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大《西方经济学》内部资料

人大《西方经济学》内部资料

人大《西方经济学》内部资料
人大《西方经济学》内部资料

人大西方经济学内部资料

下面是考上人大的一位仁兄整理的,内容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我比较了一下,内容基本和那本西方经济学小册子差不多,部分图形无法显示,可能在格式设置上没有弄好,不过教科书上都有。其中的名词解释少了点,可以参考另外的名词解释部分。计算题过于简单,可以参考姚开建先生编的《西方经济学复习指南》;论述题部分是在教科书基础上的综合,想更透彻地论述某些问题,建议参考姚的那本以及金圣才的《考研真题》。人们都说这是人大的内部资料,其实西方经济学各学校讲得都差不多,内部资料、外部资料也都差不多啦!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二、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方向变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动时,将引起消费者需求的变动。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望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中涉及的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此外,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技术和成本、相磁商品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协将导致供给变动。

三、简答师与论述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

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收入。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低档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的偏好。偏好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品,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则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2、供给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供给变动的诸因素。

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上述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然而,供给量不仅受到价格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之一发生变动,生产者的供给就会发生变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得供给量增加。

(2)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投入品价格提高,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3)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此外,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政府的政策等也会对一种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可以还会因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即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啬幅度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没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而供给量的增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故而他们要限制石油产量。

四、计算与证明

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解:当价格P=4时,需求量Q=10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

由于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因而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故提高价格将会使得总收益增加。

第二章效用论

二、名词解释

1、效用。消费者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不同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给予的主观评价,不同的消费者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消费相同数量的商品组合可以分别获得不同的效用,即使同

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消费同样数量的商品组合也可获得不同的满足程度。效用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分。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特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不断地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逐渐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设。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对人们的刺激降低,并且重要程度也趋于下降。

3、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

用图形表示,即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4、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画图说明)预算约束线限定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的范围。

5、无差异曲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轨迹。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差异的,在通常情况下,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2)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3)无并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以RC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

随着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趋势。

9、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数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其中(1)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用较为全家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为替代效应;(2)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消费者改变消费数量而对商品需求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收入效应。(画图说明)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利用基数效用论加以说明。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下面依照基烽效用论加以说明。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组合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满足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据此,追求效用是大化的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时,都会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衡量增加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以便获得最大满足。

假定消费者货币的边际效用为,而消费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U。如果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价格为p,那么,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若MU>p,消费者就选择消费商品而不是货币;相反,若MU>p,消费者选择消费货布。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

它表示,为了获得最大效用消费者购买任意一种商品时,每单位货币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同,恰好等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上式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比如提高,那么,消费者选择的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也会随之变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的不断增加而递减,因此,对于不变的

货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商品数量减少,以使用于购买商品的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与持有货币时相同。这说明,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所谓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烽量增加的商品。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借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其中,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用较为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称为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消费者改变消费数量而对商品需求量所产生的影响,称为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及其方向,即

总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图2——1给出了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情况。

图2-1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一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由I1移动到I2,消费者的均衡也由E1移动到E2。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某种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替代效应(x’11-x11)为正数值。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量增加。这就是说,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也是正值。因此,价格下降的总效应大于0,即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从而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态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吉分商品是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即这类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加以说明。

如图2-2所示,假定一种商品x1为吉芬商品,而另一种商品x2为正常商品。当第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该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与其他商品一样,价格下降对吉芬商品所产生的替代效应(x’11-x11)为正值。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对于吉芬商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即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为负值。不仅如此,收入效应的绝对值超过了替代效应的幅度,从而使得商品价格下降的总效应为负值。结果,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图2-2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由此可见,对吉芬商品而言,不仅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变动方向相反,而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则。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论

二、名词解释

1、边际产品。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如果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作为可变投入,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

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同组合描述来的一条曲线。等产量曲线具有下列特征:(1)有无数条,第五条代表着一个产量,并且离原点越远,产量就越大;(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3)向右下方倾斜;(4)凸向原点。其中,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水平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此外,只有当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才递减。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一般说来,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则更为需要,从而出现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而被替代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这样,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它对其他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故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相一致。

5、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在产量既定时实现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其满足的条件是:

或者

上述条件表明,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或者说,每单位成本用于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

6、规模收益。涉及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杲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7、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花费的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到的。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形。从图形关系来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这是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画图说明)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单一生产要素的合事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

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和边际产量呈现如图2—3的形式。这时,理性的生产者会把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投入区间内,这就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图2—3 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在图中,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此时的可变投入量为L1;边际产量等于0的可变要素投入量为L2。在L1的左边,可变生产要素投入L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这意味着所增加可变投入超过该要素的平均水平,即相对于固定投入而言,变动投入不足,因此理性的厂商会增加投入。而当可变投入量超过L2,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增加该投入会使得总产量减少,因而在这一阶段,厂商会减少投入量。由此可见,L1与L2之间的区域限定了厂商的投入范围,即可变投入超过平均产量最大值而小于边际产量为0的薯厂商的合理投入区。至于合理投入区内,可变投入的最优数量还与要素的价格有关系。

在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内,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为正值,但都呈现递减趋势,同时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

2、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了现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之所以会出现递减趋势,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首行,我们知道,理性的生产厂商会把生产要素投入到使得等产量曲线递减的区域内。这就意味着,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的增加,另一种要素会减少。其次,由于边

际产量是递减的,当某种要素增加一单位时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该要素所替代的其他要素数量就会减少。因此,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何关系?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

投入组合。

在多种生产要素投入变动(比如两种)的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技术可以由等产量曲线加以表示。而厂商的成本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由等成本方程加以表示。于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切点。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坐产要素投入量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或者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需要满足的条件为或者

这些条件说明,无论是毁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寻求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的数量选择在每单位成本购买的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量相等之点。同时,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下面以成本既定的情形为例。如果每单位成本获得的边际产量不相等,经如,这时把用K的一单位成本用于购买L将会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总产量,从而增加利润。因此,追求技术上的最优恰好与玫商的利润最在化相一致。

4、试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偶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

以变动的影响为例。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和即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

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形。

不仅如此,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

四、计算与证明

1、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10L-3L2,其中L为雇佣工人的数量。试求:

(1)厂商限定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域?

(2)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P=5,现行工资率r L=10,企业应雇用多少工人?

解:(1)由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P L=(1)

(2)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时,决定最低的劳动抽入量,即

AP L=MP L(3)

将式(1)、式(2)代入式(3)可得,

10-3L=10-6L

L=0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决定了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MP L=0

得10-6L=0

L=

即该厂商的合理投入区为[0,]

(2)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个单位。

2、厂商的生产函数为,生产要素L和K的价值分别为r L=1和r K=2。试求:(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20如果资本的数量K=27,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解:(1)根据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从而得到2L=3K,即为劳动与资本的最优组合。

(2)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条件所决定:

即解得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条件所决定:

从生产函数和最优组合这两个方程中求得和

代入到第二个方程中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第四章市场理论

二、名词解释

1、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是厂商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可要素0所增加的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为MR=MC。

2、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有示产量。当厂商面临着既定价格时,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当厂商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其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3、完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它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它们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的而加以接受;(2)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看来如此;(3)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4)消费者厂商拥有完全信息,即他们掌握与自己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信息。

8、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介于完一竞争市场和寡头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2)在该市场上,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睦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商标、销售服务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来自于消费者的心理,但这些产品彼此之间又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另外,市场上企业规划较小,数量众多,以至于每个厂商在决策时都不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3)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较小,因而进入和退出市场比较容易。(4)行业存在着模仿。垄断竞争市场是现实生活中较普遍的一种市场结构。

9、寡头垄断厂商。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该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判别寡头行业两类。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判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10、古诺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在分析以寡头行为时提出的理论模型,因而又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成本为零的)生产和销售相同矿泉水的厂商,它们共同面临一条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A厂商首先进入市场,它

的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1/2。之后,B厂商进入市场。B厂商在已知A厂商的产量之后决定根据剩余市场容量决定的最优产量是全部市场容量的1/4。这之后,当A厂商知道B厂商留给它的市场容量为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A厂商将调整产量至总市场容量的3/8。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的产量调整之后,A厂商和B厂商的产量分别达到市场总容量的1/3时,市场处于均衡。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的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12、纳什均衡。是指在对手不改变策略条件下的最优策略构成的均衡。具体地说,在对策G中,对一个策略组合()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是第I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都有:

则称()是对策G的一个纳什均衡。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

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厂商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氖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对所有决策变动进行的选择。下面以厂商的产量选择来说明这一点。

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成本。在既定产量的条件下增加产量,如果厂商由此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MR>MC,那么生产该单位产品就有剩余,从而使得利润总额有所增加。因此,利润最大化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即在这种条件下,厂商会增加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相反,如果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MR

因而为了增加利润,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的生产。因此,在MR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MR=MC时,厂商才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此时,厂商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或长期)均衡

(1)短期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行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是p=MC。

对应于上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和亏损状态的均衡。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更大,这是厂商停止营业点。(画图说明)。

对应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市场价格,厂商会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确定相应的供给量。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且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递增,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因此,长期成本曲线将是厂商决策的依据。与短期中的行为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同时,由于长期

内厂商没有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凋和提供供给;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

同时,在长期中,行业中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假定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不影响单个厂商的成本,则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只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

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入。结果将使得市场价格降低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LMC=LAC(画图说明)。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以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供给为基础的。

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以长期成本为决策基础,厂商在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按价格对于边际成本来提供产量。同时,行业在长期中存在着其他厂商的进入或退出,这将导致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处于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

其他厂商进入或者退出不仅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而且也对行业中厂商的成本产生影响。根据这一影响,完全竞争行为被划分为成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种情况。

成本递增行业是指随着厂商的进入,在整个行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导致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的行业。如图2—4所示,在一个处于均衡状态E1的完全竞争行业中,假设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导致行业中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原有的均衡被打破,行业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这将引起其他厂商的进入。随着欺他厂商的进入,一方面,价格趋向于降低;另一方面,厂商进入也使得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时,行业恢复到均衡状态E2则对应着更高的市场价格。连接E1,E2,得到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它是一条向中上方倾斜的曲线。

图2—4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是指随着厂商的进入,整个行业产量增加,但单个厂商的成本保持不变的行业。戌成本递增行业一样,假设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而使得市场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其他厂商的进入,但这种进入并不影响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因此,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增加,市场供给增加,价格趋于下降。但由于单个厂商的成材一并不发生变动,因此当市场价格再次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时,市场均衡E2对应着原来相同的位置,即连接E1,E2,得到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如图2—5所示。

快速了解经济学类主要专业特点

快速了解经济学类主要专业特点 1.经济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信用城市经济电算会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航空经济经济计量金融与会计能源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金融服务与理财;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工商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应用经济学;女生占比60%左右,选历史和物理均可,个别学校限报物理;已毕业人员从业方向:公务员、银行柜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司产品经理、会计人员;本专业推荐人数较多的高校:辽宁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集美大学、聊城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中山大学等。 2.经济统计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金融统计投资决策企业管理统计;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应用统计统计学金融;女生占比70%左右,选历史和物理均可,个别学校限报物理;已毕业人员从业方向:银行柜员、会计人员、小学教师、出纳员、财务助理、银行客户服务、销售代表、审计人员;本专业推荐人数较多的高校:山东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长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 3.财政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绩效评价涉税会计资产评估与资产管理;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财政学工商管理税务公共管理;女生占比70%左右,不限报,已毕业人员从业方向:审计专员/助理、公司业务、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会计/会计师、个人业务、财务助理、银行会计/柜员;本专业推荐人数较多的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 4.税收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税务师国际税收注册税务师;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税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女生占比70%左右,不限报本专业推荐人数较多的高校:吉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吉林工商学院等。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指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2)正确的定价观点: 影响利润的三要素为:销量、价格和成本。 三要素关系如下:利润=销售量×价格-成本 高明定价者会将“价值创造”与定价及“价值萃取”结合起来,而且了解各利润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深知产品对顾客的价值以及细分市场的变化,善于思考产业演变的可能趋势,并能预知当前的行为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价格走势。高明定价者会将定价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定价和其他利润一样,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的,而且有着极强的杠杆作用。 3)边际成本&边际利益 边际成本意思是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与所要耗用的成本(料、工、费)。 边际利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量,也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它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之间要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边际效益。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西方经济学里面也是这样说明的:你肚子很饿了,你只有钱可以买5 个馒头吃。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益最大,因为你那时候最饿,最需要,你多花一点钱也愿意买;第二个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有1 个馒头进肚了...不是那 么饿了。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那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每支出1 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益了。 4)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涨价和降价有着很强的杠杆作用。看似很少的降价可能对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大大增加销量才能获得降价前的利润。而小幅涨价则可能给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在大大降低销售量的情况下,已然可以保持涨价前的利润水平。以近期航空公司如火如荼价格战为例:某公司上海—深圳航线,在价格战前(4 月),平均票价为868 元,销售收入为2604 万元;价格战后(5 月),平均票价为468 元,销售收入为1572 万元。 如上图,由于航空业变动成本较低,固定成本较高,这两个月对比中,运力没有变化,从而

最新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 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 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4.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5. 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 6.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7. 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 8. 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 9. 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1.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2. 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 13.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4. 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 15.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新)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 1、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如何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简单地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 2、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把该资源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4、实证分析是在给出假定的前提下,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运行过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 5、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行为准则,探讨怎样才能使理论和政策符合这一准则。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三、判断题 1、T 2、T 3、T 4、T 5、F 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 1、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如需求函数 和供给函数 中 Q 、P 为内生变量 αβδγ为外生变量 2、 P Q d ?-=βαP Q s ?+-=γδ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向左或向右水平移动。 3、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不考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A 6、B 7、D 8、A 9、D 10、A 11、D 12、A 13、A 14、A 15、B 16、C 17、B 18、A 19、C 20、B 三、判断题 1、F 2、T 3、F 4、F 5、F 6、F 7、T 8、F 9、T 10、T 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 1、 2、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谷贱伤农: 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 ,且由于其需求量变动率较小需求的价格弹性也比较小。过低的农产品价格会降低农户的收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之一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受价格变化影响下,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如:粮食、普通服装)(自己组织语言) 3、需求的收入弹性: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公式: (M 表示收入水平,Q=f(M)) (二)分类 价格变动率 需求量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M dM dQ Q M M Q e M M ?=???=→?0lim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全版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1.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s=(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XY =(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23.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消费者收入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M=(无法显示) 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劣等品;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当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奢侈品;当0>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必须品。 2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那么他们互为替代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6.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减少。即,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富裕程度越高,食物的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 1.看不见的手一般指()D A、机会成本 B、政府 C、利润 D、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B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 与y 商品是互补品,x 价格下降,将使y()B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A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 和Y 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4单位Y,商品X、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D A、按原计划购买 B、减少X 和Y 的购买量 C、增加X、Y 的购买量 D、增加X 的同时减少Y 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面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B A.风险回避者B.风险喜爱者C.风险中立者D.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 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B A 1/3 B 3 C -3 D 6 10.MC 曲线达到最低时()A A MP 最大 B AV C 最小C TC 最大 D AC 最小 1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B A、显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207216.html,C 曲线()。A A 当LMC<LAC 时下降,而当LMC>LAC 时上升 B 随LM C 曲线下降而下降 C.随LMC 曲线上升而上升 D.通过LMC 曲线的最低点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D/C A 消费者是价格接受者,而企业不是 B 消费者和企业都不是价格接受者 C 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D 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消费者不是 14.一个企业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闭?()A

最新西方经济学重点-中英文

Represents描述Define定义Demonstrate论证 Topic 1A 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highest-valued alternative that we give up to get something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the activity chosen.我們为了得到一些東西而放弃的 E xplicit cost显性成本 is a cost that involves actually laying out money.花钱 I mplicit cost隐性成本 does not require an outlay of money; it is measured by the value, in dollar terms, of the benefits that are forgone. 非实质性 Marginal Benefit边际收益指如果再多销售一单位的产品将会得到的收益,或目前最后卖出的一单位的产品所得到的收益。边际收益在实现利润最大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量,一般认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 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is the change in the total cost that arises when the quantity produced has an increment by uni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MC > MR ?an incentive to do less of that activity少刺激消费活动 MB> MC ?an incentive to do more of that activity多刺激消费活动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PPF生产可能性边界is a graph representing production tradeoffs of an economy given fixed resources(假设、概念、图、移动)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Topic 2A Law of demand需求法则Other things remaining the same,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a good/service, the smaller is the quantity demanded.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一物品价格增加,其需求量会下降 Law of supply 供给法则Other things remaining the same,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a good/service, the greater is the quantity supplied.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一件物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会上升 Equilibrium 平衡It means no shortage or surplus in the market.市场中没有短缺或过剩 平衡点 Factors that bring changes in demand.使需求变化的因素 Income,Climate[水土,气候],Age of the people,T echnology,Price of substitutes[替代品],Advertising,Prices of related goods ,Expected future prices,Expected future income,Preferences[偏好],Population Factors that bring changes in supply.使供给变化的因素。 Climate[水土,气候],Technology,Expectations of producers[生产者期望],Expected future prices,The number of suppliers,Prices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hifts in demand curve and shifts in supply cu rve需求曲线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Substitutes and Complements替代品和互补品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边际效用递减规律is the decrease in the marginal (incremental) output of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6.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C 13.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8.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D 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7.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E 5.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F 14.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15.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1.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9.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填空题 1.运输经济学是的一个分支。 2.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 3.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 4.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5.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 6.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密集型经济。 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原则。 8.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两个领域。 9.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的过程。 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需求。 11.杜能的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12.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13.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 14.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 15.运价只有价格一种形式。 16.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17.垄断和是运输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18.飞机的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小型飞机 19.运输成本是随的变化而递远递减的 20.当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E│>1时,称之为需求弹性。 21.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型经济。 22. 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 23.许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从供需适应型到型的转变。 24.就客运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方面 的差别是驱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25.城市化是一种过程,它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26.运价的形成机制取决于。

西方经济学期末模拟试卷A(答案)

南京财经大学 成人教育模拟试题(A卷) 1.本卷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2.考生不得将装订成册的试卷拆散,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 3.字迹端正清晰,不可以使用计算器。 一、单选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 20 分) 二、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18 分) 三、计算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 20 分) 四、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 五、论述题(共 1 小题,共计 12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 分,共计20分) 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 A.概念相同; B.产生原因相同; C.需求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 D.需求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2.下列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的是( B ) A.购买者偏好改变;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收入上升; 3.如果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同时发生,( D )。 A.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 C.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D.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4.两种相关的常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A)。 A.正 B.负 C.0 D.1 5.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下降了,则这种商品的( D)。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6.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异在于两种商品的( B )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 B.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C.效用是否可加; D.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与答案新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 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 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 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 A.总需求不足的失 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 5分,共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 8元下降为 6元时,需求量由 20单位增加 为 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 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2. 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西方经济学(全)

第一章 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 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资源稀缺是指()。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 ?相互补充的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在某一个时点上所发生的量叫做( )。 ?存量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资源配置 选择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问题有()。 ?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物品 ?为谁生产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在() ?研究对象不同 ?解决的问题不同 ?中心理论不同 ?两者研究方法不同 第二章 判断题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单选题 需求曲线是表示()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需求定理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随着汽车价格上升,汽车需求量将减少 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动( ) 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减少 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的价格将来会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增加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右下方 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需求的变动引起(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 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 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 ) 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价格上升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高鸿业版_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名词解释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B.GDP 统计注意事项: 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X=出口 M=进口 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公式: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2.国民收入:NI 广义: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公式: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3.个人收入: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从长期看: DPI=GDP-Z-T 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 5.综合 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 P374页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会计算均衡收入) 一,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不再变动。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公式:y = c + i = E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新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分)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3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

最新整理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 第1章导论 五、问答题 1.何谓经济学?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参见教材P4) 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 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参见教材P5-6) 3.试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参见教材P15-16)4.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任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关系等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