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

一、国外制定并实施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

1.限制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减少私家汽车使用频率。小汽车、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相比较,小汽车运行所需的人均道路面积及停放面积是最高的,因而运行效率最低。

新加坡人通过车辆数年度配额和拥车证两个措施来限制私人小

汽车拥有量。车辆数年度配额制度实施于1990年。新加坡政府每年根据道路网络新增容量,制定全国本年度小汽车增量的配额。配额确定后,通过每月举行的公开招标,由公众竞买“拥车权”。成功的投标者买得拥车证后才可购买新车。拥车证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若想拥有一辆排气量在2L以上的汽车,拥车证的投标价格达7万美元,而有效期仅为10年,10年以后必须重新投标购买新的拥车证,否则所拥有的车就得送往政府指定的地方进行销毁。这项政策有效地使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从6%降至3%。由于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既要减少交通拥挤,又要减少车辆排气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政府还规定,从1992年7月起,所有销售的新车必须配装催化转化装置,这样,购车者又需额外支付1200美元。同时,小汽车的主人还必须按年度缴纳养路费。而要购买出租车,同样要进行公开、公平

的抽签,只有少数中标者可获得购车的权利,出租车只能使用7年。

丹麦的税收体系也被用于限制小汽车拥有和使用。拥有私人小汽车所需缴纳的税款大约是购车费用的3倍。同时,为了限制购买大型、高油耗的车辆,购车缴纳的税款随着车重和发动机排量的增加而增长。这些措施有效抑制了小汽车发展,首都哥本哈根成为发达国家中小汽车拥有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在国外许多大城市,私人小汽车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工具而不是作为代步工具,人们出行大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家庭小汽车只是供人们到偏远地区办事或外出旅游之用。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披露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由于税负较高,公共交通系统较为完善,在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欧盟国家,小汽车的拥有率与一国的富裕程度大致呈现出反比关系,即人均GDP高的国家,小汽车拥有率反而较低。

2.实施道路收费政策,加强停车管理,重点减少或限制小汽车出行量。通过向拥挤路段或拥挤区域行驶的汽车收取拥挤费用抑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有效改善交通状况,缓解道路拥堵。当前,世界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拥挤收费的可行性研究,新加坡、伦敦等城市的拥挤收费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总体而言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限制措施更加严厉,主要是通过政策、价格和交通设施有限供给等手段,重点限制城市中心区和重要区域的小汽车交通量。

在拥挤收费政策实施之前,伦敦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程度不仅在英国排首位,而且在整个欧洲几乎是最严重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平均有50%的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每个工作日的早上,通向伦敦市中心的25条高速路上都挤满了要驶入市中心的车辆。伦敦市从2003年2月开始实施拥挤收费。收费区域为内环线范围内的交通设施,共113条道路、8座桥梁。收费对象为私人汽车、货车,对公交车、出租车、紧急救援车辆、事故车辆、消防车以及残疾人士和领取社会保障金的人员驾驶的车辆实施免费措施。收费时间为7:00-18:3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不收费。收费额为每天每辆车5英镑,根据车辆一天内是否进入收费区域来收费,对区域内的居民实行一定的折扣。收费技术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根据伦敦交通局的监测报告,该政策在减少交通总量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市财政增加了可观收入,而且交通拥堵状况大为缓解。方案实施后,收费区域拥挤减少40%,区内交通量减少16%,排队减少20%-30%,车速提高37%,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公交营运速度和可靠性提高。

通过停车设施供应和停车收费管理,控制中心城区小汽车交通量。欧洲许多城市主要采用以下做法:一是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并严惩非法停车。在城市中心区普遍实施了计时收费,且费用高昂,目的是增加以中心区为出行终点的小汽车出行费用,减少该地区的小汽车交通量,重点遏制需要长时停车的通勤小汽车交通,同时对

违章停车、不交费停车和超时停车进行严惩。二是中心区限制停车泊位供给。这是欧洲城市普遍采取的限制小汽车交通量的有效措施。欧洲城市在核定城区建筑配建停车设施规模时,往往是限定一个不宜突破的最大泊位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丹麦哥本哈根市每年减少2%-3%的停车设施供应量。目前,哥本哈根市中心区停车位数量只有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的1/3。此外,哥本哈根的停车费是不断变化的,其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中心城区路边停车的费用高达每小时4美元,以确保停车设施能够迅速周转。三是高燃油税率。欧洲燃油税普遍较高,通过增加小汽车交通的出行成本可以有效抑制小汽车的滥用。

3.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意控制交通流量和出行方式。世界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摊大饼”式扩展现象,就业中心与居住地割裂,就业向市中心集中,市区夜间人口减少,郊区居住地则成为“卧城”,致使出行流量庞大,道路交通压力沉重。为治理交通拥堵,世界不少大城市普遍实行控制交通流量和出行方式的政策,探索建立交通功能与商业功能一体化模式。

为解决就业向城市中心集聚问题,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城市采取的对策是开发副中心,增加火车站和地铁站周围的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日本国土交通省执行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发展政策,将土地进行分区管理,鼓励在城市铁路车站周边地区进行高密度的建筑开发。东京市中心白天的劳动力人口与夜间劳动力人口

之比为8.4:1,东京市政府将城市向中心聚集的结构调整为多中心结构,特别是在一些铁路环线附近建立多个中心,形成多中心格局。目前已有一些火车站形成了商业中心。交通功能和商业功能一体化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法国巴黎大区自执行1976年大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方针政策以来,成功控制了城市“摊大饼”式扩展,通过促进城市中心区就业向郊区疏散,有效减轻了已经超负荷的市内交通网的负担。

4.减少公务用车,减轻道路交通压力。由于公务用车数量庞大、使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道路交通压力,因此一些国家将公务用车纳入交通管理范围,通过采取限制性措施,控制公务车数量,减少公务车使用频率。纵观这些国家在配备公车的导向上,都坚持了“一要方便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尽量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原则,并以此做出各项具体规定。如各国都规定,专车只能用于公务,不能用来办私事。配备专车的官员辞职或退休后,立即取消其使用专车的资格。

芬兰专车只限在执行公务时使用,正常上下班和个人私事都不得无偿使用。使用专车上下班也可以,但这属于额外的待遇,等于增加了个人收入,应该照单纳税。对享有“工作关系车”待遇的政府官员和公司职员必须将这种待遇折合为个人收入(大约相当于每月1000美元),按此标准缴纳所得税(每月约为300美元)。

美国政府的预算来自税收,购买公务用车要提请同级议会批准,

每年还要向公众公布使用情况。因此,一般政府部门公务车数量控制非常严格。联邦政府一个上千人的部,公务用车往往只有几十辆,州政府的公车数量也不多,有的市政府只有几辆甚至没有公务车。美国政府的公务车会在车牌上注明只能由政府使用,有的车身上也会喷涂“政府用车”字样,但这不是特权的象征,反而是便于接受公众监督,如果在下班时间公务车停在饭店、娱乐场所门前,往往会受到举报。

二、重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汽车化”进程中,大多经历了“私人汽车膨胀→道路拥挤阻塞→重视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公共交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交通使用率,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公交优先战略成为由法国率先提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交通原则。主要做法是:

1.构建高密度、高覆盖、高水平的公交网。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车和轻轨交通等,具有容量大、效率高、费用低、安全性强等特点,最适宜高密度人口的城市采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都非常重视用立法手段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对公交管理者、运营者、交通工具使用者做出了司法规范,以确保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巴黎、伦敦、纽约、东京四大城市都在投资上优先考虑发展公共交通项目,加大投资以补贴公共交通的亏损,提高公交运营力。

欧洲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各种方式分工明确,联结紧密,换乘方便,形成了高效率的网络体系:市郊快速列车是联结中心城市、郊区和卫星城的快速大运量铁路客运系统;地铁是大城市城区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统,主要解决城市内部的客运交通;现代有轨电车是应用新技术对传统电车进行改造形成的系统,其舒适性及机车性能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建设和运行费用远低于地铁,因此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城市中备受关注,恢复和建设有轨电车在大城市中成为一种热潮,有轨电车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地铁系统的补充和联系,而在中小城市则是城市客运交通的骨干系统;公共汽车在欧洲城市属于公共交通的支线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城区轨道交通服务范围以外的地区营运,以及将人员散布的居住区与轨道交通系统联结起来。上述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补充,形成了高密度、高覆盖、高水平的公交营运网络。

2.努力创造条件,高效率地实现客流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转换。在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中,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转换至关重要。作为限制中心区小汽车交通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停车—换乘”模式在欧洲各城市中的实施均非常成功且效果显著。在轨道交通辐射到的郊区和卫星城的各个站点附近,设有精心设计、与站点衔接良好的停车设施,可引导城市外围地区的居民在进入城区前进行交通方式转换,这种做法大量削减了小汽车交通总量,减轻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伦敦20世纪70年代启动了一项“停车再乘车”计划,即在城镇外围修建大面积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再乘坐公交车进入城镇。此类场地呈弧形,离镇中心的距离为2-3英里,分别建在城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保证从各个方向进城的车辆都能有地方停车。英国政府在2000年7月制定了一项10年计划,即到2010年再修建100个“停车再乘车”场地。德国海德堡为了减少入城交通量,城市在郊区配有小汽车—公交的转换系统,使进城者可以先在郊区停车,然后再坐公交车辆到城市中心,从而有效避免小汽车直接进入市中心,加重城市道路的负担。

新加坡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努力构筑以地铁和轻轨为主线、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辅助的发达的立体陆路网络。道路沿途设有换乘站,方便公交车之间的换乘;在每个地铁或轻轨车站,均设有较大型的公交车转换站,使得公交车与地铁或轻轨之间的换乘也非常方便。居民区的车站,均有遮阳棚通往组屋区,使乘客免受日晒雨淋之苦。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政府特意在地铁站附近建有大型购物商场、电影院、小吃中心和夜市摊位等,颇受人们欢迎。新加坡出租车费低廉,为仅次于公共汽车的重要交通方式。为及时有效、迅速准确地匹配车辆与乘客,减少空驶率,几家大型出租车公司采用自动调度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定时预订出租车、定点接送等服务,促进实现出租车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间的转换。

3.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确保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由于建立了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纽约成为没有私人汽车也能生活得不错的城市。纽约大都会地区公交局负责大纽约地区的公共交通,是一个拥有

4.7万名雇员、20多个主要部门的庞大机构。在纽约市的5个城区内,有26条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243条公交车线路有12693个遍及全市各地的车站。许多地铁和公交线路都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开通。2005年纽约地铁日平均客流量为470万人次,年平均客流量达14.4亿人次,地铁客流量在世界居第4位,仅次于东京、莫斯科和首尔。为避开拥挤的交通和昂贵的停车费用,在曼哈顿中央商业区工作的人,有五分之四选择公共交通作为自己的主要出行手段。

为了从资金上保证公交优先政策,并明确资金使用和分配权限,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乡镇社区交通资助法和区域化法,推动了公交建设的良性发展。德国公共交通业每年出车近100亿辆次,有大约86%的德国家庭出行时选择使用公交工具。德国公交业共有8000家企业,从业人数高达25万人。

多年来日本东京一直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市民出行大都选择轨道公共交通。东京交通圈涉及的一都三县,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万人,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乘坐小汽车的仅为6%。日本轨

道交通不仅分布面广而且出口数量多,如东京一些大地铁站出口多达几十个,许多出口直接通向当地的著名设施、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提升了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强调公共交通优先已成为不少国家城市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不仅将城市规划、住宅、交通作为一体统筹解决交通问题,而且在道路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措施上得到充分体现,如设置公交优先的专用道和信号灯。法国巴黎和巴西一些城市中心的主要干道,都有只允许公交车和出租车行驶的专用道,还有一些线路在特定的时段也只允许公交车使用。在伦敦,公交车优先线路占全线路的85%,另辟有“红线”优先路线,只供公共汽车使用,严禁其他车辆使用。

三、国外积极倡导“绿色出行”

1.搞好宣传教育活动,使“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欧洲交通周活动已历时5年,2005年为第四届。举办欧洲交通周活动的目的是宣传可持续城市交通战略,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以及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理念,减少小汽车对城市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欧洲有1250个城市签署宣言,参与欧洲交通周活动。活动的重点:一是公共交通。在交通周期间提供免费乘车或优惠乘车服务,公交车上或公交站台提供免费早餐,鼓励“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方式,增加公交车发车密度,减少发车间隔;二是自行车。城市中提供自行车专用道路网体系及停放场地设施;三是步行道。提供四通八达的绿色林荫步行道系统;四是小汽车。制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鼓

励公司开集体班车、举办节油驾驶培训班、限制城市中心区停车等政策;五是交通需求管理。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倡导电视、电话网络工作方法,进行多种出行方式的宣传,制定机动车管理规划等;六是商业服务设施。在公交站点和交通沿线规划建设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停车场站等设施;七是换乘枢纽。合理组合各种出行方式,整合公交线路,减少市民出行时间和费用,提高公交覆盖率和通达性;八是交通与健康。提供免费体检,鼓励成立步行者和自行车代步者的社团组织,提供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信息;九是建立步行区。鼓励在城市中心地段设立车辆禁行的步行区;十是划定限速区。在城市中心划定车速不得超过时速30公里的区域。

2.采取相应措施,为实践“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在城市中心区公交发达、商业繁华的地区开辟“交通绿岛”是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流行并取得成功的一种做法。步行区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打断小汽车穿越中心区的交通路线,避免人员、小汽车交通在中心区堆积。步行区(有些步行区允许公交进入)的设立不仅在疏导交通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以及城市环境与景观效果的改善。巴黎、慕尼黑和苏黎世的步行区均已成为城市中最精彩、最有吸引力的亮点。

自2000年以来,丹麦环境保护部和交通部联手发起“绿色出行周”活动,每年9月下旬举办,每次活动围绕“绿色环保”设有不同的主题。丹麦人在“绿色出行周”中把自行车活动推向了高潮,

他们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上下班自行车、火车站自行车和公司自行车等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是原有的市中心自行车服务的扩展和延续。哥本哈根市曾经投资280万克郎,向市民免费提供自行车,在市区150多个指定地点放置了1000多辆自行车,用扣锁相连,需要者只需将一枚20克郎的硬币嵌入锁内,便可取下自行车,用完后在任何一个指定地点把车锁好就可取回硬币。“绿色出行周”中开展的活动把这项主要针对旅游者的服务进一步推广到了公司、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公交汽车站和火车站,使人们在上下班或外出办事时都可以不花一分钱随时随地骑上自行车。哥本哈根市免费为市民提供自行车的资金,来源于在自行车车轮表面和车身上做广告所得的收入。

3.“绿色出行”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欧洲一些国家对城市居民每次开车出行的距离进行调查,鼓励近距离出行者步行或骑自行车,有的国家还开辟了自行车专用道和无噪声区等。在欧洲城市中,自行车主要用于中短距离出行,不少市民把自行车停在城市中心区地铁站附近,乘地铁进城后,可以换骑自行车很快到达目的地,免去了开车进城没有泊位和停车费昂贵的烦恼。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探究

城市交通拥阻的分析与治理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困扰世界各大城市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快速、准确地发现路网中发生的交通拥堵,并估计出拥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扩散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洛阳市中州中路与定鼎路交叉口车流量与红绿灯的设置等情况,发现此路口南北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关林与洛阳站方向的往返车辆,东西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中央百货大楼与老城方向的往返车辆,且南北方向的车流量大于东西方向的车流量。 模型一,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造成此路口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是黄灯时间较短,黄灯时间只有3秒,这样会造成有些车辆因来不及停车而越过十字路口的停车线, 又由于红灯亮了而过不了路口, 故而造成交通混乱。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力学与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调整黄灯时间的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列出黄灯时间的求解公式,并计算出黄灯闪亮的最佳时间为7秒。 模型二,道路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车辆静止平均密度逐年增大,结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路架桥,但换来的不是交通顺畅,而是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针对此现象,我们以交通工具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并结合LINGO软件,得出人们出行选用自行车和大型机动车有利于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现象。 模型三,为了使交通部门有充分的时间来预防交通拥堵,应该在交通流高峰到来之前做出预测, 进而采取及时的措施并通过交通控制系统削减交通流高峰、避免拥堵的发生,我们采用径向基函数预测功能的神经网络[5],对十字路口的车流量进行实时预测,应用MATLAB软件编程[4]预测出交通高峰期可能通过每个路口的车流量,从而可以给交通部门提供数据,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预防交通拥堵的发生。 关键词: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神经网络; LINGO; MATLAB

城市交通拥堵的“三化”成因与社会化治理路径

城市交通拥堵的“三化”成因与社会化治理路径 作者:何玉宏、谢逢春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1年第5期 文 \ 何玉宏 \ He Yuhong \ 南京交通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谢逢春 \ Xie Fengchun \ 南京交通学院 导读:城市交通拥堵由来已久,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答案,包括:交通拥堵形成的背景、与交通相关的制度理念、政策设计、交通工具的消费、居民的出行习惯以及整个城市交通 环境的营造等。应从制度、政策设计与观念等三个层面来把握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包括:采用家用小汽车“供应短缺”的政策,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强有力的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1.05.011 城市交通拥堵的出现由来已久,单纯依靠增加设施供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而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答案,包括交通拥堵形成的背景、与交通相关的制度理念、政策设计、 交通工具的消费、居民的出行习惯以及整个城市交通环境的营造,都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现 实问题。 一、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特殊背景 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在城市化、机动化以及国际化这些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一)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止2008年末,我国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由于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社会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人口增长超过了其他各项事业的 发展速度,这就不可避免地诱发了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人口与社会活动的大规模集聚使得日 常交通量大幅度上升,致使交通拥堵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首先,城市化进程速度超快。按照国际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城市化率从30%到70%是加速发展期,这个过程西欧用了近180年,美国用了近100年,日本用了50年。而中国城镇化率 1996年达到30%,目前已接近47%,每年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城镇化速度,城市 化率达到70%所需时间不超过40年,这将对中国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极高要求。 其次,城市化模式不同。中国的城市化实际上是一种跳跃式不均衡发展模式,位于东部沿 海地区的特大城市是农村人口的主要吸纳地,大量农民工跳过原籍周边的中小城市(镇),跨 省域长途跋涉向沿海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不仅如此,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在向大城市和特大 城市聚集。“十一五”期间,大城市人口年递增率达到3.5%,而中小城市人口则为负增长,中 等城市年递增率竟达-9.0%。 第三,城市化的基础条件不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大城市在户籍制度、教育体制 和资源、住房与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尚未为接纳“农民工大潮”做好准备,由此造成的 “城市病”与西方国家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交通问题上表现为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现代交通文明意识淡薄、交通运行管理与服务手段落后等。

题目 应用环境管理学治理雾霾天气

题目应用环境管理学治理雾霾天气 姓名张晨 学号 1108020209

目录 (一)摘要……………………………………………………(二)关键词……………………………………………………(三)引言……………………………………………………(四)内容……………………………………………………(五)结论……………………………………………………(六)文献……………………………………………………

(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加快的同时, 我国空气质量也在大幅度恶化,雾霾天气更是对我国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及百姓健康都有不利影响。为了能改善这样的局面,我们将应用环境管理通过改变观念、城市规划、监测管理、公共政策、财税等途径对雾霾天气进行有效的防治。 (二)、 【关键词】:雾霾天气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监测管理 (三)、引言 1、雾霾的概念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霾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 以下。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重点城市灰霾天气检测结果显示,组成霾的例子极小,颗粒物PM10尤其是PM2.5是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扬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物本身不是污染物,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低层空气中的水汽与霾相结合,形成雾、霾的混合物。 2、雾霾天气现状及影响 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也是亟须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2012年,北京、南京、武汉、济南、上海、广州、青岛、乌鲁木齐一并被列为中国八大雾霾城市,重度的雾霾天气不仅因较低的能见度造成交通的不便,更因空气的重度污染导致呼吸道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的增多而引起国人的恐慌,乃至受到邻近国家日本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广泛关注。 3、雾霾天气的成因 (1)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和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 (2)城市交通汽车尾气废气排放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措施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等问题,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本文通过对国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总结,从燃油税、非机动车管理、发展公共交通、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完善路网结构、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农村及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利用交通控制手段减少道路的人车干扰及停车费价格这七个方面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改善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改善 一、我国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城市规模逐步扩大,运输压力沉重。改革开放以来的70年,我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辉煌成就。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2年的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 (二)机动车增长加快,道路容量不足。最近几年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迅速,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平均在15%以上。 (三)路网不合理,交通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

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 (四)公共交通萎缩,出行结构不合理。由于公共交通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其它的出行方式,导致了出行结构的不合理。 (五)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为了缓和和改善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不是仅仅靠扩宽马路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和其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二、我国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 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城市的交通事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基本物质条件。当城市交通出现堵塞,并和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时候,必然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阻碍,并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的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但是仍赶不上城市交通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3.5平方米,致使中心区约有50%的车道上在高峰的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

(整理)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对策(最终).

编者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问题之一,并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面对严峻的交通拥堵情况,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应对。制定相关的治堵对策不仅需要自主创新,同时应该不断地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本刊特翻译本文,对日本在治理道路拥堵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治理道路拥堵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针对城市道路拥堵,日本相关部门从拥堵现象出现的原因入手,确定治理拥堵的两个大的方向。一方面要扩大道路交通容量,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据此再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为扩大交通容量,则必须先要找出某路段拥堵问题症结所在,对路段的十字路口、平交道进行改造,才能消除道路“瓶颈”,同时还要不断对现有的道路网络进行完善,加强环线和辅道的修建。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方面,通过采取TDM模式对交通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交通供需平衡。此外,要加快建成复合型交通运输网络的步伐。 本文截取了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治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对策评价报告书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内容主要以国道116号有明大桥路段东侧十字路的改造、小田急小原线上成城学园前站至登户站路段平交道的立体化改造、休山改造工程以及为转移国道7号上新新辅道上的车流量进行的实验等治理拥堵的具体措施为例,从其实施的必要性、有效性、产生的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各具体措施在大大缩短时间的同时大量减少因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能够对群众要求治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呼声做出有效回应。事实证明,这些措施的施行有效改善城市相关路段的拥堵状况,确保各路段车辆顺畅通行。 道路拥堵是各国各地区城市化进程中避不开的问题,一些由发达国家证实行之有效的治理拥堵的政策是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借鉴”不等于“硬搬”,要在分析他国治理交通拥堵对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如此,才能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汇总

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 佟贺丰 中国科技信息所战略中心副主任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我们介绍一些国外主要国家它们是大气污染,雾霾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然后怎么治理的大气污染,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要内容。 主要来说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因为我们要首先了解一些概念,才知道我们下一步要讲什么。第二部分是国外治理雾霾的典型案例,我们主要是介绍国外的几个主要城市和工业区,包括伦敦他们是一种煤烟性的污染,还有美国的洛杉矶,它是一种光化学的烟雾,还有法国的巴黎,它也是不定时的发生一些污染,还有就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怎么来治理雾霾的,第三个部分是对前面两个部分做一个总结,得出来对我们国家的启示及借鉴。 一、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 (一)什么是大气污染 第一个是关于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

够的浓度,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达到足够的时间,不是说短暂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一般来说包含天然的污染和人为的污染这两大类。天然污染主要由于自然原因形成,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等我们都比较清楚,像头几年欧洲航空爆发,造成很多航班都延误,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像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也造成空气质量的变差。 更为严重的是人为污染,是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人为污染又包括两类污染源,一种是固定污染源,像烟囱、工业排气管在那里固定不动的,另外还有流动污染源,主要是汽车、火车,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因为它是一直在移动的。 人为污染源应该说是更严重的,因为来源也更为广泛,它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几类,像大气颗粒物,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PM,PM10啊,PM2.5等等,还有一氧化碳、臭氧(O3)、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SO2)等。这些都是人为污染源。 (二)雾和霾的背景知识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雾霾,大家都比较熟,但是雾和霾其实是两个东西,我们只是口语的时候习惯把它连接起来,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

2020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通用

2020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 2020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2020年,xx县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责任,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20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 按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总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治堵办拟订了xx县2020年度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干事清单”。全市治堵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县立即召开全县治堵工作联席会议,传达全市会议精神,对县治堵办拟订的“干事清单”进行了讨论。最终明确,今年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干事清单”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治堵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参与治堵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营造畅通、绿色、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 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城区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上松线xx城区段改建工程顺利推进,1-11月共完成投资28150万元,路基工程已完工,桥涵工程98%,完成路面工程90%,交安设施完成60%,其中Ⅰ、Ⅱ标、连接线、终点段的投入使用,方便了过境车辆绕行,缓解了城区道路通行压力。完成温泉南路、xx路、环城南路等城区道路3.077公里改建,完成1处拥堵点改造任务。 二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1-11月累计完成城市公交客运量562.8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5%;公共自行车租用量61.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5%。目前已完成新增公交车8辆,均为新能源公交车;增加xx北站至温泉小镇公交线路1条,线路里程全长21.5公里;完成公共自行车新增1100辆。完成公交停靠站改建45个,新建公交首末站1个。 三是“停车难”矛盾逐步缓解。目前建设部门已完成546个停车位建设。同时今年正值我县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关键一年,交警大队在此项工作中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将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与治堵工作相结合,向政府争取了13万元资金,对主城区内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

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历程与启示 摘要:最近几个月,雾霾天气持续袭击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都经历了重度雾霾,引起检测PM2.5的仪器“爆表”,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的健康问题,激起了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对环境污染换来GDP增长模式的不满。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显得刻不容缓。其实,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环境污染问题,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发达国家采取的种种措施来防治大气污染,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历程表明,解决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耗费了30—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必须有所作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1﹞。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做到经济“绿色化”、“循环化”,我们才能有理由坚信不久的将来,持续朗朗天,碧空白云,不是我们远去的回忆。 关键字:大气污染法律规范治理污染发展模式 正文: 一:认识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清洁的大气中,微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

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的原因 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平均停留时间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十年、百余年。大气污染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级(原生)污染物,即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二级(次生)污染物,是由一级污染物在大气中进行热或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后者往往危害性更大。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种。 (1) 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如炉灶、锅炉等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煤烟和SO2等,具有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2) 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向大气排放H2S、酚、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化纤厂排放的H2S、NH3、CS2、甲醇、丙酮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 (3) 交通运输污染源由飞机、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移动源)排放的尾气。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气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二: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大气污染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之后。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煤和石油逐渐上升为主要能源,燃料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也随之日益加剧,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接连发生。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发源地曼彻斯特市的污染状况,他指

对温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分析及建议

38 城市交通 |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对温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分析及建议李少杰1,薄延震1,汤伟民2,赵群雄2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温州市城市道路建设研究中心 摘 要: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均遇到 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该文以温州市为例,首先对温州市现状概况 及近年来采取的交通治堵措施进行介绍;其次对其治堵效果进行评价和原 因分析;最后结合现状温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交通治堵;出行结构;交通需求管理;温州市 A bstract :W ith rapid e x pansion of urban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motorization, all ma j or cities face various degree of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W enzhou as an e x ample. First of all,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adopted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s evaluated and the reason is analyzed. Finally, combined w 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W enzhou, this paper puts for w ard relevant Suggestions.Key w ords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Travel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W en zhou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Wenzhou 第一作者简介李少杰(1986—),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 Email:33105249@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573738.html, 0 引 言 近年来,交通拥堵作为影响 各大城市发展的“城市病”[1],已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各大城市均采取了以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为主要手段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中心城区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普遍仍未解决[2],尤其对于 单中心结构城市的老城核心,情况尤为突出;在城市居民机动化出行率不断提高、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期背景下,以 往依靠交通设施供给为主的措施 已难以应对这些问题;如何找到 适合自身情况的“治堵良方”, 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各 大城市均在探索与实践。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治理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573738.html,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治理对策 作者:詹军 来源:《关东学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论文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背景进行分析,认为交通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协调、城市规划理念滞后、智能交通管理水平较低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城市;交通拥堵;对策 交通拥堵是城市化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城市病。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仍存在城市拥堵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飞速前进,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城市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交通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交通拥堵问题,且拥堵状况日益严重。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主要从城市交通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城市交通拥堵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其中交通供给和需求结构矛盾、城市规划与交通协调发展等内容是国内外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增加城市道路供给一般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对策。但是,AnthonyDowns认为单纯的依靠增加城市道路供应量不仅不会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反而会因此诱发新的交通需求量,从而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恶性循环。AnthonyDowns:《TheLawofPea-hourExpresswayCongestion》,《TrafficQuarterxy》,1962年,第393-40页。这一论点被事实所证实,因而被称之为“当斯定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增加交通供给并不是单纯意味着道路的增加,而是要通过发展智能交通来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李新佳和张国华等的研究认为智能交通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李新佳:《欧洲智能交通建设情况及启发》,《城市交通》2004年第2期。张国华、黎明、王静霞:《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国城 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第5期。 在交通需求研究方面,研究者的观点主要是通过提倡绿色交通优先和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来缓解交通矛盾。Stopher、曹一鸣和叶建红等的研究指出建设和完善一整套快速、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是众多治理交通拥堵政策中的首选。PeterR·Stopher:《CaptivityandChoiceinTravel-BehaviorModels》,《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Journal》1980年V106(4),第427-435页。曹一鸣:《城市交通

干部学习讲稿: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下)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典型案例 (二)洛杉矶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第二个国外的案例是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天使城市洛杉矶,洛杉矶一提起来可能最有名的是好莱坞,但是洛杉矶也是美国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1943年也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以及之后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都是非常严重的,让洛杉矶政府和市民也是下决心采取措施根治雾霾,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这里也是两张图片对比一下,左侧是雾霾笼罩的洛杉矶,右侧是现在治理之后的洛杉矶的美丽景象。 洛杉矶雾霾的发展历程,其实和伦敦也是大概相似的,从20世纪初就开始发现这个问题,在1903年,厚重的工业粉尘遮天蔽日,还让广大市民误以为发生了日食。日食发生的时候大家知道,天地是一片昏暗,因为工业粉尘太厚了,都快遮住太阳了。1943年就发生了一个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当日,烟雾笼罩城区,大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心,明明是白昼,却昏天黑地,能见度只到3个街区以内。当时正值酷暑,在热浪之下,“毒气”变本加厉,袭击人们的眼睛和咽喉,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当时1943年正是二战期间,美国也正在同日本作战,洛杉矶市民还以为是遭受了日方的“毒气攻击”,其实都是雾霾造成的。 1945年,二战结束了,但是洛杉矶市民对雾霾的战斗却刚刚开始。1952年,洛杉矶又发生了更严重的“光化学烟雾”,就是在1952年12月的时候,洛杉矶被这种彩色的雾所笼罩了,这种彩色的雾是“光化学烟雾”,在12月的那几天里,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了400多人。1955年的时候,又是发生了“光化学烟雾”,短短两天,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多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就是和伦敦相似,就是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比较多。 洛杉矶雾霾的发生也有些地理条件,洛杉矶这个城市西面是临海的,其他三面是环山,这样就造成了它的上空形成强大的持久的逆温层,就是说污染一旦形成之后,一面是海,其他三面是山,就把大气污染给围住了。 那么洛杉矶雾霾的过程中,有一个进步就是当时在加州的一个科学家首次提出了雾霾形成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并指出臭氧和非常细小的颗粒是洛杉矶雾霾的主要成分,就是说前面伦敦的主要是烟雾造成的,洛杉矶的这个,到1952年的时候,被指出汽车尾气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污染源。 洛杉矶与雾霾的战斗道路也注定是漫长的,并不是说,你出台一些措施,说要治理雾霾,就一帆风顺,包括像加州政府也要求对汽车装备有一些标准,也就是说汽车制造商要形成一些新的标准,它都遭到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这些美国几大汽车制造商的抵制。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还是被称 。 车辆和机车。另外资助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儿童、运动员和呼吸系统疾病,它在空气中如果已经被污染了,怎么让它减少对他健康的影响,这也是重要的。 另外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要轻量化,要发展服务业,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现在洛杉矶的制造业基本上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也发展迅猛,如电子、通讯、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产业,替代了传统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另外一个洛杉矶治理雾霾的经验是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前面提到,洛杉矶雾霾是第一次提出雾霾污染和机动车的排放关系非常大,所以他非常注意控制机动车的排放,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如果你车里面只有一个人,你上不了这个高速公里,只能走速度比较低的,这个车里坐的人

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

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成为当前城市发 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湖州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探讨城市拥堵 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拥有量和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却相对不足,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致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出现了诸如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频发、劳动生产率下降、能源浪费增大、汽车废气污 染严重等诸多交通问题。 一、我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湖州市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 点城市之一,列属“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湖州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距杭州75公里、上海160公里、南京220公里,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 中部的重要地区。 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63.78万人,其中男性130.89万人、女性132.89 万人; 60岁以上人口58.75万人,占总人口的22.3%。 201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9公里、一级公路451 公里、二级公路579公里。 至201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47.15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42.45万辆,其中轿车30.32万辆;高峰时段主干道断面平均速度为24.9公里/小时;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86.77 公里,截至2014年底,湖州中心城区道路675.8公里,道路总面积1749.6万平方米;全市 共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109辆,中心城区共有城市公交车辆449辆,新增公交站点115个,扫除公交盲区16个。2014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条数63条,总长914.2公里,主城区公交 线网密度3.2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全面完成了公共自行车两期系统建设,累计新增投放 公共自行车4500辆;中心城区共新增停车位8461个,新增专用停车位8360个。 二、我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交通网络结构不合理,服务品质不高 受用地布局、人口分布、跨水系等因素的制约,路网结构不合理,整体路网容量优势难 以发挥,不利于道路交通流量的有效组织和疏散。湖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以干道为主,城市道 路级配比例失衡,主干道多于次干道,缺乏集散性、分流性的支路,导致主干道交通功能下降。 2、道路资源难以满足机动化的快速发展 2002年,湖州市民用汽车拥有辆为4.12万辆,发展到2014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 47.15万辆,十二年间增加了11倍;市区道路从2002年的744.15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2644.85公里,增加了3.5倍,可见城市道路供给已经滞后于民用汽车的发展速度。 3、公共交通优先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存在欠缺 虽然近几年来湖州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远不及小汽车。在现状城市交通出行体系中,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小汽车、摩托车、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与途径(精品)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与途径(精品)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有效缓解“行车难”、“停车难”,是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顺应民声的重大决策。2013年是我省全面实施治堵工程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坚持目标、任务、措施三重并抓,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治车、治路、治人三管齐下,多方联动、虚实结合、扎实推进,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治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交通基础建设明显提速。至去年12月25日,全省新增专用停车位、地下空间停车位、公共自行车均比上年翻一番,治堵主要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二是公交优先战略明显强化。各地从保障基础设施和路权“两个优先”入手,把公交优先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11个设区市公交分担率均有所改观。 三是道路交通管理明显改善。自去年3月1日开展集中整治8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一号行动”,至去年12月底,全省共查处重点违法行为371.8万起,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管控率”明显提高,许多探索性举措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如杭州交警部门“宣、改、管、治”齐头并进模式,绍兴“全警上路”

治堵策略,温州交警部门“挂牌招才”治堵办法。 但是,当前我省治堵工作存在“三个不平衡”: 一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工作进度的不平衡。有的地方个别项目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进度。 二是突击整治与长期治理之间的不平衡。相比北京、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上海提“治堵畅通工程”,江苏提“畅通工程”,我省较多地停留在应急治理状态,在管理体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交通拥堵呈现出向中小城市和农村中心集镇加速蔓延的势头,不少地方对此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三是治堵效果与群众满意度之间的不平衡。 监督调研组认为,当前我省城市交通突出存在着四大结构性制约因素: 第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单核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城市交通的先天性制约因素——职住不匹配矛盾突出,“钟摆式”拥堵加剧;功能要素高度聚集,“向心式”交通问题日趋严重。 第二,路网结构不科学,快速路密度低、不配套成为城市交通的基础性制约因素——路网密度过低,等级结构尚不合理;立体交通严重滞后,过度依赖平面交通;停车位严重不足,很大程度制约动态交通。机动车与停车位合理比例通常为1∶1.2~1.5,但我省各地明显偏离,杭州情况更为严峻,只为1∶0.4。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祖东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陇海中路70号450052) 「摘要」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交通拥堵环境因子的深入分析,洞悉了交通拥堵的复杂原因;结合作者的亲身体会,提出了治理拥堵的详细对策,作者认为只要坚持八字方针,从‘意 识、管理、规划、建设’着手,建设一个畅通快捷的宜居新城是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治理对策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城市定居的人愈来愈多。目前郑州市交通拥堵已触目惊心,上下班路途时间极不确定,不仅使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其不便,而且单位交通能耗节节攀升,污染、噪声进一步加大;随之对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尽快治理拥堵,畅通郑州,打造一个宜居郑州是每个人的心愿。结合目前的现状和感受,本文对郑州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阐述如下: 2.拥堵原因 人多、路少、车增及基础设施的欠缺是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造成的。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应从交通参与者出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是动态参与者,路网密度、机动车拥有量和公共设施布局是静态参与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是出行的主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必将愈来愈多。行人的出行及交通量的大小,取决于公共设施布局和居住环境的改变。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及人们对拥堵意识的提高,路网密度将不断增大。提高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改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增加路网密度和建设一流的市政设施是郑州市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所在。 3.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治理对策应落实八个字‘意识、管理、规划、建设’。 3.1交通规则意识急需提高 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高与低,是决定城市拥堵和事故率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大宣传交通规则力度,提高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是当务之急。 对于不按照交通规则行事的参与者应依法适度处理,不管他是行人、电动车(图片1)和汽车。因为行人(图片2)横穿马路,翻越隔离栅;电动车侵占机动车道,不

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出现,城市交通高峰期的拥堵,在未来将呈愈演愈烈之势。城市现在面临的交通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交通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第二,时间规律性。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一、造成市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分析 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近些年,很多城市市区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1)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各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城市中心区。(2)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3)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4)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1)很多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还有一些司机随意左转、掉头;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2)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4、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1)一些城市市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管理力量不足,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在交通管理上还是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2)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不少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3)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很多时候事故双方为了保护现场,往往牺牲了整个道路交通。(4)一些交通道路两旁的施工单位非法占用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挤压了行人、非机

2019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总结 2019年,xx县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责任,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19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 3月底按照从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快速完善城市路网、继续完善停车设施、强化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推进治堵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县治堵办拟订了xx 县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干事清单。4月10日,xx县城市治堵领导小组召开2019年第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扬霄雁,城市治堵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2018年度治堵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县治堵办拟订的干事清单进行了讨论。最终明确,今年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干事清单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治堵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将拆、改、建、引、整、控相结合;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参与治堵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营造畅通、绿色、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 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城区网路结构进一步优化。上松线xx城区段改建工程顺利推进,1-10月共完成投资13435.6万元,路基工程80%;桥涵工程82%;完成路面工程35%;交安设施完成20%。目前共有三个标段已完工,与城市外环道路形成了有效衔接,方便了过境车辆绕行,缓解了城区道路通行压力。城区道路中,解放南街改造工程,全长500米,9月底完成建设;金温铁路扩能改造xx站通站道路,全长1073米,已于6月份开工建设,截止10月份已完成投资5842万元,路基、雨污管道工程已完工,路面完成40%,预计11月底主体工程完工。拥堵点改造方面,上松线与文兴路交叉口改造已于6月份完成。秦余路与法金线交叉口改造已于10月完成。 二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1-10月累计完成客运量1366万人次,其中公交IC卡刷卡量515.3万人次,票价优惠让利群众1517.53万元,较2018年同期优惠金额增加了99.4%。2月15日开通下徐宅至安地郑宅公交车,10月28日xx客运西站至金华高铁站城际公交正式开通,完

城市交通局部拥堵现象的实例分析—以衡阳市为例

城市地理学 城市交通局部拥堵现象的实例研究—以衡阳市湘江南路桥头花园路段 小组成员:黎长久13160106、林冠国13160137、弢13160133、德铮13160148、王子仁13160122、昱13610126 二〇二〇年五月

针对城市局部交通拥堵现象的实例研究—以市湘江南路桥 头花园路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的规模与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通行效率与人们生活的便利,特别是由于在城市规划中道路建设的不合理性,导致城市部分路段严重拥堵及有其带来的连锁反映。本文以前人大量的城市交拥堵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城市的局部路段,通过对的市湘江南路桥头花园路段进行针对性的实地考察本路段的交通拥堵现状与交通拥堵所带来的连锁反映。同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管理、道路周围社会环境等方面多维度的分析道路拥堵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局部道路拥堵的可行性建议,为城市交通事业的完善与交通拥堵的有效性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局部交通拥挤市桥头花园路段 交通对策 城市交通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尽管前人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都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或多或少缺乏对交通拥堵规律的客观认识,忽视对交通拥堵成因的客观分析,往往会导致交通拥堵治理情况与预期效果产生偏差,甚至出现越治越堵的现象。城市交通是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直接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等大事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找到有效的治堵措施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交通拥堵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目前来看,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各个城市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有道路发展、交通管理、城市布局等各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城市管理思路方面的原因,与国外成熟的城市交通管理相对照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在发展模式、道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的同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由于交通拥堵问题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建设、规划者越来越重视城市的交通建设,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