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全攻略

1 图书馆学论文写作攻略 (2)

1.1 端正态度 (2)

1.2 讲究方法 (4)

1.2.1 第一步:大胆假设——精心选题。 (4)

1.2.2 第二步:小心求证——备足论据。 (5)

1.2.3 第三步:精心写作——精益求精。 (5)

1.3 贵在创新 (6)

1.3.1 提炼新概念 (6)

1.3.2 阐发新观点 (9)

1.3.3 切入新视角 (10)

1.3.4 例举新举措 (11)

1.3.5 升华新理论 (12)

1.4 不落俗套 (12)

1.4.1样本要有代表性 (12)

1.4.2谨慎翻译 (13)

1.4.3严守规范 (13)

2 投稿攻略 (14)

2.1 扫描病毒 (14)

2.2谨慎投稿 (18)

2.2.1精校稿件 (18)

2.1.2精选期刊 (19)

2.1.3准确投递 (20)

3 余论 (20)

1图书馆学论文写作攻略

1.1端正态度

图书馆员写论文,不排除功利目的,比如不少图书馆员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得学位、结课题、赚稿费、赢取单位的科研奖励,既为名,又为利。抱有这些目的无可厚非,人都是社会人,每办一事的动机往往兼顾多方面的考虑,此乃人之常情。但是从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看,研究者的研究动机越单纯,越接近于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目的,取得的成果的价值就更大,相应的荣誉和利益作为社会对创造性劳动的奖励自然会找上门来,而不是研究者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之前就能打好算盘的。反之,如果科学研究的动机太复杂,往往欲速而不达,落下空悲切的下场。

为了写好论文,建议图书馆员们不要平时优游度日,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急切命笔,求山神拜土地,苦苦钻营。而应该提早数年着手,使自己能够从容地以一种单纯的求知态度来确定研究方向,运思自己的论文。

值得提倡的图书馆员写论文的出发点主要有四个:

一是解决问题。目的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找出方案,付诸应用。如对复合图书馆印刷型馆藏和电子馆藏比例确定的研究,对新兴的数字参考服务的研究,对数据库跨库检索的研究,对图书馆管理和各项业务中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等。

二是规划方向。有些问题属于理性的主观设想,并没有客观的绝对权威的答案,但却能够对学科以及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比如制定什么样的图书馆法?图书馆学教育怎么改革?图书馆怎样为弱势群体服务,成为消弭“信息鸿沟”的一支重要力量?图书馆怎样进行制度创新?某个或某类图书馆如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图书馆各项业务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政策?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等等。

三是还原真相。就是探索事物真实、客观的面目,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引起自己强烈好奇心、特别感兴趣的存有疑问的数据、事件、人物等,令人产生对它们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探究的冲动,如“图书馆”一词最早到底是由谁引入中国的?20世纪的“新图书馆运动”到

底起于何时、终于何时?对这些同行们也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的找寻,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

四是理论抽象。就是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追问和探索。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中,我们不禁要思考什么是图书馆?图书馆产生的根源?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图书馆的发展应

遵循哪些规律?等等,对图书馆建设的这些终极问题的思考,对图书馆的属性和规律进行精确提炼和描述,就是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理论是图书馆学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由于经过了多层抽象,和实践表面上会有距离,但内在一定要有经脉相通,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图书馆员倘若能够基于上述四种出发点来搞研究、写论文,出成果、评职称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可谓水到渠成,发文难、落评悲的不良体验一般就不会发生在您的身上。经历过考试的人都知道,第一次过关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次过不了,心理就会大受影响,会连锁影响到下次考试的发挥,从而导致“习惯性流产”,以后也很难过关。同理,如果一个人从事研究的动机不纯,创造不出高质量的成果,发论文、评职称的目标一两次不能实现,本来比较正常的评审和激励机制对他而言逐渐就会演变成人生的枷锁,使其为之所困、所累,陷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痛苦不堪。要避免这种不幸的遭遇,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要摆正自己的研究动机。

由于每个图书馆员的学科背景、倾向旨趣和所处岗位不同,写作论文的优势也各不相同,各人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感兴趣和有心得的课题来研究。例如,图书馆的中高层管理者负有规划、组织实施图书馆业务的责任,接触图书馆实践前沿的东西比较多,适合写解决问题的文章,由他们写此类论文,可信性、权威性更强;文史基础好、沉静认真,有长时间坐冷板凳习惯的图书馆员,通常博闻强识,具有善于搜集资料的基本功,适合写索隐钩沉、溯源析流这类探真的文章;事业心强,有激情,有理想主义精神,善于管理,有正义感、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图书馆管理者和图书馆活动家适合写反思过去、谋划当下、展望未来这类行业规划和指导性强的文章。心思缜密,善于思考,有思想家气质和雄辩才能的图书馆员,适合写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只有当一个人的个性、兴趣和他的研究选题十分吻合的时候,写出的论文才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相应地,发表的机会也更大。

图书馆员们要根据所接触的工作、学科背景、专长甚至生活阅历,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免走弯路。假如违背了这个原则,硬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些不着边际、隔靴搔痒的高蹈空论,被认可和发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试想,一个基层馆的图书馆员,硬要讨论全国的文献资源布局和共享问题,一个连打字都不会的图书馆员非要讨论数字图书馆,其所谓的“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被经验丰富的编辑退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2讲究方法

科学研究有无数种方法,刚走进学术殿堂的年轻人尤其着魔于科研方法的比较和挑选,就好像初学武术的年轻人,总是不知道拜师是去少林寺还是武当山,选兵器是要双节棍还是流星锤。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网络论坛上,经常有一些青年朋友们热衷于讨论治学方法,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客观知识、范式、证伪、博弈论、知识管理、图书馆政治经济学等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分析工具和方法都被曾被热烈议论过,对它们在学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大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无招胜有招,研究方法尽管千变万化、林林总总,但貌似空洞无招,实为众法之宗的还是胡适先生提出来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有的科学研究无非就是以直觉或些微之依据,而提出大胆之猜想,然后再以扩大之依据,小心对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总战略,至于其他研究方法,不过是不断变换的花样和视角,是为攻克猜想而作出的战术调整。真正掌握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一招,就像掌握了武学真谛的大侠一样,草叶、琴音皆为武器,杀敌破阵随心所欲而不逾武德之矩,您就会成为真正的学术大师。

在落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应该走好以下几步:

1.2.1 第一步:大胆假设——精心选题。

“假设”就是选题,就是找亮点,就是寻找当前学科和事业发展的着力点、关注点、空白点、困难点。找选题的途径有二:一是从工作中找,那些曾经使自己困惑的,而现在已经部分或彻底解决,自己确有心得,想讲出来让同行借鉴、推广的问题,通常就是一个好的选

题。二是从阅读中找,那些感觉在以往的文献中别人没有研究过,自己首先发现,或虽有相关文献,但有把握比别人研究得更深入的问题,也是一个好选题。

但是,选题究竟怎么样?不是评感觉就可断定的,还要通过查新来检验。查新就是对你选定的这个选题的学术史进行全面的回溯检索,从而对选题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正。如果通过检索,发现此选题已经研究得很充分了,没有发展的余地,就要敢于自我否定,另行选题。如果觉得此选题虽有相关研究,但不够完善,就要缩窄选题的范围,把力量集中到前人未及的方面。当然,最有新意的选题是前人所不曾涉及的,查新检索不到相关资料或相关资料很少,对这样的选题一方面要充满信心,立志做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估计因为资料缺乏而造成的研究难度,做好在素材收集方面下更大功夫的思想准备。

1.2.2第二步:小心求证——备足论据。

求证就是精心而广泛地搜集理论素材和事实素材,使猜想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理论基础和事实基础之上,让读者心悦诚服地认同猜想的成立。论证的小心体现在:只有孤证的东西不写,明知没有操作性、不可重复的东西不写,论据不充分的东西缓写。

求证的环节是一个严格遵从学术规范的过程,最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素养。求证应做到:对学术史尽可能进行全面、公允的回顾,不遗漏、不歪曲;对自己研究的意义进行客观评估,不夸大、不护短;所有的论据出处明确,不断章取义、不造假;所有不注明出处的内容,皆能做到言从己出,不抄袭、不剽窃;方法上力求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逻辑推演和调查归纳相结合,主观判断和科学实验相结合。

1.2.3 第三步:精心写作——精益求精。

学术论文虽然有各种学术规范的约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天马行空、语言华丽、情节生动,但也要服从一般的文章写作规律和审美要求,这包括:一气呵成,保持文气的连贯性;

逻辑纠错,增加文章的严谨性;语言斟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一篇学术论文,不管论据多么充分,观点多么精辟,结论多么重要,如果不符合上述几点写作要求,读起来味同嚼蜡,就会应了孔子的警告:“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缺乏语言美的论文就像蓬头垢面的女子,自然引不起别人的重视,难以登上选美的擂台,更不用说夺冠封后了。

学术论文不仅在求证时要从内容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在写作和修改时还要从形式上遵守学术规范,后者实质上是对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进行二次约束和提醒。形式上的学术规范使学术论文通常比一般文章具有更多的要件,包括中英文题名、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脚注、尾注、通讯地址、电子信箱、作者简介等。作者在论文完成后,不可忽视这些小要件,要像对待正文那样,认真增补、校对,要件的完善正确与否,也是作者学风上严谨程度的反映。

论文完成后,不要急于投稿,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处理,放置几天或更长时间后再看,这样可以发现文章刚写好,自己处于兴奋状态时所难以发现的语病和逻辑问题,以便进一步修改论文,使之更加严谨耐读。

1.3 贵在创新

论文的价值取决于其创新性,“新”是论文的灵魂。对于人所共知的宏观情况、历史情况、负面情况可不介绍或简要介绍,如图书馆人员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与事业无益,徒费笔墨,可直接谈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不要固守一反一正、先抑后扬、非昨厚今的老模式。碰到那种陈陈相因、似曾相识、俗不可耐、叙述失禁、内容空转、套话连篇的“大路货”式的文章,编辑们通常比较反感,容易一眼就将其否决了。

为了使论文出新,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训练和实战运用:

1.3.1提炼新概念

大多数学者对炒概念十分反感,这是一种偏见。在我看来,学者应具备的才能之一就是擅长提炼新概念,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炒概念,概念是理论的种子,理论都是从概念生发出来的,无能力创造新概念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创造新理论呢?科学技术发达的美国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国家,表现之一就是其炒概念的能力举世无双,从总统到百万富翁都是炒概念的高手,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当美国总统在某个重要场合的演讲中运用了一个新名词,马上就能引起全球学术界的大地震,而这个词不一定是个政治名词。如果您记忆不是很差的话,不难想起,风靡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就是由曾担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在任上提出的。即便是在美伊战争中,美方的一个个攻击行动也都被赋予了既具有威慑力又好记易懂的名称,如“沙漠风暴”、“斩首行动”等,可见在美国,炒概念也是武夫的必备才艺。在我们所熟悉的图书馆学领域,那些曾经或者至今仍在引领风骚的时尚概念,诸如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管理、CIO、知识管理、元数据、信息构建、学科馆员、数字图书馆、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导航、信息鸿沟、e-knowledge、web2.0等,无一不源自美国。这一系列概念,在原有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中难道完全没有吗?不是的,其中一部分的确是结合新技术所产生的新概念,另一部分则不过在修补旧知识的基础上,给旧概念涂上了新油彩,如知识管理、元数据等。美国同行最善于通过概念创新和分析模式创新来带动理论体系的全面更新,不但在理论上新词不断,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也为许多项目和产品注册了典雅的名称,如“美利坚记忆(America Memory)”、“独角兽自动化系统(Unicorn system)”、甲骨文公司、复合数字对象解决方案“桶(Bucket)”等。

反观我国图书馆界,概念创新的能力极端不足,令人汗颜。在理论上,对外开放后一味崇洋媚外,严重缺乏学术的本土化意识,对我国古人创造的概念从不放在眼里,陷入了言必称美国、亦步亦趋、步步拾荒的学术怪圈,离开了美国式概念,唯一的结果就是哑然失语、重度伤残、不能自理。在实践尤其是方兴未艾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上,也暴露出了概念创新的惊人缺席,上马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不是命名为这工程那工程、这计划那计划,就是命名为这中心那中心,因为名字太长,又把其英译名称的词首字母捏到一起当成缩写,一个CALIS,讲坛上的专家有人念成“开利斯”,有人念成“卡丽思”,也不知道谁的更标准,谁应该笑话谁。如果碰上一个第一次听到该词的外行,他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CALIS是什么的

干活,是外国美女的名字?是一种香肠的品牌?还是中国哪个航空机构的缩写?中英文溯源一番就得折腾半天。

在我们这个创造了回文诗、璇玑图,唐诗宋词万古传,最会玩弄文字游戏的国度,居然创造不出像“美利坚记忆”这样典雅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名称,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不知道后人看到我们今天在国家项目中玩弄洋泾洴是何感想,会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上世纪20和30年代那些充斥媒体的中英文混排的文章那样感到好玩和可笑!显然,在概念创新方面,我国的图书馆界确实也应该举一举本土化的旗帜,该出手时就出手,力争创造出也能让全球的同行欣赏或产生共鸣的有价值的概念。

目前国内炒概念意识比较自觉,而且能炒出本土概念的行业的代表当属房地产业,它们炒概念的技巧俨然已驾轻就熟,每推出一个楼盘,利用温泉的就冠名“汤House”,能提供宽带网的便美曰“韦伯(web)时代”,想卖给北大教师的猛吆喝“教授花园”……煽动性的概念确实给客户们带来了改善生活质量、跟上时代的良好感觉。信息时代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学术研究特别是像图书馆学这样的社会应用性学科的研究,应该学会设法把自己的发现用最精当、最响亮的概念提炼出来,最好是中英文概念一块提出来,让学术界通过你的新概念就知道你的理论的大意。采用新概念容易给整篇文章的表述都带来奇崛和陌生化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消解枯燥感,增加新鲜感和可读性。

如果你消耗了大量脑细胞,沥血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就不要藏在袖桶里,像冬天的陕北人,双手抄着装闷憨,琢磨着趁人不备,当暗器一般发出,一举中在学术界的脑门上。说实话,这样做其实很难得手,倒容易被文字的流沙连人带暗器给埋没了。常规的容易见效的做法是像程咬金耍板斧一样开门见山,尽力把新概念甩出,使之骄傲地戳在标题和引言中,让编辑和读者一眼就能发现这个亮晶晶的新货。在这一点上,作者们不如多学一些新闻学知识,掌握了新闻记者们拟标题的技巧,就是修得了写作上的画龙点睛术,会让您的论文因为标题词序的调整而瞬间脱俗刺眼。举例说,某位先生写了一篇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再思考的论文,核心思想是提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那么他的文章标题与其拟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新论》,把新概念“可获得性”留在正文而不是标题中,就不如拟为

《文献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新识》,这样就可以让作者着力创造的新概念“可获得性”冲出窝窝囊囊的盖头而走向T形台,闪亮登场,引人注目。

当然,学术研究的炒概念是有前提的,应做到严谨,合乎尺度,不可夸大其辞、无中生有地狂炒滥炒。学术上的炒概念严格地说是提炼概念而不是乱扣帽子、哗众取宠,是为了把自己的观点和理念简洁地表达出来,显豁其特色,这与伪劣新闻中牵强附会、虚张声势、反复报道某一概念的炒法是不同的。按照惯例,学术论文的标题的字数一般不能超过20字,因此也不能为了突出新概念和论文的中心思想而把标题起得过分特指和冗长,那样新概念反而会被不必要的字词遮盖得密不透光,无疑于珍珠藏在乌贼肚,明珠暗投了。

1.3.2阐发新观点

学术论文不是讲义,讲义是对成熟的优质知识的汇编,可以述而不作,允许收集前人的口水,照着讲,学术论文是创造新知,交代学术史的小述是为了创造性的大作,必须从前人讲完的地方接着讲,发前人之未发,所以最忌讳陈陈相因、老生常谈、重复老掉牙的旧说。

要想灵感如泉涌,头脑起风暴,成为新话题、新观点的连环制造者,经常有学术论文顺着核心期刊满坡滚,让同行们一不小心就被您的大作撞闪了腰,那就需要娴熟掌握三板斧。

第一斧,别具只眼,细察深思。最近,我国有五位年富力强的图书馆学理论家成果丰硕,引领着学术潮流,在专业论坛和博客社区中被称为“五虎上将”,他们是范并思、李国新、王子舟、程焕文、蒋永福。五虎将的共同特点就是博学、慎思、明辨,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诊断出行业发展不前的症结和瓶颈。如范并思对图书馆精神的研究、李国新对图书馆法和信息自由的研究、王子舟对知识援助的研究、程焕文对晚清图书馆史的研究、蒋永福对制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是瞅准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或者学术研究的空白点、软肋或者说是七寸,猛然发力,以大胸襟、大格局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来救学济业。

第二斧,面向未来,把握先机。优秀的学者对新事物总是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敏感,善于观察专业大势,能够选准国际上最新鲜、最前沿的热点,开展研究与对话,如刘国钧对MARC

的引介,汪冰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董小英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刘嘉对元数据的研究等。这些研究犹如诸葛亮茅庐纵论三分势,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指导性。

第三斧,冷眼观潮,审视批判。真理并不一定总是站在地位高的或名声大的人的一边,也不一定总是为多数人所拥护,对既有的理论和形成热潮的东西保持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多一些独立的冷思考,对相沿成习的东西多存一份怀疑,想想有无改进的可能,往往也可以得出发人深省之论,或拿出高明的改进方案。如黄俊贵对图书馆学研究中某些丑陋现象的批判、李金荣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的误区的揭示等,都起到了棒喝当下、扶正固本的作用。

有新鲜观点的文章,上品当然是具有建设性、开创性的文章,可以快速直接地推动理论创新和事业进步,反思文章、翻案文章、批判文章等可以为创新卸掉包袱、披荆斩棘,也各有其意义。

1.3.3切入新视角

同样的材料,由于切入角度不同、组织方式不同,就能说明不同的问题,从而产生新意。例如围绕着书籍的历史研究,如果只见书不见人,就是书籍史,如果既见书又见人,就是出版史或阅读史,如果见书见人又见场所,就是图书馆史。这些不同科目的历史所依赖的素材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只是因为分析、重组、阐释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而垒砌出了不同的理论大厦。

循规蹈矩、习惯了纵向切苹果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苹果如果横切的话,果核的切面会呈现出美丽的五角星状,面对常见的素材,高明的学者总是能够转换一下切入的角度,就能打开别一洞天,把被习惯所遮蔽的长期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的本不应然而被误认为应然的东西揭示给我们。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图书馆创收的大量事实素材,多数学者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应该大力提倡创收,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实行一馆两业、以文补文;而少数学者却从中看到了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践踏、对社会信息保障制度的背离,批判这种集体非理性的传染性失误拉大了社会信息鸿沟,疏远了弱势群体,侵犯了部分读者的合法权益,消减了图书馆的政治优势,反而陷图书馆于不义,使图书馆全盘丧失了政治、精神、道德、人文、制度的立足点、制高点,损害了自身的生命力。显然,后一部分学者是站在绝大多数读者的立场,

以历史的眼光研究问题,而不是从惯常的图书馆员的短视的角度研究问题,结果在众声捧扬中发现了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他们的结论更催人警醒,更有益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当然也更具创新性。

1.3.4例举新举措

新观点需要由新论据来支持,对图书馆学论文来说,新论据通常不是史料也不是经典著作中的言论,而是图书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可能很多,但不能全部拿来,过度堆积容易造成“叙述的失禁”。作为论据的实践经验最好是新近采取的新举措,新举措的例举也是有讲究的,不仅可以列举已经实现的,也要讲理论上可行,未来能够实现的,即所谓的思想实验,如FRID技术在图书馆到底可行否,如有现成的成功运用的例子固然很好,如果没有,周全地设想一下应用前景也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另外,有些新举措,如果成功开展的不止本馆一家,在谈本馆经验之前,最好也介绍一下著名的图书馆的做法,以提高论文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如推荐书目的编制,北大、清华开列的书目可能更受关注,倘若你所在的是一个不太知名的高校图书馆的话,只谈本馆的做法显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若是能把北大、清华最新的且它们自己忽视了宣传的举措也连带披露分析一下,就会加大论文的信息量,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编辑选稿,受主办机构宗旨和读者兴趣的制约,首先会对论文内容的代表性、普遍性、新颖性、可读性等进行考量,这样来自偏僻地区的小型图书馆或者专科大学的图书馆的论文,如果只谈本馆的具有个别适应性的新举措,就很可能因为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而被否定,解决的要诀之一就是扩大阅历以解决亲历范围之不足,把文献中其他图书馆类似的举措总结一下,扩大信息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果您所在的图书馆不是明星大馆的话,标题最好不要拟为《我馆……》或《某某学院……》,因为读者都是势利的和追星的,这样的标题并不吸引人,而杂志并不是为作者办的,而是为读者办的,满足了读者就是赢得了市场,所以当您和您服务的图书馆处于声望弱势的时候,拉大旗做虎皮也是一种叙述策略,可以在重视普遍性的前提下宣传一点本馆的特色,但不能相反,否则您的论文就很难被采用。

1.3.5升华新理论

概念和观点的交代都是为了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所以在对既有成果的追述等方面一定要从简,但对自己的心得及自认为对理论发展有独特贡献的地方一定要浓墨重彩、说深说透,充分加以表达。理论的升华是新颖鲜活且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概念,科学、规范、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优美的语言表达的化合反应。只有这三个方面都操作到位,理论的升华才能更璀璨、更成功。在编辑工作中经常可以发现,有的论文对现象的描述很到位,有的论文调查数据很认真,但结论却一点也不出彩,辛辛苦苦的分析和实证只是为一句常识性的结论作了垫背,让编辑很为作者惋惜。实际上写论文是在发现问题,而不是为现行的政策和工作找论据。如果作者改换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与预期不同的现象和数据上,往往能发现新问题,为现有的理论找到修正方案,或创造新的理论,为学术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读中西方学术大师的名著,让我们惊叹的往往是他们于众人不疑之细微处质疑,于众人忽视之细微处探询,以客观零度之感情执手术刀精密解剖问题的精神。只有把平淡的东西焦化和馏化才能升华、抽象出纯粹的理论。

1.4 不落俗套

当前的图书馆学论文中有几类常见的问题,如果在写作时注意加以克服,会明显提高论文的质量。

1.4.1样本要有代表性

实证研究是当代学术界非常推崇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书馆学领域对实证方法的应用也有越来越广的趋势,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分析一类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实证方法正确应用的前提是科学选择样本,如果样本选择不当,研究就毫无意义,结果就毫无价值。好的样本应该有代表性、示范性,最好是公众感兴趣的对象。很多作者不重视样本的选择,在样本的确定上不动脑筋,比如对本校或本校某个学院的读者阅读倾向、利用图书馆的情况等的调查,对某种专业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对本馆核心期刊的计量分析和遴选研究等。这些基于小样本的研究论文,特殊性强,普遍性差,发表在本校的学报上应该是合适的,但是要发表在全国性的期刊上,感兴趣的读者能有几何?从编辑的立场看,显然是不适合发表的,而且这类

文章易于仿制,每个图书馆的馆员都可以把文中的数字对照本校的情况改一下或编造一下,再投给编辑部,那编辑部要不要发呢,不发必然被指责厚此薄彼,发了必然被讥为千篇一律。所以,作者在给编辑部投寄实证性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编辑的立场审视一下稿件中样本的代表性,看适合投到哪种类型、哪个层次的期刊。

多年以来,图书馆界养成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对图书馆学期刊发文的计量过于频繁,几乎一两年就有多人计量多次,而且动机不纯,对刊物的褒奖多于建议,结论毫无新意,占的是刊物不好意思拒绝作者为刊物投入大量劳动来歌功颂德的便宜。这种一步一回头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版面,实为有识见的期刊所反对。今后此类文章不是不可有,但一定要大力加以遏制,刊物每隔5年、10年可以有一篇计量文章,这样时间跨度大、样本大,或许能发现些问题。至于1年、2年便计量、便总结的文章,就只能发表在费纸篓里了。

1.4.2谨慎翻译

因为牵涉到版权问题,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绝大多数不发或少发翻译文章,没有给翻译文章单辟发表栏目,只有个别刊物,如《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有“海外链接”栏目,《图书馆杂志》有“新视野”栏目,接收翻译稿。打算发表的翻译稿应征得原作者许可,将作者的信件等许可凭证和文章一道投寄到编辑部,编辑部才能择优选用。将多篇外文消化吸收,烂熟于胸后,把大意带上个人的评价转述出来,称作编译稿。编译稿加入了自己的智力成果,无须征得所引用的外文作者的许可,信息量大,侵犯版权的风险小,通常比单纯的翻译稿更受编辑部欢迎。

1.4.3严守规范

近几年学术界违反学术道德的恶劣事件不断出现,全社会要求整肃学术规范的呼声很高,措施之一就是强化学术论文的形式规范。由于文献计量方法是从图书馆学生发的特有的研究方法和科研评价方法,学术论文的规范,特别是参考文献的规范,会提高核心期刊遴选等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的准确度。加上国家参考文献标准的历次修订都吸收了图书馆学家的参与,充分考虑了图书馆界的意见,所以图书馆学期刊对加强学术规范的响应一贯相当积极,所发表论文的形式规范程度一直高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期刊。为提高对学术规范的要求,

2005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等杂志进一步细化了投稿格式,对注释、引用、参考等提出不同的格式要求。今后,要想写出更加符合学术规范的图书馆学论文,就要在论文完成之后,详细阅读各家杂志社的投稿要求,把参考文献等附加项按要求著录详尽,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在收集资料时就重视记录出处的好习惯,养成优良的学风。对待学术规范,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败坏学术道德的事千万不能做,一旦被发现,身败名裂,得不偿失,后悔莫及。

2投稿攻略

写作是播种,投稿是收割,“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治学态度已经过时,如果不注意及时收割学术庄稼,时效性强的学术成果就会发霉变质,沦为垃圾;耐放的学术成果也存在着被学术田鼠剽窃、抄袭的危险。投稿也有投稿的知识和技巧,应该有所了解,在投稿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1扫描病毒

在长达9年的编辑工作中,为职责所系,笔者一方面为人作嫁,广结善缘,另一方面辣手摧稿,四海结怨,退掉的来稿不计其数,退稿的理由千差万别,分类总结一下,稿件落选的原因主要有18种。大家可以视这18种原因为病毒定义,在投稿之前对自己的论文扫描一遍,删除或隔理各种病毒和bug,这样您的论文才有可能顺利突破编辑的经验防火墙,离被选用更接近一步。

(1)结合现实选题,有新意,但同类来稿太多,“撞车”严重,已留相关稿件,不便再用。例如信息高速公路热时谈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热时谈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热时谈知识管理……随着热点的转移,同类稿件便一窝风地投来,殊不知,第一个形容女人为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形容女人为花的是庸才,编辑部选留了一篇同类来稿,就算是对这个问题表了态,对以后的来稿的要求相应就提高了,如不能超越前文,是很难发表的。可惜的是,很多作者不明此理,不断追风,不断落选,还为同样的选题,前面发了,自己未发,而鸣冤叫屈。

(2)题目太大,类似题纲,未能深入展开。有的作者,喜欢宏大叙事,写文章动辄就是纲要、论纲、战略,内容却十分单薄,全篇都是大标题和小标题,好像文章刚列了个提纲,便投到了编辑部。对这种电报体、古龙体未完成的作品,编辑部还是等其竣工再说吧。

(3)选题不新,炒冷饭,未能跳出以往讨论的窠臼。这类来稿很多,比如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区别,明明吴建中、黄宗忠等名家圣手已经给出了高明权威的见解,可是很多作者还要用口语再罗索一遍寄来,分明是小看编辑们的知识积累。作者们应该了解,编辑们阅稿无数,各个编辑部之间还有互赠刊物的礼节,所以编辑在把握学术进展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任何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试探都是不明智的。

(4)立论牵强,提法不妥,论证不足。如图书馆要走市场化或产业化道路的提法,新世纪以来已经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其进行了彻底否定,图书馆界拨乱反正,已经重新回到了公益性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轨道上来。但是当前仍有一些文章,参考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论文,大力鼓吹图书馆开展营利性服务,进行产业化。事过境迁,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不会被发表的。

(5)内容虽新,但移植痕迹太重,文章前后缺乏有机联系,给人“两张皮”的印象。学科发展的跨学科趋势使移植现象在学术论文中大量出现,善于移植是图书馆学论文的一大特点,但移植要成功,首先要解决排异反应,才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而很多论文并非如此,往往用大半篇幅介绍要移植的东西,再用小半篇幅轻描淡写在图书馆的应用,前后结合不紧,给人以“两张皮”的印象,而且结论多是猜想式的,理论上想当然的,至于具体怎么应用?应用的限制条件是什么?作者所在的馆尝试过没有?对这些读者很容易发问的问题,却一概没有解答。对这类文章,编辑也只能敬而远之。

(6)写得全面、系统,但无新意、无新的突破。有的作者善于综合,能把当前讨论的某个热点问题面面俱到地熔于一炉,像教科书的一章,写得全面系统,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观点都是他人的,作者自己毫无创见。相比起来,期刊更欢迎对某个小问题深入掘进的文章,宁要有心得、有创见,但想法不一定成熟、表述不一定完美的论文,也不要这种四平八稳,显示不出创新精神的文章。

(7)内容较空,可行性差,无实际意义。有的论文只追求理论上求新求异,哗众取宠,不考虑落实的种种困难,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一无可用。对于图书馆学这样的社会应用性学科而言,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落实不到现实的论文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

(8)涉及面窄,无普遍意义。有相当一部分投稿,内容是本馆的业务总结、本馆的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经验和评测等,这样的论文对该馆的业务促进可能是十分宝贵的,但是作者似乎忘了,由于各个图书馆所处的地域、所属单位的类型、所形成的传统、所确立的特色、所选定的自动化系统等等的不同,事实上各个图书馆在某些具体业务上不一定有共同语言,其平台和做法都各有一套,如果作者所在的图书馆,不是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等这样的业界表率,他所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实际上代表面很窄,并没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编辑自然不会拿其占用版面、广而告之了。

(9)内容过简,理论深度欠缺。有的论文选题过小,只是谈装订、分编等具体业务上的一个小经验、小窍门,自有刊物发表这类论文,但对于挂着“学报”、“学刊”这类名头的期刊来说,理论深度几乎没有,显然是不够格的。

(10)重复讨论,知识性内容偏多,创新不够。有的作者投机取巧,把中外百科全书、中外图书馆学教材上的内容复述一遍,就当作论文投到编辑部,这样的行为,从法律上讲是侵犯知识产权,从知识创新的角度讲是无效劳动,这是令编辑部最反感的,不但不能发表,严重的还要进行批评教育。

(11)图表过多,不便排版,图表中某些内容与文字叙述重复。这是从形式上对投稿进行要求,当前的学术论文中,图表是一种常见的内容分析和表达方式,好的图表的确能起到提纲挈领、化繁为简的作用,但是在有的投稿中,明明图表已经说清楚的问题,作者还不厌其烦地用文字再说一遍,一来容易造成叙述重复,二来累赘无用的图表容易造成排版印刷的不便,面对这样的稿件,如果还有表述简洁、主题近似的来稿,编辑们肯定会倾向于选择后者。可以说,图表当用而用是优点,当用而不用或滥用便成了缺点。

(12)引文分析、期刊分析和调查研究样本偏少,流于形式,没有采用新方法,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这一条前面已经讲过,无论再繁琐、再庞大的实证研究,如果结论平淡无奇,跟不调查所想象的一个样,那这样的调查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13) 篇幅过长,且内容一般化。图书馆学期刊的承载力有限,拥有的作者群又比较庞大,为了以有限的版面照顾更多的作者,因而选用的稿件的篇幅不可能太长,通常以3000字到6000字为宜。对优秀的稿件,虽然可以适当扩大版面,但通常也只能以连载的方式最多分两期发表。为提高投稿的命中率,作者在投稿时应自觉精简文字、压缩内容,争取在篇幅上合乎编辑部的要求,不要因篇幅问题而给编辑部留下退稿的理由。

(14)综述文章意义不大。综述文章泛滥和文献计量文章泛滥是多年来图书馆学论文的两大痼疾,其共同的毛病或者是选题缺乏时代感,或者是概括力不强,或者是时间跨度不够长,或者是样本偏少等,综述每年或更长时间发表一篇,信息量必然大,有助于人们把握学术前沿,但是如果针对一个问题,扎堆写综述,月月出综述,那信息量必然稀薄,读起来寡淡如水,发表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

(15)编译水平欠佳,食洋不化,生涩难懂。国内的图书馆学长期以来追踪西方,亦步亦趋,因而介绍国外新动态的编译文章受到各个图书馆学期刊的普遍欢迎。但是在编辑部收到的大量编译文章中,绝大部分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其主要问题是作者还没消化,就生吞活剥地转销,句子保留着外语语式,不合汉语习惯,别扭晦涩,硬译误译之处满篇皆是,理解起来一头雾水,这样的以其昏昏还想使人昭昭的文章,当然入不了编辑的法眼。

(16)非图书馆学论文,与刊物不对口,或体裁不是学术论文。在编辑部收到的来稿中,夹杂着漫画、诗歌、小说、散文,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论文等,更不用说图书馆学的亲缘学科,诸如新闻学、出版学、档案学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都是找错了对象,投错了胎,期刊有分工,图书馆学期刊自然要发表图书馆学论文,纵然你是经济学的泰斗、政治学的巨擘,论文可获诺贝尔奖,图书馆学期刊也不太可能发表你的论文。另外,编辑虽然是杂家,但也不能杂到行行是专家,越俎代庖的地步,不识货就不能乱发,这是他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奉劝作者在投稿时,一定要看准目标,否则无异把雪莲种在沙滩上,木耳栽上仙人掌,瞎耽误功夫。

(17)缺摘要、关键词,或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学术论文有一套行头,就像和尚必须穿袈裟、戴念珠、敲木鱼,这是行业规定、职业形象,违背不得,做学问就得有做学问的样子,要老老实实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把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著录齐全。时间长了,您就会认同、欣赏这种学术论文的严谨、繁琐之美,偶尔抛出一篇光秃秃的只有正文的文章,就会觉得好像没化妆就走到了大街上,无脸见人,浑身不自在。据说,搽掼香水的人,一日不搽就感觉好像没穿衣服,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了学术论文的形式美,对参考文献的依恋就像美人对香水的依恋,你在学术上基本上算是登堂入室,离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学者已经不远了。相反,学术论文的附件不全,就像女人不穿礼服、不戴首饰、不化妆就参加高级酒会一样,人家很可能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18)抄写潦草,打印质量差,稿件看不清;或写作欠认真,语句不通,层次不明,逻辑性较差。这两项是对稿件的最起码要求,大部分投稿都能达到要求,但遗憾的是,仍有个别稿件连这两项要求都达不到。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简陋的稿件也不至于写在手纸上、香烟盒上,手写稿已经是稀有品种,打印稿占了绝大多数。影响编辑阅读的主要是那些打印在废纸的背面,墨色又太淡,字迹挂了白道,难以辨认的稿件。编辑部不要求投稿都要用新纸彩色打印,但字迹容易辨认是最低要求,希望作者在投稿时能稍微讲究一些,保持稿面整洁、字迹清楚,也算是对编辑部的起码尊重。这跟面试还得穿套西装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有一种稿件,也让编辑们一接触就头疼,其特点是一上来就表态,希望编辑部高抬贵手,予以发表,那么他将“不甚感激”。一看到“不甚感激”,编辑就知道遇上语言高手了,果不其然,正文里满篇都是别字,喝醉了酒的句子颠倒错乱、纷至沓来,对这种读着废劲的稿件,编辑们的“贵手”想抬也抬不起来。

“18”谐音“要发”,作者们投稿的目的就是“要发表”,可是稿件中常见的上述18种不足,影响了作者们愿望的实现。学术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比赛周密、比赛严谨的过程,希望作者们每写一稿,都能痛快淋漓地扫除这18种障碍,彻底征服编辑,如此在学术之路上才能要风得风、风风光光,要发就发、发得漂亮。

2.2谨慎投稿

2.2.1精校稿件

投稿之前要对稿件作最后一次认真检查、审校,仔细校对、推敲所有文字,尽可能杜绝错别字。尽量做到附件完整,中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完备,论文附件存在的瑕疵很容易被编辑判断为做学问不严谨,累及整篇文章的选用。例如编辑有的时候本来是对来稿中的某个事实或某个观点的来源产生怀疑,但亲自核实这些资料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那他就会从作者的论文格式是否严谨、错别字是否多等能表现一个人学风的细节上来判断其正文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决定来稿的取舍。所以对摘要、参考文献等这些正文以外的要项的正确性千万也不能忽视,以免因小失大,累及论文的落选。

2.1.2精选期刊

投稿的关键一步是选择期刊,要争取把自己的论文投给与其风格、主题最切近的期刊。我国的图书馆学期刊虽然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绝大多数为综合性期刊,如撒胡椒面似地发表图书馆各个业务方面的文章,专题性期刊极少。但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协调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各刊在选稿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特色。因此在投稿前要了解各个杂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稿。如大型课题文章优先投给《中国图书馆学报》,该刊近年把课题文章作为选稿的重点,每期课题文章占的比例很大。广义信息管理领域的文章,举凡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编辑出版、竞争情报、政务信息投给《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情报知识》,因为前者重视图书情报学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重视刊物的论题和读者覆盖面的扩张,重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宏观研究,后者是图书情报学院办的刊物,随着学院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扩张,需要容纳更广泛的学科内容。具有新、洋、实、快特点的纯粹的图书馆学论文投给《大学图书馆学报》,该刊十分重视论文的指导性、实践性、时效性和国际性,拒绝发表与大学图书馆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宏观信息管理领域的论文,把图书馆学论文和非图书馆学论文进行严格区分,强调所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落实到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当中。传统的以体系设计和概念辨析为特点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章投给《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这两种刊物一以贯之地注重发挥理论、理念、精神对事业的引导作用,其善于制造理论气氛的特点得到读者的认可。文献学文章投给《图书与情报》、《四川图书馆学报》,这两种刊物偏居于神州腹地,受差可称为时代病的工具理性主义影响较小,人文气息高于他刊,能够气定神闲地关注传统文化,为包括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在内的文献学研究保留了一块绿洲和净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总的投稿原则值得注意,那就是论述大学图书馆的文章投给图工委系统办的杂志,论述公共图书馆的文章投给各省学会办的杂志。由于期刊刊名的制约,投给《大学图书馆学报》的来稿,标题上不应有“公共图书馆”的字样。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众刊中选定目标刊后,应把该刊最近一两年的论文浏览研究一遍,衡量一下自己的论文有无新意,有无发表的必要。只有内容、风格等和预投刊物的要求相匹配,才更容易被选用。

2.1.3准确投递

初次投稿或很少投稿的作者总是把投稿方式神秘化,不知道采用哪种方式才能把辛苦之作安全快速地发送到编辑部,并引起编辑们的注意。实际上投稿并不神秘,把内容完整,格式完备的文章,按照编辑部公布的最新地址,邮寄给编辑部即可,挂号最好,不挂号也行,根据编辑部的经验,中国邮政的信誉相当好,只要编辑部工作认真,极少发生丢失稿件的情况。为确保投递安全,最好能找到编辑部通过网站、期刊等发布的投稿指南和论文格式要求,严格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办理。一般情况下,编辑部更欢迎接收页面整洁、项目齐备的打印稿,为保险起见,作者在寄发打印稿的同时,可发去电子稿。当然也可以不发,但切记不要只发电子邮件。从利于审阅的角度看,打印稿最好,手写稿次之,稿件上最好写清楚电子信箱,以便同行评议通过后,编辑部向您提供修改建议并索要电子稿。为了控制编辑成本,非紧急和重要事务,编辑部通常不会主动给作者打电话,所以在稿件上留电话一般必要性不大,但也没有坏处。

3余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评价毕竟是一种主观评价,因为各个期刊的宗旨、办刊方向、学术旨趣、选稿重点和倾向不一样,不同编辑的才、学、识、德有差别,对同一篇文章的价值判断的差别有时会较大,同一篇文章在此刊收到冷遇,在彼刊受到热遇,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经验丰富的大教授和编辑也难保没有被退稿的经历,收到退稿信后,若有编辑部的意见,可揣摩编辑部的意见认真思考修改,没有编辑部意见的,可跳出主观意气,设想自己处在编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 归纳、 ,Results,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

《大学图书馆学报》投稿格式要求

投稿须知 由于用电子邮件投稿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切实保证作者的权益,提高编辑部的审稿效率,本刊特敬告广大作者:自2004年10月1日起,编辑部不再审阅电子邮件投稿。请作者用打印稿投稿,收到采用通知后再寄发电子文本,以利排版印刷。打印稿作者署名下方仍请注明电子信箱地址,以便编辑部及时与您联系。 1.投稿格式请参阅新的规定。 2.凡编辑部已选用,要求作者提供电子稿件的,请通过网络发送到电子邮箱:jalread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553832.html,,尽量不要寄软盘(易损坏)。文件格式请用Word格式。电子邮件“主题”的格式为:“已录用稿件:作者姓名-文章标题”;稿件以附件的形式挂在邮件上,不要直接粘贴在邮件内容窗口中,以免出现乱码;文件名按“作者姓名-文章标题”的方式取。

一标题、作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中文题名 (2)作者名称 (3)作者单位 ● 格式为“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 (4)中文摘要 ●摘要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一篇完整的短文,应使读者不阅读文献全文,就能 获得必要的信息。 ●字数限定为100-300字,不宜过短或过长。 ●研究论文要求写成报道性摘要,内容须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着重反映论 文的创新之处和作者特别强调的结论。内容应具体,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 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均是不具体的表现。 ●综述类论文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概括阐述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语气用第三人称。不要出现“我们”、“本文”等字样。 ● 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5)中文关键词 ● 每篇文章选择3~8个关键词。 ●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 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 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自由词)标出。 ●不应出现无检索意义的关键词,如“研究”、“论文”、“概述”、“展望”等。 (6)英文题名 ●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 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7)英文作者名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 大写,如:ZhangYing(张颖),WangXilian(王锡联), Zhuge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8)英文单位名称 ●格式同中文。但如系国内文章,末尾应加“China”。 ●应使用该单位对外公布的正式英文名称,不能私自硬译。 (9)英文摘要 ●与中文摘要对应。 (10)英文关键词 ●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 二正文 ●凡研究性论文,提倡进行简要的学术史回顾,在引言或注释中说明前人的研究成 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 ●字数最好在6000字以内,研究性论文不超过10000字。用A4纸打印, 正文用5号字。 ●文中小标题应尽量简短、明确。 ●文中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如必须使用图、表,则应简洁、紧凑。图、表应为 黑白色,彩色图、表应进行转换。图、表分别顺序编号,且均要有标题,明确注 明资料来源。如引自外文文献,应将内容翻成中文。 ●对正文内容需作说明的,可使用脚注。脚注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如①、②… 。课题项目编号、致谢等内容可在题名右上角加一注号,在脚注中说明。 三参考文献 ●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文中引用和标注过的。 ●参考文献与注释(脚注)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和利用的文 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脚注)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 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ppt文字版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一、信息、知识与文献 1.信息的定义[1-2] ?信息的名称:Information 资讯信息 ?广义的信息:是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综合的信息界定: 是再现的差异; 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可以以消息、信号、符号、数据等形式来表达、存储、传递、处理、感知和利用。 ?信息资源与非加工信息及其作用 2.信息的属性[2-5] ?消除不确定性(基本属性) ?普遍性 ?对物质、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物质依附性 ?可感性 ?可传输性 ?共享性 ?内容理解的歧义性 ?内容的可耗散性 ?时效性 ?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 ?可伪性 ?存在势差 3.信息的种类[5-6] ?信息无时无处不在。 ?信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和机器信息等四种类型。 自然信息 大自然中物质、能量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如: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等。 生物信息 生物体所携带和发出的信号、消息。如遗传因子、气味、声响、颜色、动作,甚至语言,等。 社会信息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号。如语言、文字、姿势、动作等。 (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机器信息 机器设备之间传送的信号。如声响、温度、光线、电脉冲等。

4.信息的功能[6-7] (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 信息与物质、能量在本质上统一的; 物质结构、能量的转换隐含着信息及其传递; 信息显示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的方式、状态; 信息可以对信息自身的运动再显示。 (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功能 相对于信息接受者的状态改变而言。当信息接受者接受到特定信息后,改变或确定了对事物的原有认识。 是申农经典信息论阐释的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其他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基础。 (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 信息可改变事物结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据。 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也就减少无序,减少熵,增加有序度,有利于将因素整合为系统。 (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信息交流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信息提供知识的公共积累; 通过信息交流加强人们的共存感; 信息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知识 1.知识的含义[8-9] ●不同的知识观 古典知识观 科学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主观知识、客观知识) 古典知识观 科学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Know what、Know why、Know how、Know who —— OECD) ●知识的定义 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2.知识与信息的关系[9-11] ●不同的认识 知识与信息并列 信息转化为知识 包含关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2016年度最新投稿须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编辑部投稿须知公告 期刊简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人员和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我国检验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检验医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检验医学学术交流。 栏目设置: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新进展、论著、科研快讯、会议纪要、管理、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与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来稿经专家审核后择优刊用。 刊名:《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编辑单位: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4室。邮政编码:100710。电子邮件:zhjyyxzz@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553832.html, 。国际刊号:1009-9158。国内刊号:11-4452/R。期刊种类:月刊。 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稿件沟通。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未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 2、文字要求。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不准一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3、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请用Word格式的附件来邮;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zhjyyxzz@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553832.html, 。请作者尽量勿选择邮寄稿件,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4、快速通道。

图书馆学创新性论文写作的学理解析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9期总第25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9T o tal N o.259图书馆学创新性论文写作的学理解析 杜凤民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文章指出:创新是论文的灵魂,而图书馆学创新性论文的写作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廓清论文的语境要素,点出论文的创新之点; 锁定研究问题这个不动点,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 用中心论点统领全文,彰显论文的创新所在。 关键词:图书馆学;论文创新;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9—0143—02 创新是论文的生命,也是一篇论文能否发表的首要标准。自然,图书馆学的论文也不例外。但现实中,有些人尽管对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有新观点、新见解,却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最终使这些新观点、新见解烂死于腹中,类似于“茶壶煮饺子有嘴说不出”。那么,图书馆学创新性论文该如何写作? 1 廓清论文的语境要素,指出论文的创新之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演讲或私下交流时,一些人就某个图书馆的理论或实践问题通常讲得头头是道,也不乏新见解、新观点,但写起论文来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是语言晦涩、佶屈聱牙,就是词不达意、论述不清。他们为什么说得比写得好,说得明白而写不清楚,难道是口语表达与书面论述的差异造成的?如果真是口语表达与书面论述的差异造成的,那么就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阐述不行吗?像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不是用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吗?其实,之所以说的不如写的、说得明白而论述不清,其根源在于论者没有廓清论文的语境要素。 实际上,写作即表达,撰写论文就是把自己就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因此,论文的写作就包含着一个由论文作者、写作目的、表达内容和向谁表达所组成的语境。从逻辑框架来看,学术论文的写作有3个层次: 表层结构——语言层,表现为论文的开头、正文、结语。开头一般交代动因、亮出观点、点明价值;正文组织论证、展示因果、逐次深入;结语则强调核心、总括全文、画龙点睛。 中层结构——逻辑层,表现为论文的论题、论据与论证方式[1]。 深层结构——语境要素,表现为角色(w ho,我是谁)、目的(w hy,为什么写)、话题(w hat,写什么)与读者(w hom,写给谁)[1]。由此看来,人们阅读论文时,首先进入的是表层结构,其次再深入到中层结构,最后才能廓清深层结构,但写论文时,人们要想流畅地表达,其构思顺序却恰恰相反,即首先要廓清论文的深层结构,把握论文的语境要素,然后明确论文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最后才能写好论文。 例如,阅读《发展图书馆学的中层理论》这一论文,我们会看到论文是由开头(“回顾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尽管拥有了为数不少的学术论文、专著,但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图书馆学理论在当下的发展思路,希望能有益于未来的理论研究”。——交代动因、亮出观点、点明价值)、正文( “以机构为中心的经验研究”; “理论研究的转向——全面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 “理论研究应再次转向——重视发展中层理论”。——论题、论据与论证)和结语(“当今,图书馆学理论中存在着许多争论,一些理论似是而非,我们需要的不是‘理论对理论’式的争辩,而是要更进一步,从理论形成的事实与逻辑基础上去澄清理论正确与否。因此,发展图书馆学的中层理论成了当务之急,否则,理论问题的解决将会因为失去有力的工具和应有的基础而变得遥遥无期”。——强调论点、总括全文、画龙点睛)所组成。但要写出此论文,作者显然要明确自己是一个图书馆学的研究者,是从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角度,针对当下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现状,向图书馆学的研究者表达图书馆学应展开一种中层理论研究范式,以弥补“以机构为中心的经验研究和全面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这两种范式的不足[2]。倘若作者没有廓清该论文的这些语境要素,就不会撰写出该论文。2 锁定研究问题这个不动点,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如果说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论文的写作就是一个围绕着问题确定论点、寻找论据与展开论证的过程。可以说,问题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贯穿整个论文的主线。无论是借鉴相关的理论,还是搜集相关的经验材料,都要紧紧围绕着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组织与安排。比如,论文《发展图书馆学的中层理论》,紧扣研究问题——为什么要发展图书馆学的中层理论,阐述了“以机构为中心的经验研究”和“全面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各自弊端,从而映衬、凸显出“发展图书馆学的中层理论”的必要性,继而论述了“中层理论”及其特 ? 143 ? 收稿日期:2012-03-12 作者简介:杜凤民(1969-),女,已发表论文1篇。

图书馆考试专用--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完美编辑版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 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 第一节:信息 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 一、相关知识点 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判断) 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判断) 6、信息的13个特性? (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普遍性 (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 (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 (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 (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 (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 8、信息的功能?(重点) (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 (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 (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 (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9、信息的社会作用? (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 (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 (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二节、知识 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 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 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附图式的相关理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指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指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职业教育的法规政策、服务整个职业教育战线为己任,主要面向全国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及社会职教培训机构的领导、干部和教师,为其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与服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自创办发行以来,一直奉行面向基层、服务基层、读者第一的方针,不断改进采编质量,提高文章可读性。因此,深受职教各界的好评,已成为职教战线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的良师益友,且读者层不断扩大,发行量始终保持在近5万份。 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03年开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将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大16开本,页码不变。每月1日出版教学版,11日出版综合版,21日出版培训版。目的是为一线工作的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编辑部欢迎作者投稿。为使作者来稿符合规范要求,特敬告如下: 一、基本要求 1.来稿要反映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教育与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2.来稿须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并不侵犯他人或其他机构的权益。 3.来稿要论点明确、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要有必要的事实、数据或典型案例,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4.来稿务必包括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字数一般应在2000~5000字。 (1)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2)摘要:篇幅应在1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3)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例:关键词:手势语言;原始礼仪;中国文化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例: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 [2]黄淑华,黄贞姬.古汉语词表现的语义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50-153.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图书馆学概论 第一章图书馆学简史 第一节德国、英国、美国的图书馆学 一、德国图书馆学 以学术图书馆为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讲究学术性,注重理论体系的构造。 施莱廷格 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1807年最早使用“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表明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1808年出版《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第一次自觉设想了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并强调了图书馆职业的独立性,因此他建议设置专门训练机构传授有关图书馆学的知识与技能。 齐亚茨科 1886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培训机构——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开设目录学、书写及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法等科目。 米尔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图书馆学手册》,包括三册:《论手稿与图书》、《论图书馆管理》、《论图书馆史》,其着作以“史”为核心,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学做出了清晰的阐述,是当时德国图书馆学的集大成着作。 卡尔施泰特

在其着作《图书馆社会学之研究》(1954),提出“图书馆社会学...... ”的理论:图书馆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性原因在于“社会形象”(图书馆创建者)是否永久,社会形象越抽象,图书馆的生命力就越强,其公开性也越大(历史社会学)。社会形象内部及背后隐藏着某种社会精神,图书馆是维持和传播社会精神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机构(体系社会学)。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发生联系的场所(知识社会学)。 二、英国图书馆学 以公共图书馆为主要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重视管理方法的完善及其应用性。 帕尼齐 出版《91条着录规则》,确定了以着者为着录核心的编目原则。提出图书馆应向所有人开放、实现呈缴本制度等,被誉为“图书馆界的拿破仑”。 爱德华兹 在《图书馆纪要》一书中,阐述公共图书馆理论的两个原则(图书馆不应受政党影响,图书馆是公益事业)以及图书馆的采购、藏书、寄赠、分类、索引、管理制度等专题知识,被誉为英国图书馆学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先驱。 三、美国图书馆学 早期偏重于管理与技术的研究,后来芝加哥学派的兴起,使图书馆学研究在实用与理论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的巨大影响,实用主义图书馆学重又抬头。 杜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类以及运输和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信息报道.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为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另据不完全统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已被德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文摘、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Compendex), 以及中国数学、力学、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无线电等众多文摘作为引文源. 1来稿要求 1.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精炼,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文中不得涉及保密内容.每篇稿件一般不超过4页(A4,版心尺寸25.4 cm×16.7 cm). 1.2必须包括以下项目(按顺序): 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不超过三位作者)、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100~300字左右,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此项可由编辑部填写)、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详见1.8节)、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稍详细,且符合英文语法和表达习惯)、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1.3在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 如属于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项目, 也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包括项目编号). 1.4必须使用规范的中文简化字.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如矢量、向量、张量等)、特殊运算符号和函数等, 应在第一次出现处, 用铅笔标注清楚.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位置应明显. 1.5各级标题均左顶格书写.标题的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一级标题为“1”, 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 例如, “1.1”, “1.1.1”.前言不排标题序号, 也不加“前言”二字. 1.6图和表随文出现.工程图应符合制图规范, 照片应为反差较大的黑白片.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图和表中的量和单位请参考有关标准,一般用符号(字母)表示, 量的单位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 例: l/mm (l表示长度, 单位为mm). 图题和标题请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书写,其格式如下: 图题:图11990年12月至2001年4月上证综合指数 Fig.1Shanghai Index from Dec.1990 to Apr.2001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规范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规范 今天主要介绍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教育科研论文的规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国家标准,如GB7713—1978《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CAJ-CD B/T-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GB/T3179-1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等;二是通行于教育及教育科研领域的惯例。文本以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借鉴有关学术期刊对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要求,来介绍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规范。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一)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必要时,可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若题名语意未尽,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有时,论文是分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别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命题方式 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二)作者 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多位作者的名字排列上是以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列。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一、认识SCI论文 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 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 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条件;即便是作者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让读者在充分评价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作必要参考,并清晰指出自己当前工作中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清楚的内容。

论图书馆学专业论文的写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553832.html, 论图书馆学专业论文的写作 作者:张晓英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01期 摘要:根据目前许多图书馆馆员并非是学图书馆学专业的,馆员们写论文不知道从何下手的现状,介绍了馆员们写论文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题、需要学的一些东西,以及怎样组织语言,去完成一篇好的论文。 关键词:图书馆学;学习;论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203-02 图书馆学,看似简单,但是,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查百度百科,得出这样的结论: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就是具备了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呢?这就谈到了图书馆学的培养目标了。图书馆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从以上这些内容看,图书馆学专业是博大精深的。她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古巴比伦时代人们就从石板上记载图书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图书馆的馆员并非学的图书馆学专业,他们可能学的机械,材料,建筑,中文,历史等等专业,他们的工作仅限于基础性的工作,比如登刊,正架,读者服务,图书借还等,很少涉及专业方面。而这些人也是有写论文的需求的,然而却不知从何下手。心中有各种各样的见解,想法,确是难以下笔。久而久之,有些馆员会惧怕写论文。其实只要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多学习专业知识,我们也可以写出优秀的论文。那么,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怎样写好图书馆专业的论文呢?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无论是论文,散文,记叙文,其本质上是文章。写一篇优秀的论文,首要是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写到这里。大家可能要见笑了,这仿佛是一个小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事实却是如此。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水平,才能去组织语言,才能去运用文字,才能清楚地,有条理地去论证一些问题。我们工作在图书馆,走在一排排书架中,闻着浓浓的书香,不觉得这样很好吗?我们可以偶尔取下一本书看看,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多少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投稿须知 信息来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作者:发布时间:2015-1-2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月刊)。办刊宗旨是:依托基础及临床研究,瞄准技术进步,发展与交流学术,提高肝胆胰脾外科水平。以严谨、创新、求精、面向临床一线、追求开卷有益为基本工作方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刊登肝胆胰脾疾病(含门脉高压、移植)外科临床防治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有关基础医学与外科临床相结合的文稿;栏目有述评、大视野、专家论坛及经验、论著、学术思考、热点聚焦、一线集萃·短篇论著、外刊摘译、继续教育、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书刊评介以及国内外学术活动消息等。 1.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须附第一作者单位推荐信,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无署名争议(如需变更亦须单位证明)等项。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我国作者在国外发表外文稿件后再发表中文译文稿,不视为一稿两投,但需作者注明外文稿的发表出处。若疑为一稿两投或一稿两用时,在收集相关资料、仔细核实后通知作者作出解释,再按中华医学会惯例:《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将立即退稿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对一稿两用者还将发表通告并通知其作者所在单位。 (2)来稿以电子邮件为主要投稿方式,投稿邮箱:zhgdwkqk@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9553832.html,。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手抄稿、涂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文稿应附50字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但仍须寄单位证明信。 (3)强调学术和科研资料的科学真实性,拒绝抄袭、虚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经审合格后,《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将优先刊用。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作者应提供有关论文创新性的书面鉴定意见和查新报告,经审定后一般在收稿后4个月内刊出。 2.撰稿要求 (1)文体设计: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重要数据须经严格的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不超过5000字,一线集萃·短篇论著等不超过2000字。新技术、新手术应附主要图片。涉及病理诊断的文稿,应附病理照片或切片。 (2)文题: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反映文稿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尽量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

Distributed Diffusion-based Non-negative Least-Mean-Square Algorithm Over Adaptive Networks Xiaolong Deng ABSTRAC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distributed estimation over networks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broad applicability. We formulate and study distributed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iffusion protocols to implement cooperation among individual adaptive nodes. In the networks, every node is equipped with local leaning abilities, and they can share their local estimation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ir neighbors. When the nod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y keep to peer-to-peer protocols. And due to the inherent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s under investigation, non-nega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constraints that can usually be imposed on the parameters to estimate. In distributed diffusion-based least-mean-square (LMS) algorithm, we add non-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rameters to the algorithm so that we can get a distributed diffusion-base non-negative least-mean-square algorithm over adaptive networks. Index Terms—Adaptive networks, diffusion algorithm, distributed estimation. least mean square algorithms, nonnegative constraints. INTRODUCTION Consider a network of nodes observing temporal data arising from different spatial sources with possibly different statistical profiles. Each node in the network could function as an individual adaptive filter whose aim is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 of interest through local observations [1]–[3]. An adaptive network structure is obtained where the structure as a whole is able to respond in real-time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statistical profile of the data [4]–[6]. Different adaptation or learning rules at the nodes, allied with different cooperation protocols, give rise to adaptive networks of various complexities and potential. Our formulation is useful in several problems involving estimation and event detection from multiple nodes collecting space–time data [7]–[12]. In many real-life phenomena including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ones, due to the inherent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s under investigation, non-negativity is a desired constraint that can be imposed on the parameters to estimate in order to avoid physically absurd and uninterpretable results. Over the last 15 years, a variety of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ackle nonnegative least-square problems (NNLS)[13]. Active set techniques for NNLS use the fact that if the set of variables which activate constraints is known, then the solution of the constrained least-square problem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an unconstrained one that only includes inactive variables. The active set algorithm of Lawson and Hanson [14] is a batch resolution technique for NNLS problems. It has become a standard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In [15], Bro and De Jong introduced a modification of the latter, called fast NNLS,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terative algorithms involving repeated use of non-negativity constraints. Another class of tools is the class of projected gradie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