心倾斜,目的是为了加强屋架整体的相心和稳定,角注轴线偏8%,平柱轴线偏1% 。 16、蒯祥、徐杲(gǎo)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 17、样式雷明末清初“大木”匠师。清初主持设计故宫的改建,参与故宫太和殿的重建工程,后在工部样房主持营建和设计。后代子孙共七代都承续其业,举凡清代重要宫殿建筑的营建设计,都出自雷氏之手,被誉称为“样式雷”。 18、梁九明末清初,著名建筑师,故宫太和殿的设计者。 19、斗拱:为我国古典木构建筑的特有构件,斗是斗型的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挑头上上架升,同一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拱,或由上向下斜出的昂组成。 20、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中轴对称、大屋檐、群落式布局。 21、木架结构建筑体系是.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特征。 22、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吕彦直。 23、东都洛阳的规划设计人由以下杨素、宇文剀、封德彝、牛弘组成 24、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立者是梁思成。 25、柱式通常由以下柱子、柱础、柱身、柱头、檐部部分组成。 26、中国原始社会南北方最初的建筑形式是巢居和穴居。 27、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三个高潮期:秦汉、隋唐、和元明清 28、山西应县佛宫释加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 29、现存的白马寺的齐云塔,高约35M 。这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内容建筑) 30、江苏苏州虎丘岩寺塔(五代—宋)后周显德六年至宋建隆二年(公元959—961年)建造,砖石塔仿木楼阁式且(双壁)者,以此为最早。 31、20世纪80年代当代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北京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成功的表达了高雅古朴格调和建筑构思的统一,这是在现代建筑中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的探索。 32、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33、中国宋代五大窑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和官窑。 34、明以来,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 35、中国黑陶工艺特点是黑、薄、光、纽 36、元代陶瓷成为主流的装饰方法是绘花。 37、中国古代设计的审美特征 ①功能之美②造型之③装饰之美④材质之美⑤工艺之美⑥鉴赏之美 38、中国古代青铜设计发展的高峰是商晚期末西周早期。 39、司母戊大方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 40、中国古代家具从宋代作分界,前的家具以低矮型为主后流行高坐型家具。 41、艺术设计学在我国正式成立为独立学科是在(1998)年 42、在中国古代产品设计中,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所谓的(炻器),它具有陶和瓷两种性质。 43、明代的金属设计中,最具有特色并有突出成就是宣德炉和景泰蓝(景泰蓝:正式学名应该是“铜胎掐丝珐琅”,以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它起源于明景泰年间,习惯称之为景泰蓝。是我国传统工艺中集制造,色彩,装饰为一体的一种特殊工艺)。 44、金银错:春秋战国新工艺。又称金银错。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团花纹,用错石(细沙岩)再磨错平滑。 45、失蜡法:用蜡制成器型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溶液,蜡液流失,原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46、简述中国原始社会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装饰产生的原因? 编制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标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 47、简述六朝画像砖与汉画像砖的区别? ①汉多为一砖一画,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大型转印壁画,一个题材要几十或几百块砖; ②题材内容的发展。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外,还表现圣贤高士,更具生活气息; ③纹样除动物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亦占重要地位; ④六朝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形象,并多为浅浮掉的立体效果; ⑤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48、简述中国古代北方皇家园林造园特点是什么? ①规模非常大。“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②布局:宫殿集中,自成一区;各景区各有特点,通过游线连成整体;③功能:拜佛。居住。办公。 ④平面构图的原则和规律,建筑规整庄重,轴线; ⑤主要建筑群——外向“园中园”——内向 ⑥造景要素: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寺观。街市酒肆。田园村舍。 49、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青铜雕塑品。 50、斑漆是六朝时新创新的一种漆器工艺。 51、龙泉窖又通常被称作哥窖。 52、唐锦为纬锦(采用纬线起花),汉锦被称为(经)锦。 〈二〉中国古代建筑断代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的建筑(旧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 1、巢居与穴居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为的生活空间。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南方为躲避潮湿与虫蛇而构木为巢,谓之“巢居”;北方为防严冬的风雪却掘土为穴,谓之“穴居”。 2、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村落遗址,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有一种陶器表里光滑,表面彩绘,十分精美,因之又叫“彩陶文化”;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 主要遗址有: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木骨泥墙),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 3、龙山文化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发掘的陶器中,多为灰陶和黑陶;农业与畜牧业都很发达,开始了产品交换。父系社会已确立。 西安客省庄半地穴住宅遗址,分内、外二室,中有隔墙,由窄门联通;内室有柱洞和火塘,外室有柱洞、灶、壁炉和窖穴。 4、茅茨土阶以茅盖屋,夯土为阶。 ◆奴隶社会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 1、西亳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封闭式庭院和最大木构架夯土建筑。 2、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guǒ)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为“羡道”。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以用南北两出“羡道”。 3、僭(jiān)越西周时期,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造城,规模按等级来决定: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 4、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一条明显的轴线,前后两进院子,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5、瓦的发明是在西周 重要知识点: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 商——殷墟建筑遗址 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峰(《考工记》)、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瓦的发明 春秋——秦国的宗庙(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和陵寝(陕西凤翔秦国陵园区)、砖的使用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1、墓阙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两侧的一种木构建筑物。阙的初期用途只是作为建筑群大门口处的标志,到后来人们逐渐赋予其更多的功能,阙起到了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作用。到了西汉,为了祭祀的需要,为了表示对神的敬重,以及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就出现了墓阙。东汉则是墓阙发展的顶峰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宋代,墓阙则仅限于帝王陵墓专有,到了元、明、清三代,墓阙就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代表建筑有: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2、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舍宅为寺”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厅改为大寺,后院改为讲堂,于是佛寺进一步中国化。 4、佛塔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徒礼拜而修建的,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阁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典型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应县木塔。 5、石窟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的佛寺。著名的有四大佛寺等。 6、石辟邪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可以镇邪除凶的神兽。石头雕刻的辟邪一般成对的摆在陵墓的神道上。 7、兆域图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墓出土的金银嵌错铜版兆域图,是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为中山王陵墓群所作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总平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7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中考考点:1、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2、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二、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 ⑴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⑵人物:赢政⑶都城:咸阳。 ⑷影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愿望,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目的:适应统一的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⑵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思想上:焚书坑儒①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②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 ③影响(或评价):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这种做法是既残暴又愚蠢的,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郭沫若:“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4、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5、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6、军事上: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南平越疆修灵渠 ⑴目的:为抵御匈奴,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 ⑵人物:秦始皇、蒙恬。⑶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⑷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同时,也是秦暴政的 历史见证。 7、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兵役和徭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2)表现:①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②国家的粮仓丰满③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出现的这种局面,叫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⑴背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⑵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⑶影响: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背景: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聚集诸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⑵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⑶提出者:董仲舒。 ⑷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⑸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⑴西域的地理位置:今天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⑵经过:①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结果:未达到预期目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懂得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考点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流传至今。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周公吐脯: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击败了楚成王的军队。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楚王问鼎:楚成王。 (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ⅹ)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ⅹ)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ⅹ)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ⅹ)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X )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X )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考研必背】26个中国建筑史的若干个最

中建史里的若干个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2、白灰抹面最早是出现在仰韶中期,而普遍采用则是在龙山时期。在龙山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 3、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 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7、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8、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都城——亳宫城中宫殿中的主殿长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9、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殷墟,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其建筑方正整齐,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10、西周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 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的) 11、《左传》与汉初所传《礼记》曾叙述周朝宫室外部有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而后阙逐渐演变为明、清的午门。 1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 13、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注:西周早期,如陕西岐山凤雏村中使用的瓦还比较少,仅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等处。到了西周中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如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另外,在这两个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 14、春秋时期,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已经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15、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16、汉朝——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