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PⅡb_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进展

GPⅡb_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进展

GPⅡb_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进展
GPⅡb_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进展

2009年10月第16卷第1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及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两者即称为非ST 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有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我们通常采用溶栓、急诊PTCA 治疗,尽早、完全开通已经闭塞的动脉,以期尽早行再灌注,恢复缺血心肌的功能,或者尽量减轻缺血心肌的功能的丧失。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动脉尚未完全堵塞的无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我们通常采用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急诊PCI 治疗,以减轻动脉堵塞程度,缓解其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在抗血小板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环氧化酶抑制剂、ADP 抑制剂以及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之前传统的抗血小板治疗,一般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现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中,加入了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进行三联治疗。

1ACS 中血小板凝集机制

ACS 的发病主要使由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内皮下胶原与富

含脂质核心的暴露及随之而来的血栓形成。而富含血小板的血栓主要在人的冠状动脉内形成。在ACS 时,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溃烂,使内皮下基质暴露并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血小板,而激活的血小板则作为始动因子,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形成了白色血栓

[1,2]

。诸如二磷酸腺苷、5羟色胺、凝血酶、血栓素A2等促凝物质促进血小板的激活,从而导致血小板GPⅡb/Ⅲa 大量的表达,当纤维蛋白原、VW 因子和连接蛋白与GPⅡb/Ⅲa 受体结合后,即促使血小板的凝集。

当激活的凝血系统形成红色血栓时,同时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严

重阻塞甚至闭塞。其中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与纤维蛋白原或VW 因子结合是血小板凝集过程种的最后共同途径

[3]

2GPIIb/IIIa 受体的结构

GPIIb/IIIa 受体是血小板表面含量最丰富的膜糖蛋白,每一

个血小板表面约有50000~90000个。其中大部分都随即分布在血小板膜表面,另外一部分分布在与细胞膜相连接的小管系

统和胞浆中α颗粒的膜上,当血小板活化持续数小时后,才突出于血小板表面

[4]

。GPIIb/IIIa 属于整合素家族黏附受体,由

GPIIb (αIIb)和GPIIIa (β3)两个亚单位在Ca 2+参与下以非共价键1∶1结合形成异二聚体,此复合物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EDTA 等Ca 2+螯合剂可使之解离,一旦解离受体的功能也随之丧失,因此复合物的三级结构对受体功能由极大影响,其构型的

改变是调节GPIIb/IIIa 功能状态的主要机制

[5]

。GPIIb 分子量为

136KD,由重链GPIIb α和GPIIIa β以二硫键连接而成,α重链包含4~5个Ca 2+结合位点。GPIIIa 分子量为90KD,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单链蛋白,由763个氨基酸组成,分为氨基端疏水区、跨膜区及胞浆区3部分,有一个Ca 2+结合位点

[6]

。GPIIb/

IIIa 受体由两个结合位点,一个识别RGD 序列(即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存在于一些黏附蛋白:纤维蛋白、玻连蛋白、

VW 因子中,纤维蛋白原α链上也有2个RGD 序列;另一个位点识别KGD 序列(一种类似于RGD 的序列,赖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存在于纤维蛋白原γ链上。大多数整合素都有广泛的组织分布,而GPIIb/IIIa 受体仅在血小板和巨噬细胞谱系中发现,这就意味着其拮抗剂在治疗上有较强的专一性

[7]

3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有多种不同的药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可分为非竞争性和竞争性两类

[8]

。非竞争性

【摘要】

血小板糖蛋白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为目前较新的抗血小板药物,GP Ⅱb/Ⅲa 受体拮抗

剂在作用机制、用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本文针对唯一在中国上市的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略作综述。

【关键词】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659(2009)10-0107-02

The Effect and Progress of GPⅡb/Ⅲa Receptor Antagonist-Tirofiba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ZHANG Yu,YANG Zhen-y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Wux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n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23,China)

【Abstract 】GP Ⅱb/Ⅲa receptor antagonists can 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effectively.As the newer antiplatelet drug for the moment,

GP Ⅱb/Ⅲa receptor antagonists are different from asprin and clopidogrel at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usage.This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the only GP Ⅱb/Ⅲa receptor antagonist -Tirofiban in the market of China.

【Key words 】GP Ⅱb/Ⅲa receptor antagonists;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进展

张煜羊镇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江苏无锡214023)

收稿日期:2009-06-09

修回日期:2009-07-23

作者简介:张煜(1985-),男,江苏无锡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冠心病诊断治疗研究;通讯作者:羊镇宇(1964-)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综述·

·107·

2009年10月第16卷第10期

IIb/IIIa受体拮抗剂以阿昔单抗为代表,为单克隆抗体型,其与受体的结合为不可逆的,与其它整合素有交叉反应,血浆半衰期短,生物半衰期长。竞争性IIb/IIIa受体拮抗剂为小分子多肽或非多肽,其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生物半衰期呈剂量依赖,主要有依替巴肽(多肽)和替罗非班(非多肽)。

4替罗非班的结构

替罗非班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的衍生物,结构与RGD序列相仿,其分子量为495KD,是一种高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它选择性的阻断或妨碍血小板GP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快速、直接、可逆地抑制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唯一的通路。在体内该药能够抑制各种致聚剂所造成的血小板聚集,这些致聚剂包括ADP、5-羟色胺、胶原,肾上腺素和凝血酶等。主要优点是起效快,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快,适于反复使用,对于GPIIb/IIIa受体有很高的专一性。

5替罗非班的用法与用量

PRISM-PLUS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在研究期间,收集157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阿司匹林325mg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min静脉滴注30min,维持量0.1μg/kg/ min静脉滴注48h,肝素1000u/h静脉滴注48h)和肝素(肝素负荷量5000u静脉滴注,1000u/h静脉滴注48h),2天的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是0.9%、2.6%(P= 0.01);7天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是4.9%,8.3%(P=0.006); 30天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是8.7%,11.9%(P=0.03)。研究显示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死亡或心肌梗死联合终点,达66%(P<0.05),7天和30天心脏事件分别下降43%和27%(P <0.05)。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没有得到证实。但是经过阶段的临床使用,普遍认为:(1)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以加速溶栓剂诱发的血管再通,提高溶栓再通率,但是增加出血并发症;(2)在直接PCI前应常规使用替罗非班,减少再闭塞和再梗死的发生,并且建议在PCI术后继续使用12~24h[9]。对于高危的ACS患者(非ST段抬高型),建议替罗非班的负荷量0.4μg/kg/min静脉滴注30min,维持量0.1μg/kg/min静脉滴注48~108h;对于ACS的介入治疗PCI建议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3min以上静脉推注,维持量0.15μg/ kg/min静脉滴注24~36h。新近研究显示替罗非班起始负荷量25μg/kg静脉注射优于起始剂量10μg/kg,能迅速发挥抗血小板疗效,5分钟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93%[10-12]。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肾脏的功能,如果肾脏的肌苷清除率小于30ml/min,替罗非班的用量应该减半。

6替罗非班的副作用

替罗非班的主要副作用就是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但是经临床试验研究,该副作用的发生率均较低。出血一般主要发生于行PCI的患者,常见于血管穿刺部位。出血主要与同时应用的肝素剂量、拔除血管鞘时间有关。根据体重调节肝素的用量以及尽早拔除鞘管,使用替罗非班的出血并发症与安慰剂组差不多,而且其不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不清楚[13],在给药后2~4小时内应测定血小板计数,并在治疗期间追随观

察。如发生血小板减少应停用该药以及其它的可能导致血小板

减少的药物,少数血小板计数<20×109/L者,可输血小板治疗,一般5~7天后可缓解。根据TARGET试验显示,在冠状动

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中,应用阿昔单抗的患者较应用替罗非班的患

者发生血小板减少事件多(阿昔单抗2.4%,替罗非班0.5%)[14]。

7小结

血小板GPIIb/IIIa受体的激活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途

径,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阻断血小板的聚集。ACC/AHA Guidelines for UA/NSTEMI(2002)指出对于准备行心导管检查和PCI的患者,或不准备做有创治疗但有其它高危表现的患者,除使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外,应当联合使用替罗非班。ACCP-7中指出PCI中抗栓治疗建议在PCI之前尽可能开始使用替罗非班。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对于替罗非班的个体化治疗以及尽快有效化治疗还有待探讨,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还应该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Falk E,Shah PK,Fuster V.Coronary plaque disruption[J].Circulation,

1995,92:657-671.

[2]颜艳.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

疗,2005,16(6):380-381.

[3]方哲,金海,周玉杰,等.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

床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2):150-153.

[4]黄春艳,买苏木.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应

用中的进展[J].新疆医学,2007,37:100-102.

[5]Byzova TV,Rabbani R,D'souza SE,et al.Role of integrin alpha(v)be-

ta3in vascular biology[J].Thromb Haemost,1998,80(5):726-734.

[6]赵颖超,任志亮.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

病[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9):1082-1085.

[7]张曼玲,陆国平.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1):22-26. [8]Lelkovits J,Plow EF,Topol EJ.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 a recep-

to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N Eng J Med,1995,322:1553-1559.

[9]Bai Ying,Tian Guoping.Effect of GP IIb/IIIa receptor inhibitor in ACS

[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view,2007,5(10):780-782.

[10]Kahbani SS,Aggarwal A,Terrien EF,et al.Suboptimal ear1y inhibition

ofplatelets by treatment with tirofiban and implications for coronary in-

terventions[J].Am J Ca rdiol,2002,89:647-650.

[11]Danzi GB,Sesana M,Capuano C,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9366374.html,parison in patients having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 of abciximab versus tirofiban on recovery

of left ventrieular function[J].Am J Cardiol,2004,94:35-39.

[12]Valgimigli M,Percoco G,Barbieriet D.The additive value of tirofiban

administered with the high-dose bolus in the prevention of ischemic

complications during high-risk coronary angioplasty:The ADVANCE

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4,44(1):14-19.

[13]Lincoff AM,Califf RM,Topol EJ.Platelet glycoprotein II b/IIIa recep-

tor blockade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ACC,2000,35:1103-1115.

[14]Piera Angelica Merlini,Marco Rossi,Alberto Menozzi,et al.Thrombo-

cytopenia Caused by Abciximab or Tirofiba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ing[J].Circula?tion,2004,109(18):2203-2206.(责任编辑:常海庆)

·108·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运用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05-29T11:12:21.4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李维军 [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常见急性疾病,也为典型的心血管病症,该疾病的出现多为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阻塞所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替罗非班,观察组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得到改 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常见急性疾病,也为典型的心血管病症,该疾病的出现多为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阻塞所致,一旦出现这些现象,会导致患者对心肌组织的供血不足,产生缺血、缺氧症状,进而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应给予重视;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性,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极为重要[1]。本文为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1-75岁,平均年龄为(56.21±1.25)岁,Killip分级:I级的患者8例、II级的患者16例、III级的患者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2-76岁,平均年龄为(56.26±1.24)岁,Killip分级:I级的患者7例、II级的患者18例、III级的患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Killip分级、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替罗非班,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选用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41165,静脉输入,初始的半小时内,滴注的速度控制为0.4ug/kg/min,完成输注后,维持剂量控制为0.1ug/kg/min,具体的用量依据患者实际的体重而定。观察组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充分掌握,确定病灶位置后,应用导丝直接将血栓抽吸管送至靶病变所在的位置,然后实施血栓抽吸操作,完成操作后,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直接用于冠状动脉内,剂量控制为5μg/kg,持续3min后,滴注速度控制为0.10μg/(k?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选用超声心动仪实施检测,设备选用型号HP5500,厂家为美国Phillips公司,做好相关的记录。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①显效:缺血、缺氧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②有效:缺血、缺氧等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缺血、缺氧等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 ±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χ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血栓抽吸导管及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的影响

血栓抽吸导管及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的影响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IRA) ,恢复血流灌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治疗是指南推荐STEMI 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措施。然而,急诊PCI 单纯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并不能有效清除冠脉内血栓,并且因术中机械挤压等操作导致斑块碎片脱落使冠脉远端栓塞时,常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急诊PCI 的疗效。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急性STEMI 患者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及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对预后改善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 患者197 例,其中男132 例,女65 例,年龄43 ~81( 65.39 ± 8.27)岁,入选标准: ( 1) 符合国际通用诊断标准,发病在12 h 内;( 2) 冠脉造影提示病变位于冠脉近端或近中段,直径≥3.0mm; ( 3) 冠脉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影; ( 4) 排除术前有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史、严重肝肾功能及心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肺栓塞、血液系统疾病,无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禁忌者。将患者分为3 组: ( 1) 直接PCI 组( A 组) ; ( 2) PCI + 血栓抽吸或替罗非班组( B 组) ; ( 3) PCI +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组( C 组) 。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1】1.2 治疗方法 A 组: 球囊扩张后直接置入支架; B 组: 使用抽吸导管,于病变血管前后反复抽吸,记录TIMI 血流的变化,血流达到Ⅱ ~Ⅱ级后置入支架; 或冠脉造影后需置入支架,立即以5 μg&·kg-1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继以0.15μg&·kg -1&·min-1静脉泵入维持36 h; C 组: 联合应用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抽吸后置入支架。 1.3 观测指标由专业人员协助观测以下指标: ( 1) 慢血流或无复流: 指冠脉开通后,远端前向血流明显减慢( TIMIⅡ级,慢血流) 或丧失( TIMI 0 ~Ⅱ级,无复流) ; ( 2) TIMI 血流帧数( TFC) : 用专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记录影像帧数,记录帧数以每秒30 帧校正,前降支除1.7 得出校正帧数( CT-FC) ; ( 3) 心肌呈色分级( MBG) : 0 级: 无造影剂进入心肌; 1级: 造影剂缓慢进入心肌; 2 级: 造影剂进入心肌和排空延迟; 3 级: 造影剂进入和排空正常; ( 4) 2 h 内ST 段回落率: 术后2 h 复查心电图,计算ST 段回落百分比,记录最高导联ST段50%回落情况; ( 5) 记录术后1 w 及3 月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和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 ( 6) 大出血情况: 指红细胞压积下降≥12%,需要输血,或出现颅内出血; ( 7) 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 : 包括死亡、再梗死、心源性休克等。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 x ± s) 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时点间的比较为配对t 检验。普通计数资料以个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用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 <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三组PCI 术后心肌再灌注指标的比较三组术后TI-MIⅡ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TFC、MBG、2 h 内ST 段回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表2】2.2 三组PCI 术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术后1 w LVEF、LVE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随访3 个月,A组失访4 例,B 组失访6 例,C 组失访3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3。【表3】2.3 三组PCI 术后大出血情况及住院期间MACE 的比较患者术后大出血情况分别为A 组0 例,B 组1 例,C 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A 组 1 例死于心律失常,1 例再发心梗; B 组1 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 例死于心律失常; C 组1 例死于心脏破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讨论 STEMI 患者行PCI 时,可因血栓或斑块碎屑的脱落造成微血管阻塞并影响心肌的组织

欣维宁说明书

欣维宁说明书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盐酸替罗非班静脉两步输注方案(在肝素及阿司匹林应用条件下负荷输入0.4ug/kg/min30分钟,而后0.1ug/kg/min至48小时),于注射期可以抑制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约90%及延长出血时间2.9倍。在30分钟负荷输注时可迅速抑制并在输注期间保持这种抑制程度。 (负荷量:70KG:15-20ml,30分钟;继之:1ml/h共:48小时) 在冠脉血管成形术病人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两步静脉输注方案(负荷量 10ug/kg静脉推注,在5分钟内推注完毕,而后以0.15ug/kg/min维持输注16-24小时),,与肝素及阿司匹林联用,几乎对所有病人都可达到抑制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大于90%。5分钟推注并维持输注可快速达到近乎最大程度的抑制。停止输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 (负荷量:70KG:10-15ml,5分钟;继之:1ml/h共:16-24小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与肝素联用,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塞病人,预防心脏缺血事件,同时也适用于冠脉缺血综合征病人进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或冠脉内斑块切除术,以预防与经治冠脉突然闭塞有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 100ml:盐酸替罗非班(按C22H36N2O5S计)5mg与氯化钠0.9g。 本品仅供静脉使用,需有无菌设备。本品可与肝素联用,从同一液路输入。 建议用有刻度的输液器输入本品。必须注意避免长时间负荷输入。还应注意根据病人体重计算静脉推注剂量和滴注速率。 临床研究中的病人除有禁忌症外,均服用了阿司匹林。 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与肝素联用由静脉输注,起始30分钟滴注速率为 0.4ug/kg/min,起始输注量完成后,继续以0.1u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下表可作为按体重调整剂量的指南。 本品维持量滴注应持续36小时。以后,停用肝素。如果病人激活凝血时间小于180秒应撤掉动脉鞘管。

盐酸替罗非班对AMI行PCI后IRA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盐酸替罗非班对AMI行PCI后IRA灌注 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 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PCI术后15 min IRA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并比较PCI术前术后6 h、12 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CTFC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v 0.01);术后6 h及12 h观察组的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v 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v 0.05 )。结论在AMI行急诊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梗死相关动脉血液灌流,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降低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梗死

相关动脉;心肌损伤 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ive artery,IR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开通IRA,进行心肌组织再灌注,但也不尽完美。现有研究证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血小板膜糖蛋白GP lb/m 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替罗非班(tirofiban)是非多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Hb/m a 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而成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止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使用国产盐酸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 治疗的83例患者,其中男71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4.1 ±12.6 岁,ST 段抬高的72例,非ST段抬高的9例,非Q波心肌梗死2 例;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者(OMI) 3例,支架术后1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52例,糖尿病31例,高血压病3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平均53.2 ±11.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6 例,高脂血症27 例,梗死相关血管分别为LAD 23例,LCX 8例,RCA 12例,病变血管支数为单支23例,双支14例,三支6例;对照组40例,平均54.7

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术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

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术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栓病变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16-02-24T15:55:37.913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伟[导读] 邯郸市中心医院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中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 56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术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栓病变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 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接PCI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术后12h内STR、LVEF较对照组高;CK-MB、TnI峰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别经t检验或者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中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PC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血栓病变【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术治疗和直接PCI 术治疗,旨在评价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PCI术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为(58.5±12.3)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为(58.6±1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心电图结果,符合WHO给出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患者符合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治疗适应症;③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手术治疗风险,愿意进行治疗并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服用过替罗非班并出现血小板减小;②患者存在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障碍性疾病;③患者存在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活动性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等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急诊冠脉造影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及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PCI前给予肝素5000~10000IU(100IU/kg体重),手术时间超过2h时再根据活化凝血时间结果适量补充。试验组给予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用于PCI术,对照组给予直接标准PCI术。血管抽吸与替罗非班方法:冠脉造影后明确梗死相关动脉存在血栓病变后,抽吸前先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μg·k g-1,3分钟内推完,继以0.15μg·k g-1·m i n-1速度静脉微泵维持,持续时间24~48h。然后选择6F指引导管,先用PCI普通软导丝或中等硬度导丝通过病变部位,经导丝直接送尾端接50ml注射器的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至血栓部位远端约2cm处,手动持续负压抽吸,以“啄食”的方式通过病变部位。根据造影结果可以多次反复抽吸至血栓影消失或减小,前向血流改善。充分抽吸后依据病变特点决定行或不行球囊扩张,再选择合适直径的支架给予支架植入术,术中尽可能将支架球囊一次扩张到位(尽量避免高压及多次扩张)。PCI术按标准PCI术方法进行。标准PCI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心电X光及压力监测下,行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或挠动脉,插入动脉鞘管,利用J形导丝的指引,分别送入冠脉造影导管,常规一个6~8体位冠脉造影;判定病变血管,根据冠脉走行选择相应指引导管,导丝进入病变血管后,用小于血管直径的15~20mm的球囊行预扩张,再按常规方法植入支架。术后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调脂药。 1.3评定标准 本研究患者冠脉血栓病变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指标以及心功能评定[1]。造影指标包括:两组PCI术前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心肌灌注呈色分级基线值,术后TIMI分级及MBG分级较术前的增加值;心功能评定指标包括:心电图(术后12h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50%的患者百分比(STR))、心肌酶学(术后肌钙蛋白I(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术后1周内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力衰竭、支架血栓形成、肺栓塞以及假性动脉瘤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根据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TIMI 血流及MBG 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分别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替罗非班Tirofiban hydrochloride-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替罗非班Tirofiban hydrochloride 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an hydrochloride)是美国默克(Merck)公司开发研制的心血管类药物,其作为一种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GPIIb/ IIIa 受体拮抗剂,2004年8月在国内上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小板模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无Q 波心肌梗死患者,以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动脉粥样斑块切除术的患者。 该药物作用机制独特,对血小板GPIIb/IIIa 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半衰期短、无抗原性、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性药物。 药理作用 血小板激活、粘附和聚集是粥样斑块破裂表面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性起始步骤,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缺血综合症即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以及冠脉血管成形术后心脏缺血性并发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问题。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该受体是与血小板聚集过程有关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体。盐酸替罗非班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结合,因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 体外试验显示,盐酸替罗非班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延长健康人与冠心病病人的出血时间(BT) ,这表明盐酸替罗非班可强效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的时间与药物的血浆浓度相平行。停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后,血小板功能迅速恢

复到基线水平。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以0.15μg/kg/min的速度输注4小时,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近乎最大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延长出血时间有轻度的相加作用。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盐酸替罗非班静脉两步输注方案(在肝素及阿司匹林应用条件下负荷输入0.4μg/kg/min30分钟,而后0.1μg/kg/min至48小时) ,于输注期间可以抑制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约90%及延长出血时间2.9倍。在30分钟负荷输注时可迅速抑制并在输注期间保持这种抑制程度。 毒理研究 盐酸替罗非班对小鼠或大鼠单次静脉用的半数致死量(LD50) 大约是>5mg/kg。5mg/kg的最大剂量(为推荐每日人体用剂量的22倍) 受化合物溶解度和最大可接受剂量容积的限制。盐酸替罗非班对小鼠的单次口服用LD50大约是>500mg/kg。在静脉或口服给药的研究中,未见到死亡、异常体征或与药物相关的体重改变。在大鼠及狗中经一系列连续静脉输注5周的毒性研究评估了盐酸替罗非班的潜在毒性。使用治疗剂量达108小时都无需停药。 盐酸替罗非班的潜在致癌危险性尚未作过评估。盐酸替罗非班在微生物及V-79哺乳类细胞的致突变实验为阴性。此外,在实验室碱性洗出液及染色体畸变实验中未见直接遗传毒性。在这些检验中替罗非班的浓度高达30mmol/L,相当于人推荐治疗剂量平均血浆浓度的20000倍以上。 药代动力学 在0.01-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替罗非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不高,其结合率与药物浓度无关。人体血浆中不结合部分为35%。替罗非班的稳态分布容积范围为22-42

替罗非班说明书-默克

9123301 AGGRASTAT?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PREMIXED) AGGRASTAT?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DESCRIPTION AGGRASTAT*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a non-peptide antagonist of the platelet glycoprotein (GP) IIb/IIIa receptor, inhibits platelet aggregation.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a non-peptide molecule, is chemically described as N-(butylsulfonyl)-O-[4-(4-piperidinyl)butyl]-L-tyrosine mono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Its molecular formula is C22H36 HN CH2CH2CH22CH2CH2CH2CH3 .HCl H 2O .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is a white to off-white, non-hygroscopic, free-flowing powder,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495.08. It is very 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 AGGRASTAT Injection Premixed is supplied as a sterile solution in water for injection, for intravenous use only, in plastic containers. Each 500 mL of the premixed, iso-osmotic intravenous injection contains 28.09 mg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equivalent to 25 mg tirofiban (50 μg/mL) and the following inactive ingredients: 4.5 g sodium chloride, 270 mg sodium citrate dihydrate, and 16 mg citric acid anhydrous. The pH ranges from 5.5 to 6.5 and may have been adjus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and/or sodium hydroxide. The flexible container is manufactured from a specially designed multilayer plastic (PL 2408). Solutions in contact with the plastic container leach out certain chemical components from the plastic in very small amounts; however, biological testing was supportive of the safety of the plastic container materials. AGGRASTAT Injection is a sterile concentrated solution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fter dilution and is supplied in a 50 mL vial. Each mL of the solution contains 0.281 mg of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 equivalent to 0.25 mg of tirofiban and the following inactive ingredients: 0.16 mg citric acid anhydrous, 2.7 mg sodium citrate dihydrate, 8 mg sodium chloride, and water for injection. The pH ranges from 5.5 to 6.5 and may have been adjus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and/or sodium hydroxide. CLINICAL PHARMACOLOGY Mechanism of Action AGGRASTAT is a reversible antagonist of fibrinogen binding to the GP IIb/IIIa receptor, the major platelet surface receptor involved in platelet aggregation. When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GGRASTAT inhibits ex vivo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a dose-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When given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ed regimen, >90% inhibition is attained by the end of the 30-minute infusi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ion is reversible following cessation of the infusion of AGGRASTAT. Pharmacokinetics Tirofiban has a half-life of approximately 2 hours. It is cleared from the plasma largely by renal excretion, with about 65% of an administered dose appearing in urine and about 25% in feces, both largely as unchanged tirofiban. Metabolism appears to be limited. Tirofiban is not highly bound to plasma proteins and protein binding is concentration independent over the range of 0.01 to 25 μg/mL. Unbound fraction in human plasma is 35%. The steady stat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of tirofiban ranges from 22 to 42 liters. In healthy subjects, the plasma clearance of tirofiban ranges from 213 to 314 mL/min. Renal clearance accounts for 39 to 69% of plasma clearance. The recommended regimen of a loading infusion followed by a maintenance infusion produces a peak tirofiban plasma concentration that is similar to the steady stat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MERCK & CO., Inc.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7T10:30:01.3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作者:张准[导读]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南邓州 474150)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危急重症,他能够形成血栓,迫使冠状动脉形成急性闭塞。张准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南邓州 47415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对患者分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24-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危急重症,他能够形成血栓,迫使冠状动脉形成急性闭塞。随着国内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不断研究,介入治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对血栓的清除仍不够彻底,血栓抽吸过程中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一直在积极的研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我院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联合应用血栓 抽吸及替罗非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受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并按照标准[1]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标准为:(1)符合国际通用诊断标准的发病在12h以内或超过12h,但仍有缺血性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血管造影能够确定梗死相关动脉,该血管闭塞或次全闭塞,PCI方法能够处理;(3)血管直径≥3.0mm,病变位于血管近中段;(4)无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禁忌证。治疗组患者65例,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男女比例为1.17:1;患者年龄为65~87周岁,平均年龄为(71.3±0.34)周岁;伴有高血压的患者13例,糖尿病患者8例,吸烟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55例,所有患者进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3例,男女比例为1.39:1;患者年龄为63~88周岁,平均年龄为(7 2.8±1.62)周岁;伴有高血压的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6例,吸烟患者1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 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前均嚼服300mg阿司匹林,口服氯吡格雷600mg,手术前,按照100IU/kg的标准给予患者肝素5000~10000IU,手术时再根据患者的活化凝血显示的时间给予适量补充。血栓抽吸使用方法:先用软导丝通至病变部位,经过该导丝将Diver CE血栓抽吸管送至距病变约2cm处,在导管的末端连接注射器进行手动抽吸。抽吸过程中观察造影结果,可以进行反复抽吸血栓直至达到理想效果。抽吸完成后,依据患者的本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架进行置入术。替罗非班使用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在进行血栓抽吸前,先给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Lg/kg,后以0.15Lg/kg/min 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36h。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联合的治疗,只是利用球囊进行预扩张或直接植入支架。治疗组患者除进行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让其口服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给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7天,并适当给予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1.2.2 观察指标[2] ①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分级:观察梗死相关动脉造影剂充盈及排空情况。②校正的TIMI计帕数(CTFC):记录梗死相关动脉造影剂首先到达冠状动脉远端所需要的电影帕数。③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即心肌染色(Blush)分级,观察梗死相关动脉所支配心肌造影剂染色及清除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并发症,计算发生率。所有患者出院前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值等。 1.2.3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以率(%)来表示,各组间的比较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9-02T16:35:53.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丰冠鹏1 魏运亮1 宗书峰2 [导读] 对于冠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重的AMI患者,单纯使用传统的PCI,常常招致斑块和血栓的碎裂与脱落。 丰冠鹏1 魏运亮1 宗书峰2 (1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2济南军区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山东济南 250022)【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 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 MACE 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33-02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不断下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经成为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最主要的、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法,但仍有 5% ~50%的患者达不到最佳效果,影响远期预后[1]。对于冠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重的AMI患者,单纯使用传统的PCI,常常招致斑块和血栓的碎裂与脱落,引起远端大量微小血管栓塞,造成“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2],从而影响介入的疗效和增加AMI患者的病死率。针对冠脉内血栓情况,本研究将血栓抽吸导管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并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54例,年龄29~75岁;纳入标准:①缺血性的胸痛≥30min,含化或静脉用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最少两个距离相邻的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和肢导联≥0.1mV。排除基本标准:①活动性的出血;②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有无出血史,或1个星期内缺血性的脑卒中史;③6月之内颅脑或者脊柱方面手术史;④颅内的肿瘤、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于入院后即刻给予肠溶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氯吡格雷600mg嚼服,介入术前给予肝素注射液5000~10000IU(100 IU/kg体重)。两组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观察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后送入指引导管并将导引导丝送至IRA 病变以远,将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Goodman公司)沿导引导丝送至 IRA 内,持续负压抽吸直至抽吸导管退出体外。将导管和抽吸器内的血液和血栓排空,必要的时候可以同时配合给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500ug冠脉内的注射,直到血栓影无影无踪或明显变小,心肌血液的灌注水平(TIMI)改善血流,再使用顺应性球囊扩张,在病变的部位放置入冠状动脉的支架。对照组则按照常规的手术步骤在病变部位进行球囊行扩张术或者配合运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10ml冠脉内进行注射,置入冠状的动脉支架来完成手术。所有病患手术后一定规范的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酌情可持续静脉给予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 24~48h 等其他药物治疗。 1.3 观察方法 ①有无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观察手术中 TIMI血流的恢复状况,及置放入支架以后冠脉的血流恢复状况,按照TIMI血流的分级情况如下:0级,血管的闭塞远端向血流;1级,在造影剂的部分通过的闭塞部位,但不许充盈远端的血管;2级,造影剂可以完全充盈于冠状动脉的远端,但是造影剂的充盈和清除完的速度比正常的冠状动脉时间有延缓(超过3个周期的心动);3级,造影剂则完全、迅速的充盈远端的血管并且迅速清除(3个心动周期以内)。将TIMI2级血流速度定义成慢血流,TIMI0-1级血流定义成无复流。②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术后2h下降幅度>50%发生率:统计术后2h常规18导联心电图,ST段回落幅值。③所有患者术后一周复查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登记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和出血并发症情况。④不良反应:观察术后1个月是否出现心绞痛、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 1.4 超声心动图检查 使用Philips iE33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0MHz,患者取左侧位或平卧位,选择Teichholtz校正公式计算 LVEF。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总 MACE 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出血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表1)。术后TIMI3级比例与出院前LVEF值试验组略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 LVEDD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1例替罗非班致血小板极重度减少患者的护理

1例替罗非班致血小板极重度减少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12-05T15:27:16.6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赖亚云王素琴杨妙娟潘晓丹蒋嫦月 [导读] 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可以明显改善接受PCI术患者的预后[1-2]。 (宁海县第一医院浙江宁海 315600) 【摘要】总结1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并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颅内、消化道、皮肤黏膜及桡动脉穿刺点出血情况;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加强心血管事件的观察;加强桡动脉穿刺点的管理。经过8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12-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血小板(PLT)在PCI术后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 /Ⅲa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可以明显改善接受PCI术患者的预后[1-2]。替罗非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国内研究显示其发生率为1.6%,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8%[3]。我科于2016年9月收治了1例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出现血小板极重度减少的患者,病情凶险,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2个月前因胸痛接受PCI治疗:右冠脉近段40%狭窄,中段80%狭窄,后降支90%狭窄,TIMI血流Ⅲ级,前降支开口至近段弥漫性狭窄50~99%病变,远端血栓,中段50~70%弥漫性狭窄,对角支60%狭窄,回旋支弥漫性粥样硬化,中段40%狭窄,先于前降支近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1枚。术中肝素用量7000U,术后抗血小板(阿斯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治疗,未出现出血相关并发症,出院时血小板计数174×109/L。 此次患者为接受前降支、右冠PCI治疗而住院。入院后的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血小板计数215×109/L,次日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于右冠、前降支中段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枚,术中使用肝素8000U,手术顺利,术后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ug·kg-1·min-1静脉泵入,持续静脉泵入3小时后患者出现少量牙龈出血,口腔黏膜瘀斑2个约1.0×1.0cm,全身多处散在出血点,右手背肿胀,有密集出血点,针眼处有瘀斑,立即停替罗非班,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计数12×109/L。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特点考虑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替罗非班有关,立即停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术后5小时复查血小板计数8×109/L,请血液科医师会诊,建议动态观察,观察全身出血情况,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若血小板继续下跌,可予输注血小板;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泮托拉唑、人免疫球蛋白静滴,血凝酶漱口。嘱患者卧床休息。此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8d后复查血小板计数147×109/L,予康复出院。 2.护理 2.1 出血监护 2.1.1皮肤黏膜出血患者注射替罗非班3小时后出现牙龈出血,口腔黏膜瘀斑2个约1.0×1.0cm,全身多处散在出血点,右手背肿胀,有密集出血点,1处针眼有瘀斑约0.5×0.5cm。护士予做好相应标记,每班观察皮肤出血点和瘀斑数量、大小和颜色变化。予留置静脉套管针进行采血、输液;尽量减少静脉穿刺频率,进行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止血带捆扎时间,拔针时压迫穿刺点时间不低于5min。嘱患者进食温凉流质,进食前后用血凝酶漱口液漱口;卧床休息,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碰撞。患者经上述处理后2小时牙龈出血停止,皮肤黏膜无新增出血点、瘀斑,5天后出血点、瘀斑消退。 2.1.2桡动脉穿刺并发症观察患者经右侧桡动脉行PCI后予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术后3小时出现右手背肿胀,布满密集出血点。予抬高右手,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右腕关节制动;观察右前臂周径和颜色变化,及时发现穿刺并发症前臂血肿;延长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时间,每小时观察桡动脉穿刺点出血和右手血运情况,及时调整压迫强度,压迫强度以穿刺点无出血,同时能触及桡动脉搏动,右拇指血氧饱和度大于95%,右手肢端血运良好为好。患者术后2小时松桡动脉压迫器半圈减压,此后查血小板计数8×109/L暂停减压,术后11小时复查PLT 10×109/L,再次减压,术后13、15、17小时各减压一次,术后19小时复查PLT 11×109/L,予去除桡动脉压迫器,穿刺点无出血,前臂无血肿,桡动脉搏动好。 2.1.3预防颅内出血当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自发性出血[4]。其中最严重、最危险的是颅内出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感觉情况及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者未发生颅内出血。 2.1.4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小板计数最低时8×109/L,加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极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嘱患者进食温凉流质饮食;使用泮托拉唑护胃;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严密观察大便色、质、量变化。患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 2.2 加强血小板监测 患者PCI术后注射替罗非班3小时后PLT 12×109/L,术后5小时复查PLT 8×109/L,术后11小时复查PLT 10×109/L,术后19小时复查PLT 11×109/L,术后第二天复查PLT 27×109/L,停止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此后每天复查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术后第五天PLT 88×109/L,停止激素治疗,继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此后每天复查血小板计数稳步上升,第八天PLT 147×109/L,予出院。 2.3 心血管事件观察 患者PCI术后立即停止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可能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脉事件。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及ST段改变,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无缺血改变,无胸闷、胸痛等不适。 2.4 出院指导 患者PCI术后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一年,出院后2周复查血小板,此后每月复查;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黑便等出血症状,一旦出现立即到医院就诊;循序渐进进行运动康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外伤;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进食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进食粗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诱发心血管事件;按医嘱长期服用降压、稳定斑块、改善心室重构药物;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再次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保持心态平和,减轻生活压力。该患者出院后2月,定期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